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 浅谈比喻句的教学
比喻句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喻句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和生动性的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比喻句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现将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喻句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比喻句,将抽象的概念、道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讲解《春》这篇课文时,我运用比喻句:“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披着绿色的纱衣,带着温暖的阳光,翩翩起舞。
”这样的比喻句让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形象有了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了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喻句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运用比喻句,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比喻句,将所学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在讲解《草原》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丽景色,许多学生运用了比喻句,如:“草原像一块绿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天边。
”这样的表达使学生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喻句是一种富有创意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的构成,让他们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比喻句的运用方法,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丰富教学内容比喻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比喻句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背影》这篇课文时,我运用比喻句:“父亲就像一座山,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这样的比喻句使学生对父亲的关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喻句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通过运用比喻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析部编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句教学
浅析部编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句教学作者:王利军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15期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喻是应用非常广的一类修辞,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语文教材当中见到比喻修辞。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见得多了,理解起来也就显得比较容易。
比喻句就是通过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去描绘另一类事物,虽然比喻句看似比较普通并且简单,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
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比喻句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比喻句;教学方法通过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非常多的比喻句学习内容。
如果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习,并吸收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益处颇多。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所选的文章都是比较优秀的范文,教学中可以着重围绕比喻句的教学进行,并且设置合适的语言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喻句的相关知识内容。
一、通过阅读与表达引导学生认识比喻例如,在低年级阶段课本中儿歌《过桥》,就是运用比喻句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数学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
”在之后的文章当中也会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与比喻相关的课文内容,并且通过一些课后的练习题形式,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比喻句的相关内容。
如,文章《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通过这一句课文可以引导学生用“像什么”进行比喻句练习。
然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引导学生知道比喻句的用法,并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练习。
还需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来,有的同学会说“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像眼睛”“梨树开满了花,像白雪一样”等等。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黄山奇石》之后,让学生在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后的练习题。
根据练习题所给出的三张图片,自由发挥进行比喻句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喻句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了解比喻句的使用方式。
通过课文阅读,并大胆地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让学生知道比喻句就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让他们在意识中有一个简单的认识,通过课后练习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的一些素材,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对比喻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小语教材中的比喻和比喻教学浅析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教学浅析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比喻句比比皆是。
比喻句见多了也比较容易理解比喻,就是抓住了不同事物本质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种事物。
可就是这样看似非常普通的比喻,有不少人认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十二年,到高考时还写不好。
这个问题就值得反思和研究了!我们有必要来看看《语文课程新标准》和教材对比喻的学习要求及安排。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众多的修辞现象,这些经过修辞的语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是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合理地吸收、消化这些营养。
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其中“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与“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
亦即当某一语法修辞现象出现时,“必要的”知识是指哪些?具体教学时要教到什么程度?往往只能凭教师个人的理解而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定准。
就以比喻为例来看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和要求:由于教材是文选型的,所选文章多为优秀范文,其中不乏精彩的比喻句出现,一些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训练也时常围绕比喻来进行的,但教材中都没有一处正式提出“比喻”的字眼,这大概就是编者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中关于“必要知识”与“系统知识”关系的要求吧。
其实笔者认为,简单地介绍“比喻句”还是属于“必要知识”的,大可不必犯讳,特别是在教学实际中,总像教材中用“这样的句子”来指称“比喻”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的,因为还有其他修辞现象出现时,教材也用“这样的句子”来说,时间一长,内容一多,这样的句子到底是指什么,学生自然无从把握。
因此说,有必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适时指出像“比喻”这种称呼一样的必要知识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没有出现“比喻”的字样,但对于“比喻”的知识安排还是循序渐进,颇有章法的。
浅谈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观察浅谈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诏安县建设乡中心小学吴任权比喻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在小学课文里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比喻也是最多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比喻句的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比喻句课堂教学效果。
然而,在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表面上解释,在比喻修辞手法的检测中,经常用的形式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或“用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o”进行简单的区分;说到比喻句的作用时,都用统一的格式来表述“生动形象地……”这是很枯燥的死板的比喻句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比喻句的美感,也让比喻句的作用格式化、简单化了。
教师要如何通过比喻句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最终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关键词探究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比喻是利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这就说明两种事物必须有相似之处。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文本,抓住比喻句中的重点词语积极探寻喻体和本体这两种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点或共同点,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领悟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对比喻句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有学生说“浪潮”和“战马”怎么可以进行比喻呢?笔者让学生再读读这个句子,然后问:“浪潮”和“战马”有没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这时积极思考,思维活跃,各抒己见。
有的说:“这时的浪潮移动速度极快,潮头是白色的,而战马也是白色的,奔跑的速度也极快,场面十分壮观。
”有的说:“浩浩荡荡说明浪潮气势大,声音响亮,飞奔的战马速度快气势大。
”有的说:“’齐头并进’说明战马和潮头一样一齐向前冲,速度快,不可阻挡。
”……正是学生这样善于思考,积极讨论,学生对“浪潮”和“战马”这两种不同事物找到了相似之处——速度快、气势大、不可阻挡,这样就能深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宏伟,壮观场面。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在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课文中的比喻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点。
比喻句常常用来描写事物的特点或者表达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然而,由于比喻句的隐喻性质,很多孩子对其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导孩子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时,教师、家长或者辅导者要采取一些引导措施,帮助孩子逐步掌握比喻句的含义和运用方式。
第一,帮助孩子理解比喻句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表达出一个隐喻意义。
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如“他像狮子一样勇敢”,解释比喻句的作用。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第二,注重分析作品中的比喻句。
将孩子们引导到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帮助他们找到其中的比喻句。
可以通过标出该句子中的描写词或动词来进行。
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个比喻句的作用,为什么作者使用了这个比喻句。
通过分析比喻句的含义和作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内涵。
第三,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喻句常常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汇,可以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想象和描绘一些场景,加深他们对比喻句的理解。
例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海岛之上,观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通过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比喻句的意义。
第四,拓展孩子们的比喻句运用能力。
一旦孩子们理解了比喻句的基本意义和作用,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们尝试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在写作时,提醒孩子们多思考一些形象生动的词汇,尝试用比喻句来进行描写。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需要师长们采取多种引导策略。
通过理解比喻句的基本含义和作用,分析作品中的比喻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比喻句运用能力,孩子们可以逐步掌握比喻句的含义和运用方式。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基础,探究比喻这一修辞格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学方法。
一、比喻的特点比喻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之所以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感受,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比较性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揭示出某种特定的含义。
2、形象性比喻可以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3、隐喻性比喻中的关联并不是显然的,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和自身的理解来推断出其真正的意义。
比喻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帮助理解抽象概念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教材往往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友谊”、“责任”、“信任”等等。
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比较难以理解和把握。
此时,比喻就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让学生从比喻中捕捉到概念的本质特征。
例如,《小猴送礼物》中的“小白兔像小月亮一样圆圆的,红红的眼睛和细嘴巴像两颗糖果,好像一只小玩具。
”这个比喻描述了小白兔的可爱和可爱程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白兔的特点。
2、丰富想象力比喻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比如,《小蚂蚁的故事》中的“蛇就像一条长长的人造革带子……从她面前擦过,像一条有生命的黑色的带子在草地上飞驰。
”这个比喻既丰富了学生对蛇这一动物的形象感知,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写作时更加灵活自如。
3、提高写作能力比喻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课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比喻,学生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具体化,从而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用一物比另一物,使人对另一物有新的认识。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看到它。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比喻的基本概念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它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揭示一种深层含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或理解作者的意图。
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比喻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主要出现在课文中,通过对事物的比喻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比如在一年级的《小兔子和葡萄》中,有这样一句话:“手指一指,像小兔子的尾巴。
”这里用“手指一指”来比喻小兔子的尾巴,使得孩子更容易明白小兔子的尾巴是长长的。
在二年级的《猫和狗》中也有:“狗爬上树”,这里用狗爬树来比喻一个人上树,使得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这个动作,同时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比喻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喻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通过比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含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喻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联想能力。
比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修辞格。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比喻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理解比喻所表达的内涵。
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比喻的作用和特点,使学生更容易领会比喻的意义和内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情感、色彩丰富的比喻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比喻,加深对比喻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比喻修辞格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对于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或者描述,通过比喻的方式,可以将其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比喻也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描述事物的特点。
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来描写花朵的美丽、鸟儿的自由、水流的清澈等等。
通过将被描述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
在一年级的课文《朋友们》中,有这样一句话:“细细的尾巴像银铃,粉红色的鼻子像粉苹果。
”通过将小狗的尾巴和鼻子与银铃和粉苹果进行比喻,使得小狗的特点更加鲜明、形象。
第二,描述情感和感受。
可以用比喻来描写人的情感状态,如喜悦、伤心、害怕等等。
通过将情感状态与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二年级的课文《星星》中,有这样一句话:“夜晚,星星闪闪如一盏盏灯。
”通过将星星与灯进行比喻,形容星星闪烁的美丽景象,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星星的光芒犹如点亮黑夜的灯光一样。
揭示事物的含义和作用。
可以用比喻来揭示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将被揭示的事物与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在三年级的课文《奇妙的植物》中,有这样一句话:“莲花像一个美丽的发夹,在污水中过滤有毒物质。
”通过将莲花与发夹进行比喻,揭示莲花过滤污水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莲花的特殊功能。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丰富多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比喻也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比喻的运用,使学生更加享受语言的美。
比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最新教育文档
比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最新教育文档比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比喻指的是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形式。
比喻教学法就是把比喻这种方法移植到课堂中,通过比较已知事物来认识与之有相似特征的新知识,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
一、比喻教学法在哲学课教学中的作用在哲学课教学中运用“比喻法”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
又便于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哲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化平淡为生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根据认知规律,学生能够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方式讲解那些枯燥的哲学概念、原理,很快就会使学生的大脑进入低迷状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
相反,如果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采用比喻的方式,就可以使抽象的哲学变得生动活泼,幽默的语言也能起到有效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2 化繁难为简易,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哲学课中有很多知识非常抽象,理解起来很困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用严肃的学术语言来讲解,不仅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加以理解。
即便这样,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学生可能还是听不懂。
我们若采用比喻教学法,用具体的、学生熟知的、浅显的例子来教学,把抽象的概念、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事物,就会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原来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理解的知识难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 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比喻,通过联想把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使用比喻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对比,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对某一事物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通过大脑的想象、分析,迁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去。
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找例子来比喻或类比哲学课中的知识点。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格的相关探究比喻是修辞格中的一种,是通过比较将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表述某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比喻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修辞格之一。
一、比喻在语文教材中的运用比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中。
例如,一年级的一篇课文中写道:“白云在天上慢慢地移动,像一只只小绵羊。
”这句话用“小绵羊”来比喻“白云”,使读者更容易想象出白云在天空中的形状和动态,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和阅读的趣味性。
再例如,在二年级的作文练习中,老师可能会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手法,例如“树叶像涌动的海浪”来描绘秋天树叶的美丽。
二、比喻的教学应用1. 引导学生掌握比喻的基本概念学生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比喻,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比喻,以及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以具体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比喻的基本概念。
2. 关注实际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理解、运用比喻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恰当地使用比喻手法。
3. 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除了在课文阅读和作文写作中使用比喻,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多样化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比喻运用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自由想象、比喻出新的意象,或者让学生一起合作,组合出有趣的比喻语句等。
1. 合理使用比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选择恰当的比喻,对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扩展,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学生需要注意比喻的合理性,即比喻部分要与被比喻部分有相似之处,而不能无中生有。
2. 注意比喻的质量学生应该设法提高比喻的质量和数量,并不断运用比喻手法来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比喻,避免文章内容的重心被比喻所掩盖。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精品】浅谈小学低段比喻句教学的有效策略
随文潜修润喻无声——浅谈小学低段比喻句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比喻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但是由于课标要求不明,教材建设不足以及教师对其价值认识不够,使比喻句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从感受比喻之美、欣赏比喻之妙和施展比喻之魅三个层面探讨了小学低段比喻句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比喻句教学有效策略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是:“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比喻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随手翻一下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比喻句比比皆是。
以此推断,我们应该把比喻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课标要求不明,语文教材建设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对其价值认识不够,导致回避比喻知识和教学笼统、无序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小学低段。
为了让学生感受比喻之美,体会比喻之妙,并能恰当地运用、施展比喻之魅,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小学低段学生适合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一、感受比喻之美(一)图中滋美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要想让低段的学生学好比喻句,先得激发起他们学习比喻句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对比喻有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欣赏视频感受喻体的形象之美,同时也能激发起他们学习比喻句的兴趣。
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它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四种小动物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之状。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要他们把这些与动物的脚印产生联系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教学此句时,老师可以先课件出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使其对这些自然物的形状有直接的感知.再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图,让学生来连一连,说一说:()的脚印像()。
统编版小学语文比喻修辞教学运用研究
统编版小学语文比喻修辞教学运用研究一、引言比喻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的运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本文将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比喻修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喻修辞是一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通过比喻修辞的运用,学生能够更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比喻修辞在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通过比喻修辞的掌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提升写作技巧比喻修辞在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恰当的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修辞的运用1. 比喻修辞的种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多种比喻修辞,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这些比喻修辞的使用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比喻修辞的运用方法(1)对比喻修辞的认识:学生首先要了解比喻修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如何判断和识别比喻修辞。
(2)比喻修辞的运用技巧: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时,要注重深入思考和观察,找到恰当的喻体,使比喻更加生动、形象。
(3)比喻修辞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重理解作者使用比喻的意图和效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 课堂教学与实践(1)基本知识讲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比喻修辞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比喻修辞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例句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比喻例句,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比喻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方法。
(3)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比喻修辞来描述事物或表达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阅读训练与指导(1)文学作品阅读: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比喻修辞的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浅谈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比喻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比喻句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文重点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比喻句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比喻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修辞手段,即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通过事件间的类似处,或者用具体化的、浅显的、熟识的某个事件或情境,来类比其他抽象出的、深刻的、生疏的事件或情境的一类修辞手段,优秀的作品常常离不开比喻修辞。
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文中较为关键的例子词进行赏析,有助于掌握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部作品,是非常关键的。
一、基于比喻形式,提升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而清楚地理解比喻的形式,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
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语言等是否存在,一般将比喻分成明喻、借喻和暗喻三个类别,但不管是什么类别,通过比喻语句的使用,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喻与其他语言类型一样,都是为感情达意使用的,通过了解比喻语言的具体种类就可以进一步欣赏其所蕴涵的美、事理和情意。
不管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应该使用比方,在某种形式中的词语或句型,都应该使用比方。
但在不同类型的文本或不同类型的表达中,比方的意义也是有所不同的。
形容所涵盖的范围和方面不一样,所以比方的意义也是有所不同的。
如有的例子用在写景的词语、句型上,表现为文字描述,而比方的意义则在于描绘周围景物的姿、质、香、味、态等。
二、基于具体描写,凸显个性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以比喻描写自然界事物特点为主体内容的文学表达的方式、以描写自然界景物为主体内容的各种小说、诗歌中以及各种故事的文中,比喻也常常都是比较生动、详尽、形象具体地具体描述出了自然界景物特有的各种形态、声音、气味、声势等等,以达到充分地体现自然界景物特点。
如《紫藤萝瀑布》诗中:"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种绚烂的浅紫色,像一道瀑布,从天上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语文(心得)之 浅谈比喻句的教学
语文论文之浅谈比喻句的教学探讨比喻句的教学,得先看看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比喻从它的作用来分,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
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就是用已知事物说明未知事物,用熟悉事物说明生疏事物,让人清楚明白。
如“(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
小艇是怎么样的,小朋友没有见到过,把它比作新月,大家就明白了。
小朋友不仅明白了小艇的模样,而且脑海中浮现出一勾新月,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这类比喻句大多出现在知识性说明文中,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
描写性比喻的作用就不同了,比喻的作用不是重在说明什么,而是用描写来突出事物的形象。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文学性,文中的比喻大多是描写性的。
那么这类比喻句该如何教学呢?首先得注意年级特点。
一、二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口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教师只要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是了。
三年级以上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
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
千万不可进入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的误区。
如《秋天的雨》一课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让学生想象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自己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选择地适当地进行句子的比较。
那么什么是比较?如何进行比较呢?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比较中辨同异,从同异中辨特征。
这是比较的主要功能。
有时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还可以分辨出它们的高下和优劣。
首先通过朗读和思辨区别两种表达形式的同异。
相同的是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拿来比较的句子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让学生从比喻句中感受形象,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所在,是宏观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微观教学细节中的整合体现。
修辞手法教学方法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比喻和夸张能力
修辞手法教学方法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比喻和夸张能力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式,它能够提升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喻和夸张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比喻和夸张能力。
一、创设浸润式阅读环境创设浸润式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修辞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富有比喻和夸张元素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直观感受到修辞手法的魅力。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鼓励他们发现和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例子,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二、引导学生积累比喻和夸张的素材比喻和夸张都需要丰富的素材作为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累比喻和夸张的素材,如观察自然、人物描写、事物描述等。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参观,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动植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自然界丰富的比喻和夸张的元素。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积累更多的素材。
三、解析优秀作品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教师要针对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其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进行深入解析。
通过分析这些作品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比喻和夸张的具体运用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比喻和夸张的敏感度,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开展比喻和夸张创作活动比喻和夸张是一种创造性的修辞手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喻和夸张的创作活动,如写作、口头表达等。
在创作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运用比喻和夸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的作品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比喻和夸张的运用水平。
五、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比喻和夸张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比如,可以设置创作比赛,让学生在一定的主题约束下展示自己的比喻和夸张能力。
浅析比喻句教学
造性 。抒情散文 《 我 的空 中楼 阁》 则是运用创 造性 比喻的典范 , 作 者采用 “ 远取 譬” 的方法 , 把“ 山间小屋 ” 喻为 “ 鸟” , 喻为“ 蝶” ,
突出小屋轻灵 自由 、 飘然若 舞的姿态 , 寄予 作者热爱 大 自然 的 深厚感情 。 在具体教学中 , 为 了提高造 比喻句 的能力 , 教师可鼓 励 学生 大胆想象 , 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式 : ( 1 ) 积 累。要求学 生向古人 、 名人学习。 古代 的诗词 、 散文 、 戏曲、 小说中有大量优
觉 器官来构成 比喻 , 形成通感 , 如视觉付诸 于听觉 , 心理付诸于
现实。 文学作 品中高超的 比喻 , 倾注着作 者强烈 的感情 , 达 到炉 火纯青 的境界 。 毛泽东 、 鲁迅 、 朱 自清 、 巴金 、 李乐薇均是写 比喻
句的高手 , 所造的比喻句准确 、 优 美。 毛泽东把彩虹 比作舞动 的
美 生动 的 比喻 句 。文 化 名 人 孟 子 、 屈原 、 苟子 、 李 白、 杜甫 、 自居
的 想象能力和创造性 思维水平。本 文结合 自己的教 学具 体经 验, 提 出看法和 思考 。 关键词 : 比喻 句; 创造 ; 训 练; 理解 比喻就是 “ 打 比方 ” , 其主要 特征是“ 比” , 是 一种常见 的修 辞手法 , 在语言表达 和写作构思方 面有着重要 的作用 。它化平 淡为生动 , 化深奥 为浅 显 , 化抽 象为具体 , 化冗 长为简 洁 , 形象
2 0 1 4年6川
总第 3 1 9
教 学研 究
浅析 比喻句教学
陈顺 革
( 陕西省西乡二中 , 陕西 汉中 7 2 3 5 0 0 )
摘
要: 比喻 是一种重要 的修辞手 法 , 能够迅速提 高学生
小议比喻修辞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议比喻修辞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比喻修辞格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格呢?本文将对比喻修辞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比喻修辞格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作者的深层含义或情感的目的。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联想力,帮助他们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从而提高他们运用比喻的能力。
比喻修辞格的教学应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名人名言,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其中的比喻修辞格,并与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比喻在课文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学情趣。
比喻修辞格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比喻修辞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比喻运用能力。
在写作课上,老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富有比喻修辞格的写作题目,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让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比喻修辞格,让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喻修辞格的教学也要贯彻“循循善诱”的原则。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比喻修辞格并不容易,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愿意学习这一知识。
可以通过故事、笑话、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喻修辞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爱上比喻修辞格。
比喻修辞格的教学也要注意与其他修辞格的区别和联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比喻修辞格,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格,比如比拟、排比、夸张等等。
这些修辞格之间有些相似之处,也有些差别之处,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比和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喻修辞格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
读后感写作指导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读后感写作指导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读后感是一种对于阅读材料的个人体验和感受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读之书。
在读后感写作中,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提升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或感受所描述的事物。
在写读后感时,合理运用比喻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运用比喻的写作技巧:1. 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在读后感中,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是运用比喻的基础。
比如,当你想要表达一本书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时,可以使用“宛如漩涡般的情节”来形容。
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书中情节的紧凑和引人入胜。
2. 注意比喻的隐喻意义比喻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似,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隐喻意义。
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暗示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例如,当你阅读一本揭露社会问题的小说时,可以使用“污浊的河水象征着社会底层的矛盾与冲突”来表达对作者思想的理解。
3. 适度运用比喻,不要过多比喻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多,以免让读者感到啰嗦或者影响文章的流畅度。
选择精准的比喻,突出主题和重点,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读后感。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指通过一种具体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在读后感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更加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印象。
以下是一些象征手法的运用技巧:1. 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在读后感中,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是使用象征手法的前提。
通过阅读理解,了解作者使用某种事物来象征或代表某种抽象概念或情感,然后巧妙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读后感写作中。
例如,当你读完一本揭示黑暗与光明的小说时,可以使用黑暗和光明分别象征着希望与绝望,来表达对书中主题的理解。
2. 选择适合的象征事物为了通过象征手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选择适合的象征事物至关重要。
浅谈比喻句的教学
浅谈比喻句的教学
刘美英;王亮清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
【年(卷),期】1989(000)005
【摘要】通用小学语文课本1—10册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
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
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
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小学语文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的有利的条件。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刘美英;王亮清
【作者单位】[1]内蒙古包头师范学校;[2]内蒙古包头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英汉比喻句的对比浅谈 [J], 景艳娥
2.浅谈比喻句的构成条件 [J], 刘永利
3.浅谈完整比喻句 [J], 吕华山
4.浅谈比喻句课堂教学方法 [J], 吴任权
5.浅谈比喻句的赏读 [J], 曲紫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喻句写作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喻句写作教学一、引言比喻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看似无关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变得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比喻句的讲解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其用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喻句写作教学的意义、现状及其实施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对比喻句的运用能力。
二、比喻句的修辞作用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看似无关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变得具体、生动。
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比喻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现状及问题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比喻句的讲解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释比喻句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对其深层含义的挖掘。
这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比喻句的修辞作用,难以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其次,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比喻句的修辞效果,而忽略了其他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这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比喻句,缺乏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最后,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没有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比喻句的运用技巧。
四、教学实施方法1.挖掘比喻句的深层含义教师在讲解比喻句时,应该引导学生挖掘其深层含义,理解作者使用比喻句的目的和意图。
通过分析比喻句所描述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喻句的修辞作用。
2.培养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除了比喻句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其他表达方式,如明喻、暗喻等。
通过比较不同表达方式的优缺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语境和文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浅谈比喻句的教学
探讨比喻句的教学,得先看看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比喻从它的作用来分,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
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就是用已知事物说明未知事物,用熟悉事物说明生疏事物,让人清楚明白。
如“(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
小艇是怎么样的,小朋友没有见到过,把它比作新月,大家就明白了。
小朋友不仅明白了小艇的模样,而且脑海中浮现出一勾新月,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这类比喻句大多出现在知识性说明文中,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
描写性比喻的作用就不同了,比喻的作用不是重在说明什么,而是用描写来突出事物的形象。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文学性,文中的比喻大多是描写性的。
那么这类比喻句该如何教学呢?首先得注意年级特点。
一、二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口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教师只要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是了。
三年级以上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
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
千万不可进入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的误区。
如《秋天的雨》一课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让学生想象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自己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选择地适当地进行句子的比较。
那么什么是比较?如何进行比较呢?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比较中辨同异,从同异中辨特征。
这是比较的主要功能。
有时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还可以分辨出它们的高下和优劣。
首先通过朗读和思辨区别两种表达形式的同异。
相同的是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拿来比较的句子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让学生从比喻句中感受形象,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所在,是宏观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微观教学细节中的整合体现。
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将获得审美的启示: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是作者美
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愫的彰显。
这样,学生读老舍先生《猫》一课中的比喻句“它(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就能领悟到猫踩在稿纸上原本是黑乎乎的脏脚印,可在老舍眼中变成了又美又香的梅花,是因为作者饱含着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不正是爱具有化腐朽为神奇魔力的例证吗?反之,一个精神家园荒芜、情感世界冷漠的人是不可能吐出美的语言来的。
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是何等的重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句子表达形式取决于表达内容的需要。
选择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抑或生动性,要视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科学性或是艺术性。
科学研究强调客观事实,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确和简约,而艺术创作则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语言表达的生动和丰富。
一味强调拿来比较的那个语言简洁的句子“不好”,而用了比喻句写得生动才是好的,会导致学生盲目追求浮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
课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还有一类比喻叫博喻。
博喻是从直喻隐喻的基本格式中派生出来的。
它是用多种不同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去比况本体事物,突出特点,突出形象。
如:“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船过三峡》)“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山水》)这类比喻句的教学,同样首先还是加强朗读,读出排比句式的气势,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之情。
然后让学生“视通万里”,驰骋想象,头脑中三峡的群山、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奇特的模样呢?于是学生情动于中,仿照课文中的博喻,尝试连用三个“像”来描写自己脑海中“山”的形象……这样就把阅读欣赏与学习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