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古诗三字经背诵

合集下载

二年级国学(古诗+三字经)

二年级国学(古诗+三字经)

2-2 香九龄,能温席。 孝於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於长,宜先知。 首孝弟(tì ),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3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3-1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5-2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5-3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眨,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6-1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7、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8、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9、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0、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1-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1-2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2-1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3-2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二年级上《三字经》

二年级上《三字经》

三字经rén zhīchū人之初xìnɡběn shàn性本善xìnɡxiānɡjìn性相近xí xiānɡyuǎn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异。

〖启发〗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和气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ɡǒu bú jiào 苟不教xìnɡnǎi qiān性乃迁jiào zhī dào教之道ɡuìyǐ zhuān贵以专【解释】假设从小不好好教育,和气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认真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启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需时刻留意对孩子的教育,认真致志,时时不能放松。

xī mènɡ mǔ昔孟母zé lín chǔ择邻处zǐ bù xué子不学duàn jī zhù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发〗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知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dòu yān shān 窦燕山yǒu yì fānɡ有义方jiāo wǔzǐ教五子mínɡ jù yánɡ名俱扬【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发〗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谐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一二年级《三字经》和《弟子规》必背内容

一二年级《三字经》和《弟子规》必背内容

一年级上学年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期中前)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期中后)一年级下学年三字经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三字经》节选三字经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ào wǔ zǐ míng jùyáng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jiào bùyán 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xuélǎo hé wéi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bùchéng qìrén bùxuébù 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

必背古诗词300首三字经

必背古诗词300首三字经

必背古诗词300首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读物之一,由南宋时期的王应麟所著。

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道德和哲学等知识。

以下是《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法,勿相忘。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不仅包含了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教导,还有对社会伦理的阐述,以及对自然现象和人文知识的介绍。

通过学习《三字经》,可以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三字经》sān zì jīnɡ xué xí piān《三字经》学习篇rén zhī chū xìnɡ běn shàn人之初性本善①xìnɡ xiānɡ jìn xí xiānɡ yuǎn性相近习相远ɡǒu bú jiào xìnɡ nǎi qiān苟②不教性乃迁jiào zhī dào ɡuì yǐ zhuān教之道③贵④以⑤专⑥xī mènɡ mǔ zé lín chù昔⑦孟母择邻处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⑧dò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窦燕山⑨有义方⑩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教五子名俱扬⑪yǎnɡ bú jiào fù zhīɡuò养⑫不教父之过⑬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⑭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⑮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幼不学老何为⑯yù bù zhuó bù chénɡ qì玉不琢⑰不成器⑱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⑲wéi rén zǐ fānɡ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亲⑳师友习礼仪sān zì jīnɡ dào dépiān《三字经》道德篇xiānɡ jiǔ línɡ nénɡ wēn xí香①九龄能温席,xiào yú qīn suǒ dānɡ zhí孝于亲所当执②rónɡ sì suì nénɡ rànɡ lí融③四岁能让梨dì yú zhǎnɡ yí xiān zhī弟④于长⑤宜先知⑥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首⑦孝⑧悌次见⑨闻⑩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知某数⑪识某文⑫yìér shí shíér bǎi 一而⑬十十而百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

二年级三字经打印版

二年级三字经打印版

第一课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始终。

第二课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第三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第四课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第五课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第六课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

第七课舆图广,超前代。

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

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

李闯出,神器焚。

第八课清世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

第九课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

第十课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第十一课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第十二课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第十三课彼颖悟,人称奇。

二年级必背古文《三字经》

二年级必背古文《三字经》

二年级必背古文《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上学期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课外必背必背《三字经》内容《三字经》链接网址/19.html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注释】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注释】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bù xué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注释】昔:从前。

三字经全文儿童版

三字经全文儿童版

《三字经全文儿童版》一、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我们的本性都很相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习惯和行为可能会变得各不相同哦。

二、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好好教育,我们的本性就会改变。

所以,小朋友们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专注和坚持。

三、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你们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孟子的妈妈为了让他有个好环境学习,三次搬家。

如果孟子不好好学习,妈妈就把织布机上的线剪断,告诉他不学习就会一事无成。

四、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有五个儿子,都教育得很好,他们的名字都很有名哦。

这说明只要用心教育,孩子们都能成为优秀的人。

五、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父母只养孩子,不教育孩子,那就是父母的过错。

同样,如果老师不严格要求学生,那就是老师的懒惰。

所以,我们要互相督促,共同成长。

六、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小朋友,你们要记住,不好好学习是不对的。

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等到老了,就会后悔莫及。

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七、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八、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作为孩子,在你们还小的时候,就要学会尊敬父母、老师和朋友们,还要学习礼貌和礼仪。

这样,你们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有礼貌的人。

九、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有个叫香九龄的孩子,他九岁就能为父母暖被窝。

孝顺父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做到的,我们要像香九龄一样,关心父母,体贴他们。

十、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尊敬兄长,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道理。

小朋友们,我们要懂得谦让,关心兄弟姐妹。

十一、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是增长见识。

我们要学会计算,认识文字,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为将来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必背《三字经》和古诗A4打印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必背《三字经》和古诗A4打印

1《出郊》(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2《汾上惊秋》(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初雪》 柯岩 昨天,我做梦了,梦见漫天飞雪, 那么急,那么密, 可我怎么也抓不到手里…… 今天,你真的来了,可我一点也不敢碰你。

怎么你,你——比梦更美丽! 12《听声》(清)张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

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

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二年级上《三字经》

二年级上《三字经》

三字经rén zhī chūxìnɡběn shàn xìnɡxiānɡjìn xí xiānɡ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ɡǒu bú jiào xìnɡ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ɡuì yǐ 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时时不能放松。

xī mènɡmǔ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ɡjiāo wǔ zǐmínɡjù yánɡ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二年级必备《三字经》、古诗资料

二年级必备《三字经》、古诗资料

三字经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雨白居易(唐)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渡汉江宋之问(唐)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魏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山中杂诗吴均(南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问答李白(唐)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无题李商隐(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字经》全文及意思(二年级)

《三字经》全文及意思(二年级)

二年级背诵内容《三字经》全文及意思秋第1周: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秋第2周: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秋第3周: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10、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11、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12、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秋第4周:13、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14、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15、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16、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秋第5周:17、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18、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19、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20、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秋第6周:21、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22、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23、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24、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秋第7周:25、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26、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27、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28、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秋第8周:29、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30、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31、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32、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秋第9周:33、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34、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35、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36、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秋第10周:37、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38、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39、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40、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二年级必背古文

二年级必背古文

二年级1、《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2、《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4、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二年级1、《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2、《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4、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二年级1、《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2、《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4、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二年级1、《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上学期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课外必背必背《三字经》内容《三字经》链接网址/19.html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注释】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注释】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bù xué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注释】昔:从前。

二年级朝读经典(上册)唐诗宋词100首、三字经必背

二年级朝读经典(上册)唐诗宋词100首、三字经必背

目录(二年级上学期)一古诗选读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登乐游原》…………………………………………………(唐)李商隐4﹑《易水送别》…………………………………………………(唐)骆宾王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6﹑《赠刘景文》…………………………………………………(宋)苏轼7﹑《山行》………………………………………………………(唐)杜牧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赠汪伦》……………………………………………………(唐)李白10﹑《终南望余雪》………………………………………………(唐)祖咏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1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13﹑《枫桥夜泊》………………………………………………(唐)张继14﹑《早春》………………………………………………………(唐)韩愈15﹑《暮江吟》…………………………………………………(唐)白居易16﹑《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二《三字经》选读17三字经(一)18三字经(二)19三字经(三)20三字经(四)21三字经(五)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二年级中华诵三字经68

二年级中华诵三字经68

二年级中华诵三字经68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研习,割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导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无人知晓义。

为人子,方少时,和亲师友,学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言某数,辨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经传。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杂烩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低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实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利亚,勿违反。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存有古文,小小篆,隶草继在,不容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存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4、风
5、凉州词(黄河)
6、登鹳雀楼
7、春晓
8、鹿柴
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
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4、风
5、凉州词(黄河)
6、登鹳雀楼
7、春晓
8、鹿柴
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
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4、风
5、凉州词(黄河)
6、登鹳雀楼
7、春晓
8、鹿柴
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
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4、风
5、凉州词(黄河)
6、登鹳雀楼
7、春晓
8、鹿柴
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
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