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
治理模型的优化调整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治理模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 整和优化,确保治理模型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引入创新理念和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治理模型的现代化水 平和治理能力。
完善政策法规
根据治理模型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治理 模型的持续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主要特征与优势
• 主要特征 • 多元主体参与: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市场、社会等主体也参与到城市社会治理中,形成多元化的
治理格局。 • 法治化:强调依法治理,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治理行为,保障公民权益。 • 民主化: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发挥公民在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协同合作: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提升治理效果。 • 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透明度。 • 优势 • 提高治理效能: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同合作,能够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 促进公民参与:民主化的治理过程能够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治理模式能够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满意度。 • 强化政府责任性: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治理模式能够强化政府的责任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05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的 应用案例
案例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社会治理应用
总结词
智慧城市的社会治理应用是现代城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便 捷化和智能化。
详细描述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社会治理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公共 服务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城市各项事务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化处理,提高 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摘要:通过建立专门的城市社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减少权责模糊问题;强化管理层对社区管理的重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保障资源支持;加强居民参与和归属感,建立多样化参与平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社区管理法律体系与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促进社区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发展引言在当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高效的社区管理对于城市稳定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如何解决城市社区管理问题。
论文将分析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城市社区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管理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当前的管理制度往往无法充分适应城市社区多样化的需求。
一些社区缺乏完善的自治机制和决策机制,导致居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受挫。
同时,社区管理中的责任划分也缺乏明晰性,导致一些问题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明确。
为了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机制,需要更加注重社区自治,强化居民参与,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1.2管理层重视不够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管理层对社区事务的重视程度不足是一大问题。
由于城市社区并不像其他政府层级那样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宏大的政策影响,管理层往往容易忽视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更加关注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急难愁盼问题和社区治理的细节问题。
这种不够重视导致社区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成效。
1.3居民的归属感不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够强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流动人口的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有所减弱。
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
社区治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现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家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社区治理对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发展产生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当前,在我国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社区治理资源的匮乏,社区治理体制不健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针对当前问题,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并结合社区治理的现状,通过转变思路,转变职能,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体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增大对社区治理过程中所需的物质资源与人才资源的保障等方式和手段有效的解决社区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城市社区;社区治理;治理体制创新引言城市建设主要是在社区中展开,并且社区在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愈发显著。
社区治理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前提,并且在对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深化社会主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在新时期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治理模式下的公共服务已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且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方式也已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社区功能要不断的增多,社区治理体制要不断创新与完善,只有在不断和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之间的良性关系,才能使得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精神生活得到满足,才能使社区的治理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相适应。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城市社区的含义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并且城市社区具有人口聚集规模大、人员结构复杂、经济活动集中、人口密度大、生活方式多样等特点[1]。
此外,城市社区在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与生活条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含义城市社区治理是指以城市社区为基础,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功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2]。
城市社区管理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 管理: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 市社 区
划分领 导 , 决策 , 支 持系统 , 同时分 清各 个系统的责任 , 实行问责制 度。同时政府 应当在法律上进行授权 ,改变条块状模 式 ,让居委会能够合理 合法 的管该管 之 事。
2 . 推 行基 层 民主 自治 。 增 强 社 区 成 员 归属 感
活 中 已扮 演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先 进 的社 区 管
调童研究
勰 麓 珏
城市社 区管理 的探索和研究
杜 娟
摘 要 : 随着人类社会 的进 步和社会生
产 力 的 发展 . 逐 渐 产 生 了社 区。人 在 社 区里 面 进 行 社 会 活 动 ,在 一 定 的 区域 当 中相 互 发 生
互动的关系. 逐 渐 形 成 一 个小 社 会 。对 社 区 的 研 究 往 往 是 许 多社 会 1 ' 7题 研 究 的 起 点 .社 区
据 中[ 2 0 0 3 1 2 3号文 件指 出 , 我 国社 区管 理 的运 行 机 制 是 党 委 政 府 领 导 、 民政 部 门牵 头 、有关部 门配合 、社 区居委会主 办 、社 区力量支持 、群众 广泛参与 的机
制。
1 . 体制弊端. 社 区居 委 会 改 革 内卷 化
也经常作为基 本的研究单位被 社会学家作 为 实 地 调 查 研 究 的对 象 。在 国外 , 社 区在 人 们 生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对策杨志明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社区的作用日显突出,而要全面地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旧的传统街道式管理体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建设新型城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本文就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选择原则、基本模式和实施对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价值原则按照我国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上海市街道社区发展目标的需要,在未来的社区管理模式的选择中,新的管理体制必须坚持如下几条原则,以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
11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自主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完全自治的社区是以社区成员高度民主参与意识等为条件的,因此在我国目前社区成员民主参与意识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街道、居委会作为党的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未来的管理体制的选择中,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自主行为相结合,以行政行为为主导的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是在加强政府对社区管理的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和广泛调动广大社区成员(个人与集体)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过去社区管理中的单一的行政模式,形成行政模式与社区模式相结合的复合模式。
当然,这种模式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
随着社区成员民主参与意识和管理作用的提高,它可以由重行政行为转变为重社会行为,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角色是不会也不应该消失的。
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所不可缺少的。
21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相结合的原则。
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域和一个被共认的精神实体(或称社区文化)是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两个基本要素。
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完全以行政区划为根据的管理模式,实行行政区划和自然区划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保持街道原有的行政区划管理特色的基础上,在下一级管理组织(居委会)的设置上以自然区划为主,就是把街道所管辖的区域分成若干小自然地理环境相对独立的小区,以小区为单位设置小区居委会,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居委会,全面负责协调小区的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缺乏全面的社区规划、社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社区规划建设、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新形势、问题分析、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社区管理的良性发展。
本研究旨在从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社区管理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城市社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论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由于现在社区管理工作的范围比较广泛,计划生育、失业人员的安排、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的安全建设等,这些需要的增多,使得社区管理工作方面人员的配置就要不断的增加。如今的社区管辖范围变大,而社区本身在管理模式上还处在没有章法,没有组织,上级下达任务就执行,没有任务就闲置的状态,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会出现紧急时刻缺乏人员的调度,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便会形成许多工作不到位,不能使广大的居民满意的状况。
(二)社区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是直接为居民服务的,如失业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各种政府有关百姓的政策下达,各种居民事务的登记等。如今的社区不仅要管理本社区内固定居民的事务,而且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外来人员的增多,社区的工作量也在日益的加大。无论是退休的老人,还是失业的人员,流动人口,社区都要进行面面俱到的管理。因此社区管理已经不再是当年简单的居委会工作,面对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的进步再单纯的是管理一些行政的事务,还要对居民精神文明建设,生活需要等进行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社区是最贴近民众的单位,而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换,社区已经开始变成社会各种矛盾的交叉点。而国家政府方面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社区。而充当社会交汇点的社区工作,就会变得更加的重要,在社区管理方面更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今,社会学已经在各大高校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于社会学专业的人才也才不断的输出,而最基层的社区工作,无疑是对刚刚走入社会的专业学子们最好的锻炼机会。社区可以提供一定的岗位或者一定时间进行学习,让专业的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及工作的机会,让大学生走进社区,这不仅是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社区系统内人员的素质,这对解决社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十分的有利。
《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范文
《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管理与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发展。
因此,现代社区管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挑战,探讨社区管理的创新理念、方法及实践,以期为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社区管理现状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已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在社区服务、治安管理、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各地区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建设也逐渐成为社区管理的新趋势。
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尽管现代社区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机制;二是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和多元化;三是社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机制。
三、现代社区管理的创新理念与方向1. 创新理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代社区管理需要树立以下创新理念:一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关注居民的切身利益;二是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社区、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
2. 创新方向现代社区管理的创新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二是推动社区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三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四是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四、现代社区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1. 创新实践(1)智慧社区建设: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如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安防监控、智慧物业服务等。
(2)多元共治: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实现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协同化。
如成立社区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等组织,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2024年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范文
《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管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现代社区管理不仅仅是维持秩序和提供服务,更是实现社区持续发展与居民幸福生活的关键。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创新社区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管理理念、创新途径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当前,我国社区管理正在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许多社区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了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 问题:在社区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如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资源分配不均、居民参与度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也制约了社区的持续发展。
三、现代社区管理理念1. 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 协同理念:加强政府、社区、居民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社区管理。
3. 创新理念: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以满足社区发展的需求。
四、现代社区管理创新途径1.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 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和技术,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 居民自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推动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4. 多元参与: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管理,形成共同治理的局面。
五、现代社区管理创新实践案例1. 智慧社区建设:某城市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社区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如通过智能设备监测社区安全,利用大数据分析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居民自治实践:某小区成立了居民委员会,由居民自主选举产生,负责小区的管理和决策。
《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范文
《现代社区管理与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管理与运营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代社区管理不再只是简单的物业服务或社区治安问题,而是一项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显著的管理活动。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挑战,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手段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现代社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现代社区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物业服务、社区治安、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社区管理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然而,当前社区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手段单一、服务水平不高、资源分配不均等。
(二)问题1. 管理手段单一:传统的社区管理手段主要依靠人工,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 服务水平不高:部分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佳,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资源分配不均:社区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社区资源过剩,部分社区资源匮乏,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现代社区管理的创新研究(一)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成为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例如,通过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实现社区的安全防范和出入管理;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居民生活便利化。
(二)居民参与式管理居民参与式管理是一种以居民为主体,以社区为平台的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开展居民议事会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同时,居民的参与也能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三)多元化服务供给针对社区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应通过多元化服务供给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如社会组织、企业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为社区提供服务。
居民社区分类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居民社区分类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居民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等方面的重要场所。
居民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文化等方面的任务。
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居民社区的管理。
如何有效地管理居民社区,实现较好的分类管理,成为社区管理人员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居民社区的分类管理模式1.1 后统一管理时代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过去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
在过去,社区的管理主要依靠所属单位管理,直接归属于其子单位下面,形成了“一单一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随着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
将社区的管理普及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单位也不能一一管辖,同时,社区的管理由过去的单一机构变成了多种形态的组织和单位,社区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这时,社区管理采取后统一管理时代。
1.2 居民社区的分类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区,社区分类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社区分类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将社区按照任务需求、管理层级和管理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划分,同时也将社区的管理范围分割划分,实现层级分离和逐级管理。
社区分类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任务需求方面的社区分类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依据社区内的任务需求进行分类划分,分为住宅社区、商业社区、文化教育社区等。
管理层级方面的社区分类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按照管理层级进行划分,分为社区组织、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等。
管理功能方面的社区分类管理模式。
该模式则是通过管理功能进行划分,分为生态社区、社会保障社区、文化娱乐社区等。
通过社区分类管理模式的引导,社区内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内容和工作重点,也更加明确自己的管理责任和管理范围,从而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二、居民社区分类管理模式的实践2.1 宏观措施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分类管理模式,社区管理者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宏观措施,如:建立完善的社区划分制度: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合理划分和调整社区,形成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社区体系。
浅谈新形势下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和有效方法
浅谈新形势下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和有效方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并且首次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献,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今天,社区建设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之一就是“共治”,各界普遍认为“社区共治”代表着中国新一轮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政府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社会人员的归属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
在社会转期的国情下,形成了社区治理的新特点:1.党和政府的主导性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社区治理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导向,这并不是说政府不闻不问,而是政府下放权利于社区,社区根据本社区特点逬行治理。
在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制订相关法律政策,培育社区,强化社区服务,鼓励社区参与,组建社区组织,加强社区人员培训等。
2.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是社区利益相关者。
社区利益相关者指的是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政府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组织、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等。
社区公共事务的属性决定若社区治理存在着主体多元化的特点,社区公共事务是公共产品的组合,它涉及足多个家庭和多个组织的共同需求,是个体诉求的集合,需要建立一种集体选择机制来解决个体需求表达与整合的问题。
3.社区治理内容的扩大化社区治理的内容涉及社区成员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事关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
它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
要做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构建社区治理机制,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达成社区事务的良好治理。
4.社区治理的网络化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之间协调与沟通,凭借合作网络实现社区治理,并最终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各主体通过平等的协商,相互沟通,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社区的文化、卫生、社环境等提供服务。
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空间基本单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承担着居民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双重职能。
社区治理的质量与效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而实际上,城市社区治理中尚存着很多问题,比如“三无”社区管理、不合理的物业服务、住房空置率高等,这些问题给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探究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提出合理对策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及表现形式1、“三无”社区管理一些城市社区缺乏权责明确和效益考核的管理体制,导致社区管理滞后、职责不清,造成社区管理“三无”的困境:无人管、无人接、无人认领。
这造成社区治理难度大,影响居民的生活体验。
2、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物业公司在承担物业管理职责时,存在服务质量下降、价格虚高、不作为、滥权等问题,给居民带来不便。
比如物业公司不及时处理小区道路或楼体漏水等问题。
3、住房空置率高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发展,一些城市产生的住房物业市场过度供应,导致住房空置率上升。
住房空置问题不仅带来了浪费,还会给城市社区规划和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三、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一直是受到城市治理体制的制约。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体制主要为城市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三者协同作战,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政府主导的城市管理执行人为少,不少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存在惰性和摸鱼的问题。
2、社区秩序不够规范社区的秩序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然而一些城市社区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和违规现象。
如社区居民乱扔垃圾、摆摊占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这些问题落实在社区管理时,会使治理成本增大,效率降低。
3、市场规律的干扰物业是一个产业,这些公司和其业主关系中存在利差。
一些物业公司利用其在小区管理方面的垄断地位,存在维修不及时、价格虚高等问题。
同时,过度的开发与供给也会导致一些住房空置。
物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一定市场规律的引导调整,以达到互惠的目的。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模式及可行性路径研究[资料]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模式及可行性路径研究-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为起点,分析了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走向及对策。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居民参与;社区服务TU984A社区治理内涵与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社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区治理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城市治理的微观体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应当从社区治理开始。
“治理”与“统治”相对而言,社会治理理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
治理是一个社会层面上所有行动者参与的结果。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以及各种社会机构或私人机构都不是独自解决复杂、动态和多样的社会问题。
因为他们不可能各自拥有解决问题的所有资源。
因此,只要在这个社会层面上得到公众的认可,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治理主体。
第二,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有一定的互动。
治理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界限的模糊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参与结构往往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一种契约性合作,也可以是政府让渡部分管理权限给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再坚持政府职能的排他性和专属性,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第三,强调参与的主动性。
按照治理理论进行社会管理时,强调参与者的自愿主动,而不是强制的被动行为。
治理理论期望达到的最佳状态是在整个治理系统内部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加强系统内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第四,注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社区治理是指组织社区内的各项活动,发挥群众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和决策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实现社区的共同发展。
在当今社会,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1.1 社区概念社区是指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的社会群体。
社区的范围可以是居住地区、工作场所、学校、兴趣爱好群体等。
1.2 社区治理的理念社区治理的理念强调“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社会协同”。
政府应该引导社区发展,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加强社会协同,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同目标。
1.3 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自治型”。
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是指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起主导作用,市场主导型的模式是指市场力量在社区治理中起主导作用,社会自治型的模式是指社区居民在自治基础上自我管理和发展。
二、社区治理的实践研究2.1 社区管理机制的建立社区管理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社区情况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建立社区管理机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专业组织的协同运作。
2.2 社区治安的维护社区治安是保障社区居民安全的基本前提。
社区治安维护需要强调警务部门、社区居民和专业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智能化交通管理、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社区治安水平。
2.3 社区服务的完善社区服务是政府服务的基础,也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加强社区服务需要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专业组织的服务能力,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2.4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有效促进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加强社区居民的信用记录、推进社区居民的社交活动等方式,可以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区治理的有效开展。
三、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3.1 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化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未来社区治理的重要趋势。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社区管理文献综述标题: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社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而其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并转交给社区。
新时期,社区是居民栖息的港湾,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社区,社区管理,城市正文:一、前言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
社区和社区管理的研究始于国外,现已积累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
社区管理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了城市社区管理和农村社区管理两大类。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20世纪的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社会学者才开始逐步对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理论探讨。
这是我国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要求,并且还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功能,以及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模式。
城市社区基本理论涵盖了城市社区的概述、主体和体制。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
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许多的管理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所以我们只有立足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
我国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我国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模式落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社区管理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不匹配。
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滞后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2.资金短缺城市社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社区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投入,仍需要加强。
3.服务水平不高在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居民对于社区管理的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社区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导致居民的满意度较低,不利于社区的发展。
4.组织领导不力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需要组织领导的力量和统一的管理制度。
但是职责不清,工作任务不明确,解决问题的效率低等问题都制约了社区现代化管理的发展。
二、对策研究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府、社区居民以及社区企业等多方的参与,力求形成良性循环的社区管理机制。
并且,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组织参与意识。
2.完善资金体系为加强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应建立健全的资金体系,并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度。
加强政府和社会合作,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的投入。
实现社区经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的服务水平,应该重视社区建设和服务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此外,也应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的力量和统一的管理制度。
应该建立行政机构、居委会、社区协会等多元化的社区管理机制,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培训和提高组织领导的素质。
结论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需要解决种种问题。
新时期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内容 摘 要 :城 市 社 区 发 展 的状 态 已成 为 社 区和 谐 的 重 要 参 考 指 标 , 本 文 以
山 东烟 台 的 幸 福 河 社 区 作 为 主 要 的 调
括在内 ) ,独生子女费用的发放等。
综合治理。 调节居民纠纷 , 引导居 民互
相 帮助 、 相 尊 重 , 进 居 民 团结和 家庭 和 互 促
睦 ,以增强社区凝聚 力。负责接待居民信 访 ,并向街道办 事处或相关政府部 门反映 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党建工作 。负责管理辖区内 1 0多名 5 失业 、无业退休党员 ,定期组织党建远程
教育。
统计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 与居 民生活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 、 计划生育、 优
进行简单调查和采访 , 获取相关信息 。 调查
共发放2 份问卷, 中回收有效 问卷1 份 , O 其 6 受访居委会工作人员 2人。
关 键词 :社 区 管理 行 政 权 力 社 区
民 主
居 委 会 简 介
幸福河社区居委会隶属芝罘区幸福街 道办事处 , 地处幸福中路与幸福南路之间, 东与福学社 区相毗邻 ,西邻幸福十六村居 民区, 属城 乡结合部。组建于 2 0 年 1 月 03 0
街道 办 事 处 、 出所 及 一 些相 关部 门; 务 派 服
时有效 的完成工作。 人员专业 知识 和技能 欠缺。居委会内
工作人员普遍 专业 知识 掌握不够 ,面对~ 些问题 无法给予居 民专业 的回答和帮助 , 通常是边学 习边解 答。试 问一个 自己都不
对象主要是社 区内的居 民,特别是辖 区内
女发放 药具 , 提供计 生保健信息 , 给已婚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市区与新社区的建设日新月异,原有市区和社区的群落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区中的问题以及社区管理工作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已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焦点之一。
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关系到社区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改革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重新定位社区的职能,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居民自治目录摘要 (Ⅰ)第1章......................................................... - 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1.2 研究现状 ................................................... - 2- 第 2 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 2.1 相关概念.................................................... - 2- 2.1.1 社区的定义................................................ - 3- 2.1.2 城市社区的概念............................................ - 3- 第 3 章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实践分析.............................. - 3- 3.1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 ........................................... - 3- 3.1.1 自治型管理模式............................................ - 3- 3.1.2 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 - 4- 3.1.3 混合型管理模式............................................ - 4- 3.2 国内社区管理模式 ........................................... - 4- 3.2.1 国内主要社区管理模式...................................... - 4- 3.2.2 行政主导型................................................ - 4- 3.2.3 议行分离型................................................ - 5- 3.2.4 社区自治型................................................ - 5- 3.2.5 半行政半自治混合型........................................ - 5- 第 4 章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 - 5- 4.1 国内现行社区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 5- 4.1.1 社区管理权责不分明........................................ - 5- 4.1.2 社区行政化倾向............................................ - 6- 4.1.3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 6- 4.2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 6- 4.3 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则.......................................... - 7- 4.3.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7- 4.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7- 4.3.3 坚持权责分明的原则........................................ - 7- 4.3.4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 7- 4.4 管理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7- 第 6 章研究结论................................................ - 8- 参考文献........................................................ - 8-第 1 章导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引起了整个社会和社会生活史无前例的结构性变迁。
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朝着政府、市场和社会并存的结构体系转变,由此直接促进了社区的发育。
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而对社区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则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提出了“社区建设”目标,此后我国有关城市社区管理的研究开始结合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开展研究,并涌现出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社区能够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情况,能够反映当地的生活水平与发展水平,并且很多社会矛盾能够首先在社区体现出来。
因此,社区的建设既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方方面面。
当今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已经认识到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并意识到社区管理模式对社区发展的重要程度,因此只有总结现阶段我国社区的管理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改进的办法,社区才能健康地发展。
1.2 研究现状在 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德·滕尼斯在《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社区的概念,标志着社区理论的诞生。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社区理论的相关研究开始兴盛,逐步形成了一些研究学派与社区的研究方法。
在众多的研究者中,学者们对社区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非常广泛的讨论,“社区”的定义也有 140 多种。
在众多的学派中,形成了具有各种特色的理论。
国外的研究虽然比较丰富,而且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意义,但是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直接拿国外的研究理论来解释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并不十分恰当,但是这些成果还不能比较直接地运用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实践上,这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真正能够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组织协调社区的发展。
第 2 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2.1 相关概念为更好探究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需要先明晰社区的定义及其发展的整体脉络才能为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建设提出有效的理论指导。
2.1.1 社区的定义尽管社区作为一个客观事实,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这个概念一直没有被学者提出,直到 1887 年,德国的社会学家裴迪南德·滕尼斯在其《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首次在社会学界引入社区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这本书中,他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利益共同体。
对于社区的定义,我们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l)社区是一个区域内以居民为主体的共同体。
(2)社区是一个存在地理界限的社会实体。
(3)它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而又彼此制约、不断发展的有机体。
(4)它是一个成员利益相互关联的共同体,在这个地域之内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他们面临这个地域内的共同问题,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会相互影响,会对这个地域产生归属感。
2.1.2 城市社区的概念社区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这两类不同的社区。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单位员工住宅区;第二种是位于普通街道的住宅区;第三种是当今比较流行的商品房住宅区。
2.1.3 城市社区管理的概念城市社区管理首先是一种社会管理活动,这个管理活动的基础是居民共同的地理区域,这种管理活动能够反映社区居民内心的想法,能够尽量满足居民的共同愿望,实现居民的共同利益。
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社区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卫生、经济、文化、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能够比较合理和科学地保证社区服务的供给,保证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强化社区的功能,解决社区共同的问题,增强社区的经济实力,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维护社区的治安稳定。
第 3 章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实践分析3.1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由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背景不同,各国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也大相径庭。
这些管理模式的差别主要在于权力和职能的配置方式,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政府、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之间的配置不同。
由于权力配置的不同能够有不同效率的管理,因此各国都在探索更先进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在这么多的社区管理模式中,比较突出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型管理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管理模式。
3.1.1 自治型管理模式欧美的一些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其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完善,因此已经探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国家对社区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规划,并且设立了很多权力机构,例如包括自治会、顾问团队和和社区委员会等等。
以美国为例,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力比较大,既享有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发展规划与目标等方面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同时还拥有对政府的社区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建议的权力。
社区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是利用业余时间志愿为社区服务的,他们直接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一般具有固定的任期。
而涉及到公共环境或者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则一般交由给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社区服务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负责组织和承担相关社区服务项目和内容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