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七单元用算盘表示数例4》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七单元用算盘表示数例4》](https://img.taocdn.com/s3/m/532e22fd915f804d2a16c1c7.png)
抓住重点进行点拨,让学生懂得满5进一的方法
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基础知识练习:
教材第78页做一做。
2.拓展提升练习:
教师在算盘上拨数,学生读写。
3.考点强化练习:
教师说数学生拨数。
学生同桌互拨数,让对方说出表示的数字。
抓住基础强化训练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重点
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难点
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认识算盘的构造,熟悉算盘。
任务2:介绍算盘的构造。
认识“框”“档”、“下珠”、“上珠”、“梁”,任务3:来自指导学生认识算盘各个部分。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第七单元用算盘表示数例4
执教教师
学生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2、过程与方法: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预测
任务1: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任务2: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
任务3:记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数1—9。
学生合作尝试用算盘计数。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要点点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a30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f.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算盘的了解较少,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见过算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使用方法,并能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理解算盘的运算规律,熟练运用算盘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算盘。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计算器、教学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算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算盘计算总价。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算盘。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构造,包括算盘的名称、各部分的作用以及算盘的运算规律。
同时,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算盘的操作练习。
教师可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黑板进行算盘操作演示,并让学生尝试用算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对算盘的认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ba26aeff00bed5b8f31d10.png)
名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 您们认识它了不?请您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里面
与您的同桌分享一下您刚学习到的算盘部件的名称。 教师边指边问 ,学生独立回答。 (2)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 1~9、 师 :计数时 ,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 ,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
七教学反思 :
思考 与 研 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
三、反馈检测 (17 分)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您能瞧出各个数位档上面就是几不?师指名依次回答。 您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不?会写不?请您们边读边在教 材上面写一写。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 : 末尾有 0 的就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 么?中间有 0 的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读数 ,再拨数 ,请同桌的互相读一读、拨一拨。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做游戏 ,让学生小组一人说数 ,另外几个组员拨数 ,瞧谁拨得又对 又快。 四、课堂总结 (2 分 ) 提问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归纳 :您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归纳 : 1.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2.上珠下珠各表示几。 3.学会在个位上面拨出 1~9、 五、课堂作业 (1 分 ) 书 78 页做一做 六板书设计 :
在个位上面拨出 1~9 的数不?出示例 4 的两幅图与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 ,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 ,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 3.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 :您会拨不?请您们在小组里面拨一拨 ,数一数。 汇报拨珠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当小老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用算盘记数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用算盘记数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8331ef2650e52ea54189865.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用算盘记数_人教新课标第3课时用算盘记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3、第78页例4【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
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认识算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强化数感。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认识一千,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能够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算盘的结构和记数的方法。
难点: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算盘、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掌握数的组成,在算盘上表示数。
巩固应用―→能熟练地在算盘上表示数。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千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你会做吗?④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的方法。
⑤操作指导:计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请定好个位,在档上面做记号,从个位向左数,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请你在算盘上表示出1~9(学生动手)。
(2)在算盘上拨出两位数和三位数。
①在十位、百位、千位拨珠靠梁表示几十、几百、几千。
②在算盘上拨出563。
先指名学生说说拨珠的方法,与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人看。
再请同学上台演示。
完成第78页“做一做”中的拨数练习,后面三个数请学生说说当某一位上是0时怎样拨珠表示?【巩固应用】1.教材第81页第10题,与同学合作,在算盘上拨数。
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第81页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第七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算盘(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算盘(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d39c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e.png)
46.算盘与虚拟现实:介绍算盘在虚拟现实中的作用,如算盘虚拟现实体验、算盘虚拟现实应用等。
47.算盘与增强现实:探讨算盘在增强现实中的作用,如算盘增强现实应用、算盘增强现实体验等。
48.算盘与混合现实:介绍算盘在混合现实中的作用,如算盘混合现实应用、算盘混合现实体验等。
65.算盘与人工智能技术:探讨算盘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作用,如算盘机器学习算法、算盘深度学习框架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或投影仪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算盘的基本组成、计算方法和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与延伸
1.算盘的历史:介绍算盘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算盘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算盘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算盘,如珠算、算盘、电子算盘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8.学习评价: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方法;讨论法帮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加深对算盘计算方法的理解。
12.算盘与教育:介绍算盘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算盘教学、算盘教材等。
13.算盘与国际合作:探讨算盘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如算盘交流、算盘合作项目等。
14.算盘与未来:展望算盘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算盘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用算盘数数和记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用算盘数数和记数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7c5b0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9.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用算盘数数和记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第3课时,主题为“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算盘的基本构造和用法,通过算盘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记数操作,以及理解算盘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构造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算盘进行数数和记数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算盘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算盘数数和记数过程的熟练运用。
3. 学生对算盘在数学学习中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1. 算盘: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算盘。
2. 教学课件:包含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数数和记数的示例。
3.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数数和记数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算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算盘的构造和用法:详细讲解算盘的每一部分及其功能,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理解。
3. 算盘数数和记数练习:指导学生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记数练习,强调操作的准确性。
4.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算盘数数和记数的竞赛,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板书设计:1. 算盘的构造和用法。
2. 算盘数数和记数的步骤。
3. 练习题示例。
作业设计:1. 算盘数数和记数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在家也能进行算盘练习。
课后反思:1. 学生对算盘的掌握程度,以及数数和记数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过程算盘数数和记数练习:1. 练习的设计:练习题应涵盖基本的数数和记数操作,如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这些练习旨在让学生熟悉算盘的操作,并理解每个珠子代表的数值。
2. 分步骤指导:教师应通过示范,展示如何使用算盘进行数数。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例如,先从最简单的数数开始,让学生用算盘表示数字1,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如数到5、10等。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及说明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61ba5ca5022aaea998f0fc4.png)
吴振亚(太仓市实验小学,215400)【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改装计数器成算盘,认识算盘结构,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
3.感受算盘计数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借助计数器,认识算盘谈话:分别出示两个计数器,读一读并说出它的组成。
比较:都是三位数,为什么第一个能很快读出来,第二个却不可以?谈话:计数器上每一位最多有10颗数珠,当遇到某一位数珠比较多的时候,数起来麻烦。
你有什么好办法,少用数珠,也能准确地表示数吗?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在此基础上操作:(1)留下5颗数珠,1上4下;(2)外面加一个框;(3)中间加一根梁。
激励:你们的好办法就是把计数器改装成了算盘!(出示算盘)依次出示:框、梁、档、上珠、下珠。
[设计意图:计数器是学生已经认识的计数工具,在计数器上拨某一位上较大的数,让学生体会数珠多了数数很不方便;在此基础上产生“好办法”,感受算盘的构造特点。
]二、认识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一)拨一拨,认一认要求:在算盘上依次拨出1~10这十个数。
体会:1颗下珠表示1,1颗上珠表示5。
4添上1时,要拨去4颗下珠,拨1颗上珠。
拨6时,是1颗上珠加1颗下珠,以此类推……指定学生拨珠,其余学生读数。
体会:数位顺序和计数器是一样的,也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二)拨一拨,比一比要求:分别在计数器和算盘上拨出356,比较各自表示数的特点。
体会:在计数器上表示数,要依次数清楚每一位上数珠的数量,当数珠多的时候比较麻烦;在算盘上表示数,要记清楚,一颗上珠表示5,超过5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用算盘记数》示范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用算盘记数》示范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d26e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d.png)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用算盘记数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能体会数的含义和作用,进一步掌握了十进制关系。
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每个数的组成,能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节课分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第一个层次用直观图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第二个层次是在算盘上表示数,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确定个位档及其他数位档的方法,第二步是在相应档位上拨珠靠梁表示数,使学生知道1~4各数用下珠表示、5用一颗上珠表示、6~9各数以上珠和下珠共同表示、0用空档表示,最后实现用算盘表示数与读、写数的转换。
教学目标:1/ 91.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名称。
使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加深对算盘的认识。
2.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的组成。
掌握算盘的上珠、下珠和空挡的表示。
教学难点: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学过程:师:说出下面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2/ 9师: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师:大家回答的又快又准确,说明上一节课大家掌握的很扎实。
现在我给你们出个谜语,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工具呢?师: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
就是算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1.算盘的由来3/ 9算的除法歌诀,明代(公元1636年)吴敬著《算法十全》中,有了算盘这一名称。
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
15世纪中叶已有很多论述算盘的著作。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算盘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算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aa9ae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6.png)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算盘》教学设计认识算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学生能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学生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特别有智慧,在古代有过许多闻名世界的发明。
谁知道我们的古代发明都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知道的真多!真是见多识广!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下算盘!(板书:认识算盘)二、汇报交流,探索新知老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与算盘有关的知识?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算盘的知识。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简单分类:算盘的历史、算盘的种类、算盘的结构、算盘的使用……)1.算盘的历史学生:汇报算盘的历史。
老师:是的,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出来的一种简单的记数和计算工具,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是用石子记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记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记数。
最终,这种记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2.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学生:讲解算盘各部分的组成。
(拿着教具)老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还知道了算盘的结构。
(板书)谢谢你,请回。
现在请大家从桌洞里拿出你的算盘,摆放在桌面上。
老师说,你来摸一摸。
老师:大家都认识算盘的结构了吗?还有谁能像他这样上台来介绍算盘?请另一名学生上台介绍。
3.在算盘上表示1--9各数学生:分享算盘使用的方法。
老师:我们知道,算盘是用来计数和计算的。
那同学们,你们能用算盘表示1--9各数吗?好,看大家都跃跃欲试了,不过拨珠之前,老师还有些拨珠时的小窍门要转告你们呢!1)坐姿:脚要正,胸要挺,头稍低,手放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2d67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7.png)
《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做练习巩固1000以内数的组成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方法。
3、认识算盘,学会用算盘表示数,能读出算盘所表示的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如何认识算盘上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课堂练习的作业,让学生知道计数单位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重点教学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法。
教师在黑板出示两个数230、203.
师:0在一个数的末尾就不要读出来,但是要写0点位;如果0在一个数的中间我们就要读出来。
中间不管连续出现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如何用算盘表示数。
1.算盘上的定位。
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算盘上的定位是可以变的,不过一般以最后一位做为个位,依次向前是十位、百位。
2.练习在算盘上数数、计数。
课件出示数字563。
都会学生如何在算盘上拨。
先从高位拨起依次拨出所有的数。
3.总结:先定位,再拨珠。
三,练习
出示17、254、609.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7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7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3e9dda4b35eefdc9d333eb.png)
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1.( )2.( )3.( )(二)谜语揭题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同桌互说名称,一人指另一人说。
(3)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样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先同桌互说6~9怎样表示,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
(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
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样拨10。
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
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3课时 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3课时 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bddd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d.png)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 3 课时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教学目标:1. 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名称。
2. 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加深对算盘的认识。
4. 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用算盘拨数,会识数、读数、写数。
教学难点:理解算盘上上珠和下珠的区别及作用,会选择数位。
教学方法:演示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算盘、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算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数数时,当数量很大时,你们会选择什么工具帮助记录数据呢?生:算盘,计数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板书:认识算盘和用算盘记数]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 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 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探索新知1. 介绍算盘的结构。
课件出示:你们看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名称吗?[板书:算盘是由框、梁、档、上珠和下珠构成的。
]2. 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用计数器表示数吗?生: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拨数,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拨几个珠子。
师:算盘和计数器有点相似,都是通过拨珠的方法来表示数,但是记数的方法不一样。
教师讲解:1 个下珠表示1,1 个上珠表示5。
[板书:1 个下珠表示1,1 个上珠表示5.] 比如9,在计数器的个位上要拨9 个珠子。
在算盘上的个位拨1 个上珠表示5,再拨4 个下珠。
(2)教师示范在算盘上拨出1~9。
师强调:珠子要往梁上靠。
5 一般不用5 个下珠表示,而用1 个上珠表示;10 一般不用个位上1 个上珠和5 个下珠表示。
师:那么,10 应该怎么拨呢? 100 呢?强调:10 一般不用个位上1 个上珠和5 个下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 个下珠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0015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f.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作用以及简单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算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算盘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算盘的各个部分,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并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的构造,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构造和基本用法。
2.难点: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算盘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计算器、教学PPT。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算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算盘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各个部分,如梁、框、档、珠等,并讲解算盘的计算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算盘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用法,如加、减、乘、除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算盘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算盘用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算盘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如多位数的加减乘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算盘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与意图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与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9fccd75fbfc77da269b184.png)
【 教学过程】
一
过渡 : 用计 数器表示数 大家掌握得很 好 , 今天我们要用计数器表示 数 的经 验来学 习用 算盘表示数 。( 揭题)
( 一) 提 出问题
、
唤 醒 认 数 经 验
提 问: 对 于用 算 盘 表示 数 , 你 想 知 道 什么 ? 学生 自由提 问, 可能会说 :
追问: 个位定位在右边起第 5 档呢?个位
定位左边第 2 档可以吗?为什么?我们 习惯上
定在右起第 3 档, 你知道为什么吗?想想看。 说明: 有 比千位大 的数位 , 也 就有 比个 位 小 的数位 , 通常个位后面 留两位 。
引导 : 能不 能找到其他数位 ?
学生指 一指 。
学生可能 回答 : 一颗 上珠 表示 5 , 一颗 下
珠表示 1 。 追 问: 为什么一颗上珠表示 5 7
堂的主人 。 ]
( 二) 算盘上 的数位在哪里
小组讨论 。 说 明: 如果都表 示 1 , 那 么一档 就 5颗数 珠, 6 、 7 、 8 、 9 就不能表示 了。 提问 : 如果 在算 盘上 表示 3 , 怎 么拨?先
经验 。因此 从计 数 器入 手 , 让 学 生意识 到 数
【 教学 目标】
1 . 认识算 盘 和算盘 的结 构 , 了解 在算 盘 上表示数 的方 法 , 能说 出算 盘上表 示 的数 是
多少 ; 能在算 盘上拨珠表 示数 , 能说 出算 盘上 数 的组成并能读 、 写算盘上 的数 。 2 . 通过用 算盘 表示 数 , 感受 计 数 工具 的
教师在 黑板 上板 书数 位 , 请 学 生在 算 盘
上的梁上写 一写数位 。
二年级数学下册《算盘》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算盘》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0464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算盘的结构认识、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加、减运算的熟练运用是本章节的重点。其中,进位和退位处理、快速准确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针对这一重点,设想通过生动的实物演示和互动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算盘的直观认识,理解其结构特点。
-对于难点,设计多层次、逐步递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掌握进退位的处理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实物展示:展示真实的算盘,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算盘的结构,引发他们对算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知
1.算盘结构介绍:详细讲解算盘的组成部分,如算珠、档、梁等,并让学生亲手触摸,加深对算盘结构的认识。
2.算盘使用方法:教授算盘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怎样进行加、减运算,以及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举例演示: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运用算盘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观察、模仿中掌握算盘的使用技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运算,并对计算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算盘这一传统的计算工具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但可能对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尚不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较高,但在精确计算和进退位处理上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生在团队协作、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算盘的奥秘,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算盘的使用技巧,提升数学素养。
二年级数学下册《算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二年级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认识算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121072dd88d0d232d46ada.png)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等。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
3.了解算盘历史:(P78“你知道吗”)微课介绍算盘的历史。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再通过微课介绍算盘的历史,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探究新知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10的表示方法。
教师演示拨珠,学生根据老师拨珠读数。
说说0、5和10的表示方法,学生尝试拨珠。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在算盘在简单表示数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的认识,尤其是0、5、10的拨法,加深对算盘结构特点的认识。
3.了解如何定位。
怎样在算盘上确定哪个是十位呢?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
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4.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先独自拨,再指名上黑板演示,最后集体评价。
学生拨好后在算盘上从右往左确认个位上是几,表示几,十位上是几,表示几十,百位是几,表示几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
2.学拨珠。
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
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里面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部件的名称。
教师边指边问,学生独立回答。
(2)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1~9.
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
教学
难点
1~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
教具
、
算盘
学具
小算盘
资源
小学数学网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思考与研讨
1、情境引入(5分)
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他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
2、交流共享(15分)
1.教学例4.
(1)认识算盘。
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
3.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你会拨吗?请你们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数一数。
汇报拨珠,师指名学生到前面当小老师,
3、反馈检测(17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看出各个数位档上面是几吗?师指名依次回答。
你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吗?会写吗?请你们边读边在教材上面写一写。
二下第七单元
第课时
主备人
总第课时
内容
用算盘数数和计数
新授课
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3.
知识与技能: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末尾有0的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么?中间有0的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读数,再拨数,请同桌的互相读一读、拨一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做游戏,让学生小组一人说数,另外几个组员拨数,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4、课堂总结(2分)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归纳: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2.上珠下珠各表示几。
3.学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
5、课堂作业(1分)
书78页做一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出示教材上“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充分讨论后集体评价后教师引出:
第1幅图: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4,表示有4个一。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