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重难点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高二教案《道士塔》

高二教案《道士塔》

高二教案《道士塔》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掌握该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理解该剧中的寓言意义;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掌握该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难点1.理解该剧中的寓言意义;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剧情梗概1.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道士塔》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道士塔》的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剧情。

3.剧情梗概(30分钟):教师根据剧本,以故事串讲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重点解读剧中的关键人物。

4.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预习的任务。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1.复习(5分钟):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剧情梗概,并鼓励学生主动回忆。

2.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道士塔》中的各个主要人物形象,并结合剧情,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通过讨论和合作,整理该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详细描述。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第三课时:寓言意义的探究1.复习(5分钟):教师与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2.寓言意义的引入(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道士塔》是一部具有寓言意义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寓言意义可能是什么。

3.分组探究(40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寓言意义进行探究,包括相关人物形象、情节和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4.学生汇报(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由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时:观察与鉴赏1.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观察与鉴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士塔教案(通用3篇)

道士塔教案(通用3篇)

道士塔教案(通用3篇)张咸竹东北师大【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

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

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

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

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

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

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

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

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

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

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渊源;(2)使学生掌握道士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2)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士塔的结构和特点;(3)运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3)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结构;(2)道士塔的特点和艺术价值;(3)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和合作探究能力。

2. 教学难点:(1)道士塔在古代建筑中的地位和影响;(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道士塔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献等;(2)制定实地考察计划和活动方案;(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道士塔的背景;(2)分组,准备实地考察和合作探究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渊源。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道士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参观道士塔,亲身感受其结构和特点;(2)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道士塔的细节,培养审美能力。

4.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道士塔的艺术价值和地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道士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实地考察,绘制一幅道士塔的平面图;3. 收集其他古代建筑的资料,进行比较学习。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重要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理解并运用文中重要概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导入《道士塔》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并为的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主题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重要概念,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道士塔的印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方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为的教学做好调整。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道士塔的图片、视频或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启发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道士塔》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道士塔》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掌握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沧桑和人文精神;(2)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道士塔》是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道士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2. 教学重点:(1)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3)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道士塔》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作者余秋雨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勾画出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对比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5. 情感共鸣:(1)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沧桑和人文精神的感悟;(2)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道士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作品主题和作者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3)运用想象力,体验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封建迷信思想。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解读作品主题。

3. 文化背景:介绍道士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2)作品主题和作者观点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作品深层次含义的解读。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品主题。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

3.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测试: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道士塔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查找生僻词语的含义。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难点: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道士塔》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4. 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情感态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道士塔》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直观理解。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 组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和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道士塔》。

2. 与《道士塔》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4. 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2)认识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2)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把握;(3)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把握;(3)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及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2)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 针对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春姑娘上《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道士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道士塔》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演,提高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学生能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关于春姑娘和道士塔的传说故事。

春姑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她为了拯救村民免受灾难,决定登上道士塔寻求帮助。

在塔中,她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最终获得了智慧和力量,成功地解救了村民。

2. 人物形象:春姑娘:美丽、善良、勇敢、聪明,具有牺牲精神和责任感。

道士:神秘、智慧、考验春姑娘,最终给予她指引和支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进行阅读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写作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2. 教学手段:教案、PPT、故事文本、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阅读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春姑娘和道士。

学生阅读故事第一部分,了解故事背景和春姑娘的形象。

2. 第二课时:故事情节分析和象征意义探讨学生阅读故事第二部分,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道士塔的象征、春姑娘的象征等。

3. 第三课时:写作表达和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写作表达,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的文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和交流观点。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提高历史意识。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2.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2. 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道士塔》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写作练习(1)根据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导提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道士塔》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文章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2)提问:“道士塔”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生僻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词语和难点问题。

(2)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交流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僻词语和难点问题。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讽刺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价值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参考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的相关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及其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参与。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角色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及其特点。

4.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角色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6. 朗读练习:选取课文片段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人物关系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朗读展示: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把握。

3. 人物分析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道士塔教案设计范文

道士塔教案设计范文

道士塔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掌握道士塔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道士塔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1. 道士塔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道士塔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道士塔的建筑特点。

2. 学生分享对道士塔的初步印象和问题。

二、历史背景(5分钟)1. 教师介绍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包括建造时间、建造者和历史变迁。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三、建筑特点(5分钟)1. 教师讲解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包括建筑结构、装饰和布局。

2. 学生观察图片,记录建筑特点。

四、宗教意义(5分钟)1. 教师讲解道士塔的宗教意义,包括道教的信仰和仪式。

2. 学生思考并讨论道士塔在宗教中的作用。

五、文化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道士塔的文化价值,包括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2. 学生讨论道士塔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教学延伸:1. 学生参观道士塔,观察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2. 学生提出对教学过程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5分钟)评价方式:1.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道士塔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 讨论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1. 学生完成观察报告,提交对道士塔的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资料,了解道士塔的现状和保护工作。

八、课程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在下一节课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九、课堂问答(10分钟)教师提出与道士塔相关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思索-道士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道士塔》中的意象、情节、人物和主题,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

2. 文本细读:分析《道士塔》中的意象、情节、人物和主题。

3. 社会现象思考: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4. 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道士塔》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意象、情节、人物和主题,促进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情节、人物和主题。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某一主题进行分组讨论。

4.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阅读和思考情况,评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道士塔》原文文本2. 作者相关资料及创作背景介绍3. 文学作品分析的相关理论资料4. 社会现象分析的相关案例5.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道士塔》的文学价值、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情节、人物和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春姑娘上《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道士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道士塔》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分析春姑娘的角色特点和她在故事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提高口头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道士塔》剧本文本2. 教学重点:春姑娘的角色特点和她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3. 教学难点:学生对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学生对春姑娘角色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或黑板彩笔或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对故事发生的环境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春姑娘在故事中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剧本文本,注意理解春姑娘的角色特点和她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春姑娘的理解和感受。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择扮演春姑娘或其他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角色性格和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4. 创作练习:学生分组创作一段与春姑娘有关的对话或独白,通过创作来表达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姑娘的角色特点和她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学生分享对春姑娘的理解和感受,思考故事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选择一张与春姑娘有关的图片,并配以解释和感受的文字。

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角色扮演和创作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创造力。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思索-道士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作品基本内容。

2. 作品分析:分析作品中的意象、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4.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3.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意象、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主题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情况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分析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对作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能力。

3. 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考察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道士塔》文本:提供作品全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鉴赏指导资料:提供关于作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解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4. 拓展阅读作品:推荐相关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以《道士塔》为例,详细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象征意义,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_思索-道士塔 教案教学设计

“思索-道士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掌握与道士塔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民俗风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道士塔的构造和特点。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道士塔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和地位。

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道士塔的外观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分析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如结构、装饰等。

3. 教学案例:通过观看道士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士塔的风貌。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士塔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和地位。

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道士塔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探讨道士塔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道士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道士塔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和地位。

道士塔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士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道士塔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道士塔的结构、装饰等特点。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道士塔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网络资源:查找与道士塔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民俗风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能力等。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

道士塔教学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难点1. 道士塔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士塔的保护现状和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道士塔的历史图片、文献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道士塔,了解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新课导入:介绍道士塔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文化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道士塔的保护现状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道士塔的保护,展开小组讨论,提出建议和措施。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搜集更多关于道士塔的资料,了解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道士塔或其他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

2. 开展以道士塔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如绘画、写作等,展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小组讨论表现等。

3. 学生对道士塔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认识和情感。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构造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七、教学重点1. 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解决策略表单
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梳理课文内容
三、品读体味痛……
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就是这样一处规模巨大、堪称佛教
艺术宝库的地方,从19世纪初叶起,
却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

1905-1924年间,敦煌文物受到外国探
险家的多次劫掠,致使近5万国宝,就
有3万多件精品流散海外。

在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道士
塔》一文中,就有对这次浩劫的深切反
思与警醒。

让我们跟随余先生的笔触,
走近中国文化的深处,去深省酿成那场
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检查预习情况
看着孑立于西风中,夕阳下的道士
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一场文化浩
劫,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作者的全
身,他激奋、愤慨,喷薄出“我好恨”这
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三个字。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归纳
出余秋雨先生恨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总结:
1.一恨王道士毁损、贱卖文

2.二恨当政者漠视、玩忽职
守、盗抢糟蹋文物
3.三恨劫掠者骗取文物、歪
曲事实
读完全文,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痛
恨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恨冒险家的贪婪
无耻,恨官员们的腐败麻木,恨清政府
的昏庸无能,恨国家的积贫积弱。

但是,
文章还有个细微之处,那就是作者还将
自己置身现场,使情感的抒发更为浓
烈。

三、品读语言,细味情感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进行讨论交流预习
的感受心得,请学生
代表发言。

展示莫高窟文物受
劫掠与破坏的数
据,以及敦煌文物
的流向。

教师以PPT展示饱
含深情的文字,引
请体味下列句子包含的情感:(请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1)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
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

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
一片惨白。

(2)拦住他们的车队。

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

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

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教师归纳:
4、四恨自己不甘、无奈
作者用生命贴近文化大生命,融入文化中去思考、去谛听,因此我们听到了来自作者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声音,触到了他最深切的思考。

由此,文中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自我”形象,那是一个深爱中国文化,充满历史沧桑感和使命感的高大的“自我”形象,是他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总结“我好恨”,归纳“恨”的内

王道士的无知:愚昧对文明最残酷的践踏!
清政府的无能:腐败对文明犯下的滔天罪行!
外国探险家的无耻:掠夺对文明最请一名学生诵读这
段文字。

思考几处
“惨白”的意味。

请一名学生诵读第
一段文字,然后全班
齐读。

请学生说说这
几段文字中有哪些
情感。

导学生诵读感悟。

关键词语用不同颜
色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