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分析
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分析1. 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而中国传统文学则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
2.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2.1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爱: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仁慈和同情心,这种价值观在中国传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礼仪:儒家倡导尊敬和遵守社会礼仪,这种思想在许多古代诗歌、戏曲和小说中有所反映。
•孝顺:孝道是儒家伦理道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尊敬父母、奉养长辈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
2.2 影响于创作主题和人物塑造•高尚风格:儒家思想强调至善至美,追求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题和人物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忠诚与孝顺:在儒家文化中,忠诚与孝顺是重要的美德。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经常出现以忠诚、孝顺为主题的作品。
•个体与社会:儒家思想注重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学也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3. 中国传统文学对儒家文化的展示3.1 文学作品中对儒家思想的借鉴和发展•合理机制:中国传统文学通过展示儒家理论来描述合理社会机制,并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秩序和正确行为的思考。
•道德规范:传统文学通过描写道德模范故事以及对恶行罚责来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对人性探索:中国古代作家通过塑造各种类型、形象丰富的角色来探索和揭示人性,而其中往往蕴含着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3.2 文学与儒家文化的互相传承•文化融合:中国传统文学不仅深刻地吸收了儒家思想,同时也在继承中传递和发展了这些重要理念。
•历史记载: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通过对历史故事的传承和演绎,表达出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尊重。
4. 结论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交融、互为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学也是对儒家精神和价值观的一种展示和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的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融入了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具体的方法和手法。
一、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主题的影响1. 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伦关系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主张以仁爱为核心。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孟子》中的“仁者爱人”一词,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
在古代诗词中,也常常出现以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作为描写的主题,表达作者对人伦关系的关注和赞美。
2. 尊崇礼仪的思想儒家思想倡导尊崇礼仪,认为礼仪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基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儒家思想对礼仪意识的影响。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府、王府等豪门世家,对于礼仪的讲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作品中笔墨描绘的繁琐礼仪,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更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 崇尚忠诚的价值观儒家思想强调忠诚、诚信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史记》中的《范睢传》就是以范睢事主忠诚、为民请命的故事为主线展开的。
这种儒家价值观的体现,无疑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学中的忠诚与信任,往往被赋予了高度的道德价值。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手法的影响1. 启蒙教育的功效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启蒙教育的观念。
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教育观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启发性的语句和描写,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修养身心的方法和途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养性,提倡通过修养身心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这种修身养性的观念在古代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以自然界的修养为例,来引导人们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
古代文学的创作和传播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也通过古代文学的表达得以广泛传播。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从文学作品中窥探儒家思想的体现。
一、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儒家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来源之一。
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儒家经典和思想的引用,如《诗经》中的《大雅》正是受到《尚书》中的儒家思想启发而创作的。
儒家思想注重礼仪和孝道,这些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传达。
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儒家思想的体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
首先,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探讨在文学中得到了深入的表达。
例如《孟子》中提到的“人性本善”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表达,如《红楼梦》中对人性善恶的描绘。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和孝道,这些价值观也贯穿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比如《史记》中的《申韩列传》就以史家对孝子申不害的赞美,展现了儒家思想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再者,在古代文学中,儒家的“仁爱”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比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诗词中也有相应的表达。
二、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在古代文学创作中也能够看到明显的儒家思想痕迹。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这些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首先,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人物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代文学中,塑造出了众多具有儒家思想特征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孔子等。
这些人物形象既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智慧和道德,又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其次,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主题选择和思想内容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孝道和道德教化,这些主题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例如《红楼梦》中描绘了家族兴衰和女性地位变迁的故事,正是基于对家庭伦理和孝道的重视。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观念贯穿始终,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不同文学体裁和时期的表现。
1. 儒家思想简介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儒家思想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创建和发展起来,强调仁爱、礼仪、道德和忠诚等伦理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主张的君子之道,即追求道德美德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境界。
2. 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值得追求的道德行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如孝道、仁爱、忠诚等。
例如《孟子》中讲述了关于孝道和仁爱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在道德上给予读者启示,同时也成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素材。
2.2 家族关系的重要性和家庭伦理儒家思想强调家族关系的重要性和家庭伦理的规范。
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例如《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家族的兴衰,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义务等。
通过这些作品,儒家思想对于家庭伦理的要求得以传达和弘扬。
2.3 社交礼仪和仪式儒家思想强调社交礼仪和仪式的重要性,这在古代文学中有着显著的体现。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了宫廷的礼仪、冠礼、婚礼等场景,以及各种社交仪式。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文化底蕴,更是儒家思想对于礼仪和仪式的重视。
2.4 君臣关系和政治理论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论对于古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描绘了君臣关系的道义准则,如《红楼梦》中贾政对待家人和下属的态度。
同时,儒家思想中的政治思想也对于一些史书和政治小说的写作产生了影响。
3. 儒家思想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表现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文学、哲学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探讨儒家思想如何塑造了古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以及如何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仁爱”,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在古代文学中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对文学主题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主题的影响1. 以“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追求“仁爱”,这一理念被广泛地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孟子》中就提到,“要以仁爱之心待人”。
《史记》记载了大量英雄人物的事迹,其中以刘邦为代表的人物,他深谙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治国方面以“仁心”对待百姓,最终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在《左传》中,孔子也曾以“仁”作为其治国哲学的核心。
2. 探讨人性的作品儒家思想强调人性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在古代文学中,探讨人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庄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中,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红楼梦》中,贾宝玉被认为是唯一了解“人性”的人。
他通读了《论语》、《庄子》等儒家经典,悟出了“情感即为人性”的真谛。
3. 倡导人伦关系的作品儒家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在古代文学中,倡导良好的人伦关系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毛诗》中的《关雎》、《问归》等篇目,都是围绕着亲情、友情和爱情进行创作的。
二、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风格的影响1. 重视经典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经典是文化的根基,应该始终牢记经典的精髓。
在古代文学中,这一思想也被广泛地应用和发扬。
《诗经》、《楚辞》等经典被广泛地引用和演绎,不断地延续着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 意境深沉、言简意赅的风格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人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因此,古代文学中所呈现的也是一种深沉、内敛的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古代中国文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并提倡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本文将从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一、经典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为主要内容,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它的影响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许多文人学士在写作中表达了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崇敬和理解。
二、诗词歌赋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古代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是文人雅士倾诉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文人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文人们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责任相结合,表达了他们对于家国情怀的追求。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以其豪放的诗风揭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需要。
宋代词人苏轼则通过儒家思想,将个体的情感与社会真实相结合,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词作,深受后人的喜爱。
三、戏曲中的儒家思想影响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戏曲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稳定和伦理道德的追求。
元代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通过复杂的家族结构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的影响。
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文人依据儒家的伦理观念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
四、小说中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
明代小说《水浒传》、清代小说《红楼梦》等作品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古代小说的影响。
《水浒传》通过塑造一群将领士兵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正义和义气的追求,体现了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红楼梦》则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交文化和儒家伦理观念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影响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影响概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体系,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明显体现和深刻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儒家思想如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具体呈现,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 儒家思想基本原理的体现•仁爱:儒家强调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亲近,并以仁爱来治理社会。
这一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常通过人物形象或情节来表达。
•孝道:孝道是儒家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与侍奉。
许多经典古籍和传统戏剧都以孝心为主题展开。
•礼:礼俗是儒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礼貌、行礼等规范被视为社会秩序与个人德行的表征,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相关的描述。
2. 文学作品中儒家思想的体现•《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些对话和故事被广泛引用、改编和描写,并体现了儒家思想核心观念。
•思想启示与教育: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以塑造人物形象或借助寓言、譬喻等手法来传达儒家思想的智慧与教诲。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3. 儒家思想对文学的影响•高尚道德情操:受到儒家思想熏陶,许多古代文学作品注重表达高尚的人格特质、追求美好情感和道德价值。
•社会秩序与伦理要求:儒家强调社会关系与个人责任,这种观念影响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秩序和伦理要求的刻画。
•文化传承与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儒家思想,因此文学作品成为传承和彰显这一思想的重要载体。
结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与深刻的影响。
从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智慧启示,到塑造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儒家文化对于古代文学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延续至今。
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而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中,孔子与儒家思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文学形式上,更在文学内容和价值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变革。
首先,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文学形式上。
在古代中国,文学主要分为诗、书、礼、乐四个方面。
而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提倡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种思想对文学形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往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通过优美的韵律和押韵来传达儒家思想的内容。
例如《诗经》中的《国风》、《周颂》等,都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忠诚等。
这种文学形式不仅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也使文学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其次,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内容上。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准则,提倡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表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不仅是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对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的生动诠释。
这种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文学内容,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儒家思想。
最后,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的价值观上。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提倡人们追求道德的高尚和精神的升华。
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学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通过一系列的历险和修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格升华,成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英雄人物。
这种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追求,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更高的思想性和精神内涵。
总的来说,孔子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文学的形式,使其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也影响了文学的内容,使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更能够传达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中国文学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人的道德修养是最为重要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强调道德修养的思想在中国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例如,古代文学中的“文人”形象,他们不仅追求文学艺术的卓越,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对社会起到了正面的引领作用。
同时,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责任,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也以批判社会不公、呼吁社会正义为主题,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这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被视为人际关系的核心。
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家族传承和家庭责任等。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府,以及《家》中的叶家,都展现了家庭伦理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作品中通过家庭关系的描写,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此外,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人伦关系,也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人伦关系为题材,展现了家庭、友情、师生关系等。
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与酒店老板的关系、《茶馆》中的茶馆老板与客人的关系等,都是通过人伦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教育和文化传承,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教育为主题,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例如《围城》中的教育主题、《岳阳楼记》中的教育观念等,都是通过对教育的描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家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仁爱、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伦理、政治治理、艺术文学等方面,阐述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一、教育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为民之本,为国之基”,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儒家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完美人格,塑造出孝敬父母、尊师重道、谦虚谨慎、感恩奉献的人格特质。
这种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讲究孝道、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二、社会伦理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伦理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和谐,提倡“以礼待人”,倡导社会成员应该遵守各种规范和礼仪。
儒家思想教导人们注重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社会关系,追求道德伦理的完美。
这种价值观念深植人心,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政治治理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政”,即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采取仁政的政治措施,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艺术文学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培养了博雅文人的精神风貌。
儒家文化的倡导者们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文学和艺术都要求有一定的修养和素养。
在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体现了尊崇人伦、崇尚美德的价值观念。
总之,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教育、社会伦理、政治治理还是艺术文学等方面,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体现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体现古代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充满了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古代文学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对文学主题的影响、作品中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以及对古代文学风格的塑造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述。
一、儒家思想对文学主题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这些原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以广泛体现。
例如,经典之作《论语》中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了许多文章的主题取向。
这些作品以塑造健康家庭和和谐社会为目标,反映了儒家思想强调的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在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也在强调人的性情和情感的表达。
儒家主张“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家庭、友情、爱情等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
例如《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展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又呈现出儒家伦理观念对于家庭、友情等的思考和抒发。
二、作品中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这一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表达。
经典之作《孟子》中有“君子有三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论述,这些思想对于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儒家思想塑造了许多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主人公形象。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他个性豪爽、义气深重,忠诚正直。
这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使作品传递了儒家伦理道德理念的力量,引导着读者思考和追求正确的价值观。
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以学问、仁爱、忠诚等儒家经典价值观为基础,来评判和引导人物的行为。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具有博闻强识的特质,诗词歌赋得以广泛传诵,正是基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继承。
三、对古代文学风格的塑造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风格和技巧也有一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修辞和规范化的表达,这种特征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观念塑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谐、道德修养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贯穿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题材选择的影响、人物形象的刻画、道德观念的体现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题材选择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往往以家族世系、社会关系、礼制仪规等作为主要创作素材。
这与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的观念密切相关。
儒家思想认为,人际关系应建立在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基础上,家族的延续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古代文学作品通常通过叙述家族世系的变迁,以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为线索,展现出儒家思想中对家庭和谐、关系和睦的追求。
例如,在明代凌濛初的《牡丹亭》中,他以唐代王之涣与白居易的友情为故事主线,描述了唐代文人的情感纠葛与变迁。
通过描写主人公之间的友情、忠诚和追求,表达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友情的观念。
二、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儒家思想注重塑造具有高尚品德和自律精神的人物形象,通过展示这些人物在困境中的自强不息和坚持原则的精神,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塑造方式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代杨慎的《世说新语》中的阮籍形象。
阮籍虽然生活在战乱之际,但他凭借其独特的风采和高尚的情操,在文风草偃的时代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价值观。
这个形象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个体的道德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三、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中道德观念的体现儒家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表达。
文学作品通过展示人物的品德、行为和对人性的思考,传递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例如,唐代韩愈的《师说》中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师道观念。
文中通过描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对师道的思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师生关系的尊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
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到明清时期的朱熹,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儒家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孔子曾经说过:“吾道一以贯之,人而不仁,如礼何”,即只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礼仪行为。
这个道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重礼尊仁的传统,是基于儒家的人本思想而形成的。
有句话说得好:“儒家的人本思想把人文关怀和道德规范、社会美德和人格塑造无缝衔接起来,从而成为了推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唐朝开始,中国文学开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出现了文学与儒学交融的局面。
唐代的诗歌、宋元的小说、明清的戏曲,都是基于儒家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产品。
作品中时常传达人文关怀、尊重儒家经典、提倡道德规范,它们的传承使得中国文学在长时期内处于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价值高度承认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儒家思想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文化教育以儒学为基础,以读书识字为根本。
在传授的知识内容中,儒家经典是教育的核心。
诸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累下来的富含人文关怀、社会哲学、伦理道德的典籍。
它们通过教育的传承,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美德,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人际关系、家庭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深刻反思。
另外,儒家思想还为中国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提供了道德、伦理基础。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夯实人本主义这个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优秀的品质;纵览中国文学史,儒家思想融合其中,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维护社会正义的精神力量,儒家思想无一不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儒家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它对于中国文学修养、思想表达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思想对于文学的影响,并对其价值进行评述。
一、修身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将道德方面的学问视为最高学问。
这对于文学来说,体现在换一种思考方式,推进美学更深入的思考。
文学作为艺术形式,它和道德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文学的修养,一个人不仅在精神方面获得了提升,还可以用心去感受文字中的情感、阅历人物的命运,从而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
这种修身的思想,体现在古代小说和诗词歌赋中尤为明显,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超然物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在精神价值上有所提升。
再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他将自己作为一个寻求正义和价值的个体,而在作品中几乎体现了人类困苦与不幸惨状,他的诗歌便是儒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讲究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之一,它强调以传统文化的内涵为核心,以精神文明的传承为重点,成为文学塑造的特征。
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传承文化方面也有着深远意义。
通过传承文化,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存量,它也包含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它打破了过去一成不变、陈旧僵化的局面,拓展了文化传承和文学的边界。
三、重视伦理和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也注重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传承,这正是文学创作中所要表达的精神。
在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核心便是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的传承。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要根据自己的道德准则,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作出评价。
只有道德上的贡献,才能让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例如,小说《骆驼祥子》中,作家勾画了贫苦人民的生活,更是表现了对于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思考;而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代表作中,尤其表现出了对于当时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和刻画。
四、强调教育和个人修养儒家思想将教育和个人修养视为人类成长的基础,这一点在文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体现。
儒释道三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儒释道三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1. 儒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天人合一、仁爱和治理等思想。
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仁爱观念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这种仁爱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表达。
许多作品描述了孝顺、友谊和亲情等儒家美德,如《孟子》中所提到的孝子良友。
b) 社会治理理念儒家倡导君臣、父子、夫妻和朋友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这些思想也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例如《左传》中记录了国君与大臣之间的政治辩论,表达了儒家治国理政的观点。
2. 释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发展为释道两大宗教体系之一,释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 禅宗文学佛教禅宗的思想与修行方法对古代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禅宗强调内观和禅悟的境界,这种思想在一些诗歌、散文和小说中得以表达,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通过景物描绘来表达禅意。
b) 心灵探索佛教注重个体内心的觉知和解脱,这种心灵探索思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等角色,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心灵的成长与觉醒。
3. 道家哲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强调自然法则、无为而治、物我一体等思想,也对古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a) 自然主义道家注重自然界的规律与道德准则,这种自然主义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表达。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描绘山水景观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b) 无为而治的理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理念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
例如元曲《汉宫秋》中描绘了一个国君通过贤臣的建议实现国家和谐发展的故事,强调了不强求、顺应自然的治国方法。
总结起来,儒家哲学、释家哲学和道家哲学对古代文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仁爱观念到社会治理、禅宗文学到心灵探索、自然主义到无为而治,这些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以广泛表达和传承。
这种影响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取得了独特而丰富的成就。
儒家思想在文学方面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文学方面的影响
中国儒家思想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
它以自身教义为基础,激发了许多重大文学作品的诞生,为世界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教义
儒家思想是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是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影响力,一直影响到今天。
它的主要教义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大体上提倡一个和谐友善、仁义礼智的社会秩序。
它的主要思想是“仁者爱人,道者为国”,认为努力通过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尊重彼此的权力,实现共同的利益。
它的另一个主要观念是“仁义、礼智”,认为人们应当做到仁慈宽容,言行得体,并能够发挥其put最大的善行。
二、儒家思想在文学领域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有重大影响。
它积极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以礼、义、言等概念为主题,19世纪中国文学故事多得借助儒家的教义,例如《朱门回春》、《素衣贩女》等小说都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理念。
同时,儒家还沿用古代传统的典故,受儒家教义的影响,许多小说强调社会原则,关注社会公平、因果报应以及正义感,贯彻儒家伦理思想。
此外,儒家还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另一大学问,比如古典诗词和诗歌,以及礼仪、习俗等,并促进了字词、句法等文学形式的发展。
三、结论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性思潮,它是中国文学的深厚底蕴,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人性的美和深刻,不仅影响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也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学这一特殊文化领域,从而对其他文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其中,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从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主题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多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族伦理、社会道德等为核心。
这与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弘扬家族伦理观念和强调社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等都是常见的主题。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带来的喜怒哀乐。
这些主题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儒家伦理观念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家族伦理,传承和发扬家族道德观念。
在古代文学中,家族的兴衰、世代相传的家训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故事的主线。
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恢复汉朝的辉煌,不顾个人利益,坚持建立“王业”,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和伦理观念。
最后,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对社会道德的弘扬上。
儒家思想主张尊卑有序、君臣父子等社会关系的维系。
在古代文学中,社会道德的表现经常成为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主要人物以正义之心对抗邪恶势力,展现了对社会道德的弘扬与捍卫。
二、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中人物塑造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精细,塑造得以栩栩如生。
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塑造人物性格、人物行为和人物命运等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注重人性的善良和完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这种思想意识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被塑造成一个悲观而敏感的人物,他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要求都非常高。
简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简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关键词文学儒家忧患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
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1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
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
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
《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一、引言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思想流派,有着鲜明的思想特点,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教育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而且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学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儒家文化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1.儒家文化对文学内容的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儒家思想无处不在,渗入了文学家的精神世界。
从诗歌到散文、小说,从寓言到朝代抒情,透过文字,展现出儒家文化的理念和思想,让儒家思想得以行走于文学大桥之上。
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对文学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文学中出现了大量“儒家文化”式的主题和情节,比如:孝道、坚守宗教仪式、爱国忠君、贤良淑德、追求公平、信义仁慈、文明教化、恕仁正义、睦家礼教等等,都在充分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精髓。
2.儒家文化对文学表达方式的影响从文学表达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对文学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作家们的文学表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儒家文化注重“德行修养”,倡导“安贫乐道、安家立业”“正气凛然”的正直教化,对文学表达方式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它要求文字典雅、气质高雅、思想深刻,崇尚“仁”、“义”、“礼”等道德观念,强调“和”,它追求文学表达的规范性,要求文字的尊贵、文章的端庄,从而赋予文章以深沉的气质。
三、结论从上文来看,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无可置疑的:无论是文学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
儒家文化不仅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还为其它书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没有儒家文化,中国文学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辉煌。
精选最新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对东亚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
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
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
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
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
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
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
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
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
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
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文章摘要】文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概念,文学自起源起,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心理的重要反映。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反映着思想,而思想反过来哺育着文学,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虽然比文学产生晚,但它对中国文学发展以及成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治的思想,无论是唐韩愈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还是现代“国学”教育的火热进行,都可见儒学思想在几千年的浮浮沉沉中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
【关键词】文学;儒家;政治;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
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 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
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
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
《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诗的“美刺”作用,我们可以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句话中受到启发。
无论是“美与刺”还是一系列爱国诗歌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体现着“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的主张。
关心政治,崇尚现实,注重作品的讽刺性,教化性和教育意义,促使我国古代作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在当今社会,“文学为政治服务”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而文学作品如何在这种反对质疑声中发展,繁荣,开辟一条新路才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中庸之道
《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中庸”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哪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哪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中庸之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绝大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中国人讲究“中庸”,而“中庸”更是促使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作品呈现含蓄、内敛的倾向,作家们似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强烈的情感不致一泻千里地抒发。
像《论语八佾》中孔子就赞扬《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平衡,没有过度的快乐或者悲伤。
男子对自己心爱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时,只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并没有过于强烈的哀伤,这应该就是“哀而不伤”,但当男子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是也仅仅是“锺鼓乐之”“琴瑟友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的表现,这应该便是“乐而不淫”。
此外。
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强调凡是诗都要具有中庸之道,要使人的思想中正无邪。
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朴实、含蓄、委婉的特征,多是“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效果。
就拿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原文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
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时避难金华所作,当时的她面对着家破人亡,丈夫死去,孤苦无依。
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
词的首句写狂风花尽,一片凄凉,但作者却没有从正面描写风之残暴,花落狼藉,而是极为含蓄地用“风住尘香”四字来点出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哀愁。
词的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极其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愁绪,让哀愁有了重量,这种含蓄反而将作者的哀伤之感扩大化了,算得上“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好的典范。
3 “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儒家思想的精华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儒家“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文学作品意境的烘托作了很大的贡献,《论语·尧曰》中记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认为天命不可违,所以人要“尽人事,听天命”,所以中国的文学作品一边注重圣贤的意境烘托,一边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灌注使中国文学历尽几千年的风雨飘摇仍完整地保存下来,仍然熠熠生辉,儒家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建构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研究儒家学说对于当代文化、思想的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教育文化的渗透,中国人借鉴了太多西方的东西,反而忽视了我们最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幸好我们有那么多儒家学说、文学作品尚存,保留了这无论几千年都不会褪色的儒家思想、道德观、人性论,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文学的根,是所有中国人的根,如何让这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之根”继续繁衍、生长下去,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用聪明和智慧灌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