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篇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篇教师说课稿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
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四个环节完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五、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
(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制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制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学问基础来制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制造一种新的数—分数。
(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预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觉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学问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老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
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动,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的基本精神。
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学生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
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
2
-
目录
CONTENTS
1 一、教材分析 2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 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 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是在意义上,还 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 上,分数和整数都有
着很大的差异
一、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 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1
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
2
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
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
3
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
THANKS
认识几分之一是第 八单元教学内容的 "核心",也是整个
单元的起始课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 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 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
的基础
教材的安排贴近学 生的认知特点,而 且非常注重情境的
创设
一、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 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 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定义及用途,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与分数的化简方法;2.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法则;3.拓宽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2.分数的意义和化简法;3.分数间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化简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什么?(学生:分数)好!那么,你们现在拿到的是什么?(ppt上展示分数的书)这些书上画的是什么?(学生:饼图)再看一看,饼图大概划分成了几部分?(学生:4或6)大概是多少?(2)入门训练这时候,我会通过饼图,让学生划分为4-6部分,然后问学生把这个饼图分成了几部分,并补充说“如果一个饼图被分成了4等分,每一份叫作什么?(学生:四分之一)”2.引入概念(1)学生熟悉化简过程;还记得初中时化简分数吗?今天我们就来重新复习一下。
例如:18/24大家可以列出这个式子的公因数吗?(4)好!那么等式右边也需要乘4对吧,于是可以得到18/24 = 【18÷6】/【24÷6】= 3/4那么今天第一个小目标完成了,此时老师会给予一些表扬和鼓励,同时提示学生分数的化简法则。
(2)学生学习大小比较的概念;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问题。
观察下表达式,1/5, 2/4, 3/6, 4/8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直观的判断出谁大谁小?(学生:换为相同分母)对!相同分母,可以用简单的除法来实现,得出后再比较。
例如:1/5, 2/5, 3/5, 4/5(3)学生学习四则运算其次,学生该考虑如何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问题。
先来看一下加减法。
如何将1/5和2/3相加?经过简单的计算,化简得到【3÷3×1÷5】+【5÷5×2÷3】= 【3×1÷15】+ 【2×5÷15】= 1/5 +2/3=13/15以上为重新划分的过程,即将两个分数化为了相同分母。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出处及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课本第5册第91—93页的教学内容,分数对此时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因为分数与学生认知并运用三年整数完全不同。
读法上不同,写法上不同,外形上不同,更重要的是意义上的不同。
所以,上好这一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分数学习尤为重要。
这是学生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
2、教材所处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生深入进行分数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说教学目标会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
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简单方式表示分数。
结合生活实例能说出用分数表达的数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分数。
5、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二、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1、以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对比发现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说学法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注意学生合作,集体交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后附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小黑板1块;涂一涂的图;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8张;苹果4个;彩色粉笔1盒。
2、学生准备:彩色蜡笔;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
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数学三班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掌控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掌控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使同学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校生从认识整数进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同学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其意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已有这样的阅历,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教学中要留意让同学从实际生活阅历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猎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同学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同学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索与语言表达技能。
〔3〕情感与立场:在动手操作、观测比较中培育同学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同学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五、教法与学法本课教学从老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同学创设情境,引导同学想学、乐学;要制造主动参加、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同学会学、善学。
从同学的学来看,要着重动手操作、动眼观测、动脑思索;着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沟通。
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六、教学过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㈠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维始于疑问,而新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同学探究未知世界的起点。
因此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爱好。
一上课我激趣问道:“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伙伴,每人得到几个呢?你能用掌声表示吗?”同学爱好盎然的拍手两次。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视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进程。
下面是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1等奖说课稿1尊重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6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3年级第6单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甚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1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1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3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惟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现,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2、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惟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肯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4、教法学法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主要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现探究法。
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现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提倡者和引领者。
)5、教学进程下面重点说1下具体的教学进程)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教师首先应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视察胎儿、婴儿、成人的3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位占全部身体的比例1样吗?你能提出甚么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自然导入新课。
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

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精选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篇1说教材: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师板书:平均分)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生:一半、半个……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学知解困1、认识。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分数的初步认识ppt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3篇分数的初步认识ppt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
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二、说教法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
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之后,扶着学生认识13,独立让学生认识14,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四、说程序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3。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三道小题,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实现新认知做好准备。
)(二)新授1、导入新课半个苹果在教学上不能用学过的0、1、2、3……整数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今天就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2、教学例题(1)教学例1①师展示饼的模型,讲解,把这个饼看作一个整体,分开再重合,问是怎样分的?为什么?(强调平均分)指导学生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两块是同样多的,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②回忆分饼过程。
刚才分饼的时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样分的?③指导。
(2)教学例2①师出示一个圆纸片,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阴影,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②写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③用三句话,把这幅图表达出来。
(3)教学例3师生将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共同操作。
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想: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4)教学例4投影打出图,让学生先想,然后填空反溃(5)教学例5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提问: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在图上标出110,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110?3、教学各部分名称。
(1)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以13为例介绍各部分名称。
4、指导看书,完成做一做。
5、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眼、脑、手、口并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练习1、练习二十七第1题给予一定的指导。
2、练习二十七第2题要回答为什么。
3、完成3—5题。
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什么?(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加深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流程等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本单元只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节课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遵循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例如,让学生用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纸片,通过折和画表示出几分之一。
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三、教学策略及课堂组织策略:教学策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设计中我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注重动手实践、充当学生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并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能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组织学生积极锻炼参与学习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中认识分数。
四、预设教学流程: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1、认识二分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图,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矿泉水、香蕉、苹果,并知道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只有这样才能使两个满意。
当分到一个月饼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
【通过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
着眼一个“探”字。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
接着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折一折,进行判断、选择。
教师问怎样才能一样多?让学生想到平均分,也就是对折。
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演示的时候故意将一个月饼分成一大一小引起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明白,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之后再一次正确直观的演示,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强调: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能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并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分数,着重突出“平均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而后通过解疑感悟分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学生在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那么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
我设计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再让学生通过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和练习中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加强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着眼一个“动”字。
】3、认识四分之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通过一组练习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1/2的意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出现4个图形,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信他们都很容易理解1/4的含义。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体验再一次的分一个月饼,要分成4份,问学生“应该怎样分?”,学生从实践操作,得知结论,利用圆形纸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的含义。
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
【活动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尝试建构1/4的意义,整个环节从操作实践开始,以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完成,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知识点的学习,着眼于设疑和解惑,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为了巩固学生知识性,在练习中我设计出示有5个图形全部分成4份,但是只有2个是平均分的,可以用1/4来表示,通过练习进一步强调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下面练习我设计通过“我能行”实践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1/4的含义,相信学生一定能用多种方法折出1/4。
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新的分数在练习中我设计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折出其它的几分之一,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
4、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上面知识点紧接着出示一组分数直接把学生引入到学写分数中,并让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数的含义,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提高认识几分之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除了平面图形可以平均分,还有其它物体也可以,从而得出了分数意义。
我便设计一个线段图和其它图形的练习,通过教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几分之一形状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几分之一”。
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索,比较大小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出示课件)三只小动物分西瓜的故事,课件出示三个一样大小的圆形,用涂色部分表示三只小动物分得的份数,分别占圆形的1/2、1/3、1/4,探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