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铁路隧道施工人机套打全断面开挖工法
隧道机械化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施工工法
![隧道机械化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2dc1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a.png)
隧道机械化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施工工法隧道机械化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隧道的开挖施工是隧道工程的首要工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隧道机械化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机械化开挖:采用先进的隧道掘进机进行机械化开挖,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开挖质量。
2. 全断面开挖:以整个断面的方式进行开挖,减少了地层破坏和沉降程度。
3. 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在开挖掌子面前预先进行加固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4. 高度自动化:工法实施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提升了施工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土质和岩层的隧道工程,尤其适用于地质复杂、地表重要建筑物敏感或地下管道密集的场合。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技术措施实现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
具体包括:1. 地质勘察和预测:通过地质勘察和预测,准确了解地下环境,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设计:根据地下环境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3. 机具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具体隧道工程的机具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4. 施工组织: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预加固措施:在开挖掌子面之前,采取预加固措施,如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喷射桩等,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准备机具设备、布置施工现场。
2. 预加固施工:进行预加固工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开挖掌子面:采用隧道掘进机进行机械化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将掌子面开挖至预定控制点。
4. 掌子面后续加固:在掌子面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后续加固,如加固钢筋混凝土衬砌等。
5. 小断面顶进:开挖完掌子面后,进行小断面的顶进施工,直至将整个隧道开挖完成。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确保施工的协调和高效进行。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4163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d.png)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铁路隧道的全断面开挖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为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1.1 确定隧道开挖的具体位置和长度,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
1.2 根据设计方案,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的时间节点和工期。
1.3 确定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材料等资源,并进行充分的准备。
1.4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1.5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的安全准备2.1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要求。
2.2 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4 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施工过程1. 施工设备与工具准备1.1 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1.2 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1.3 配备足够的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现场准备2.1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无杂物。
2.2 搭建必要的施工暂时设施,如安全围栏、暂时工棚等。
2.3 划定施工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施工操作规范3.1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隧道全断面的开挖,确保开挖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3.2 采取合适的开挖方法,如爆破法、机械开挖法等,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3 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3.4 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确保开挖的断面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后处理1. 施工现场清理1.1 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废弃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1.2 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寿命。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选择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ae32d1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选择隧道全断面法施工月掘进速度表4一13单口月成洞在100米以上的隧道表单口月成洞在100米以上的隧道表表4—14注:以上各隧道均无横洞、斜井和竖井。
浅埋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及特点施工方法台阶法中隔墙法(CD)交叉中隔墙法(CRD) 大管棚法双侧壁导洞法(眼镜工法) 示意图适用条件适用于较好地层的中小型断面适用于软弱地层的中小型断面适用于软弱地层且地面沉降控制严格的中型断面适用于软弱地层的中小型断面,尤其是短隧道,如穿越铁路、公路适用于软弱地层的大中型断面,尤其是地面沉降控制严格的大型断面特点施工方便,速度较快,可增设临时仰拱和锁脚锚杆,对控制下沉有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对控制地面沉降有利施工复杂,速度慢,有利于控制地面沉降,但成本较高适用性强,结构形式简单,有利于控制沉降,但技术要求高施工复杂,速度慢,有利于控制地面沉降,但成本较高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及地下工程主要开挖方法重要指标比较施工方法示意图初期支护造价适用条件沉降工期防水拆除量1。
全断面法地层好,跨度≤8m 一般最短好无低2.正台阶法地层较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无低3。
上半断面临时封闭正台阶法地层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小低3.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地层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无低4。
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地层差,跨度≤14m 较大较短好小低5。
中隔墙法(CD工法)地层差,跨度≤18m 较大较短好小偏高6.交叉中隔墙法(CRD工法) 地层差,跨度≤20m 较小长好大高7。
双侧壁导坑法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眼镜工法)大长效果差大偏高跨度8。
中洞法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小长效果差大较高跨度9。
侧洞法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大长效果差大高成大跨度10。
柱洞法多层多跨大长效果差大高11.盖挖逆筑法多跨小短效果好小低。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2)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df00ce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4.png)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一、前言铁路隧道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隧道施工工法的选择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在铁路隧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工法特点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快速:采用机械化施工,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快速推进,大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同时,机械化施工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环保节能:全机械化施工工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噪音等问题,保护了周围生态环境,并节约了能源消耗。
3. 安全可靠:机械化施工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并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可靠性。
4. 适应性强: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土质地质条件,能够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施工效果。
三、适应范围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建设,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如山区、高原等。
四、工艺原理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将实际工程的具体要求与施工工法相结合,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这些技术措施包括:1. 土方开挖:采用先进的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如隧道掘进机、盾构机等,进行快速开挖施工,确保开挖质量和进度。
2. 支护结构: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锚索网片、钢拱架等,加固和稳定隧道结构。
3. 衬砌施工:采用预制砖块或混凝土块进行隧道衬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排水处理: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采取排水处理措施,保证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的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前期准备:进行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和方案制定等工作,确保施工前期的准备充分。
2. 土方开挖:采用隧道掘进机或盾构机进行土方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ce57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2.png)
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一、前言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对铁路双线隧道进行全面施工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人工施工方式,全机械化施工工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该工法已经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工法特点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快速:全机械化施工能够实现连续、稳定、高效的隧道开挖和支护施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
2、精确控制: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精确的仪器,可以实现对隧道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减少人力劳动:全机械化施工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成本,并减少了工人在危险环境下的劳动风险。
4、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全机械化施工工法可以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软土、硬岩、高地应力等,提高了工程适应性。
三、适应范围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隧道工程,特别适用于工期紧迫、施工空间有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
该工法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铁路项目中成功应用,得到了工程单位和施工方的广泛认可。
四、工艺原理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机械设备的运用实现施工过程的全自动化和高精度控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切削:采用隧道掘进机或大型剥离机进行切削和破碎,实现岩石的开挖和疏浚。
2、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来获取地质信息,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施工方案。
3、锚杆支护:使用锚杆等支护材料对开挖的隧道进行支护和加固,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槽钢支撑: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使用槽钢等材料进行临时支撑,保证开挖面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铁路双线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详细描述:1、准备工作:确定施工方案,组织设备和材料,进行地质勘探和设计。
2、开挖施工:通过隧道掘进机进行开挖,同时进行支护和加固。
3、支护施工:使用锚杆等支护材料对开挖面进行支护和加固。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328f36e2bd960590c677ff.png)
XX 铁路XX标段隧道工程编号:隧--(2016)02 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铁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适用于XX铁路XX标段双线隧道Ⅰ、Ⅱ级围岩,单线隧道Ⅱ、Ⅲ级围岩开挖,地下水状态:干燥或潮湿。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超前地质预报、全断面开挖、监控量测等严格执行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及铁建设[2008]160号文规定。
2.2外业技术准备(1)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大于均衡施工能力,均衡施工能力应大于施工进度指标。
(2)隧道单口施工,根据开挖方法配置1台大型挖掘机,另配备1台装载机进行装碴施工,大型自卸汽车不宜少于4辆,空压机一般不应少于3台。
(3)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3. 技术要求(1)隧道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覆盖层厚度、结构断面及地面环境条件等,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2)隧道开挖断面应以衬砌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量测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作适当加大。
(3)隧道开挖预留变形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隧道埋深、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
(4)隧道开挖过程中,应对隧道围岩进行观察和监测,拟定监控量测方案。
监测围岩变形,反馈量测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量测项目和量测频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5)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并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并根据爆破效果调整爆破参数。
方案铁路双线大断面特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铁路双线大断面特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a331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7.png)
方案铁路双线大断面特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工程设计的是一条铁路双线大断面特长隧道,全长约10公里,采用掘进法进行施工。
本隧道的施工具体工序主要包括:爆破作业、出土上电的运输和临时上下料口的施工、衬砌的浇筑和养护等。
1.施工人员组织安排本隧道施工需要由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
施工队伍应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爆破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运输人员等。
施工队伍应按照施工进度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设备选型与布置为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本隧道施工需要配备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如掘进机、起重机、运输车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噪音、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应采用低噪音、低排放的设备。
3.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并设置专门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系统。
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和隧道内部通风系统等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施工工序安排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艺要求和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衔接和配合。
具体的施工工序包括:爆破作业、出土上电的运输和临时上下料口的施工、衬砌的浇筑和养护等。
爆破作业应按照爆破方案和安全规定进行,减少振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出土运输和临时上下料口的施工应合理安排,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衬砌的浇筑和养护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衬砌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5.施工材料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采购和使用。
同时,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质量检验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符合要求。
6.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减少噪音、振动和颗粒物的排放。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隧道施工技术及管理》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上是方案铁路双线大断面特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能为实施该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铁路隧道开挖工法
![铁路隧道开挖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fd351e16fc700abb68fce1.png)
中隔壁法(CD法)
中隔壁法开挖方式
中隔壁法(CD法)
①
④
②
⑤
③
m 3~5 m 3~5 m 3~5 m 3~5
⑥
m 3~5 m 3~5
上:中隔壁法施工示意图 右:中隔壁法施工开挖
6、交叉中隔壁法 (CRD法、cross diagram) 将大断面分部分块开挖,环向初支步 步成环、纵向每步拉开短步序,一般适用 于Ⅴ~Ⅵ级围岩,围岩自稳性极差、浅埋、 洞口、下穿建构筑物等。 工法优点:步步成环,安全度高,可较 好地控制沉降。 工法缺点:工效低、进度慢、造价较施工
2、台阶法
隧道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台阶 间控制一定距离,上下平行作业,
一般用在Ⅳ~Ⅴ级围岩。
施工要点: (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台 阶数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倍开挖洞径, 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 设备情况确定。 (2)上台阶施作钢拱架,必要时采用扩大 拱脚、锁脚锚杆(管)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 期支护变形;下台阶施工时应保证初期支护钢 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固,钢拱架必须 落在实处,严禁悬空或落在虚碴上。 (3)下部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上部 围岩、支护的扰动。
4、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在三个台阶上分七个工作面,以前后七 个不同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及 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一般适用于黄土地 区。
施工要点: (1)做好工序衔接,尽量缩短台阶长度; (2) 隧道周边预留30厘米人工开挖,其 余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采用弱爆 破; (3)左右落底错开2~3米,严禁对开; (4)完善洞内排水 措施,严禁水浸泡拱 (墙)脚及在施工现场漫流。必要时配合井点 降水将水位降至仰拱以下。 (5)掌子面配备人员一般75人。
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2)
![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0c9ef6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9.png)
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和扩建,双线铁路的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然而,在既有线铁路上穿越新建隧道的施工工法,由于存在安全、工期、质量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成为了铁路建设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化设计:为了避免对既有线铁路的影响,施工方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包括施工钻孔的精度控制、固定爆破的精确度控制等。
2. 严格的施工条件限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作效率,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条件,例如天气条件、既有线铁路的运营时间等。
3. 多种施工技术组合应用:针对不同情况和要求,采用多种施工技术的组合,例如无人机测量、传感器监测等,以达到安全、高效、可控等目标。
三、适应范围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适用于需要在已有铁路线路上新建双线隧道的情况。
特别适用于交通密集地区、高速铁路等对施工条件要求较高的环境。
四、工艺原理双线铁路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依托于以下几个关键技术措施:1. 钻孔爆破技术:通过控制钻孔的位置和方向,精确控制隧道的穿越位置。
在爆破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爆破药量,以减小震动对既有线铁路的影响。
2. 施工钢架技术:在隧道穿越既有线铁路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钢架,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施工过程中的地下变形、位移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工艺 1. 前期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设计,确定施工路线和孔位位置,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钻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确测量孔位位置,并进行钻孔准备工作,确保钻孔的精度和准确度。
3. 爆破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在既有线铁路下方进行钻孔和爆破工作,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对既有线铁路的影响。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序流程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序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90d32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序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隧道全断面开挖工序详解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隧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21-双线铁路隧道深孔爆破全断面工法
![21-双线铁路隧道深孔爆破全断面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7d5305453610661ed9f48e.png)
双线铁路隧道深孔爆破全断面工法(TLEJGF-92-24)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铁路隧道施工如果仍然采用60年代以轻型机具为主的小型机械进行分部开挖、斗车运输,木支撑替换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法,已不能适应隧道施工的高速优质和安全的要求,同80年代建设的衡广复线,在铁道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针对坪乐段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km)施工技术难题,开展了硬岩5m掏槽、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喷锚支护围岩监控量测及信息化设计等项试验研究,大型机械进洞开挖,二次衬砌灌注一次成形取得成功,大大改善了隧道施工作业环境,为安全快速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证,使该隧道成为我国隧道建设史上一个新旧施工技术的转折,开创了隧道施工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成功模式,施工中还制定了各项施工工艺操作细则及要求。
这些科技成果先后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其综合配套技术获1989年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本工法是多项科技成果一、工法特点1.本工法采用5m深孔光面爆破、非电起爆、爆破振动监控量测、周边预裂光爆等一系列新技术,并通过优选爆破器材和选择合理爆破参数等,使炮眼利用率达95%以上,炮眼痕迹保存率达70%2.将监控量测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信息反馈的判断准则技术用于施工,使施工管理用3.应用初始应力场及二次应力场的量测技术,超前15m声波探测光谱显微构造分析,结合洞内素描、赤平极投影技术,进行准确的地质预报,其准确率达80%4.采用喷锚支护复合衬砌结构,其外层用锚杆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内层模注混凝土作5.大型机械化快速配套施工,成功地建立了凿岩装渣运输、混凝土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三条机械化作业线,开挖月进尺最高263m,平均月进尺187m,混凝土衬砌施工月进尺最高300m。
6.隧道长距离(2763m)7.控制精密测量技术,使14.295km隧道贯通误差精度横向17.3mm(限差±400mm,仅为限差的4.4%),高程误差4.6mm(限差±50mm,仅为限差的9.2%)8.做到安全施工,死亡率为0.57人/km二、适用范围1.2.深埋、铁路围岩Ⅲ~Ⅳ类,开挖断面80~130m2一次爆破成形的单、双线铁路隧道。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艺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5da55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e.png)
隧道全断面开挖工艺在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其中包括施工供风和施工供水两个方面。
施工供风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工区划分、工区承担施工长度及同时作业面个数等因素,独立设置供风系统。
同时,还需考虑供风过程中风量、风压的损失,计算配置空压机型号和数量。
施工供水则需要根据施工需要,配置适当的水源和水泵,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需求。
全断面开挖法是一种将整个开挖断面采用一次性开挖成形、初期支护一次到位,再施作衬砌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Ⅰ~Ⅲ级围岩,但在断面面积较小且隧道处于Ⅳ级围岩地层时,也可采用此法施工。
全断面开挖法有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防水处理简单、且工序少等优点。
但该方法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
当采用钻爆法开挖时,每次深孔爆破震动较大,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和严格的控制爆破作业。
全断面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测绘开挖断面轮廓、布置炮眼、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找顶排险、出渣运输、装运机械就位、初期支护、表面处理、隐蔽检查、防排水系统施工、后二衬施工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和开挖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离工程位置较近的水源,以缩短供水线路,并对取水样进行水质鉴定,确保使用符合标准的工程用水。
从水源处利用供水主管接至各施工工区,主管钢管接头之间采用法兰盘进行连接。
进入工作面后,采用φ50mm的高压胶管接至各分水器,并确保工作面凿岩机需用水压。
施工用电应进行专项施工用电设计,并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
长大隧道采用利用10KV高压电缆进洞,变压以后引至各施工工区,变压器的容量采用500KVA。
同时,应考虑设置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以确保洞内的正常施工。
高压电缆一般采用50mm²,线路按三相五线制进行布置,以满足动力设备及照明的需要。
铁路隧道开挖工法
![铁路隧道开挖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ed25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3.png)
台阶法示意图及照片
3~5 m
两台阶法施工立体图示
三台阶法施工照片
• 注意问题:检查发现上台阶拱架节点大量悬空,安 全隐患大。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先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 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 中部核心土。一般适用在Ⅳ~Ⅴ级 掌子面直立性较差的围岩。
施工要点: (1)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
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2)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
护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一次拆 除长度不宜超过15m。
(3)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仰 拱和二次衬砌。
中隔壁法(CD法)
中隔壁法开挖方式
中隔壁法(CD法)
①
⑤ ⑥
④
②
③
3~5 m 3~5 m
右下:交叉中隔壁法施工
7、双侧壁导坑法 (眼镜工法)
先开挖两侧导坑,再开挖中部, 一般适用于Ⅴ~Ⅵ级围岩的大断面。 围岩自稳性极差、浅埋、洞口、下 穿建构筑物等。
施工要点: (1)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
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的 1/3。
(2)两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 20m,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 行作业。
台车钻眼施工 小导洞超前施工
自制台架施工
2、台阶法 隧道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台阶 间控制一定距离,上下平行作业, 一般用在Ⅳ~Ⅴ级围岩。
施工要点: (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台
阶数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倍开挖洞径, 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 设备情况确定。
(2)上台阶施作钢拱架,必要时采用扩大 拱脚、锁脚锚杆(管)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 期支护变形;下台阶施工时应保证初期支护钢 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固,钢拱架必须 落在实处,严禁悬空或落在虚碴上。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工艺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78b099f7fd5360cbb1adb1c.png)
.一、开挖方法:隧道施工工法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大小、埋深、工法转换的难易、机械设备配置及环境制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施工工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中隔壁(CD)法、交叉中隔壁(CR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
1、全断面法: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Ⅱ、Ⅲ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测量放线试验验证钻眼(深度不同)药量计算信息反馈装药(药量不同)爆破初喷后装碴运输断面检查、爆破效果分析良好进入下一道工序. ..2、台阶法:分上下台阶开挖。
台阶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上下台阶测量放线测量放线试验验证上台阶钻眼下台阶钻眼信息反馈装药爆破初喷后出碴上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下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否良好上断面支护下断面支护否良好下一循环. .壁厚3.5喷8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ⅤⅤ喷8厚砼开挖界线Ⅴ隧道中线Ⅴφ50锁脚钢管=3厚砼开挖界线φ50锁脚钢管=3壁厚3.5ⅣⅣ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断面图示意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上中下台阶测量放线测量放线试验验证上台阶钻眼中台阶钻眼下台阶钻眼信息反馈装药爆破初喷后出碴上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否上中下断面支护否中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良好良好下一循环下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临时仰拱施作4、中隔壁(CD)法:ⅤⅤ临时钢架喷10厚砼开挖界线Ⅴ隧道中线Ⅴ喷10厚砼开挖界线ⅣⅣ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CD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小导管施作左右错开10~15m左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左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一循环右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 .壁厚3.5喷15.5、交叉中隔壁(CRD)法:ⅤⅤ临时横撑临时钢架喷15厚砼开挖界线Ⅴ隧道临时横撑中线Ⅴφ50锁脚钢管=3厚砼开挖界线φ50锁脚钢管=3壁厚3.5ⅣⅣ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CRD开挖法施工工艺框图(Ⅴ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小导管施作左右错开10~15m左侧上半部开挖右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设临时横撑钢架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设临时横撑钢架左侧下半部开挖右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设临时横撑钢架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设临时横撑钢架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一循环. .6、双侧壁导坑法:Ⅹφ22砂浆锚杆接头(二)()开挖界线隧道超前砂浆锚杆超前砂浆锚杆中单元单元Ⅹ线临时钢架ⅩI18横撑,C单元接头(三)接头(一)横撑,单元I18横撑,C单元开挖界限定位系筋锁脚钢管φ50mm锁脚钢管L=3m 壁厚3.5mm 开挖界限开挖界限φ50mm锁脚钢管L=3m壁厚3.5mm Ⅸ单元单元ⅨⅨ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艺框图(Ⅴ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支护施作左右错开9~15m,中部滞后侧导9~15m左侧中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侧导临时型钢支撑左侧下部开挖至充填顶面位置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侧导临时型钢支撑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中上部开挖拱部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部开挖至仰拱充填顶面位置临时横向型钢支撑中部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下一循环右侧中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临时侧壁型钢支撑右侧下部开挖至充填顶面位置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临时侧壁型钢支撑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 .沿隧道拱部外缘设超前锚超前锚杆 上部临空的围岩。
隧道全断面法施工工艺
![隧道全断面法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c32b1b7c8d376eeaeaa3154.png)
隧道全断面法施工工艺
1、全断面法施工工艺
全断面开挖是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工艺,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循环进尺必须根据隧道断面、围岩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爆破振动限制、循环作业时间等情况合理确定。
⑴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⑵工艺主要说明及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单线隧道、Ⅲ级围岩双线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
作业内容:施工测量、多功能台架就位、钻孔、装药、起爆、通风、出碴、支护。
本标段在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多功能台架凿岩机钻孔,进行全断面开挖。
用XG951C侧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碴场,锚杆台车进行全断面锚杆安装、钢筋网挂设和喷混凝土施工。
钻爆采用光面爆破技术爆破,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测量放线:测放中线、水平、所有炮眼位置;
多功能台架就位钻孔爆破:多功能台架就位、全断面钻孔、装药、爆破;
排烟:爆破后,利用通风机排除炮烟;
出碴:用XG951C侧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碴场;
初期支护:采用混凝土湿喷机在素喷一层混凝土封闭围岩后,局部打设锚杆;
初期支护完毕,进入下一开挖循环。
⑶施工特点
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改善劳动条件;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2b1fbcfbb4cf7ec4afed08b.png)
3-1-2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1 前言1.1 全断面开挖法定义全断面开挖是按照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形,再施作衬砌的施工方法。
1.2 工艺特点(1)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
(2)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钻爆,以提高开挖进尺。
(3)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作。
1.3 适应范围适用于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开挖断面60m2以下的隧道或Ⅲ级围岩开挖断面60m2以上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全面开挖施断工工艺。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循环进尺必须根据隧道断面、围岩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爆破振动限制、循环作业时间等情况合理确定。
2 质量检验标准(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1).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2).检查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2)、隧道开挖必须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位(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必须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1) 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2) 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施工图断面核对。
(3) 洞身开挖必须核对地质,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的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施工图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4)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孔眼,必须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示出钻孔位置。
钻孔时必须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必须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孔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1) 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周边眼;2) 检查方法:测量。
(5) 光面爆破的钻孔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得小于80%,中硬岩不得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
![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eb3351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b.png)
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全断面开挖:隧道开挖时整个断面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单、双线铁路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可采用全断面开挖。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隧道断面、围岩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爆破振动限制、循环作业时间等情况合理确定。
一、.作业内容施工测量、钻爆设计、凿岩台车或开挖台架就位、钻孔、装药起爆、通风、出渣。
二、.工艺流程图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及施工方法示意图见图1。
三、工序步骤及标准(一)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工艺设计、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和作业指导书;按计划准备充足开挖、支护所使用的各项材料,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设备及各种机料具已准备就绪;施工人员经过培训,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二).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超前预报对地表及围岩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动态情况,提前研究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可采用常规地质分析法、超前水平钻孔法、反射波法等。
地质分析法可对开挖作业面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判定,超前水平钻孔可预测前方30m.的地质情况,地震波反射法可预测前方100~150m.的地质情况。
地质超前预报应做到准确及时,动态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位置、性质,为验证和修改(变更)设计及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当地质条件和设计不符合时,应及时会同各方进行设计变更,以便修改支护参数或开挖方式,确保施工的安全。
(三)施工测量测量技术人员利用洞内中线控制桩点,画出工作面开挖轮廓线,并标记出钻孔位置。
(四)凿岩台车(多功能台架)就位根据工作面的开挖轮廓线把凿岩台车(多功能台架)开到指定位置,固定台车,并调整台车的高度,便于工作。
图 1.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及施工方法示意图(五)爆破设计循环进尺的确定主要根据地质条件、进度安排等来考虑。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选择3~5m,在软弱岩层,经对地层处理后,一般宜选用0.8~1.5m,并根据设计拱架间距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线铁路隧道施工人机套打全断面开挖工法一、前言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在双线铁路隧道中硬岩地段开挖施工中,一般均采用深孔爆破全断面工法,开挖炮眼采用多臂液压凿岩台车钻孔,全断面深孔光面爆破,循环进尺为3.5~4.0m。
这种工法的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每循环进尺大、开挖速度快,其缺点是施工进度受液压凿岩台车机况制约较大、隧道开挖周边轮廓超挖量大、工程成本投入大。
近几年来,我局在双线铁路隧道中硬岩地段开挖施工中,探索出一套风钻与多臂液压凿岩台车人机套打全断面开挖工法。
该工法充分发挥了台车与风钻各自的优点,借助于多功能作业台架,实行“人机套打”,即液压凿岩台车与人工手风钻钻孔平行作业,利用光面爆破原理,超前于开挖全断面提前形成导洞,增加临空面,减少对隧道周边围岩的扰动,预留扩挖部分利用人工手风钻钻孔,减小外插角,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隧道洞室自稳能力并减少了隧道开挖周边轮廓超挖量。
在朔黄线寺铺尖隧道(全长6407m)进口DK153+211~DK153+664(全长453m,围岩级别属Ⅲ级、Ⅳ级)成功地运用了人机套打全断面开挖工法,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据此总结整理完成本工法。
该工法适合我国现阶段铁路工程施工领域的实际情况,达到路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工法特点1、台车超前开挖导洞,人工台架扩挖。
2、隧道开挖周边轮廓爆破成型好,超挖量小,可以提高初期支护施作质量,且大大降低成本投入。
3、施工进度受液压凿岩台车机况制约较小。
譬如液压凿岩台车发生故障,可以用风钻进行全断面钻孔作业,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适用范围1、本工法适用于双线铁路隧道Ⅱ~Ⅳ级围岩地段一般开挖断面大于高×宽=10×8m。
2、本工法适用于二级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隧道Ⅱ~Ⅳ级围岩地段一般开挖断面大于高×宽=9×7.5m。
四、工法原理及关键技术(一)工法原理开挖全断面划分为导洞和扩挖两部分。
导洞超前4~6m形成临空面,以利于后续扩挖爆破,达到成型良好的效果。
(二)关键技术1、超前导洞用台车钻孔。
2、扩挖用全断面多功能台架。
3、多功能台架的设计制造。
4、强化管理,执行标准化作业。
五、施工方法1、多功能作业台架的研制(1)多功能作业台架的作用与要求1)多功能作业台架的作用多功能作业台架的作用是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可移动的并可多层作业的工作平台,解决了洞内作业高度问题,在其上施工人员可进行测量画线、钻孔、装药、找顶、喷锚作业,同时可在其上放置风钻等工具,堆放锚杆、钢筋网等材料,还可将高压风水管路、照明灯具安装布置其上,使开挖工作面井然有序、文明施工,因而称之为“多功能作业台架”。
2)多功能作业台架的要求多功能作业台架应满足以下要求:合理的几何尺寸,足够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及稳定性,较机动的行走机构,风水电配套,作业人员可安全便利地工作。
A.几何尺寸几何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多层平行作业;有较充分的作业场所;机械和车辆在其下可畅通或停放;便于周边钻孔作业;台架进退时两侧与岩壁间有一定间隙确保进退自如。
B.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以下要求:台架行走时结构稳定不变形;台架在作业人员、机具、台架自重等压力及落石等重物冲击下结构稳定不变形;在落石等重物打击下不被破坏;纵向、横向有抗倾覆能力。
C.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应满足以下要求:台架前进就位和后退待避时机动、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减少移动所需牵引机械和人力。
D.风水电配套台架就位后,作业人员可以减少施工准备时间,并在足够照明度的安全环境下作业,因此,要求台架上要固定设置高压风分风器和高压水分水器,设置固定或活动的照明用灯具。
E.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便利台架上的作业属高空作业,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便利,要求:每层作业平台四周边缘设置安全防护栏,由地面至作业平台及作业平台之间设固定人梯便于人员上下。
(2)多功能台架的设计计算1)多功能台架的几何尺寸与主要参数多功能作业台架主骨架采用I20钢,以铨焊连接,辅助杆件采用∠15和匸15钢,与主骨架之间采用铨焊连接,行走架纵梁采用I30钢,两层作业平台上均满铺5cm厚木板并固定。
台架自重约20T。
主要尺寸见下页图。
2)结构检算多功能作业台架荷载主要由台架自重、风钻和作业人员的重量以及其工作时支腿向下的反力、偶然荷载等组成,根据这些荷载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分布规律,多功能作业台架结构建议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检算。
检算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压杆稳定性、杆件强度、主门梁挠度。
2、超前导洞台车钻爆方法与参数(1)、超前导洞台车钻爆方法导洞超前于全断面4~6m,导洞利用液压凿岩台车钻孔,液压凿岩台车的操作台位于多功能作业台架下(如下图所示)。
导洞装药用装药炮车进行。
导洞开挖轮廓线的测量画线及找顶也利用装药炮(2)导洞钻爆设计图及参数导洞钻爆参数表3、全断面多功能台架扩挖方法与参数(1)全断面多功能台架扩挖方法导洞以外的全断面的余留部分,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作业人员在其上进行找顶、测量画线、风钻钻孔、装药,进行扩挖。
(2)扩挖钻爆设计图及参数4、利用多功能台架的找顶、喷锚支护施工方法出碴完毕,台架前行就位后,先进行危石找顶,再施作锚喷支护。
锚杆眼利用人工手持风钻打眼,注浆采用注浆机高压注浆,人工安装锚杆。
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为工作平台,喷射手进行喷砼作业。
5、导洞超前与全断面扩大配合导洞超前与扩挖的钻爆作业平行作业,每进行5个循环,暂停一次导洞掘进,使导洞与扩挖基本保持平行前进。
6、人机套打时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a 、孔距(E ):取40~50cm ,Ⅳ级取40cm ,Ⅲ级取45cm ,Ⅱ级取50cm 。
b 、抵抗线(W ):取50~65cm ,Ⅳ级取50cm,Ⅲ级取55cm ,Ⅱ级取65cm 。
2)炮眼深度:Ⅳ类取2.5m ,Ⅲ级取3.0m ,Ⅱ级取3.5m 。
3)炸药及装药结构的选择a 、炸药:采用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Φ25小药卷,其它炮眼采用普通药卷,即Φ32药卷。
b 、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小药卷径向连续装药结构,竹片固定药卷并以传爆线连接,非电毫秒雷管起爆;掏槽眼采用Φ32普通药卷,连续装药结构;其它炮眼采用Φ32普通药卷,空气柱间隔装药结构。
所有炮眼以长20cm 炮泥堵塞眼口。
4)装药量:a 、单孔光面爆破径向装药量计算式:b R L W E Q 10)(⨯+=式中Q -单孔装药量(g )E -孔距(m)W -抵抗线(m)L -孔深(m)R b -岩石层抗压强度(MPa )b 、光爆装药集中度)/(10)(m g R W E LQ q b ⨯+== Ⅳ级围岩q 取0.20,Ⅲ级围岩q 取0.30,Ⅱ级取0.35。
沿扩大部分开挖E=1.2W ,通常不大于0.9m 。
c、扩大眼:扩大眼间距一般取0.8~1.2m。
3)确定合理的起爆顺序:起爆顺序见下页框图。
毫秒雷管间隔时间取50~100毫秒。
六、施工程序七、机具设备八、劳力组织九、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一)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
不同围岩条件下允许超挖值见下表。
(二)技术要求1、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根据工程类比和现场优化光爆设计参数。
2、配备性能良好的机具器材,扩挖部分采用性能良好的YT-28风钻钻孔,测量放线用高精密度的T2经纬仪和S4自动安平水准仪,爆破器材为防水乳化炸药和非电毫秒雷管。
3、严格控制断面的测量放样精度,选取较合理的开挖断面,避免随意放大或缩小断面的现象。
4、严格控制钻孔精度,重点应控制周边眼的外插角度、开口径向误差,以及炮孔深度和炮孔在断面分布上的均匀性。
5、严格控制爆破作业质量,特别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并保证正确的起爆顺序。
6、及时检测及时反馈,检测内容应包括:作业精度和质量、开挖面地质状况、开挖效果,还应进行围岩变形量测,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和信息反馈。
7、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执行标准化作业,经常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技能和责任心教育,并制定超欠挖奖惩措施,严格执行。
十、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除应严格遵守国家和部颁有关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则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端头密封。
2、防止拉伸。
3、传爆雷管:起爆导爆索的根数不宜过多。
4、导爆管在使用中尽量不出现接头。
5、外观检查:当导爆管破损、折断、压偏,应切去不用。
6、导爆索长度不得小于1.5m。
7、导洞部分的起爆网络因为较扩挖部分起爆延迟,要注意防止扩挖爆破时被破坏。
十一、效益分析(一)开挖进度、进尺和作业循环时间从上表看出,人机套打方法的开挖速度较台车方法快。
(二)开挖质量(超欠挖)和爆破器材消耗量1997年9月至1998年元月期间采用人机套打全断面方法开挖,1997年9月前采用台车全断面方法开挖,二者列表做出比较,超挖费用按400元/m3计,炸药单价以2.50元/m3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人机套打全断面方法开挖,减少了超挖量和炸药消耗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三)可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DK153+210~+660段全部采用人机套打全断面法开挖,其中Ⅲ类围岩为270m,占70%。
由于人机套打全断面方法超前形成导洞,后部扩挖,爆破对周边围岩扰动较小,充分发挥了围岩自稳能力,没有出现坍塌现象。
十二、工程实例本工法成功地应用于朔(州)~黄(骅)铁路线寺铺尖隧道进口开挖施工中。
寺铺尖隧道1996年7月1日开始横洞施工,1996年10月1日进入正洞施工,1996年10月1日至1997年8月31日开挖采用液压凿岩台车钻孔,1997年9月1日至1998年1月31日开挖采用人机套打工法,1998年2月1日之后由于液压凿岩台车严重故障停用,开挖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人工手持风钻钻孔,1999年8月21日全隧道提前2个月贯通。
在1997年9月1日至1998年1月31日期间,在DK153+205~DK153+628(Ⅳ级围岩)和DK153+628~DK153+664(Ⅲ级围岩)段开挖施工中,采用人机套打方法,利用H178凿岩台车开挖导洞,导洞断面高×宽=6.5×6.5m,导洞超前于后续扩挖断面4~6m,每循环进尺3.5~4.0m,平均进尺3.8m;后续扩挖人工YT-28风钻在自制多功能台架上钻孔,每循环进尺2.5~3.0m,平均进尺2.85m。
月平均进尺108m/月,超欠挖节约成本约69万元,无发生大小坍塌现象,确保了安全、质量、效益、工期。
(执笔: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杨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