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赋》
百城赋一一湘潭赋
![百城赋一一湘潭赋](https://img.taocdn.com/s3/m/37397c2fb4daa58da0114a1f.png)
百城赋一一湘潭赋湘潭市中心刘建湘摄千里潇湘,万载昭潭。
上承银汉,水接江海;下控荆粤,山连岳衡。
聚南岭、雪峰之浩气,衔长江、洞庭之洪涛。
文昌业旺,地灵人杰。
携杜康登昭山以悟人生,叹世事之繁浩也;驾扁舟泛湘江而观胜景,惊湘潭之奇伟哉!灵气湘潭,其秀若何?钟南岳之仙风、毓韶峰灵秀,雄踞荆楚;得大河之便利,倚要塞之雄壮,俯吞吴越。
湘川北去,携涟河之清波、融涓水之绿漪,竟成醉人奇画;岳麓东来,踏褒忠之碧浪、披黄龙之金霞,堪称销魂仙乡。
中原铁马下粤桂,先夺潭州关隘,南下旌麾如破竹;江东才俊入滇黔,常憩莲城驿馆,西上诗情似御风。
风景这边独好,湘江秋月,逗迁客骚人不识归路,幸有人间瑶池水府旅游园激发灵感;江山如此多娇,山市晴岚①,引文豪俊杰畅抒奇才,还看天下圣地韶山风景区平添画情。
东台山下书声琅琅,育领袖将军诗人学者,孕掀天揭地之雄才不断;云门寺内香烟萦萦,修道德精神品格气质,佑缚虎降龙之豪杰未息②。
雅气湘潭,其文若何?华夏文明,远播寰宇;湘潭薪火,光耀神州。
黄土中有小小石头砸过,依稀可听二十万年前人类足音;墓穴中见片片碎瓦烧痕,隐约能辨七千余载时先辈手迹。
舜帝南巡,奏韶乐而感缠阻之山苗,玉成韶峰之佳名;昭王东伐,食萍实而建威武之霸业,仙化昭山灵气③。
老莱子隐居良都塅,得孔仲尼尊崇,名列道家之祖;屈大夫行吟江潭畔,引司马迁寻访,德称贤士之师④。
贾谊屈居,十次登山临水总叹伤心之地;李白客宿,半载饮酒赋诗均留醉人之篇。
唐相褚遂良三年谪守,犹赞“远山翠凝烟”;诗圣杜子美五番畅游,仍盼“终老是湘潭”。
刘禹锡最喜潇湘民气多清慧,柳宗元常问此去更遣几年回。
韦迢爱看“楚岫千峰碧”;许浑尽见“湘潭万里春”。
欧阳修磨墨撰记,细述湘潭之繁华,力描楚商之风采;周敦颐著书立说,独享莲花高洁,妙品碧荷之清韵。
胡安国潜心隐山,首开湖湘文化之源;曾涤生修身荷叶,高扬桐城学派之风。
名气湘潭,其震若何?《东方红》响彻寰宇,举世皆知中国出了毛泽东;《浏阳河》唱遍神州,全民尽晓江边有个湘潭县。
《湖湘赋》[修订]
![《湖湘赋》[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1d609f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8.png)
《湖湘赋》《湖湘赋》(附注)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湖南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不乏吟咏之士,但多局限于某地某事,鲜有以整个湖南立题者。
笔者固井底之蛙,就目力所及,有如《潇湘赋》《湖南少年歌》《潇湘神韵》三篇。
《潇湘赋》乃唐朝湘潭名士何涓所作。
何才思敏捷,一夜而成,天下争传,有“何涓一夕赋潇湘“之说。
笔者仅知其名,却一直无缘读得,但揣测多是吟哦山水之作。
《湖南少年歌》乃近代湘潭人、有“旷代逸才“之称的杨度杨晰子先生不朽之杰作。
其中,极力渲染了湖南人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其气势磅礴、慷慨悲壮,迨不可及。
而我湖南俚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光“亦随之传遍天下。
梁启超读后则言:“欲见纯粹之湖南人,请视杨晰子“。
《潇湘神韵》为当今戏曲,吾亦无缘,仅听过其吉光片羽,不曾窥得全貌。
余年及弱冠,学浅才疏,而先贤的杰作已叹为观止,本不拟狗尾续貂,但湖南悠久之历史、瑰奇之传说、秀丽之山川、丰殷之物产、昌明之学术、辈出之人才、壮烈之性格每每感奋于心,激动不已。
而晰子先生西去也已七十年矣!其间,湖南又诞生了多少人物,涌起了多少风云!尤其多奇杰异士,壮哉少年。
吾每思之而不寐。
于是,试作《湖湘赋》一篇,上溯三皇五帝,下至近代革命,或览名山大川,或描湖湘神韵,或间杂神道传说,或叙述风土人情,或诉少年情怀,或追先哲明训。
兹完稿于十九岁生日之夜,以敬献于这方生我养我的神奇土地,并与所有的“湖湘子弟“共勉。
题记。
芙蓉地,[1] 湘楚天,湖楚文明数千年,湖湘神韵古今传。
吾今一赋抒心田。
源溯三皇五帝前,炎帝陵边忆祖先。
[2] 龙飞凤舞千峰绕,玉嘎金铿一水环。
火传耜制开农苑,遍尝百草济人间。
赫赫始祖肇华夏,子孙亿万称黄炎!舜帝乘风下翠微,天下万山朝九嶷。
斑竹一枝千滴泪,君山二妃万古悲。
[3]高辛宝露赐百辟,韶乐已逝韶峰巍。
[4]大禹疏川导滞水,万物滋生钟土地。
三过家门而不回,涂山女歌“候人猗”。
血马祭天植紫梨,衡岳长留禹王碑。
张家界赋八篇
![张家界赋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726e5833687e21af45a958.png)
张家界赋八篇张家界赋廖晓磊仲秋八月,揽月于澧水之滨,放小舟以娱情。
置江河之上,一时感慨作辞赋曰:古庸国在,澧水繁衍,舜放崇山,以变南蛮。
秦设郡县,带属黔中,三国吴景,名为天门,明置大庸,清名永定。
东临洞庭,西频龙永,南连沅陵,北接鹤宣。
昔年地辟,处在深闺未人识;今朝改革,芳华初露云客至。
奇峰林立,层峦叠翠。
瑶池仙境,青岩纷醉。
观金鞭溪俊秀,赏天子山丰茂。
奇峰险境,无景出其右。
苍松挺拔,神秘苍悠悠。
杨家一界,三道鬼门俨然;水绕四门,百里秀水蜿蜒。
南天一柱,共工怒巉岩;画廊十里,画圣绘山川。
双龟探月,盘踞黄狮前;一桥渡云,袁家界上穿。
前后花园,百花争开先;左右魂台,千年续尘缘。
百丈峡,鬼斧壁上旋;神堂湾,阴兵弓在弦。
三千奇峰拔地起,张家界顶有神仙。
山中树长青,青春不老泉。
黄龙盘溶洞,宝峰起波涟。
鬼谷连纵横,天门空中悬。
秦皇遗金鞭,张良佩宝剑。
覃垕射洪武,向王碧血溅。
闯王起兵败,天门起狼烟。
嗟乎,昔年弱水三千,造化千年。
多少轮回旧事,沧海桑田。
王谢堂前燕,飞入青岩间。
人杰地灵,总理求学永定县;山青水秀,主席题字天人羡。
呜呼,胜地常在,人是昨非。
昨日马伏枥,今日鹰折翅。
慕前人之雄风,舍澧水之情泪。
而立之年,初举孝廉。
明志宗堂,命途难言。
远离浮华,结庐山前。
君不见黄石寨上奇峰三千,不失跌宕之意趣;君不见神堂湾下秀水八百,尽是迤逦之唱叹。
君不见天降绝世佳色于人间,露雍容之华贵;君不见遍地巍峙雄兵披铁甲,现日月之天颜。
国色天香,尽收张家界;奇山异水,皆汇天子山。
张家界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畔。
北通鄂西要塞;南与雪峰山连。
其间石峰林立,溪水潺湲,湖山如画,别有洞天。
百丈悬崖,壁立千仞而具深幽;十里画廊,风吟重峦而具温婉。
宝峰湖镜,瀑泻一樽不妨畅饮;天门仙境,霞飞满岭何妨高眠。
九天洞府,天星山上能醉月;黄龙洞内,定海神针欲擎天。
斯为地灵,无穷山水不可数,洋洋大观!汉代留侯张良,择此居隐,许林泉而自乐;春秋鬼谷王禅,至此忘返,弃天下而安闲。
湖湘赋
![湖湘赋](https://img.taocdn.com/s3/m/4bf32ab91a37f111f1855b9a.png)
湖湘赋——蒋海松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湖南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不乏吟咏之士,但多局限于某地某事,鲜有以整个湖南立题者。
笔者固井底之蛙,就目力所及,有如《潇湘赋》《湖南少年歌》《潇湘神韵》三篇。
《潇湘赋》乃唐朝湘潭名士何涓所作。
何才思敏捷,一夜而成,天下争传,有"何涓一夕赋潇湘"之说。
笔者仅知其名,却一直无缘读得,但揣测多是吟哦山水之作。
《湖南少年歌》乃近代湘潭人、有"旷代逸才"之称的杨度杨晰子先生不朽之杰作。
其中,极力渲染了湖南人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其气势磅礴、慷慨悲壮,迨不可及。
而我湖南俚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光"亦随之传遍天下。
梁启超读后则言:"欲见纯粹之湖南人,请视杨晰子"。
《潇湘神韵》为当今戏曲,吾亦无缘,仅听过其吉光片羽,不曾窥得全貌。
余年及弱冠,学浅才疏,而先贤的杰作已叹为观止,本不拟狗尾续貂,但湖南悠久之历史、瑰奇之传说、秀丽之山川、丰殷之物产、昌明之学术、辈出之人才、壮烈之性格每每感奋于心,激动不已。
而晰子先生西去也已七十年矣!其间,湖南又诞生了多少人物,涌起了多少风云!尤其多奇杰异士,壮哉少年。
吾每思之而不寐。
于是,试作《湖湘赋》一篇,上溯三皇五帝,下至近代革命,或览名山大川,或描湖湘神韵,或间杂神道传说,或叙述风土人情,或诉少年情怀,或追先哲明训。
兹完稿于十九岁生日之夜,以敬献于这方生我养我的神奇土地,并与所有的"湖湘子弟"共勉。
——题记。
芙蓉地,[1] 湘楚天,湖楚文明数千年,湖湘神韵古今传。
吾今一赋抒心田。
源溯三皇五帝前,炎帝陵边忆祖先。
[2] 龙飞凤舞千峰绕,玉嘎金铿一水环。
火传耜制开农苑,遍尝百草济人间。
赫赫始祖肇华夏,子孙亿万称黄炎!舜帝乘风下翠微,天下万山朝九嶷。
斑竹一枝千滴泪,君山二妃万古悲。
[3]高辛宝露赐百辟,韶乐已逝韶峰巍。
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
![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5f2875a767f5acfa1c7cdfc.png)
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屈原1、屈原(前352—[改为—]前281),战国楚国人,诗人、思想家,代表作《离骚》、《九章》。
端午节是为纪念其而来,“楚辞”类诗作开创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心系天下、忧国爱民精神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2、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鵩鸟赋》。
提出“阳儒阴法”及农本主义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统治策略,积极开展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开湖湘经世致用先河。
蔡伦3、蔡伦(63—121),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政治家、发明家。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功绩是改进造纸术,为中华文化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张仲景4、张仲景(63—121),东汉南阳郡(今河南邓县)人,医学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誉为“医圣”。
曾任长沙太守,又称“张长沙”。
两汉中医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重视养生保健,是中医思想界的灵魂人物。
欧阳询5、欧阳询(557—641),隋代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擅长楷书,世称“欧体”。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为书法理论的里程碑。
怀素6、怀素(725—785),唐代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和尚,书法家,代表作《自叙帖》,擅长草书,称“狂草”。
与唐代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7、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推动文学运动向前发展。
沩山灵祐8、沩山灵祐(771—?),唐代长溪(今福建宁德)人,佛学家,禅宗派别沩仰宗创始人、百丈怀海高徒,和弟子慧寂在潭州沩山和袁州仰山自创一派,主张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湖湘赋》
![《湖湘赋》](https://img.taocdn.com/s3/m/4ee2a323482fb4daa58d4bbd.png)
芙蓉地,[1] 湘楚天,湖楚文明数千年,湖湘神韵古今传。吾今一赋抒心田。源溯三皇五帝前,炎帝陵边忆祖先。[2] 龙飞凤舞千峰绕,玉嘎金铿一水环。火传耜制开农苑,遍尝百草济人间。赫赫始祖肇华夏,子孙亿万称黄炎!舜帝乘风下翠微,天下万山朝九嶷。斑竹一枝千滴泪,君山二妃万古悲。[3]高辛宝露赐百辟,韶乐已逝韶峰巍。[4]大禹疏川导滞水,万物滋生钟土地。三过家门而不回,涂山女歌“候人猗”。血马祭天植紫梨,衡岳长留禹王碑。[5] 山市岚昏峰积翠,昭王到此不思归。猛虎听经狮啸月,桃林花雨映落晖。龙女何曾见此美,昭潭引来洞庭水。[6]仲尼所严为何人,老莱以孝天下闻。言不悔尤恭行信,拒相采樵蒙山青。[7] 接舆而歌叹凤凰,千古奇人称楚狂。既思往者不可谏,但问来者去何方? [8]钟仪从容著南冠,楚音起奏不曾忘。[9]横则秦帝纵楚王,屈子胸怀何其壮!离骚一赋鱼腹葬,毅魄归来诵国殇!湘灵鼓瑟赋招魂,龙舟竞渡吊端阳![10] 德与天地而比寿,文如日月长争光!姜女嬉戏下池塘,天作之缘结范郎。官兵掳去无音讯,望夫台上空惆怅。[11]绣竹永传痴情意,恨石不是秦始皇! [12]冲冠一哭长城倒,唯剩残骨返故乡!生为人杰死流香,项籍岂肯过乌江!楚虽三户秦终亡,浩浩空谷传绝响!宋玉闲赋高唐云,青萍之末清风生。贾谊风华绝代文,痛哭流涕陈策论。屈贬长沙亦圣主,湘水悲声古今闻。[13]。此后悠悠秋复春,堂堂湖湘岂湖人!且听吾辈继歌吟:[14]一纸风行起蔡伦,文明古国四发明。汉有伊人面如生,马王堆里叙湘情。[15]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杂病妙回春。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求此生医圣名![16]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弟子最先行!蜀中继起卧龙相,蒋琬世传伏虎身。此皆贞良死节臣,宰相肚里撑船行。周郎雅量如饮醇,樯橹灰飞谈笑生。岳阳有墓岳阳幸,小乔香魂伴洞庭。关公单刀渡碧津,千军万马如无人!春秋巍巍明利义,馨香袅袅祀武圣![17]黄盖妙计安天下,火烧赤壁百万兵! 老将黄忠气如虎,镇守长沙谁敢侵![18]路不拾遗夜启门,征西将军治江荆。一寸光阴一寸金,陶公劝世惜妙阴。闲来无事运甓勤,百朝难谥一字“恒”。[19]芳草鲜美落英纷,红树青山洞天新。洞外秦汉变魏晋,洞内桃花又一春。世外桃源究何在,不尽子骥来问津。[20]
【辞赋精选】宋朝傅亮《喜雨赋》《登龙罔赋》《感物赋(并序)》《征思赋》《
![【辞赋精选】宋朝傅亮《喜雨赋》《登龙罔赋》《感物赋(并序)》《征思赋》《](https://img.taocdn.com/s3/m/fc9deaaac850ad02df804118.png)
【辞赋精选】宋朝傅亮《喜雨赋》《登龙罔赋》《感物赋(并序)》《征思赋》《宋朝傅亮《喜雨赋》《登龙罔赋》《感物赋(并序)》《征思赋》《芙蓉赋》来源:天山客傅亮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傅咸玄孙。
初为建威参军,历桓谦中军行参军。
桓玄篡位,选为秘书郎,未拜,义兵起,丹阳尹孟昶为建威参军。
义熙初除员外散骑侍郎,转领军长史。
未拜,遭母忧。
服阕,为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补领军司马,迁散骑侍郎,转中书黄门侍郎。
寻为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
宋国建,除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徙中书令。
武帝受禅,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如故,封建城县公,转尚书仆射。
少帝即位,进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寻行废立。
文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
元嘉三年伏诛,有集三十一卷。
(案,《南史·傅亮传》云,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後,至於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张溥本有《进刘裕侍中车骑将军诏》,《封豫章郡公诏》,《封宋公诏》,《进宋王诏》,《禅策》,《禅宋诏》,《禅宋玺书》。
今考前二诏必非亮作,唯《宋公》《宋王》当属亮,而无左证,禅代诏策,则王韶之作也。
)◇喜雨赋唯二仪之顺动,数有积而时偏,垫襄陵於唐籍,感云汉於周篇。
匪叔叶之或遘,在盛王其固然,伊元嘉之初载,肇休明於此年。
懿玉烛之方熙,愠积阳之独愆,涸源泉於井谷,委嘉颖於中田。
嗟我皇之翼翼,怅临朝而辍娱。
踵氵中轨於禹汤,协至诚於在余。
且东作之未晏,庶雨露之夙濡,遵县子之徙廛,尤鲁侯之焚巫,祗桑林之六祷,修季宰之再雩,诚在幽其必贯,感何远而不孚。
聆晨鹳於高垤,侯宵毕於天隅。
发曾云於触石,晦重阳於八区,春霆殷以远响,兴雨霈而载途。
洒丰浸於中畴,覃馀润於嘉蔬。
殷啬人於?亩,衍将繁於中衢,嗣良颂於多?余,兆嘉梦於维鱼。
矧具臣之逢运,又均体而等虞,陶曲成於暮稔,念归驾於董疏。
(《艺文类聚》二,《初学记》二。
)◇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岁九?之暮月,肃晨驾而北逝,度迥壑已停辕,凌孤馆而远憩,何物惨而节哀,又云悠而风厉,悴绿蘩於寒渚,陨丰灌於荒ㄛ,玩中原之芬菊,惜兰圃之凋蕙。
贾谊的《鵩鸟赋》
![贾谊的《鵩鸟赋》](https://img.taocdn.com/s3/m/c30f7e7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0.png)
贾谊的《鵩鸟赋》胡光凡在屈原⾃沉汨罗江100多年之后,⼜⼀位杰出的政治家、⽂学家因被贬谪来到湖南,为古⽼的湖湘⽂化增添了异彩。
这个⼈就是西汉的贾谊(前220—前168)。
他是洛阳⼈,年轻时就是闻名于郡的才⼦,刚刚20多岁便被汉⽂帝召为博⼠,很快⼜被提升为太中⼤夫,参与国家事务。
他提出改⾰制度的主张,显⽰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因年少⽓盛,锋芒太露,招致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谪居四年多。
贾谊不但是⼀位著名的散⽂家,写过《过秦论》等很有名的议论⽂,⽽且是⼀位杰出的辞赋家,他在长沙写下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就是其代表作。
赋本是诵的意思,《汉书·艺⽂志》说:“不歌⽽诵谓之赋。
”赋是汉代⽂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成的⼀种⽂体。
《吊屈原赋》是贾谊谪往长沙途经湘⽔时所作。
由于他同屈原的遭遇有相同之处,所以这篇赋同屈原的《离骚》⼀样,表现了⼀种愤世嫉俗、抑郁不平的强烈感情,对“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正倒植”的社会现象,作了猛烈抨击。
贾谊对屈原“逢时不祥”竟毁灭了清⽩之躯的遭遇,深表同情,但他似乎并不赞成先⽣⾃沉汨罗江的⾏动,认为尽管环境恶劣,壮志难酬,也应该顽强地活下去,乃⾄“远浊世⽽⾃藏,做个隐⼠也好。
”他振振有词地评说。
凤皇翔于千仞兮,贤德辉⽽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摇增翮⽽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之鱼?……⽣在汉初的贾谊,除具有儒家思想外,还受到当时盛⾏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对⾃⾝理想的追求上,他虽不及屈原那么执着,但对世事却显得更豁达,更彻悟。
这种思想观点在《鵩鸟赋》中表现得更充分。
据《史记·屈原贾⽣列传》:“贾⽣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鹄飞⼊贾⽣舍,⽌于坐隅。
楚⼈命鹄⽈鵩。
贾⽣既已谪,居长沙,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
”鵩即猫头鹰,长沙古俗,认为它是不祥之鸟,飞⼊⼈家,是主⼈将死的凶兆。
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碰上这种事,更感哀伤,于是借主⼈与鵩鸟的问答,真切地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愫,并⽤道家祸福相倚、齐⽣死、等荣辱的哲学思想来⾃我宽解。
湘娥赋节选【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湘娥赋节选【明代】陈子龙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fc616d312b3169a451a458.png)
湘娥赋 节选
明代 陈子龙
第一段
• 宋玉既为楚襄王赋神女之事,王浩兮以思,荒兮若悲,心 气澜漫,流逸难治,遂登章华之高台,眺行云而无期,嬴 娥在旁,难为光仪,乃召宋玉而问之曰:“畴昔所梦,婵 娟荒怪,令人郁陶,又若散解,以楚国之大,丽者止此 乎?”
第二段
• 玉曰:“洞庭之南,潇湘之浦,帝之二女,爰职斯土,光神感诚素,翻然一见。臣时伺 侧,觌其婉娈。”王曰:“异哉,其状若何,请为寡人赋 之。”玉曰:“唯唯。伊洞庭之淡淡兮,溯清炤于三湘。 水摇演于云际兮,山随波而低昂。芳草杳以无际兮,溷空 蒙而弥长。惟灵川之渊渟兮,实二妃之幽房。浴清泠于明 月兮,映层霄之沧沧。树芙容于华梲兮,筑琨璿于龙堂。
第三段—第九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 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 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 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 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 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 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 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 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 《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 的史学价值。
THANK YOU!
湘江赋
![湘江赋](https://img.taocdn.com/s3/m/aee99bea04a1b0717fd5dd1f.png)
湘江赋出处:县二中作者:吕琢发表日期:2013年11月6日共浏览445 次吾不在汉寿二中工作有八月,在湖南省委党校学习二月后,暑假期间吾在北师大读博,应北大和北师大文化研究中心之邀、写点湖湘文化,盛情之余,于北师大留学生公寓提笔写下拙文:名湘江者,湘黔赣皆备,唯湘之阔长。
误传源桂,两千年矣。
史载南漓入珠,北湘会潇,匆续北上,秦修灵渠,贯通漓湘哉。
今人勘正,主源蓝山,流长正名,功盖古今焉。
湘纳九水,左右逢源,千余支流,构状如扇。
永州集潇舂陵,衡阳汇蒸耒洣,湘潭添涟涓河,长沙会浏阳沩水,左右分淌,咏归洞庭,欣奔东海,舟托八仙。
悠悠湘江,千里奔忙,水量充沛,四季通航。
上至萍岛,弯急廻廊,流似织文,声若琴响,岸石如垒,层峦叠嶂,潺潺澴然,潭澄苔长;中至衡阳,沟谷深宕,柳杉摇曵,江洲鸥翔,丘低涟漾,荷绿稻香;下至濠河,漩缓岸敞,港汊纵横,满目平阳。
橘子洲头,柑红柚黄,白帆点点,松桂行行。
举目巍巍岳麓,俯首溶溶碧浪。
三湘之韵,星城旧水。
月上朱雀,土连西川。
看湖南需记四水,溜长沙惟饮其江。
千古沧桑,盖其巨变而不变;名流如云,屈夫子女英娥皇。
湖中腹地,人才倍出。
君子多集与名楼,骚人才江边闻墨。
汉升一骑当千射,风云聚变;绿珠一纵金园废,四水柔情。
南国初春,倒寒两湖;风从虎啸,待居故作。
高楼万里,改革春风酿造;车水马龙,共产党和谐领导。
昔日风流,尽随湘江,橘子洲头,曾有吟诗。
延江而望四方,携俊幼以前往。
近杜甫之阁馆,拥名城之护佑。
河床渐漏,船坞踯躅,鱼虾频绝,其水也浑。
两岸之民,戏湘水之厚泽;天下壮士,纵隆冬而潜伏。
岳麓俯其汪洋,云梦窥其壮丽。
同学少年,救国存亡思策,同仇敌忾,万里大地转折。
雪耻新国,春系神州。
韩凭与共地连理,不知谁家天比翼。
忠贞之志,回荡湘江之颠,乌雀始散,痕过四水之面。
心游万刃,精极八鹜。
始江流而星城出,民不逸故长沙生。
陈王富宴,天下不过洛神;石崇有园,尚为绿珠离恨。
旱逢甘,兼友人。
湖湘多有丰收,好施他乡赈灾。
湘 江 赋
![湘 江 赋](https://img.taocdn.com/s3/m/7d88dd27192e45361066f5b0.png)
湘江赋某曰,山有水魄,水有山魂。
山水魂魄,缘结屈子离骚,玉成渊明情怀。
妙笔言山水,歌以赋湘江。
西出巴桂,北构连荆楚,东纳洞庭,奔腾入江海;领衔四水,泽润三湘,交流世界,融通宇内。
沃野千里,孕鱼米之乡;妖娆万象,生云梦之泽。
风物长宜,人文永盛。
山水形胜兮风光满眼。
霞光东渐,云露蒸腾,紫气徐来,氤氲叠远岫;杲日中天兮,鸥鹭弄沙,锦鳞戏水,柔涛扶岸游;夕阳残照,霞满西天,月上梢头,人约黄昏后;皓月当空,星月倒映,鹂鸟宿烟稠。
春风裁绿柳,夏日映红莲,秋霜染丹枫,冬雪掩白沙。
渔舟晚唱,远浦归帆,歌唉乃,橹咿呀;梅雨江南,早春暖阳,山含情,水含笑。
朝夕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湘江之大观也。
然山有厚重,水无常势。
若夫重云不开,绵雨不绝,及至浊浪排空,狂风摧楫,疾湍甚箭,则水患生焉。
譬若九八之汪洋恣肆,湘天蒙难,楚地含悲。
湖湘子弟皆上阵,举国上下同驰援,齐心抗洪终告捷。
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厄难当头亦矢志不渝,此湘人之秉性也。
风物宜而风雅至焉。
虞舜巡狩四方兮,教化万民,树芷惠兰,德风始长兴;帝女南望苍梧兮,且行且泣,泪渍斑竹,千古传大爱;屈子行吟江畔兮,九歌悲愤,离骚有恨,怀沙殒忠魂;贾生谪迁长沙兮,悲为三闾,忧系苍生,文采冠群伦;朱张会讲岳麓兮,朝夕晤论,捭阖纵横,风骚到如今;伟人傲立橘洲兮,逸兴思飞,激扬文字,豪情沁园春。
乱曰,江山代有人才出,惟此第潇湘之盛。
盛世修赋,宏论湘江。
斯人斯地,幸甚至哉。
喜看湘水两岸建“两型”,欣闻麓山一脉创“先导”。
噫吁唏!祈福潇湘,助力湖南,崛起中部,续开风气之先,勇冠全国之最,于斯为盛,惟楚有才。
陆明榜戊子年春日于仰天湖注:末段首句化自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和岳麓区大河西两型社会先导区建设。
毛泽东赋
![毛泽东赋](https://img.taocdn.com/s3/m/f07ce8347375a417866f8f66.png)
毛泽东赋(珍品收藏)开天劈地惊世,震环动宇垩神。
九州萧湘阳照,湘潭韶山诞生。
长沙师范读书,辛亥参加革命。
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
从事苏俄研究,传播马列新声。
五四初露才华,建党大显才能。
中共湘区书记,湖南工团总令。
中央执委秘书,宣传部长代行。
农民运动讲习,领首农委主任。
注重阶级分析,关心受苦农民。
坚持党的领导,主张革命斗争。
揭露右倾思想,批判投降败论。
鼓动中国变革,豪书革命雄文。
暗操南昌起义,制定“八七”方针。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朱毛红军。
提出武装夺权,井岗响彻炮声。
山上旌旗鲜红,山下匪徒惊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开篇署光,革命队伍兴盛。
巨手拨开迷雾,慧眼认识命运。
枪炮打出基地,红军创建瑞金。
共和旗帜飘扬,苏维政府扎根。
初做政府首脑,才赏革命甜韵。
风雨征程多变,反动势力狰狞。
英明领袖遭排,革命队伍受损。
四次围剿凶险,五败艰难长征。
血腥教训深刻,危险时刻转运。
摆脱围追堵劫,横渡乌江袭击。
大渡铁索烽火,十八勇士功巨。
天寒地冻何惧?雪山草地跋涉。
一路指挥抗敌,几回险境化夷。
“遵义会议”英明,“三人小组”举旌。
树立领袖权威,筑强中央权鼎。
结束冒险领导,确立正确纲领。
淘汰分裂领导,凯歌万里征程。
陕北会师,延河聚精。
窑洞机关指挥,宝塔党旗辉映。
灭寇灭敌消祸,为国为民福荫。
挽救革命,振兴红军。
四渡赤水,五战野岭。
游历追杀险峰,周旋围剿逼困。
指挥北上抗日,运筹重庆和酝。
才胜反动围剿,又临倭寇犯侵。
民族危亡,牵动民心。
领袖胆略,救国责任。
承担抗日风险,带领军民出征。
主张统一战线,构筑炎黄盟军。
坚持“持久战略”,屏弃“速战速胜”。
维护独立自主,批判投降奴生。
冒着敌人炮火,宁愿血肉抗争。
全党精诚团结,整风倡导争鸣。
“新四”“八路”当先,倭寇伪军掉魂。
平型关内大捷,敌后平原枪声。
遥指东北抗联,惟斡中原挺进。
喜看日伪聚歼,欣慰孟良胜景。
稳坐圣地延安,念望红都瑞金。
地道地雷麻雀,土炮土法陷阱。
城市乡村战场,青纱芦苇奇兵。
有关湖南的古文赋
![有关湖南的古文赋](https://img.taocdn.com/s3/m/0da8a7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3.png)
有关湖南的古文赋1、湖南赋素有三湘四水梦,戊戌得闲桂月行。
正午方自京华出,行游三千半日宁。
南国红豆何所以,犀鸟迢迢觅钟情。
古为荆楚三苗地,今来只为谒奇雄。
湖南者,简称湘也。
中华七大地理分区,位置华中三省之南。
北举湖北,东抱江西。
东南之望,广东粤城。
西南眺守,广西桂省。
西倚黔贵,西北山城。
南到北,豫鄂湘,诚水陆之枢纽,实战略之要冲。
岳益邵衡阳,长湘娄张常,永西郴株州,湖南地市十四强。
春秋战国,并入楚蛮。
秦统中国,郡县地盘。
及至三国,蜀吴各半。
洞庭之南,天赐非凡。
湖南湖南,唐代名谈。
改制成省,清主中原。
史历悠久,苗楚育英。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楚虽三户,亡秦楚兴。
世无比肩,百代长青。
历史云烟,名人辈出。
屈子悲歌,始出端午。
东汉蔡伦,竟为纸神。
书法巨擘,怀素欧阳。
敦颐长四,安石为仲。
偶曾一晤,爱莲说成。
王夫之者,唯物辩证。
曾氏国藩,回光末清。
修齐治平,古今传奉。
雷霆大略,左氏宗棠。
鞭挞北熊,勇复新疆。
中兴四臣,湘有二人。
及至近代,残清糟糠。
炎黄华夏,渐衰渐亡。
仁人志士,痛为国殇。
三湘子弟,奋而震声。
风起云涌,四海革命。
戊戌变法,壮飞仁成。
黄兴投身,同盟会隆。
奔走呼号,际会群英:杨开慧、邓中夏、向警予、蔡和森、何叔衡、毛泽民、左权……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建军开国,伟绩铸成: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胡耀邦、李富春、谭震林、陶铸、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许光达、宋任穿……浪遏飞舟,数风流人物。
日月星辰,山水形胜。
华夏湖南,溪美山青。
巍巍衡山,湘之东巅。
粤湘两省,间隔岭南。
西部武陵,褶皱溶岩。
天门之山,叹为奇观。
山路蜿复,八十一盘。
通天石梯,步有上千。
高山巨洞,奇观可赞。
罗霄山脉,置为东沿。
东南与西,马蹄形山。
北部迥异,水湖平原。
雄浑大势,八百洞庭。
横无际涯,浩浩汤汤。
湘资沅澧,共注长江。
长沙之西,七十二峰。
北宋之初,御书真宗。
岳麓书院,千载流风。
七毁七建,战损迭生。
朱熹讲道,理学繁兴。
湖湘曲艺相关的诗、词、文、赋
![湖湘曲艺相关的诗、词、文、赋](https://img.taocdn.com/s3/m/8f1456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1.png)
湖湘曲艺相关的诗、词、文、赋
湖湘曲艺是中国湖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包括湖湘剧、
湖湘评弹、湘剧等。
这些曲艺形式在湖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广泛的体现。
下面我将从诗、词、文、赋四个方面来介绍湖湘曲艺相关的文学作品。
首先是诗。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湖
湘曲艺的赞美和描绘。
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乐府杂曲》中有
《湘中对酒》一诗,其中描写了湖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湘剧的表
演场景,表达了对湖湘曲艺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其次是词。
宋代以后,湖湘曲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有所体现。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就有“湖湘吴越,一
曲江南,翠屏金屈,声彩绝伦”一句,表现了湖湘曲艺的艺术魅力。
再者是文。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关于湖湘曲艺的描写。
比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就有对湖湘曲艺的生动描写,其中有关于湘剧的表演场景和曲艺表演者的形象刻画,展现了湖湘
曲艺的独特魅力。
最后是赋。
在中国古代赋作品中,也有不少关于湖湘曲艺的赋。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湘中赋》中就有对湖湘曲艺的赞美,赋予了湖
湘曲艺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湖湘曲艺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诗、词、文、赋都对湖湘曲艺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和赞美,体现了
湖湘曲艺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长沙赋
![长沙赋](https://img.taocdn.com/s3/m/b8eff60716fc700abb68fcde.png)
巍巍长沙,千年古城。
立三湘于中天,得天地之灵韵。
文脉悠悠,呈帝王之瑞气;云卷云舒,普降星辰遍地。
群雄之翘首,革命之摇篮。
一师星火,燃遍神州大地。
当初文夕,苍生泪酸血咸;力诛倭贼,志士血溅湖湘。
物换星移,长沙浩气昂扬。
潇洒长沙,薄雾淡阳。
邀三五挚友举杯凭栏。
风泻帆动,挟裹南来之气;水拍两岸,欲洗江心一白。
枫林夕照,舟楫唱晚。
沙鸥掠水,撸摇一江渔火;月移中天,排档三分酒香。
釵摇裙拖,绣履生香,老少着新装迟迟,男女挽长袖姗姗。
耳鬓厮磨,又立海誓山盟;即喜即嗔,戏说酱醋人生。
快三步舞于中,观对弈立于侧,稚子嬉闹,老妻舞剑,其乐融融,不亦快哉,嘻嘻而忘返矣。
怡情长沙,滴露成香。
邀君放歌岳麓山,享半城之清翠;参禅云麓宫,求大师解惑;焚香麓山寺,听高僧论道;拜谒黄兴墓,问英雄何在;留连爱晚亭,卿本训鹤郎;神游橘子洲,与诸君唱和;登临天心阁,号令天下楼;品尝火宫殿,何妨“乾元宫”;深究白沙井,谁道真水无香;探幽马王堆,看辛追唠叨;走马民俗村,和谐五十六;荡舟咸嘉湖,同烈士呐喊;徜徉走马楼,读历史之厚重;凭吊辛弃疾,血染沙场五步;闲逛步行街,看买卖和畅;瞻仰清水塘,彻夜灯火阑珊。
觅小巷,欣然怀古,劈大道,八方通畅。
祈福长沙,匡世兴邦。
架构两型,锦绣三市,华灯异彩,纵横有致。
多维青绿,喜添一抹亮色;人皆尧舜,同享钻石风采。
树高立标,亦看格致之和;长鲸吞海,笑迎四方之客。
大起底,大翻版,大工地,大提速,隆平杂交,长沙丰穰,一饭尙思,得益万邦,航空刹车,震惊蓝天,生殖工程延续人类香火,鲤鲫杂交一派生机勃勃,三一重工,擎行业之牛耳;霞凝物流,创速度之先河。
长沙努力,前途辉煌灿烂;长沙加油,三湘同奏凯歌。
看未来之长沙,展长沙之风韵,祝福长沙,天佑长沙。
湖湘文化有关的诗藉作品
![湖湘文化有关的诗藉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7c049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湖湘文化有关的诗藉作品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孕育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与湖湘文化有关的诗藉作品:
1. 《楚辞》:《楚辞》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屈原。
它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留下的。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3. 《爱晚亭记》: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陶澍所作,详细描绘了岳麓书院的爱晚亭的景色,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4.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题,其中有“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的诗句,表现了唐玄宗对湖南蜀地的深深留恋。
5. 《石匮书》、《史通》等史书:宋代著名史学家袁枢所著,其中记载了大量湖南地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6. 《全唐诗》、《全宋词》等诗词集:收录了许多唐代和宋代诗人的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描写湖南山水和风土人情的诗词。
以上是一些与湖湘文化有关的诗藉作品,它们不仅是湖南地区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岳阳赋
![岳阳赋](https://img.taocdn.com/s3/m/8a39e839eff9aef8941e0648.png)
岳阳赋《岳阳赋》是著名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理工学院教师闵和顺老师的一篇杂谈,首次发表于《光明日报》上。
作者闵和顺首次发表于《光明日报》作者简介闵和顺,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54年4月出生,湖南省华容县人。
湖南理工学院教师,所教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法制史》、《美学原理》、《大学书法》。
全文欣赏处洞庭之沃野,在九镇之中央①。
奉尧命斩巴蛇,因后羿号初创②。
得天岳之灵居,故美称曰岳阳③。
壮伟楼以临湖,改晋邑名独享④。
岳阳之源,源远流长:原住民,廿万年,植稻桑,中华先。
春秋属楚,汉分三县,西晋设郡,建制确定。
大禹惠至,治水筑长堤千里;唐宋施德,辟荒垦良田万顷。
是以岳阳为江南之腹,兴国重镇。
岳阳之利,利在其地:左丘陵,右平原,前衡岳,后连云。
南极潇湘,重湖形胜,北通巫峡,遥控襄荆。
幕阜耸翠,开府置将军营寨⑤;平江起义,鸣镝建工农政权。
是以岳阳据全楚之膂,兵家必争。
岳阳之胜,胜在其人:楚屈子,汉贾生,唐李杜,宋文正。
左公御外,植柳西行,弼时救世,开国元勋。
求索殷切,其修在国运承祚;忧乐关情,所虑为天下苍生。
是以岳阳成文明之邦,君子向焉。
今之巴陵胜状,胜在一江一楼。
江曰汨罗,沧浪之水,浊则濯足,清则洗缨,幸杜墓处其上,赖屈祠而有神,端午龙舟,棹辞齐整,碧水荡漾,凭吊诗魂,遥看蓝墨水上游之美,斯文滥觞,岂不独乎?楼观洞庭,浩荡之势,俯则退思,仰则凤鸣,缘鲁肃以始建,因张说而名震,吴楚乾坤,断脉九川⑥,迁客骚人,应对有声,坐听古仁者下野之唱,澄宇清音,何其壮哉!然则哲人往矣,道里悠悠,白云在天,湖光山色,壮我风情,感唐宋以降,重楼更重,名篇愈名,美文绝唱,独响空鸣。
濒岸兮风物,跚跚有待入简;徘徊兮醉客,摇摇扶归无颜;时至兮冠盖,怿怿羞对酒行。
叹思既久,敢不叩问:江南有楼兮,迁客骚人缺乎?非也。
清风史册,千秋彪炳,求索忧乐,民族精魂,仁者之志,觅觅可寻:白银潭中,岳武驰骋,巴陵城下,左帅驻军,怀甫亭里,朱德倾情,层台之上,耀邦低吟;一代诗杰,毛公驾临,挥毫赠书,并非唱和,乃题子美遗篇;名山名水,名楼名文,更有李白墨宝、张照神品,长向日月酬和,天上对人间。
万水赋(60)《湘江赋》(八十)
![万水赋(60)《湘江赋》(八十)](https://img.taocdn.com/s3/m/e5ee42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万水赋(60)《湘江赋》(八十)噫吁戏,唯我河山,叹我湘江!极目楚天,蜿蜒飞湍,奔流不息,源远流长。
自西而发,滔滔南来,汩汩北去,四水骚合,北接洞庭,浩入长江。
湖楚之地,因江而誉;三湘热土,亦江而泽;广袤九州,得江弥鲜。
湘江两岸,层峦叠嶂,港汊横纵,沃野万顷,水乡江南,苍山如画,为之盎然。
自春秋始,江水月映。
三湘厚士,湖湘文化,湘江风暴,为之有魂。
屈子行吟,以身投水;贾谊贬谪,哀伤而古;诗圣远逐,泪洒湘江,湖南清绝,千古绝唱;古井简牍,金缕玉衣,马王汉墓,四羊方尊,千古传奇,万代留芳;朱张渡口,文津牌阁,弘扬理学,百世佳话;岳麓书院,博大精深,惟楚有才,于斯为胜;天下之忧,天下之乐,名扬海外,贯穿寰宇;传统湘军,回肠浩气,所向披靡;湘江评论,星火燎原,毛公击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础起中华。
潇湘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万代,青史弥香。
当今美景,湘水穿城,汀洲俊秀,湖光山色,一派盎然。
晚登江阁,长河远眺,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沿江览景,风光绮丽,美不胜收,景色宜人。
诗家逸兴,吟唱湘水,陶乐其中。
名传湘绣,佳肴湘菜,无湘不名。
杂交水稻,龙平首创,天下足食,四海无忧。
湘江河运,千帆竞发,桥梁飞架,两岸通途。
千里河堤,郁郁绿岸,永葆千秋。
古秀江天,月穿林影,画影沉碧。
璀璨星城,富强长沙,和谐天成。
当今盛世,咏叹江水,滔滔不绝,世代相传,无以匹敌。
嗟乎!盈盈湘水,即兴以赋,何不乐哉?滋润小康,湘水兴焉;和谐美景,湘水描焉;国之兴旺,湘水昭焉。
祈愿,浩荡长河,潇湘盛况,历历千秋,皓月相随,永铸辉煌!噫!微斯人,吾谁与同?是为赋。
时戊子年春噫吁戏,唯我河山,叹我湘江!极目楚天,蜿蜒飞湍,奔流不息,源远流长。
自西而发,滔滔南来,汩汩北去,四水骚合,北接洞庭,浩入长江。
湖楚之地,因江而誉;三湘热土,亦江而泽;广袤九州,得江弥鲜。
湘江两岸,层峦叠嶂,港汊横纵,沃野万顷,水乡江南,苍山如画,为之盎然。
自春秋始,江水月映。
湖南怀化赋
![湖南怀化赋](https://img.taocdn.com/s3/m/54c561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b.png)
湖南怀化赋华夏之南,湖湘之西,黔滇门户,全楚咽喉。
势如脱兔,状若雄鹰,沧桑历尽,人杰地灵。
风物殊方异,八山一水一分田;黔头楚尾地,山河形胜此处雄。
东屏雪峰,北枕武陵,南插八桂,西望苗岭。
泛沅江之舟,可入浩瀚洞庭八百里;驰羊肠之骏,能赏云贵高原十万山。
张家界顶神仙居,重峦叠嶂,眺云雨三峡一脉水;漓江岸旁丽人行,歌舞窈窕,和苍茫南海百尺波。
南北纵深七百里,据广袤山陵;东西横跨六万丈,扼通途要塞。
雪峰山巍峨铸魂魄,沅江水激湍孕聪灵,仁山智水,山水相依。
潕水清涛,十万年人寰悠久;安江高庙,七千载文明传薪。
楚拓边疆,金瓯千里,笼三苗于域内,控百越于囊中。
秦皇雄图,黔中郡先置于前;汉高远略,武陵郡改设于后。
煌煌开元盛世,城名鹤州;浩浩洪武天威,驿称怀化。
辰州、沅州、靖州,路府相仍;沅陵、芷江、黔阳,行署迁更。
昔日夷戾相猜,促其怀德而归化;今朝各族共荣,当称心怀于四化。
炎帝肇兴,会同天下诸侯;盘瓠遂愿,繁衍四野人丁。
苗民东来,蚩尤遗族拓山荒;骆越北进,侗家溪谷起炊烟。
入溆浦而儃徊,屈大夫不遂满腔忧国志;叹武陵多毒淫,马伏波难伏五溪浩荡波①。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重文当如伏胜,保先哲之精髓;藏书谁比二酉,传中华之文脉②。
玉壶冰心,王昌龄龙标送客;子规明月,李太白夜郎怀友。
一代蛮王杨再思,十峒芸芸颂祖公③。
王阳明,传教虎溪,播心学之大道;赵云崧,舟发舞阳,赋慨叹之诗章④。
刚正不阿,满朝荐民颂青天;军威雄勇,姜芝灵号为大王⑤。
孙可望坚守辰溪,独木难支;石达开转战西南,勇烈可嘉。
一驻征骖,五通庙里,陈海潮脱俗落发⑥;两手腥膻,燕子岩下,福康安骄悍亡身。
湘省三杰,杨晋康名标青史⑦;女中一绝,向警予从容就义。
滕部长,三军之秀,能征能工,可称苗乡瑰玉;粟将军,一代之雄,百战百胜,堪为侗民精英⑧。
万里长征,通道转兵逆危局;八年抗日,芷江飞虎撼云空。
湘西会战,定百年御侮之功;芷江洽降,开千载未有之庆。
受降堂中,凯旋门前,非表惨战之功,实开和平之路。
【诗歌鉴赏】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a829d231126edb6e1a1085.png)
【诗歌鉴赏】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吊屈原赋原文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
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谓随、夷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
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
??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注释、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后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
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
谪(zhé):贬官。
3、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
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
4、《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5、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6、因自喻:借以自比。
7、恭承:敬受。
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
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8、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9、造:到。
?(tuō):同“托”,寄托。
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0、罔极:没有准则。
殒(yǔn):殁,死亡。
厥:其,指屈原。
、不祥:不幸。
2、伏窜:潜伏,躲藏。
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湘赋》(附注)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湖南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不乏吟咏之士,但多局限于某地某事,鲜有以整个湖南立题者。
笔者固井底之蛙,就目力所及,有如《潇湘赋》《湖南少年歌》《潇湘神韵》三篇。
《潇湘赋》乃唐朝湘潭名士何涓所作。
何才思敏捷,一夜而成,天下争传,有“何涓一夕赋潇湘“之说。
笔者仅知其名,却一直无缘读得,但揣测多是吟哦山水之作。
《湖南少年歌》乃近代湘潭人、有“旷代逸才“之称的杨度杨晰子先生不朽之杰作。
其中,极力渲染了湖南人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其气势磅礴、慷慨悲壮,迨不可及。
而我湖南俚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光“亦随之传遍天下。
梁启超读后则言:“欲见纯粹之湖南人,请视杨晰子“。
《潇湘神韵》为当今戏曲,吾亦无缘,仅听过其吉光片羽,不曾窥得全貌。
余年及弱冠,学浅才疏,而先贤的杰作已叹为观止,本不拟狗尾续貂,但湖南悠久之历史、瑰奇之传说、秀丽之山川、丰殷之物产、昌明之学术、辈出之人才、壮烈之性格每每感奋于心,激动不已。
而晰子先生西去也已七十年矣!其间,湖南又诞生了多少人物,涌起了多少风云!尤其多奇杰异士,壮哉少年。
吾每思之而不寐。
于是,试作《湖湘赋》一篇,上溯三皇五帝,下至近代革命,或览名山大川,或描湖湘神韵,或间杂神道传说,或叙述风土人情,或诉少年情怀,或追先哲明训。
兹完稿于十九岁生日之夜,以敬献于这方生我养我的神奇土地,并与所有的“湖湘子弟“共勉。
题记。
芙蓉地,[1] 湘楚天,湖楚文明数千年,湖湘神韵古今传。
吾今一赋抒心田。
源溯三皇五帝前,炎帝陵边忆祖先。
[2] 龙飞凤舞千峰绕,玉嘎金铿一水环。
火传耜制开农苑,遍尝百草济人间。
赫赫始祖肇华夏,子孙亿万称黄炎!舜帝乘风下翠微,天下万山朝九嶷。
斑竹一枝千滴泪,君山二妃万古悲。
[3]高辛宝露赐百辟,韶乐已逝韶峰巍。
[4]大禹疏川导滞水,万物滋生钟土地。
三过家门而不回,涂山女歌“候人猗”。
血马祭天植紫梨,衡岳长留禹王碑。
[5] 山市岚昏峰积翠,昭王到此不思归。
猛虎听经狮啸月,桃林花雨映落晖。
龙女何曾见此美,昭潭引来洞庭水。
[6]仲尼所严为何人,老莱以孝天下闻。
言不悔尤恭行信,拒相采樵蒙山青。
[7] 接舆而歌叹凤凰,千古奇人称楚狂。
既思往者不可谏,但问来者去何方? [8]钟仪从容著南冠,楚音起奏不曾忘。
[9]横则秦帝纵楚王,屈子胸怀何其壮!离骚一赋鱼腹葬,毅魄归来诵国殇!湘灵鼓瑟赋招魂,龙舟竞渡吊端阳![10] 德与天地而比寿,文如日月长争光!姜女嬉戏下池塘,天作之缘结范郎。
官兵掳去无音讯,望夫台上空惆怅。
[11]绣竹永传痴情意,恨石不是秦始皇! [12]冲冠一哭长城倒,唯剩残骨返故乡!生为人杰死流香,项籍岂肯过乌江!楚虽三户秦终亡,浩浩空谷传绝响!宋玉闲赋高唐云,青萍之末清风生。
贾谊风华绝代文,痛哭流涕陈策论。
屈贬长沙亦圣主,湘水悲声古今闻。
[13]。
此后悠悠秋复春,堂堂湖湘岂湖人!且听吾辈继歌吟:[14]一纸风行起蔡伦,文明古国四发明。
汉有伊人面如生,马王堆里叙湘情。
[15]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杂病妙回春。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求此生医圣名![16]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弟子最先行!蜀中继起卧龙相,蒋琬世传伏虎身。
此皆贞良死节臣,宰相肚里撑船行。
周郎雅量如饮醇,樯橹灰飞谈笑生。
岳阳有墓岳阳幸,小乔香魂伴洞庭。
关公单刀渡碧津,千军万马如无人!春秋巍巍明利义,馨香袅袅祀武圣![17]黄盖妙计安天下,火烧赤壁百万兵! 老将黄忠气如虎,镇守长沙谁敢侵![18]路不拾遗夜启门,征西将军治江荆。
一寸光阴一寸金,陶公劝世惜妙阴。
闲来无事运甓勤,百朝难谥一字“恒”。
[19]芳草鲜美落英纷,红树青山洞天新。
洞外秦汉变魏晋,洞内桃花又一春。
世外桃源究何在,不尽子骥来问津。
[20]千古名臣褚遂良,板荡识贤兴大唐。
还笏去国潭州行,古刹幽幽话沧桑。
[21]少陵野老思岳阳,濯足洞庭望八荒!昔日耳闻今日上,影动倒景摇潇湘。
坼开吴楚东南分,吞吐日月浮乾坤!相逢更是曾相识,江南落花遇故人。
长沙酒醇不觉醉,湘江早行春正深。
洞庭水平混太清!洞庭波撼岳阳城!浩然风流传天下,岂徒坐观羡鱼情!天门中断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将船买酒赊月色,谪仙何处吊湘君?潇湘帝子去不还,汨罗冤魂一片心!宾客幽怨过零陵,朝阳洞口寒泉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元结《大唐中兴颂》,谁与斯人慷慨同?浯溪灵石真卿字,三绝诗碑世传诵!盗贼伤怜王臣凶,贼退示官为民痛!天假神赫衡岳雄,韩愈正直感灵通!日出半山喷云雾,祝融突兀撑长空!朝奏夕贬同张公,宠辱皆忘谈笑中。
芙蓉楼秀雄楚南,昌龄于此送辛渐。
洛阳亲友若相问,清如玉壶冰一片。
青山一道同云雨,潇湘流水共婵娟。
永贞革新河东贬,何妨寄情山水间。
钴母潭边著佳篇,永州八记人间传。
[22]崇胜寺,洗笔泉,欧阳走马观碑砚,绝笔开起八家先。
[23]。
埋笔冢,绿天庵,怀素写蕉法自然,飘风骤雨神龙现,狂草雄居古今颠! [24]资水茫、白鹿堂,赢得裴公停车帐。
衡山苍、邺候相,三万轴书云中藏。
[25]八仙子,吕纯阳,三醉岳阳假痴狂,携来牡丹游仙乡! [26]岳阳楼上气万千,风流独让范仲淹,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心头牵!陶岳不索端州砚,直与包公一比肩! [27]世爱牡丹予爱莲,阴阳二气无穷变,太极图说理学奠,惠泽华夏几千年! [28]岳麓石鼓书香院,道南正脉达性天。
教同化雨春风远,千年楚材此渊源!吟述会讲朱张辩,高歌不辍昔日弦。
[29]风起浪涌鱼龙潜,隐山泉潭碧如染。
致知力行经世用,胡氏父子一时贤。
如椽大笔《春秋传》,湖湘之学天下显! [30]放翁散发醉江天,岳阳楼结潇湘缘。
郴江幸自绕郴山,可怜孤馆闭春寒。
少游早逝“三绝”留,苏子作吊情何堪! [31]金戈铁马醉挑灯,稼轩洞庭抗金兵!楚天千里秋无际,英雄落泪何人搵!再兴勇冠岳家军,单枪匹马闯金营!八千敌酋遭逢死,留得箭簇两三升! [32]三军席卷起黑云,万马奔腾日月昏。
张拭吴猎赵方君,潭湘岳麓三学生。
投笔从戎以求仁,儒子登陴守孤城!热血尽堪膏野草,冷月如水浸刀兵!鲁阳惜无挽戈计,夸父空有投杖心!危巢之下无完卵,独木难支大厦倾!十人安有一人生,一人尚剩不顾身! [33]嘱友杀尽自家子,友亦归来举家焚! [34]死者相藉无虚井,空留正气满乾坤! [35]阳明讲道传“心心”,楚中学风盛王门。
云起峰间沉阁影,题诗千古留龙兴。
[36]东阳诗文独深沉,脱尽凡俗古意存。
芙蓉国里采《竹枝》,天下风雅望茶陵! [37]湖湘侠气自纵横,抗金抗元复抗清。
江山半壁已易主,独留孤地作长城!壮士弓刀泣敌血,儒生笔底起悲声。
扬州十日惊天下,潭州九屠几人闻! [38]湘女汉江留香魂,不让单于见昭君。
风涛冥冥歌楚词,海潮阵阵泣湘灵。
刚烈远胜奇男子,何况王朝共事臣![39]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林中饥寒继往圣,林外杀人闻血腥! 洞庭之南圣贤学,万世太平通古今。
衡岳正气一片心,船山学说启后昆! [40]此皆湖湘青史事,千秋之下感不禁!米芾挥毫泼墨诗画全,潇湘八景天下先:[41]平沙回雁,声断衡阳之浦;渔村夕照,光逾桃花之源。
烟寺晚钟,梵音荡处山谷鸣应;远浦归帆,海鸥飞起彩霞满天。
洞庭秋月,清辉悠悠;山市晴岚,雾纱稠稠。
潇湘夜雨,烟波渺渺;江天暮雪,琼花飘飘。
一水七山两分田,[42]一岳四水三座山,九大名胜世上传。
[43]千姿百态张家界,[44]千古梦寻桃花源。
群峦耸翠索溪峪,怪石林立天子山。
桂林未必佳天下,莨山风景更觉妍!岳麓茫茫凌云间,万山红遍枫林染!苏仙岭上怀苏仙,九嶷山接九重天。
白鹤盘旋报母意,帝子一去不复回。
吞长江,纳四水,洞庭湖区八百里,浩瀚潇湘接沧冥。
衔远山,送朝晖,岳阳楼上人文萃。
天心阁上鸽不飞,杨梅洲外舟常移。
韶峰险巇毓灵秀,五岭磅礴自逶迤。
祝融凌云迎风啸,雪峰积雪向天立。
峭嶂周环如幻镜,群峰竞秀峦迭翠。
山水相映四季盈,素瀑倒悬晶莹碧。
丹岩幽洞涧泉鸣,茂林修竹掩映美。
北麓斗横西光霁,东流帆转南雁回。
春圃桃红夏池莲,秋岭枫丹冬素梅。
有地处处皆秀色,无时刻刻不壮丽。
衡云湘水文攸归,朗月清风谁人会?文人墨客传佳句,韵士书家争挥笔。
鱼米之乡天下闻,膏泽丰藏何处比?郴永铅矿涟耒煤,世界锑都落娄底。
湘潭莲香飘四海,石门柑橘清凉溢。
江永三香洞庭鱼,银针茶神常益米。
菊影雕花釉下彩,浏阳炮焰惊天地。
[45]醴陵瓷器桃江竹,凤凰民族手工艺。
龙须草席世惊奇,湘绣神品鬼称异。
天宝蕴物华,四水三湘地。
湘熟世足时,天下闻鱼米。
[46]五岳竞耸峙,衡山独秀美![47]大江东流去,无非湘余水! [48]不到潇湘岂有诗,[49]潇湘如画留人醉!惟楚有材斯为盛,[50]涌起豪杰多少辈!旷代逸才百变多,杨度唱作湖南歌。
每日但吟三百遍,豪情万丈起胸间:中国若是古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
中国若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51]三湘儿女多奇志,救国先自湖南始!展观近世救亡史,湖湘弟子皆死士!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奇杰异士,岳麓之墙;力济危局,时务学堂。
湘变世变,湘亡世亡! [52]女称辣妹,男起蛮荒,忠直梗朴,骠悍粗犷!热忱笃实,素质无章。
顺逆毁誉,随心独往!坚韧忍耐,任侠气狂。
卓厉敢死,诚勇刚强!劲悍决烈,天下无双! [53]女子清泪,为谁而淌?男儿热血,再奏《国殇》!湘人战史,至悲至壮!父死子往,勇赴沙场。
弟魂未返,兄又别乡!女不啼母,妻送夫郎。
割慈忍爱,身入狼邦!十年征戌,醉卧边关。
马革裹尸,埋骨他乡!以一抵十,岂比寻常! [54]锋芒所向,何人能抗?苍茫云海,明月天山。
昆仑雪白,玉门关寒,湖湘弟子,直斩楼兰! [55]长江波涌,洞庭浪翻,湘军水师,纵横江南!塞下风回,衡阳雁飞。
清霜满地,战马嘶悲。
楚歌凄切,胡茄声催,乡关何处?浊酒一杯。
匈奴未灭,壮士不归!生为人杰,死为雄鬼!闺中怨妇,相思成灰。
捐躯赴难,义无反悔!萍浏醴、黄花岗,武昌起义,首应在湘。
辛亥排满,湘人功扬!变法维新,名动四方! [56]北伐直上,为主战场。
自立自强,反赵驱张。
[57]工运起潮,农运涌浪,安源路矿,安化宁乡! [58]秋收暴动,星火井冈。
势成燎原,割据赣湘。
长征过境,血染湘江!坚壁清野、抗日救亡。
有民皆战,无一投降! [59]民主团结,爱国反蒋。
又建奇功,和平解放。
史册流芳,千秋景仰!虽不能至,心向神往!此略其短,分观其详:[60]- 松子不才,湘之学生。
朝沐潇水,夕观衡云。
登楼岳阳,泛舟洞庭。
麓风吹衣,沧浪濯缨。
饮木兰之堕露,餐秋菊之落英。
览潇湘洙泗以寻梦,采沅芷澧兰以清心。
童子何知,起作湖湘歌赋;高山仰止,遥瞻先哲典型。
千载已逝,风采依稀。
往者不谏,来者可及。
猛志不弃,追夸父之长日;豪情犹在,舞刑天之干戚!精诚所至,移愚公之山脊!痴心难改,衔精卫之木枝!混沌未分,挥盘古之神斧!天道将堕,补女娲之彩石!鸡鸣五更,操祖生之舟楫;毅魄归来,泣存古之灵旗!有怀投笔,去班候之异域;无人识荆,报燕丹之知己!屈贾年少峥嵘,英名一世;同甫瑰意琦行,万代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