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服务贸易(doc 9页)
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分析(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等)
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分析(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等)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服务交流和贸易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本文将从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等方面对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进行深入分析。
一、种类分析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涵盖了广泛多样的领域,包括旅游、金融、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
首先是旅游服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观念转变,出境旅游成为了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
其次是金融服务。
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合资企业成为常态。
同时,中资银行也积极开展境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在文化娱乐领域,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前来学习和交流。
最后,教育培训服务也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吸引了大量外国学生前来留学。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培训项目,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援助。
二、地区分析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在地区上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往来最为频繁。
亚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亚洲各国之间在旅游、金融、文化娱乐等领域有着密切合作关系。
其次是与欧洲和北美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
随着中欧班列等陆路交通项目不断推进,中欧之间货物流通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中欧之间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此外,中国与拉美和非洲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拓展。
中国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投资和贸易合作,促进拉美和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所有制构成分析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在所有制构成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首先是国有企业的参与。
国有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定义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通过商业交易提供的非物质性产品,可以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技术合作等各种服务领域。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呈现出较高的流动性和不可见性特征。
二、特点1. 不可见性服务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不可见性,即服务无法以物质形态进行直接交换。
例如,一个外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所获得的服务体验是无法被触摸或者感知的。
这种特点使得服务贸易的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通过网络等远程方式实现。
2. 流动性服务贸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即服务提供者可以跨越国界提供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进行远程交流和交易。
比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
3. 依赖人力资源服务贸易依赖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一名优秀的国际金融专家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
2. 创造就业机会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为各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服务贸易的繁荣,涌现出了许多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
3. 加强国际间合作服务贸易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不同国家之间的服务供需可以进行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服务贸易的合作,国家可以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结论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内消费差异理论延伸出来的“跨国生产理论”。
据此理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因为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国家提供的服务,这就推动了跨国服务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各类服务,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则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IT 服务。
这种理论对解释企业国际化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格局变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此外,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服务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利益差异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
利益差异理论认为资金的区域流动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利益差异,跨国资金流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而金融中介理论则认为跨国金融机构的介入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金融创新理论则强调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
例如,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的交流与贸易。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涉及到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理论。
根据“技术利益溢出理论”,技术进步在一个国家产生的同时,也会利益溢出到其他国家。
因此,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对于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境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并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全球化。
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关于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的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政策的协调:一是通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通过国际和地区服务贸易协定来规范和引导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一种多边服务贸易协定,旨在减少和消除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壁垒和限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两篇)
引言概述: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通过提供和消费服务来进行的跨国交流和交易。
在现代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文将探讨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运作和发展。
正文内容: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可分为五个主要方面,分别是信息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创新驱动和政策依赖。
一、信息密集1.1 全球化互联网的崛起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
这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一些基于信息的服务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跨国公司的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运作网络,能够在不同国家间提供服务和资源的跨境流动。
这种跨国公司的存在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得以进行,并且由于它们的规模和影响力,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二、技术密集2.1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国际服务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科技服务,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由于其技术密集性,需要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这种技术密集的服务贸易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2.2 专业化的职业需求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拓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国内人才水平和培养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劳动力密集3.1 劳动力成本的考虑3.2 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四、创新驱动4.1 创新的重要性创新驱动是服务贸易持续发展的基石。
服务贸易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通过创新,服务贸易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和效率,满足各国对不断提升的服务需求。
4.2 创新环境的建设国家需要加强创新环境的建设,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进行创新,提供支持政策和资源。
这样一来,国际服务贸易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产业化:是指服务生产“工业化”,为了提高服务生产本身的劳动生产率,要求对一些服务业的生产、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予以标准化(典型例子:麦当劳)服务业形成的标志和条件:1.标志:1)服务劳动职业化,指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以从事服务活动为谋生手段的专门性服务劳动人员2)服务部门独立化,指服务部门不再内置于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从中外置化、独立化。
3)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作为与农业、制造业并列的大服务业,必须具备种类繁多的服务活动独立化、职业化,形成部门繁多的服务产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条件:1)整个社会的物质产品生产力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
2)服务部门独立化产生正的效率效应。
3)整个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经常化、规模化。
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个一般规律,这就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
克拉克的主要分析结论:1.从经济发展过程看,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2.经济发展使制造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得以提高。
3.交通业的劳动力比重与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以及运输技术状况有关。
4.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最高的一般是商业和金融业。
服务业的经济分类:1.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
2.生产者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又称为企业服务。
3.分销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
分销服务是一种连带性的服务。
1)“锁住型”分销服务是指不可能与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相分离,只能作为商品生产过程或延伸阶段的一部分,从而其价值或者其成本完全附着于有形商品(如企业商品库存的仓储、搬运、分销等)2)“自由型”分销服务在性质上同“锁住型”一样,同有形商品紧密联系,但这种服务可以外在化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如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4.政府服务,是免费提供的对一般公众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答: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定义: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符合于严格服务定义的直接服务输出与输入活动。
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也包括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如卫星传送与传播、专利技术贸易等。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指由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某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
这里所说的“指定的一项服务”包括(1)生产、分配、销售、传递一项所指定的服务及其进行的采购活动;(2)进入或使用国内的分配系统;(3)奠定一个商业存在,为分配、营销、传递或促进一项指定的服务;(4)遵照投资规定,任何为提供指定服务的投资及任何为提供指定服务的相关活动。
“一个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4年4月签订了GAST,该协定第一条第二款将服务贸易定义为通过以下四种形式提供的服务: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这种服务不构成人员、物质或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电讯、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服务,如视听、金融信息等)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特别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而不是服务提供者或接受者。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接待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指允许一国的企业和经济实体到在另一国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提供和消费服务来进行的跨国交易和贸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理论基础,下面将就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某类服务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这类服务方面相对更具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比如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其次,新贸易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根本动因是产品差异。
在服务贸易领域,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化,这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这也影响到了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和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交换服务成为常态。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有助于理解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也是相关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支出是决定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失衡则可能导致内外需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强调了全球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调控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与全球经济的需求、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有关。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提出了国家政府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例如调整贸易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还受到新经济学和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的影响。
新经济学的观点强调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而服务贸易正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国际贸易形式,它强调的是各国之间服务的交换和合作,主要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医疗、法律、咨询、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服务。
与传统的商品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可以起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1. 单位成本低服务贸易通常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
由于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和合作,因此单位成本相对较低。
2. 创造就业岗位服务贸易往往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具有强烈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
这种贸易形式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 潜力巨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新兴市场国家对此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传统商品贸易。
4. 市场规模全球国际服务贸易不受国界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因此,它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差距大,国际服务贸易对于促进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模式1. 直接服务贸易直接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商直接向海外用户提供服务,例如旅游、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
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获得海外市场的需求和反馈,但对于服务提供商的本土知识、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很高。
2. 跨国服务贸易跨国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商借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将自己的服务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例如著名的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
这种模式很适合品牌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
3. 服务外包贸易服务外包贸易是指海外客户将某些服务业务交由本国服务提供商承接。
例如,印度IT企业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其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品质,成为了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之一。
这种模式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但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劳动和服务标准问题,也需要进行适度的法律监管。
什么是国际服务贸易
引言概述: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国边界的提供服务的交流和交易。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特点、形式、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正文内容:1. 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涉及跨国边界的服务销售和交易活动。
这些服务包括旅游、运输、教育、金融、咨询等行业的服务。
1.2 特点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包括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运输性。
国际服务贸易还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和相互依存性。
2. 国际服务贸易的形式2.1 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服务、参观和旅游指导服务、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等。
2.2 跨境教育服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国外接受教育。
跨境教育服务包括留学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
2.3 跨境金融服务跨境金融服务是指跨国公司和个人在金融行业中的服务。
这包括国际银行业务、国际投资、跨境支付等。
2.4 跨境咨询服务跨境咨询服务涉及到各种专业领域的咨询,如管理咨询、法律咨询、信息技术咨询等。
2.5 跨境技术服务跨境技术服务涉及到技术合作和转移,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
3.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3.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国内外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2 对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国际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各国经济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3 对社会福利的提升国际服务贸易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3.4 对国际关系的促进国际服务贸易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信,促进国际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建立。
4. 国际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4.1 贸易壁垒许多国家对国际服务贸易实施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如限制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设立不合理的监管政策等。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今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和服务的跨境交流和交易得到了大幅提升。
本文将分别对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涉及技术和知识的跨国交易。
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全球范围内合作的加强,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的繁荣。
国际技术贸易涉及许多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
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和高附加值。
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因此,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转让是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关键环节。
技术转让可以通过许可证、合作研究和收购等方式进行。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转让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产权保护不完善、技术壁垒和标准差异等问题制约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的协调将是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国提供的服务交易。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涵盖了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范围广泛的领域。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存在一定的联系。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服务业也为技术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提供了支持。
因此,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通常是相互促进的。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其中,政策限制、壁垒增加和人员流动性等问题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消除这些障碍,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繁荣。
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的联系与互补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联系与互补。
首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贸易得以繁荣。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类型并认识其特点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类型并认识其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境提供非物质性的服务,包括商业服务、通信、建筑与工程服务、文化和创意产业、金融、保险、旅游等领域。
国际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类型并认识其特点。
1. 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会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领域。
商业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较高,是由于许多企业为了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成功而需要从商业服务提供者处获得技术和信息。
商业服务的特点是高附加值、低度集中、易流通等,可以有效推动全球各地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例如,美国德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会计、咨询等业务,为跨国企业提供后勤服务,支持全球化的企业发展。
2. 通信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通信网络日益普及,通信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增长。
通信服务包括电信、卫星通信、互联网服务等领域。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通信服务,为跨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服务。
通信服务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组件性强、易流通等,可以促进信息的全球流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3. 建筑与工程服务建筑与工程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建筑物维护等领域。
建筑与工程服务的特点是将设计和技术相融合,需要专业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
例如,美国貝克·休斯工程有限公司在全球各地提供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为跨国企业提供工程管理支持。
建筑与工程服务可以促进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刺激国际经济增长。
4. 文化和创意产业文化和创意产业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新兴领域,主要包括电影、音乐、艺术、文学、广告、设计等领域。
文化和创意产业的特点是知识产权重要、创新性强、地域性不强等。
例如,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制作电影、录制音乐,为全球观众提供文艺娱乐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通过买卖服务来进行的贸易活动。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旅游业、教育、医疗、咨询、建筑工程、金融服务等。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是通过提供或接受各种服务来实现经济利益的一种形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是跨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了国家之间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各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服务贸易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家发展。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多个领域。
服务贸易的范围涵盖了广泛的经济活动。
旅游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包括国际旅游接待、旅游景点开发等。
教育也是重要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学生的跨国留学、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等。
医疗也属于服务贸易的内容,医疗技术的跨国转移、医疗旅游等都属于这个领域。
此外,咨询、工程建设、金融服务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互惠性和多边性。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贸易形式。
各国通过开展服务贸易,既可以满足自身需求,又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服务,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具有多边性。
多个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多边交易,这种多向交流有利于提高贸易合作的效益和规模。
最后,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重要作用。
服务贸易的开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服务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通过开展国际服务贸易,可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
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许多国家的服务业是就业的主要来源,通过服务贸易的开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国家的就业状况。
然而,国际服务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服务贸易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
有些服务领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技术壁垒可能限制一些国家的参与度。
其次,服务贸易也存在不对称信息的问题。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更加依赖于信息流动。
对于一些贸易伙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国际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一)传统的定义: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反之则形成进口.(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定义:服务贸易是指由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一)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二)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步性和国际性。
(三)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四)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五)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一般在市场准入方面进行限制,以国内立法形式实施。
(六)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七)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区别: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区别:标的物;是否越境;要素移动形态。
联系:“追加服务贸易”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大致等同,严格来讲无形贸易除了包括服务贸易中的所有项目外还包括国际直接投资收支、捐赠、侨汇、赔款等活动。
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类: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分配服务业、及政府服务业。
其中前三者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4服务贸易有收入并发生支付的过境流动;国际服务交流要么是无偿的、要么不发生支付的过境流动.联系:都涉及劳务输出。
二、服务效用价值理论服务可创造效用,如果它可以用价格表示出来,并在市场出售,便产生了价值.从服务的构成要素看,服务中的人力资本、劳动和实物资本的比重不同,并决定着服务的效用,进而决定其价值。
服务的效用价值的构成:一是要素的价值;二是其所发挥的功能效用。
三、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看服务产品的内涵与外延1、人类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2、服务也属于社会产品的范畴的理由:第一是它与实物劳动成果一样,也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地位,比重等引起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第三,人类确实也存在各种服务的客观需求。
配第-克拉克定理经过统计和研究,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即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则不断增长。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流越来越密切,国际服务贸易也随之迅速增长。
本文将探讨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家边界,通过提供服务来进行经济交流的活动。
与传统的商品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主要依靠技术、知识和创意等非物质性资源。
国际服务贸易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服务领域,例如金融、法律、咨询、教育、旅游、医疗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互联网服务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1.无形性: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的产品是无形的,无法触摸或储存。
服务贸易主要基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等非物质资产。
2.跨国性:国际服务贸易涉及跨越国家边界的经济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和物流网络进行全球交流。
3.依赖于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的提供者通常是人,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对于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高附加值:相比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服务贸易能够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经济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
三、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1.经济增长: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国内企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增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2.技术创新:服务贸易的跨国交流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
不同国家的专业人士可以分享和交流最新的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经济的进步。
3.人力资源发展:通过服务贸易,国内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专业人士可以接触到国际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4.国际合作:国际服务贸易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规则和标准,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5.经济多样化: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促使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国家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结论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浅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是经济共同体,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严峻,中国的外贸出口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出口减少。
服务贸易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点,能够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新途径。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快,但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在初级阶段,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对策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服务贸易因为具有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优点,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新亮点。
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发达国家甚至将服务贸易作为主导产业,对其发展进行大力度支持。
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也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占至各自国家GDP的10%以上。
入市十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起步于20世纪的80年代,但是进步非常快。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6年的3.6%增长到2012年的5.25%,世界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1998年的265亿增长到2012年的4715亿美元。
年增长率超过了20%,这一增长幅度已远超货物贸易的增长率。
2006—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服务和货物进出口总额之和)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
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很快,但一直处于“不平衡”状况,服务贸易进口大于出口,逆差日渐扩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附加价值比较低的行业,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必须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层次的重要抓手,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偏低一方面,服务贸易总额水平偏低。
分析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微观基础及原因。
分析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微观基础及原因。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微观基础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市场不完全竞争:在一些服务领域,市场存在垄断、寡头或寡占现象,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优势地位,这使得它们有动力通过保护政策来限制国外竞争者的进入和竞争,以稳定自身利润和市场地位。
2. 信息不对称:在服务贸易中,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往往不容易判断,消费者难以取得足够的信息,因此容易受到劣质服务的损害。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服务提供者的进入,以确保服务质量和稳定供应。
3. 劳动力保护:一些国家担心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可能导致本国劳动力的失业和收入下降。
为了保护本国劳工,政府可能实施限制措施,例如限制外国劳工的流入和限制外国公司在本国提供服务。
4. 文化保护:服务贸易涉及到文化传播,有些国家担心本国的文化价值和传统在开放市场中受到冲击。
为了保护本国文化,政府可能实施限制措施,例如限制外国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进口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国内企业和劳工的利益,但过度的保护政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限制了创新和竞争,使国内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因此,在实施保护政策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寻求更加开放和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浅析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浅析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当今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的基本方式即(1)人员流动,指自然人到别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建筑承包、劳务输出等;(2)实体存在,指通过在别国境内建立商业提供服务,如开办百货商店、律师事务所等;(3)消费者移动,指在本国境内向外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最典型的如旅游业;(4)过境贸易,指服务提供者从其本国境内向在另一国境内的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如电讯服务,以及借助于电讯手段实现的跨国的咨询、信息、金融、设计等。
以这四种方式从事的经营活动即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所定义的服务贸易。
如果说货物贸易主要是凝结的劳动跨越国境流动,那么,服务贸易则基本上是以劳动的提供者(或购买者)跨越国境实现的;与此相适应,服务贸易的政策壁垒必将与货物贸易的有所不同。
概括起来,服务贸易壁垒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特点:(1)以国内政策为主;(2)较多对“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资格与活动的限制;(3)由国内各个不同部门掌握制定、庞杂繁复,缺乏统一协调;(4)灵活隐蔽,选择性强,保护力强;(5)除了商业贸易的利益外,还强调国家的安全与主权利益等作为政策目标。
国际服务贸易交易模式服务贸易政策的一般特征首先,由于服务贸易多要涉及人员过境,并在一国境内发生,因此,服务贸易的政策也以国内政策为主,有较多关于“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资格与活动的限制规定。
其中包括有关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移民政策以及国家电讯服务方面的管理法规等。
这类政策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政策,并且有些内容涉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因此,尽管服务贸易已被纳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制框架,但要在这些敏感的国内政策问题上取得突破仍困难重重。
实践中许多服务贸易的壁垒都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名义制定的,而真实的目的与作用却是保护本国的服务市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服务贸易包含150多个具体的服务行业,涉及第三产业的各个层次。
如在流通部门有跨国商业批零服务、国际运输与仓储服务等;在生产与生活服务部门,有国际旅游、跨国银行、国际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国际保险与再保险、国际租赁、维修保养及技术服务、国际讯电服务、广告、设计及管理咨询服务、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在提高居民文化生活素质的服务部门,有教育、科研、卫生及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换和服务业在国际上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以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认为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专注于自己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然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服务贸易往往被忽视,因为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无形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不能像商品贸易一样依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试图解释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
服务贸易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即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不完全竞争来获取利润。
服务贸易中的很多服务具有垄断性,如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它们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质量来增加利润。
国际分工模式是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分工。
根据国际分工模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间进行交换,如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如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国际分工模式认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生产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消费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还为相关国家和企业制定服务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的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的作用1.经济增长和就业: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服务贸易,一个国家可以在本国市场以外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服务业通常是一个国家经济中的主导部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增加出口收入,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资源优化和增加经济效益: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帮助国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各国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不同的服务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例如,一些国家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可以通过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为其他国家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自身也可以享受到其他国家提供的服务。
这种互利互惠的服务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经济效益。
3.技术创新和知识传递:国际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递。
服务贸易不仅是物质交换,更是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传递。
通过国际服务贸易,不同国家的服务提供者可以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技术,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国际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它们可以通过引进外国的服务和技术来提高本土服务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4.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
各国通过交流和互动,可以增进了解和理解,促进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例如,旅游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游客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增进友谊和减少文化隔阂。
5.增加消费选择和提升生活质量:国际服务贸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国际服务贸易,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服务,包括旅游度假、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娱乐等。
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标准,提高了整体生活水平。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资源优化,国际服务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知识传递,加强了国际合作和减少了冲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各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际服务贸易(doc 9页)国际服务贸易浅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
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
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 (Cross Border s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一般只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第六;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1、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
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
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
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
国际服务贸易将逐渐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履行我国对WTO有关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方面的各项承诺的过程中,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整体竞争力较弱。
1.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下到1465亿美元。
显示出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
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率仅占4%左右,这与我国的人口、总体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
并且我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2.发展的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从服务贸易进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业、零售商业、旅游业民用航空运输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为主的服务行业;从服务贸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业为主的行业。
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40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性服务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
3.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国际竞争力差。
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除个别年份(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逆差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
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国际竞争力弱;目前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而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劣势明显。
4.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入世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
过去禁止外商进入的领域,现在逐步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开放格局。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已先后在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和一些专业服务领域开放了国内市场。
国外服务业的进入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带来了国际通行做法与观念,为我国服务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5.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
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
在全世界范围内,服务产业的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人力密集型转变过程。
而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级人才更是缺乏。
一部分地区的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我国的人力资本往往聚集在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发达的地区。
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还较低的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出现了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我们国家的地区性不平衡是需要得到大力改善的,也是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之需。
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实际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我国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其他方面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以应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立足比较优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在、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
一国要确定自身的对外贸易优势,仅仅靠比较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竞争优势。
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服务的需求的分析,以及对服务市场的细分,努力开拓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第二,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交流。
第三,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个方面的素质,从而提高服务产业的整体素质。
2.保持和促进原有优势产业,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升级。
我国的优势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务和旅游这两大方面。
这两方面总的来说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比较低。
但是对我国来说,他们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服务贸易应实现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的转变,使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的增长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而不是靠一般劳动力的大量投入。
同时也要对那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加以适当的保护,使其尽快发展并渐进对外开放。
3.有步骤、分层次的放开国内服务贸易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我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比,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低,同时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全,服务企业竞争力弱,再加上服务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不可激进的推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而是有步骤的逐渐推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确定服务业的开放度和保留度。
一是分行业有选择地进行开放。
积极推进旅游、水上运输等领域利用外资试点;扩大国内商业、外贸、、咨询的开放试点范围;有步骤、有控制地进行开放和通讯领域的试点。
二是分地区有选择地开放。
我国各地服务业发展并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尤其上海、深圳,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比其他地区较大,应在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方面先行一步;在后进地区,可通过试点试验,减少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风险。
同时,要适当加快对国外第三产业的投资,通过设立服务行业的海外机构,拓宽服务贸易发展的渠道。
4.努力构筑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
服务贸易涉及金融、保险、电信等诸多服务业部门,这就需要建立中央、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统筹协调,相互联动的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核心管理型、分工协调型和服务推进型。
核心管理型是指服务贸易的管理权限相对集中于某一政府部门。
美国为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分工协调型以日本为代表。
日本具体分为立法机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统计机构及咨询和促进机构四大部分。
服务促进型是以服务贸易促进为主、服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管理的实际,借鉴世界各国管理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应建立以服务贸易管理主管部门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服务贸易协调管理体制。
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展望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图1 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布图图2 中国1997-2008年的服务业贸易总额以及所占比例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潜力是巨大的。
潜力1: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