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满分突破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课时过关练习

合集下载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类型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自然带更替自然带更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走向自然带延伸方向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基础因素以热量为基础变化趋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典例】(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答案】C【方法指导】1。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落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即(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

(3)看主导因素:热量。

【触类旁通】(2017·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答案】1.B2.C【解析】类型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水分变化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典例】(2017·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期末)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I、II、III、IV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第2讲 城市与交通习题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第2讲 城市与交通习题课件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13.[2017·山东德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材料一 M 省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该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建设总体方案。
材料二 兰新高铁示意图。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12/11/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答案 (1)增加铁路的长度和工程量;增加施工难度; 投资(成本)增加。
(2)使客、货运输分离,提升原有兰新铁路的货物运输 能力;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大幅度 提高城市间的人流、物流效率;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 道,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促 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增进与 亚欧国家经济交流(贸易往来)。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11.东北航线的开辟可能导致近些年( ) A.摩尔曼斯克港规模萎缩 B.北极成为世界航运中心 C.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D.苏伊士运河的地位急剧下降 解析 东北航线的开辟会加快摩尔曼斯克港的发展,A 错误;北极航道不经过北极,且北极地区客运、货运量较 少,不可能成为世界航运中心,B 错误;东北航线的开通 不会影响洋流,C 错误;由于东北航线的开通减少了航道 距离,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下降,D 正确。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二、综合题(2 小题,共 46 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 分) 材料一 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 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 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 部道路公共化。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 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 统。”

创新思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一部分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讲人口、城市与交通有答案

创新思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一部分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讲人口、城市与交通有答案

[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 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

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2017·深圳市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4.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人口迁入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与热点专题一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2讲PPT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与热点专题一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2讲PPT课件

()
A.日照时数
B.气温年较差
C.气温日较差 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解析 由题干可知,地表净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
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
逆辐射的多少决定了地面温度的高低,地面温度的高低决
定了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辐射的强弱决定了气温的高低,
因此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似。
4.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 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昼长 C.海拔 D.地表植被 解析 西藏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 长,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黑龙江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 多。因此,太阳高度、昼长、海拔对两地地表净辐射差异 影响均较大,冬季两地的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净辐射影 响小,故 D 项正确。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50 分钟
满分:90 分
一、选择题(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小题 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 降温的设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 室内大厅(图一),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二)。外部的空 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 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 1~2 题。
9.A 地区长时间被浓雾笼罩,主要是因为( ) A.地形较封闭 B.海域面积广 C.逆温层稳定 D.太阳辐射弱
解析 A 地区位于沿海地区,西临广阔的太平洋,东 侧为山脉,不属于封闭地形,故 A 项错误;雾气的形成与 沿岸寒流有关,由于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导致近地 面气温较低,形成较为稳定的逆温层,空气对流运动不显 著,雾气不易消散,故 C 项正确;B、D 两项与此地雾气的 形成关系不大。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满分突破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课时过关练习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满分突破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课时过关练习

人口、城市与交通一、选择题(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解析: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

答案:A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解析: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

答案:B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D(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2 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专题1 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2 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专题1 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答案: ①英国 ②美国 ③巴西 ④印度 从以上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来看,英国、美国等发达国 家城市化的开始时间都早于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目前, 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已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 水平都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而印度还 处于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巴西则处于中期 加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答案: 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 地区水土流失。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加大对经济、就 业等方面的压 力,导致积累减 少、经济发展速 度降低、贫困加 剧等,进而引发 各种资源、环境 和社会问题
劳动力和兵源短 缺,养老等费用 增加,老年人口 生活困难和生活 孤单等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原始型
①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城市与交通一、选择题(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解析: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

答案:A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解析: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

答案:B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D(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解析: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

答案:A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

故选C项。

答案:C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析:材料中提到“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说明今后上海将重点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D项正确。

答案:D(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7~8题。

7.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 D.③→①→②解析: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选项D正确。

答案:D8.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选项A错误。

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选项B错误。

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选项C正确。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选项D错误。

答案:C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读图完成9~11题。

9.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千米修建了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解析: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比高速公路更高,难度更大,也没有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隧道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沉管,不透明,不能欣赏水下风景;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

答案:B10.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是(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C.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D.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解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并不具备区域主导地位;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与澳门的航运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C11.海底隧道两端建设人工岛,主要是为了( )A.方便游人观景B.方便旅客休息C.抵御地震和台风D.利于桥隧转换解析:由图可知,隧道两端的人工岛主要是为桥梁和隧道转换建设的;该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近50千米,通过时间短,旅客不需休息;为方便游人观景,一般情况下建设时专门建有观景台;整个大桥的建设均需考虑抵御地震和台风,故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

答案:D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2月,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深水港瓜德尔港基本竣工。

巴基斯坦计划在此建立自贸区。

该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中巴铁路的建设,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也扩大了中国在波斯湾及印度洋的影响力。

下表为瓜德尔港和新疆喀什的位置与气候资料表,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示意图。

地点与位置均温(℃) 和降水量(mm)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年降水量(mm)瓜德尔港(约在62°E,25°N)均温20.4 24.2 30.4 31.1 29.1 25116.5 降水量29.4 14.9 0.1 6.2 1.2 4.4新疆喀什(约在76°E,39°N)均温-5.6 7.7 19.9 25.7 19.4 3.764.5 降水量 2.5 5.8 11.4 7.5 5.9 1.9(1)简述沿中巴铁路由喀什到瓜德尔港主要地形类型与自然带的变化。

(2)分析瓜德尔港建港的区位条件。

(3)分析中巴铁路的修建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巴铁路由喀什向西南依次经过盆地、山脉、高原和平原。

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以及热带荒漠(草原)带。

第(2)问,主要从瓜德尔港的地理位置、建港条件、经济腹地以及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问,主要从对新疆交通布局、边境贸易、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发展的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1)主要地形类型变化大致为盆地—高原山地—平原;对应的自然带变化大致为温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2)南临印度洋,西距波斯湾较近,位置优越;水深港阔,不淤不冻;随着中巴铁路的建设,经济腹地更广阔;自贸区建立和政策支持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为新疆增加一条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使新疆的交通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城镇布局等。

13.(2016·江西南昌模拟)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5年9月,欧洲正面临二战后最大难民潮。

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局势动荡地区。

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

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

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家庭成员来欧洲团聚。

材料三下面为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说明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解析:(1)以两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切入,从德国有利于避难的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宽松的难民政策、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结合德国的人口国情(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就业机会、社会负担、社会治安等),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3)读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可以发现避难地主要为叙利亚的邻国,而且国家比较多,再结合这些国家的相关特征分析原因即可。

答案:(1)德国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

(2)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

原因:距离近,路费少;可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差异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