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地名管理工作计划
区划地名科近期工作计划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区划地名科近期工作计划区划地名科近期工作计划根据***市民政局的工作安排,近期区划地名科管理工作重点安排计划如下:一、按时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卷》***内容的编纂任务。
按照省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卷〉编纂工作实施意见》和《编纂手册》要求,集中精力、精益求精,抓紧组织实施编撰工作。
我市工作安排是:2-3月安排部署工作;2月-4月镇(街办)组织词条编撰;5月-6月完成全市词条编撰和对镇(街办)两级词条的审查,六月底完成全市编纂任务,并报送***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二、积极开展“边界和谐走廊”建设活动。
围绕和谐稳定大局与服务群众需求,扎实开展“边界和谐走廊”建设活动,以平安边界建设为纽带,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积极争取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经费,强化边界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处置应急机制建设,及时妥善调处因边界地区法定线与习惯线不一致和因资源管理使用产生的矛盾纠纷。
按照省综治委要求,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检查考核工作,确保界线周边地区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
三、认真完成年度界线联检任务。
按照省民政厅部署要求,根据***省第三轮界线联检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开展20XX年度我市牵头的***—曲阜线、***—邹城线两条边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的年检任务,做到依法联检、规范联检、科学联检,按时上报联检成果资料。
四、进一步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和完善地名管理法规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地方地名管理法规。
二是配合***市局做好我市地名规划论证审核工作,规范管理地名命名更名,提高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我市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维护工作,制作装配全省1:1万电子矢量地图,落实民政部《国家地名数据库维护管理规定》要求,认真做好数据更新和维护管理,保证地名数据库信息的标准化和现势性,推进数据库开发应用工作。
四是依托地名数据库,完善地名网站、咨询电话、查询触摸屏地名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运行管理与服务水平。
标准化地名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标准化地名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名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标准化地名规范管理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方便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出行。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地名规范管理体系,确保地名的准确、统一和规范。
二、范围和内容本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地名规范管理工作。
具体内容如下:1. 制定地名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进行宣传和培训工作,让相关人员明确其职责和义务。
2. 对现有地名进行全面审核和清理,确保地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名,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改善措施。
3. 建立地名管理数据库,包括地名的标准化命名、编码、地理位置等信息。
为市民和行政部门提供准确的地名信息查询服务。
4. 加强地名标识管理,确保地名标牌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制定标准化的标牌设计规范,并对现有的地名标牌进行整治和更新。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如交通、邮政等部门,确保地名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与各个部门共享地名信息,减少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6. 定期开展地名规范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规范的执行和效果。
及时纠正违反规范的行为,并进行处罚。
三、工作流程1. 制定并发布地名规范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2. 进行培训和宣传,让相关人员了解地名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3. 对现有地名进行审核和清理,确保地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建立地名管理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工作。
5. 制定地名标识的设计规范,并对现有的地名标牌进行整治和更新。
6. 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享地名信息,确保一致性和统一性。
7. 定期开展地名规范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纠正违反规范的行为。
四、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建立专门的地名管理部门,并配备合适的工作人员。
2. 资金资源:用于地名标牌的整治和更新工作,以及地名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
3. 技术资源:建立先进的地名管理系统,用于地名信息的录入和查询。
五、预期成果1. 所有地名都经过审核和清理,确保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地名档案管理的意见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地名档案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6.12.17•【文号】厅办函[1996]258号•【施行日期】1996.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地名档案管理的意见(厅办函[1996]258号1996年12月17日)各省、自治区民政厅,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省(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自1982年中国地名委员会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各级地名档案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相继建立了地名档案管理机构,开展了建档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地名档案资料,而且使地名档案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在为地名管理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和调整,地名档案工作在总体上得到了加强。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地名档案工作有所削弱,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归属不一致,工作关系不顺,给业务开展和工作指导带来许多困难。
过去地名档案工作由中国地名委员会统一管理,1988年这项工作划归民政部管理后,各地的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这项工作在有的地方归民政部门管理,有的由城镇或土地规划部门管理,还有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或同一系统单位内部归属关系不尽相同,情况比较复杂。
二是一些部门将地名档案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合并管理以后,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分工不明,使地名档案处于无人负责,无人管理和闭库封存的状况。
三是有少数地方的主管部门及档案人员对地名档案认识不足,管理不善,造成部分地名档案在机构撤并过程中毁损或丢失等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名档案的管理,使地名档案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级民政及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地名档案工作,充分认识地名档案不仅是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专门档案,而且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地名档案工作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领导和管理。
2023民政工作计划(最新4篇)

2023民政工作计划(最新4篇)为全面掌握应急资源情况,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确保全局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拜政办发148号文件精神,在我局职能范围内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普查工作。
一、职责分工为进一步加强对应急资源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经研究,成立应急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救灾办公室。
二、目标要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普查工作要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以为人本、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化解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努力为全局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认真做好我局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的普查工作,全面准确地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建立更新县应急资源数据库民政局承担部分。
四、工作重点1、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是保证突发公共事件赢家救援工作科学决策、精确指挥、快速保障、高效实施的重要依据。
局普查办要重点抓好落实,确保普查数据详实。
2、组织召开应急资源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对民政局应急管理资源进行全面排查,认真填写各类表格,要求真实、准确。
3、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治区基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以及县“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应急管理相关知识。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救技能技术竟赛,开展事故预防、逃生等安全生产综合性的应急救援演练。
5、组织收听收看安全系列的宣传图片,板报、培训班,宣传和学习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安全生产方面法律法规。
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5.17•【文号】民发[2005]65号•【施行日期】2005.05.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2005年5月1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建设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建设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城市中新的居民区、街巷、桥梁和自然景观不断涌现。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许多城市的地名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以致出现城市地名重复、无序等问题,不仅给城市管理、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降低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为加强城市地名的规范化管理,各地要积极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城市地名规划是在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基础上,依据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规范,对城市新生地名作出的科学规划。
编制城市地名规划,有利于加强城市地名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优化城市地名环境,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地名管理部门要从建设现代化城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城市地名规划工作,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
二、城市地名规划的范围主要是各级建制市及县人民政府驻地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到乡、镇人民政府驻地。
地名规划要考虑居民区、街(路)巷、桥梁、标志性建筑物、自然景观等内容。
城市地名规划工作从2005年开始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
三、地名管理是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级地名管理和城乡规划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合作。
地名管理部门要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为依据,会同城乡规划部门制订好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的城市地名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城乡规划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做好城市地名规划工作。
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公布日期】1990.06.29•【文号】中地发[1990]7号•【施行日期】1990.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地发(1990)7号一九九0年六月二十九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名委员会、民政厅: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地名管理工作。
特别是1977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建立以来,我国的地名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地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地名工作正进行着两个大的转变:一是地名工作由开创性的基础工作转变到以地名管理为主的新阶段;二是改变了地名工作领导体制,即各级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由非常设机构变为同级政府行政序列中的职能部门。
为了适应这两个转变,使我国地名管理工作不断前进,当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制订地名管理工作规划地名管理是国家地名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系统管理工程。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地名管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各级地名管理机构要根据地名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对地名工作的立法、管理、科研以及档案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部署,使本地区地名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前进。
当前,应把城镇地名管理做为地名管理工作的重点,把地名命名、更名以及包括城乡街巷门牌在内的地名标志建设做为地名管理的重要内容。
这两项工作做好了,可以推动整个地名工作的发展,使我国的地名工作进入一个更高的管理层次。
二、进一步完善地名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地名管理的各项法规和技术规范是进行地名管理工作的依据。
2023关于民政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3关于民政工作计划范文五篇民政工作计划篇1的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两个平台,发挥两种力量,造就三支队伍, 保障三个群体,建设四个载体,实施五项工程,推进六项工作。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突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打造两个平台,就是全面开展、推进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建设两个平台;发挥两种力量,就是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两种力量;造就三支队伍,就是建设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保障三个群体,就是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建设四个载体,就是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启动“蓝天计划”、“霞光计划”;实施五个工程,就是实施“社会救助、国家灾害应急救援、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爱心护理”五大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推进六项工作,就是强化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依法监管,提升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工作,推进基层民政建设,加快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区划地名工作,不断提升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区划、地名、界线、婚姻、殡葬等社会事务工作,是政府社会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加强了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审慎报批了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驻地迁移及更名事项。
组织开展了11条省界线、1500余条县界线的联检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纠纷应急处理机制、界线管理联席会议制度、难点排查机制,及时调处了界线纠纷。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按计划和要求稳步实施,地名设标工作继续推进,地名信息化服务不断拓展。
六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的目标,提出了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十二次民政会议工作部署,要着眼于区域发展和社会文明,以规范管理为着力点,以文明服务为目标,继续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健全工作标准,不断提升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县民政局地名工作总结报告

县民政局地名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县民政局地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推动地名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就对我局地名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一、工作概况。
自去年以来,我局地名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地名规范化管理,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地名管理意识,规范地名命名,加强地名标识,不断完善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地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工作亮点。
在地名管理工作中,我局突出了以下几个亮点: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地名管理意识。
通过举办地名宣传周、开展地名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地名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强了地名管理的社会共识。
2. 规范地名命名,加强地名标识。
严格按照地名管理相关规定,对新建、改建的地名进行规范命名,并加强地名标识工作,提高了地名的辨识度和知名度。
3. 完善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引进先进的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地名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和查询,提高了地名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三、工作不足。
在地名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地名管理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地名管理工作仍存在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2. 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还需完善。
目前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一些功能不完善和数据不及时更新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下一步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地名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我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1. 加强地名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地名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地名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2. 深化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提高地名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3. 加强地名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地名管理意识,增强社会共识,推动地名管理工作向更广泛的群众普及。
总之,我局地名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民政局工作计划要点介绍PPT

加强部门协作
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工作 合力,确保民政工作顺利推进。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 进政府购买服务,提高民政服务
效率和质量。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建设信息化平台
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 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
01
02
03
定期对民政业务进行监 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确保各项政策落
到实处。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 民政工作成效进行定期 评估,激励先进、督促
后进。
鼓励社会监督,接受群 众举报投诉,及时处理 相关问题,提高民政工
作满意度。
2023
PART 06
民政局工作计划执行与总 结
REPORTING
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
REPORTING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推动出台有关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为民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健全政策体系
完善民政政策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的 政策。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加大民政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民政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力。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强化组织领导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婚姻家庭与儿童福利
倡导婚俗改革
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遏制天价彩礼等 不良风气。
完善儿童福利制度
建立健全儿童福利政策体系,保障儿童合法 权益。
强化婚姻家庭辅导
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降低离婚率,促进 家庭和谐。
加强儿童关爱服务
推进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关爱 服务水平。
优化地名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优化地名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目标优化地名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名管理体系,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
二、工作内容1.地名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地名信息系统,包括对各类地名的收集、整理、存储、更新和管理。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地名数据库,实现地名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2.地名规划和命名管理制定地名规划方案,对城市各区域的地名进行规划和统一命名,保证地名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文化传承性。
加强对地名的命名管理,优化宣传语言和表达方式,提高地名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3.地名标识管理设计和设置统一的地名标识系统,包括城市标识、区域标识、街道标识、建筑标识等,确保地名标识的规范统一和易识别性。
4.地名变更和调整管理对城市发展和变迁中出现的地名变更和调整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地名纠错、地名拼写优化、地名调整和变更等,保证地名与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5.地名宣传和推广加强地名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对地名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意义进行宣传,提高市民对地名的认知和理解。
6.地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制度,明确地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地名管理的程序和工作流程,强化地名管理的责任和监督。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地名管理工作,制定年度地名管理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2.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对地名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对地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地名信息系统,实现地名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社会参与鼓励市民和相关社会机构参与地名管理工作,开展地名征集活动和评选活动,增强市民对地名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5.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地名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地名规范管理实施方案

地名规范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地名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对于地名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名的规范管理不仅关乎地方文化传承,还与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地名标准化、地名翻译等相关工作息息相关。
因此,制定地名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对于加强地名管理、规范地名使用、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建立健全地名规范管理体系,规范地名的命名、使用和管理。
2. 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提高地名的规范化水平。
3. 推进地名翻译工作,提升地名的国际化水平。
4.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三、主要内容。
1. 地名命名规范。
(1)制定地名命名原则,遵循地方文化传统,尊重历史沿革,体现地域特色。
(2)规范地名的命名流程,建立地名命名审核制度,确保地名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加强地名的调查和研究,确保地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地名使用规范。
(1)建立地名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地名的使用范围和方式。
(2)加强地名标志的管理,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维护。
(3)加强地名信息公开,提高地名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 地名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地名管理机构,明确地名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2)建立地名管理数据库,完善地名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管理。
(3)推进地名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地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 地名标准化建设。
(1)制定地名标准规范,统一地名的命名、拼写、注音等规范。
(2)加强地名标准化宣传和培训,提高地名标准化的认知和执行力度。
(3)加强地名标准化评估和监督,确保地名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5. 地名翻译工作推进。
(1)建立地名翻译规范,规范地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2)加强地名翻译人才培养,提高地名翻译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3)推动地名翻译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地名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四、保护地方文化传承。
1. 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加强地名文化创新,促进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民政局地名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上半年,我区区划地名工作以迎接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百姓生产生活为着力点,以提升区划地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今年区划地名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上半年主要工作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201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领导重视,配齐工作人员,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为城乡群众办实事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和《关于转发2013年硬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制定了民政局地名办的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责任主体和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
同时,我们高效利用了用于区域内楼门牌的更新设置、即时维护和综合整治的财政拨付专项资金。
夯实基础,开展普查摸底,按时完成任务。
年初,我们设计制作了《区楼门牌标识普查表》,对区域内楼门牌进行了全面普查,实行月报制度,并对全区287条巷进行了重新核查。
根据普查情况,对已破损、丢失的楼门牌根据主干路、次主干路、普通街路及小区等顺序,有计划地制定工作规划,随时调整,依照地名标志设置标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建筑物楼、门牌的全面更新补设及维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地名管理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
截止目前,共审批、制作楼牌23块;重新补做、安装楼牌261块,门市牌20块,楼层牌344块,户牌997块;出具证明信件150件,出具档案材料1355件,出具区域划分证明2024件。
已投入资金万元。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仍存在主干线、次主干线两侧楼门牌没有及时更新现象;二是存在个别楼门牌编号混乱现象;三是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201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对我区区域内楼门牌号进行全面梳理,理顺编制混乱的个别楼牌号,收集整理社区管辖的楼群平面图,为重新编制我区标准楼门牌打好基础。
继续做好区域内主干路和次主干路的建筑物楼门牌的更新补设工作,确保地名标志牌设置无漏点、楼门牌内容清晰、相关信息标注准确,牌面、牌体清洁无锈蚀。
2024年县民政局民政工作计划(4篇)

2024年县民政局民政工作计划本年全县民政工作的基本方向为:全面深化,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核心工作,把民生保障和改善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与终极目标。
重点推进救灾救助、城乡低保、优抚安置、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求在服务与管理上实现民政工作的新突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一、精确执行社会保障工作(一)推动城乡低保管理的规范化不断完善城乡低保相关制度,加强对低保资金的监管,确保其按时发放。
进行年度的动态管理,精准识别低保对象,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得到必要的帮助。
强化低保信访工作的处理力度,做到每一项调查都有所依据,每一项落实都有所跟踪,每一次反馈都有所回应,确保资金的及时与安全发放。
(二)贯彻执行《五保供养条例》确保已建成的敬老院能够投入使用,并建立完善的敬老院管理制度,保障“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及时足额发放供养资金,并努力提升“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比例。
(三)加速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工作,做好农村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五老”人员、重度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工作,实现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结算同步、监管统一,确保医疗救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生产的监管与引导落实国家对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福利企业的年度检查工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和发展社会福利企业,扩大残疾人就业的范围。
三、加强救灾体系与救灾物资储备一是完善救灾资金的分级负担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县乡两级建立救灾预备金;二是提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三是做好汛期抗灾准备工作,实行责任制,开通灾民求助热线,完善抗洪救灾预案,储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和设备,提高救灾效率;四是加快灾害避险点建设;五是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民政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民政工作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提高民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以下民政工作计划。
一、社会救助工作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提高低保标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进一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改善供养设施条件,加强对特困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3、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快速响应机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二、养老服务工作1、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增加养老床位数量,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2、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安全、舒适的养老服务。
3、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需求。
三、社会组织管理工作1、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严格社会组织登记审批程序,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日常监管,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
四、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1、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加强慈善宣传,弘扬慈善文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规范慈善组织运作,提高慈善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社会工作职业评价体系,提高社会工作者待遇,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民政办工作计划和目标(7篇)

民政办工作计划和目标(7篇)民政办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一——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配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通过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教育救助等从实际解决老百姓的困难问题。
——做好双拥工作。
办事处坚持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统一,既发挥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又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双拥实践,推动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方亭城区复、退、转军人的家庭情况,一方面落实有关人员的抚恤金,另一方面通过低保、社保援助等政府执行、保障他们的政策生活。
年底做好义务兵优待金的发放和义务兵家属慰问工作。
——进一步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法》,坚持“主管、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系的工作目标,开展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教育。
——进一步关注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生活。
积极为残疾人办理和换发残疾人证,尽量为需要减免白内障手术费用的解决费用,并努力为需要器具的残疾人争取拐杖、轮椅等残疾人器具。
同时关心残疾人的就业。
——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特困户的帮扶工作。
按照市上的有关规定,继续努力对方亭整个片区进行城镇特困户家庭的认定工作,认真按照城乡特困家庭认定标准。
按照本人向所属社区提交申请,社区及机关干部进行走访调查,最后符合标准的家庭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以后上报上级部门进行最终审核。
民政办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二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以xx“xxxx”、推动“五转一进”和加强行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上半年虽然突遇非典侵袭,但仍然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完成了任务,尤其一些重点工作实现了重点突破,取得了长足进展。
今年我县先后发生3次不同程度的风雹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共涉及杜桥、王千寺、龙华、青兰、北留智、温城、王同、降河流、景州、安陵等10个乡镇,256个村。
每次灾害发生后,我们都及时赶赴现场,调查核实上报灾情,积极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优化地名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计划标题地名管理工作优化计划二、计划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名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地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特制定本优化计划。
三、计划目标1. 提高地名信息的准确性,确保地名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2. 优化地名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地名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4. 提升地名管理人员素质,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地名管理队伍。
四、计划措施1. 加强地名信息调研与核实(1)组织开展地名信息调研,全面掌握地名现状。
(2)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对现有地名进行分类整理。
(3)定期对地名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优化地名管理流程(1)简化地名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2)建立地名管理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
(3)制定地名管理规范,明确地名命名、更名、撤销等程序。
3. 加强地名公共服务(1)完善地名信息查询服务,提高查询效率。
(2)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识。
(3)提供地名信息咨询服务,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4. 提升地名管理人员素质(1)加强地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完善地名管理人员考核制度,激发工作积极性。
(3)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地名管理队伍结构。
五、计划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制定地名管理工作优化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步骤。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开展地名信息调研与核实,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优化地名管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加强地名公共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
5. 第五阶段(第13-15个月):提升地名管理人员素质,打造专业队伍。
六、计划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优化计划,预计将实现以下效果:1. 地名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和一致性得到提高。
2. 地名管理流程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 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加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市地名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市地名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总体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名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地名是城市的名片,具有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城市形象等多重意义。
因此,加强地名管理工作,促进地名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市地名管理工作计划旨在规范地名命名、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地名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展现城市特色和历史魅力。
二、工作目标1、完善地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制度;2、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规范地名命名、变更和维护工作;3、推广城市地名知识,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氛围;4、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地名,弘扬城市文化传统。
三、主要任务1、完善地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制度(1)完善地名管理职责,明确各部门的地名管理职责和权限;(2)建立地名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地名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3)制定地名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健全地名管理制度,明确地名命名、变更和维护的程序和要求。
2、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规范地名命名、变更和维护工作(1)制定地名命名标准,规范地名命名原则和程序,确保地名名称合理、规范;(2)建立地名变更审核机制,加强对地名变更的审核和管理;(3)加强地名维护工作,及时更新、维护地名信息,确保地名信息的准确性。
3、推广城市地名知识,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氛围(1)组织城市地名知识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地名的由来、含义和故事,增强市民对地名的认同感;(2)编写城市地名文化图书、手册等宣传资料,扩大地名文化知识的传播范围;(3)开展地名文化体验活动,让市民亲身感受地名文化的魅力。
4、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地名,弘扬城市文化传统(1)做好历史文化地名保护工作,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2)挖掘历史文化地名的故事,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提升市民对历史文化地名的认知度;(3)开展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利用,使其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时代地名管理工作计划

新时代地名管理工作计划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名管理工作计划应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 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地名信息数据库,实现地名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和实时更新。
- 利用GIS技术,实现地名的地理空间定位和可视化展示。
2. 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地名的保护,避免因城市化进程而造成的地名消失。
- 开展地名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地名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3. 地名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地名命名、更名的规范流程,确保地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强化地名的标准化管理,避免一地多名、重名等现象。
4. 地名公共服务提升:- 提供便捷的地名查询服务,包括线上查询和线下指示牌等多种形式。
- 优化地名公共服务设施,如路牌、指示牌等,提高其准确性和易读性。
5. 地名法规体系完善:- 修订和完善地名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名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 加强地名管理的执法力度,对违规命名、更名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6. 跨区域地名协调机制:- 建立跨区域地名协调机制,解决地区间地名冲突问题。
- 促进地名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避免重复命名和信息孤岛。
7. 地名国际化与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地名组织的合作,推动中国地名的国际化。
- 参与国际地名标准化工作,提升中国地名的国际影响力。
8. 地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地名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 定期对地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9. 地名信息公开与监督:- 推动地名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 建立地名管理的社会反馈机制,及时响应公众对地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0. 地名研究与创新:- 鼓励和支持地名学研究,探索地名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地名管理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新时代的地名管理工作将更加科学、高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地名工作计划

地名工作计划
一、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名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正确合理的地名有利于指导市民生活和工作,促进城市管控和服务。
为规范地名命名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目标
1. 对城市各区县范围内现有地名进行调研和统计,编制详细的地名目录。
2. 研究制定统一合理的地名命名原则和标准,确保地名规范规范。
3. 优化部分原有地名,消除歧义困惑,便于识别。
4. 加强地图编制与更新工作,保证地图信息与实际地名相匹配。
5. 注重地名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地名知情度。
三、任务安排
1. 2021年8月-10月:组织调研现有地名,编制地名目录。
2. 2021年10月-12月:研制地名命名原则和标准。
3. 2022年1月-6月:优化部分地名,修订地图信息。
4. 2022年6月-12月:开展宣传工作和培训,提高公众认知。
5. 2023年起:定期评估工作,不断完善地名管理工作。
四、资源保障
结合工作需要精心安排人员与经费支持,以保障地名工作顺利开展。
以上就是初步的"地名工作计划",若有任何改进意见,请提出来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民政局地名管理工作计划
民政局地名管理工作计划
XX年上半年,我区区划地名工作以迎接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百姓生产生活为着力点,以提升区划地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今年区划地名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上半年主要工作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领导重视,配齐工作人员,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年为城乡群众办实事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和《关于转发XX年硬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XX]14号)的要求,制定了民政局地名办的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责任主体和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
同时,我们高效利用了用于区域内楼门牌的更新设置、即时维护和综合整治的财政拨付专项资金。
(二)夯实基础,开展普查摸底,按时完成任务。
年初,我们设计制作了《区楼门牌标识普查表》,对区域内楼门牌进行了全面普查,实行月报制度,并对全区287条巷进行了重新核查。
根据普查情况,对已破损、丢失的楼门牌根据主干路、次主干路、普通街路及小区等顺序,有计划地制定工作规划,随时调整,依照地名标志设置标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建筑物楼、门牌的全面更新补设及维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地名管理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
第 2 页共 4 页
截止目前,共审批、制作楼牌23块;重新补做、安装楼牌261块,门市牌20块,楼层牌344块,户牌997块;出具证明信件150件,出具档案材料1355件,出具区域划分证明2024件。
已投入资金25.5万元。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仍存在主干线、次主干线两侧楼门牌没有及时更新现象;
二是存在个别楼门牌编号混乱现象;
三是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对我区区域内楼门牌号进行全面梳理,理顺编制混乱的个别楼牌号,收集整理社区管辖的楼群平面图,为重新编制我区标准楼门牌打好基础。
(二)继续做好区域内主干路和次主干路的建筑物楼门牌的更新补设工作,确保地名标志牌设置无漏点、楼门牌内容清晰、相关信息标注准确,牌面、牌体清洁无锈蚀。
(三)加强区域地名信息数据的补录工作,完善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地名公共服务的工作水平。
(四)强化地名档案资料的基础建设,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
第 3 页共 4 页
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