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的渗透

合集下载

如何从多文本阅读中提炼习作训练点

如何从多文本阅读中提炼习作训练点

230如何从多文本阅读中提炼习作训练点★ 谢姝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最高体现,也是小学生最难掌握的一种能力。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还要加强小学生的写作训练。

那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呢?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写作氛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在写作教学中,我不断地创新立意,选择学生喜好的题材。

1、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兴趣现在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便皱眉头,可以说对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障碍,他们只把写作文当成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不那么抵触,真正地喜欢上写作,才能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训练,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素材,如果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没能认真观察,认真思考,那么,在口头简述时就不能出口成章,会感到很吃力,或许会因此受到同学的嘲笑,进而对写作更加厌烦。

因此,学生必须要在生活中随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角度,带有自己的情感色彩,进行讲述,逐渐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从而间接地提高写作水平。

3、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仔细剖析写作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自己分析材料。

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方法,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其实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素材和写作思路都已经有眉目的时候,写作便要到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把你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

5、提高学生对写作修改、完善的能力口头训练的某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进行讲述时必须注意对语感的把握和锻炼,良好的语感要求学生做到透彻地理解素材,并且对固有素材加以准确中肯的评价,以及在表述过程中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不少学生都害怕写作文,每每遇到作文便眉头紧皱,抓耳挠腮。

按理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丰富的情感,那写作时,他们的童心、童趣哪里去了?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学生以童真来认识现实生活,他们充满幻想,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则要求他们将这些感性的认识用充满理性的逻辑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在地面与大树之间搭好一把登高的梯子。

搭“梯子”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梯子”搭好了,学生自然能爬上大树,习作之果自然唾手可得。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搭好学生作文的“梯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住课文插图,搭起学生通向习作的“梯子”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是对课文的二度创作。

教者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插图进行想象、描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如学习了课文《菩萨兵》后,我将挂图悬挂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性写话练习。

有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藏胞们看到红军把他们的田都种好了,把土地整治得平平整整的时候,都留下了感激的泪水,一下子拥上去。

一位老奶奶说:“谢谢,你们真是一个个活菩萨!”一位老爷爷说:“对不起,我们错怪你们了,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躲进了森林,差点丢了命。

啊,太险了!有幸还能碰到你们这些‘活菩萨’,请你们今天在我们这里住一夜吧,我以茶代酒干一杯吧!”“不用了,我们还得赶路呢,”朱总司令说,“我们不是菩萨,帮老百姓种田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只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老百姓等于帮助我们自己,我们是一家人啊!”朱总司令喝了一杯茶就走了,走之前还说:“告辞了,有缘再见,我会再来看你们的。

”这段话,不但抓住了人物的对话描写,而且能透过不同身份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表现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迁移课文写法,搭起学生通向习作的“梯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将课文的结构方式、写法特点等向学生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巧妙地进行迁移、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摘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习作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升华,是注重语文学科学践性特点的体现。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依托教材拓展内涵延伸升华《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表达的过程。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主阵地”。

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

因此,习作训练应融入课堂阅读教学中,而不是游离于课堂阅读教学之外。

一、依托教材,挖掘资源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学生不知写什么的现实苦恼着他们;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知道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写作素材和写作兴趣,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四年级教材中《乌塔》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当学习到乌塔谈及管理孩子方法时,学生在心中孕育了很久的想法因与乌塔产生了共鸣而顿时爆发出来。

此时学生们有点头赞同乌塔的,有说自己父母如何管制自己而失去自由空间的,有几个人共同交换意见的,有独自在对父母的教育而大提抗议的……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我借此契机,因势利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们谈完自己的想法后,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许多观点,然后动之以情地谈了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渴望,情之深,心之切,难免造成部分家长的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

最后,我和学生们达成共识,用爱做桥梁,父母和孩子在许多方面是可以沟通协调的,那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苦衷呢?此时,有学生大声说:“给爸爸妈妈写信吧!”学生们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释放着心中的积淀,才思泉涌。

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调查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调查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同学的`习作技能。

为了了解我校高班级同学的习作现状,分析同学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状况,从而使课题讨论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同学习作水平。

特细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我校五〔1〕、六〔1〕同学。

调查内容:学校高班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状况,同学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爱好,同学现在的习作水同等。

调查方式: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20**年1月13日调查分析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

通过调查分析, 97%的同学对小练笔训练感爱好,其中17%的同学有爱好但写不好。

有3个同学没有爱好,不想写。

78%的同学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援助,只有2个同学认为没有援助。

通过结果分析同学还是很喜爱小练笔训练的。

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援助的。

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同学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讨论。

98%的同学特别盼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

同学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同学能享受写作的欢乐,10%的同学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

61%的同学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详细,语言不生动。

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班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同学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同学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特别盼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

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

34%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2%的同学没有写日记的习惯。

只有34%的同学坚持每天读课外书。

通过分析大部分同学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4 4
2 0 1 3 年第 5 期
三、 仿 写
作文教学研究

晶 。但是作者在现实生活 中所经历 、 所观察到的事物 远 不止 课 文 中所呈 现 的 。这 就 为学 生 续 写 、 扩 写课 文 提供 了广 阔 的空间 。 仿 写 就 是 把 作 者 的写 作 方 法 、 写 作 思 路 运 用 到另 教 师 可 以 引导 学 生 在 体会 作 者 情 感 、 揣 摩课 文 表 结 构 相 似 的词 句 或 片 断 中去 , 它是 初 学 写 作 的有 效 达 方 式 以后 , 根 据 自己 的生 活经 验 续 写课 文 。 如 《 凡


积累
对于文章 中略写的内容 , 我们也可 以作为引导学 生想象的一个良好契机 。如《 黄山奇石》 一课 , 对“ 天狗
望月” 、 “ 狮子抢球” 、 “ 仙女弹琴” 这几块石头, 文章没有 古人云 : “ 劳于读 书, 易于作文。 ” 中国古代教育的 作详细描写。我让学生学习描写前面几种石头 的其 中 优秀传统证明 , 熟读 和背诵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 由之 种的写法 , 选取 自己最喜欢 的一块石头进行具体描 路 。正 如杜甫 那脍 炙人 口的 诗句 “ 读 书破 万卷 , 下笔 如 写 。
积 累许多 语言 文字 材料 , 为 习作 打好 基础 。
二、 想象
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静止 的景物变得 鲜活灵动起来 。如《 雨 中》 一课没有直接写孩子们怎样 帮 助姑 娘 “ 捡” 苹果 , 而 是抓 住姑娘 心 理活 动 , 从 侧面反 映孩子们美好纯洁的心灵 。教学 中, 我让学生凭借课 文 的插图展开 想象 , 补充 写出孩子们 是怎样捡苹 果
手段 , 是走 向独立习作 的桥梁 , 是创造 的基础。在教学 卡》 这课 的结尾详细地叙述了凡卡寄信的情景 , 当凡卡 中, 我们可通过让学生进行随文仿写 , 把阅读中学到的 把信塞进邮筒 , 过了一个钟头后 , 他怀着甜蜜 的希望睡 些 基 本 的习作 技 巧 和 语 言词 汇 , 运用 到 自己 的习作 熟 了, 还做 了一个美梦 ……凡卡从梦中醒来后会出现 中去 。这样不但可 以降低难度 , 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不 什么情况呢?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请学 知 不 觉 中喜 欢上 习作 , 从 根 本 上 解决 学 生 的习 作惧 怕 生展 开 丰富 的想 象 , 续写 课 文 。这样 , 不但 进 一步 了解 心理。 了 旧俄 时代 孩 子 的 悲惨 命 运 , 也 更 激 发 了学 生 的 同情 首先 , 从 仿 写 词句 开 始 。叶 老在 谈 到 课 文 要 细细 心。又如《 小珊迪》 , 让学生展开想象 , 续写小利比会在 品读 时说 : “ 阅读 时最 要 紧 的还在 多 比较 , 多归 纳 、 多揣 那位先生家过着怎样 的生活?根据《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多文本阅读教学是指通过阅读多篇相关文本,培养学生解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而习作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下面是几个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例如名人传记、科普文章、童话故事等。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汇总、整理其中的事实、观点和情节,作为学生写作时的素材。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写作当中。

老师可以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多篇相关文本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本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主题、作者意图、文本结构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写作当中。

老师可以通过多次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多篇相关文本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一篇观点性短文、写一篇记叙文等。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可以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通过多次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逐渐提高。

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老师可以利用多篇相关文本,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行模仿写作和反复的写作训练。

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阅读·习作·拓展──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体会

阅读·习作·拓展──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体会

教学探讨H A I X I A K E X U E年第期(总第6期)海峡科学阅读习作拓展──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体会罗源县实验小学李秀平[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很难完成好以后的作文教学任务。

该文从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作文语言,利用文本资源、积累写作方法,作文课上循循善诱、提高作文能力,周记练笔、拓展学生作文个性等方面探讨作文教学体会。

[关键词]阅读丰富利用积累作文教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一提起三年级作文,老师们个个叫苦不迭。

大部分学生对习作不知从何下手,让老师头疼不已。

但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就很难完成好以后的作文。

经过一学年的摸索实践,笔者探索出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1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作文语言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

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修订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首次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

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

因此期初我们让学生准备一本“采蜜本”,先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摘抄好词、佳句。

然后在两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老师让学生带上“采蜜本”引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摘抄、积累。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每周一的晨会课之前,我都让学生把前周采集的“蜜”在小组展示,并在班上交流。

一段时间下来,许多学生都很自觉地完成这项作业,爱看书的同学就更多了,他们都盼望着两周一节的阅读课早些到来,希望能在图书阅览室的书海中遨游,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习作语言。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体会 、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叶圣 陶
÷.
先生说过 : “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 一反 ,练
合 ,相得 益彰
阅读 教学 中渗透习作训 练
庄 亚 兰
成阅读和写作 的熟练技能 。”小学生 善 于模仿 ,模仿是他们 的年龄特征 ,是学 习过程 中的合理需要 。朱熹也 曾说过 : “ 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
只要 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 自己脑力劳动
累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 “ 意无 言 则 不 行 ,言 不 畅则 意 不 达” ,作 为一名教师 ,我将 继续努力探 索更 好的教学理念 ,用更好 的方式来 提 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 ,让 学生在作文 时能 够得 心应 手 ,作 出更好 的锦 绣文章。
盖 学 文 既 久 , 自然 纯 熟 。 ” 因此 可 以 从
这个角度 ,考虑 引导他们 的阅读取向 。 首先是能在选材立 意 、布局谋 篇 、语 言
运用 、 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 。 摘 要 :在 阅读教 学 中,挖掘 文本的 习作资 源,积极渗透仿 写、续写、改写 、 无疑教材就是 这样 的范 例。通过对一篇 篇精 美范文的观察 、研习 、化用 ( 能动 模仿 ),可以使 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 的
作者简 介:庄亚兰 ( 1 9 6 5 一 ),女 , 福建龙海人 ,大专 ,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 向:小学教育 。
0 6 2 勒
的阅读积累 ,能帮助学生建立丰 富的语 言素材库。语文课本 中的课文 ,就是让 学生仿照 “ 例子”练 习的好材料 ,教 师 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 “ 点 ”,
精心选择具有 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 的精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

叶 圣 陶说 : “ 阅读 是吸 收 ,写作 是倾 吐 .倾 吐是 否完 全合 法 度, 显然 与吸 收有 密切 的关系 。” 这 话 道 了阅读 教学 与 习作训 练的 紧密联 系 , 阅读 教学 是 习作 教学 的基 础, 在 阅读 教学 中 . 要指 导学生 把学 到 的知识 和技能 灵活 运用 到 习作 中。也就 是说 . 阅读 是 由外 到 内的吸 收 , 习作 则是 由内到外 的表 达 。 可 见 阅读与 习作 是一个 矛盾 统一 体 , 一线 教师 要充 分利用 好 读与 写这把 双 刃剑 。 《 语 文课 程 标 准 》 指 出: “ 语 文 课 程 应致 力 于学 生 语 文 素 养 的形 成 与发 展 ” , “ 应培 育 学 生热 爱 祖 国语 文 的 思想 感 情 ,指 导 学生 正 确 地理 解 和 运 用 祖 国语 言 ,丰 富语 言 的 积 累 .培 养 语 感, 发展思维 , 使 他 们 具 有 适 应 实 际 的识 字 写 字 能 力 、 阅 读 能 力、 习作能力 、 口语 交 际 能 力 ” . “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总 目标 包 括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阅读 的 能 力 , 激发情感 体验 , 丰富积累 , 形 成 良好 的语 感 。 学 会 运 用 多种 阅 读 方 法 . 能 初 步理 解 、 鉴 赏 文学 作 品 . 受 到 高 尚情 操 与趣 味 的熏 陶 .发 展 个 性 .丰 富 学生 的精 神 世 界。 习 作 训 练 目标 包 括 能 具 体 明确 、 文 从字 顺 地 表 述 自己 的意 思, 能 根 据 日常 生 活需 要 , 运用 常 见 的 表 达方 式 习作 ” 。 阅读 教 学 过 程 实 际上 是 信 息 输 入 过 程 .而 习 作 训 练 过 程实 际上 是 信 息 输 过 程 。在 阅读 教 学 过 程 巾渗 透 习 作 训 练 是对 阅读 教 学 的拓 展 、 延伸 、 深化 、 升华 , 足 注 重 语 文 学 科 实 践 性 特 点 的 体 现 。 因此 . “ 习作” 是 一 种 综 合 性 的语 文实 践 技 能 . 也 是语 文 素 养 的综 合 体现 和重 要 标 志 。通 过 近几 年 的教 学 实践 , 反 思教 学 方 法 ,我 认 为在 阅读 教 学 巾要 注 重 把 阅 读 训 练 与 习作 训 练 联 系起 来 . 充 分 挖掘 教 材 巾 的 习作 训练 因素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小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小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小练笔作者:张晓英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第02期摘要:由于作文基础比较薄弱,小学生很容易对习作产生畏惧感。

教师对此常常是束手无策,导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现象普遍存在。

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巧妙植入小练笔活动,就能让学生顺利实现思维接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作文能力。

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作文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穿插;小练笔【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65-01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水平历来是教学难题,教师成功将小练笔引入阅读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习作能力的提升。

在文本经典段落学习适时仿写,无疑能够激活学生练笔意识;在课堂教学进入情感接轨时引入小练笔,能够提升文本生本思维契合度;在课堂拓展训练设计时实施小练笔,可以有效历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练笔是促进学生习作成长力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将其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真正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

一、经典仿写,激发学生练笔意识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大多属于名家经典作品,自然成为阅读教学重点关注内容。

教师在经典文本面前,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体验情况下进行仿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对有效启迪学生学习思维也有重要帮助。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仿写是习作训练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要注意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有效解读,为学生仿写寻找切入点。

小学生不可能写出什么经典的文字,但要让学生有学习经典的意识,从形似开始入手,自然过渡到神似。

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学生被草原特有的景色吸引。

在对文本第一段展开阅读赏析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找出经典的描写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然后模仿文本写法进行习作小练笔。

构建基于阅读教学的习作训练课堂

构建基于阅读教学的习作训练课堂

构建基于阅读教学的习作训练课堂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课程取向是以“阅读为重点”,习作教学被挤在一隅,而且与单元阅读教学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必须遵循“阅读与写作并重”这一原则,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其中适合进行习作训练的“点”,随时、适时地进行习作训练,着力构建基于阅读教学的习作训练课堂,促使习作训练常态化。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一、通读单元文本,感知表达的整体性每一单元学习的第一课时,教师通常的教法是带领学生粗略地读一读单元导读,然后匆匆进入第一篇主体课文的学习。

这种教法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整个单元中走一个来回,让学生尽情地畅游在教材这个伊甸园中。

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思乡怀亲”。

课文中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白话文,都是通过借物抒情,睹物思亲的方法来表达思乡怀亲这个主题的,隐隐向学生传达一个写这类题材的文章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建构内容,用这样的基调来营造情境,用这样的情感来表达心绪的信息。

通过单元整体通读,学生在紧随其后的细读文本中,个体学习目标明确,一定能更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达到阅读和写作相互贯通。

在细读文本之后,我还作了大胆的尝试。

针对目前在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凸显出的小学语文教学从目标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都过于封闭,过于狭窄,过于单一的弊病,我改革以往逐课逐课的独立教学模式,在拓宽语文学习层面,拓深语文学习深度,拓展语文学习能力上,适时开展了基于“主题——情境”下的单元整体读写教学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还是说以上“思乡怀亲”单元,教师可作的拓展很多,如可以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写同种题材的诗文来诵读,还可以让学生去采访孩子在外远游的父母亲,听他们诉说思念儿女的心声,然后写成作文,最后还可以召开原创作品讨论会和朗诵会。

二、研读典型文本,明确表达的共通性作者往往在布局谋篇时,突破一般的思维方式和客观事物的发展顺序,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的巧妙方法。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习作训练初探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习作训练初探

通过 述几点尝试 , 使学生变被动为卞动 ,
使教师解放时间 , 从而更 此外 , 简单的用“ / 和“ ” \ ” × 来评价学 习思维 、 让他们体验成功快乐 , 学 洪流中去 , 充分发挥了教 学 方 的积极性 , j 体
情 直接 影 有 效地 处 理 学生 的作 业 ,更 好 地投 人到 课 改 的 3教师从作 业批改 中获取 的信息 失真 度 习成 绩 影 响师 生 之 问思 想 、 感 的 交 流 , . 很 大 学 生 做 作 业 , 师批 改 作业 是 课 堂 教 学 Ⅱ学 生 的 学 习情 绪 。 教 目
方法 , 比如 后照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 )详略 . 一面》 , 让学生捕写班 某 个同学 的外 了《 后 我 貌, 先让学生用熟悉的疗法介 ; 让学生捕写 冉
中渗透习作 的力’ ‘技巧 ,既是阅渎教学 的重 r 当( 北京的春节》 、 法 j 得 《 )细节刻画(一 面》 、 《 )环境

至 少 要 批改 8 作 业 ; 每 次 留 5 题 , 次 作业 ,教师 也只能边 改边核实 独 作业 的真 改 方法 的改 革也 应 当受 到重 视 。 O本 若 个 一 要 批改 4 O道题 , 每 本 作业 平 均 用 2分钟 , O 若 就 实性 。 要 花 去将 近 3 小时 的 时 间 。再 加上 平 时 小测 个
卜 力 , 得他 f天 天不 得 不 忙 于按 时 完成 作业 , 数 中体 现 出来 ,而这 些 东 西 却j 是 小 学生 学 习 应 多样 化 。 使 『 】 但 解题过程中是不管刘 错 的。 学生主动思考 , 潜 力 之 所 在 ,足 我 们 应 该 挖 掘 并 利 用 的 力丽 。 自 我 检 查 的积 极性 受 到 抑 。

让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比翼双飞

让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比翼双飞
知道 书的味道, 于是伸出舌头 , 了一大 口,呸 !” 舔 “ 一点儿
者认为, 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 , 从阅读教学找寻作文教
学的突破 口, 打通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通道, 提高小 学作文教学 的有效陆性 。

也不甜……后来 , 我学会了看书 。 的书越来越多 , 读 写作水
平越来越提高。三年级时, 我的第一篇作文发表了。当我 知道这个消息时, 心里别提有 多甜蜜了。一瞬间, 书是甜 “ 的” 这句话跳 出我脑海 !” 。 文章的写作方法就如一根“ 拐杖”学生扶着它“ , 走路” , 长期坚持仿写训练, 写作时就有法可用 , 有话可写, 在写作

佳句 , 可写起作文来却愁眉紧锁 、 苦不堪言; 我们 的语文老 师也煞费心机 , 筹莫展, 一 提起作文教学叫苦连连 。其实, 《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 “
的开发和利用 。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因此 , 笔
那是一种和糖果截然不同的香气( 实是墨香) 我迫切想 其 。
了积 累 了 A C B C型 的 “ 声音 踏 踏 , 波漾 漾 , 清 人影 绰 绰 ” 等
三、 在情节留 白处 想象插述
小学语文教材中, 常常在某些地方 留下空 白, 从而为学
生提供了想象、 思考 的空间。如果我们在 阅读教学中能善 于挖掘教材 , 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 依托课文找准训练 点, 从而创设情境, 那么学生就会像一颗种子的发芽生长找 到 了适宜的气候、 水份 , 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联想 的积极 性就高涨起来 了, 想象 的翅膀 也展开 了。 如学习《 钓鱼的启 示》我让学生结合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父亲盯着鲈鱼看 , “ 了好一会儿, 然后把 目光转 向了我:孩子, ‘ 你得把它放回湖 里去。父亲为什么要让孩子把鱼儿放回湖里?他盯着鲈鱼 ’ 看了好一会儿, 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学生通过丰富的想 象, 进一步解读文本 内涵, 用心灵感知情感主题 。 《 鱼游到了纸上》 一文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赞叹着 , “ 议 论着 ,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 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 为一体了。教师可 以这样引导学生练笔:想想 ‘ ” “ 大家 ’ 有哪 些人?他们各 自会怎样赞叹、 议论呢?结合不同人物的身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完美融合——执教《变色龙》的感悟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完美融合——执教《变色龙》的感悟

知识文库 第02期89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完美融合——执教《变色龙》的感悟陈斌娴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单元汇编,在对单元内一组课文的教学结束后,有一个习作训练。

很多时候,我们把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自然地分成两个板块,使其成了两条平行的轨道。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我想说,我们有时可以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习作安排是“认真观察一种动物”。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

1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变色龙,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见过这种动物,所以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认识这种动物充满了期待。

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我设定了以下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扫除字词障碍。

3、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扫除字词障碍,并积极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变色龙哪些方面的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他们很自然地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是按“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顺序写的,并顺利地找到了相应的段落。

在“端详变色龙”这一部分学生也不难看出课文主要抓住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重点描写。

初读课文重点是梳理了一下文脉,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如此,我们的作文也应如此,这是对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的一种渗透。

2 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怎么写的”《变色龙》这篇课文除了一般教材普遍固有的识字写字、朗读训练等功能和价值外,还有其特色功能,就是此文的写作特色。

这就是一篇描写动物类作文的范本。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加强对学生的习作指导。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

读 写结合 , 以读 促 写

浅谈 在 阅读 教 学 中如 何 进 行 习作 指 导
赵 娟 红
( 湖 北监 利 朱 河先 锋 小 学
湖 北
监利
4 3 3 3 0 0 )
【 中图分类号】 G 6 2 3 . 2 【 文献标识码 】 A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主 要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生 对 祖 国语 言 文 字 的兴趣 、 热 爱 和欣 赏 的感 情 , 对 祖 国 语 言 文 字 的感 悟 、 理解 、 积 累 和 运 用 的 能 力 。阅 读 教 学 和 习 作 教 学 是 语 文 教 学 的 两 大 组 成 部 分 ,它 们 不 是 孤 立 于 语 文 教 学 之 中 。而 是 有 着 密 切 联 系 的。 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 , 习作 是 语 言 运 用 的过 程 。 因此 , 阅 读教学是基础 , 只有 有 效 地 结 合 具 体 的 阅读 教 学 内 容 , 渗透 习 作常识 , 学 生 的 习作 能力 才 能 逐 步 提 高 。 怎 样 把 阅 读 教 学 与 习 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达 到 更 有 效 的教 学 效 果 呢 ? 根 据新 课 标” 以人为本 , 读写结合 , 加强整合 , 把阅读 、 感 悟、 理解 、 积累 、 运用 、 表 达有 机 结合 起 来 ” 的原则 , 我 立 足教 材 文 本 。 将 习作 训 练渗透于阅读教学 中, 在 阅读 中进 行 积 累运 用 , 从 而 提 高学 生 阅 读 和 写 作 的能 力 。 经 过 长 期 的 实 践 探 索 ,取 得 了点 滴 的 收 获。 在 阅读 中 培养 学 生 表达 能 力 我们在批 阅学生作文时发现 。 有些 学 生 的 作 文 读 起 来 语 句不通顺 , 词 不 达 意 。简 单 地 讲 就是 表 达 能力 差 。要 解 决 这 个 问题 , 除 了 学 生 课外 要 多读 书外 , 老 师 在 平 时 的 阅读 教 学 中 有 针 对 性 的进 行 表 达 能 力 的 培 养 就 显 得 特 别 重 要 。 首先, 老师要采 取多种方 法让学 生理解 、 感 悟 文 中 的 重 点词句 , 强 化 学 生 的 语感 。课 文 中 有 些 词 句 , 特 别 是那 些 表 现 文 章 中心 、 表 达 情 感 的 精 妙传 神 的词 句 。 其次, 要 引导 学 生 多 朗读 、 多 背诵 。学 生 朗 读 、 背 诵 不 但 能 帮助 学 生 加 深 对 课 文 的理 解 , 更 能培 养 学 生 的表 达 能 力 。 表 达 能 力 的培 养 离 不 开 大 量 的语 言 材 料 和 语 言 环 境 。 因此 , 我 在 教 学 中 强调 多读 多背 , 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让学生全背 。 逐 个 检 查 。对 课 文 中不 要 求 背 诵 的让 学 生 将 重 点 精 彩 段 记 下 来, 并 要 求 学 生 在 作 文 中 灵 活 运用 。 实践证 明, 学生 背 的 多 了 , 词 语 就 丰 富 了 。表 达 能 力 也 就 强 了 。因 而写 的 文 章 就 比较 精 彩 。记 得 学 了 叶圣 陶先 生 的《 荷花》 后, 学 生 通 过 反 复 朗读 、 背 诵, 对 于 叶 圣 陶先 生 朴 实 、 自然 的 语 言 风 格 很 感 兴 趣 , 在 自己 的 习作 中不 经 意 流露 出来 , 自己 写 花 的 各 种 恣 态 时 , 也 模 仿 着 运 用且 有 的 写 出 了花 的恣 态 。实 践 表 明 : 大 凡 爱 看 书 的学 生 , 表 达 能 力都 较 强 , 想像力丰富 , 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 二、 在 阅读 中指 导 学生 写作 方法 学 生 开 始 习作 时 , 表 达 方 法 等 技 巧 几 乎 是 零 。 由 于 小 学

课外练笔天地宽

课外练笔天地宽

课外练笔天地宽小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习作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型”习作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作文课堂引向课外,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

笔者在近几年的习作教学中体会到,用课外练笔架起学生生活和作文间的桥梁,用课外练笔唤醒学生习作意识和情感需要间的联系,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和大家切磋: 一、教材文本,提供了习作的练兵场翻开学生手中的语文课本,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可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奠定学生良好的习作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借助于文本,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起来:课后续写《狼和小羊》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这个简练的寓言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寓意,文章是这样结尾的: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就向小羊扑去。

那么善良的小羊究竟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狼会把小羊吃了吗?小羊会想办法救自己吗?一连串的问题盘旋在学生的脑海中。

我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自由想象,用上自己的生活感悟,用上自己的独特见解,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作文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心中有话,就会自然生成。

看着他们的续写故事,还真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喝彩,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小羊看见狼扑过来了,着急地喊:猎人叔叔,狼在这儿呀!快过来啊!狼往后一看,小羊就拼命地跑回了家。

狼很生气,就追到小羊家,看到门锁着,窗子也关得紧紧的,就从小羊家的屋顶上爬上去。

这时,狼看见有一个烟囱,就想从那里钻进去,不料,小羊和羊妈妈在下面烧火呢,狼就烧死了。

在阅读教学中给习作训练留几个镜头

在阅读教学中给习作训练留几个镜头

在阅读教学中给习作训练留几个镜头摘要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同时,将教材作为指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资源开发,留给习作训练几个镜头。

将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有效融合,对文本进行再度创作,将阅读教学作为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习作训练整合如今的阅读教学,很多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有效地走进文本,对话文本,在字词句段的品析中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与作者保持心灵的沟通。

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赏读,一次又一次地理解,一回又一回地感悟。

殊不知,如果教材中一篇篇课文仅仅发挥如此作用,显然不是高效课堂。

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同时,将教材作为指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资源开发。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呢?一、表一表心声案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师:母亲用优美的歌谣和童谣,有趣的谜语,启发孙友田,滋润孙友田的心灵。

长大后,孙友田成了一名诗人,写下了很多的诗歌。

一天,孙友田就要回到家乡了,回到那个篱笆小院,回到母亲的身旁。

我们想想: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生:母亲肯定和儿子拥抱在一起,那是一个幸福的画面。

生:可能孙友田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母亲来欣赏。

生:可能母亲又会了很多的歌谣,孙友田还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师:可是,孙友田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她坐在椅子里,依旧那样和蔼、慈祥,可是不说话,不知道孙友田来做什么,也不知道孙友田是谁了,只是看着儿子孙友田笑,笑得孙友田泪流满面。

生(开始动情),师:同学们,也许我们的妈妈不会患老年痴呆症,但是,我们的妈妈肯定也会老去。

现在,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你打算为妈妈做什么?拿出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心声吧!(学生练笔)思考学生总会沉浸在文本的情感场中,他们或许会因为主人公的一个举动而喜形于色;或许因为文章的一个细节而深受启发;或许因为文中的一个情节而思绪万千……总之,学生很容易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作为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概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如今的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

然而,几年的实践过去了,学生的语文研究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的改观。

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词语句子,为什么说话、作文还是词汇贫乏,错字错话连篇?要么就是《作文选》的翻版,尽是套话,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

究其原因,应该是对学生作能力的指导和训练的不足。

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小学生只有13%的学生爱写作文,21%的学生有点喜欢作文,24%的学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36%的学生怕写作文,6%的学生讨厌作文。

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无处着手”。

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

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

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教“阅读课”,但阅读课对语言的品味、训练、表达方法的体会和指导落实的也不够深入,读写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其实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阅读是作的基础。

XXX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2.XXX的作文教学思想。

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1一个人是怎样学会写作的呢?毫无疑问,写作能力只能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之密切,前人已有定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揣摩,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自然会摸出一些门道。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分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给出了“写话”、“习作”两个提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指要》(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里,关于“习作”做了如下说明: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感知一些习作常识。

“例如,这些习作常识不要专题讲给学生听,而要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有所注意,为自由习作进行写法暗示、渗透。

”因此,小学中高年级,要结合阅读课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可以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实践效果。

到了高年级,“适当进行‘增量、保质、加速’的训练。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必须按上述要求去做,多读、多说、多背、多写,加强指导。

”读了以上的指要,感觉不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还是做出的规定,提出的要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还是要打折扣。

看看这些年我们小语的习作教学实际就会知道。

现在就本人最赞同的观点谈点个人的见解。

课程标准对习作只是做了数量、质量、成文速度上的一些规定,并没有说明怎样达到这些要求。

所以,我特别赞同“指要”中的一些建议,特别是“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一些写习作常识,”“多读、多说、多背、多写。

”可谓深得习作指导的精髓。

把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说、多写。

学生才会说,才会写。

否则,不论他的生活经验积累得多么丰富,也不会说、不会写,最起码不会说得好、写得好。

就像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也道不出。

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颇有体会:抓住典型材料认真研读,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必须精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欲学诗,幸亏她遇见了一个写诗和指导别人写诗的高手──林黛玉,使她很快就写出了不错的诗歌,这真是她的造化。

让习作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浅谈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让习作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浅谈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让 习作训练贯 穿阅学
口 江 苏省 南 通 市如 东县 河 口镇 河 口小 学 薛 强
【 关键词 】 , J 、 学三年级
阅读教 学
习作训练


竞相 开放 。 ‘ 嗡嗡嗡…… ’ 春天的田野
藏有许 多藏胞 , 正 准备 上去打招 呼 , 谁 知 这些藏族同胞一看到红军和翻译 , 就立刻
几乎每篇都配有生动活泼 、个性鲜 明 、 意 蕴深远 的插 图, 其 中有些课文在内容上对
插 图作 了较 为 细 致 的 描绘 , 而 有些 插 图 的
介绍只是随笔带 过 , 这时, 教 师就可 以利 用文本中的留白艺术来创生教学资源, 让 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 并利用
自己的 生 活经 验 尝 试 创 编插 图 内容 。
河边挑水 , 连 忙 跟她 们 打 招 呼 。可这 些 妇
阵疾风 吹过 , 树 木野草 发 出 ‘ 沙沙 ’ 的声 音” , 先请学生 自由朗读这段文字 , 然后再
让 学 生 细 品 句 中的 象声 词 “ 沙沙” , 让 人 形
女一看到红军战士就大惊失色 , 如同老鼠
见 了猫 , 赶 紧 提 着水 桶 往 山里 奔 去 。红 军
新 课 程 实施 以来 , 教 材 中选 取 的 文 本
得法 ,必将为学生以后的作文能力奠定基 础。所 以, 加强与文本对接 、 为学生搭建读 写平台 , 成为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引领
目标 。

达服务 , 大量的“ 留白” 给学生的思维创造
了无 限 广 阔 的 想 象 空 间 。 面 对 文 本 的 留 白, 教 师要 不 断 尝 试 利 用这 些 “ 空 白” 去 唤 起学 生 的想 象 , 还 可 以利用 学生 的生 活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训练的渗透【内容提要】本文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这一问题为角度,全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习作的关系,它们是互相渗透的,也是互相促进的。

提出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不能简单割裂。

推出“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

”这一辩证的观点,为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阅读习作互相渗透共同促进策略范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然而我们有许多老师在处理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或偏重阅读,或偏重习作;或上课时阅读课就是阅读课,作文课就是作文课,经常出现阅读和习作两张皮的现象,这不仅违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使自己的教学进入到一个教学的误区。

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激发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写作训练目标包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信息输入过程,而写作训练过程实际是信息输出过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作文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深化、升华,是注重语文学科实践性特点的体现。

我做为一线任教的语文教师,开展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问题的探究,,慎重地思考这个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尝试,结合听课研讨,反思自己教学,认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把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的因素,会大大的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养成习惯,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则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我在教学《松鼠》这一课时,在第一课时,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课文的结构--总分式,然后品味课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上课后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第二课时课上运用《松鼠》一课学到的总分结构和语言特点来进行写作,很多同学写出《可爱的小鸡》、《哈巴狗》、《我的猫咪》等一些结构、语言都相当精彩的文章,这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扎扎实实地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

二、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中渗透作文教学。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

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如捧读《搭石》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写得非常生动,我让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并摘录相关的语句,学生在读写中受到启发,明白要选取生活中一幕幕非常平凡的镜头进行平实的叙述;抓住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节进行描绘;还可展开想象,利用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去描写。

在学会了描绘的同时还积累了ABCC型的“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声韵形象优美的词语;走搭石的几种行为细致描述的优美句式。

课后叫学生以“搭桥”为题写了一段话,发现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和修辞方法,而且还写得较为生动,不至于提起笔来没写的。

三、在教学课文的主体部分,渗透作文教学。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抓住雪大、雪美、雪好来写的。

我在教雪大这一段渗透作文教学的。

我先让学生认真地品读这一段话。

找出描写雪大的句子。

学生找到了“鹅毛般的雪花”,“簌簌不断往下落”。

我继续引导“鹅——毛——般”的雪花是抓住雪的什么来写“簌簌的不断往下落”。

又是抓住雪的什么来写学生经过我的再次范读后,学生很快说出是抓住雪形和雪声来写的。

我继续追问作者还通过了哪些地方写雪大学生通过读找到了“地上”“和树上”。

我指名让学生读这两句话,“地上一会儿就白了”“树上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并问他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答道:“一会儿就白了”说明雪下的速度快,面积大;“树枝被积雪压断了”说明雪厚。

最后,我总结,同学们,通过地面上和树枝上写雪大这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刚才抓住雪的形状和声音来写雪大,这叫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

我又让学生当堂作了练习。

利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来写雪景。

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当然描写劳动、活动、运动,节日等场面都可以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四、抓住中学生模仿心理的特点,给他们以范文,让他们有章可循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它们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还有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都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本。

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

如教学《长城》一文时,就利用该文的明晰线索“远看景(壮观)——近看景(坚固)——联想(血汗、智慧)——赞叹(奇迹)”,来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课堂练笔。

我教学生描写景物时,除了要求按游踪的顺序外,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变化穿插于其中。

这样一课一得,学生的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

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的、长期的培养,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再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总──分──合,作者运用由近到远,先分后总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联想结合起来。

通过充满感情的笔调,将课文按照观察的顺序,先总述,再分述,再综合的写法,层次十分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

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另外,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那如诗如画,宛若画卷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

桂林的魅力不正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读悟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就该在引导学生咀嚼文中两个“对比烘托处、排比修辞处”后,趁热打铁,进行仿写。

五、在教材文本空白处渗透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

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从而创设情境,那么学生就会像一颗种子的发芽生长找到了适宜的气候,水份,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联想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了,想象的翅膀也展开了。

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练笔,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练笔时“无米之炊”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去年的树》一文的教学,教材的结构非常有特色。

明示鸟儿实现了承诺,暗示朋友间的真诚守信。

因此我就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悟到的情感进行课堂练笔。

我教学生写多角度的感受:你是鸟儿;你是树朋友;你是读者……你会说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设想内心的情景语言。

由于学生们第一次换位表述,所以我给了他们一定的格式,让他们像完成填空题那样写出心中的话,续完故事。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提高了自己的习作表达能力,同时情感更丰富、真诚守信的德育也渗透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情趣,又提高了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六、在课文的整篇文章中渗透作文教学《颐和园》是四年级上学期一篇解读课文。

这篇课文,作者按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抓住特点,生动形象的展开了颐和园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优美图案,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因此,我就选择此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习作范文。

为了在教学中很好的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理清脉络,了解游记的写法。

同学们颐和园有这么多景点,真是又大又美,要想在这美丽的大公园玩的尽兴,可要认真读书了。

咱们就请出今天优秀的导游——课文作者吧。

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找出游览路线的四个句子。

明确了游览路线,我又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表达动作的“进了,走完,登上,下来”等词语的用法,从中渗透游记的写法。

告诉学生这叫移步换景法。

这种方法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到的景物也不固定。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展现了颐和园的全貌特征。

当我讲到这里,此时学生正兴趣浓,同学们,你们对我们的校园很熟悉吧,你们现在采用移步换景法的顺序来简单介绍我们的学校,有个学生说道:“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三层高的教学楼。

一进门厅向右拐第四个就是我们四二班的教室,走进教室,就看见整齐的桌椅,乌黑发亮的黑板。

走出教室,穿过教学楼,就是我们乐园,我们的天地——操场。

操场后边是绿油油的草坪,一棵棵挺拔的小树……”另外,我告诉学生游记的写法还有定点换景法,定景换点法。

定点换景法: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描写,如《观潮》一文,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海塘大堤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定景换点法:不改变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

四年级上册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侧面看又是陡峭山峰,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的面目都不同。

这就是游记的另外两种写法。

2 、抓住段落,了解文章的结构。

我听学生在文章中找作者游览的感受,学生找到了两句,课文开头总括一句,称赞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结尾又总括一句,称赞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

我告诉学生写法叫首尾呼应,起强调作用,加深印象,引起共鸣。

我举了个例子如:开头写,今天我做了一件有趣的事,结尾写这件事真有趣。

当堂我又让学生做了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