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邮箱:
往
今新疆地区
欧
洲
敦煌
西亚
河西走廊
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当时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哪儿出发?途 中经过哪些重要地点?最后到达哪里?
广东
广东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孟加拉 湾沿岸
印度半岛 南端和斯 里兰卡岛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治。
一、张骞通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 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春风不渡玉门关.
______王之涣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 王维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 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 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 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 民,彻底根除匈奴患,拟联 合大月氏(zhi),夹击匈奴。 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 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 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 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中原地区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绸、 漆器、金属工具等物品传到西域
丝路第一人----张骞
“他是一个冒险家、 又是一个天才的外 交家,同时又是一 员战将,真可谓中 国历史上出类拔萃 的人物也。”
————翦伯赞
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想一想: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课堂练习
1、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 来?
“佳种”具体指什么?“西”具体指哪里? 自“东”传“西”的技术和生活用品有哪些?
苏教小学音乐六上《1丝绸之路》word教案
丝竹流韵(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乐器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2、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导入学习1、动一动学生随着《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4、议一议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情景。
2、学唱歌曲1)、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学会歌曲。
3、歌表演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民乐的性格。
完整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课件出示丝竹乐队演奏的场景学生分“丝”与“竹”两组,边听乐曲,边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1)、结合“露一手”活动,分辨丝竹乐队中哪些是吹奏乐器组,哪些是拉弦乐器组,哪些是弹拨乐器组,哪些是打击乐器组。
2)、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由慢渐快,不断高涨的欢乐情绪。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丝竹流韵(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听赏《小巷风韵》,学唱《外婆桥》。
2、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丝绸之路的简介
丝绸之路的简介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文明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串联了亚欧非三大洲。
它不仅是一条经济交流的通道,更是文化、科技、艺术和宗教传播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诞生为世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
丝绸之路得名于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丝绸。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代帝国汉朝的统治者开始将丝绸出口至西方国家,从而打开了一扇连接东西方的大门。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可以是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城市,如罗马、亚历山大港,或者是东非的摩加迪沙。
这条贸易路线穿越了中国、印度、中亚、波斯、巴勒斯坦、埃及、希腊等许多文明古国,全长约7000公里。
丝绸之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繁荣与繁华。
在这条贸易路线上,东西方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交流。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与西方的香料、黄金、红宝石、马匹等互相流通。
这种贸易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增进了各地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
通过商品交流,人们还传播了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以及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丝绸之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交流之地。
在这条贸易路线上,佛教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伊斯兰教也传播到了中亚和中国,形成了多元宗教共存的格局。
各地的文化艺术在这种交流中相互融合,这不仅促进了各国的文化繁荣,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多次发生了重要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贸易路线逐渐形成,有时旧有的丝绸之路也会被废弃。
然而,丝绸之路的精神和影响力在世界历史上永不消失。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鉴丝绸之路的经验,推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这一倡议已经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将为世界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丝绸之路不仅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更是一面镜子,引导我们面向未来,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丝绸之路》第一集解说词(精简篇)
《新丝绸之路》第一集解说词《新丝绸之路》第一集解说词序: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很早就发生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这些古文明之间的交往路线一直没有概括性名称。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里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一名。
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
”①这个说法很快得到东西方众多学者的同。
英国人称“Silk Roads”;法国人称“La Route de la Soie”;日本人则称“绢の道”或音译为“シルクロ一ド”,凡此皆为“丝绸之路”一词的各种译名。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从时间上,考古新发现把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开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甚至更早时期。
从空间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互引证,说明张骞通西域不久,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就出现了中国丝绸。
因此,研究者一般把罗马视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并把汉唐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也有学者认为,这条路可以向西伸展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向东延伸至日本的奈良。
因为威尼斯是马可·波罗的故乡,而奈良正仓院珍藏的染织遗宝,超过了10万件,如果加上法隆寺保存下来的丝织物,据说可以囊括中世纪的各类丝绸。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正在与现代化的西方进行前所未有的经济文化交流,并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沉寂了数百年的丝绸古路,如今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日本京都大学杉山正明教授在我的《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文明》一书日文版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和时代都在发生巨变,而中国,现在已成为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泱泱大国。
“探险家”们踏查过的亚洲内陆各地、帕米尔高原的东西南北,自沙皇俄国和满清政府相互对峙的18世纪后半期以来,大约经过200年,业已物换星移,演变成“开放空间”。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事件概括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事件概括随着丝绸之路成为世界历史的焦点之一,其重要性愈发突显。
丝绸之路本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但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探究丝绸之路,不仅可以了解古代贸易和交流,更可以深入探讨文明交流、宗教传播、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全面评估丝绸之路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这一全新的世界史事件。
1. 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起源于古代我国汉代,后逐渐发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这条古老的商业道路,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
在微观层面上,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受到了古代东西方各国政治力量变迁的影响,而在宏观层面上,这条古老贸易路线的产生也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2. 文明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路径,更是文明的相遇地。
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东西方各国在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
佛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传入以及希腊罗马文化在东方的影响,都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重要体现。
这种文明交流与融合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世界各地文明的蓬勃发展。
3. 技术创新与传播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也催生了技术创新与传播。
如丝绸、纺织品、茶叶、瓷器等我国特产商品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而传遍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
西方的技术如航海、造船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为古代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丝绸之路这一全新的世界史事件,我认为不仅仅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贸易通道,更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通过全面评估丝绸之路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理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和互相影响,进而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脉络。
总结回顾丝绸之路,是古代我国与世界各国相互通联的纽带,它不仅促进了古代东西方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更是文明交流、宗教传播、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理解这一全新的世界史事件,深入探究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苏少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1丝绸之路优质教案
苏少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1丝绸之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苏少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丝绸之路”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相关曲目欣赏。
其中,重点曲目有《敦煌弹词》、《丝路花雨》、《大漠孤烟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对丝绸之路音乐的整体把握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PPT课件。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讲解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3. 曲目欣赏(10分钟)欣赏《敦煌弹词》、《丝路花雨》、《大漠孤烟直》等曲目,引导学生感受丝绸之路音乐的魅力。
4.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敦煌弹词》的旋律、节奏、乐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丝绸之路曲目,分享学习心得。
7. 课堂小结(5分钟)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悠扬节奏:自由、多变乐器:丰富、多样2. 重点曲目《敦煌弹词》《丝路花雨》《大漠孤烟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
(2)分析《敦煌弹词》的旋律、节奏、乐器。
2. 答案:(1)丝绸之路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悠扬;节奏自由、多变;乐器丰富、多样。
(2)《敦煌弹词》分析:旋律悠扬,节奏自由,乐器主要有古筝、琵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介绍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 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 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 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 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 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 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 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
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称葱岭, 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 之必经之地。帕米尔高原位于中 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 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 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 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 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
五年级语文下册 丝绸之路 1张骞出使西域资料拓展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张骞出使西域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通用1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通用1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1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__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__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
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__大汉__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__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__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
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__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__的使者赠礼。
”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这是当时__没有的鸵鸟蛋。
__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
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
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
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其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其实它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
长安(今西安)、郏鄏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
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丝绸之路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
从此,丝唐灭西突厥
绸之路这一谓称[1]得到世界的承认。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
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 丝绸之路
thofen)命名。
不过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
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
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
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
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
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长的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
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陆路“丝绸之路”
背景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
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
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
张骞返回长安,身边只有在西域娶的胡妻和一位随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
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于是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
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
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简介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