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金时代》的叙事模式

合集下载

论《黄金时代》的叙事和创新

论《黄金时代》的叙事和创新

论《黄金时代》的叙事和创新[摘要]《黄金时代》是一部实验性的小众电影。

它并不试图讲述一个逻辑严密、跌宕起伏的故事,相反,它的叙事呈现出碎片化倾向,这体现出创作者对历史真实的独特认识。

影片中人物直接面对镜头说话的做法,在起到间离效果的同时,也将观众置于必须和人物对话的境地,从而将观众带入影片之中。

此外,客观化的叙事并不代表创作者叙事立场暧昧,相反,电影的每一处细节都昭示着创作者的立场和倾向。

[关键词]《黄金时代》;叙事风格;叙事立场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的文艺大片《黄金时代》于2014年上映期间,票房惨淡。

在当下火爆的电影市场中,随便一部商业电影票房也能轻松过亿,而这部投资8000万、集合了众多明星、制作精良的文艺大片,即使长线放映,也仅收获了区区两千万的票房。

观众之所以对这部电影不买账,与国内文艺片的市场并不成熟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部电影对观众观影经验的挑战。

冗长而支离破碎的叙事,人物突然面对镜头说话,众多陌生的历史人物不断上场与退场,都让观影者感到陌生而无序,许多观影者终于失去耐心而退场。

不过,观众的不买账,票房的失利,并不能抹杀《黄金时代》在电影叙事和电影语言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201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授予《黄金时代》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五项大奖,即是对这部电影的探索和创新的肯定与鼓励。

《黄金时代》在电影叙事和电影语言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效果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显然是必要的。

一、碎片化:寻找的过程与结果《黄金时代》试图展现的是作家萧红的一生以及她背后的那个时代。

但影片并没有像一般的人物传记片那样讲述一个逻辑清晰、叙事连贯、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没有像纪录片那样用完全纪实的手法展现、评判萧红的一生。

整部影片主要由萧红的自述、萧红的作品、萧红朋友们的讲述以及一些片断的情节连缀而成,因此整部影片并不连贯,而是呈现出片断化、碎片化的特点。

为什么影片会采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创作者的创作动机何在?纵观整部影片,与其说创作者是在讲述萧红的故事,不如说是在呈现寻找萧红的过程和结果。

评述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叙事

评述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叙事
黄金时代间离效应的评述黄金时代中所把握的距离在笔者看来对于萧红作品及其生平有所了解的观影者来说这个距离首先有必要的不至于使电影过分渲染情绪而落入爱情八卦之流但影片对于萧红在时代压力下做出选择价值与情感的冲突并没有深入表现也就有在打破幻觉后给予更有意义的内容去弥补间离所导致情绪的消解和情节的断裂仅仅成了视觉化的文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突兀 ” 的形式 ,也有 将创 作者 阐释 重点提 示给 观众 的 效果 。 间离 打破 了 电影 “ 凝视 ”的特 性 ,进一 步消解 故事 的 完整 性 。“ 黄 金 时代 ”是给 观 众 的一 个幻 觉 ,继 而 打破 这 个宣 扬 自由,实则 “ 在 笼子 里 ”的 民国印象 ,这种 反差 会 让观 众 思考 。间 离 的最 终 目的并 不是 营造距 离感 ,而是 让 观众 以理性旁 观 、克制 的心 理距 离去 审美 ,继而 直接沟 通 观众 与 导演意 图 。 只 是,作 为一 种并 不普 遍的影 视语 言 ,间离 的距 离把 握如 果 合适 ,可 以成就 影片 的艺 术特 色与理 性 审视 ;但 如 果把 握不 好 ,缺 少共 情 的距 离感 则会疏 离观 众 。
学刊》 2 0 1 4 - 0 6期 ②李樯 : 电影 《 黄金 时 代》 纪录片: 《 她认出了风暴》 ③《 小说修辞学》韦恩 ’ 布斯 广西人 民出版社, 1 9 8 7 年版 ,
2 0页
其 次 , 以视 点 转 换 来解 构完 整 的故 事 情 节 , 是对 于 故事 真实 性的 间离 :主要 表 现采 用 “ 罗生 门 ”式 的视 点 转 换 ,对 于 二萧 分手 ,晚年 萧 军 、端木 蕻 良和 聂绀 弩 的不 同 说法 ,呈现 各 自角度 的还原 ,不 替观众 选择 “ 真相” 。 再 次 ,在 镜 头 语 言 方 面 ,避 免 “ 正 反打 ”等 让观 众 对 萧 红本 人具 有代 入感 、交 流感 的镜 头 ,以达 到影像 叙 事 的间 离 。片 中萧红镜 头 多来 自他 人 的主观 视角 , 明确 显 示 影 片 是他 人眼 中萧 红形 象 的聚合 ,并 非作 为一个 真 实 的客 体 。最典 型是在 与 端木 结婚 的片 段 ,只有 两人 的对 白,没 有 其他 人 的反应 镜头 ;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心得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心得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心得《黄金时代》是中国作家王小波的一部作品,该书以底层知识分子王二的视角展开叙事,通过对爱情、思想等主题的处理,展现了一个颇具讽刺与幽默色彩的社会现实。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深受其思想的触动,以下是我对《黄金时代》的读书心得。

首先,我们可以从《黄金时代》中感受到王小波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者善于运用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相结合,使整个故事充满了讽刺与悲喜交加的情感。

例如,在小说中,王二这个主人公经常以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不幸经历,让人忍俊不禁。

而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起来也更加流畅。

其次,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令人深思。

小说中的王二与王二的女友巴桑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爱情经历。

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和诙谐的情节,刻画了两个人之间的时而亲密时而猜忌的关系。

通过对真实感情的描写,读者能够看到爱情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揭示了社会背景对爱情的冲击和磨难。

此外,王小波通过《黄金时代》中的角色形象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在小说中,主人公王二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

他的角色形象体现了一种“底层知识分子”的特点,他们既不甘于像普通人那样安于现状,又无法摆脱社会的困境。

王二和他周围的人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虽有抱怨和不满,但也接受了现实,默默地生活着。

通过这样一个角色,王小波展示了这一阶层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困扰着整个社会的问题。

最后,《黄金时代》还对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启示。

小说中的王二是个自由思考者,他对于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书中,王二展示出对于个人选择、意识形态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他试图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通过王二的思考与行动,王小波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下的迷茫与困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探索中寻找真理的勇气。

综上所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一部充满了讽刺、幽默和哲思的小说。

王小波《黄金时代》社会底层的幽默与悲情

王小波《黄金时代》社会底层的幽默与悲情

王小波《黄金时代》社会底层的幽默与悲情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以其独特的文风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社会底层的幽默与悲情。

通过对主人公陈清扬的描写,王小波生动地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特点和命运。

本文将从幽默与悲情两个方面,探讨《黄金时代》中社会底层的表现。

一、社会底层的幽默在《黄金时代》中,王小波通过对社会底层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其中蕴含的幽默元素。

例如,在小说开头,陈清扬和她的朋友们在城市中漂泊,生活困苦艰辛,但他们却用调侃和玩笑来疏解压力。

他们常常用幽默的语言和逗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无奈,令读者在悲情之中感受到一丝轻松和快乐。

此外,王小波还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述,揭示出他们的幽默之处。

例如,陈清扬的男友孔令贤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他幽默、风趣的性格赋予了他在灰暗生活中的一丝亮色。

他常常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给人以意外和欢乐。

这种幽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困境和痛苦。

二、社会底层的悲情尽管《黄金时代》中存在许多幽默的元素,但王小波却没有掩盖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情。

小说中,陈清扬和她的朋友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命运的不公。

他们漂泊在城市中,生活在贫穷和无助之中,缺乏社会地位和尊严。

他们与世界的脱节,以及他们内心深处深深的孤独和无奈,无不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情。

同时,王小波通过对陈清扬的刻画,呈现了社会底层女性的特殊境遇和悲情。

陈清扬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痛苦和不幸,面对家庭暴力、性别歧视和生存困难,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苦痛。

她渴望获得自由和幸福,却始终被社会和命运的桎梏所束缚。

总结起来,《黄金时代》中社会底层的幽默与悲情在小说中交相辉映。

王小波以独特的文风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和精神状态。

他通过幽默的元素和悲情的情感,使读者对社会底层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产生共鸣和思考。

通过《黄金时代》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和内心世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作者:谢强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9期“对世界的叙述不计其数”,罗兰·巴特如是说,正是通过这丰富异样的叙述,写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看法,使文本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正是以匠心独运的叙述使文本充满魅力,流光溢彩。

如果说写作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秩序化,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建构,那么,对读者来说,阅读就是对文本的解构和还原,对写作者精神世界的探索。

当进入文本时,读者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期待,即用个体的所知来理解文本,而这种阅读方法常在高明的文本前碰壁,个体所知变得荒诞不经。

因为在这些文本里,阅读的钥匙与关键是文本的所设,即写作者在文本世界里所构造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它们常迥异于个体的所知,当阅读者找到文本所设时,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文本。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正是一个反所知立所设的趣味横生的文本。

文本是这样拉开的:陈清扬下山来找王二,讨论她是不是破鞋的问题。

“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

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过汉。

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是没有偷过汉。

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

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

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则起码有一人为其所偷。

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

”[1]既然陈清扬是破鞋的条件不成立,那么要证明陈清扬不是破鞋顺理成章。

如果按此逻辑去展开故事,文本与个体的所知似乎是不矛盾的。

然而下一句,作者笔锋一转,“但是我偏说,陈清扬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无庸置疑。

”这句话让个体所知受挫,为什么王二不愿意证明陈清扬的清白?为什么王二认为陈清扬就是破鞋?于是追寻此后的实质成了阅读的焦点。

文本在后面给了一些提示,出现了第二个关于逻辑推理的游戏。

若读者将二者参差对照,就能察觉其中的秘密,感悟一种写作的智慧。

“我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想证明她不是破鞋,就能证明她不是破鞋,那事情未免太容易了。

电影《黄金时代》的叙事视角

电影《黄金时代》的叙事视角

我们在 面对许许 多多 的文学和影 视作 品时一直 在 问这样 的一些 问题 ,那就是 剧 中或 者文本 中的故 事情
节 “ 谁 在看 ” ? “ 怎么看 ” ?这也就 是叙述 视角 的问题 ,同样 的一件 事情 ,男 人看或 者女人 看 ,陌生人看 或
者熟悉 的人看 ,结 果往往 不一样 。有时候 叙述人 可 以跨越 时空 的局 限 ,看到 不同时 空 中的事物 ,而有 时叙


叙 述 视 角 的分类
叙述 是作品 中对故 事 内容进行 观察和讲述 的角度 ,根据叙述者 观察故事 中情境 的立 场和聚焦点而 区分 。 那么 ,到底 什么是视 角?小说家达林 ・ 斯特劳斯 坚持认为 , “ 视角就是 人物在讲 述或者体验故 事时 的思 维活 动。 ”创 造性非 虚构文 学大师 菲利普 ・ 杰 拉德则 认为 ,视角既 可 以是第 一人称 也可 以是第 三人称 ,需要 依据 故事叙 述者对人物 思想 的了解程 度来变换 。 [ 1 】 传统 的叙事视角 研究按一 般叙述 的人 称来划分 :第 一人称叙 述是 叙述者 作为故事 中人物从 内在 角度讲故 事 的叙 述方式 ,第三人 称是叙 述者 以旁观者 的 口吻从外部 讲故
众叙 述人物 的言语 和行为 ,但 不进入 任何人 物 的意 识 ,甚 至表现 的什么也 不知道 。在 当代小说 和影视 作 品
中往往会采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旁观者冷漠的叙事方式,比如在电影 《 举起手来》终究是采用了外聚焦叙述。
“ 内聚焦”则是叙述 人通常把焦 点集 中在 某一个人 物身上 ,叙述 人所知道 的东西 和被叙 述人一样 多 , “ 内聚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0 — 1 3
作者简介:刘云霖 ( 1 9 9 2 ~) ,男,黑龙江穆棱人,硕士研究生 ,从事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黄金时代》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

《黄金时代》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

黄金时代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黄金时代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而闻名。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流派,注重对传统叙事方式的颠覆和创新,强调对内心体验、意象、语言等方面的探索。

本文将重点讨论黄金时代如何运用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来突出其独特之处。

(一) 非线性叙事结构黄金时代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故事从头到尾逐步展开的模式。

小说通过跳跃性的时间和空间转换,交错地展示了主人公陈清扬以及其他相关人物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片段。

这种非线性结构不仅使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测来还原故事情节,更增强了小说呈现出来的碎片化感觉和混沌感。

(二) 多元视角黄金时代以多个第一人称视角为基础进行叙述,在不同角色间进行视角切换,呈现出多元的观点和体验。

这种多元视角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人物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进而拼接起整个故事的逻辑线索。

(三) 意象和隐喻黄金时代运用丰富而独特的意象与隐喻,深入挖掘人类内心世界中隐藏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一系列意象(如白狗、船、手枪等)和隐喻(如飞机是资本主义、大树是社会主义等)的巧妙安排和反复出现,作者在无形之中传递了关于社会现实、人性困境以及价值观念冲突等方面的思考。

(四) 自省性叙述黄金时代经常使用自省性叙述来表达主要人物内心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情感和思想。

作者通过让主人公陈清扬发表内心独白以及回顾与分析过去事件,展示出他对于生活、爱情、政治等各种问题所持有的怀疑态度与自我反思。

这种自省性叙述不仅赋予了小说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也使读者能够与主人公心灵产生共鸣。

(五) 语言创新黄金时代还在语言运用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作者将普通话和方言融合使用,并使用大量口语化的对话和流行文化元素,使故事的呈现更加贴近当代社会。

这种语言创新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写实性和可读性,也为现代社会以及年轻一代读者提供了思考和认同的空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叙事手法运用,黄金时代成功地展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特有的独特魅力。

《黄金时代》点评

《黄金时代》点评

《黄金时代》点评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被誉为知青文学的突破之作。

该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呈现了“文革”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首先,小说中对于性爱的正面书写是一大亮点。

王小波以直率、坦诚的态度描绘了主人公王二与陈清扬之间的性爱关系,这种真实而自然的表达方式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极为罕见。

通过这种书写,小说不仅挑战了传统道德观念对于性爱的束缚,也揭示了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于欲望和自由的追求。

其次,小说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也是其魅力所在。

王小波以幽默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文革”时期社会的荒谬和残酷,对于权力、道德、人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通过主人公王二的视角,对那个时代的人们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反抗。

此外,小说还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

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和自由权利,王小波通过小说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他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实、自由、独立的生活,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也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王小波通过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最真实、最自由的一面。

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和幸福,展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书籍《黄金时代》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揭示了“文革”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对于当代文学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黄金时代》是中国导演许鞍华根据著名作家王小波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间离”手法,展示了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历程和对爱情、自由的探寻。

电影采用了非线性的时间结构,通过交叉剪辑的手法展示了女主角陈丹青的过去和现在。

在过去的时光中,观众可以看到她在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与丈夫刘半农的婚姻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在现在的生活中,陈丹青成为了一名独立自由的女性,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这种非线性的时间结构让观众可以全面了解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并对她的人生态度、性格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电影运用了一些“间离”的手法,将陈丹青与其他人物的经历相互呼应、隐喻,以展示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复杂性。

例如电影中出现了两个男主角,刘半农和黑眼镜。

他们有着相似的职业、相似的相貌,有时候观众会把他们混淆,让人感到迷惑。

这种“间离”手法使得观众可以在模糊与明确、真实与虚幻之间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冲突,并引发对于人性、对于爱情的思考。

电影还通过一些镜头和符号的运用来表达“间离”的意象。

在电影中,许多镜头都体现了陈丹青与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的隔离与冲突。

电影中的许多场景都有窗户、栏杆等物体的遮挡,让陈丹青与世界保持隔离。

而在电影的结尾,陈丹青走向自由,穿越了一个又一个的栏杆,象征着她的突破和解放。

这些符号的运用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凌乱与交错的美感,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电影通过音乐的运用也体现了“间离”的手法。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带有浓厚的欧美风格,与电影中的情节并不完全呼应。

这种音乐与情节的不统一让观众产生一种“间离”的感觉,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张力和审美价值。

电影《黄金时代》通过“间离”的手法,从非线性的时间结构、人物的呼应与交错、符号的运用以及音乐的呼应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历程和对爱情、自由的探寻。

这种手法使得电影具有一种复杂与迷离的美感,引发观众对于人生、爱情等话题的深入思考。

黄金时代王小波的现代文学巅峰之作

黄金时代王小波的现代文学巅峰之作

黄金时代王小波的现代文学巅峰之作黄金时代是中国作家王小波的一部现代文学巅峰之作,该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

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背景介绍与文学风格黄金时代出版于1991年,这是一个关键时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小说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为背景,展示了人们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与无奈。

通过对情感、性别和政治等议题的探索,王小波以独特的幽默,讽刺和悲喜交织的叙事风格,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开创了新的叙事模式。

二、角色形象塑造黄金时代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其中,陈清扬是小说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通过她的视角,读者看到了中国女性在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

陈清扬的刻画既有现实主义的细致描摹,又有玄虚的象征意味,使得她成为了一个丰满而独特的文学形象。

此外,小说中还有一系列其他鲜明的角色形象,如政治运动中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及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多样又鲜活的社会画卷。

三、情感与性别黄金时代不仅探讨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深入剖析了情感与性别议题。

小说通过陈清扬的自述,呈现出她对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渴望。

这一主题在整个作品中贯穿始终,让人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处境和她们对于自身权利与价值的追求。

王小波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揭示了性别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威与权力的批判,从而深刻地展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

四、政治背景及批判黄金时代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之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小说的政治批判提供了契机。

王小波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剧变和个人的心灵困惑。

他通过夸张的手法和荒诞性的描述,暗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虚伪和人的本质。

同时,通过角色的讽刺和自嘲,王小波呈现了政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挑战了当时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权威。

五、现代性与文学创新黄金时代以其非传统的叙事艺术和各种文学元素的混合运用,展示了王小波对于现代性与文学创新的尝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电影《黄金时代》是由导演许鞍华执导,张国荣、林青霞主演的一部经典作品。

影片以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为蓝本,讲述了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胡兰成在香港流亡生活,与张爱玲之间一段深情爱恋的故事。

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场景再现,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许鞍华运用了许多独特的叙事手法,其中之一就是“间离”手法。

“间离”手法是指通过对时间、空间、情节的跳跃和断裂,强调戏剧性的张力,使得观众对影片的情节或角色之间的关系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在《黄金时代》中,“间离”手法的运用让影片呈现出独特的节奏和叙事张力,使得影片更加富有张力和情感共鸣。

影片在时间上展现了明显的“间离”特点。

故事中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经历时段从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而电影的叙事方式并非按照时间线索进行,而是通过回忆、梦境、闪回等方式对故事进行诠释和展现。

观众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中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这种时间上的“离间”手法让观众更加全面地理解了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在空间上,《黄金时代》也展现了明显的“间离”特点。

从香港的繁华都市到美国的蓬勃发展,再到中国内地的动荡岁月,影片通过对不同地域场景的切换,加强了故事的张力和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表达。

这种空间上的“离间”手法让影片更加立体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情感起伏,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在情节上,《黄金时代》也运用了“间离”手法。

影片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上采用了跳跃式的叙事方式,跳过了原著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细节,突出了关键情节,以呈现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情感波动。

通过这种“间离”手法,影片在情节上呈现出了更加戏剧化的张力和震撼力,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除了在叙事上的“间离”手法,《黄金时代》还在影像语言、音乐配乐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影片备受赞誉。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逻辑分析“对世界的叙述不计其数”,罗兰?巴特如是说,正是通过这丰富异样的叙述,写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看法,使文本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正是以匠心独运的叙述使文本充满魅力,流光溢彩。

如果说写作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秩序化,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建构,那么,对读者来说,阅读就是对文本的解构和还原,对写作者精神世界的探索。

当进入文本时,读者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期待,即用个体的所知来理解文本,而这种阅读方法常在高明的文本前碰壁,个体所知变得荒诞不经。

因为在这些文本里,阅读的钥匙与关键是文本的所设,即写作者在文本世界里所构造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它们常迥异于个体的所知,当阅读者找到文本所设时,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文本。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正是一个反所知立所设的趣味横生的文本。

文本是这样拉开的:陈清扬下山来找王二,讨论她是不是破鞋的问题。

“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

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过汉。

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是没有偷过汉。

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

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

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则起码有一人为其所偷。

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

”[1]既然陈清扬是破鞋的条件不成立,那么要证明陈清扬不是破鞋顺理成章。

如果按此逻辑去展开故事,文本与个体的所知似乎是不矛盾的。

然而下一句,作者笔锋一转,“但是我偏说,陈清扬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无庸置疑。

”这句话让个体所知受挫,为什么王二不愿意证明陈清扬的清白?为什么王二认为陈清扬就是破鞋?于是追寻此后的实质成了阅读的焦点。

文本在后面给了一些提示,出现了第二个关于逻辑推理的游戏。

若读者将二者参差对照,就能察觉其中的秘密,感悟一种写作的智慧。

“我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想证明她不是破鞋,就能证明她不是破鞋,那事情未免太容易了。

《黄金时代》的叙事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分析

《黄金时代》的叙事分析基金工程: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方案工程(工程基金号:12JK0408)。

小说《黄金时代》是中国当代文坛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以“”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特殊时代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作为一部展现个人尊严和自我意志的作品,王小波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特殊的叙事手法,不仅使得逐渐被读者遗忘的知青生活再度成为小说主题,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眼中的“飞来横祸”带给他的人生际遇。

王小波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习过程造就了他对于中国文学的独特认知,他曾经说道:“假设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

”[1]317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小波本人对中国现代文学持慎重态度,他的思维模式更多地源自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以“性”作为切入点的独特手法在前人针对王小涉及其小说的研究中,其主要的研究方式可以分为三种:首先,局部学者小说文体的角度入手,认识到王小波的小说创作“富有天才地抵达和完成了一种对中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狂欢性文体,提供了用现代汉语写作的狂欢体小说”[2]。

其次,是局部学者针对小说中大量出现的“性”描写,对小说蕴涵的价值观念进展了解读。

除此之外,以小说的荒唐性、黑色幽默的语言等为角度切入进展研究的成果也数不胜数。

在王小波的作品中,他是在为读者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众多知青身上的故事,二者具有高度的重合性。

所不同的是王小波在讲述“故事”时采取了特殊的手法。

这是缘于他本人独特的文学认知,王小波对待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并非是他本人的标新立异,而是受到他本人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作为一名知识青年,王小波曾经和两千万人一起在伟人的号召下扎根农村。

对于有过知青经历的人来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一份珍贵的财富。

在完毕自己的知青岁月后,王小波没有迅速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而是先后经历了上大学、留学、当大学教师等多个人生角色的转换。

最终,当王小波成为一名独立撰稿人之后,他才开场将发生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的“故事”写出来。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

论电影《黄金时代》的“间离”手法《黄金时代》是一部由导演许鞍华执导,王家卫监制,张国荣、张曼玉主演的文艺片。

这部电影于1997年上映,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代上海,讲述了一段艺术家与作家之间的浪漫故事。

本文将着重探讨该电影中所运用的“间离”手法。

“间离”是电影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常被用来营造某种情感、氛围或者情节的紧张感。

在《黄金时代》中,导演许鞍华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达到这种效果,使电影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从叙事、摄影、音乐等方面来探讨这种“间离”手法在该电影中的应用。

从叙事结构上来看,《黄金时代》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被划分成多个片段,这些片段之间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串联,而是通过跳跃的手法来呈现。

这种叙事结构带来了一种跳跃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时而置身于旧上海的繁华和舒适,时而又陷入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之中。

这种叙事结构的设置,正是在为电影中的“间离”手法打下了基础。

影片的摄影手法也是营造“间离”氛围的重要手段。

《黄金时代》中的摄影画面常常采用了宽幅、模糊、抽象的手法。

电影开头的一场雨夜戏,透过雨水流淌的车窗,我们看到张国荣、张曼玉两位主人公的脸庞,在雨水的模糊、透明中,他们似乎又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这种摄影手法不仅让观众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也增加了影片的审美意义。

它也让电影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技巧,通过摄影的“间离”手法,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到影片的情感氛围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黄金时代》中的音乐也对“间离”手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和爵士乐,这些音乐在剧情发展中的用处并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更多的是在情感上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度的描述。

配乐《风继续吹》中的高亢的男声表达出了主人公内心对遥远目标的向往和渴望,而《人面不知何处去》中的低沉音乐更是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进行了深刻的诠释。

这些音乐的运用,既让电影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样,又增加了观众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共鸣,为电影的“间离”主题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王小波《黄金时代》叙事分析浅谈

王小波《黄金时代》叙事分析浅谈
黄金时代是已故当代作家王小波的得意之作本文试图利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述者叙事话语等方面分析作者构建此小说文本的特点并且透过这些特点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思想与隐喻内涵
第1 l 卷 第 6 期 2 0 1 3 年1 2 月
红河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o n g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1 1 N o . 6 D e c . 2 0 1 3
王小 波 《 黄金时代 》叙事分析浅谈
太星南
( 蒙 自市红 河州委 党校 ,云 南 蒙 自 6 6 1 1 0 0)
摘 要:《 黄金时代 》是已故 当代作家王小波的得 意之作 ,本文试 图利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述者 、叙事话语等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2 7
作者简 介 :太星南 ( 1 9 8 7 一 ),女 ,云南 曲靖人 ,硕士 ,助教 ,研究 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5 4
红 河 学 院学 报
2 0 1 3 . 6 / 文 学 研 究
的角 度 。作 者 时不 时 的出现 “ 我 记得 那 些 日子 里 ” 的话语 ,将 读 者拉 回叙 述者 所 在 的第 一 叙 述层 ,让
料。
人 保 组 的 房 子在 厂 部 的路 口上 ,是 一 座孤 零 零
的土坯 房 。
从中可 以看出文本时间的迂 回跳跃。直到读者 再次翻阅文本 ,才能大致将故事的线索整理出来 : 第一人称叙述者 “ 我” ,回忆 了在云南插队当知青 的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 ,引诱被众人诬为 “ 破 鞋 ” 的女 医 生 陈清 扬 ;反抗 人 世 的 荒诞 现 实 ,两 人 跑进深 山;在人保组交待两人不正当的男女关 系、 写交 待 材 料 ;又 在 二 十 年后 两 人 重新 相 遇 ,谈 论 往 昔 ,最 后分 手 。 在 整个 故 事 的叙 述 中 ,王小 波 刻 意避 免一 次 性 的完整讲述 ,将 时间变形。其 中最明显 的便是追述 和预述 的交叠使用 。小说一开头便是典型的追述 , 回忆 了二 十 年前 的故 事 。但 在 回忆 中 ,作者 又 提及 女主角陈清扬后来说的话 ,是在整体性追述 中的预 述 。在 时 间 分析 中 ,通 常将 故 事发 生 的先后 时 序 与 叙 事 文 本 时序 之 间 出现 的各 种 形式 之 间的不 相 吻合 称 为错 时 。I 2 1 l 在这 样 的往 复交 叠 的错 时里 ,读 者 可 以 明显 的感 受 到叙 述 者 的 两个 声音 在 说 话 ,那 就 是 叙述 自我 和 经验 自我 的穿 插 。在第 一 人 称讲 述 中 , 第一人称 “ 我”既涉及进行故事讲述 的叙述 自我 , 同时也涉及作为 故事 中人物 的经 验 自我[ 2 】 9 。叙述 自我代表事后客观的角度 ,经验 自我代表事发 当时

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的叙事策略的传承

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的叙事策略的传承

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的叙事策略的传承《情人》和《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的经典作品,两部小说的叙事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事手法等方面对两部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对比,探讨其传承与演变。

从叙事结构角度看,《情人》采用了故事嵌套的叙事结构。

小说以一个老者告诉故事为起点,老者的故事中又插入了一个年轻人的回忆,形成了故事中的故事。

这种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线性叙述的束缚,呈现出多线索、多层次的叙事效果。

而《黄金时代》则更加注重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表达。

小说的篇幅被划分成许多短小的章节,通过断章取义、时空跳跃等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的交织与冲突。

两部小说的叙事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拼贴性和非线性特点,但《黄金时代》更加注重对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组织,借此呈现主人公内心的错综复杂和矛盾抉择。

在叙述视角的选择上,《情人》和《黄金时代》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

《情人》以老者和年轻人的故事嵌套叙述为基本叙事方式,老者的故事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展开的,而年轻人的回忆则通过第一人称的描写来呈现。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过程。

《黄金时代》则采用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我”叙事,通过主人公的视角,直接展示了她的思维过程和情感变化。

这种叙述视角的选择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主人公内心的叙事体验。

在叙事手法的运用上,《情人》和《黄金时代》都展现出王小波独特的叙事风格。

《情人》以幽默、夸张、讽刺的叙述方式,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利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对社会现实进行了一种戏谑和嘲讽,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快感。

《黄金时代》则以叙述的碎片化和语言的跳跃性为特点。

故事中女主人公完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同时利用讽刺和夸张等手法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虚伪。

这种叙事手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反思。

2024年萧红黄金时代的读后感

2024年萧红黄金时代的读后感

2024年萧红黄金时代的读后感《黄金时代》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小说于1941年出版,主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女作家的成长、奋斗与痛苦。

作为一部曾经带给无数读者共鸣和震撼的作品,《黄金时代》不仅在文学上展现了萧红的才华,更折射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风貌。

《黄金时代》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呈现,通过女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她在崇尚新文化思潮的背景下,经历着种种挫折和痛苦,最终找到自我并寻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瓦尔登”,是个独立思考的女性,她不满于传统的束缚与压迫,渴望自由、平等、独立的生活。

她通过努力学习,尝试写作,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现实的残酷使她备受打击,她不得不面对家庭的压力、社会的歧视和个人的痛苦。

这种痛苦感在小说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现,令人心痛,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黄金时代》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背景是1918年阎锡山统治山西,然而,阎锡山并没有成为小说的主题,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背景,成为女主人公在其中生活的一种环境。

小说用朦胧的笔触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压抑、感伤和迷茫,蕴含着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在小说中,萧红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女主人公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却遭遇到了家庭的阻碍和社会的不理解。

她的母亲希望她做一个传统的女子,然而她渴望自由和独立。

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的痛苦经历,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困境和压迫。

女主人公像是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的痛苦和挣扎代表着一整代女性的追求和奋斗。

小说的文学风格独特,充满了温暖和亲切。

尽管小说中的主题是压抑和痛苦,但作者却以幽默而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

小说结构紧密,情节紧凑。

萧红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和挣扎。

同时,小说中的插叙、夹叙、回忆等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故事更为有趣且富有层次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黄金时代》的叙事模式
作者:何怡庆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
摘要:许鞍华导演在《黄金时代》中想要让观众注意到实验性的地方,所以在影片结构上采取了多人旁白插叙的方式,以数位与主角萧红相关联的亲人、作家朋友的评论叙述作为连接故事的彩线。

许导演以为这会让很多熟悉了商业片叙事模式的观众们产生距离感,但对一部分熟悉萧红,熟悉那一年代的观众而言,并没有产生观影障碍。

本文将通过以下三点来简单分析这种电影手法的特别之处。

关键词:《关键词》;叙事模式;旁白插叙
一、对逼真的塑造
对于《黄金时代》这部电影,观众与媒体都有很大的期待,影片上映后的评论也是十分激烈的。

虽然与同期影片相比,票房并不尽如人意,但笔者认为《黄金时代》是一部诚意之作,它试图以从萧红一人的生活反映出民国一批知识青年所处的环境与他们的写作状态,主创人员进行田野调查,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时代氛围,这样的努力使它与同样档期的一些偏娱乐快餐特性的影片拉开了距离。

旁白与叙述加强了观众的在场感,虽然这些插叙手法以一种“伪纪录片”的形态呈现,但它们或多或少也增添了影片的逼真性。

说它“伪”是因为它毕竟是演的,与真正的纪录片所不同。

《黄金时代》的主创人员对萧红生活过的地方都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演员汤唯更在片场一遍遍书写萧红的文字以求更贴近角色。

在旁边叙述的这些人当中,有萧红的弟弟,有与她共同工作生活过的白朗、聂绀弩等等,在影片的开头甚至出现了已逝的萧红本人对自己的叙述。

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导演想要的真实不是完完全全照本宣科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一种对生活、对角色高度的凝练。

许鞍华导演自己也说,要考据,但考据好了就要丢掉,让人物是鲜活的。

二、统一的宿命氛围
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确实打乱了时空,然而对于一部传记形式的影片而言,故事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说是平铺直叙的。

穿插其中的旁白叙述并不能构成故事情节的干扰影响,相反会形成一种别有意味的符号感,通过这些巧妙的叙事安排使影片产生出特殊的意蕴。

影片中进行旁边叙述的人似乎处于一个并不存在的时空,就美学上而言,这种营造方式构成了一种结构的对称与时间的对称而显得圆满。

戏剧的三一律讲求时间、空间与情节的统一,在电影中这样古典的要求虽然并不是必须但是氛围的整一性还是需要考虑的。

许鞍华导演采用的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就使得整个片子的格调统一的,通过这种旁白叙述将各个段落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就形式感而言是完善的。

李樯的残酷与许鞍华的温和在《黄金时代》中被调和成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黄金时代》中,许鞍华选择旁白插叙的目的似乎也是由于想要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一种理性的悲情:它不情绪化,虽然当时的文学青年们本是那样慷慨激昂雄心壮志;它不大发感叹大举抒情,虽然萧红所处的生活是那样的贫困交加让人寒心。

它只是慢慢地展开,细细地叙述,让人沉思良久哽咽不语,观众的情绪压抑却得不到释放,或许这正是许鞍华导演“叙述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不是讲故事而是讲人生”的目的罢。

三、形成一种讨论、争鸣的时代气氛
英国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虽然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有所不同,但《黄金时代》所经历的也是一个复杂的时期,用这段话来形容这个时代再好不过了。

与经济上作家们窘迫的状况呈反比的是,这一时期的他们的文学创作相当活跃,从东北乃至全国这些受到苏俄和欧洲影响的文学青年们热情激昂的创作来看,文坛中弥漫着一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许鞍华给我们虚构的这样一个议论的时空中,我们看到了这些文学家们最好的时候,彼时,他们风华正茂文采飞扬,他们的黄金时代被永远的定格在了那里。

正如饰演端木蕻良的朱亚文所说,“能活出自己理想中的生命的年代就是黄金时代”。

作为一个有文学修养的导演,许鞍华把她对这些作家的感情融入本片,或许他们因为时代因素并没有一个幸福完满的人生,但在许导演的片子里他们通过这些议论与叙述生活在一个不被打扰的安静空间里,用他们的言论继续感染观众。

大型的文艺片并不好拍,观众群体的不稳定性以及投资方的信心不足使得导演慎之又慎。

拍的太实验,怕挑战观众接受底线;拍的太乖巧,又达不到导演更深层次的追求。

这个两难的问题使得导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笔者认为《黄金时代》这部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有一定的实验性,又把这种实验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通过旁白的叙述使影片达到一种统一的格调,也塑造了一个讨论与争鸣的民国文坛氛围,在这一意义上,而言许鞍华导演的努力值得我们肯定。

参考文献:
[1]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赵远.香港烙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