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肾病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是什么?提到肾病综合症,大家可能有些陌生,这么专业的词汇或许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但是这种病却越来越多的被发现,提醒大家注意肾病的事宜也迫在眉睫,那么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得了肾病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针对这个问题,肾病医院专家介绍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一、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之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见于大部分肾病综合症患者,即血清白蛋白水平在30g/L以下,其主要原因是尿中遗失白蛋白但二者并不完全平行,由于血浆白蛋白值是白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的结果。
二、水肿: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然而例外的情况并不少见。
三、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时脂代谢异常的特点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这是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之一。
四、血中其他蛋白浓度改变:肾病综合症时多种血浆蛋白浓度可发生变化,如血清蛋白电泳中α2和β球蛋白升高,而α1球蛋白可正常或降低,IgG水平可明显下降,而IgA、IgM和IgE 水平多正常或升高,但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同原发病有关,补体激活旁路B因子的缺乏可损害机体对细菌的调理作用,为肾病综合症病人易感染的原因之一。
另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除外继发于全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或临床上诊断明确的肾炎(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及急性肾炎等)所致的肾病综合症表现者。
单纯性肾病根据激素治疗8 周后的效应分为:完全效应(对激素敏感)、部分效应(对激素部分敏感)、无效应(对激素不敏感)。
对激素耐药、依赖或复发者统称难治性肾病。
就需要进一步的会诊了。
通过上面的分享大家对于肾病综合诊治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作风,远离肾病的危害,同时要加强个人的调理,这样才能有个健康的身体!。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肾脏是我们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我们身体里的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肾病综合症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病发时会出现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
所以我们应该要对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步骤吧。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步骤如下:①是否肾病综合征;②是否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③需与全身系统及先天遗传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相鉴别;④是哪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必须作肾活检才能确诊。
能引起肾病综合症的主要疾病常见有:1. 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及黑便,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以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见出多种抗体,一般不难鉴别。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蛋白尿或NS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红斑狼疮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4. 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除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5. 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肝和脾等器官。
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NS。
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6. 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患者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免疫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有M蛋白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
累及肾小球时可出现NS。
以上是一篇关于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肾病综合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肾病分型诊断标准

肾病分型诊断标准
肾病分型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发病急缓与病因诊断,分为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
其中,原发性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类肾病多是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追问病史多有扁桃体感染)。
2. 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为肾盂肾炎,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常合并有白细胞。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由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引起紫癜性肾炎,我们临床见过的有鸡蛋过敏,虾过敏,花粉过敏的比较多。
药物重金属中毒性肾病,我们见过有理发师长期接触烫发剂,染发剂中毒,接触苯,甲醛的皮箱厂,包装厂工人化学品中毒,皮蛋厂,电池厂工人接触铅中毒,以及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的肾病。
如激素引起的类固醇型肾性糖尿病。
遗传性肾病,多是近亲结婚导致的基因缺陷引起的肾病,一般可以从近亲混配后子代发病较多,孙代较少,四代后基本没有发病。
先天性肾病多是母体孕期导致的胎儿先天不良引起,可因疾病,化学品中毒等原因引起。
3. 糖尿病肾病:因糖尿病损害或者降糖药物损害肾小球导致的肾病,是先有糖尿病后有肾病。
4. 高血压肾病:因高血压损害或者降压药物损害肾小
球导致的肾病,是先有高血压后有肾病。
5. 慢性肾脏病(CKD):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分期。
CKD1期要求GFR在90mL/min以上;CKD2期要求GFR在60-90mL/min之间;CKD3期要求GFR在30-60mL/min 之间;CKD4期要求GFR在15-30mL/min之间;CKD5期GFR
小于15mL/min。
肾病综合征诊断金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一、诊断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尿蛋白大于3.5g/d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而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
这一指标有助于区分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三、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血浆白蛋白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为40-55g/L,而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这反映了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四、水肿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全身。
水肿通常是由于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所引起的。
五、血脂升高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表现为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这些变化与尿蛋白和水肿等其他症状一起构成了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六、肾功能异常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清
除率降低、尿素氮升高等。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肾脏负担加重所引起的。
七、肾活检病理诊断
肾活检是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获取肾脏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肾脏的形态学改变,为明确诊断提供直接证据。
医疗标准肾病

医疗标准肾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以及其他肾病症状。
肾病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
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达到最佳疗效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采用临床医疗标准来诊断和治疗肾病。
一、肾病诊断标准1.尿液分析: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液中血红蛋白、蛋白质、白细胞等,以及电解质参数,如钾、氯、磷和钠。
此外,尿液也可以用于检测糖、肌酐、尿胆原和白蛋白比例,以帮助确定肾病的原因。
2.血液分析:包括血清凝血因子、血清钙、血清磷、血清尿酸、血清肌酐、血液尿素氮等指标,帮助确定肾脏的状况。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肾脏的大小,以及肾脏的变形。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核磁共振(MRI)等。
4.肾穿刺:肾穿刺可以检测肾的结构,如诊断肾血管疾病、肾脏结石、肿瘤等。
二、肾病治疗标准1.药物治疗:治疗肾病的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A II受体拮抗剂、抗凝药、保护性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2.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病的方法,它可以移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改善肾功能。
3.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是治疗肾病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器官捐献者的稀缺,目前仍然难以解决器官移植的供不应求问题。
4.康复治疗:包括体育锻炼、普通康复护理、营养支持、康复指导等。
三、总结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达到最佳疗效的重要基础。
通过采用临床医疗标准,包括尿液、血液、影像学和穿刺等检查,可以进行有效的诊断。
治疗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根据病情及治疗计划,应该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治疗,并加强康复治疗,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常见的肾脏病诊断标准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1 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预后良好"病情于8周内显著减轻或/临床痊愈0;(2)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3)起病前1周~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在诊断上有可疑者,或不能排除继发于全身疾病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者,应作肾活检,其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2 治疗注意事项以往主张注射青霉素10d~14d,但其必要性目前有争议"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是主要的,注意本病恢复期,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忌温补"3 急性肾炎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消失,合并症完全恢复,尿化验接近正常,即尿蛋白[0.2g/24h,尿红细胞[3个/HP,肾功能正常"(2)好转:急性肾炎的症状消失,即水肿消失,血压正常,合并症好转"尿常规红细胞4~10个/HP,尿蛋白0.3~1.0g/24h,偶有颗粒管型,肾功能正常"(3)未愈:未达到好转标准"(4)恶化:原有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仍存在或加重"如仍有高血压,蛋白尿!红细胞尿依旧或加剧,肾功能恶化"(二)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1 诊断标准(1)起病急骤,似严重急性肾炎"(2)有急进性肾小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少尿突出,血尿明显,病情急剧恶化,常有迅速发生和发展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如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多在几周至几个月内发展至肾衰竭"(3)排除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如SLE等)即可诊断为原发性"(4)肾活检常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 治疗注意事项MP冲击疗法:(1)适应证主要是急进性肾炎中的第2型和第3型(ANCA相关型);(2)把握治疗时机,力争在细胞新月体阶段时进行,早期应用有望阻止病情发展;(3)剂量为MP1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d为1疗程"在疗程结束后,用泼尼松及CTX常规疗程"如有必要,于5d后,可作第2次冲击,但不能超过3个疗程"在使用激素时,其中药配合请参考肾病综合征节"在疾病的全过程中,除辨证施治外,均需重用活血化瘀药物"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强化治疗后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者"(2)显著缓解: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甚至或在透析中病人可脱离透析,随访半年未出现恶化者"(3)部份缓解: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肾功能有所改善,不需透析治疗,随访半年逐渐转为慢性病变"(4)无效:强化治疗后,不能制止病情进展,病人需透析治疗"(三) 肾病综合征1 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3.5g/d);(2)低蛋白血症(<30g/L);(3)高脂血症;(4)水肿,其诊断标准以(1)和(2)为必需具备的条件;(5)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由糖尿病肾病等引起),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 治疗注意事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1)激素:应采用泼尼松,在肝功能损害时,则用强的松龙,两者剂量相同"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首始量足:泼尼松每日1mg/kg(标准体重计),晨起顿服,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至12周;减量要慢:然后每1周~2周减原用量10%,当减至小剂量时(每日0.5mg/kg)应更加缓慢一些;维持要长:当减量至维持量(每日0.2mg/kg),再服1年或更长"中药配合激素治疗:首始治疗阶段,常表现为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可用旱莲草!女贞子!生大黄!知母!黄柏!龟板等"减量治疗阶段,常表现为气阴两虚,治宜气阴双补,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党参!北芪等补气药,或菟丝子!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等温肾药"在维持治疗阶段,为了防止复发,宜配用补肾健脾中药"由于肾病综合征多伴高凝血症,可酌加活血化瘀中药"根据激素的疗效可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8周内缓解)!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8周无效)和常复发型(含激素依赖型)"激素治疗8周后,各自的治疗措施有所不同"经首始大剂量8周治疗无效者,应作肾活检"已发生肾衰竭者,不应给予激素治疗"有较明显高血压!较明显血尿者,疗效多不佳" (2)细胞毒性药物:用于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或激素抵抗型肾综,协同激素治疗"在禁忌用激素的病人,可单独用于肾综的治疗"目前常选用的是环磷酰胺(CTX),应用剂量为0.2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内,隔日静脉缓慢注射"累积总剂量为[150mg/kg"(3)环孢素:已经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激素及CTX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用量为每日5mg/kg,分2次服用"维持其血浓度谷值100~200ng/ml,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共服半年左右"(4)霉酚酸酯(MMF,骁悉):用量为0.5~1.5g/d,分2~3次服"有少量文献报告治疗本病有效,唯仍需进一步验证"目前不宜作为治疗肾综第一线药物"3 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多次测定蛋白尿阴性,尿蛋白定量[0.2g/24h,血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白蛋白\35g/L),肾功能正常!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消除"(2)显著缓解:多次测定尿蛋白定量<1g/24h,血白蛋白显著改善,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3)部份缓解:多次测定尿蛋白有所减轻,尿蛋白定量<3g/24h,血白蛋白有改善,肾功能好转"(4)无效:尿蛋白及血白蛋白与治疗比较无大改变,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未消除,肾功能无好转"[附] 对于常复发性肾综的疗效评定,可用治疗前!后每年复发次数作比较"此种病人激素治疗后,能完全缓解,但缓解后的半年内,复发\2次"(四)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或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1 诊断标准(1)轻至中度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蛋白尿;(2)没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3)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4)排除继发性隐匿性肾炎综合征(如由SLE等引起),便可诊断为原发性;(5)如仅有蛋白尿,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如仅为血尿,可称为单纯性血尿"2 治疗注意事项西医药目前无有效疗法,所以应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应该辨证论治(用中成药也应辨证论治),不宜使用免疫抑制药物"3个月应监测1次尿常规和血压,半年应监测1次肾功能"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蛋白尿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消失"(2)显著缓解:蛋白尿持续减少\50%,尿红细胞持续减少\50%"(3)有效:蛋白尿持续减少\25%,尿红细胞持续减少\25%"(4)无效:蛋白尿和尿红细胞均无明显变化"[附]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依据WHO1982年制定的分类标准,参照章友康:/肾小球疾病概述0(见叶任高5内科学6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8页)"(五) 慢性肾小球肾炎1 诊断标准(1)长期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2)有较长期的高血压!轻度肾功能损害或(和)水肿;(3)肾功能损害缓慢地!不停顿地进行,晚期发展至肾衰竭;(4)双肾可对称地缩小;(5)排除继发性慢性肾炎综合征,才可诊断为原发性"2 治疗注意事项积极控制高血压,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西医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宜用中医药治疗,一般中医分型可按中华中医学会的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标准(见5中医杂志6,1996第10期)"其中证型分:(1)肝肾阴虚;(2)脾肾(气)阳虚型;(3)阴阳两虚型"兼夹证则有:(1)肝郁气滞;(2)血脉瘀阻;(3)痰湿内停;(4)热毒内蕴;(5)湿热内阻"根据分型,给予相应方药"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标准"(1)完全缓解:水肿!肾实质性高血压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蛋白尿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阴性,尿蛋白定量<0.2g/24h,Scr较基础值有下降"(2)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蛋白尿持续减少>50%,尿红细胞正常,Scr较基础值无变化或升高<50%"(3)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蛋白尿减少>25%,尿红细胞减少>25%,Scr较基础升高<100%"(4)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善"二慢性肾衰竭1 诊断标准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包括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肾功能减退可分为四期" (1)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假设全部肾功能正常时是100%;则本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仅为正常的35%~50%(临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反映GFR),此期临床上无肾衰竭症状,血肌酐正常"(2)氮质血症期:是肾衰竭的早期,GFR减少到正常的21%~35%,血肌酐高于正常值,但低于450Lmol/L"可有多尿和夜尿,并可有轻度贫血,但通常临床上无明显症状"(3)肾衰竭期:当GFR减少至正常的11%~20%,血肌酐为451~707Lmol/L"贫血较明显,常有夜尿,等张尿,以及水电解质失调,如轻或中度代谢性酸中毒!水钠潴留!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一般无高钾血症"可有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尿毒症期:是肾衰竭的晚期,GFR为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707Lmol/L,出现尿毒症证候群,出现严重的各系统症状,尤其胃肠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更加突出"水!电解质严重失调,常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注] 血尿素氮(BUN)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作为肾衰竭分期的依据"2 治疗注意事项(1)在饮食治疗!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宜配合以中医药治疗"主证为脾肾气虚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气阴俱虚者,可用大补元煎加减;阴阳俱虚者,可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兼证有湿浊者,在治本方中加化湿泄浊药;有瘀血者,加活血化瘀药"但在上述所有方剂中,均一律加入大黄(后下)9~12g,并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剂量调节,务使每日排软便2次为度,每日1剂,水煎服"研究表明大黄能延缓尿毒症的发生"(2)当血肌酐高于707Lmol/L,且开始出现尿毒症症状时,便应透析治疗"某病人的每月血肌酐倒数和时间(几次不同时日的测定)的连线,可代表该病例的肾功能走向"通过血肌酐例数(1/Scr)和时间的回归系数分析及回归直线分析,从斜率b值的走向,可观察肾功能损害的发展趋势"回归系数分析,可知在几种方案中,何种方案的疗效最好"从回归直线分析,可知某一个治疗方案的疗效是否好"三急性肾衰竭1 诊断标准(1)急性肾衰竭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骤恶化,血肌酐(Scr)水平与日俱增,平均每日增加\44.2~88.4Lmol/L;(2)急性肾衰竭综合征可由肾前性!肾后性和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引起"其中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包括有急进性肾炎!肾微细血管疾病!双侧肾大血管闭塞!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因各种病因的治法不同,应予以仔细鉴别,尽早明确诊断,必要时需作肾活检;(3)急性肾衰竭综合征中以ATN为最常见"A TN可分为少尿型(<400ml/d)和非少尿型(>400ml/d)"如果每日Scr上升>177Lmol/L!血清钾上升>1mmol/L!HCO3下降>2mmol/L,则可拟为高分解代谢型ATN"若病情迅速恶化,应积极治疗,达透析指标时,应积极采用透析疗法抢救"2 治疗注意事项早期透析对本病预后能否改善,尚无定论"透析绝对的适应证是:有尿毒症的症状(持续呕吐!烦燥!嗜睡)!较严重的酸中毒(HCO3<13mmol/L)!高钾血症(>6.5mmol/L)或体液潴留(眼结膜水肿!心音呈奔马率!中心静脉压增高!急性肺水肿等)"中医药配合治疗,如要口服中药,必需注意入液量要坚持/量出为入0的原则"一般以中药灌肠治疗较安全"四尿路感染1 诊断标准确立诊断的标准:尿路感染(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1)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胞生长;或(2)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细菌数多于105/ml,但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中段尿定量培养,结果细菌数均多于105/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必须指出,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多于102/ml,亦可诊为尿感,并等待培养报告"定位诊断的方法及标准:真性细菌尿的存在,只表明有尿路感染,但细菌尿究竟是来自上尿路(肾盂肾炎)还是下尿路(膀胱炎),则需要进一步确定,即进行尿感的定位诊断"尿感的定位诊断方法有多种,但比较准确者还是膀胱灭菌后的尿培养"但是,这种方法费时!昂贵"目前这个方法仅用于科学研究"临床上,可用下述方法作定位:(1)有下述情况,即可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尿急!尿频或(及)尿痛的病人,如同时发热超过38e,有明确的肋脊角疼痛!叩痛及(或)压痛"(2)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主诉,而无全身症状,外表上看起来是/健康0的妇女,可先给予3日疗法,例如可服复方磺胺甲恶唑2片,每日2次,共3日,如能治愈,则为膀胱炎,如在停止治疗后1周至1个月内复发(大多数在1周时复查中段尿定量培养和尿常规时,发现复发),则为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要求有X线静脉肾盂造影的特殊征象"它应有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疤痕,伴有附属的肾乳头收缩和肾盏的扩张和变钝,才能诊断"按病史长短(超过半年或1年)而划分急!慢性肾盂肾炎是不对的"2 治疗注意事项应按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各种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例如膀胱炎可用喹诺酮类抗菌药3d疗程,而肾盂肾炎则需用14d 疗程"3 疗效评定标准(1)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2)治愈: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细菌尿阴转,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和1个月再追踪复查1次,如没有细菌尿,或虽有细菌尿,但仅为重新感染,则可认为原先的尿感已治愈;(3)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在追踪期间内复发"(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整理)#357#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6月第4卷第6期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指标:急性肾小管坏死指数(ATN-ISI)=0.032(年龄)-0.086(性别)-0.109(肾毒性)+0.109(少尿)+0.116(低血压)+0.122(黄疸)+0.150(昏迷)-0.154(清醒)+0.182(机械呼吸)+0.21 注解:年龄用10的倍数,其余每个指标用0或1表示,少尿指少尿症状,黄疸指黄疸指数大于2mg/dl,昏迷指Glasgaw昏迷指数小于5,女性为0,男性为1。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以肾小球功能障碍为基础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和临床重要性,因此正确诊断和判断肾病综合征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专业性地介绍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1.临床特征(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率(UPE)≥3.5g/24h或1g/d(测定方法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或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为≥3.5 mg/mmol);(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3)水肿:临床肿胀或体重增加>4kg;(4)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三酰甘油>1.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2mmol/L。
2.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水肿,基底膜变厚和肾小球系膜细胞或增殖、巨噬细胞、纤维岛及玻璃样变性改变等。
3.其它检查(1)尿液检查:镜检发现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及脓尿等;(2)电解质测定: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3)免疫学检查:免疫荧光、免疫学酶联试验和免疫固定电泳等;(4)肝功能和血糖测试:可测定肝功能和血糖水平,以排除肝和胰腺疾病的可能性。
二、不同病因的诊断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目前,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是IgA肾病、膜性肾病和脂膜性肾病。
(1)IgA肾病的诊断① 支持性临床特点:反复血尿、尿蛋白持续增加、肾病综合征症状等;② 组织病理诊断: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和C3c;③ 排除性诊断:排除肝脏疾病和感染等。
①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② 病理诊断:光镜下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和电镜下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② 病理诊断:光镜下肾小球基底膜曲张呈梭形,同时电镜下可见小囊膜状特征;③ 血脂代谢异常: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④ 遗传异常: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孕妇生下的早产儿,同时其肾脏病理学符合脂膜性肾病的特征。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患者的生活史应包括有肾病家族史,近期的药物史,尤其是有肾毒性的药物,对性及慢性病的暴露史及环境暴露史等。
二、实验室诊断标准
1、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均受肾功能损害影响,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指标。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病人贫血、尿路感染等合并症,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影像学诊断标准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检测肾脏大小、形态以及血流状况,有助于诊断肾病综合症。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扫描和超声检查一样,也可以检测肾脏大小和形态,但CT比超声更精细,可以检测出更为细微的改变,对于确定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有更强的准确性。
四、其它诊断标准
1、肾脏活检
肾脏活检可以直接检测出肾脏组织病理上的改变,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金标准,但手术创伤较大,不适合所有患者。
2、肾脏功能检测
肾脏功能检测是检测肾小球滤过能力,可以检测出肾脏损伤的程度,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肾脏活检和肾脏功能检测,是衡量肾脏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
肾病综合症患者应给予即时和有效的治疗,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肾脏造成的损害。
诊断结果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脏活检、肾脏功能检测的结果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和生活史,以此为基础,有效判断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三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1. 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尿蛋白定量>3.5g/24h。
2. 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睑、面部、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腹水等。
3. 高血压,常见于肾小球疾病,部分患者可有头痛、眩晕等症状。
4. 血尿,多见于肾小球疾病,呈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增多。
2. 血清白蛋白,降低。
3.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4. 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比值,<0.65。
三、肾活检。
1.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增生、细胞增多等。
2. 电镜下表现,可见电子致密物、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等。
3. 免疫荧光,可见肾小球IgG、IgM、IgA、C3、C1q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对于可能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及早发现和诊断肾病综合征对于及时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患者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准确诊断肾病综合征,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够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患者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
征是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指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 3.5g。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
蛋白尿。
此外,还可以通过尿蛋白/肌酐比值来评估蛋白尿的严重程度。
二、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重要特征,通常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我们可以通过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同时还可以检测总蛋白和球蛋白的水平,以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水肿。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水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下肢水肿。
临床上,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来确定是否存在水肿,同时还可以通过体重的监测和心脏、肝脾的体格检查来评估水肿的情况。
四、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血脂的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高脂血症,同时还可以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以评估高脂血症的程度。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等方面。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肾病综合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常常被忽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约5-1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慢性肾脏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慢性肾脏病是非常重要的。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肾脏的滤过功能。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需要通过测定GFR值来确定肾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FR测定方法包括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测定和尿素氮测定等。
2.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应该很低,而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尿蛋白含量通常会显著增加。
因此,通过尿蛋白定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
3. 肾脏超声检查,肾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肾脏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肾脏是否存在肿块、囊肿、结石等病变,从而为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4.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其测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通常会升高,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GFR的测定、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从而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及早发现和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80%-90%,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25%。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儿童,成人发病率较低,但老年人发病率又呈增高趋势。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仅15%左右患者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可因严重钠水潴留导致一过性高血压,通常于利尿后既可消失。
五、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光镜下可见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主要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等)。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免疫病理检查显示IgM和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
四、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LDL\、 VLDL和脂蛋白(a)浓度增加,常与低白蛋白血症并存。其发生机制与肝合成脂蛋白增加和脂蛋白分解减弱有关,目前认为后者可能是高脂血症更为重要的原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一、 微小病变型肾病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免疫病理检查阴性。体制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胞毒药物治疗可能仅对部分儿童患者有效,成人疗效差。病变进展较快,发病10年后约有50%的病例将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四、 膜性肾病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多数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进而有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通常起病隐匿,约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30%可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50%。
简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简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综合症,其主要特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通常需要一系列的检查和临床表现来确认。
以下是一般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克,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之一。
通常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来确认。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通常小于
3.0 g/dL。
这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的蛋白丢失。
3.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另一个典型的特征。
这可能由于肝脏对白蛋白的合成增加、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4.水肿: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渗透性浮肿,通常在面部、眼睑、手脚等部位出现。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症状。
5.肾小球病变:通过肾活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存在肾小球病变,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等。
需要强调的是,肾病综合征的确诊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对于临床症状典型、检查结果符合标准的患者,可能无需进行肾脏活检;而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因此,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确诊。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蛋白尿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指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 3.5g/24h。
但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这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如果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在1.5-3.5g/24h之间,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症状,也可以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二、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通常指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35g/L。
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关,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从而引起血浆蛋白浓度下降。
三、水肿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面部、手脚等部位的水肿。
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有关,因为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水分从血管内部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
四、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病变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通常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损伤和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
肾小球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可以根据肾活检结果进行分类和诊断。
五、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症状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
因此,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肾小球病变和排除其他疾病等方面。
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监测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3.5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3.5mg/mmol。
2.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3. 水肿,以面部水肿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
4. 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升高。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等异常。
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
3. 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或轻度升高。
4. 血脂代谢检查,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
三、肾脏组织学检查。
1. 肾活检显示病理改变符合肾病综合征的特征。
2. 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脚突消失或模糊。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肾脏超声检查,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肾实质回声增强。
2. 肾脏CT或MRI检查,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肾实质密度均匀增高。
3. 免疫学检查,ANA、dsDNA、抗GBM抗体等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
以上就是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通过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组织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诊断肾病综合征,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病综合症诊断的金标准

肾病综合症诊断的金标准
一、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诊断。
其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尿蛋白大于3.5g/d:肾病综合症患者尿蛋白会明显升高,这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尿蛋白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性等。
尿蛋白定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尿蛋白的排泄情况,而尿蛋白定性则可以反映肾脏受损的情况。
2.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浆白蛋白会明显降低,这也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浆白蛋白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损失情况的重要指标,其降低会导致水肿、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3. 水肿:肾病综合症患者会出现水肿的症状,这是由于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的水钠潴留所引起的。
水肿通常会出现在下肢、眼睑等部位,严重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4. 血脂升高:肾病综合症患者血脂会明显升高,这也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脂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5. 肾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患者肾功能会逐渐减退,这主要是由于肾脏受损所引起的。
肾功能减退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二、总结
以上就是肾病综合症诊断的金标准,包括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血脂升高以及肾功能减退等方面。
这些
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出肾病综合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慢性肾病的诊断与分期有哪些标准

慢性肾病的诊断与分期有哪些标准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它会逐渐损害肾脏的功能,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有效管理,可能会进展为肾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分期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以及监测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一、慢性肾病的诊断标准1、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超过 3 个月这是诊断慢性肾病的关键时间点。
肾脏结构异常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等)发现,例如肾脏缩小、肾实质变薄、肾囊肿等。
而肾脏功能异常则主要通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和尿蛋白水平来判断。
2、肾小球滤过率降低GFR 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常,GFR 低于60ml/min/173m²持续 3 个月以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病。
GFR 可以通过血清肌酐、胱抑素 C 等指标,结合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使用公式进行估算,常用的公式如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公式等。
3、尿蛋白异常持续性的尿蛋白阳性也是慢性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尿蛋白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如果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或者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015g,都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损伤。
4、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医生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包括血糖、血脂、电解质等)、自身抗体检测、肾脏穿刺活检等,以明确慢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二、慢性肾病的分期标准慢性肾病通常分为 5 期,分期的依据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水平:1、慢性肾病 1 期GFR 正常或升高,GFR≥90ml/min/173m²。
此时,肾脏功能基本正常,但可能已经存在肾脏损伤的迹象,如微量蛋白尿。
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
简述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1

1、简述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1)尿蛋白大于3.5g/24h (2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 高度水肿(4高血脂简述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碱杆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分期?优尝期氨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2、简述贫血的主要分类?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类)红细胞的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的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按贫血原因分类)轻度男90—120g/L 女90-120g/L 中度60-90g/L 重度30-60g/L 极重度<30g/L 试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全身基本表现缺铁的特殊表现(异食癖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难匙状甲毛发稀疏、干枯)试述补铁治疗?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简述糖尿病的临床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简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生理性甲状腺肿需碘增加青春期妊娠期散发性甲状腺肿合成障碍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甲状腺分泌过多症侯群高代谢状态:低热多汗喜冷怕热神经系统:手指震颤,循环系统:脉搏增快,心音亢进消化系统:大便稀薄,善事多饥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常用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简述①型和②型糖尿病的区别:①型糖尿病②型糖尿病病史特点青少年多见,体型较瘦,起病急中老年多见,体型较胖,起病缓临床表现三多一少明显,常有酮症三多一少不明显,少有酮症辅助检查胰岛素水平低下,自身抗体多阳性胰岛素可降低,正常或升高自身抗体多阳性治疗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简述口服降糖药治疗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优降糖非磺脲类:瑞格列奈,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二甲双胍简述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自腰部或臀部开始的沿下肢的后面向足底放射的剧痛左腰部,臀部,腘窝等,坐骨神经处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通过腰椎,摄片,CT,磁共振可查到病因简述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起病最急)出血性:脑出血(昏迷深而持续),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剧烈)简述类风湿的主要表现:①风湿性心脏炎②风湿性关节炎③舞蹈症④环形红斑⑤皮下结节简述中毒治疗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消除尚未吸收的毒物③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④使用特殊解毒剂⑤一般及对症治疗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要点①有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②临床特点:病人可有多汗,流涎,流泪,流涕,瞳孔缩小,呼气有大蒜味,肌肉颤动③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④临床分级:轻,中。
肾病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肾病的分类与诊断方法一、肾病的分类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将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从血液中排除出去,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损伤或疾病会影响肾脏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引发肾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特点,肾病可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1.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在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后发生的急性非化脓性间质损害。
该类型的肾病主要表现为色素尿、血尿和水肿等,可通过检查尿液和血清标志物等进行诊断。
2.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类以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非化脓性间质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进展型肾脏疾病。
患者常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症状,如尿蛋白和尿液异常等。
通过肾活检和血常规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类以肾小管和间质的慢性感染、中毒或免疫介导的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
该类型的疾病可能是由药物过敏、感染或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
诊断常通过临床表现、尿液分析和血液生化指标来确定。
4.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肾血管性高血压通常是由于体内某些动脉血流受限,导致肾脏缺氧,引发高血压并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认诊断,并通过降低血压和改善肾功能来治疗。
二、肾病的诊断方法正确的诊断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各种类型的肾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肾病诊断方法:1.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以及有无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等来评估肾脏的健康情况。
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存在肾小球损伤或其他疾病。
2. 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和电解质等,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凡临床上具备以下特点者为肾小球疾病:①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伴管型尿和(或)肾小球源性血尿;②肾外表现为高血压及水肿;③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先于并重于肾小管功能障碍。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1.起病焦急,病情轻重不一。
2.一般有血尿(镜下及肉眼血尿),蛋白尿,可有管型尿(如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
常有高血压及水钠潴留症状(如水肿等),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
B超检查双肾无缩小。
3.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前驱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4周发病。
4.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痊愈。
(二)急骤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1.起病急,病情中,进展迅速,多在发病数周或数月内出现较重的肾功能损害。
2.一般有明显的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也常有高血压及迅速发展的贫血,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
3.肾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如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常于数周至数月内需以替代疗法延长生命。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项。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
有些病例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四)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1.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
2.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源性血尿。
3.可排除非肾小球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4.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1.0g/24h,但无其它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
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者,无其它异常,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细胞以异常为主,可称为单纯性血尿。
(五)肾病综合征1.大量蛋白尿(>3.5g/24h);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h);3.明显水肿;4.高脂血症。
上述四条,前两者为必要条件。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
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临床表现。
这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之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本病有多种病因,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尿少、水肿、高血压等典型病例,严重时呈肺淤血或肺水肿,即可诊断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病前1-3周咽部感染或皮肤病感染史、有关链球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阳性、血清补体下降、CIC上升等,可在临床帮助确诊本病。
临床表现不明显者,须连续多次尿常规检查,根据尿液典型改变及血补体动态改变作出诊断。
仅有链球菌感染史而尿液检查基本正常者,必要时需做肾穿刺活检。
急进性肾炎1942年Ellis提出“急进性肾炎”为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
本病的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着,故又称为新月体型肾炎。
这组疾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及时的诊断、充分的治疗可有效地改变疾病的预后。
因此,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急性起病、尿少、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而以严重的血尿、突出的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者应考虑本病。
凡怀疑本病者应尽早肾活检,如50%肾小球有大新月体诊断则可成立。
表2 三型急进性肾炎的鉴别要点肾病综合征Christian于1932年应用肾病综合征这一名称来概括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
本病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一个人为的界线,历史上各国、各医院有不同的界线,目前我国的定义为≥3.5g/(1.73m2·24h)。
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但许多肾小球疾病并没有这一表现[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3.5g/(1.73m2·24h);②血浆白蛋白≤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
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分类首先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常见者为糖尿病性肾病、肾淀粉样变、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新生物、药物及感染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一般于小儿应着重除外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紫癜等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青年则应着重除外结缔组织病、感染、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则应着重考虑代谢性疾病及新生物有关的肾病综合征。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也有多种,以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五种临床-病理类型最为常见[3]。
其中于儿童及少年以微小病变肾病较多见;于中年以膜性肾病多见。
微小病变性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的、临床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疾病。
由于其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所以曾称之为“类脂性肾病”。
对于幼儿及青少年骤然起病的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均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对于糖皮质激素呈快速(数周内)迅速反应者更提示本病的可能性。
确诊需肾活检病理诊断。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类型。
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及非IgA 系膜增生性肾炎。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该型肾炎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青少年患者,隐袭起病(无前驱感染者)或急性发作(有前驱感染者)。
临床表现多样化,呈肾病综合征者也常伴血尿(包括肉眼血尿)。
血清IgA不高,补体C3正常。
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此病。
确诊需肾活检,在光镜检查确定MsPGN后,还需靠免疫病理检查除外IgA 肾病,并应根据光镜下病理改变程度将此型肾炎分为轻、中、重度,以便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IgA肾病为一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
1968年由Berger和Hinglais首次提出。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又可称为Berge r′s病,伴系膜IgA(/IgG)沉积的肾小球肾炎、IgA系膜肾病。
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
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但80%的患者在16~35岁之间发病。
10岁以前50岁以后不常见。
性别比例各国报道不同,日本男女比例为2:1,北欧及美国则为3:1甚至6:1,我国约为3:1。
青年男性或有镜下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患者,发生咽炎同步血尿,从临床上应考虑IgA肾病的可能。
但确诊IgA肾病必须有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并结合临床除外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特指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变仅累计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部分小叶的硬化性病变。
临床上以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表现,易于出现慢性进展性肾功能损害,终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肾脏病理检查为肾小球硬化,病变主要和首先影响近髓质部位的肾小球,最终导致广泛硬化,肾功能衰竭以至死亡。
当肾病综合征或单纯性蛋白尿患者伴有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时,临床上应怀疑本病。
肾活检有助明确诊断。
其特点是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相应肾小管间质的局灶性改变,以及IgM和C3在肾小球病变部位的团块状沉积。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
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表现,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成人肾病综合征者,特别是年龄在35岁以上隐袭起病、病情发展缓慢者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确诊靠肾活检病理诊断,但需除外继发性膜性肾病,方能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的共同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故又称之为膜增生性肾炎或膜性及增生性混合性肾炎。
又由于本组病变中一部分患者系膜基质扩张、将肾小球分割成为若干小叶区,故又称为分叶性肾炎。
临床上本组病人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并于部分病人伴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故又称为低补体性慢性肾炎。
根据电子致密物的沉着部位及基地膜病变的特点可进一步区别为三型,各型病理改变特点见下表:表 3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各型病理改变特点本病的诊断依据病理检查。
但临床上以下列线索提供疑诊之处:持续性无选择性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伴多形态严重变形红细胞血尿,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及与肾衰程度不平行的贫血,如伴有部分脂肪萎缩更应怀疑本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员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呈慢性进行性病程。
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沉渣镜检常可见到红细胞,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典型的慢性肾炎诊断不难,一般为青年男性多见,起病缓慢病情迁延。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
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也称为无症状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
对单纯性血尿患者(仅有血尿而无蛋白尿),需做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和(或)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测定,以鉴别血尿来源。
此外,应除外由于尿路疾病(如尿路结石、肿瘤或炎症)所致血尿。
确属肾小球源性血尿,又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时,即应考虑此病。
以反复发作的单纯性血尿为表现者多为IgA肾病。
诊断本病前还必须小心除外其他肾小球疾病的可能,如系统性疾病(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Alport综合征的早期和薄基底膜肾病及非典型的急性肾炎恢复期等。
应依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予以鉴别,必要时需依赖肾活检方能确诊。
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需做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电泳以区分蛋白尿性质,必要时应作尿本周蛋白检查或尿蛋白免疫电泳。
只有确定为肾小球性蛋白尿,且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时,才能考虑本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