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国面临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类> 安利公司介绍
安利中国面临的挑战
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安利(中国)勇敢地乘风破浪,不畏挑战!一起来看看安利(中国)不畏挑战,笑看风云的历程吧!
不畏挑战,笑看风云
成长似乎总与磨砺相伴,新出生的安利(中国)同样如此。安利(中国)开业伊始,就面临接踵而来的种种挫折,但安利坚信这一事业机会的价值,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信念,引领安利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日子。这是对成功的考验,是一份份的挑战,最终我们笑看风云!
95年清理整顿
企业文化类> 安利公司介绍
1995 年,中国的直销公司近200家,直销从业人员不少于50万,而非法传销也借机甚嚣尘上。这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
公司积极配合,停止发展营销队伍,自觉开展内部清理整顿,直至1996年4月,经有关部门审核,业务全面恢复。
97年退货风波
1997年,公司因为保障顾客消费权益的“无因退货制”交出了第一笔学费。这项一直以来被安利引以为荣的售后保障政策为顾客提供90天质量满意保证,同时允许直销员在购货后180天内退回顾客不满意的产品或过多的存货。然而,在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的中国,这项诚恳的制度却被恶意利用,甚至造就了新的“商机”,有些人专门创办一些小公司,挨家挨户回收安利的空瓶子,然后制造假单据申请退款。公司损失惨重,高峰期每天退货额达200 万元,一个月退货金额最高纪录是 4500 万元。
1997年7月,公司修订退货政策:完全没用过的产品才会退还全额;剩下一半,可退回一半金额;同时,公司顶着高额的损失,留下足足两个月的通知期。
企业文化类> 安利公司介绍
多年以后,不少营销人员回忆说,他们当年正是看到安利宁愿蒙受损失也要尊重自己颁布的制度,而对这家至诚至信的企业产生了坚定的信任。98年面对禁令
1998年初,各地非法传销诈骗的案件多如牛毛,正当直销被非法传销侵蚀,安利也深受其累。 1998年4月21日,《新闻联播》播发了传销禁令,宣告所有以直销、传销形式销售的公司一律关闭,安利亦未能幸免。
企业文化类> 安利公司介绍
凌晨 2 点,在郑李锦芬女士向美国总部汇报时,老创办人理查·狄维士先生的两句话让她终身难忘:“总部可以给你们什么帮助?”,“我们会坚持到底”。最坚定的支持和理解,让公司高层军心稳定。
当晚,北京办公室会议室彻夜灯火通明,郑李锦芬董事长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方针,连夜发出公告。这份不到一千字的公告表达了对政府行动理解、尊重以及积极配合的态度,承诺对营销人员和消费者的服务和保障不变,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最后,公告诚挚地表示:相信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相信中国欢迎、保护合法的外商投资者,安利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一纸禁令,一夜间使公司在各地的数十家分公司、上千名员工立即停止工作,之后的3个月,每月意味着千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前路未明的情况下,公司一边继续装修刚在广州最高建筑物中信广场巨资买下的办公室,一边积极寻找转型方式。最终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于7月21日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的方式转型经营,成为首家获批全面恢复经营的公司。
企业文化类> 安利公司介绍
98 禁令是安利在中国发展历程中最大的一次挑战,而面对挑战,安利的选择永远是信念与坚持。这期间安利中国的营销伙伴和公司在一起面对挑战,这一段经历,让安利人厚积薄发。
有媒体曾评论安利停业3个月之后转型经营,谓之“惊险一跃”。确实,“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模式是安利近40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妥协”,这一看似有悖安利原则的制度安排,让原本在公众眼中多少有些神秘的安利变得清晰可见。安利中国也由此拉开了创新经营的大幕。
挑战面前,安利不仅从未退却,而且凭借过人的胆识,以层出不穷的创举,逐步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不失安利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