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教案_2
优秀教案水和水蒸气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王小梅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第六课教学内容。
本单元核心概念为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水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落实到《水和水蒸气》一课的具体概念则是“由于温度变化,水和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本课作为单元第六课教学内容,学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及“杯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探究学习。
前一课“水珠从哪里来”,与本课共同组成探究水的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的研究活动。
关于“水”和“水蒸气”,学生已有许多生活经验,比如地上的水干了,晾起来的衣服干了,烧开水等等。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水蒸气”、“蒸发”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初步认识。
比如衣服上的水干了,有些学生会用“水蒸发了”去解释。
但是在他们的前概念中有着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最典型的便是对于热水中冒出的“白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白汽”便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这个错误的前概念中隐含着两方面的信息:1.学生认为“白汽”是“气态”,其实“白汽”是“液态”;2.学生认为“白汽”是蒸发现象,其实“白汽”是凝结现象。
因此,对“白汽”的研究认识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与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水由于温度变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由于温度变化而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过程与方法:经历“预测——观察——解释——预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水与水蒸气能互相转化。
三、教学难点: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四、教学准备:一小杯水、玻璃片、小烧杯、大烧杯各一只、毛巾、手电筒、黑色KT板、5倍放大镜、红色冰块若干、有盖子的玻璃瓶、热水、记录单。
2023年最新的《水和水蒸气》的教学设计5篇
2023年最新的《水和水蒸气》的教学设计5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水和水蒸气》是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中的第六课。
我从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洼,一段时间后,水没有了。
水到哪里去了?导入本课。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水洼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又通过动画显示,让同学们看看水蒸气蒸发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而且是个缓慢的过程。
接着就提出“水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由于同学们渴望看见水蒸发的过程,所以这部分的讨论很激烈,很自主。
第一想到的是“加热”,并要求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对比试验来验证。
部分优秀的同学已经能完成这个环节,但仍需继续加强帮助所有同学构建“对比实验”的概念。
加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完成的不错,观察的也很仔细。
实验最后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结论,同学们会说水干了,这时我就进一步指导他们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归纳“勺中的水完全被蒸发了”。
学生还说出了另一个加快蒸发的条件:风。
学生是从妈妈晾衣服都放在通风的地方想到的。
对这个学生,上课时大力表扬了,表扬他是一个很会观察的好学生。
还有一个条件“增大表面积”学生不容易想到,我从洗头发后怎么样干得快?学生想到了“电吹风吹干”这,让学生们从日常常见的现象中总结出该掌握的科学道理。
对于第二个环节:空气中的水。
我以问题“空气水蒸气不会满出来吗?”“江河湖泊中的水不是越来越少了!”等引入让学生讨论,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蒸气,水蒸气聚集就会形成小水滴,降落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没讲清,但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体现在盛冰的玻璃杯外面为什么有水珠?没有很好的解释。
这部分内容下次教学需仔细斟酌。
三年级下册科学《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水和水蒸气》是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中的第六课。
我从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洼,一段时间后,水没有了。
水到哪里去了?导入本课。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水洼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水和水蒸气》公开课教案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案【科学概念】l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l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l 通过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常温下水蒸发的特点和水蒸气的特点。
l 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l 观察把一个玻璃片放在一个装满热水的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l 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与水蒸气会互相转化、常温下水蒸发的特点。
难点: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对于凝结条件的理解。
课前谈话:春字——细心的你观察到哪些变化?一、(时刻)蒸发和水蒸气15分钟观看视频师:水去哪儿了?生:变成水蒸气。
蒸发了师揭示课题师:前几天我们在教室里放了一个鱼缸(看图)师:水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师:猜一猜再过一个星期,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又会有什么变化?生:水会变干师:在科学上,水慢慢变少、变干,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师:水在什么时候会发生蒸发呢?生:有太阳的时候。
(借此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师:谁能找到什么证据吗?师:是不是只有白天水才会蒸发?师:江河湖海里的水会蒸发吗?(辩论说明水时刻都在蒸发。
解决学生常错的前概念:即有太阳、只有白天水会蒸发等)师: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水蒸发的现象吗?1.地面变干2.湿抹布擦桌子,桌子变干请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做出自己的解释3.湿衣服变干(有无太阳都会变干)4.运动后汗蒸发了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这些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在哪儿呢?生: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生:到空气中去了师:那你能在空气中找到水蒸气吗?生:找不到,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生:提到白汽现象————你亲眼看到这样的白汽从衣服上跑出来了吗?生:没看到师:那说明了水蒸气有什么特点?生:看不见摸不着师:可不可以说它不存在?生:不可以,它存在于空气中,只是看不见师:那么,你能想到什么与水蒸气类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生:空气师:水蒸气跟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科学三下水和水蒸气教案
科学三下水和水蒸气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水和水蒸气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水和水蒸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3. 能够观察和记录水和水蒸气的变化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烧杯、热水、冷水、锅、盖子、温度计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变化。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变化,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水和水蒸气的变化现象?能否举例说明?实验探究:1. 实验一:观察水的状态变化a.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水的形态和性质。
b.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再次观察水的形态和性质。
c.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再次观察水的形态和性质。
d.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总结水的状态变化规律。
2. 实验二:水的蒸发过程a.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锅中,用盖子盖住锅口。
b. 加热锅中的水,观察盖子上是否有水滴形成。
c.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水蒸气的形成原理。
概念讲解:1.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状态变化和水蒸气的形成过程。
2. 讲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巩固练习:1. 学生小组间互相出题,进行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对水和水蒸气的理解。
2. 完成一份练习题,测试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水和水蒸气的变化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
2.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行业从业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水和水蒸气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课堂总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和水蒸气的性质与变化规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将水和水蒸气的性质与变化与其他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研究其他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相互转化过程。
水和水蒸气小学科学教案[最终版]
水和水蒸气小学科学教案[最终版]第一篇:水和水蒸气小学科学教案[最终版]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水和水蒸气》。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一个实验:往浅碟子里放入水然后放在阳光下,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引出水蒸发成水蒸气的概念。
第二部分先是分析水在什么情况下会蒸发得更快些。
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蜡烛加热汤勺中的水来进行实验。
第三部分是讲水蒸气又会重新凝结成水,并通过实验“把冷烧杯倒扣在热水上”进行证明。
最后根据这个知识点来解决上一节课的遗留问题: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形成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和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动态观察,引出蒸发,环节二:实验探究,加快蒸发,环节三:静态观察,发现凝结,环节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环节五: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下面我进行具体的展开介绍。
一、动态观察,引出“蒸发”为什么说是“动态观察”呢?因为在上这一堂课之前我让学生回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观察一块湿手帕上的水的变化,分时间段进行记录:5分钟、30分钟、2小时、第2天早上,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收获一定很多,所以一上课,我首先请学生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许多学生说手帕慢慢变干了。
然后我接着提问那么手帕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我请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说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这时我顺势引出蒸发的概念: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蒸发。
学生对于水蒸气肯定很好奇,这时候我再请学生把这块手帕重新打湿,观察一下湿手帕上的水蒸气,可以用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
可是为什么啥都没有观察到呢?这个时候我再请学生比较一下水和水蒸气,这样就可以直接地把水蒸气的特点总结出来了: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这个环节是我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添加的,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明确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深入的了解水蒸气。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教案_1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用水写的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器皿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 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150毫升烧杯16个、250毫升烧杯8个、蜡烛16根、钢勺16个、胶头滴管16把、培养皿8个、保温瓶1个【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前几课节我们研究的主角是水,(用湿抹布在黑板写出水字)我们已经知道:因为温度的变化,水能够变成冰,冰也能够变成水。
那么,水还能够变成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和水蒸气。
1.观察并描述用水写的字发生什么变化,明确这些水变干了。
2.举例生活中水自然变干的现象。
3.猜测生活中这些水去了哪里。
4.图片展示生活中一玻璃缸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水变少,学生尝试解释水去了哪里。
5.教师总结水变成了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并明确蒸发的概念。
1.疑问刚才用过的抹布还是湿的,猜测有什么办法使水蒸发的更快,总结加热的办法可加快水的蒸发。
2.利用提供的材料尝试设计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实验,并明确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教师总结实验步骤和提醒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4.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知识点三:空气中的水1.启疑水能够蒸发变成水,那么大海的水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少,最终没有?水蒸气能否变成水呢?2.请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热水杯上盖玻璃盖子,会看到什么现象?3.尝试解释这种现象。
4.教师出示图片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冷却变成小水珠。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公开课教案_1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水的三态活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通过理解水的性质活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些科学术语(沸点、熔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及其各自的定义。
3.通过应用科学术语活动,能选择适当的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日常现象,强化应用科学术语的意识。
4.通过用粒子模型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理解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交流水平。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2.用实验数据来说明冰熔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知道熔点和沸点的含义。
3.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1.准确使用科学术语描述日常现象中水的三态变化。
2.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一:水、冰块、烧杯、多媒体影像播放器实物投影仪活动二:碎冰块、热水、温度计、漏斗、烧杯、铁架台和铁夹、电子停表、酒精灯、平底烧瓶、带孔铁片、石棉网、玻璃片(或瓷砖、镜子)、三脚架、坩埚钳活动三:实物投影仪活动四:实物投影仪(或电脑)【资源】工作纸、图片(或水的三态变化粒子模型FLASH课件)、自然界水的各种美景影像资料、水的凝华(制霜)实验录像活动目标:观察、欣赏自然界水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说一说画面中各种水的表现形式。
按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辨别水的形态,并给水的不同形式实行分类,说说自然界中这些水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形成的。
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活动二:理解水的性质活动目标:1.从冰的熔化实验中,知道熔化这个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熔点的概念及一般冰的熔点是0℃。
2.从水的沸腾实验中,知道沸腾这个科学术语和它的定义。
通过实验中数据的记录、比较分析,知道沸点的概念及一般水的沸点是100℃。
3.通过实验条件的分析讨论,知道冰块需要吸收能量才能熔化,水需要吸收能量才能沸腾。
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公开课课件_2
1.课件展示鱼缸中的水的变化情况。
提问:鱼缸中的水哪里去了?
课件展示::鱼缸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2.再次提问: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洼(积水)。天晴了,水洼里的水便很快干了,水洼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引导学生明白:水洼里的水蒸发了。
3.观察将玻璃片盖在加热过的水的烧杯口上的现象,知道水蒸气会凝结成水。
△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规范的实验能探究到科学的奥秘。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本节课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水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再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活动,协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变为气态。最后通过观察“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后又变成了水”的实验使学生明白水蒸气遇到冷又会变成水。
(4)观察比较烧杯中水的变化,那只烧杯中的水蒸发的快?
学生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用酒精灯加热的烧杯中的水
没有加热的烧杯中的水
1.持续的冒出气泡。
无变化
2.被烧开了、沸腾了。
无变化
3.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
无变化
4.逐渐减少了
无变化
7.引导学生明白: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三、归纳建构(5-7分钟)
1.提问: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为什么却没有蒸发干了呢?
(四)简答。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变化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学材料教科版2
第6课水和水蒸气(一)背景和目标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
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
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那么,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一变化,学生将把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外表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
科学概念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过程与方法.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观察比拟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三)教科书说明第一局部:水到哪里去了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洼(积水)。
天晴了,水洼里的水便很快又干掉了。
水洼里的水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们可能会说,水渗到土里去了。
所有的水都渗到土里去了吗?如果没有全部渗到土里,那还有一局部水到哪儿去了呢?本课从这里引出探究的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放在杯中的水,如果上面不加盖子,水会减少;一个放有水的盘子,时间长了,会干掉。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一、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中的第6课。
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
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个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如何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
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协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那么,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遇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遇到高空的低温,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个变化,引导学生将一块冷玻璃盖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烧杯上,当杯子里的热的水蒸遇到冷的玻璃,玻璃上就有很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能够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因为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二)、教学流程:1、观看视频“水缸里的水减少了”,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块玻璃盖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三、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准备:小组:培养皿1只、半杯清水、玻璃1块、小烧杯1只、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蜡烛一节、塑料小勺1只。
教师:热水1瓶、湿抹布1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观看视频,引起思考:水缸里的水去哪了呢?生:蒸发师:那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师:出示蒸发概念。
《水和水蒸气》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水和水蒸气》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和水蒸气》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是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单元第六课。
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
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
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水能变成气态,那么,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一变化,课文中学生将把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表面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水和水蒸气会相互转化。
2、通过观察,认识到水蒸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水蒸气、蒸发、凝结概念;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教案_1
(五)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1、先向同学们介绍水资源的匮乏,呼吁同学们保护水资源。
2、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课前发放的学习卡片上
2、请同学们一一展示自己的答案
1、辨别的时候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写好你们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1、出示智力测验练习
2、将下面的物体填入合适的方框中
3、质疑解惑
4、总结
学生抢答
小组讨论回答
出示课件16—18页
(以练习、习题的形式巩固本课的新知)
板书设计
这些手段的使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觉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习惯,并把影响他人共同节水做为己任,力争为节约并保护地球上的水做贡献。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教学中以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研究等,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内化。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理解水
课时
第1课时
材
分
析
《理解水》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是通过对水的特质、水的存有、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的教学,进而对相关水知识的实行分类和梳理,并以此理解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实验材料:水、白醋、牛奶、空气、石头、木头、树叶
实验任务: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猜猜袋子里面是什么,水又在哪里?
实验方法:看、闻、摸
2、总结并核对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变化《水和水蒸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变化《水和水蒸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变化《水和水蒸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水和水蒸气会相互转化。
2.通过观察,认识到水蒸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和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2学情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蒸发的这个过程;拖完地很快水就消失了,用湿抹布擦完桌子很快桌面变干了,运动后的汗水等停下来后很快就会变干,洗完衣服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干,等等。
学生对于这些现象并不陌生,但正由于这样一个常见,却有无法看见的过程,学生很难自主产生去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
所以,学生对于这样的过程大多数是无法解释,或干脆的认为就是消失了、变没了,但物质是不会无端消失的。
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才一学期的时间,很多知识点的教学仍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同时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表达分析能力还非常有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了解蒸发这一过程。
二是,思考解决如何才能加快蒸发。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加热对于蒸发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选用两块铁勺,利用蜡烛加热其中一块铁勺而另一块不加热,比较蒸发的速度。
这个实验的试验方法是教材直接告诉学生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内容,同时这样一个实验,虽然效果明显,但对于三年级来说存在操作难度。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水蒸气、蒸发、凝结概念;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教学难点:水蒸气与蒸发、凝结的概念。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中第6课《水和水蒸气》。
课程原始实验内容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让学生推测水蒸发过程是温度降低进而推理出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那么本节课我决定借助数据采集器开展实验,实验设备能准确地记录并读取温度的变化。
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察温度曲线的变化而且还能通过数据变化分析得出蒸发过程中吸收剩余物体的热量使物体达到降温的效果。
【学情分析】处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科学的兴趣较浓厚,能够借助教师的引导进行抽象思维,并喜欢把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大部分学生热爱科学,善于动手操作、观察和动脑,但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需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引导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我要了解: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我要观察:1.观察黑板上的“水”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我要培养: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水蒸发快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湿毛巾擦黑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吗?4.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二、活动: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你们猜猜看。
板书:水2.师:如果说水跑到空气中去了,那么现在我们来观察桌面上的烧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和水蒸气》教案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六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及“杯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探究学习。
本节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再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活动,帮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变为气态。
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一变化,引导学生将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表面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以及对“空气中的水”探究,让学生理解水和水蒸气是如何互相转化的这个物质变化过程。
为下节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关于“水”和“水蒸气”,学生已有许多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比如地上的水会干,湿头发用电吹风吹风后干得快,烧开水……。
由此,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水蒸气”、“蒸发”已经有了模糊的初步认识。
比如夏天衣服晾在太阳下很快会干、软的物质会变硬,对于诸如此类现象,有些学生可能会用“水蒸发了”去解释。
但是在他们的科学前概念中有着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最典型的便是对于热水中冒出的“白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白汽”便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这个错误的前概念中隐含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学生认为“白汽”是“气态”,其实“白汽”是“液态”;二是学生认为“白汽”是蒸发现象,其实“白汽”是凝结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将使学生对蒸发和凝结产生正确的认识,且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作出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PPT课件_0
为蒸发。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颗 粒非常小,我们无法看见。
如何加快水的蒸发 ?
探究: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
①加入等量的水
②点燃蜡烛
③在火的外焰加热
④吹灭蜡烛,放好勺子
温馨提示
水不宜加的过多 避免烫手,手拿着包有隔热胶带的勺柄 远离水烧开后产生的蒸气 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实验完后吹灭蜡烛,整理好实验仪器
《水和水蒸气》实验记录单
探究:加热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条件: 水一样多, 环境相同。
(加热)
(不加热)
观察到的现象
我们的发现
加热
(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我们的发现: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看得见的
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水和水蒸气
教科版科学三下3.6《水和水蒸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6《水和水蒸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下册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蒸气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蒸气的特点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液化和汽化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液化和汽化的概念。
2.难点:水蒸气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蒸发皿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为什么在冬天室内的窗户上会有水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水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水的液化和汽化的概念,以及水的三态变化图,让学生对水的性质和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如水的沸腾、蒸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性质和变化。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水蒸气和水的区别是什么?”、“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水的液化和汽化来解释?”等。
5.拓展(10分钟)讲解水蒸气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蒸汽机、空调等,让学生了解水蒸气的广泛用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三态变化和液化的汽化概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课标版《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优质课课件_0
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烫伤。 2.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钢勺钢的部分。 3.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不要烫到眼睛和皮肤。
实验记录
条件 看到的现象
水被烧开了,沸腾了 水里不断地冒气泡 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我们的发现
水加热之后
水没有加热
无明显现象
加热 能 (能、 不能)加快水 的蒸发
教育科学出版社
水和水蒸气
在不渗水的盘子里撒上水滴,放室外,一段时间后, 观察水量的变化。 看到的现象: 盘子里的水 ( 消失 ) 我们的发现: 水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蒸发。 衣服晾晒后的水哪里去了,我们怎样解释?
水变成水蒸气跑空气中去了!
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 2.把其中一只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另一只在旁边做对照。 3.观察钢勺中水的变化,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水接触空气的表面积越大,水 蒸发得越快吗?
蒸发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பைடு நூலகம்
1 取两块相同的毛巾,洒上相同多的水。
.
2 把其中一只用吹风机吹,另一只在旁边做对照。 .3 观察两块毛巾的干湿变化,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
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 注意用电安全,水、电分离,避免触电。 . 科学使用吹风机。 2 .
条件
看到的现象
我们的发现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有风吹,水蒸发得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到哪里去了
1、观看小视频
师: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视频(阳光下水写纸水蒸发过程),看完视频,你有什么疑惑呢?
(学生提问并作出猜想)
2、小实验:水去哪里了
师:同学们,你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水去哪里了”
给每位学生手上滴一滴水,请学生观察水的变化。
3、学生观察并分享观察现象
(预设: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证明一下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方法:能够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2、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师: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上面罩住的杯子的杯壁上有很多的小水滴。)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学习重点
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
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酒精灯1只、火柴1盒、金属长柄小勺2只、小杯子3个、大的烧杯1个、1杯热水、1杯凉水。
现在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了吗?
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拓展延伸
我们对水研究了整整一个单元,你能课外总结一下吗?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教学
随笔
知识链接
怎样能加快蒸发?
板书设计
水和水蒸气
蒸发
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
凝结刚才晨会课上,老师听到了大家朗读《太阳》一课,你们的声音好美,真让人陶醉。你还记得里面提到了“水和水蒸气”吗?这节科学课,咱们就来探究《水和水蒸气》,关于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提问。)
教学内容
6、水和水蒸气
课时顺序
1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3、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手上的水滴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生猜想)课件出示原因。
师:蒸发实验中还有这样一个现象:用火加热的那个勺子上面冒“白气”,你认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太阳》一课有这样一段文字: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生分享)
蒸发有快有慢,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最快?
(生总结3种情况: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今天的课堂我们来验证其中一个: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相关吗?你能协助大家设计一个实验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2、分组实验
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勺端平(使水不会流出),放在常温下;另一勺水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师:你能解释吗?
(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有些困难,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看书并讲解。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板书:凝结
3、学以致用
师:刚才的蒸发实验中,老师提醒大家小心烫伤。你知道:被水烫伤严重,还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呢?
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里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加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是相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三、空气中的水
1、质疑:水蒸气会变成水吗?
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持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变干,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师:有什么发现吗?
(生:水变少了)
师:水被你的手吸收了吗,它怎么会减少了呢?
(预设:)
4、蒸发
(生: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了。)
师: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以漫画的形式展示蒸发过程。
2、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怎样加快蒸发
师:生活中蒸发的现象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生发言)
老师这里有一块湿抹布,我想让它尽快变干,你有哪些好办法?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1、一定要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2、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加热过的勺子,远离勺上方产生的蒸气。)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
(预设:放在蜡烛上加热的水里过一会儿就会持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过几分钟后,勺子中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勺子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