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祖本纪2
高三下《高祖本纪》(语文版)
![高三下《高祖本纪》(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6eda11cc7931b765ce1512.png)
翻译这二段文字。 翻译这二段文字。
高祖之行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 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 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 贺钱万” 实不持一钱。 “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翻译这四段文字。 翻译这四段文字。
1. 2. 3. 4.
5.
本文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去写 高祖的奇异的出生、相貌及行为? 高祖的奇异的出生、相貌及行为?
突出高祖的不凡; 突出高祖的不凡; 也是为写高祖当年的无赖。 也是为写高祖当年的无赖。 不虚美,不隐恶。 不虚美,不隐恶。
高祖与项王之比较
高祖待人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於是沛公起,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 摄衣谢之,延上坐。 摄衣谢之,延上坐。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 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 齐边楚,权轻,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 假王,恐不能安齐。 汉王欲攻之。留侯曰: 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 而立之,使自为守。 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 优秀实用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 优秀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66d2b1f121dd36a32d8255.png)
问题探讨,研习文本
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丰满、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之一, 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 分组讨论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用简明的语 言概括特点,用事实加以印证。)B
(1)、 有远见卓识。入关不如约称王树威望(以退为 进);与民约法三章赢民心。(刘邦取胜之基) (2)、 智谋超人。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游说秦将、以 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 (3)、 善于用人。在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 等战争中,刘邦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将将。 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三教九流”,兼收并蓄。 郦生进谏,知错就改。如垓下之战,使用韩信,充分展 示其才干,大败项羽。
•
•
贵族的另一个毛病是清高。清则易污, 高则易折,所以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很 脆弱,也容易变得小心眼。因为他们在 洁身自好的同时,也常常对别人求全责 备。这样的人当隐士倒没什么,当统帅 便难免疑神疑鬼,结果自然是圈子越来 越小。陈平就说过,项羽身边都是廉洁 自好、注重风骨、讲究节操、彬彬有礼 的人刘邦身边则是些贪财好色的鸡鸣狗 盗之徒。但哪些人多哪些人少。哪些人 能干事哪些人干不了,不也一目了然吗?
总结形象
a.刘邦具有雄才大略,抱负非凡,“仁而爱 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随机应变,百 折不挠。同时又是一个“好酒及色”“不事 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 无赖,具有忌贤害能、诛杀功臣的阴冷本性。 b.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没有一味褒扬。司 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晚年,那是一个酷吏横 行,残酷迫害,罗织罪名,严刑苛法统治的 社会,司马迁秉笔直书刘邦的种种劣迹,这 需要很大的勇气!
百家争鸣
请你谈谈你刘邦这个人的看法。
贵族与流氓
易中天
名 家 品 读
•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高祖本纪.2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高祖本纪.2](https://img.taocdn.com/s3/m/fdc42ac6ad02de80d5d84020.png)
❖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赶在诸侯之 前)
❖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与……交好)
❖ 大王起微细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平民,卑微的身份)
7、指出特殊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判断句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定语后置句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状语后置句 诸将过此者多 定语后置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被动句 遇彭越(于)昌邑 状语后置句 此三者,皆人杰也 判断句 系颈以组 状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定语后置句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判断句
❖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 (3)引
❖ 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 沛公引兵西
(率领)
❖ (4)因
❖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于是、就)
❖ 高祖因狎侮诸客
(趁机)
❖ 因张良遂略韩地轩辕
(经由、通过)
❖ 蒙故业,因遗策
(因袭、沿袭)
❖ 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使动用法 使……与众不同)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意动用法 认为……奇怪)
预习检测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大泽之陂( bēi ) (2)高祖常繇咸阳( yáo ) (3)乃以秦王属吏(zhǔ ) (4)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xiǎng ) (5)日夜跂而望归(qǐ ) (6)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gāi) (7)高祖奉玉卮( zhī )
名句默写
❖ 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 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高祖本纪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高祖本纪](https://img.taocdn.com/s3/m/01ea9603ccbff121dd368376.png)
项羽
纵横一世却连一美人一名 马都无法保全的伤感、不 解、不平与怨愤 眼中只有自己,却又不能清 醒地认识自己,不正视自身 的弱点,即便是处于英雄末 路的情形之下也是如此
情感
决定 因素
《高祖本纪》刻画人物的手法:
1、互见法
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
2、对比法
处处对比刘邦、项羽的性格优劣、得失成败
3、讽刺
举杯戏父,粗俗鄙陋
学科网
第一部分:高祖出身出生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及见怪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吕公者,好相人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 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 进见的名帖上谎称。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 没有一点不安。 4、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 羽乃止。 恰巧项伯要救张良,在夜里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 趁机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来劝告项羽,项羽这 才作罢。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项羽策封有功的部将,却偏偏让你到南郑去,这是 流放你呀。 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评价得失 2、你还能说出哪些影响他们成败的因素?
刘邦安民保民,项羽扰民害民; 刘邦处事圆滑,做事果断,项羽固执己见,优柔寡断; 刘邦能屈能伸,以退为进,项羽宁折不弯,不知退一步海 入都关中 阔天空; 刘邦作战善用计,项羽作战只会用武力……
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 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 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 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 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 驱,奈何弃之!‛…… (《史记 . 项羽本纪》)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https://img.taocdn.com/s3/m/dc967b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a.png)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译文】高祖是沛郡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
当初,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
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去看她,看到有条蛟龙在她身上。
不久,(刘媪)有了身孕,就生下了高祖。
【原文】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文】高祖这个人,高鼻梁,像龙一样的容貌,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开阔。
他平日里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参加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
到了成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官吏,当了泗水亭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捉弄的。
他喜欢喝酒,喜好女色。
常常到王大妈、武大妈那里去赊酒,喝醉了躺倒就睡,武大妈、王大妈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很奇怪。
高祖每次留在店中喝酒,酒就比平常多卖好几倍。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原文】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百姓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原文】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0e487b169ec3d5bbfc0a741b.png)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2021年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可、说、略、诽谤、偶、弃市、约束、谕、从、啖、组、属、族、距、谢;积累常用文言虚词:以;翻译文中重点文句。
2.了解《史记》中采用互见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1.积累5—8节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文中重点文句。
2.了解《史记》中采用互见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温习回顾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贳.酒()竟.酒()吕公因目固.留高祖()臣有息.女()公始常欲奇.此女()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5—8节,说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件事。
三、重点研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5—8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夺其军,可.四千余人()沛公方踞床..()()因张良遂略.韩地()沛公引.兵西()以秦王属.吏()止.宫休舍()诽谤..者族.()()沛公然.其计()见谢.项羽()旦日..()偶.语者弃市..()()案堵..()2、找出下列活用的词并解释:北救赵()分王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先入关者王之()告谕之()项羽乃号雍王,王关中()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沛公从百余骑()遂西入咸阳()3、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因.张良遂略韩地()固以.能宽容()乃以.秦王属吏()欲以.求封()因以.文谕项羽()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①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止宫休舍()③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④欲以求封()⑤籍何以生此()5、重点文句翻译(注意划线词语)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②及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③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⑤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021年《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
![2021年《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944d85ad02de80d5d840b6.png)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欧阳光明(2021.03.07)他平常就有远大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高祖每次去买酒畅饮,店里售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3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县令相交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作客,于是把家迁到沛县。
5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时就看不起各个官吏,就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不带一个钱。
6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7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酒席将散,吕公用目示意,坚持让高祖留下。
高祖喝完了酒,留下不走。
8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经过此地的各将领多了,我看沛公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
9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来,提起衣服,向郦食其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10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抢人抢物,秦地的人很高兴,秦军松懈,趁机大败秦军。
1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1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受秦朝苛虐法令的苦很久了,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死。
1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再制定规矩、制度。
/14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今若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
15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接纳诸侯军,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抵抗他们。
16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高二语文 高祖本纪2教案 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 高祖本纪2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3748d4770bf78a65295447.png)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高祖本纪2教案新人教版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重点研习5-7段疏通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教法研习、讨论教学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研习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
“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
说明刘邦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
“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
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
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
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积累实词欲约分王关中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诽谤者族沛公然其计引①沛公引兵西②引入坐夺①遇刚武侯,夺其军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摄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②摄行天子之政徇①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②……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张①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②张饮三日略①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②南略邛、笮、昆明则①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②则学者至今则之教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过程(2)古今异义词:股:大腿。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多义词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翻译句子:(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高祖本纪》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高祖本纪》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51bb6535647d27284b735148.png)
高祖本纪(节选)司马迁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
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战其北,大破之。
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高祖本纪》阅读答案
![《高祖本纪》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cefa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高祖本纪》阅读答案《高祖本纪》阅读答案现如今,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祖本纪》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祖本纪》阅读答案1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体会与现代汉语意思的不同。
(1)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古义今义(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古义今义(3)会项伯欲活张良古义今义(4)沛公然其计,从之古义今义10、翻译下列句子。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阅读答案9.(1)称王大王(2)抵抗距离(3)使……活下来生活,存活(4)听从跟从10.(1)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官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
”(2)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翻译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十倍,地理形势又好。
高祖本纪二
![高祖本纪二](https://img.taocdn.com/s3/m/8a3403928762caaedd33d4d4.png)
不虚美
• • • • • • • 出身之平庸,出生之神奇。 相貌之奇伟,行为之独特 志向之远大,性格之圆滑 为人之玲珑,处事之果断 用人则不拘一格,用计则高妙绝伦 对己则过而力改,对贤则从谏如流 抚民则人皆望之,驭将则众咸死效
不隐恶
刘邦“好酒及色”“不事家 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 钱万”的市井无赖相。 刘邦自私狠毒、睚眦必报 的庸俗心态,未央宫大宴, 众臣面前奚落其父。 丰邑本是他的生地,竟不提 “复丰”事,“特为其以雍 齿故反我为魏”。
• • • • • • • • •
帝位是怎样成就的? 将 出身之平庸,出生之神奇。 相 相貌之奇伟,行为之独特 本 志向之远大,性格之圆滑 无 为人之玲珑,处事之果断 用人则不拘一格,用计则高妙绝伦 种 喟然太息曰:“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
沛宫留饮
•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 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 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 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 泣数行下。
•
• 九年十月,燕王臧荼反,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 臧荼。 • 其秋,利几反,高祖自将兵击之,利几走。 •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乃伪游云梦, 会诸侯於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 •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高 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 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 •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高 祖心动,因不留。 • 十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 • 十年九月,上自东往击之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 中,夷三族。 • 十一年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 夷三族。 •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 。
沛宫留饮
•
• • • •
•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 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一生征战的艰辛 创业胜利的得意 再无对手的寂寞 事业谁守的悲凉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74028761711cc7931b71660.png)
无赖:古义“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二、熟读全文,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
教师明确:
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
平民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
将帅刘邦: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
帝王刘邦:氾水称帝、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1.大泽之陂(水边、堤岸)2.已而有身(不久)
3.高祖每酤留饮(买酒)4.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
5.及见怪(奇怪的现象,形作动)6.此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折券弃责(同“债”债务)
7.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古今异义)8.高祖常繇咸阳(同“徭”,服役)
9.大丈夫当如此也(像这样,古今异义)10.因家沛焉(安家,名作动)
5.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施仁爱于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三方面:第一,轻财物而重义气。第二,保障关中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三,减轻百姓负担。
四、练习布置:整理并积累本课所学文言常识,记录本课尚未解决的疑问,下节课质疑。
【检测巩固】
一、当堂检测题
检查文言常识
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
平民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
将帅刘邦: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
帝王刘邦:氾水称帝、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批改记录及教学反思】
家人: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
作业: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诽谤:古义“非议国政”今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1a015c0d770bf78a6429541e.png)
高中语文《高祖本纪》(二)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祖本纪(二)【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可、说、略、诽谤、偶、弃市、约束、谕、从、啖、组、属、族、距、谢;积累常用文言虚词:以;翻译文中重点文句。
2.了解《史记》中采用互见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1.积累5—8节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文中重点文句。
2.了解《史记》中采用互见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温习回顾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贳.酒()竟.酒()吕公因目固.留高祖()臣有息.女()公始常欲奇.此女()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5—8节,说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件事。
三、重点研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5—8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夺其军,可.四千余人()沛公方踞床..()()因张良遂略.韩地()沛公引.兵西()以秦王属.吏()止.宫休舍()诽谤..者族.()()沛公然.其计()见谢.项羽()旦日..()偶.语者弃市..()()案堵..()2、找出下列活用的词并解释:北救赵()分王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先入关者王之()告谕之()项羽乃号雍王,王关中()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沛公从百余骑()遂西入咸阳()3、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因.张良遂略韩地()固以.能宽容()乃以.秦王属吏()欲以.求封()因以.文谕项羽()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①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止宫休舍()③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④欲以求封()⑤籍何以生此()5、重点文句翻译(注意划线词语)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②及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③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⑤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⑥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高二语文《高祖本纪》 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二语文《高祖本纪》 知识精讲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4a813e55270722192ef77c.png)
高二语文《高祖本纪》知识精讲苏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祖本纪》二. 学习目标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三. 学习过程《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
”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四.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一)实词积累1. 常用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解”通“懈”(4)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距”通“拒”(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6)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2. 古今异义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句中古义:渐渐今义:稍微(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3. 一词多义(1)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无如季相.(名词,面相)(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3)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4)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二)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2. 意动用法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3. 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称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4. 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留到最后)吕媪怒.吕公曰(对……发火)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怪现象)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三)特殊句式1. 判断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此三者,皆人杰也2. 被动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 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4. 定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5. 固定格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四)虚词积累1. 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2. 因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因与俱攻秦军(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3. 以乃以秦王属吏(把)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而,表承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可以有大功(凭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4. 然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喟然太息曰(……的样子)(五)其他重点词语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起为太上皇寿.(献酒献物,祝人长寿)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五. 情节结构《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
苏教版语文高二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高祖本纪2教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高祖本纪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eb5a7ed5bbfd0a795673ee.png)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高祖本纪2教案新人教版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重点研习5-7段疏通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教法研习、讨论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研习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
“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
说明刘邦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
“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
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
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
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积累实词欲约分王关中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诽谤者族沛公然其计引①沛公引兵西②引入坐夺①遇刚武侯,夺其军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摄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②摄行天子之政徇①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②……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张①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②张饮三日略①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②南略邛、笮、昆明则①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②则学者至今则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2)古今异义词:股:大腿。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多义词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翻译句子:(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名师精编--高祖本纪(第二课时)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
![名师精编--高祖本纪(第二课时)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https://img.taocdn.com/s3/m/98752e7aaf1ffc4ffe47ac5b.png)
•
• 韩信将主力大军排出了这样一个阵形:韩信亲率三十 万大军居中,为前锋主力;将军孔熙率军数万在韩信军左 方;陈贺率军数万在韩信军右方;刘邦本部主力尾随韩信 军跟进,将军周勃率军断后。 • 而项羽方面,对于楚军而言,现在的情况即不能守、 也不能退。后勤断绝、无粮而守,无异于坐以待毙,等死! 就这样,战斗打响了: • 首先,韩信率本部军先行向楚军发动挑衅性进攻。项 羽立刻率十万楚军发动中央突破作战,矛头直制韩信本部。 项羽亲自率军出击,冲锋在前,楚军以骑兵在前、步兵在 后随其冲锋。
• 原文: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 闻 •一块儿 •尊奉
• 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 •把守,把持 •担任 • •卑微,指平民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大
•
战至下午,汉军中军一退再退,左右两军迂回急进, 完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左右军随之投入了对楚军后 方侧翼的进攻,迅速合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楚军 将士殊死抵抗,两军官兵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战状 态,将楚军步兵、骑兵一分两半,楚军攻势随之被迁制。 • 项羽不得已,只好率残存骑兵救援步兵。当得知左 右军完成迂回并发动了对楚军后方步兵的进攻之时,韩 信随即组织反击,并将刘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军投 入反冲击。 数十万汉军向楚军发起了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 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 营中。此战楚军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 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 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此间还歼灭了被打散 的两万余楚军,没有给项王收拢散兵的机会,至此垓下 决战到此结束。
•【解释】: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 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 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高祖本纪2史记选读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高祖本纪2史记选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265780f61fb7360a4c6553.png)
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 即救张良的命。⑩以
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⑨, 文谕项羽:意思是用
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
⑩,项羽乃止。沛公从百 余骑,驱之鸿门(11),见 谢项羽(12)。项羽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
言辞向项羽解释。文, 言辞。谕,使明白,
晓喻。 (11)驱:赶马。 (12)谢:谢罪,道歉。
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王。
段落总结
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采纳了张良的建
议,施仁爱于关中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百
姓的拥护。
轻财重义
具体措施:封秦重宝财物府库
为民初保,无所侵暴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婉言拒绝当地百姓 的慰问,减轻百姓 负担,深得人心。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
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 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 王关中。今则来②,沛公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属:归属 降:动词使动用法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 欲约分王关中:约,约定。 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 分,分地。王(wàng),称 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 王。“欲约分王于关中”
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 啖以利:啖,利诱。
使沛公人以来为,诈欲,约乃分用王张关良中计,,因益:1:增趁设机。。张因:2:张于开是,。指悬挂。
人过失,诽为背后指责,谤 为公开指责。今:无中生有, 说人坏话。 偶语:相对私语。 抵罪:依法治罪。
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 案堵如故:一切照常,和原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 侯 先一样。案堵,同“安堵”,
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 不迁动,不变更。
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 约束:规约 今:限制使不 军士。沛公不让不受,曰: 出范围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费:花费,破费(使动)。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
高祖本纪2
![高祖本纪2](https://img.taocdn.com/s3/m/a4812fba960590c69ec376b1.png)
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三教九流”,兼收并蓄。郦生进谏,知错就改。
刘邦随机应变,百折不挠。汉四年“广武对话”,汉王数羽十罪,羽恼羞成怒,暗中用弩射中王胸,为了不让军中因主帅负重伤而军心动摇,他立刻弯下身子捂住自己的脚指头,大喊:“敌人射中了我的脚指!”鸿门宴上,差点遭暗算;兵败彭城,几乎被捕获;荥阳被围,不是纪信替代,定死羽手;广武伤胸,奄卧病创;平城之难,被匈奴困七日,九死一生┅┅可以说刘邦在兴汉灭楚的战争中,久经磨难,备尝艰辛,却从来不向命运屈服。
②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③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解①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②项羽解而东归
可①可四千余人②不可复用
守①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
②臣等以死守之
信①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②卜人皆曰善,发书视之,信吉
③言必信,行必果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学生讨论: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丰满、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之一,请大家举例谈谈刘邦的形象。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性格总有些弱点。刘邦“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相。刘邦自私狠毒、睚眦必报的庸俗心态,未央宫大宴,众臣面前奚落其父。丰邑本是他的生地,竟不提“复丰”事,“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刘邦忌贤害能、诛杀功臣的阴冷本性。项羽一灭,对其功臣一一剪除。
(二)总结形象
1.刘邦具有雄才大略,抱负非凡,“仁而爱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随机应变,百折不挠。同时又是一个“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具有忌贤害能、诛杀功臣的阴冷本性。
2.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没有一味褒扬。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晚年,那正是一个酷吏横行,残酷迫害,罗织罪名,严刑苛法统治的社会,司马迁秉笔直书刘邦的种种劣迹,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高三语文高祖本纪2
![高三语文高祖本纪2](https://img.taocdn.com/s3/m/8ad26b92d0d233d4b14e6964.png)
当初,项羽和宋义向北去救赵,等到项羽杀了 宋义,代替他做了上将军,各路将领如黥布等都归 属了项羽;打败了秦将王离的军队,降服了章邯, 诸侯都归附了项羽。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派人来 求见,想和沛公定约在关中分地称王,沛公以为其 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 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并乘机袭击武关,攻了 下来。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 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 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接着在蓝田的北面 与秦军交战,又大败秦军。沛公的军队乘着胜利继 续战斗,终于彻底打败了秦军。
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 懈,于是大破秦军。
•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 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 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 旁。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 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 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 咸阳。欲止宫休舍,樊 哙、张良谏,乃封秦重 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司 马 迁
以三句之诗二十多字留名史册的,恐怕除此一首之外,
再也找不到第二首!
刘邦平息叛 乱后荣归故 里,“威加 海内”掩饰 不住的是一 派得意之情。
大风歌
刘邦四方!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 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 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 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 交待了背景。
•
沛公率兵西进,在昌邑与彭越相遇。于是和他一起攻打 秦军,战事不利。退回到栗县,正好遇到刚武侯,就把他的 军队夺了过来,大约有四千人,并入了自己的军队。又与魏 将皇欣、魏申徒武蒲的军队合力攻打昌邑,没有攻下。沛公 继续西进,经过高阳。郦食其负责看管城门,他说:“经过 这个地方的各路将领很多,我看只有沛公才是个德行高尚忠 厚老实的人。”于是前去求见,游说沛公。沛公当时正叉开 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见了并叩不拜, 只是拱手高举,说:“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 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这时候,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 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郦食其劝说沛公袭击陈留, 得到秦军储存的粮食。沛公就封郦食其为广野君,任命他的 弟弟郦商为将军,统率陈留的军队,与沛公一起攻打开封, 没有攻下。继续向西,与秦将杨熊在白马打了一仗,又在曲 遇东面打了一仗,大破秦军。杨熊逃到荥阳,秦二世派使者 将他斩首示众。沛公又向南攻打颖阳,屠戮了颖阳。凭借着 张良终于夺取了韩国的轘辕险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名作动,驻扎。
•
公元前206年12月,在鸿门举行宴会,即历 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项两个军事集 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由此展开了长达5年的 “楚汉之争”。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运用对比, 利用矛盾冲突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项羽、刘邦、 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鸿门宴中的刘邦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 多端、圆滑机警、能言善变、礼仪备至。今天我 们来学习司马迁专门为这位汉代开国皇帝写的传 记《高祖本纪》,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进一步 熟悉《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翻译文句: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您如果想诛杀没有德行的秦国,就不应该坐着 接见年长的人。
2.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 秦将,啖以利。
沛公以为其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 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司 马 迁
以三句之诗二十多字留名史册的,恐怕除此一首之外,
再也找不到第二首!
刘邦平息叛 乱后荣归故 里,“威加 海内”掩饰 不住的是一 派得意之情。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 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 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 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 交待了背景。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班固在《汉书· 司马迁传》中引用 刘向、杨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 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在司马迁笔下,刘邦是一 个“人”,他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处 理问题的才干;但也有奸诈圆滑、不 讲信义的性格毛病。这种坚持真理的 求实精神,是最宝贵的史学传统,也 是我们今天所要继承和弘扬的。
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急切的希望: 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 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
预习检测
一、注音: ǎo 刘媪 bēi 大泽之陂 rán 美须髯 狎侮 xiá shì 贳酒 酒雠 chóu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yáo 高祖常繇咸阳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Shàn fǔ 乃绐为谒曰 dài yè 喟然 kuì
问题探讨 刘邦能够战胜项羽, 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
•坦诚相待
•不拘一格
•从民所望
•以众击寡
•论功行赏 •用人不疑 ……
•招降纳叛
对比分析
作者在文中多处通过对比手 法刻画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形 象,请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已 掌握的相关文史知识,完成下 面表格,对比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
• 刘邦:“破之”“大破之”
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 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 武关。 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 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 大破之 善于用人、用计
• 项羽:“诸将黥布皆属”“诸侯皆附”
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 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
不能容人 崇尚武力 以强压人
请你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 诸所过毋得掠卤 :
约束:规约,规章
请你找出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 • • • 北:名作状,向北 1、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 降:使动。 2、降章邯 。 3、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先:形作动,在…前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 苦:苦于
• 5、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 王:名作动,称王 • 6、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素车白马:名作动,驾着白车白马 • 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
•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属:归属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 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 降:动词使动用法 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 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 约:约定。分,分地。 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 王:称王。“欲约分王于关中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 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 啖以利:啖,利诱。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 因:趁机。 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 益:增设。张:张开,指悬挂 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卤:通“掳”。 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 憙:通“喜” 解:通“懈” 破之。乘胜,遂破之。 因:于是。
当初,项羽和宋义向北去救赵,等到项羽杀了 宋义,代替他做了上将军,各路将领如黥布等都归 属了项羽;打败了秦将王离的军队,降服了章邯, 诸侯都归附了项羽。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派人来 求见,想和沛公定约在关中分地称王,沛公以为其 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 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并乘机袭击武关,攻了 下来。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 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 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接着在蓝田的北面 与秦军交战,又大败秦军。沛公的军队乘着胜利继 续战斗,终于彻底打败了秦军。
1—4节介绍了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 性格、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情形。
为下列红色字注音
•
揖 yī 轵道 zhǐ 飨 xiǎng ng 章邯 hán 郦食其 yì jī 黥布 qí 荥阳 xí 颍阳 yǐng ng
引:率领。 西:动词,向西进发 •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 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 因:于是。还:退回。 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 军,可四千余人,并之。 可:大约。 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 之军并功昌邑,昌邑未拔。 拔:攻取。 西:向西进军 西过高阳。郦食其为监门, 曰:“诸将过此者多,吾 说:劝说。 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 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 踞床:坐在床上。踞, 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 坐时两脚叉开。床,坐 长揖,曰:“足下必欲诛 具。 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历史与文学相结合
《史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 文史不分的优良传统,既是史书, 又有文采,史与文紧密结合,水乳 交融。所以,《史记》不仅是我国 的历史巨著,也是古典文学名著。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 ; 杏耀注册 杏耀招商 杏耀直属 杏耀总代 杏耀平台 ;
顺/望着杨慧娇媚の脸蛋/惹人遐想の娇唇/马开更相信存在些不受控制/伸手抚上咯杨慧の脸蛋上/杨慧那双存在着水迹の眸子里透着羞涩/但羞涩之后却存在着明艳动人の渴望/和杨慧口舌交缠/让杨慧存在些呼吸存在些困难/马开轻轻の拍咯拍杨慧の腿/杨慧轻轻の张开/脸燥热の 厉害/马开揽住杨慧の腰肢/轻盈の身体/弹软の身体贴着它/异常の舒服/马开握住温柔の玉兔/感觉到那其里の樱点挺起来/杨慧脸红心跳/身体既敏/感又羞涩/感觉到马开轻轻の压进去/嘴唇吻着她/吻の她细细の喘息/身体更加滚烫/马开手从修长性感の双腿上移动/移动腿间迷人 处/出手存在着湿腻/能感觉到那里异常の丰腴/更新最快最稳定/)马开微微扶正/轻轻の压下去/感觉进咯壹片湿泞の天地/杨慧忍不住壹佫哆嗦/屁股微微向着后面缩咯缩/马开手抚摸在杨慧の娇嫩脸庞上/示意杨慧放松/马开动作不快/整佫人仿佛在温热の水里壹样/存在着股股热浪 冲击/要把马开吞没/杨慧媚眼如丝/朦胧如月/脸烫の厉害/媚气十足/不多时就身体颤动咯起来/当杨慧瘫软无力时/马开也终于停下来/存在着喘息声/望着杨慧娇粉嫩美/马开都觉得她美艳到极致咯/恢复咯壹些气力/杨慧抓住马开在她身上移动而弄の存在些痒の手/脸靠着马开/张 咯张口又没存在继续说什么/|想说什么说吧/马开笑咯笑/俯下身子在杨慧の额头上亲咯壹下/拨开存在些凌乱の发丝/杨慧想咯想/终究还相信嚷道/咱和姐姐跟着先生/除去姐姐当初の誓言外/其实还存在利用先生の原因/利用/马开险些没存在笑出声来/心想这样の利用本人巴不得 天天来/利用利用の都陪睡咯/这样の大好事马开求之不得啊/|先生不要笑/|杨慧捂着马开嘴巴/不让马开笑/|好好/咱不笑/|马开强忍着嚷道/利用咱什么?不能相信为咯火龙宗吧?以咱们此刻の实力/火龙宗不足为据/到时候咱们出手灭咯它就相信/|马开从杨宁口里得知/火龙宗迫害 过它们/所以才和它们壹直不对头/|这相信其里壹佫原因/不过以咱和姐姐の实力/现在对付火龙宗也不怕咯/|杨慧嚷道/|但这并不相信咱们真正利用先生の原因/还存在/马开好奇/忍不住向杨慧/|咱们利用の相信先生の天赋/需要先生人杰の天赋/|杨慧望着马开嚷道/面色娇红の拍 掉马开握着她峰峦把玩上面樱粒の手/|嗯/马开不理解/|咱和姐姐心意交融先生应该很清楚咯?先生知道为什么吗/杨慧盯着马开嚷道/这让马开好奇不已/杨慧和杨宁心意交融让它和金娃娃都感叹过/这两囡虽然天赋只能算优秀/但两者配合/却不比叶静云差/很让人惊奇/马开曾经感 叹过本人好运气能得到这样两佫侍囡/倒相信没存在想到她们能心意焦荣芳其里还存在原因/|咱和姐姐出身特殊家庭/先祖就相信这种体质/只不过先祖陨落后/家族里再无出现同种体质の人/家族就渐渐没落咯/到后来沦落到火龙宗都能欺负/|杨慧说话带着颤音/马开手不安分/抚上 咯她丰腴撩人の腿/甚至碰触到那壹处/对于家族没落の故事马开听の太多咯/这也不奇怪/世上都相信壹代换壹代/总存在家族新起也存在家族衰败/以杨慧杨宁の体质和气质/想来也不能太差/|这和恁利用咱存在什么关系啊/马开手在下不安分/让杨慧紧紧の夹着腿/|需要借助人杰 の意境/才能帮助咱们开启壹处/其里封印着咱族の族人/|杨慧回答马开道/头埋在马开の怀里/拖过被子异常害羞/|人杰意境/马开不理解/|咱族存在壹处密地/那里封印咱族历代先杰/强者/但能开启の/需要存在着绝世意纹の人/世上拥存在意纹の人不少/但要存在天地异象の却不 多/在这之前/咱们以为壹辈子都见不到这样の人物/直到碰到先生/|杨慧嚷道/马开顿时恍然/心想难怪当初这两囡见识过本人の意纹后/对本人异常亲切/死心塌地の跟着它/人杰确实相信世上极少壹小撮人/正常人都难以见到/而且就算见到/也难以和对方搭上交情/身为人杰/都存 在着非凡の地位/高高在上岂会轻易和人相识/马开要不相信自身非凡/加上前往谭家因为谭妙彤の缘故/谭尘和天羽皇子也不能正眼她壹眼/马开总算明灰杨慧杨宁存在瞒着本人の事情相信什么/当然/对于这样の利用马开也算不上怨恨/对于杨慧/马开太过喜爱咯/杨慧娇柔乖顺/很 得它心/|如何才能开启/马开好奇问道/|先生相信愿意帮忙咯/杨慧娇羞无比/兴奋の着马开/都忘记防御马开咯/被马开手抓到/忍不住惊声咯壹句/|可以の话/咱自然会帮恁/|马开回答道/|谢谢先生/|杨慧大喜/随即又着马开嚷道/|不过先生不用急/此刻先生の实力还不够/需要不断 の壮大/等到咯时机/杨慧会请先生帮忙の/|马开耸耸肩/对此倒相信无所谓/心想这样也好/能让杨慧杨宁如此重视/想来也不好开启/只相信不明灰相信什么地方/居然需要天地异象の意境才能开启/这样の手段又相信如何做到の?望着娇媚无端/媚眼如丝の马开/马开存在些承受不住 /轻轻の压着杨慧の腿/又贪婪咯起来/(正文第四百六十部分利用)第四百六十壹部分撞破第四百六十壹部分杨慧虽然没存在说太多/但马开也知道杨慧所求应该棘手/%(^>?不过就算相信真の利用/马开此刻都心甘情愿咯/身子贴着杨慧/从后慢慢の滑进其里/修行者自然不同于 壹般の囡子/尽管相信第壹次/但却还相信能承受马开の力量/马开拦住杨慧の腰肢/用力の蠕动起来/杨慧脸庞娇媚艳丽/身体丰腴诱人/峰峦迭起/让马开更加疯狂/似乎相信太久未曾做过/也可能相信每天收到叶静云の挑逗/马开异常の凶猛/杨慧咬着牙齿/承受着冲击力/|吱吱|房门 突然被打开/叶静云从外面闯进来/杨慧/恁|叶静云の话说到壹半/声音愕然而止/叶静云整佫人呆在原地咯/脑海里壹片空灰/愣愣の望着前方/此刻马开扶着杨慧の腰肢/杨慧跪趴在床上/马开在疯狂の碰撞/杨慧咬着嘴唇/媚眼如丝/娇躯绯红/|啊|叶静云反应过来/猛然の尖叫咯起来 /马开身体在壹声之下/也猛然绷紧/居然不受控制壹般/全部喷咯出去/杨慧整佫娇躯都僵硬咯/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