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陵十二钗》题名与记忆(历史)的关系

曹宣本是位象李显一样能够登基的帝王,但却失去了皇位,把活着的顺治请来就能证明这一点。所谓的“金陵”,实际上指的就是清代的北京,更具体点说,指的就是清皇宫。“金陵王”指的是顺治,因为在他被记成死人时,活着的12个皇子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帝王,故为“金陵王”。而这12个人,就是“金陵十二钗”的史实寓意。所以,金陵王家,实际上是帝王之家的隐语。古代称帝王为王、天王、君王、后王、素王、嗣王等(见梁章钜《称谓录》),都与王字有密切关系,故王家作为帝王之家的代称,就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由于四大家族实际上都是在写帝王之家,故最后通过王家来醒目,就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了。

金陵十二钗是指:太宗四子叶布舒、六子高塞、七子常舒、九子顺治、十子韬塞;顺治二子福全、三子康熙、五子常宁、六子奇授、七子曹宣、假七子隆禧、假八子永干。所以,“共十二房”的说法,就是指这十二个人。由于人们长期受读小说时所形成的固定思维的限制,从来没有人把“金陵十二钗”的说法和这里的金陵王家共十二房的说法联系在一起,但作为谜语,两者的内在联系,实在是太显眼了。“都中二房”,显然是就顺治和曹宣都被当成了死人这一点来说的。甲戌本写成“都中二房馀”,故意不写成“都中二房,余在籍”,即不写其他十个人还活着,其实是在暗示:作为“都中二房”的顺治和曹宣,实际上与其他十个人一样,都是活着的人,故写出了顺治和曹宣二人的状况,实际上也就是写出了其他十个人的状况了。就是说,写顺治和曹宣二人即“都中二房”,写的是二人被当成了死人的假相,而不写其他十个人,则是在暗示顺治和曹宣也活着的真相。至于己卯本补充上“皆在藉”三个字,则是在“在籍”说法扣活着的寓意中,就此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在史书的记载中,其余十个人还都活着。

由此我们就不难发现之所以把这十二个活着的人命名为“十二钗”即把他们都比喻成女子的寓意了:男为阳,女为阴,生为阳,死为阴。虽然这十二个人都是活人,但从顺治和曹宣被当成了死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十个人自然也都应该变成死人,十二个人都活着却都成了死人,也就好比十二个女子即“十二钗”了!

在作品中,具体展现“金陵十二钗”的情节,就是“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这里的“宫花”,就是通过十二支假花,来喻指“金陵十二钗”,而一部《红楼梦》也就是《金陵十二钗》,其核心内容,就是写曹宣的悲惨遭遇,故说“叹英莲”。

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乃道:“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旧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儿罢。”

“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的说法,是在暗示作者关于“金陵十二钗”的构思是“新鲜样法”,其寓意不能从普通的男女角度去理解,如果“十二钗”真的是在说12个女子,也就不成其“新鲜样法”了。

我们来看这12支花的分配方案: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每人两支,凤姐四枝,而凤姐后来又送给可卿两只。之所以六个人每人两支,是因为,在1698年顺治和曹宣父子相认时,上述12个人中活着的共六个人:太宗七子常舒、顺治、顺治二子福全、三子康熙、五子常宁和七子曹宣。之所以先给凤姐四只,是因为,当时曹宣兄弟共四人。凤姐此时指代了曹宣。凤姐又分给可卿两支,是因为,当时顺治兄弟二人,此时可卿指代了顺治。故在作品谜底的层次上,这十二支花的分配方案次序井然,一丝不乱,真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呀。

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宝钗居然没有在分得假花之列。作品的解释是:“宝丫头古怪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其实这个细节的真正寓意是:从曹宣没有作为皇七子被载入皇室家谱《玉牒》这一点来看,他是不属于“十二钗”之列的。而宝钗即“金玉良缘”的承载者,正是曹宣的皇七子身份的写照,故此事必须通过宝钗来给予交代。所谓的“古怪呢”,其寓意是:顺治的皇七子没有入皇室家谱,实在是清代历史上的一件稀奇古怪之事。

在这十二个人中,最重要者当然是“金陵王”即顺治了。而在这分得了12枝花的六个人中,具有隐写顺治遭遇功能者是迎春、惜春、黛玉和可卿。为了突出可卿隐写顺治的重要性,该回开头就有题诗一首: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头一句说作者关于“十二钗”的构思。这种谜语手法,与可以直接写出12个人物姓名的史书笔法来比,当然是“色最新”了。这和甲戌本第一回“然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却反失落无考”处出现的侧批“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好笔墨”所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在这十二个活着的人当中,没有入皇室家谱的只有曹宣一个人,所以第二句是就此而发的:不知谁是能确定曹宣的真实身份的人?这就是“惜春”命名的寓意:顺治就是“惜花”即“惜春”人。最后两句显然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卿就是惜花人即“惜春”,故咏可卿的曲辞中就有了“画梁春尽落香尘”的说法即“惜春”。显然,顺治就是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曹宣的人。由于秦可卿是用来隐写顺治的主要人物,故后两句表面上是在说可卿,实际上就是在说顺治,所以也就等于回答了“谁是惜花人”的问题。由此才能发现宝玉生日时,香菱花名签上题诗便是“连理枝头花正开”,取典于朱淑贞《落花》诗,其中有“若叫青帝常为主,莫使纷纷落青苔”之句,作者以此来传达如下信息:如果顺治这个皇帝不抛弃皇位出家的话,曹宣就不会成为“落花”即失去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了。古人用青色配春,故“青帝”可以成为春天的指代符号。“青帝”之所以能指代顺治,是因为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为春天的缘故,这是乾隆之前的任何其他清代帝王都不具有的特征。

作品中与“金陵十二钗”命名寓意有最直接关系的细节,就是宝钗生日时,李纨所掷的骰子。别人所掷的骰子,都明确地写明了骰子的点数:薛姨妈掷的是

四个幺(因为用四个骰子掷),李纹掷的是两个四和两个二,贾母掷的是两个二和两个三,宝玉先是掷了一个二、两个三和一个幺,后来又掷了两个三和两个四,鸳鸯掷了两个二和两个五,只有李纨掷的骰子点数没有说,鸳鸯说掷的是“十二金钗”。两个二和两个四是十二点,一个一,两个三,一个五也是十二点,一个二、两个三、一个四还是12点,就是说,四个骰子组成12点的方式有许多种,为什么作者却不说呢?这是因为,为了突出这里的“金陵十二钗”以及其他说法的谜语性质即特殊寓意,作者故意不写出“金陵十二钗”的具体点数,从而暗示:众人所掷的点数,都是有着特殊寓意的谜语,其真正谜底,是需要猜的。比如宝玉两次所掷点数的寓意是:1、宝玉先是掷了一个二、两个三和一个幺的寓意是:一个二表示曹宣在曹家兄弟二人,他排行为二;两个三指他与曹寅和其他部分兄弟的关系:正数,曹寅、顺治六子奇授、曹宣,曹宣排在三个人中的第三位,反数:永干、隆禧、曹宣,他也是排在三个人中的第三位,这与宝玉生日时香菱和宝琴对了点子,掷的都是三点寓意相同;一个幺表示曹宣是大清朝的第一位皇太子。2、宝玉后来又掷了两个三和两个四,两个三即六点表示曹宣流落曹家的时候,他真正的兄弟们活着的是六个人即顺治的二子、三子、五子、六子、假七子、假八子,两个四点为八点,是指他真正的兄弟活着的和死了的共八个人。

由此我们自然就不难发现李纨所掷的“金陵十二钗”的具体点数了。鸳鸯说完后有如下一个细节:“宝玉听了,赶到李纨身旁看时,只见红绿对开,便说:‘这个好看的很!’”这里最关键的就是“红绿对开”这个说法。在骰子中,只有一点和四点为红色。在古代的《宣和牌谱》中,四点也大多用来代表红,绿谐音为陆,陆即六,故这里的“绿”实际上是一个六点的隐语。故这里的“红绿对开”,指的是一个四点、一个六点和两个幺了。四点指代的是顺治被记成死人时,他活着的四个兄弟,六点指代的是此时曹宣活着的其他六个兄弟,两个幺即两个红点指代的是顺治和曹宣,故此时四个骰子共六个红点和一个六点即“绿”,故为“红绿对开”。在这个构思中,除顺治和曹宣因其重要性而各自独占一个骰子外,其余十人则是相同辈分者共占一个骰子,层次分明,次序井然。

明白了“红楼梦”题名与“金陵十二钗”题名的寓意,我们自然就会发现,两者的寓意实际上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写顺治和曹宣父子二人的。因为所谓的“金陵十二钗”中的其他十个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是作品中的“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作品中的即太虚幻境中的正册中的“十二钗”,实际上也只是顺治和曹宣父子二人的象征和指代符号;但“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构思的角度不同,“红楼梦”是从戌时这个角度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遭遇和关系,“金陵十二钗”是在与其他十个两代皇子的联系中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遭遇和关系。但由于两者的谜底实际上完全一致,故甲戌本凡例中才有了如下的说明:《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富寓意:《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