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pt课件

四、确保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
(一)防范事故的一般原则 1. 屏障的原则:封闭管理、安全防护、安全隔离 2. 时间防护原则:防范安全的时段性、时效性 3. 个人防护原则:自我防护、自我控制、自我安全 4. 距离防护的原则:按照规定保持与危险源的距离 5. 替作业者的原则:利用高科技手段代替人的工作
*
9. 施工现场临边、临空及所有可能导致物件 坠落的洞口都用采取密封措施。 10. 操作人员进入高空作业、起重 作业、打桩作业等有物体坠落的施工现场, 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1. 高处作业严禁相互和上下抛掷。 12. 吊运的各种材料应采取牢固捆 扎措施,易散物件应放进专用容器内进 行吊运。
◆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本面2m 以上(含2m),有可能坠 落的作业处进行的作业。
◆ 高处坠落事故 操作人员在高处作业 中发生的坠落事故即为高 处坠落事故。
3.京沪高速铁路施工 可能发生高空坠物的严重性
● 80.4%的桥梁,上部结构作业形式多为高空坠物。 ● 机械化程度高,吊装或在机械上高空坠物机率高。 ● 跨通航大江、大河桥梁多,坠物后果不堪设想。 ● 跨高等级公路桥梁多,坠物后造成恶劣影响。 ● 跨既有铁路施工,坠物后严重影响铁路运输。 ● 在城镇施工,人员车辆密集,坠物伤害后果严重。
*
大量事故原因证明,单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情况并不多见,几乎都是由多种因素交织碰撞到一起而形成的。 有资料表明,高处坠落、高空坠物,占工程施工事故总量的83.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汇 报 人: 日 期:
目录
contents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高处作业 临边与洞口作业 攀登与悬空作业
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
PART
1
高处作业
• • 高处作业的定义 高处作业的基本规定 • 高处作业的分级
高处作业的定义
洞口作业: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其坠落 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临边与洞口作业
“垂直洞口”与“非垂直洞口”: 应理解为洞口垂直于楼面的叫“垂直洞口”,反之洞口不垂直于楼面的叫“非垂直洞口”。 洞口的防护措施是为防止人与物的坠落,为防止人与物的坠落。 “垂直洞口”:除采取封堵措施外,一般采取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 闭,设置挡脚板围档。 “非垂直洞口”: 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或专项设计盖板覆盖外,尚应采取 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围档。
3. 移动式行走轮的承载力不应小于 5kN,行
走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应小于 2.5N·m,移 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
行走轮的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
动状态。 4. 移动式操作平台在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 站人。
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 落地式操作平台: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 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1.落地式操作平台应独立设置,并应与建筑物进行刚性连接,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2.用脚手架搭设落地式操作平台时其结构构造应符合相关脚手架规范的规定,在立杆下部设置 底座或垫板、纵向与横向扫地杆,在外立面设置剪刀撑或斜撑; 3.落地式操作平台应从底层第一步水平杆起逐层设置连墙件且间隔不应大于4m,同时应设置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自1992-8-1 起执行---关于发布待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2]5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城科字第263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主编的《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0-91自1992年8月1日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安全标准技术当口单位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当口管理由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1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 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第206条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_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第一章总则第1.0.l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他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第2.0.6条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2.0.7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 (4)4、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9)5、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5)6、建筑施工安全网的搭设与安全防护的管理规定 (21)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措施合理和经济适用,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及施工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他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高处作业。
1.0.3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9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0.4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临边作业 workside operation施工现场中,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2 洞口作业 portal operation施工现场中,在使人有踏入、坠入或物料有坠落可能的楼、地面和墙面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2.3 攀登作业 climb operation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4 悬空作业 suspending operation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5 悬挂作业 suspended operation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用绳索通过悬挂方式沿立面在悬挂着的专门搭载作业人员及其工具的装置上进行的作业。
2.6 操作平台 operation platform现场施工中用以站人、载物并可进行作业的平台。
2.7 移动式操作平台 movable operation platform可以搬移的操作平台。
2.8 悬挑式钢平台 overhanging steel platform可以吊运并搁置于楼层边的操作平台。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操作平台—移动式操作平台
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 10 ㎡,高 度不应超过 5m,高宽比不应大于 3:1,施工 荷载不应超过1.5kN/㎡。
2.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 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 80mm,行走 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固定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目录
contents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高处作业 临边与洞口作业 攀登与悬空作业 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
1 PART
高处作业
• 高处作业的定义
• 高处作业的分级
• 高处作业的基本规定
高处作业的定义
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常见高处作业包括:
悬挑操作平台和支承式悬挑操作平台。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连接; 未经专项设计的临时设施上,不得设置悬挑式操作平台;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 5m,结构应稳定可靠,且其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安装吊运时应使用起重吊环,与建筑物连接固定时应使用承载吊环。 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卡环连接,钢丝绳卡数量应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且不得少于 4 个。 平台外侧应略高于内侧,外侧应安
②当非垂直洞口短边尺寸为 25 mm ~500 mm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 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③当非垂直洞口短边边长为 500 mm~1500 mm时,应采用专项设计盖板覆盖, 并应采取固定措施 ;
JGJ 80-19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施工前 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 落实所有安全技
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
条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 工具 仪表 电气设
施和各种设备 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 确认其完好 方能投入
使用
第
条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
全设施的人员 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 持证上
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
条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
防滑 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 冰 霜 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 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
六级以上强风 浓雾等恶劣气候 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
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 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
当在混凝土楼面 屋面或墙面固定时 可用预埋件与钢管
或钢筋焊牢 采用竹 木栏杆时 可在预埋件上焊接
长的
角钢 其上下各钻一孔 然后用 螺栓与竹 木杆件栓
牢
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 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
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 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
三 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 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
栏杆在上杆任何处 能经受任何方向的
处 梯形屋架应在两端 设置攀登时上下的梯架 材料可选用毛
竹或原木 踏步间距 不 应 大 于
毛竹梢径不应小于
二 屋架吊装以前 应在上弦设置防护栏杆 三 屋架吊装以前 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 吊装完毕后 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第二节 悬 空 作 业
第
条 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 并必须视具体
情况 配置防护栏网 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处作业分级
规定的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以上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在建筑施工的高处作业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每个工人都是家庭的支柱,没了安全,就谈不上什么工钱和幸福。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方面的安全技术规范。
一、高处作业的基本要求1.1 个人防护装备高处作业,像是与危险在跳舞。
一定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安全帽、护目镜、手套,这些可都是你的“护身符”。
想象一下,工地上一个工具掉下来,安全帽就像超人的披风,能保护你免受伤害。
1.2 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施工现场就像是一场战斗,事先的侦查可不能少。
每天开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梯子、脚手架、吊装设备,都是你“战斗”的道具。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别等到祸事发生才想起来。
这就像是打游戏,没升级装备,怎么能打得赢?二、高处作业的技术措施2.1 设定作业规范高处作业得有规矩。
作业前,工人们要仔细阅读施工方案。
方案里,详细说明了每个步骤,像是地图,指引你如何顺利完成任务。
规范作业,就能避免许多意外。
2.2 吊装作业的安全技术吊装作业像是一场精密的舞蹈。
指挥者得心中有数,信号员要清晰明了。
每一次的信号,都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安全。
作业中,要定期检查吊装设备,确保没有隐患。
记住,安全是无价的。
2.3 遇险处理预案有备无患是王道。
高处作业前,得有应急预案。
万一真的发生意外,工人们要知道该怎么应对。
提前进行演练,让每个人都熟悉应急流程。
安全绳的使用,得记得牢牢绑好。
生命可不能开玩笑。
三、加强安全培训3.1 定期培训的重要性工人们是安全生产的第一线,定期的安全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培训,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
每次培训,就像是一次充电,能让大家更加警觉。
只有真正理解安全,才能在危险中保持冷静。
3.2 现场演练的必要性光听讲座是不够的,得动手演练。
现场演练能让工人们亲身体验,明白在突发情况下该怎么做。
模拟情景,让大家身临其境。
这样的练习,就像是在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四、提升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高处作业的“护航灯”。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术合理和经济合用,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本规范合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造及普通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第 1.0.3 条本规范所称旳高处作业,应符合国标《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 规定旳“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 有也许坠落旳高处进行旳作业”。
第 1.0.4 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旳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原则旳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 2.0.1 条高处作业旳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旳施工组织设计。
第 2.0.2 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旳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旳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贯彻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贯彻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 2.0.3 条高处作业中旳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多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 2.0.4 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旳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 2.0.5 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旳安全技术设施,发既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住手作业。
第 2.0.6 条施工作业场合有坠落也许旳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者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旳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旳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品,应随时打扫干净;拆卸下旳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者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严禁抛掷。
第 2.0.7 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用可靠旳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旳高耸建造物,应事先设立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如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个加以检查,发既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者脱落等现象,应即将修理完善。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他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第2.0.6条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2.0.7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6. 遇有六级及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时, 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7. 暴风雨雪过后,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 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 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8.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 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 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并采取相应可靠措施,作 业后立即恢复。
● 一般高处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
◆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及以上情况的高处作业。 ◆异温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高处作业。 ◆雪天高处作业: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雨天高处作业: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夜间高处作业: 采用照明而进行的高处作业。
◆带电高处作业: 接近或接触带电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 努力钻研业务 精通管理技术
3 提高预见能力 及时消除隐患
4 善于借风造势 5 依靠员工群众
有效处置问题
群策群力推进
谢谢观赏!
2020/11/5
37
二、高处坠落常见事故形式
1. 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概念
◆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本面2m 以上(含2m),有可能坠 落的作业处进行的作业。
◆ 高处坠落事故
操作人员在高处作业 中发生的坠落事故即为高 处坠落事故。
◆ 高处作业类别
分为三类:临边作业、 洞口作业、悬空作业
2. 高处作业等级
3. 高处作业种类
(2)评 价
围绕可能性及后果两个方面,进行安全
风险综合评价,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方法,从管理、人员、工艺、设备、设施 等方面,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 评价结果与危险源识别清单合并为统一表 格;对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另外列表形 成重大危险源汇总表,并按优先考虑的顺 序进行排列。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3 基本规定……
4 临边与洞口作 业………………………………
…………………………………
……………………………5
4.1 临边作
业………………………………
…………………………………
………………………………5
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 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 floor typ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 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 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2 术语和符号
造成人员或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 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的立体作业。
2 术语和符号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bk——上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ck——次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zk——立柱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M——上杆最大弯矩设计值; Mc——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My——主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2)安全帽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帽不 符合标准
GB2811-2007安全帽国家标准
2.安全网
1)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外侧应采用密目式 安全立网进行封闭
2)安全网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网 GB5725-2009
3.安全带
1)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2)安全带的系挂应符合规范要求;
JGJ80 —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6 年 12 月 1 日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2007-2-1 18:55【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关于发布待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2]5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6)城科字第263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主编的《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0-91,自1992年8月1日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安全标准技术当口单位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当口管理,由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1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一、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定义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指在高处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守的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工作人
员的安全。
2、原则
(1)安全第一:在高处作业时,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
(3)定期检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必须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
3、规定
(1)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在高处作业前,必须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确保安全技术措施
的质量。
(2)提供安全设施:在高处作业时,必须提供安全设施,如安全网、安全绳、安全带等。
(3)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在高处作业时,必须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
安全眼镜等。
(4)组织安全教育:必须组织专业的安全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充分了
解安全技术规范。
二、实施
1、安全技术措施
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必须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
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网、安全绳、安全带等安全设施,以及安全帽、安全鞋、安
全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具。
2、安全培训
为了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必须组织专业的安全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安全技术规范,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具。
3、安全检查
为了确保高处作业安全,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技术规范的执行,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结论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必须认真执行,并定期检查,以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是施工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出现安
全事故,将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建筑施工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工人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具
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一、高处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作业区域
在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包括表面平稳、空气流通、无明火等条件。
另外,还需要监督和控制周围的行人和
车辆,确保施工区域不会对周围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
2、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例如安全绳索、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设备,以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不会发
生意外事故。
3、制定高处作业计划
在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对工作
区域的调查和评估、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安全措施和紧急避险
处理的预案等。
二、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1、必须戴上安全帽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要求工人佩戴安全帽。
安全帽可以在意外情况下保护头部,减轻伤害。
2、使用安全绳索及安全带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要求工人使用安全绳索及安全带。
安全绳索可用于支撑工人的重量,安全带可固定工人在高处作业时的姿势和位置。
在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时,必须检查设备的质量和结构是否满足安全需要,确保安全带和安全绳索的紧固力度。
3、高处悬挂式作业
在进行高处悬挂式作业时,必须要求工人穿戴安全带和安全绳索,并确保安全绳索的固定点在承受力方向上坚固可靠。
悬挂式作业必须使用合适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4、高处钢管脚手架
在进行高处钢管脚手架时,必须要求工人穿戴安全带并使用保护栏杆。
保护栏杆的高度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5、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
在进行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时,必须要求工人具有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并在进行作业之前进行详细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工人安全。
三、高处作业紧急避险处理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制定紧急避险处理预案。
预案包括发生高处作业事故时的报警方式、紧急救援措施、医疗救护措施等。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工人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紧急避险处理预案,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不会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