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合集下载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领域。

在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是解决多个标签同时被读取时发生的碰撞问题的关键。

一、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

读写器通过无线电波向标签发送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并将存储的信息发送回读写器。

RFID标签分为主动式标签和被动式标签两种。

主动式标签内置电池,可以主动发送信号;被动式标签则依靠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供电。

二、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在RFID系统中,当多个标签同时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时,它们可能会同时响应读写器的信号,导致信号碰撞。

碰撞问题会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标签,从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三、防碰撞算法的分类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防碰撞算法。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这些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随机算法随机算法是最简单的防碰撞算法之一。

它通过在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中添加随机延迟来避免碰撞。

每个标签在接收到读写器信号后,随机选择一个延迟时间后再发送响应信号。

这样可以降低多个标签同时发送信号的概率,减少碰撞的发生。

然而,随机算法的效率较低,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延长。

2. 二进制分割算法二进制分割算法是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防碰撞算法。

它将标签的ID按照二进制编码进行分割,每次只处理一位二进制数。

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中包含一个查询指令,标签根据自身ID的某一位和查询指令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发送响应信号,如果不同则保持沉默。

通过逐位比较,最终可以确定每个标签的ID。

二进制分割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但对标签ID的编码方式有一定要求。

3. 动态算法动态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分配的防碰撞算法。

它通过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协调来避免碰撞。

读写器会发送一个时间窗口,标签根据自身ID的某一位和时间窗口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发送响应信号,如果不同则保持沉默。

RFID防碰撞协议原理分析

RFID防碰撞协议原理分析

RFID防碰撞协议原理分析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

它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从标签传输到读写器,实现物品的快速识别和跟踪。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个标签同时进入读写器的通信范围,会产生碰撞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展了RFID防碰撞协议。

本文就要对RFID防碰撞协议的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RFID防碰撞协议主要是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

碰撞是指在同一时间点有多个标签同时向读写器发送数据,导致数据的干扰和丢失。

尽管RFID技术的快速识别和追踪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场景中,由于标签数量众多,存在碰撞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解决碰撞问题,RFID防碰撞协议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协议:1. ALOHA协议ALOHA协议是最早应用于无线通信的一种简单协议。

在RFID系统中,ALOHA协议通过不间断传输数据的方式实现碰撞检测和恢复。

当标签准备好发送数据时,会以一定概率进行传输。

如果发生碰撞,读写器能够检测到冲突并通过反馈机制通知标签重新发送。

虽然ALOHA协议简单易用,但是由于数据冲突率较高,效率较低。

2. Slotted ALOHA协议为了提高RFID系统的效率,Slotted ALOHA协议在ALOHA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该协议将时间划分为时隙,标签只能在特定时隙传输数据。

这样做可以减少碰撞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但是,在高标签密度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较高的碰撞概率,效果有限。

3. 查询控制协议查询控制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FID防碰撞协议之一。

该协议主要分为两种:二进制查询算法(Binary Tree Algorithm)和动态查询算法(Dynamic Framed Slotted ALOHA,DFSA)。

二进制查询算法将标签标识号码划分为不同的区间,通过逐级查询检测和区分标签。

首先,读写器发送一个询问帧,包含当前查询的区间信息。

RFID射频识别技术总结

RFID射频识别技术总结

RFID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

1RFID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射频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组成。

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又为读写装置,可无接触的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有手持或固定式两种,通过阅读器和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电脑上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天线: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2 RFID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广泛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摄像、条码、磁卡、IC、射频等,这些识别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表1显示了RFID与其它几种识别技术的区别。

表1 不同识别技术区别表3 RFID系统的分类根据射频识别系统的系统特征,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进行多种分类。

下面是系统特征及按照该系统特征进行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如下表2所示:表2 射频识别系统的特征及其分类射频识别系统按照其采用的频率不同可分为低频系统、高频系统和微波三大类;根据标签是否装有电池为其供电,又可将其分为有缘系统和无源系统两大类;从标签内保存的信息注入的方式可将其分为集成电路固化式、现场有线改写和现场无线改写式三大类;根据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技术实现手段,可将其分为广播发射式、倍频式和反射调制式三大类。

RFID读写器的相关技术RFID读写器是RFID 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说,由于力求电子标签的设计足够简化,成本尽可能低,因而对于读写器来说,就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多制式标签的兼容、尽可能远的读写距离、多标签的同时处理等等。

这就给读写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带来了相当的复杂性。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1、RFID标签的功能
1.产品的追溯功能
2.数据的读写功能
3.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
4.耐环境性
5.可重复使用
6.穿透性
7.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2、RFID标签的应用及防伪特点
应用1:2009年五粮液集团投入2亿元的巨资购买R F I D系统,以满足五粮液高端产品对安全防伪和产品追溯管理等功能的需求,构建一个完整的RFID整体解决平台。
1.6什么是1比特应答器?它有什么应用?有哪些实现方法?
答:
11比特应答器是字节为1比特的应答器。
2应用于电子防盗系统。
3射频标签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产生载波的谐波。
1.8 RRFTD系统中阅读器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
①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
②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③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生成公钥
随机生成数字k作为私钥,我们将其乘以曲线上称为生成点G的预定点,在曲线上的其他位置产生另一个点,即相应的公钥K.
生成器点G被指定为secp256k1标准的一部分,并且对于所有密钥始终相同
5.8说明射频识别中阅读器与应答器的三次认证过程。
答:
三次认证过程
阅读器发送查询口令的命令给应答器,应答器作为应答响应传送所产生的一个随机数RB给阅读器。
第2章电感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
2.2画出图2.26中P点处的电压波形,并进一步比较图2.26所示电路与图2.28(a)所示电路的不同点。
答:
图2.26所示电路与图2.28(a)所示电路的不同点:
图2.26所示的电路里面加入了滤波电路和跟随电路,而图2.28(a)没有。并且图2.28有二极管,来进行确定导通哪个三极管,但是图2.28(a)没有,这就使得图2.28(a)变成了标准正弦波。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收稿日期:2009-05-02;修回日期:2009-07-30作者简介:王铖岑(1986-),女,江苏如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导师:邓建明,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软件理论及软件工程。

RFID 系统防碰撞算法王铖岑(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无线射频识别(RFID )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

在RFID 系统的研究中,防碰撞(Anti -collision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RFID 系统的性能。

针对三种不同的碰撞类型对防碰撞算法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些算法已经成为了工业界的标准。

另外,对RFID 系统中一些特殊应用中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介绍。

通过完整的综述,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防碰撞算法进展,掌握防碰撞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防碰撞;时间片;多读写器中图分类: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9X (2010)01-0029-04RFID Anti -collision :Standards ,Algorithms and ProtocolsWAN G Cheng 2cen(College of S oftware Engineering ,S 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With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both in our daily life and work.In the research area of RFID systems ,anti -colli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RFID systems.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collisions ,categorizes various proposed anti -collision algorithms ,some of which have been adopted as industry standards.In addition ,presents some anti -collision algorithms tailor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Through the survey ,hope that audiences can get an explicit view of the state -of -art of anti -collision algorithms ,and know how to pursue the future research.K ey w ord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ti -collision ;timeslot ;multi -reader0 引 言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信息。

RFID技术原理简介及应用

RFID技术原理简介及应用

形状小型化和 多样化
耐环境性
RFID在读取上尺寸不受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要为 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 因此,RFID电子标签便可往小型化以及应用在不同 产品。因此,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产品的生产。
RFID对水、油和药品等物质有强力的抗污性。 RFID在黑暗或脏污的环境中也可以读取数据。
EPC Global 于2004年4月公布了第一代RFID技术标准。
EPC Global 提出的物联网体系构架由EPC编码、管理
软件、对象名解析系统服务器、物体标识语言服务器等
部分构成。 EPC Global 鼓励用户采用EPC标准,发展EPC用户,
强调各地区均衡发展,加强对各国编码组织的支持,在
全球各个行业推广应用EPC。
芯 天片线
封装
7
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
RFID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
根据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能量感应方式,FDID有两种 耦合类型
电感耦合(感应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 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为电磁感应定律,如下图所示。
8
RFID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
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 ,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 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减少 标签 阅读 器之 间干
数据 信息 加密 技术
加密 与解 密算

概率 /分 槽防 冲突 算法
多目 标识 20 别情 况下
RFID技术标准与关键技术
EPC 标准中的RFID关键技 术
MAC层关键技术
标签访 问控制
技术
防碰 撞算

安全 加密 技术
选择 清点 访问
多标 签时, 碰撞 仲裁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成为现代物流、零售、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然而,在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时,会引发所谓的“碰撞”问题。

这导致阅读器无法准确读取标签信息,从而影响了RFID系统的性能。

因此,研究有效的防碰撞算法,解决RFID 标签碰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二、RFID系统概述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标签和后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阅读器负责发送信号给标签,接收来自标签的信号并进行解析;标签是一种射频电子标签,用于存储信息并响应阅读器的询问;后端处理系统负责管理标签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在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是解决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时发生碰撞的关键技术。

三、RFID标签碰撞类型及影响RFID标签碰撞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标签间碰撞,即多个标签同时发送数据导致接收信号相互干扰;另一类是帧内碰撞,即一个标签在发送数据过程中由于信号传输时间过长导致数据分片在帧内发生碰撞。

这两种碰撞都会导致阅读器无法准确读取标签信息,降低RFID系统的性能。

四、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为了解决RFID标签碰撞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防碰撞算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碰撞算法及其原理。

1.ALOHA算法ALOHA算法是最早的防碰撞算法之一,它是一种随机性算法。

其主要思想是当检测到碰撞时,标签需要随机延迟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数据。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延迟时间,最终使所有标签的数据都能被阅读器正确接收。

ALOHA算法实现简单,但效率较低。

2.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二进制树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二叉树原理的防碰撞算法。

它通过将标签组织成二叉树结构,并按照树形结构逐级进行查询和应答。

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碰撞概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然而,在标签数量较多时,算法的复杂度较高。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膜金属表面
光束
RFID
EEPR0等

读/写
无线通


取长
较咼

条形码是“可视技术”,识读设备只能接收视野范围内的条形码;
而RFID不要求看见目标,RFID标签只要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被读取。
参阅有关资料,对RFID防伪或食品安全追溯应用进行阐述。
答: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高新技术在标签印刷制作领域的应用, 伪效果的RFID标签已开始在酒、食品、药品、票证等许多领域应用,它将为标签印制带来 新的生机和活力。RFID标签主要有如下特点。
携带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特点:
①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
典型的工作频率
有125khZ, 225khz和13. 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
10~20cmo
②反向射散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
典型的工作频
2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3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4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RFID标签和条形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何不同
答:特点:
②RFID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③RFID采用无线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4RFID的应答器可存储的信息量大,并可以多次改写。
5易于构成网络应用环境。
1 条形码易于制作,对印刷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条形码成本低
廉、价格便宜。
2条形码用激光读取信息,数据输入速度快,识别可靠准确。
3识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须专门训练。
不同点:

射频识别的原理和应用

射频识别的原理和应用

射频识别的原理和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上,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追踪。

它具有非接触、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射频识别的原理射频识别系统由三部分组成:RFID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

RFID标签是射频识别的核心组件,它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信息,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读写器通过发射射频信号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将标签上的信息读取出来或写入到标签中。

后台管理系统用于对RFID标签进行管理和数据处理。

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是:读写器发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处于读取范围内时,标签的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用于激活芯片。

芯片接收到电能后,将存储的信息通过天线发送回读写器。

读写器接收到信息后,将其传输给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二、射频识别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零售、医疗、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物流领域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追踪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在货物上粘贴RFID标签,可以实时获取货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减少货物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同时,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库存管理,自动识别和记录货物的进出库信息,提高仓库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2. 零售领域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结算,提高购物体验。

在商场或超市中,商品上贴有RFID标签,消费者只需将商品放在读写器上,系统便能自动识别商品信息并完成结算。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结算速度,还可以防止商品盗窃和偷换等问题。

3. 医疗领域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医院的患者管理和药品管理。

通过在患者手腕上佩戴RFID标签,可以实时追踪患者的位置和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同时,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药品的追溯和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

4. 农业领域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农产品的追溯和溯源。

RFID防碰撞算法摘要

RFID防碰撞算法摘要

RFID防碰撞算法摘要RFID防碰撞算法学习RFID中的碰撞问题主要分为两类:⼀是阅读器碰撞问题,它产⽣于同⼀个物理区域内存在多个不同的阅读器,它们以同⼀频率同时与区域内的标签通信⽽引起的冲突。

另⼀类是标签碰撞问题,如过标签同事处于阅读器的有效⼯作区内时,可能会发⽣多个标签同时发送信号的情况,这时要求阅读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识别多个标签,由于阅读器和标签通信共享⽆线信道,阅读器或标签的信号可能发⽣信道争⽤,信号互相⼲扰等问题,使阅读器不能正确识别标签。

在实际使⽤中,多标签碰撞是造成⼲扰的主要原因。

基本多地址接⼊⽅法频分多址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通过使⽤不同的频段,实现信号的同时传输。

对于RFID系统来说,可以使⽤频率可调的电⼦标签。

这样完全可以防⽌碰撞,但是这需要阅读器为每个接收通路配备单独的接收通道,对阅读器的性能要求过⾼,成本过⾼,只适合在特殊场合使⽤。

空分多址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利⽤空间范围的分割实现通信的同时进⾏。

这是⼀种很古⽼的多址⽅法。

要达到SDMA的效果,要求单个阅读器作⽤范围很⼩,为此,可以把⼤量阅读器和天线覆盖⾯积并排安置在⼀个阵列中,使得单个阅读器的通信容量在相邻的区域内可重复使⽤。

当电⼦标签经过这个阵列时,与之最近的阅读器便可与之通信,由于每个阅读器的影响范围很⼩,使得相邻阅读器⼯作范围内的其他电⼦标签可以正常⼯作不受影响。

空分多址SDMA技术,由于需要安装有⾃适应定向天线的读写器,其复杂度很⾼,成本也过⾼,⽽且识别速度较慢,故此技术仅被应⽤于某些特殊的领域。

码分多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最新发展起来的⼀种多址⽅式,它的应⽤范围很⼴,但是却不适合RFID系统。

CDMA技术基于扩频通信,即需要把要传送的信号先扩频,再编码调制,发送的是宽带信号。

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

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

R F I 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1、什么是RFID? 无线射频识别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

2、RFID技术特点 1快速扫描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4可重复使用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7安全性3、RFID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构成。

4、阅读器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组成:射频接口、逻辑控制单元和天线天线:天线是一种能将接受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发射出去的装置。

射频接口模块:1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2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标签 3接受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逻辑控制模块:1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2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3信号的编码与解码4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5执行防碰撞算法6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5、电子标签分类、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子标签分为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工作的数据载体和以电子电路为理论基础的数据载体6、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1阅读器协调控制2数据过滤与处理3数据路由与集成4进程管理7、RFID系统能量耦合方式和数据传输原理根据射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的远近情况,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耦合可以分为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和远距离系统三类。

数据传输原理P108、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9、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1射频标签的存储容量2工作方式3数据传输速度4读写距离5多个标签识别能力6射频标签与天线间的射频载波频率7RFID系统的连通性8数据载体9状态模式10能量供应10、RFID系统的频率划分和作用距离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归4个范围: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超高频(300MHZ)和微波(2.5GHZ以上)。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第1章 RFID概论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答:简述RFID系统的电感耦合方式和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答:原理:①电感耦合:应用的是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②反向散射耦合:应用的是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特点:①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 225khz和13. 56mhz。

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

②反向射散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 915mhz, ,,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的距离为3~10m。

什么是1比特应答器它有什么应用有哪些实现方法答:①1比特应答器是字节为1比特的应答器。

②应用于电子防盗系统。

③射频标签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产生载波的谐波。

RRFTD系统中阅读器应具有哪些功能答:①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

②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③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④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RFID标签和条形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何不同答:特点:RFID标签:①RFID可以识别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

②RFID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③RFID采用无线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④RFID的应答器可存储的信息量大,并可以多次改写。

⑤易于构成网络应用环境。

条形码:①条形码易于制作,对印刷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条形码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②条形码用激光读取信息,数据输入速度快,识别可靠准确。

③识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须专门训练。

不同点:条形码是“可视技术”,识读设备只能接收视野范围内的条形码;而RFID不要求看见目标,RFID标签只要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被读取。

参阅有关资料,对RFID防伪或食品安全追溯应用进行阐述。

《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与测试》范文

《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与测试》范文

《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与测试》篇一一、引言超高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作为物联网的支柱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仓库管理、供应链跟踪、医疗管理等领域。

然而,在RFID系统中,由于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的指令,常常会发生碰撞(标签间信号干扰),导致信息读取不准确。

因此,防碰撞算法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改进及其测试结果。

二、背景及现状在超高频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多个标签同时响应阅读器指令时产生的冲突。

传统的防碰撞算法包括ALOHA算法及其变种,如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标签数量较少时表现良好,但在标签数量较多时,碰撞概率较高,导致读取效率降低。

因此,研究如何改进防碰撞算法,提高RFID系统的读取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进的防碰撞算法针对传统防碰撞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分组的改进防碰撞算法。

该算法将标签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内的标签数量相对较少,从而降低碰撞概率。

具体步骤如下:1. 阅读器首先发送一个查询命令,同时为每个标签分配一个唯一的组别标识符。

2. 标签接收到查询命令后,根据自身的组别标识符决定是否立即响应。

只有与特定组别标识符匹配的标签才会立即响应。

3. 当某一组内的标签数量过多时,该组被拆分成更小的子组。

在每个子组中执行类似于传统的ALOHA算法或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等来处理标签的响应。

4. 通过不断调整分组策略和优化算法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读取效率和准确性。

四、测试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改进的防碰撞算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

测试环境包括不同数量的标签、不同的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距离等。

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防碰撞算法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改进后的防碰撞算法明显提高了系统的读取效率。

一文了解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其原理应用

一文了解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其原理应用

一文了解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其原理应用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可以用来跟踪和识别物品、人员或动物等。

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其中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可以在不需要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零售、制造、物流、医疗保健、农业和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优点和局限性。

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

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其中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读写器通过发送无线电波信号激活标签芯片中的电路,这使得标签芯片可以向读写器发送响应信号。

响应信号包含有关标签的唯一标识符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RFID标签可以分为被动式标签和主动式标签。

被动式标签没有内置电池,而是通过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来激活自身并传输数据。

主动式标签则内置了电池,可以主动发送信号进行通信。

RFID技术有许多不同的频率范围,包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

不同的频率范围具有不同的性能特征和应用场景。

低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较短,但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能;高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更远,但受干扰较大;超高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更广,但传输速度较慢。

选择不同频率的RFID技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

射频识别技术有什么作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实现物品或者生物的自动识别和跟踪,以及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RFID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生产制造、运输物流、金融支付、人员管理、动物追踪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RFID技术的作用。

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RFID标签,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控,同时还可以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减少货损率。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引言: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实现自动识别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读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宽,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准确、高效、自动化的特点,成为了现代化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将物体上的射频标签与读写设备相互作用,实现物体信息的读取和存储。

射频标签是RFID系统的核心组件,它包括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物体信息,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当射频标签与读写设备之间建立通信时,读写设备通过发送射频信号激活附近的射频标签,标签接收到信号后进行存储器中的数据读取或写入,并回传给读写设备。

射频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读取速度受到天线功率和射频标签功率的影响。

二、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1. 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将射频标签贴附在货物上,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自动追踪和管理。

在仓库中,使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入库、出库和盘点,提高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利用RFID技术可以精确监控货物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了物流安全性。

2. 零售业中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在零售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在商品上贴附射频标签,可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当顾客购买商品时,收银员只需将商品放置在具备读取能力的设备上,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商品信息并进行结算。

这不仅提高了结算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用于防盗系统,通过在商品上安装射频标签,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提高了商品的安全性。

3. 物品追踪与管理中的应用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和管理。

无论是在图书馆、博物馆还是实验室等场景中,都可通过射频标签标识物品的位置,在需要时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物品。

【RFID防碰撞协议算法】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

【RFID防碰撞协议算法】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

【RFID防碰撞协议算法】⼆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
⼆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中⽤的主要命令有:
1、Request(请求):阅读器向其识别区中的标签发送带有标签序列号的请求命令,标签接到命令后,其⾃⾝序列号⼩于或者等于该序列号的标签会将⾃⼰的序列号发送给阅读器,⼤于该序列号的标签不做回应。

2、Select(选择):阅读器发送带有特定标签序列号的选择命令,只有与该序列号相同的标签才能被选中,只有别选中的标签才能进⾏之后的操纵(如读写数据)。

3、Read-Data(读数据):被选中的标签把⾃⾝的数据发送给阅读器。

4、Unselect(取消选择):取消读写完数据的标签的选中状态,使其进⼊“休眠”状态,休眠状态的标签不会对阅读器之后的任何命令进⾏响应。

注意:要恢复标签的活动状态,需要将标签移出阅读器的作⽤范围后,再移⼊,以实现复位。

⼆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的执⾏流程:
1、阅读器第⼀次发送最⼤标签序列号(即每位都为1),使其识读区域内的所有标签都响应,将⾃⾝的序列号发送给阅读器。

2、检测碰撞发⽣位,将最⾼碰撞位置0,最⾼碰撞位之前的序列号不变,之后的位全部置1,将该序列号⼴播出去。

3、重复步骤2,直到没有检测到发⽣碰撞,⽤未发⽣碰撞的序列号选择该标签,标签将⾃⾝的数据发送给阅读器。

4、读取完该标签的数据后,将其静默,使其进⼊“休眠”状态。

5、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射频卡的读取。

注意:a)为了准确的检测到碰撞发送的位,阅读器需要使⽤曼切斯特编码;b)标签必须同时将其序列号发送给阅读器;。

射频识别(RFID)原理-碰撞检测

射频识别(RFID)原理-碰撞检测
标准帧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防碰撞协议
• TYPE A 命令集
• ATQA的结构
• ANTICOLLISION和SELECT命令的格式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防碰撞协议
• TYPE A 命令集 • ANTICOLLISION和SELECT命令
• TYPE B的防碰撞协议
• REQB/WUPB命令
• AFI编码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TYPE B的防碰撞协议
• SLOT-MARKER命令
• ATQB应答
• 协议信息域的结构 • b4 = 0时比特率的设置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TYPE B的防碰撞协议
• ATTRIB命令 • ATTRIB命令结构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4.3 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防碰撞协议
4.3.1 TYPE A
• 帧有3种类型:短帧、标准帧和面向比特的防碰撞帧 。 • 命令集
• REQA/WUPA命令 • ATQA应答
• ANTICOLLISION和SELECT命令 • SAK应答 • HALT命令
短帧
• Q值算法
• 在应答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 ,该算法可实时自适应地调整帧长 ,提高效率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ALOHA算法 • Q值算法
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4.2.2 二进制树形搜索方法
• 基于序列号的方法(详见4.3节) • 随机数和时隙方法
• 采用递归的工作方式 ,遇到碰撞就进行分支 ,成为两个子集 。这 些分支越来越小 ,直到最后分支下面只有一个信息包或者为空。

rfid的原理和应用

rfid的原理和应用

RFID的原理和应用1. RFID的基本介绍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即射频识别,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

它通过将射频信号传输到RFID标签上,实现对标签中存储的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物体的追踪、识别和管理,具有识别速度快、适应环境广泛、操作方便等优点。

2. RFID的原理RFID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 RFID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用于存储数据和与读取器进行通信。

- 读取器(或称为扫描仪):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给标签,并接收标签返回的信号。

- 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通过RFID读取器获取的标签信息。

RFID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读取器发射射频信号,当这个信号靠近工作在射频范围内的标签时,标签会从读取器的射频能量中提取能量并通过内部电路存储器将编码信息读取出来。

2. 标签将读取到的编码信息编码后通过回波信号的形式发送回读取器。

3. 读取器接收标签发回的信号,并通过解码将信号转化为可读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标签的检测、识别、管理和跟踪等操作。

3. RFID的应用举例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举例:3.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各种物品都可以被贴上RFID标签,实现对其进行追踪、定位和管理。

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准确记录物品流转的路径和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

3.2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商品的防盗,提高商品的安全性。

•同时,RFID技术还可以用于库存管理、商品的追踪和溯源等方面,帮助零售商提高管理效率。

3.3 资产管理和追踪•RFID技术可以用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追踪。

通过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时了解资产的位置和状态,减少资产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3.4 人员身份识别•在安全管理领域,RFID技术可以用于人员身份识别和门禁控制。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发展和应用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发展和应用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发展和应用何谓射频识别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些门禁卡、第二代身份证、公交卡、超市的物品标签等,这些卡片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实秘密就在这些卡片都使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说射频识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身份识别系统。

RFID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

RFID是结合了无线电、芯片制造及计算机等学科的新技术。

1. 射频识别的定义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芯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

一个简单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Reader)、应答器(Transponder)或电子标签(Tag)组成,其原理是由读写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应答器,用以驱动应答器电路,读取应答器内部的ID码。

应答器其形式有卡、钮扣、标签等多种类型,电子标签具有免用电池、免接触、不怕脏污,且芯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等特点。

所以,RFID标签可以贴在或安装在不同物品上,由安装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读写器读取存储于标签中的数据,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

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芯片、汽车芯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校园一卡通等。

2.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飞机雷达探测技术。

雷达应用电磁能量在空间的传播实现对物体的识别。

"二战"期间,英军为了区别盟军和德军的飞机,在盟军的飞机上装备了一个无线电收发器。

战斗中控制塔上的探询器向空中的飞机发射一个询问信号,当飞机上的收发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回传一个信号给探询器,探询器根据接收到的回传信号来识别是否己方飞机。

这一技术至今还在商业和私人航空控制系统中使用。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摘要:目前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读写器的识读范围会同时出现多个标签,这时标签发送的信息就会混叠在一起发生冲突,产生碰撞问题。

为此,必须采用反碰撞算法来加以克服。

关键词:RFID;跳跃式二进制0 引言近几年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在全球掀起热潮,吸引了众多厂商参与相关的技术以及芯片的研究与开发。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不能排除在读写器范围内存在多个电子标签的情况,于是系统中存在两种通信形式: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即读写器发送的数据流被覆盖范围内的多个标签所接收,这种通信形式也被称为无线电广播;在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有多个标签同时应答,这种形式被称为多路存取。

在后一种通信形式中,标签数据的混叠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碰撞问题。

为了防止由于多个电子标签的数据在读写器的接收机中相互碰撞而不能准确读出,必须采用反碰撞算法来加以克服。

1 RFID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一般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如下:RFID标签进入磁场,接收RFID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RFID读写器读取信息后,解码,送至计算机系统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

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是按电感耦合的原理工作的,读写器在数据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该信息被读写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管理系统(一般是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这一信息的收集处理过程是以无线方式进行的。

2 跳跃式二进制树形反碰撞算法原理2.1 算法建立的几点基础约定(1)跳跃式二进制树形反碰撞算法的关键是确定数据发生碰撞的具体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61 a62 a63 a64
构造成 8×8 的矩阵
a1, a9 , a17 , a25 , , a64
XOR 10011
11011
XOR 10011
10001
XOR 10011
10100
XOR 10011
11100
XOR 10011
R(X)
1111
余数
T(X)系数序列:111101111111
8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RFID中的差错检测
• CRC码(循环冗余码) ——较强的检错能力,硬件实现简单 • 算法步骤

接收 UID CLn


⑽是 ⑹
碰撞?

Coll=第一次 碰撞位置

NVB=70H
发送选择命令 ⑿
SEL NVB UID CLn CRC-A
⒀ 接收 SAK
防碰撞循环结束
注:括号中的号码与 文中算法步骤一致
16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Power-off
• TYPE B的防碰撞协议
• REQB/WUPB命令 • SLOT-MARKER命令 • ATQB应答 • ATTRIB命令 • HLTB命令及应答
信道吞吐率 S=Ge-G • 动态时隙ALOHA算法
• 阅读器在等待状态中的循环时隙段内发送请求命令,该命令使工 作应答器同步,然后提供1或2个时隙给工作应答器使用,工作应 答器将选择自己的传送时隙,如果在这1或2个时隙内有较多应答 器发生了数据碰撞,阅读器就用下一个请求命令增加可使用的时 隙数(如4,8,…),直至不出现碰撞为止。
11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
0 0
1 0
≥2 0
1
1
≥2
1
1 ≥2
1
0
1
≥2
1
0
1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决碰撞的时间间隔
12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防碰撞协议
• TYPE A
• 帧有3种类型:短帧、标准帧和面向比特的防碰撞帧。 • 命令集
输出比特序列
7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RFID中的差错检测
• CRC码(循环冗余码) ——较强的检错能力,硬件实现简单
• 算法步骤
M(X)系数序列:11110111
G(X)系数序列:10011
附加 4 个零后形成的串:111101110000
XrM(X)/G(X)
11100101 10011 111101110000
等待 REQB 或 WUPB
REQB 或 WUPB
Y AFI 匹配 N
Y M=000? N
选择 N N>1
N=1
等待
REQB 或
Slot Marker WUPB
匹配
匹配时隙
Power-off Idle
Ready Requested
Ready
送 ATQB
等待 ATTRIB 匹配 或 HLTB
ATTRIB
93H
40H
32H
10H
ABH
CDH
44H
防碰撞帧,第 1 部分:PCD 到 PICC
S 11001001 1 00000010 0 01001100 0 00001000 0 E
发送的第 1 位
防碰撞帧,第 2 部分:PICC 到 PCD
S 11010101 0 10110011 0 00100010 1 E
发送的第 1 位 (a)比特防碰撞帧的情况 1
标准帧,在第 2 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分开
SEL
NVB
UID0
UID1
UID2
UID3
BCC
S 11001001 1 10100100 0 01001 100 0 00001000 0 11010101 0 10110011 0 00100010 1 E
93H
20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芯片内部电路
• 由射频前端、防碰撞电路及存储器3部分组成
阅 读 器
L1 C1
MCRF250
ISO14443-4
HALT 命令
Halt 状态
DESELECT 命令
WUPA 命令 15
防碰撞循环开始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SEL=code(CLn) ⑴ 93,95 或 97H
• 防碰撞流程
⑵ NVB=20H
发送防碰撞命令 ⑶
SEL NVB
⑺ NVB=20H+Coll
发送防碰撞命令 ⑻
SEL NVB UID CLn
5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分组码
• 码组的监督码元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与其他码元 组的信息码元无关
• 卷积码
• 码组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相关,而且与本码 组相邻的前m个时刻输入的码组的信息码元之间也具有约束关 系
• 性能优于分组码
• 交织码
• 利用交织技术构造出来的编码
6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25H
32H
10H
防碰撞帧,第 1 部分:PCD 到 PICC
ABH
CDH
44H
S 11001001 1 00000010 0 01001 E
防碰撞帧,第 2 部分:PICC 到 PCD
S 100 X 00001000 0 11010101 0 10110011 0 00100010 1 E (b)比特防碰撞帧的情况 2
PICC1 交通应用 PICC,AFI 匹配, N=2,所以在 时隙 2 发送 ATQB。
PICC2 医药应用 PICC,等待下一个 REQB/WUPB。 PICC3 多应用 PICC,等待 HLTB 或 ATTRIB 命令。
TYPE B防碰撞过程示例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碰撞检测
• 检测接收到的电信号参数(如信号电压幅度、脉冲宽度等) 是否发生了非正常变化,但是对于无线电射频环境,门限值 较难设置;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防碰撞算法
•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答器同时发送数据,那么就会出现通 信冲突,产生数据相互的干扰,即碰撞。
• 多个应答器处在多个阅读器的工作范围之内,它们之间的数 据通信也会引起数据干扰。
• 采取防碰撞(冲突)协议,由防碰撞算法(Anti-collision Algo rithms)和有关命令来实现。
• 通过差错检测方法检查有无错码,虽然应用奇偶校验、CRC 码检查到的传输错误不一定是数据碰撞引起,但是这种情况 的出现也被认为是出现了碰撞;
• 利用某些编码的性能,检查是否出现非正常码来判断是否产 生数据碰撞,如曼彻斯特码,若以2倍数据时钟频率的NRZ码 表示曼彻斯特码,则出现11码就说明产生了碰撞,并且可以 知道碰撞发生在哪一位。
送强成纠功错能。力的编码技术
3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检纠错码
• 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
k
信息码元 k
r
n
监督码元r
4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检纠错码的分类
检纠错码
检纠随机错误码
检纠突发错误码
卷积码
分组码
分组码
交织码
非线性码
线性码
比特交织码
字节交织码
非循环码
循环码
海明码
奇偶校验码
CRC
RS
BCH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在RFID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存在两个方面的问 题:
一是外界的各种干扰可能使数据传输产生错误; 二是多个应答器同时占用信道使发送数据产生碰撞。 运用数据检验(差错检测)和防碰撞算法可分别解决 这两个问题。
1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差错
• 随机错误:由信道中的随机噪声干扰引起。在出现这种错误 时,前后位之间的错误彼此无关。
• 交织码
a1, a2 , a3, a4 , , a64
输入比特序列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25
a18 a26
a19 a27
a20 a28
a21 a29
a22 a30
a23 a31
a24 a32
• 将k位信息写成k-1阶多项式M(X); • 设生成多项式G(X)的阶为r; • 用模2除法计算XrM(X)/G(X),获得余数多项式R(X); • 用模2减法求得传送多项式T(X),T(X)= XrM(X)-R(X),则T(X)多项
式系数序列的前k位为信息位,后r位为校验位,总位数n=k+r。
9
19
4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 设计实例
• MCRF250芯片
• 非接触可编程无源RFID器件 • 工作频率(载波)为125kHz • 两种工作模式:初始模式(Native)和读模式。 • 只读数据传送,片内带有一次性可编程(OTP)的96位或128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