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等。

这些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

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和管理好自然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

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对任何违规行为都要予以处罚。

其次,加大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投资,提高保护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水平,加强监测和监管工作。

另外,还应该加强科研力量的培养和发展,提高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水平。

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同时保持环境质量的一种发展模式。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首先,资源利用应该符合资源的再生能力。

对于可再生资源,应该合理确定开发和利用的规模,避免资源感耗竭;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另外,还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应该符合社会公众的需求,避免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效益的增加。

三、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推广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

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废弃物的再利用体系,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另外,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此外,还可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从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森林,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多个方面。

而如何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确保未来世代也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以矿产资源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开采,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动力。

然而,过度的开采和低效的利用,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快速枯竭,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

再看森林资源,滥砍滥伐使得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被打破。

水资源方面,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湖泊干涸,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短视和不合理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再生速度。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的限制和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也是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用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节约原则。

节约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同时,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

其次是综合利用原则。

很多资源都具有多种用途,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潜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正确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一、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采取节约利用的原则,避免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推广高效家电和节能灯具,减少能源消耗。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2.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利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升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持续推动技术的发展,以便在自然资源利用上取得更大突破。

3. 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例如,通过进行废品回收和再利用,可以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

二、自然资源的保护1.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保护自然资源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

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也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打击和约束。

2. 促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同时,也需要宣传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3. 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的保护还需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方式来恢复生态系统。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 政府规划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设立资源税收,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和环保技术的应用。

2. 加强国际合作自然资源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合作对于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推动全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的七十种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七十种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七十种措施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耗竭。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十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第一章:降低能源消耗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取节能措施,推广能源高效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2.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加强能源管理。

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合理规划能源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4.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护水源地,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河流污染,提高水质水量。

5.提倡水资源节约。

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法,减少浪费和滥用。

6.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合理调度水资源分配和利用。

第三章:土地资源保护7.推进土地整治和复垦。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恢复退化土地。

8.加强农田保护。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农肥使用,推广有机农业。

9.推动城乡土地综合规划。

合理划定城市和乡村用地,避免乱占乱用土地资源。

第四章:森林资源保护10.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

建立完善的森林消防体系,加强火源管理和监测。

11.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

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优化森林经营方式,保护林木生态。

12.加强非法采伐打击。

加大打击非法木材采伐和走私力度,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第五章:野生动植物保护13.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划定保护区域,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

14.严禁买卖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加大打击力度,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15.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恢复和改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

第六章:海洋资源保护16.建立海洋保护区。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防止海洋资源过度捕捞和破坏。

17.减少海洋垃圾排放。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总结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总结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总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资源作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由于缺乏对其有限性的认识。

在快速发展的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倾向于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过度使用水资源、疯狂消耗石油等矿物资源、大规模砍伐森林等行为都是对自然资源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起资源节约的理念。

其次,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意味着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从而保证子孙后代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清洁能源等。

例如,我们可以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滥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监管和惩罚,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并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政府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如征收环境税、实行资源价格调节等,引导公众选择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行为。

最后,人类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需要国际合作。

自然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只有通过全球范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利用。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开展资源共享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什么意思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什么意思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是重要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确保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保证资源的使用不会耗尽资源或破坏生态系统,以便能够长期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这一概念之所以重要,原因如下:
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保障未来资源供应:可持续利用确保了资源的长期供应,避免了资源过度开采和耗尽的风险,保障了未来世代的资源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确保资源的持续供应,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同时减少了环境风险和经济波动。

减少环境影响: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提高社会公平性:可持续利用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的资源分配。

综上所述,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维护生态系统、保障未来资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环境影响以及提高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资源的长期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人类的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平衡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一、过度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过多的水资源开采导致了河流干枯、湖泊缩小、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气候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过度的伐木活动导致了森林覆盖的减少,加剧了土地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

3. 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对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的采矿活动不仅导致了矿产资源的枯竭,还造成了地质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这些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气候变化、生物灭绝、土地退化等问题正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计划和使用标准。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惩罚违规行为。

2.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3.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和养殖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倡导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和水资源。

4.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严格禁止非法开采和破坏行为。

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5.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供人类使用或消费的物质、能源和环境条件。

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引发了许多问题,如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指通过人类的努力,将自然界的资源挖掘和利用出来。

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能源开发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已经被广泛开发和利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发展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这些资源对于现代产业和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

因此,开发矿产资源必须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减少环境影响,保护资源。

3.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农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

土地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垦和破坏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情况下,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源的管控和保护。

同时,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执法,对侵犯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推广节约型、环保型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广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技术和设备。

例如,在能源开发中,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采用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

3.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人们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和行为。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自然资源开发的意义自然资源是指地球自然界中人类所能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水源、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以下意义:1、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保障人类的温饱和基本生活需求。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技术和科学的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开发的挑战然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1、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强,自然资源供应的压力不断增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生态环境恶化。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能源消耗和污染。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自然资源开发的路径面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开发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保护。

资源保护是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资源保护。

2、合理利用资源。

在资源利用时,应该优先考虑经济性和效益性,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3、重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资源开发中,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质量。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自然资源的供给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破坏日益加剧。

因此,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1. 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破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避免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保护和恢复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2.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大量的污染排放,水质和水量的减少成为了严重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例如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同时改善农业用水的使用方式和减少污染的排放。

3. 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度开采和使用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恶化等。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同时减少矿产品的浪费和损失。

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人类的基本产业,但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施肥和过度用药等现象的出现,农业生产也会导致环境的恶化。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更科学的耕作方式、更环保的农药和肥料、更适应自然规律的农作制度等,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

2.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关键,但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削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3.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旅游开发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规章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规章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资源等。

第三条自然资源管理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辅,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条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以统一规划、全面监管、科学开发、公平共享为原则。

第五条自然资源管理应遵循科学决策、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监管、保护和管理全国的自然资源。

第七条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统筹本地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类自然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管理,应当遵循审批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二章土地资源管理第九条关于土地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保护农田、节约用地、集约利用、加强生态保护的原则。

第十条农田土地的保护,应当采取限制城市建设、严格耕地保护、守住红线等措施。

第十一条城市用地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节约用地、生态优先等原则。

第十二条城乡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审批的原则。

第十三条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易和利用。

第十四条土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应当履行土地出让、土地征收、土地整理等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第十五条关于水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科学配置、加强生态保护的原则。

第十六条水资源的保护,应当采取严格控制排污、保护水源地、加强水土保持等措施。

第十七条水资源的利用,应当遵循节约用水、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循环利用的原则。

第十八条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规划、管理、调度和保护。

第十九条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应当履行水资源使用许可、水资源调度等程序,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和许可。

第四章矿产资源管理第二十条关于矿产资源的管理,需要遵循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科学开发的原则。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源。

这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过快,使得许多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首先,应坚持科学开发观,即根据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分布等特点,合理规划资源开发的时间、速度和规模。

其次,需要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例如,在采矿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矿石分选技术减少矿石的损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源的开发进行审批和监管,防止滥用资源、超采超载造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

例如,采用节能灯、开展垃圾分类等行为都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要推广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例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

另外,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研发高效的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退化。

三、资源开发与环保的平衡资源开发与环保之间经常面临着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可以提供原材料,推动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发电和灌溉,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开发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山体塌陷、水体污染等问题;水资源的利用过度会导致水源的枯竭和水生生物的灭绝。

为了协调资源开发和环保之间的矛盾,需要寻求资源开发和环保的平衡点。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点全面总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

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将对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按照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不断更新和补充,为人类的长期利用提供保障。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内,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需要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供给量都是有限的。

例如,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虽然可以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但在一定时期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相对固定的。

2、区域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而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巨大,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

3、整体性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种资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资源的变化,例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导致木材资源的减少,还可能影响气候、土壤、水文等其他资源。

4、多用性大多数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等;水资源可以用于灌溉、发电、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的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概述自然资源及其属性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维持生命和生活所必需的和经常利用的物质。

或将它理解为: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大家知道,在石器时代,人类茹毛饮血,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生产工具简陋,那时的自然资源只能是光、热、水、气和野生动植物。

以后随着历史的进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相应的发展,过去许多不认识或无力开发利用的自然物逐渐加入资源的范畴。

例如,由于某些野生动植物可以人工驯养和栽培,土地成为劳动对象,成为人类利用的最重要自然资源。

自从人类发明了冶金技术,大部分常用金属矿物因此而得到开采。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时间性的动态概念。

自然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自然资源只是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

广义的自然资源则要延伸到这些自然物所赖以生存、演化的生态环境。

最有代表性的广义解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2年提出的:“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各种自然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例如,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壤(砖红壤和赤红壤)、水和生物资源。

反过来,这样的土壤条件是保证这些植被正常生长的因素,而这样的植被环境,又是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的保证。

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

完整环境中任何资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体效应的降低。

又如,在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的干旱使空气湿度小,热容量相应比较小,所以空气的温差大,温差大则风大风多,进而造成了植被的破坏,植被的破坏使得对风的阻挡能力减弱,气候会更干旱。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分布不匀,地域性差异明显自然资源必须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而自然地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简介本文档旨在探讨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土壤、水源、森林、矿产等。

保护自然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保护措施1. 制定法律与政策:制定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政策,明确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和要求。

2. 促进环境教育:加强公众对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利用的观念。

3. 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项目:设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4. 限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某些重要自然资源,采取限制开采、减少消耗等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和损失。

5. 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鼓励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促进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

可持续利用措施1.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损失。

2. 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强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培养可持续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消费浪费,鼓励循环利用、再生资源的使用。

4. 加强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结论通过制定法律与政策、加强环境教育、设立保护区、限制资源开发与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等措施,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同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技术、培养可持续生活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也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政策失灵: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 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 染和破坏。
(1)环境政策失灵 (2)环境管理失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包括:
➢ 行政管制手段 ➢ 经济手段 ➢ 自愿手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悲观观点
由于工业化伴随了人口膨胀、资源的短 缺和污染的增长,从长远的战略观点看, 目前不发达国家按西方先进国家的模式 所进行的工业化的努力将产生很多问题, 迄今持续发展的模式应让位于某种程度 的均衡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乐观观点
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类具有创造 能力,能够克服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 活动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练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 2.市场失灵
3.政策失灵
二.简述题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原则.
2.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相比,在环境治理和资源的保护利用上有什么 优越性?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经济规模 ❖产出结构 ❖投入-产出效率 ❖单位投入造成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政策
(一)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弱的现象
(1)环境质量的外部性 (2)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难以界定 (3)环境质量的价格难以衡量 (4)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1.经济手段的优越性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土地、矿产、森林等。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导致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

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其核心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资源的开发中,考虑到其生态影响,抓住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二、自然资源的现状当前,全球面临着严重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根据统计,_%的淡水资源被人类过度开发,%的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而__%的生物种类面临灭绝的危险。

这些现象不仅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直接威胁。

1. 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但全球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许多地区面临干旱和水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例如,___(具体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2. 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具体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推广(农业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式。

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比如,(具体问题)导致了土壤污染和水源恶化。

因此,实施(具体方法),如采用清洁开采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将有助于减少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为了有效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几方面的策略至关重要。

1. 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___(具体政策)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推广绿色技术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是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___(具体技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生物等。

2.自然资源的分类:a.可再生资源:如阳光、土地、森林、水、生物等;b.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岩石、土壤等。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消耗1.自然资源的利用:人类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2.自然资源的消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a.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实施资源保护措施,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c.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

四、自然资源的保护1.自然资源保护的定义: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以保障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因:a.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非可再生资源有限,过度消耗将导致资源枯竭;b.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自然资源破坏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3.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a.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资源管理与监督;b.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c.加强生态建设,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d.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参与资源保护。

五、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政策措施1.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保护耕地资源;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3.实施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青少年如何参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1.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学习环保知识,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保护方法;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4.参与环保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5.监督身边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案例,探讨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实践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案例一:巴西亚马逊雨林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巴西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宝库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和非法盗伐等活动,亚马逊雨林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然而,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首先,巴西政府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他们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亚马逊雨林的保护政策,加大了对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执法力度,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对破坏行为进行打击和制止。

其次,巴西政府积极推动森林可持续利用的项目。

他们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计划,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供了森林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政府还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以上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数据统计,亚马逊雨林的森林砍伐率逐年下降,保护面积逐渐扩大。

同时,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推动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德国能源转型的实施能源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德国政府制定了能源转型计划,以逐步淘汰化石能源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德国政府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他们制定了法律法规,鼓励市场参与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并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

此外,政府还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德国政府推动能源效率的提升。

他们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鼓励企业和居民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政府提高了公众对能源节约的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使用能源的习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的能源资源特点与未来能源发展 战略
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 、 2、能源资源分布同消费分布脱节 、 3、中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 、
三、农村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1. 生物质能;2. 风能 ; 3. 小水能资源;4. 太阳能;
表8-13 中国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1990)
可开发能源资源占全 能源生产占全国(%) 能源消费占全国(%) 国(%) 35.5 5.8 5.4 7.3 2.3 23.7 20.0 38.1 21.0 4.2 13.4 2.6 10.5 8.4 25.2 16.9 11.4 15.0 7.0 10.6 7.8
第四节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概述
1、水的分布 、 2、水的循环 、 3、水的作用 、
表8-7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水的分布 1、海洋水 、 2、陆地水 、 其中: 其中:河水 湖泊淡水 内陆湖咸水 土壤水 地下水 冰盖/冰川中的水 冰盖 冰川中的水 生物体内的水 3、大气水 、 总水量 1 350 000 000 35 977 800 1 700 100 000 105 000 70 000 8 200 000 27 500 000 1 100 13 000 1 385 990 800 估计数量/km3 估计数量
世界各区用水比例和人口比例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控制人口增长 2. 改变观念 3. 运用高新技术 4. 兴修水利,拦洪蓄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5. 发展水产淡水业 变海水为淡水
第五节 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一、能源概述
1. 能源与能源资源 2. 世界能源利用发展状况 3. 中国能源现状
表8-9 地球各种水体的循环更替周期
水体类型 海洋 深层地下水 极地冰川 永久积雪和高山冰川 永冻带底冰 2 500 1 400 9 700 1 600 10 000 更替周期 湖泊 沼泽 土壤水 河川水 大气水 生物水 水体类型 17 5 1 16天 8天
单位:年
更替周期
几小时
二、水资源危机
1、人类面临缺水的严重挑战 、
1. 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
(1) 生态伦理层次 ; (2) 可持续发展层次 ; (3) 经济含义层次 ;
2.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
在人类现有认识水平可预知的时期内, 在人类现有认识水平可预知的时期内,在保证经济发展对自 然资源需求的满足的基础上, 然资源需求的满足的基础上,能够保持或延长自然资源生产 使用性和自然资源基础完整性的利用方式。 使用性和自然资源基础完整性的利用方式。
表8-11 中国能源产品产量的增长
年度 原煤 (百万吨) 原油 (百万吨) 天然气 (亿立方米)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其中:水电 (亿千瓦小时)
1949 1952 1957 1965 1978 1980 1990 1995
32.43 66.49 130.73 231.80 617.86 620.13 1079.20 1298
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1. 经济与生态利益的统一 2. 当前和长远利益的统一 3. 局部和全局利益的统一
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
1. 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 2. 人口和经济 3. 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 4. 文化和制度
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体系 . 2.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体系 . 3. 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市场机制 4.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 加快科技进步, 利用的能力 5.建立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信息系统 .
表8-12 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
年 度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能源生产总 量(万吨标 准煤) 3174 7295 29637 18824 30990 48754 63735 85546 103992 123941 构 煤 炭 96.72 95.92 95.64 88.00 81.56 70.59 69.50 72.83 74.20 74.80 石 油 0.91 1.91 2.51 8.59 14.14 22.60 23.75 20.86 19.00 17.20 成(%) 天然气 0.03 0.03 0.47 0.78 1.23 2.41 2.98 2.01 2.00 1.90 水 电 2.33 2.15 1.38 2.63 3.06 4.39 3.77 4.30 4.80 6.10
居住环境(公交、城镇) 沙漠、荒原 高原荒漠、高山雪原 水 沼 其 面 泽 他
二、土地资源危机的原因
1、耕地减少 、 2、水土流失 、 3、土地荒漠化 、 4、土地污染 、
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管理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2、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 、 3、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质量和耕地生产力 、改造中低产田, 4、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 5、适度控制工业和城市用地,尽量避免占用 、适度控制工业和城市用地, 耕地, 耕地,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
第九章 自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目标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节 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节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目标及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和内涵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大气污染,酸雨严重 、大气污染, 2、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水位下降, 3、挤占土地 、 4、堆积尾矿,污染境 、堆积尾矿,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1、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地勘工作新体制 、加强矿产勘查工作, 2、建立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 、 3、提高对矿山“三废”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提高对矿山“三废” 4、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法律、 5、依靠科技、推动找矿工作 、依靠科技、
全球的水资源短缺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
2、水资源危机原因 、
表8-10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资源量 (m3/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主要问题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将出现周期性和规律性用水紧张 将经受持续性缺水,经济发展受到损失,人 体健康受影响 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需要调水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概述
1、全球矿产资源 、 2、中国矿产资源 、
表8-5 世界部分固体矿产资源量统计结果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1998年年报 年年报)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年年报
矿种 金 银 铜 铁 铅 锌 工业金刚石 铬 锡 钨 稀土 铝土矿 铂族金属 钾盐 储量 4.5万吨 万吨 28万吨 28万吨 3.4亿吨 亿吨 1600亿吨 亿吨 6600万吨 万吨 19000万吨 万吨 5.8亿克拉 亿克拉 37亿吨 亿吨 770万吨 万吨 200万吨 万吨 1亿吨 亿吨 250亿吨 亿吨 7.1万吨 万吨 84亿吨 亿吨 储量基础 7.2万吨 万吨 42万吨 42万吨 6.5亿吨 6.5亿吨 740亿吨 亿吨 14000万吨 万吨 44000万吨 万吨 12亿克拉 亿克拉 76亿吨 亿吨 1200万吨 万吨 320万吨 万吨 1.1亿吨 亿吨 340亿吨 亿吨 7.8万吨 万吨 170亿吨 亿吨 1998年产量 年产量 2400吨 吨 16200吨 吨 1190万吨 万吨 10.2亿吨 亿吨 308万吨 万吨 780万吨 万吨 5900万克拉 万克拉 1260万吨 万吨 21.6万吨 万吨 3.35万吨 万吨 66500吨 吨 1.25亿吨 亿吨 280吨(铂+钯) 吨铂 钯 2490万吨 万吨
3.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第一, 第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以满足经济发 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为前提。 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为前提。 第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利用”是指自然 第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利用” 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全过程 。 第三,自然资源生态质量的保持和提高, 第三,自然资源生态质量的保持和提高,是自然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体现。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体现。 第四, 第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综合和动态 的概念。 的概念。
0.12 0.44 1.46 11.31 104.05 105.95 142.04 148.88
0.07 0.08 0.70 11.00 137.30 142.70 153.00 174.00
43 73 149 676 2556 3006 6212 9960
7 13 48 104 446 582 1267 1867
地区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西北
第六节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概述
1.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2.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表8-6 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
土地利用情况 森 耕 草 林 地 原 面积(万km2) 122 100 356 67 153 19 27 11 104 所占百分比(%) 12.7 10.4 37.2 6.9 15.9 2.0 2.8 1.2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