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100分)

合集下载

2013年湘教地理选修Ⅳ: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

2013年湘教地理选修Ⅳ: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下列乡村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图中乡村最有可能出现在欧洲西部的是________,这里的乡村多形成________的景观。

(2)图片③中的村落在________最常见,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3)村落④与我国传统密集型乡村相比,在空间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这四幅图片说明,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与其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有关。

解析:第(1)~(3)题,图片①中只有一户人家,属于独家村景观,欧洲西部的村落常见这种景观;图片②中的尖顶教堂是关键,说明绿树掩映下的村落以教堂为中心,规模较大,形成集村景观,欧洲东南部常见这种乡村景观;图片③中的圆顶建筑是清真寺,多出现在阿拉伯国家;图片④中的街道整齐划一,属于规划设计后的村落,我国古代村落没有经过规划设计,村民的住房排列杂乱,道路弯曲。

第(4)题,乡村聚落的形成受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因而形成不同的景观特色。

答案:(1)①独家村或散村(2)阿拉伯国家分布规律:多位于河流和泉水附近。

(3)该村落是经过规划设计后建设的,村民的住房排列整齐,道路平直;古代村落没有经过规划设计,村民的住房排列杂乱,道路弯曲。

(4)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背景2.读“世界主要城乡密集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1)城乡密集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说出图中A~D四地城乡密度小的主要原因。

(3)读下列乡村景观图,将它们的序号填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

解析:第(1)题,自然环境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最佳场所,因此聚落的数量较多。

第(2)题,A~D依次是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撒哈拉沙漠,分别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山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与生产。

贾若祥-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

贾若祥-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贾若祥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区域室副主任二O一四年二月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半小时经济圈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近期国家高速铁路的快速推进,使得半小时经济圈这个范围得到不断的拓展,一些大的城市群、城市化集聚区都在积极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

下面我就围绕这个主题,向大家介绍一下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

我要介绍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半小时经济圈的基本概念,使大家了解一些半小时经济圈都有哪些主要的内涵,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第二,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半小时经济圈在我国整个区域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第三,对国内以及国外有关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好的经验以及做法,这可以为不同地方在发展自己的半小时经济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第四,介绍一下我国区域发展大的格局,可以说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个大的背景,以及在我国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主要思路,就是从哪些重点领域推进半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在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主要来推进哪些重要的领域;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相关对策,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半小时经济圈的基本概念(一)半小时经济圈的概念按照字面的意思了解,所谓的半小时经济圈主要是指围绕核心城市,从核心城市通过半小时的交通距离所到达范围之内所形成的经济区。

半小时经济圈之所以能够提出,主要是随着现在快速便捷交通工具的出现,而成为地方以及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以前没有快速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半小时交通圈存在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因为步行的距离,包括一些其他的慢速交通工具,涵盖的范围比较小。

现在尤其是随着高速铁路轻轨的建设,它的时速都达到每小时三百公里以上。

所以这个时候的半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基本上都可以拓展到一百多公里,甚至按照原来的高速公路,半小时经济圈也可以拓展到七八十公里的范围之内,所以半小时经济圈的提出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贾若祥-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

贾若祥-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贾若祥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区域室副主任二O一四年二月三、有关国内外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经验(三)国内的经验下面开始介绍国内的有关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做法。

1、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它的范围主要包括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相关城市,像河北的主要包括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在这个范围之内,能够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的主要是北京和天津,以及北京和河北的张承地区,北京与河北的保定和廊坊这些区域。

可以说这些区域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区,也是前一段时间国家推进的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区域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的京津冀城市群中,它的国土面积在全国国土面积中的占比不是特别的高,大约是4%左右。

但是它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以及人口的占比都是比较高的,像它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10%左右,人口占到了全国的8%左右,都远远高于面积所占的比重。

从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来看,可以说它的规划范围基本上属于两小时经济圈的范围。

像北京到秦皇岛大约是一个小时五十八分钟,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北京到石家庄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这是比较远的了。

半小时经济圈主要是北京以及与北京紧密毗邻的一些相关城市,像天津,由于北京开通了到天津的轻轨,基本上半个小时可以通达,所以半小时经济圈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区。

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可以说它具有非常典型的双核结构,就是北京一个核心,天津一个核心。

北京作为一个核心,主要是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天津是一个核心,主要是天津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重要性的港口城市,另外也是中国陕北地区重要的一个出海口。

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加起来占比都非常高,现在人口占到了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80%多,它的GDP占大66%左右,所以它的双核结构非常明显,这个双核结构基本上也成为了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区。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选取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北京与河北地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结合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了这几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策与建议一、绪论(一)选题的原因与背景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区域战略的核心。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利用增长极的经济优势发挥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成功实现极化效应到扩散效应的过渡,对于区域经济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也逐渐进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范围。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差距产生的原因这两方面。

Bjom等(2001)选取1988年~1995年期间中国10个省份的城市收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样本城市的收入差距都在急剧扩大。

Aguighier(1988)和Yang(1990)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与中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存在密切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区域经济状况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几个典型的经济圈的状况来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从全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张桂芳(2008)等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科研教育状况等五个指标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简述点轴开发模式在我国区域开发中的应用

简述点轴开发模式在我国区域开发中的应用

简述点轴开发模式在我国区域开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点轴开发模式的概述,简要论述其在我国不同区域开发中的应用,总结点轴开发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和出现的不足,并尝试性提出一些对点轴开发模式的改进意见,让点轴开发模式在我国区域开发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点轴开发模式;区域开发;应用一、点轴开发模式概述“点轴”开发模式和发展轴的概念由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它是在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和生长轴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陆大道认为,“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是各级中心城市,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轴”是在一定的方向上连接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社会经济密集带。

重点开发轴线一般是指重要线状基础设施束如交通干线、能源输送线、水源及通讯干线等经过、附近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的地带,这个地带的宽度因轴线的等级、长度和对区域的作用不同而有异,确定开发轴线的宽度,还要考察相对干线状基础设施束的距离及线状基础设施束的关系。

发展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在按“点——轴”系统进行开发时,一般为1-2个小时的车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发展轴的直接吸引范围会扩大,两个同级别的发展轴之间,除了有各自的直接吸引范围外,还有大面积的混合吸引范围,同时与两个发展轴联系。

点轴开发模式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更好地协调城市与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的应用我国的区域开发政策是立足于区域差异,旨在促使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距、协调区际之间关系、促进生产力布局逐渐平衡化的区域政策。

我国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一直奉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即注重沿海与内地的均衡关系,平衡配置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开发经济特区为标志,我国开始实施一种有重点的梯次非均衡发展战略。

即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经济地带,重点开发东部沿海。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第二节 主要内容
3.区域决策 区域决策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也就是 选择何种增长模式的问题;二是所选择模式的支持系统,也就是如何支 持所选增长模式正常运行的问题。区域经济支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为保障区内经济正常运行所必要的政策支撑,二是为鼓励区 内外厂商向某种产业部门或区内某些地区投资而采取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三是为纠正市场失灵而提供的政策支持。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 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 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 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 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市或城市体系。
第一节 主要内容
2、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 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 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2.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 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 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 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 20世纪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 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 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再次,区域经济研 究重点转移到区域协调发展。
4.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九大提 出了新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 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四大板块”战略和“三个支撑带”战略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第10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10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理论依据 •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 水平相关 •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 大区间、省区间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 点进行重点发展。
(一)点轴开发主要内容
①确定位置、资源好的交通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②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③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二)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在经 济较落后的地区,往往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
考虑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 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
理论反思: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 就业机会。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 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内涵
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离散形 聚集形 扩散形 均衡性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解答题专项训练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解答题专项训练
(2)本区域有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____,该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钾盐储量居世界前列,素有“聚宝盆”之称,在盆地的____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
(3)图中A____市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日光城”之称。该城市还建有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____。
(4)该区域的人民的主食是____,即____、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
(2)图示山脉是____走向,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是____线。
(3)河西走廊号称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分析其成为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请你为河西走廊在未来农业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地区的主体是素有“____”之称的青藏高原。
(2)乙山脉为江西省和____省(写出简称)的分界山脉。
(3)丙为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名称是:____。
(4)B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写出一条该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
(5)C为珠江三角洲,该区广东和香港发展经济形成的合作模式是:____。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中国版图上,甘肃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场历经千年的文化之旅慢慢开启。
(5)图中铁路线的建成改写了____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成高铁又称成西铁路客运专线,于2017年12月6日全线开通运营。西成高铁开通后,成都西安两地16小时的铁路旅程缩短至3个多小时。西成高铁的开通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不仅是中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更使得成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融入全国高铁网。西成高铁路过平原、跃过群山,这一历史性的跨越,使得成都、西安两座城市,成渝经济圈、失中——天水经济圈两大经济圈迈进携手相牵、协同发展的新时代,西成高铁沿线将形成“一带一路”上最有活力的经济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区域一体化是20世纪以来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现象,也是塑造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阶段背景下,积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8篇“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以供参考和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之第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摘要:微观层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遵循。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走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当前,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内涵,然后就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完善策略当前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都历经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较有典型代表的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并最终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了区域失衡发展问题的较好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历经强调“均衡”“先富带后富”到当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深入和不断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以及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阶段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探讨区域发展突出问题,找到完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解析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yIntegration)根据“区域经济”界定不同,其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

本文以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对经济区域三个层次即微观国内经济合作区域、中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和宏观的经济合作区域的划分为依据,探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微观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长株潭等。

半小时经济圈的概念

半小时经济圈的概念

半小时经济圈的概念
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半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地区。

比如现在最热门的就是京津半小时经济圈,从北京到天津最快半小时可到达。

半小时经济圈的来历
京津城际,是我国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等级城际快速铁路,运行时速每小时300公里,来往北京、天津一次只要30分钟。

“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京津城际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实现了京津两地之间交通的便利快捷,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随着京津城际快速列车的开通,京津两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会逐渐趋同,形成一个“半小时经济圈”。

半小时经济圈的意义
“区域经济互动”的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的实践说明,一个地方的发展只要科学定位,融合优势,互动互补,联动发展,就一定能不断激发出内生动力,造就出自身新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快步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半小时经济圈的优势
“作为大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高速铁路的启用给物流、人流方面提供了一个扩大商业活动范围的平台,从而使得物流成本降低10%或者更多。

”“半小时经济圈”是专家们认定的城市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形式。

所谓“半小时经济圈”,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几个地方抱团发展就成为必然。

半小时经济圈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 国模式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 国模式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统筹规划。

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政府还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区域之间的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例如,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员流动。

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中国合理规划了产业布局。

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经济环境,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中西部地区则在资源开发、能源产业、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互补发展。

一些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创新驱动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各地纷纷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载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例如,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其强大的创新活力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特色。

通过建立城市群、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

试论中原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本身结构优化

试论中原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本身结构优化

不足 ,在更大 的区域范 围内调整资源 建设 ,特别是实施 以郑 州为核心 的城
配置 , 实现共同增长。事实证 明 , 中原 市经济 圈发展 战略 ,将成 为缓解 区域 城 市群 中的人流 、 物流、 资金流和信息 国民经济 中投 资与消费 失调 矛盾 的重 流的运行 , 通过 “ 发展 极 ” 的特 殊功能 要 途 径 。 可向周 围地 区扩散 ,而在这种传播与 个增值 的循环之 中。
化 内尊显 的 部 差 异

城市在 区域 经济发展 中起主导作
著 与 9 年 J[良 。 9 相 !I j 霹
2o o 1

—=●
=兰 1;
的根 本意义 是打破 行政 界 限的束缚 , 用 ,城市对 区域经 济的促进 作用 与空  ̄ 而按照经济与环境功能的整体需求及 间距离成反 比 ,区域经济 的发展 应以


发展趋势 ,构筑相对完善 的城镇群体 城市为 中心 ,以圈层状 的空间分布 为 空 间单元 ,并 以此作为更为广 阔空 间 特点逐步 向外 发展 。中原城 市群 可以
组 织 的基 础 。

城 各 一 暮荤 市 市 二: 群 第 : =
茬 箧
南 础
南 笛


分为三个层级 , 各圈层有各 自的特征 :



突 出,城镇化进程较快 ,资源条件 良 拉动 国民经济增 长,因பைடு நூலகம்产生 了消费 好, 文化底 蕴厚 重 , 具有一定优势的产 率 明显偏低 的现象 ,导致投资与 消费
业 基 础 的优 势 。
失调 ,不利于 国民经济 良陛循环和居 效率集体 消费 的空间组 织。城市 消费
1 中原城市群可 以使资源在更大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中原城市群 是高 .

区域经济振兴考核试卷

区域经济振兴考核试卷
D.重庆
10.关于区域经济振兴的财政政策,以下哪个措施是正确的?()
A.减少政府支出
B.提高税率
C.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D.限制企业贷款
11.以下哪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温州模式”?()
A.浙江
B.江苏
C.广东
D.福建
12.关于区域经济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2.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三大战略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______。()
3.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由一个或几个______的增长极带动。()
4.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______和______之间进行空间移动的过程。()
5.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护旅游资源
B.提升服务质量
C.加强区域合作
D.提高旅游价格
17.以下哪些行业属于循环经济范畴?()
A.生态农业
B.清洁能源
C.资源再利用
D.高能耗产业
1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出现“集群效应”?()
A.产业配套完善
B.专业人才集聚
C.政策扶持
D.市场竞争激烈
19.以下哪些城市是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城市?()
A.加大研发投入
B.建立创新平台
C.引进高层次人才
D.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A.资源分配不均
B.政策支持差异
C.市场发育程度不同
D.生态环境差异
9.以下哪些城市属于我国的直辖市?()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10.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论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论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经 济圈 。
等级规 模 的 城市 , 托 一定 的 自然 环境 条 件 , 依 以一 个 或 两个特 大城 市作 为地 区经 济 的核心 , 助 于现代 化 借
的交通 工具 和综 合 交通 网的通 达性 , 以及 高度发 达 的 信息 网络 ,发生 与发 展 着城 市 个体 之 间 的内在 联 系 ,
f e e l 9 No 2 G nm 7 . N ̄ )
论城 市经济 圈在 区域发展 中的作 用
薛艳 梅
( 中师 范大 学 城 市 与环境 科学 学 院 , 湖 北 武 汉 华
[ 摘

407) 309
要 ]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的发 展 , 市 之 间 协 同 、 动 发 展 成 为 加 快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 重 要 手 段 , 中心城 市 随 城 联 以
城市 经济 圈充 分发 挥 市场 对 资源 配 置 的基础 性作 用 ,
打破 地 区 分割 、 乡 分割 格 局 , 进 区域 产业 合理 布 城 促
概念本 质上 是相 同 的 , 它们 是 以 中心城 市 为核 心依 托
城 市间 的关联 、 作 而组 织起 来 的 具有 功 能一 体化 的 协
为 , 市经 济 圈是 以经 济 比较 发达 并具 有 较强城 市 功 城 能 的中心城 市为 核心 , 同具 有经 济 内在 联 系和地 域 相 邻 的若 干周边 城镇 所 覆 盖 的区域 共 同组 成 的 , 经 济 其 吸引 和经 济辐 射力 能 够达 到 , 能促 进 相应 地 区经 济 并 发 展 的最 大地 域 范 围 。 [ 士谋 把 城 市群 定义 为 , 1 姚 在 特定的地 域范 围 内具 有相 当数量 的不 同性质 、 型 和 类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
〔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 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 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 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 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 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 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点-轴系统结构
弓箭结构
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0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 〔1822、6〕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 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一〕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为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 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 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100分)
一、单选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日本首都圈基本规划的第一次制订思路是在既有的首都圈建成区之外构建()。

A.工业带
B.农业带
C.旅游带
D.绿带
2. 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相当于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的()。

A.集聚阶段
B.疏解阶段
C.多极发展阶段
D.协调发展阶段
3. 以下哪项不属于日本“六全综”提出的十个广域经济圈?()
A.北海道圈
B.东北圈
C.关东圈
D.西北圈
4. 韩国计划将政府机构迁到世宗市,疏解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圈功能,使韩国出现()的现象。

A.一国一都
B.一国两都
C.一国三都
D.一国四都
5.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是()。

A.点→轴→网
B.点→网→轴
C.轴→点→网
D.网→轴→点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日本在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提出哪些开发战略?()
A.创造多自然的居住区域
B.大城市的复兴和改造
C.建立地方的协作发展轴
D.创造广域的国际交流圈
2. 根据本讲,半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特点包括()。

A.经济联系十分密切
B.交通方式十分便捷
C.相互依存度高
D.边界范围动态变化
3. 区域一体化包括哪些方面的一体化?()
A.环境共治
B.设施共建
C.市场共享
D.产业共兴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距离相对较近,推进区域一体化表现得更加成熟,现实需求也更为强烈。

正确
错误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区经济逐步向行政区经济转变,行政壁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化。

正确
错误
3. 东京都市圈的主要区域包括东京都、崎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正确
错误
4. 半小时经济圈内尽管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是交通的时间成本非常低。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