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案例与点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雨点儿》是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描述雨点儿的旅行,展现了雨的形成和作用,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课文语言生动,插图形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雨的形成,还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数、彩”等 11 个生字,会写“问、有”等 5 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雨点儿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2.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观察插图和实际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2.理解雨点儿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3.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1.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理解抽象的自然现象,如雨的形成。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但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
在学习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但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雨中,感受雨点儿的可爱和神奇。
《雨点儿》的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雨点儿》,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雨点儿》是一篇描绘雨后景象的短文,通过描述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雨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5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图片展示雨后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后环境的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步骤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步骤3: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步骤4:分析讨论,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步骤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总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课后反思2.1 教学效果2.2 教学亮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 教学收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案编辑专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教师评价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
3.3 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的关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说完谜语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小朋友,能很快地说出谜底。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
(谜底:雨)对了,谜底就是雨。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毛毛雨、暴雨……)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通过预习,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里有哪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点)它的部首是“灬”。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
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
(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读课文1、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要做到:(1)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2)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词连读。
(3)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1、刚才,小朋友们按着老师的要求读完了课文,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这篇课文的主角儿是谁?(板书:小雨点、大雨点)2、学习生字(1)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云彩里,出示生字卡片“彩”)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水彩笔、彩色卡纸)(2)云彩又是在什么地方的?它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半空中,出示生字卡片“空”)你怎么记住它?(穴宝盖+工)(3)半空中的云彩越积越多,藏在云彩里的小水滴也越来越多。
后来,它们就变成了雨点儿飘落下来。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雨点儿》这篇课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很好的课例。
而文章采用的对话形式又是学生熟悉、喜爱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还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空间,有利于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本案例就是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设计的,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教师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文本内容,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性格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安排教学环节:教师以学生情感活动为主线,以质疑、探究、感悟的学习思维方式驾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
如教师设计让学生问雨点儿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答案。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体验、思考,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2、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本案例,教师便力求设计一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从最初的质疑引入到课文重点部分的自读自悟,直到最后的情感互动、思维感悟、主题升华,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来保持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体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地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3、充分、有效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本课教学的课件,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创设了一个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孩子将课文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孩子们情感活动的过程,成为能力培养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小雨点儿的对话贯穿着全文的教学,真正让孩子和雨点儿交朋友,融入到文本中去。
《雨点儿》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6篇)
《雨点儿》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6篇)《雨点儿》及评析篇1【背景】《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大、小雨点的对话,告诉了孩子们植物的生长与雨水的关系。
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学生爱读,并且能读懂。
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调动其情感参与,引导他们读懂课文,入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创新,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复习巩固11个生字;会写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1、在田字格中写好“方”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2、认识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有层次的朗读(体会前读、体会中读、体会后读),体会重点词语和组织学生分角色读等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课文要表达的浅显道理。
【片断】通读全文后,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背景是数不清的雨点图)师:这么多的雨点儿都来了,你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吗?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这些雨点儿从哪儿来呀,你能把这个意思读清楚吗?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那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出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对话的图。
师: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4篇)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篇1教材分析:《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同学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同学在阅读时根据自身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同学分析:班内同学通过四个月的拼音、识字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同学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是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1、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同学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
而要一年级同学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关注同学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同学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同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同学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妙发生兴趣。
教学流程: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春天来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来了,你们想想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同学各抒已见,引入正题)想知道书上定的小雨发生怎样的故事吗?(板课题,指导读准儿化音)(齐读课题《雨点儿》)[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同学的生活实际,同学就越感兴趣。
前几天刚好下过雨,虽然是冬雨,但也和课文有的内容有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同学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有助于先入为主,正确说好普通话。
㈡读文、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点⼉》教案 学习⽬标 1、认识11个⽣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有兴趣地写“⽅、半、巴”3个⽣字,进⼀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4、理解课⽂内容,懂得⾬⽔与植物⽣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点⼉的可爱,感悟⾬点⼉给⼈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读课⽂使学⽣知道⾬⽔和植物⽣长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引导学⽣观察下⾬的情景 录⾳机、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认识11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会写“⽅、半、巴”3个字。
教学过程 1、揭⽰课题 (1)⼩朋友,我们⼀起来听⼀⾸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点》) (2)这⾸歌唱的是⼩⾬点⼉,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课题:⾬点⼉)(⽣⾃由和⾬点⼉打招呼,读准“点”和⼉化⾳),让我们⼀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2、读课⽂ (1)听课⽂录⾳。
(2)学⽣⾃由读课⽂,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读正确,把课⽂读通顺。
3、读⽂识字 指名分⾃然段朗读课⽂。
(课件出⽰⾃然段,随机进⾏⽣字词语教学) 第⼀段 (1)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中说什么数不清?说⼀说⽣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2)认读“云彩”、“飘落”,说⼀说⽣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第⼆段 (1)读“半空”。
(2)出⽰“问”,⽂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第三段 ⼩⾬点⼉是怎么回答的?(出⽰“回答”,指导学⽣读正确;出⽰“地⽅”,“⽅”字读轻声。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雨点儿》是作家金波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年级《雨点儿》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篇1)在执教完《雨点儿》一课后,我发现在课上有两点考虑不充分,而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1、儿化音的指导。
受环境影响,平时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与人交流时,很少用到儿化音,所以在学习《雨点儿》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雨点儿”一词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
毕竟习惯一旦成形,再纠正就困难的多了。
但在课上,我有些急功近利,总想着一下就帮孩子们改正过来,所以这一环节较拖拉,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此方面的训练。
2、备学生不充分,没有提前化解难点。
《雨点儿》一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朗读并不容易。
首先文中有几处长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学生开始不知道怎么停顿,所以开始大部分孩子这几处都没有读好。
这是课前我所没有预设到的,没想到这几处是学生朗读的难点。
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所以,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备教材、备学生,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合理利用每一分钟,从而达到堂堂高效。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篇2)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雨点儿》这首童谣–学习词汇:“轻柔”,“温柔”,“聚集”,“匀称”–掌握句型:“雨点儿,雨点儿,轻轻地落在花丛里。
”2.能力目标:–能够听懂诵读《雨点儿》这首童谣,并做出相应的肢体配合–能够回答有关词汇和句型的基本问题–能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积累词汇和语言素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听诗、词、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事物的感悟和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雨点儿》这首童谣,并做出相应肢体动作,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雨点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轻柔”,“温柔”,“聚集”,“匀称”这四个词汇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从学生身边生活中的雨点谈起,引导学生对雨点的认识和感悟,比如:–雨点有大有小、轻重有别等。
–听到雨点的声音就像天上在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等。
2. 学习新知识•引入童谣《雨点儿》:–导读《雨点儿》:背景、作者、大意等。
–朗读《雨点儿》:语音语调把握。
•学习词语:–轻柔:用轻微的力气,带有柔和的感觉。
–温柔:温和、柔和,带有亲和力的感觉。
–聚集:集合在一起,团体。
用手比划这个词汇。
–匀称:平均分配,形状或大小各个相等,体现此词的肢体动作。
3. 听读童谣•聆听《雨点儿》童谣,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在听完后可以进行手语示意等。
•学生分组,并进行互动表现。
•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的歌词和动作。
4. 温习•点拨词汇“聚集”,“匀称”的形象表示动作。
•互读序言,温习童谣。
5. 拓展•同学上台表演,唱歌手动示意《雨点儿》童谣。
•教师对本课的风格涵义和学生表演进行一波简短总结。
四、家庭作业1.背题材诗《雨点儿》。
2.整理常见的自然界描述词汇。
五、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唯美的语文课,旨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去领悟雨点在自然中的“轻柔”,“温柔”,“聚集”,“匀称”等感性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雨点儿》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雨点儿》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能够口头描述课文中的场景、人物和情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能够理解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模仿等方式认读生字词和句子。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把握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入课文《雨点儿》,询问学生是否喜欢雨天,以及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新词语(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词语“数不清”,并示范词语的用法。
随后,让学生跟读新词语,并通过造句和练习巩固记忆。
朗读课文(10分钟)由教师或学生自愿朗读课文,全班跟读,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理解课文(2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并提问课文中的人物、场景和情感。
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花儿的变化、土地的湿润等。
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你是雨滴,你会怎么想?”、“如果没有雨水,你觉得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自由表达。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雨水和它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对雨水的认知得到了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材简析:《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文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
教学对象分析:这是本册书中第三次接触长课文的学习,也是第一次认识对话,有难读的儿化音,也有轻声音节。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化难为简。
同时采用多种手段,使孩子始终在乐趣中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3、理解词语“数不清、飘落”。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词语“数不清、飘落”2、读好文中的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雨点儿。
教学过程一、猜谜谈雨、揭题正音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你见过什么雨?3、播放下雨的视频(课件)看,下雨了。
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滋润着万物,唤醒着世界。
你们喜欢它吗?3、揭示课题:它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叫“雨点儿”。
(板书课题)指导读“点”:“点”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下面的部分叫——“四点底”。
(师范读、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儿化音:在“雨点”的后面加个“儿”,这是个儿化音,称呼起来就更加亲切了。
怎么读呢?在读完“点”的时候轻轻地快速把舌尖抬起来。
范读、指名、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雨点儿》。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课件雨声、配乐)2、谁听出来了,课文讲了谁啊?(贴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图)3、你们看!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多可爱呀!你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那就通过课文去了解它们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词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93电81一、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
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
”(雨)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1、第一节:〈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
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作业内容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相识生字,会写方、半、巴。
3、通过课文的朗读,知道雨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用不同的方法来相识生字。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小挚友们,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呢?教师要给你们出一个谜语,看看我们班上哪些同学能够一下子说出来,那么谁就是我们猜谜语的小冠军哦!听好了: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雨)小挚友们真棒,来,我们大家都用掌声来鼓舞下自己吧~~~~2、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些什么雨呢?(毛毛雨、小雨、大雨、雷阵雨、暴雨)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12课《雨点儿》,你们可以想一想:天空为什么会下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示范读课文,再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在读的时候呢,可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3、小挚友你们读得真好,看,教师手上有许多字宝宝,你们都相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言语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滴,空气托不住,落了下来,就变成了雨。
你们明白了吗?(学习第一句)1、我来找一个好听的声音读一读,谁情愿来读?把你们的小手举好。
2、第一句里面是说什么多的数不清啊?(雨)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多的数不清的呢?出示课件星星多的数不清,雪花多的数不清。
3、小挚友们,你们在书上找到数不清飘落这两个词,你们还可以用它们来说一句话吗?天上的星星多的数不清。
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
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学习其次、三、四句)1、这三句话采纳的是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那么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它们都去哪里了吗?(小雨点儿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2、你们真机灵!为了嘉奖你们,刘教师来请你们来当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角色扮演下对话,你们谁想来试试呀?3、老师重点指导读疑问句的语气。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漂亮景象。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因此本课我采纳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会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专门的感受、体验和明白得,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摸索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明白得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师:云妈妈有一个专门爱唱歌的小孩,你听!这会儿它又在唱歌了,(放录音)“滴答、滴答──沙沙沙沙”,你明白它是谁吗?我们给雨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就叫它──“雨点儿”吧。
雨点儿专门想和我们交朋友,假如你美美地叫一声,它就会跑出来和我们见面呢!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叫一叫那个好听的名字。
情愿的小朋友一起来吧!(课件出示雨点)让我们带着甜甜的微笑,再来叫一叫那个好听的名字。
(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文本,自然而且有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儿化音”的指导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二、初步美读课文,激发学习热情师:瞧,多可爱的雨点儿啊。
同学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依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好吗?(生自由的朗读课文)分段学习,使生字的认识和课文的明白得有机结合1、学习第一段:⑴找生朗读⑵出示课件:明白得词语“数不清”“飘落”。
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你还发觉什么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认识“数”“清”“彩”“飘落”等生字,同时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展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雨点儿》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朗读教材中的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的培养。
3.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4. 教学准备•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雨点儿》这一课•教具:黑板、粉笔、课堂小道具等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雨点儿》这一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20分钟)•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
第三步:活动(15分钟)•室内外观察雨点儿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进行小型实验。
•学生结合体验,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步:总结(5分钟)•整理学习内容,进行课文内容的简单总结,梳理重点。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点,引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通过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乐趣。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诗歌课文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活动设计部分还可以再加强,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3. 改进建议•可以增加一些与雨点相关的绘本故事,丰富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增加一些有趣的小组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和交流。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雨点儿》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小学语文《雨点儿》的教案
小学语文《雨点儿》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雨点儿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雨点儿景象的感知和描绘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观察、讨论和想象,感知雨点儿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雨点儿景象的想象和描绘。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雨天现象。
(2)引导学生分享对雨天的一些观察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 观察与讨论(1)展示雨点儿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点儿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雨点儿的作用和意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雨点儿的理解。
4. 想象与描绘(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一下雨点儿落在大地上的情景。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点儿的样子和作用。
(3)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描述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家庭作业:观察一场雨,记录下雨点儿的特点和作用,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默写,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雨点儿 〔教案+反思〕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雨点”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感受到不同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妙。
二、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首先,老师会与学生们讨论一下天气对人们的影响,让学生们思考天气变化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影响。
同时为今天的课文进行铺垫。
2. 导入课文(10分钟)《雨点儿》是一篇儿童诗歌,通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雨后独特的景象,诠释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导入课文前,老师将可视化或声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一遍这首儿歌。
3. 课文分析(15分钟)老师逐句讲解这首儿童诗歌,分析歌词,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后景象,一起感受雨后的清新与明媚。
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儿童诗歌中的重点,比如作者用“银钩儿”形容雨点、用“背着小书包”的形象描写了小草,让学生们理解到,在诗歌中,作者通过语言艺术的运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4. 讨论体验(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们围绕课文题目展开讨论。
老师先可以出示一些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或场景,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这些场景的感受。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回顾课文,对比雨天场景和晴天场景中,不同的体感和变化情况。
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变化和经历,从而理解雨后的特别和重要性。
5. 温故知新(15分钟)在讨论后,老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雨水的形成、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教育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从而在兴趣培养的同时也让他们拓宽视野。
6. 课堂反馈(5分钟)在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平时课堂的学习和感悟,以自己的想法或心得,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
三、板书设计课文讨论特点雨点儿描绘雨后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四、作业布置以“我眼中的雨天”为主题,写出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讲述自己对雨天的观感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是一堂注重体验和感悟的课程,通过图片讨论来展现生活中不同场景的体会和感受,学生更能真实地感受到自然变化的美丽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点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要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春天来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来了,你们想想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各抒已见,引入正题
想知道书上定的小雨发生怎样的故事吗?(板课题,指导读准儿化音
(齐读课题《雨点儿》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前几天刚好下过雨,虽然是冬雨,但也和课文有的内容有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有助于先入为主,正确说好普通话。
)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数、清、彩、飘落、半、问回答方(反馈时,学生选择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的意识)
4、认读本课的生词,教师使用激励、期待性的语言:谁会读?谁读得最好?谁有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学生先独立认读,然后再给大家读自己想读的那个词,最后集体边击掌边认读所有的字记2遍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
(是自由练习读,然后指自由选自然段读。
其中着重读第一、三、五自然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
7、感悟第一小节:读了第一小节,你们知道了什么?
(先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重点学习三、五段。
(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8、读了课文,谁来问一问,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结合课文语境,学习理解:数不清、飘落、问、回答等词的意思,并用数不清、飘落”等练习说话。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
9、同桌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并相互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图片或课件展示,让学生看画面内容,感悟朗读第五小节,教师适当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10、戴上头饰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点儿的滋润,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通过创高及情境,引得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二度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