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21某单位分配到⼀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如选⽤⼦⽹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个地点分配⼀个⼦⽹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值和最⼤值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数=28-2=254>16,能满⾜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号码地点:⼦⽹号(subnet-id)⼦⽹⽹络号主机IP的最⼩值和最⼤值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22..⼀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部长度)。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测验及答案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测验及答案

第四章测验一、判断1.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能利用微波传输数据,它比利用光缆传输数据的效率高。

( F )2. 异步转移模式ATM使多种媒体的信息数据可以同时在ATM信道中传输。

( )3. Internet提供了电子购物服务,因此网络能传递物品。

( )4. B-ISDN是一种通信网络,数据在其上是模拟信号传输。

( )5. ADSL是一种网络联结方式,数据在电话线上是模拟信号传输。

( )6. Internet网由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部门网)三级组成。

( )7. Inertnet网中计算机的IP地址就是它的主机名。

( )8. 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 )9.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 )10. E-mail帐号能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机器上使用(只要它接入Internet)。

( )11. 工作站本身所具有的硬盘、光盘、程序、数据、打印机等都是该用户的本地资源,网络上其他工作站和服务器的资源称为网络资源。

( )12. 蓝牙(IEE802.15)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m,适合于办公室或家庭环境的无线网络。

( )13. 网络中一台微机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机,取决于它是否同时提供共享资源,又使用其它计算机的资源。

( )14.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信息在处理和传输中的泄密问题。

( )15. 在网络信息安全的措施中,身份认证是访问控制的基础。

( )16. 在密码学中,所有的公共密钥对所有用户都是公开的。

( )17. 因特网防火墙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毒侵害。

( )18. 包过滤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而且大多数商用路由器都提供了包过滤的功能。

( )19. 在一台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读取一张CD-ROM光盘中的数据,该光盘没有可能被感染病毒。

( )20. 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方案不仅要覆盖到数据流在网络系统中所有环节,还应当包括信息使用者、传输介质和网络等各方面的管理措施。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

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习题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习题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习题一、判断题1.双绞线常用作计算机局域网传输介质,但它不可用作本地固定电话线路。

(____)2.在传输信号时,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更容易受到信号干扰。

(____)3.光纤较同轴电缆具有更高的通信容量,其主要原因是光波具有更高的频率。

(____)4.微波是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将影响正常通信。

(____)5.信号调制是指用载波信号调整信源信号的幅度、频度或相位。

(____)6.卫星通信技术是当前远距离通信中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是微波通信向太空的延伸,其突出特点是传输距离远、信号稳定。

(____)7.防火墙的作用是保护一个单位内部的网络使之不受外来的非法访问。

(____)8.广域网与局域网两者的最大差别就是网络连接距离。

(____)9.局域网就是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计算机使用专线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____)10.构建无线局域网时,必须使用无线网卡才能将PC机接入网络。

(____)11.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网(FDDI)采用环形拓扑结构,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好。

(____)12.交换式局域网是一种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多个节点共享一定带宽。

(____)13.某些打印机自带网卡,可直接与网络相连。

(____)14.FTP服务器提供文件下载服务,但不允许用户上传文件。

(____)15.以太网使用的集线器(Hub)仅是一个连接器,不能放大或再生信号。

(____)16.以太网是采用总线结构的一种局域网。

在以太网中,所有的节点通过以太网卡和电缆连接到一条总线上,并采用广播方式进行相互间的数据通信。

(____)17.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也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

(____)18.最常用的交换式局域网是使用交换式集线器构成的交换式以太网。

(____)19.ADSL与普通电话可以共同使用一条电话线,而且ADSL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固定不变的。

(____) 20.分组交换机的路由信息中,交换机出口位置与包的源地址无关。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简答>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VHF
HF MF LF VLF
Deep space radio communications (2.29-2.3 GHz) Wi-fi ss Networks (2.4 GHz)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1.23 and 1.58 GHz Air traffic Control (960-1,215 MHz) 900-MHz cordless phones Cell Phones (824-849 MHz)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第11页
3. 常见的网络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中继器 集线器/交换机 路由器 无线访问点(AP) ……
第12页
4. 局域网
局域网基础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产生于20世纪60年 代末,70年代出现一些实验性的网络,到80年代,局域 网的产品已经大量涌现,其典型代表就是以太网 (Ethernet)。
3. 常见的网络设备
通信介质(有线介质)
双绞线 twisted-pair cables 看起来像电话线 利用 RJ-45 头进行连接
同轴电缆 coaxial cable 有线电视信号线 利用 BNC 头或T型头连接
光纤 Fiber-optic cable,由直径 大约为0.1mm的细玻璃丝构成。
具有耐腐蚀、带宽高、抗电磁干 扰等诸多优点。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与网络素养
第9页
3. 常见的网络设备
通信介质(无线介质) 300 GHz
30 GHz
红外信号
2.9 GHz
微波 无线电波
328.6 MHz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四江苏专什本计算机考试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四江苏专什本计算机考试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把地理位置分散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________连接起来。

A.通信线路B.传输介质C.信道D.特殊物质【答案】B【解析】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地理位置分散且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相互共享资源和进行信息传递为目的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

传输介质是数据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由各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和中间设备组成,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2._______是为了确保计算机之间能进行互连并尽可能地发生信息错误而制定的一组规则或标准。

A.通信模式B.通信方式C.通信协议D.通信线路【答案】C【解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通信时都必须认同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或称为通信协议)。

3.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位数目,下面_______一般不用做它的计量单位。

A. Kb/sB. Mb/sC. KB/sD. Kbps【答案】C【解析】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使用“位/秒”( b/s)、“千位/秒”( kb/s)、“兆位/秒”( Mb/s)、“吉位/秒”( Gb/s)作为单位,D选项中间“p”的含义是“per”,即等同于“/”。

4.多路复用常用的有两种技术,即时分多路复用和_______。

A.相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幅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答案】B【解析】为了提高传输线路的利用率,降低通信成本,一般总是让多路信号同时共用一条传输线进行传输,这就是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时分多路复用(数字通信的主要手段)与频分多路复用(模拟通信的主要手段)。

5.下列不属于无线通信线路的是_______。

A.微波B.光纤C.无线电D.激光【答案】B【解析】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

有线通信中使用的传输介质是金属导体或光导纤维,金属导体利用电流传输信息,光导纤维通过广播来传输信息;无线通信根本不需要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传输信息。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1、因特网的组成: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2、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两者的相同点与区别: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因特网核心部分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4、(1)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2)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3)报文交换:电报通信: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题型1-4 共9题型)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题型1-4  共9题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程题型归纳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题型1-4 共9题型)题型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理论: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地理位置分散而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以相互共享资源和进行信息交换为目的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

它是一种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是二进制形式的数据。

通信协议:为确保网络计算机能正确地交换数据,必须遵循一组共同的规则和约定,这些规则、约定或标准就称为通信协议。

TCP/IP协议就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所采用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数据通信:如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视频会议等。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

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大型信息处理可以借助于分散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完成。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互为后备。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传输的介质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网络使用性质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按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局域网: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地计算机使用专线联接在一起。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

把距离遥远的许多局域网和计算机用户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例题:1.计算机网络也就是互联网,也称因特网,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错误)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

(错误)3.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网络用户不必遵守任何规定就可以共享网络资源。

(错误)4.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计算机使用专线连接在一起的网络一般称为局域网。

(正确)5.从用户的角度看,网络上可以共享的资源有( A )A.打印机、数据、软件等B.鼠标器、内存、图像等C.传真机、数据、显示器、网卡D.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缓存6.下面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B )A.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B.提高计算精度C.传输文本、图像和声音文件D.实现资源共享7.计算机网络按其传输的介质一般可分为( B )A.局域网、广域网和万维网B.有线网和无线网C.公用网和专用网D.企业网、政府网、校园网等8.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B.Internet属于局域网C.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之间的共享D.把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9.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其划分的依据是( B )A.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介质B.网络的作用范围C.网络的控制方式D.网络的拓扑结构题型二:网络工作模式与网络服务★◆◆理论:网络中计算机的分类:客户机和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答案

问题 4-8:如下图所示。五个网络用四个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互连起来。 能否改变这种连接方法,使用一个具有五个端口的路由器将这五个网络互连起来? 答:一般说来是不采用这样的连接方法。
用四个路由器连接五个网络
用一个路由器连接五个网络
这里有两个原因: (1) 路由器中的 CPU 和存储器是用来对通过该路由器的每一个 IP 数据报进行处理的。 假若一个路由器和许多个网络相连接, 那么这个路由器的处理器很可能没有足够的 能力来处理通过它的所有的 IP 数据报。 (2) 冗余度可以提高因特网的可靠性。路由器和网络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如果将所有的 路由选择功能集中在一个路由器上,则一旦该路由器出故障,整个互连网就无法工 作。 因此, 在规划互连网时, 互连网的具体拓扑结构取决于物理网络的带宽、 期望的通信量、 对可靠性的需求、以及路由器硬件的价格。 问题 4-9:当运行 PING 127.0.0.1 时,这个 IP 数据报将发送给谁? 答:127.0.0.1 是环回地址。主机将测试用的 IP 数据报发送给本主机的 ICMP(而不是发送 到因特网上)以便进行环回测试。 问题 4-10:网络前缀是指网络号字段(net-id)中前面的几个类别位还是指整个的网络号字 段? 答:是指整个的网络号字段,即包括了最前面的几个类别位在内。网络前缀常常就简称为前 缀。 例如一个 B 类地址,10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0,其类别位就是最前面的两 位:10,而网络前缀就是前 16 位:10100000 00000000。 问题 4-11:有的书(如[COME06])将 IP 地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大部分,它们和网络号字 段及主机号字段有什么关系? 答:前缀(prefix)就是网络号字段 net-id,而后缀(suffix)就是主机号字段 host-id。下面的图是 以 C 类地址为例来说明前缀和后缀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网卡(包括集成网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中都必须安装网卡B.一台计算机中只能安装一块网卡C.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其网卡类型是不相同的D.每一块以太网卡都有全球唯一的MAC地址2.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

A.高速运算B.提高计算精度C.传输文本、图像和声音文件D.实现资源共享3.IP地址是因特网中使用的重要标识信息,如果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每一位均为0,是指________。

A.因特网的主服务器B.因特网某一子网的服务器地址C.该主机所在物理网络本身D.备用的主机地址4.下列有关局域网中继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中继器的工作是过滤掉会导致错误重复的比特信息B.中继器可以用来连接以太网和令牌环网C.中继器能够隔离分段之间不必要的网络流量D.中继器能把收到的信号整形放大后继续传输5.移动通信系统中关于移动台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移动台是移动的通信终端,它是收发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手机、无绳电话等B.移动台就是移动电话交换中心C.多个移动台相互分割,又彼此有所交叠能形成“蜂窝式移动通信”D.在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作用不大,因此可以省略6.如果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时间片固定,那么________,CPU响应越慢。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硬盘容量越小D.内存容量越大7.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________。

A.总线型,星型,主从型B.总线型,环型,星型C.总线型,星型,对等型D.总线型,主从型,对等型8.将异构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连所使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_____。

A.网桥B.集线器C.路由器D.中继器9.关于交换机和路由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广域网中的交换机称为分组交换机或包交换机B.每个交换机有一张路由表C.路由表中的路由数据是固定不变的D.交换机的端口有两种,连接计算机的端口速度较低,连接其它交换机的端口速度较高10.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重要的广域网技术,它将数据分成较小的固定大小的包,称为________。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功能的叙述最为完整是______。

A、决定谁先接收到信息B、决定计算机如何进行内部处理C、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制定的一组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D、检查计算机通信时传送中的错误C2、从用户的角度看,网络上可以共享的资源有________。

A、印机,数据,软件等B、鼠标器,内存,图像等C、传真机,数据,显示器,网卡D、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缓存A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

A、速运算B、提高计算精度C、传输文本、图像和声音文件D、实现资源共享D4、在计算机网络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网络协议______。

A、负责注明本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B、负责协调本地计算机中网络硬件与软件C、规定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硬件基本配置要求D、规定网络中计算机相互通信时所要遵守的格式及通信规程D5、局域网是指较小地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下列关于计算机局域网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局域网的传输速率高B、通信延迟小,可靠性好C、可连接任意多的计算机D、可共享网络的软硬件资源C6、通常把分布在一座办公大楼或某一大院中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____。

A、域网B、专用网C、公用网D、局域网D7、ATM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的是_______方法。

A、步工作模式B、信元交换C、信息交换D、可变长分组交换B8、下列关于局域网中继器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来过滤掉会导致错误和重复的比特信息B、它用来连接以太网和令牌环网C、它能够隔离不同网段之间不必要的信息传输D、它用来对信号整形放大后继续进行传输D9、电话交换机是实现_____交换的典型设备。

A、路B、报文C、分组D、A TM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可以充分共享服务器高性能的处理和存储能力B、如果你的计算机使用Windows 98,若希望连接到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的网络,则必须重新安装WindowsNT操作系统C、如果你的计算机和网络相接,你常用的应用软件就必须安装特殊的网络版本D、使用电话线可以直接把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上A11、采用定长短分组交换技术和光纤传输的广域网是_______网。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第二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第二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纠错码 纠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个组信息时发 送足够的附加位,借助这些附加信息, 接收端在接收译码器的控制下不仅可以 发现错误,而且还能自动纠正错误。 目前,比效常见的纠错编码有海明 纠错码、正反纠错码等。
返 回
4.3 因特网
4.3.1 因特网的历史演变
因特网的英文原词是“Internet”,它起源于1969年在美国 建立的ARPA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连接到ARPA网 中的节点数量不断增加专家开始深入研究适合于在多个网 络互联时使用的协议。1974年,专门为在互联网上通信设 计的TCP/IP模型和协议产生了。 1983年以后,军事部分分 成一个单独的子网,称为“MILNET”。 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注意到 了ARPA网在大学科研上所起的重要作用,1984年,NSF 开始设计并建立替代ARPA网的高速互联网,以使所有美 国大学可以自由地加入其中。这个互联网称为“NSFNET”。 NSFNET从一开始就使用了简单易用的TCP/IP协议,从而 使得连接到ARPANET和NSFNET上的网络、机器和用户 快速增长,产生了专门的“互联网”的概念。
4.1.7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即数据传送,是计算机 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包括传输文件和使用 电子邮件(E—mail)。 2.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 资源的共享,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具有吸引力的功 能之一。 3.易于进行分布处理:在计算机网络中,每个 用户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以 就近的原则快速处理。
4.2.2 数据传输方式
1.数据基本传输方式 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两种。 并行传输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而串 行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图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网卡(包括集成网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中都必须安装网卡B.一台计算机中只能安装一块网卡C.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其网卡类型是不相同的D.每一块以太网卡都有全球唯一的MAC地址2.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

A.高速运算B.提高计算精度C.传输文本、图像和声音文件D.实现资源共享3.IP地址是因特网中使用的重要标识信息,如果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每一位均为0,是指________。

A.因特网的主服务器B.因特网某一子网的服务器地址C.该主机所在物理网络本身D.备用的主机地址4.下列有关局域网中继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中继器的工作是过滤掉会导致错误重复的比特信息B.中继器可以用来连接以太网和令牌环网C.中继器能够隔离分段之间不必要的网络流量D.中继器能把收到的信号整形放大后继续传输5.移动通信系统中关于移动台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移动台是移动的通信终端,它是收发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手机、无绳电话等B.移动台就是移动电话交换中心C.多个移动台相互分割,又彼此有所交叠能形成“蜂窝式移动通信”D.在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作用不大,因此可以省略6.如果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时间片固定,那么________,CPU响应越慢。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硬盘容量越小D.内存容量越大7.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________。

A.总线型,星型,主从型B.总线型,环型,星型C.总线型,星型,对等型D.总线型,主从型,对等型8.将异构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连所使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_____。

A.网桥B.集线器C.路由器D.中继器9.关于交换机和路由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广域网中的交换机称为分组交换机或包交换机B.每个交换机有一张路由表C.路由表中的路由数据是固定不变的D.交换机的端口有两种,连接计算机的端口速度较低,连接其它交换机的端口速度较高10.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重要的广域网技术,它将数据分成较小的固定大小的包,称为________。

A.字节B.帧C.信元D.块11.以下选项________中所列都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常用的物理介质。

A.光缆、集线器和电源B.电话线、双绞线和服务器C.同轴电缆、光缆和插座D.同轴电缆、光缆和双绞线12.利用有线电视系统接入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________传输介质。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光纤-同轴混合线路13.在网络协议中,中继器工作在网络的________。

A.传输层B.网络互连层C.网络接口层D.物理层15.分组交换网为了能正确地将用户的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计算机,数据包中至少必须包含________。

A.包的源地址B.包的目的地址C.MAC地址D.下一个交换机的地址16.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点的是________。

A.破坏性B.潜伏性C.隐蔽性D.可预见性17. IP地址是因特网中使用的重要标识信息,如果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每一位均为0,是指________。

A.因特网的主服务器B.因特网某一子网的服务器地址C.该主机所在物理网络本身D.备用的主机地址18.电信部门向用户提供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中,有一种是“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其英文缩写为________。

A.ISDNB.ATMC.ADSLD.X.2519.在分组交换机路由表中,到达某一目的地的出口与________有关。

A.包的源地址B.包的目的地址C.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D.包的路径20.将两个同类局域网互联,应使用的设备是________ 。

A.网卡B..路由器C.网桥D.调制解调器21.计算机防病毒技术目前还不能做到________。

A.预防病毒侵入B.检测病毒C.杀毒D.预测未来将会出现的新病毒2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A.在链路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B.将异构的网络进行互连C.放大传输信号D.用于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协议转换23.广域网通信中,________不是包交换机的任务。

A.检查包的应用层语义B.检查包的目的地址C.将包送到交换机端口进行发送D.从缓冲区中提取下一个包24.下列应用软件中________属于网络通信软件。

A.WordB.ExcelC.Outlook ExpressD.Frontpage25.下列选项中,________一般不作为打印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A.色彩数目B.平均等待时间C.打印速度D.打印精度26.在TCP/IP协议中,远程登录使用的是________协议。

A.telnetB.ftpC.httpD.udp27.在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中,安装在服务器上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一般不选用________。

A.UnixB.Windows MEC.Windows NTD.Linux28.下面________不是计算机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A.地理范围有限B.数据传输速率高C.通信延迟时间较低,可靠性较好D.构建比较复杂29.具有信号放大功能,可以用来增大信号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网络设备是________。

A.中继器B.网桥C.网关D.路由器30.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杀病毒软件可清除所有病毒B.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段可运行的程序C.加装防病毒卡的微机不会感染病毒D.病毒不会通过网络传染31.在广域网中,计算机需要传送的信息预先都分成若干个组,然后以________为单位在网上传送。

A.比特B.字节C.比特率D.分组32.在TCP/IP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其中用于实现网络主机域名到IP地址映射的是________。

A.DNSB.SMTPC.FTPD.Telnet33.在构建计算机局域网时,若将所有计算机均连接到同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并在线路两端连接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被称为________。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34.在组建局域网时,若线路的物理距离超出了规定的长度,一般需要增加________设备。

A.服务器B.中继器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35.窄带ISDN又称为“一线通”,它的最高传输速率为________。

A.128kbpsB.56kbpsC.1MbpsD.10Mbps36.外置MODEM与计算机连接时,一般使用________。

A.计算机的并行输入输出口B.计算机的串行输入输出口C.计算机的ISA总线D.计算机的PCI总线3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名称的是________。

A.QQ尾巴B.Trojan HorseBIOSD.Worm.Blaster38.因特网上实现异构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是________。

A.ATMB.NovellC.TCP/IPD.X.2539.从用户的角度看,网络上可以共享的资源有________。

A.打印机,数据,软件等B.鼠标器,内存,图像等C.传真机,数据,显示器,网卡D.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缓存40.有关路由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广域网中每台交换机都有一张路由表B.路由表用来表示包的目的地址与输出端的关系C.路由表可以进行简化,目的是为了提高交换机的处理速度D.路由表内容是固定的,可通过硬件实现41.网络中提供了共享硬盘、共享打印机及电子邮件服务等功能的设备称为________。

A.网络协议B.网络服务器C.网络拓扑结构D.网络终端43.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产生各种异常现象,但一般不会出现________。

A.文件占用的空间变化大了B.发生异常蜂鸣声C.屏幕显示异常图形D.主机内的电扇不转了44.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广域网技术,它把数据分成固定大小的小包(信元),并使用________实现ATM交换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卫星通信45.路由器用于连接异构的网络,它收到一个IP数据报后要进行许多操作,这些操作不包含________。

A.地址变换B.路由选择C.帧格式转换D.IP数据报的转发46.下列关于局域网中继器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它用来过滤掉会导致错误和重复的比特信息B.它用来连接以太网和令牌环网C.它能够隔离不同网段之间不必要的信息传输D.它用来对信号整形放大后继续进行传输47.广域网交换机端口有两种,连接计算机的端口速度较________,连接另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速度较______。

A.慢,快B.快,慢C.慢,慢D.快,快48.某次数据传输共传输了10000000字节数据,其中有50bit出错,则误码率约为________。

A.5.25乘以10的-7次方B.5.25乘以10的-6次方C.6.25乘以10的-7次方D.6.25乘以10的-6次方49.下列不属于网络应用的是________。

A.PhotoshopB.TelnetC.FTPD.E-mail50.以太网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专用线路进行数据通信,目前大多数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是________。

A.同轴电缆B.无线电波C.双绞线D.光纤5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只传染给可执行文件B.计算机病毒是后缀名为"EXE"的文件C.计算机病毒只会通过后缀名为"EXE"的文件传播D.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52.下列哪一个是因特网电子公告栏的缩写________。

A. FTPB. WWWC.BBSD.TCP53.下面列举的都是我国电信部门提供的以公共数据通信线路为基础的广域网,比较起来发展前景最好的是________。

A.X.25网B.帧中继网C.SMDSD.ATM54.广域网的包交换机上所连计算机的地址用两段式层次地址表示,某计算机D 的地址为[3,5],表示:________上的计算机。

A.连接到5号包交换机端口3B.连接到5号包交换机端口13C.连接到3号包交换机端口5D.连接到15号包交换机端口355.TCP/IP协议中IP位于网络分层结构中的________层。

A.应用B.网络互连C.网络接口和硬件D.传输56.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作用,它能破坏的对象通常不包括________。

A.程序B.数据C.操作系统D.计算机电源57. 目前最广泛采用的局域网技术是________。

A 以太网B 令牌环C ARC网D FDDI58. WWW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都遵循________协议,该协议定义了浏览器和服务器的网页请求格式及应答格式。

A tcpB httpC udpD ftp59. 以下关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