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

合集下载

(故事)黄香温席

(故事)黄香温席

(故事)黄香温席(故事)黄香温席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十二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黄香亲近、孝顺父母,更爱护百姓。

在黄香出任某地太守时,他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课文,.2 融四岁,能让梨。

弟与长,宜先知。

(译文)东汉时,有个儿童叫孔融,他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道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注释)1(融:孔融,东汉鲁国人。

,(让:谦让,不争;请。

,(梨:一种水果。

,(弟:即悌,弟弟敬爱哥哥。

,(长:兄长;长大;生长。

6.宜:应该。

(故事)孔融让梨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孙子,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

孔融共有兄弟七人。

他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道理。

有一天,邻居送来了一篮梨,父亲把他们兄弟几人叫来,让他们一人拿一个梨吃,并让孔融先拿,他很自觉地挑了一个最小的,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

父亲看到了,满意的点点头,因势利导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天真地说:“哥哥比我大,当然要吃大的,而我是小弟弟,就应该吃小的。

”父亲听了欣慰地点头笑着说:“你做得很对。

”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仍为人们引以为豪的佳话。

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文言文

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文言文

《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古文中那些关于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事儿。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黄香的小朋友,他可懂事啦。

夏天的时候,天气特别热,黄香怕他的爸爸睡不好觉,就拿着扇子在床边给爸爸扇风,把蚊子赶跑,让爸爸能凉快地睡觉。

到了冬天,天气冷得很,黄香又早早地钻进爸爸的被窝里,把被窝捂热,再让爸爸睡进去。

黄香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呀!还有一个叫孔融的小哥哥,他家有好多梨。

有一天,爸爸妈妈让他分梨给兄弟们吃。

孔融把大的梨都给了哥哥弟弟,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

大家问他为啥,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要给哥哥们。

” 孔融知道照顾比自己小的,也尊敬比自己大的,是不是很棒呢?在古文中,像这样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故事还有好多呢。

比如说,有一个叫子路的人,他为了能让爸爸妈妈吃上米饭,不惜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借米。

小朋友们,咱们也要像这些古人学习,关心爸爸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对小伙伴们友好。

这样,咱们都会变成让人喜欢的好孩子哟!《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接着讲讲古文中那些温暖的故事。

你们知道孟子吗?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就是,要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要尊敬别人的长辈;要爱护自己的晚辈,也要爱护别人的晚辈。

有一个叫王祥的人,他的妈妈生病了,想吃鱼。

可是大冬天的,河水都结冰了,哪儿有鱼呀?王祥一点儿都没犹豫,就跑到河边,脱掉衣服,趴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把冰融化。

老天爷都被他感动啦,冰真的化开了,跳出两条鱼来。

王祥可真是个有孝心的人!再说说缇萦吧,她的爸爸犯了错,要被惩罚。

缇萦特别勇敢,不怕辛苦,跑到京城去求皇帝,说愿意替爸爸受罚。

最后,皇帝被她的孝心感动,饶了她爸爸。

这些古人是不是都很了不起呀?咱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心里装着长辈和小伙伴,多为他们着想。

比如,帮爷爷奶奶捶捶背,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这样,咱们身边就会充满爱啦!《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小朋友们,咱们继续来说说古文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事儿。

尊老爱幼的故事(汇总3篇)

尊老爱幼的故事(汇总3篇)

尊老爱幼的故事(汇总3篇)尊老爱幼的故事(1)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尊老爱幼的故事(2)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百善孝为先。

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

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尊老爱幼的故事(3)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十分的孝顺。

怎样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我先睡下,用自我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

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范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范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范黄香温席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

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父亲,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父亲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黄香说。

父亲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

孝敬父母故事之黄香温席

孝敬父母故事之黄香温席

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先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

九岁的孩童能这样懂得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

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在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

后来他当了官,做了尚书令。

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

黄香的事迹被历代传颂,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现今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夏天夜晚来临时,小朋友们是否想到早早地开冷风让房间凉爽,父母入睡再及时地关掉冷风,以免着凉;冬天时,是否想到开暖风让父母感到丝丝暖意。

当然用电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行孝也不只是小朋友的责任,而是天下所有做子女应该做的。

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

我们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黄香诚意敬父母的故事

黄香诚意敬父母的故事

黄香诚意敬父母的故事
黄香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一直把父母的幸福放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他们。

他的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深地明白了孝顺的重要性。

黄香的父母是一对普通的农民,他们一直在田间劳作,为了让黄香能够上学,他们省吃俭用,尽力支持他的学业。

黄香也非常懂事,他知道父母的辛苦,所以他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够为父母争取更好的生活。

在黄香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母生病了,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

黄香没有犹豫,他毅然决定辍学回家,照顾父母。

他每天早早起床,去田间劳作,帮助父母完成农活。

晚上,他还要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给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

他的父母非常感动,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黄香的父母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健康了。

黄香决定留在家里,继续照顾他们。

他每天都会陪伴父母,给他们讲故事、唱歌、聊天。

他的父母非常开心,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黄香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传统的美德。

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他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温席的故事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黄香温席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

”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尊老爱幼成语故事

尊老爱幼成语故事

尊老爱幼成语故事《谈尊老爱幼成语故事》一说起尊老爱幼,很多人可能首先就会想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比如说“黄香温席”。

这黄香啊,那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自己的父亲,冬天怕父亲睡觉冷,就自己先钻进被窝,把床给捂热了,然后再让父亲去睡。

这要放在现在啊,有些小孩可能自己睡还嫌冷呢,还得让爸妈给开着空调、抱着热水袋呢!还有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那孔融也是个懂事的小家伙呀!小小的年纪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们,自己吃小的。

咱有时候想想,自己小时候别说主动让了,不给别人抢就算不错啦!要是桌上放着好吃的,那还不得赶紧抓过来,生怕晚了就没了。

再看看人家孔融,这么小就懂得谦让,真的是太值得学习了。

这些尊老爱幼的成语故事,看起来简单,但是真要做到可不容易呢!现在很多人啊,对老人可能就没那么有耐心。

老人说话慢了点,就不耐烦地打断;老人动作迟缓了些,就开始嫌弃。

就拿坐公交车来说吧,有时候年轻人一屁股就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了,看到有老人上车也装作看不见。

这要是放在古代,估计得被人指着鼻子骂不懂事!尊老爱幼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怎么能丢呢?再说说小孩子们,现在的小孩那可是娇生惯养的多,有些被宠得无法无天,都不知道尊敬长辈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尊老爱幼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延续。

当我们尊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会看在眼里,以后他们也会这样对待我们;当我们爱幼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爱,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所以啊,不管是黄香温席,还是孔融让梨,这些成语故事都不仅仅是故事,它们更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时刻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让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成为那个尊老爱幼的人,把这种美好的品德一直传承下去。

以后咱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也能骄傲地说:“看,当年爸爸妈妈就是这么做的!”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一、尊老爱幼1. “孔融让梨”- 故事内容: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

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的父亲拿了一盘梨,让孔融先拿。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父亲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拿大的。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孔融回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 体现的美德:这个事例体现了孔融从小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幼弟的美德,这种尊老爱幼的品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教育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要尊重长辈,关爱年幼者,以和为贵,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2. “黄香温席”- 故事内容: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

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

”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尊老爱幼的故事

尊老爱幼的故事

尊老爱幼的故事尊老爱幼的故事(一):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十分的孝顺。

怎样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我先睡下,用自我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

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明白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尊老爱幼的故事(二):雷锋尊老爱幼的故事雷锋乐于帮忙人,在学校是人所共知的。

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上学去不敢过桥,雷锋就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桥去。

同班有个同学患了重病不能上学,他就组织队员前去慰问,还经常到她家里给她补课。

同学小朱上课不专心,作业做得马虎,字写得歪歪扭扭。

雷锋为了帮忙他,放学后,情愿自我多绕点路,也陪着他一同回家,给他讲要努力学习的道理,教给他写字方法。

经过多次帮忙,小朱的进步还是不大。

有一次,雷锋悄悄地把小朱的作业本拿来,用纸蒙着他的作业本中写得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一个地描下来。

第二天,雷锋拿出描的字给小朱看,问他可认得是什么字�小朱认了半天也认不出来,便噘着嘴说:“这是鬼画桃符,哪像字呀。

”“这些字就是你自我写的呀�”小朱听了,不禁吃了一惊,心里感到十分惭愧。

雷锋又耐心地劝他必须要好好学习。

这件事对小朱的教育可大了。

从此,他学习认真了,字也写得规矩了,成了班里的一个好学生。

有一天,雷锋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山上摸索着砍柴,脚突然踩空了,摔倒在地上。

他急忙赶上前去,扶起了老人。

雷锋很关心这位没儿没女的贫农老人,经常用课余时光帮忙老人砍柴、挑水、打猪草。

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3篇)

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3篇)

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3篇)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通用3篇)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听过《小黄香温褥待双亲》的故事吗?让我来跟你们讲讲吧:古代有一个名叫黄香的人,九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

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黄香读书到深夜,母亲让他早点休息,可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父亲惊异地问他在做什么,过了一会儿,黄香从被褥里爬起来说:“冬夜十分寒冷,我为双亲温一温床席,好让二老歇息啊!”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也和我一样为小黄香的孝心而竖起大拇指呢?同学们,我们应该以黄香为榜样。

就连被人们视为不吉祥的乌鸦,都懂得在父母年迈时,用嘴巴一点一点的把食物喂给母吃,孝敬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看看我们现在,对父母的关心嗤之以鼻,对老年人漠不关心。

行动起来吧,让这个社会充满温情,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尊敬父母,这些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小事。

我便有一回,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老奶奶在公交车被挤得站立不稳,而坐在一旁的一位大叔看到老奶奶快摔倒了却熟视无睹,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纷纷指责他,但他依然无动于衷,翘着二郎腿,玩着手机,这时,一个小姑娘用稚嫩的嗓音对老奶奶说:“老奶奶,坐我这儿吧!”众人循声过去,是一个长相可爱的小姑娘,她正热情洋溢的扶老奶奶上座呢!我对这位小姑娘充满了敬佩,奶奶慈祥的面容上十分温柔,她魏魏颤颤的对小女孩说:"谢谢你,好闺女!"小女孩笑了,脸上绽开了一朵花。

车又行驶了一会儿,小女孩被人群挤来挤去,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突然有人大叫了一声:小女孩,你的脚。

大家把视线纷纷转向她,小女孩的脚上打着石膏.我的目光一颤,她的脚受伤了,可是她为什么还要把座位让给别人?大家对小女孩充满了怜悯与敬佩,那位大叔也满脸愧色,把小女孩抱了起来,让她做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家不禁鼓起掌来,为这位热心的小女孩,也为那位知错就改的大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关于尊老爱幼弘扬美德的演讲稿篇2尊敬的教师、同学:你们好!我今日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幼,让美德充满人间》。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故事内容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故事内容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他自小懂事,帮父亲干活儿时很勤劳,读书时很刻苦,对父亲也很孝顺。

当夏季炎热的时候,他拿扇子给父亲扇凉,晚上为父亲把床上的枕、席也扇凉,驱赶蚊虫;冬季寒冷时,他替父亲把被窝暖热。

黄香成年后知识渊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受到人们的赞扬和爱戴。

后世的人用“黄香扇枕”来形容人的至孝。

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

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平时只能吃野菜。

但子路是孝顺的人,可以为了买米去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再背回来,只为了奉养双亲。

后来子路的父母过世,他被楚王赏识当了大官,享受了优厚的待遇,却感叹父母早逝,享受不到这样的生活,想要再孝顺他们,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字经香九龄

三字经香九龄

家务事 愿承担 洗碗筷 扫庭院 家爱我 我爱家 好孩子 人人夸
5/8/2017
不对

不对


对 不 对
不对

不对
学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香温席”、“ 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懂得了孝顺 父母、尊敬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 具备的美德,同时我们还得学好文化 知识,希望同学们像黄香、孔融一样 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小朋友 正年少 尊长辈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即改正 长辈错 关心你的兄弟姐妹的?
这个故事还 告诉我们什 么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 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 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 的好习惯!
5/8/2017
这两位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她们没有学会互 相谦让,只是顾着自己。 总结:以后在跟同学或者朋友 玩的时候,要学会谦让,与他们相 亲相爱。
做家务,端茶倒水,给父母捶背、洗脚 听父母的话,认真学习,报答父母!
5/8/2017
理解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 孔融四岁的时候,他便以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 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尊敬兄长的德行,也是我 们从小便该知道的。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 子? 他是个尊老爱幼,有礼貌的孩子。
《三字经》
5/8/2017
香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 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
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 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个关心,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3、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 什么呢?我们可以为父母做:

弟子规故事——黄香温席

弟子规故事——黄香温席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弟子规故事 ——黄香温席
《弟子规》讲到了:“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这几句话主要是讲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在黄香9岁的时候,他 的母亲就去世了。冬天的时候,黄香怕爸爸着凉,就用自己的体温把爸爸的被子捂援和,再叫爸爸上床,让爸爸感觉到温暖, 黄香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呀!
当我的妈妈生病时,我就会给妈妈倒水洗脸、洗脚,让妈妈感觉到舒服,我觉得我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应该让孩子养成并发扬的好习惯!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黄香温席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3、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尊老敬老故事

尊老敬老故事

尊老敬老故事
尊老敬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以下是一些尊老敬老的故事:
孔融让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孔融年仅四岁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体现出尊敬和爱护老人的精神。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礼让三分。

缇萦救父:这个故事发生在汉代,缇萦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甘愿自己作为抵押,到官府里做奴婢。

在古代,子女以父母之命为命,但是缇萦没有畏惧,勇敢地去官府请求代父受过。

她的孝心感动了皇帝,最后赦免了她的父亲。

黄香温席: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子,夏天他用扇子把父母的床铺扇凉,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褥焐热。

这个故事表现了黄香对父母的孝顺和关爱。

卧冰求鲤:这个故事是关于晋朝的王祥。

他的继母对他不好,但是当他生病的时候,继母却很照顾他。

为了报答继母的恩情,他在寒冷的冬天用自己的身体融化冰面,捕鱼孝敬继母。

这个故事体现了孝道和感恩的精神。

孟宗哭竹:孟宗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孝子,他的母亲生病需要一种竹笋来治疗。

但是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找不到竹笋。

孟宗非常着急,跑到竹林里哭泣,希望竹笋能够生长出来。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最终竹笋破土而出,他的母亲得以康复。

这些故事都强调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尊老敬老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励志_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

励志_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

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一)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二)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三)陈毅孝敬父母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尊老爱幼的事例

尊老爱幼的事例

尊老爱幼的事例
尊老爱幼的事例
尊老爱幼的事例(一):
感人事迹:尊老爱幼,互帮互助
人人都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做子女的基本的
做人原则。

老港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XX就是这样的
一位好孝子。

记得那是20XX年的7月份,他的母亲因咽喉部不适,
去上海肿瘤医院就医。

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务必立即住院治疗。

而那段时光他的工作又个性繁忙,家中父亲自从5年前第一次发
生脑梗塞以来,5年间已经3次复发,在家也需要有人服侍。


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把父亲安顿好以后,他和弟弟俩人一天隔
一天的跑上海,哪怕再忙再累,他都准时出此刻母亲的病床边,
喂饭递水,穿衣洗脸,事无巨细,直到二个月后,母亲结束了三
个疗程的化疗回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