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一)

合集下载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仁爱理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一份关于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的文章。

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是其基本精神特质之一。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儒家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幸福和团体的和谐是密不可分的。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儒家提倡“仁爱”之道,强调人的同情心和道德感,把人的道德情感放在了首要的地位。

在儒家看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比物质利益更为重要,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尊重和关爱,这对于当代社会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仁爱理念也是其基本精神特质之一。

儒家将“仁”视为人格修养的核心,将仁爱视为社会伦理的最高境界。

在儒家看来,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品质,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感。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儒家崇尚的是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以仁爱之心建设社会和谐。

儒家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并对他人怀有同情和仁爱之心。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君臣之间的关爱与体谅,强调了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应酬和处世之道。

儒家的仁爱理念对于当代社会关系的处理和社会和谐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儒家思想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是其基本精神特质之一。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修养自己的品行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来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道德修养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

儒家学说的看法

儒家学说的看法

儒家学说的看法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说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儒家学说的几个重要观点出发,探讨儒家学说的看法。

一、仁爱之道儒家学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成为贤人的潜力。

儒家强调仁爱之道,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仁者爱人,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尊严,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和谐共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修身之道儒家学说中强调修身养性,以自律和自律为基础,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儒家认为,修身之道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过程,通过学习经典、尊重师长、遵循道德规范等方式来提升个人修养。

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礼治之道儒家学说强调礼治之道,即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儒家主张以礼为准则,通过遵守礼仪规范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道德准则,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四、家庭伦理儒家学说强调家庭伦理,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修养的起点。

儒家倡导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认为,家庭是培养人的基本场所,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人性的善儒家学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成为贤人的潜力。

儒家强调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儒家学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和谐社会儒家学说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实现自己价值并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社会。

说明儒家学派的学说

说明儒家学派的学说

儒家学派的学说说明一、引言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说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这一学派的学说,源于孔子,经由孟子、荀子等历代儒家大师的阐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详细阐述儒家学派的学说,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深邃的思想体系。

二、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1.仁爱之道“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意指关爱和同情他人。

儒家提倡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出发,逐步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博爱。

这种仁爱之道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通过道德修养来提升人格,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2.义利之辨儒家学派主张“义”重于“利”,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原则。

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儒家主张以义制利,反对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道德原则。

这种理念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为社会整体利益着想。

3.礼乐之教儒家重视礼乐文化,认为礼乐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守礼制、欣赏音乐,人们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出尊重他人、谦虚有礼的品质。

儒家认为,礼乐之教是培养君子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

三、儒家学派的教育观1.德育为本儒家学派高度重视德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在儒家的教育理念中,知识的学习应该以道德为导向,以培养出有德行的人才为目标。

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己的品德。

2.人文教育儒家学派注重人文教育,强调对人文经典的研习。

通过学习《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儒家学子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出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

同时,儒家的人文教育还注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儒家学派的政治哲学1.君主的德治儒家学派主张君主治国应以德为本。

在儒家看来,君主的品德直接影响国家的治乱兴衰。

因此,儒家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分析论文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分析论文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分析论文孔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一。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是其核心思想之一,人格境界是人类内在的精神境界,也是塑造人的整体形象和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本文将从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的源泉、构成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人格境界的源泉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的源泉在于儒家思想对人性的看法。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天赋人道。

人性之善,体现了人的良知,意味着人们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感知能力,能够发掘出身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真正的人性特质。

因此,儒家将人格境界的核心特质定义为仁、礼、智、信和勇,这些特质是人类本性的体现。

二、人格境界的构成1. 仁: 仁是人格境界的核心,是儒家对人性的最高评价。

仁是一种对他人的爱与尊重,是对人类普遍共同的关爱和关注,是一种宽容和微笑,也是一种真诚和深情。

儒家认为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都具备爱国爱民者的道德涵养和存在志士的精神品质。

2. 礼:礼是人格境界的制约,是儒家推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一。

儒家认为,礼是一种常态,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形式。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规范,也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标准。

在儒家看来,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不断地注重礼的修养,这是人格境界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3. 智:智是人格境界的一种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儒家认为智能让人得到才智、有理进取的能力。

智慧是人格境界中最具启迪性的特质。

4. 信:信是人格境界中相当重要的品质,是人的道德品性中的一个关键点。

儒家认为信德是一种心灵上的承诺,一个有信仰质量高尚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是比较受欢迎的。

人的事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必须依靠诚信质量来保障,特别是人权地位的维护,需要靠诚信质量来实现。

5. 勇:勇是人格境界中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人类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行动能力。

儒家认为勇者意志坚定,不惧艰险,能够迎接挑战和逆境。

勇者是人格境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格境界的实践人格境界的实践是儒家思想的关键点之一。

儒家经典诠释方法

儒家经典诠释方法

儒家经典诠释方法
儒家经典那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啊!诠释儒家经典的方法那可真是多种多样,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一样璀璨夺目!
咱就说理解儒家经典,就像是走进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宝库。

你得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下一番功夫呢!
比如说吧,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背景去解读。

儒家经典诞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不就像给经典安上了一双眼睛,让它能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吗?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幅画,知道了它的创作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呀!
还有啊,从文字本身入手也是个好办法。

儒家经典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我们要像探险家一样,仔细地去挖掘、去琢磨。

有时候一个字的含义就能让我们恍然大悟,这不就像在茫茫沙漠中找到了那片绿洲吗?
再想想,结合生活实际来诠释儒家经典也是非常重要的呀!经典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能指导我们生活的呀!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试着从经典中寻找答案,那感觉不就像是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吗?能打开无数扇门呢!
而且啊,和他人交流探讨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对儒家经典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启发,那能碰撞出多少智慧的火花呀!这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们大饱口福。

诠释儒家经典真的太有意思了,它就像一个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我们要带着热情、带着好奇,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儒家经典的魅力和价值,才能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难道不是吗?。

浅谈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

浅谈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

浅谈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摘要:中华文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主导着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

它以德起论。

有仁义礼智信之言。

以研世道,重在治世。

人文特征、伦理特征、政治特征和实用特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固传统政治文化;儒学;和谐社会;现实意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一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

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流漉学说,而其他各家学说或销声匿迹。

或被儒家学说吸收与同化,或成为儒家学说的补充。

儒家的理论形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演进,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发展。

因此探讨儒学的人文特征、伦理特征、政治特征和实用特征。

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儒学的人文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儒学就是人学。

孔子提“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汉代经学和宋代理学都秉承了“以人为本”的理论特征。

我国的民本思想可以上溯到殷周时期。

《尚书》提出“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此后,孔子告诫统治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治民要宽。

养民要惠”;荀子提出“平均爱民”、“王者富民”;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

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唐甄说“国无民,岂有四政”;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无不一一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内涵。

其实质是从政治体制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人手,以君权统治的稳定性为前提,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核心,主张重民、从民、爱民。

最终优化封建统治秩序,保持政权的长治久安,也即“君本”。

后来。

民本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清代日益彰显出民主思想的意念。

唐甄多次提出抑尊格君的具有民主性的主张。

“太山之高,非金玉丹青也,皆土也;江河之大,非甘露醴泉也。

皆水也;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

”并以此为切入点。

对历代帝王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猛烈抨击,从根本上触及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涵盖了道德伦理、社会秩序、教育理念、政治思想等诸多领域。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仁”的核心价值观。

“仁”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包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同情他人等。

在儒家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一个有仁德的人,应当具备善良、宽容、慈悲的品质,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要关心他人的福祉。

这种“仁”的思想,在家庭中表现为亲情之爱,在社会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友善和互助。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经典的话语,就是“仁”的具体体现,教导人们不要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其次,儒家注重“礼”的规范。

“礼”不仅仅是指礼仪、礼节,更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

儒家认为,通过遵循“礼”,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礼”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行为举止、社会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交往的准则。

在家庭中,有长幼尊卑之礼;在社会中,有君臣、朋友之礼。

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

例如,子女要尊敬父母,臣子要忠诚于君主,这些都是“礼”的要求。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儒家的“礼”在某些时候也存在一定的等级观念,这在现代社会需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

再者,儒家重视家庭伦理。

家庭在儒家文化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孝悌”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子女要孝顺父母,兄弟之间要友爱和睦。

“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尊敬和关爱。

这种家庭伦理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增强家庭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家庭的和睦稳定也被认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教育方面,儒家倡导“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主张教育不应受到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的限制,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

儒家文化地基本特征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它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行为准则,具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基本特征。

其一,仁爱思想。

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仁”意味着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同情。

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教导人们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推己及人,关爱社会上的其他人。

这种仁爱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情感。

在社会生活中,仁爱表现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关心他人的福祉,乐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例如,在家庭中,子女要孝顺父母,兄弟之间要友爱和睦;在社会上,人们要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

其二,礼义规范。

儒家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道德规范。

通过礼,人们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知道应该如何行为举止。

礼还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冲突和混乱。

比如,君臣之间要有君臣之礼,父子之间要有父子之礼。

同时,“义”也是儒家倡导的重要道德准则。

义指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道义和正义,在面对利益和道德的抉择时,要坚守正义,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其三,中庸之道。

中庸并非是指平庸、妥协,而是一种适度、平衡的智慧。

儒家主张在处理事情时,要避免极端,寻求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对待情感表达上,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压抑;在对待财富和权力的追求上,要适度而为,不贪得无厌。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权衡利弊,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其四,重视教育。

儒家把教育视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改善社会的重要途径。

孔子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儒家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品德、智慧和才能,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经典的学习,如《诗》《书》《礼》《易》《春秋》等,以传承先人的智慧和经验。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
一、仁爱精神。

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是《论语》,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

仁爱
是所有美德的根源,是个人获得道德自律的基础。

儒家思想认为,只有满怀仁爱之心,抱
持尚德之志的人,才能做到善于治理,你劳民伤财地施政,以及和睦相处。

二、和谐精神。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及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儒家强调了个人与他人、父母与子女、君臣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
强调了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当以和为贵,修身齐家,为天下创造和谐的局面。

三、敬业精神。

儒家思想把道德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认为高尚的品格和全面的政治素
质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一个政治家或官员必须能够以身作则,反省自己的行为。

同时也要
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

这种敬业精神以及对义务与责
任的坚守,为儒家思想包含的主导价值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撑。

四、人本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使得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成为其哲
学基础。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为了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键因素。


这方面,儒家思想非常注重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尊严,以
及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和透明的社会。

总之,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是人文主义、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以及对国家和社会
发展的高度关注。

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中深远的影响
力之中。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一)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一)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一)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理解是人之基本的存在方式。

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尽相同的理解形态,又与各文化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特质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文拟从孔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述而不作”的叙述传统入手,从一个侧面对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作一探讨。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的自我评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其字面意思是仅传述既有内容而不进行创始性的工作。

但事实上,正如孔子的有关工作所显示的,在他对既有内容的传述过程中实际上包含了创始性的义涵。

正如朱熹所指出的:“述,传旧而已。

作,则创始也。

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克及。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

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这也就是说,孔子虽采取了“述”的形式,但却有着“作”的内容。

因此,也可以把这种经典诠释方式称作“以述为作”。

也正因为此,虽然孔子的有关工作在文本上的确是“皆传先王之旧”,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儒家文化的开创者,成为推进中国文化完成由原初阶段向成熟形态转进的中心开启性人物之一。

正是以“述而不作”的形式,孔子挺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点醒了人们对作为自身内在本性的“仁”的自觉,为周初以来主要是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乐文化在人性本质的层面确立了内在根据,从而为中国文化发展成为以内在化的路向安顿人之生命意义为思想主题的成熟形态奠定了稳定的精神方向,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根本变革1]。

孔子所开创的这一传统对日后儒家经典诠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述而不作”成为了其后儒家经典诠释基本的形式特征。

换言之,孔子之后,通过“传先王(贤)之旧”而进行传述和创作成为儒家经典诠释的基本形态。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一)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一)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一)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儒家思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它强调人的修养、道德、礼仪、孝道、忠诚等,是一种集个人道德、社会伦理、政治治理、国家道路等方面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仁爱:人文关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儒家强调“仁”,认为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根本。

仁爱的核心在于关心别人的需求、感受和福祉,在于关注人类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家命运共同体。

二、爱国主义:儒家思想强调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倡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以此为基础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儒家不仅关注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也注重个人在家庭和国家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分层秩序:儒家思想强调了分层秩序的重要性,例如尊卑、上下、长幼等等。

这种分层秩序是基于“礼”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系中的服从,以此促进社会和谐。

四、教育:儒家思想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儒家强调勤奋、自律、持之以恒、学无止境等,鼓励个人通过学习和持续的自我提高来推动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五、现实主义:儒家思想强调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

它认为,思想和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有意义。

儒家倡导实践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践是应对现实问题和实现个人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

六、宽容和自省: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宽容和自省。

宽容意味着接纳不同的观点、信仰和文化,自省则是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集中体现了仁爱、爱国主义、分层秩序、教育、现实主义、宽容和自省等方面,这些理念不仅对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今世界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

儒家本体论

儒家本体论

儒家本体论一、儒家本体论的基本概念1. 天道儒家本体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天道。

在儒家看来,天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起因,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儒家认为天道具有至高的权威和尊严,是无人能够逾越和违背的。

天道是一种宇宙间最高的法则和规范,其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性和规律。

在儒家看来,人类应当顺应天道,遵循它所规定的规律和法则生活,以求得自身的安宁和福祉。

2. 人性在儒家本体论中,人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儒家认为人性是人所天生具有的本质和特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和道德本质。

儒家认为,人性是具有良知和善良的,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和伦理实践的根本。

儒家强调,人性是具有巨大可塑性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发挥出其内在的优良品质和美好本质。

3. 伦理在儒家本体论中,伦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

儒家认为,伦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人们行为和道德实践的基础。

儒家强调,人们需要尊重他人,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权利,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伦理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追求个人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4. 教化儒家本体论中,教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儒家认为,教化是道德教育和伦理引导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自律自强的主要途径。

儒家强调,教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儒家本体论的理论基础1. 天人合一儒家本体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在儒家看来,天道和人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人类应当遵循宇宙的规律和规范,顺应天道的要求,以求得自身的和谐与安宁。

儒家认为,人类和整个宇宙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需要顺应天道的要求,与宇宙保持和谐与统一。

2. 仁爱之道儒家本体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仁爱之道。

儒家认为,仁爱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本性和本质,是人们进行道德实践和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指导。

儒家强调,人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促进和谐与和平,以求得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一、以基于道德伦理的人文关怀为核心。

儒家教育哲学强调培养人的德育,追求道德的完美和心灵的升华。

儒家重视社会关系,尊重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教育强调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追求人格的完美和内在的修养。

二、注重教育的个体化和全面性。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身的才能和潜力。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个人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全面培养每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身体等方面。

儒家强调个体的独立发展与自主选择,主张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全面的教育,并能够在社会中充分发展。

三、以经典为基础,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

儒家教育哲学以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等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指南。

儒家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注重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

儒家教育注重礼仪教育,强调诗书礼乐的修养,倡导人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推崇礼节、仪式和仪表。

四、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知识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

儒家教育强调行为的规范和实践的训练,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追求真知避虚。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和实践。

五、重视师德和师道。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

儒家教育强调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注重教师的师德和师道,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榜样和指导。

以上是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基于人文关怀,注重个体化和全面性,以经典为基础,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重视师德和师道。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文化的特质·“语绝于无验”—儒家思维方式·整体思维

儒学文化的特质·“语绝于无验”—儒家思维方式·整体思维

儒学文化的特质·“语绝于无验”—儒家思维方式·整体思维一儒学文化的特质·“语绝于无验”—儒家思维方式·整体思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为比利时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的《从混沌到有序》一书所写的序中用这样的一段话来概括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他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度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些部分。

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

这种技巧也许是在科学中最受过精心磨炼的技巧。

在科学中,我们不仅习惯于把问题划分成许多细部,我们还常常用一种有用的技法把这些细部的每一个从其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

”在此,托夫勒所准确地概括出的西方思想的这一特点用哲学的术语说即是西方人惯于运用分析的方法。

运用分析的方法把研究对象从与其相联系的复杂的整体背景中分离出来加以孤立地研究,这是导致分门别类的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

没有这样的方法,分门别类的科学研究根本不可能进行。

与西方人所擅长的这种拆零的技巧不同,儒家思想却表现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思维。

拆零的技巧很难说在儒学家思想中毫无踪影,但儒家学者似乎从未意识到有运用并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技巧的必要性。

知、情、意统一思维儒家思想的整体思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儒家的整体性思维在内容上应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思维主体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认知主体进入思维过程,而是作为一个理智、意志、情感的有机统一体而发生作用。

其次,主体的精神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单纯地获得关于对象世界的某种具体知识,而且也包含着对美的感受、对善的体验与道德的实践。

主体的知、情、意对象化为真、善、美,表现为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的整体性的精神境界。

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儒学整体思维特征的现代诠释。

这一诠释的过程是以现代哲学,特别是以西方哲学的主、客体二分的哲学基本立场为其背景知识的。

儒家文明的精神特质

儒家文明的精神特质

儒家文明的精神特质生命的学问儒家是经典和人文的学问,又是生命和生活的学问,是成人、成物和尊德性的学问,一句话它是切己之学。

孔子是这一学问的开创者,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梁漱溟等都是光大和实践这一学问的典范人物。

儒家的生命学问,尽管历史上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都连续不断,生生不息。

作为生命的学问,儒家首先是一种信仰之学。

儒家对天、对天命的信仰,对鬼神的信仰同它的人文主义和入世、淑世是统一的。

在这一点上,从“三代”到孔子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儒家的天、天命信仰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完善是统一的。

从春秋开始,儒家就建立起了天人同德、天人同志的生命理性。

孔子具有超验世界的情感和体验。

孔子有关天和鬼神的说法,有一点复杂,但如果看《礼记》的话,孔子对天和鬼神也保持着一种虔诚的信仰。

儒家的生命学问,又是对人类自身生命本质的反思之学,是人的使命之学,它表现为对人类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孔子对人类的自觉,对士的自觉,对儒的自觉,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强烈情怀。

孔子既关注个人自我生命的充实,同时也关注着人类共同良好生活的建立。

面对现实的无序和混乱,孔子具有不屈不挠的道义担当精神。

虽然孔子有时也有感叹,也有自嘲,但他从不后悔他的选择。

《论语》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穷达以时》说的“善否己也。

穷达以时,德行一也”等,都体现了孔子的精神境界。

伦理和仁爱价值儒家根本上把人类看做是伦理和道德性的存在,因此,在它的思想体系中,有关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的部分,以至于人们说它是以伦理教化为中心的学派。

儒家将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等“五种”。

规范这五种关系的伦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悌和朋友有信。

单就君臣、父子两伦而言,儒家一般主张君臣、父子的双向义务,但更多的是强调臣对于君的“忠”和子对于父的“孝”。

按照现代观念,这两种伦理的前者属于公共领域,后者属于私人领域。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作者:李晓慧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6期摘要:尽管五四运动以后,儒家思想在国内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但是作为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依然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那么,儒家思想是怎样与国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并被历史所选择成为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呢?本文简要论述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内核及其思维方式,并试图论证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并塑造了国人的基本精神气质。

关键词:儒家思想;精神特质;思维方式自汉代以来,直至明清时期,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社会的官方和主流思想。

随着几千年的朝代更替和历史变更,儒家思想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基本的精神内核是从一而终的。

本文简要论述了儒家思想的非宗教性、执两用中的精神气质、以及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性。

一、儒家思想的非宗教性(一)颜回乐处——儒家的乐天主义精神气质儒家文化总体来说是一种“乐”感文化,这种乐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享乐主义,而是一种以严格的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为基础的乐感文化。

“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种乐天主义的精神气质在儒家经典里十分常见。

颜回乐处,所樂为何?伊川先生曰:“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也。

”与其说颜回所乐为道,倒不如说是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

无论箪食瓢饮,还是索居陋巷,颜回总能找到乐趣所在,这是一种源自本心的乐趣,此心之妙。

正如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描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这也从一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儒家不是宗教且儒家没有发展出宗教这个问题。

因为儒家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在这一点上儒家与佛道两家有着显著的区别:儒家不执着于生活之苦。

佛家希望超脱轮回,道家主张消极避世,都是以超脱或逃避人生的悲凉为基调的。

儒家的态度则是积极入世,对于儒家精神而言,生活的苦难也并非看不到,但是儒家认为通过内心的修养工夫就会化解外物加诸于自身的苦难。

(二)不语“怪力乱神”——悲凉底色中的通透豁达总体来说儒家文化追求道理和当下,而西方文化则追求真理和超越。

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

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

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
儒家责任伦理是健全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主义伦理关系的重要一环。

它以完善关注向积极的多个投射眼界回路以及大环境框架关系,具备着两层的辩证特性。

首先,儒家责任伦理以完善关系为其目的,内在包容性特征高明。

它不仅允许人们个人决定,而且有助于增进社会关系的厚度和宽度,注重对外界发展和判断状况的全面性把握,把和谐团结付诸于实践和维护中。

其次,儒家责任伦理强调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考虑他人的观点,其辩证特征主张必须因人而异,而其高度的伦理修养让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做出抉择,归纳出基本的原则规定,而这些原则的表述者恰如她想要传达的,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稳定。

综上所述,儒家责任伦理具有一种具备多重辩证特性的概念。

它旨在完善社会关系,出于尊重和包容内各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并且有着高度的自觉,加强责任意识和关怀意识。

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而且有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一)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理解是人之基本的存在方式。

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尽相同的理解形态,又与各文化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特质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文拟从孔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述而不作”的叙述传统入手,从一个侧面对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作一探讨。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的自我评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其字面意思是仅传述既有内容而不进行创始性的工作。

但事实上,正如孔子的有关工作所显示的,在他对既有内容的传述过程中实际上包含了创始性的义涵。

正如朱熹所指出的:“述,传旧而已。

作,则创始也。

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克及。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

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这也就是说,孔子虽采取了“述”的形式,但却有着“作”的内容。

因此,也可以把这种经典诠释方式称作“以述为作”。

也正因为此,虽然孔子的有关工作在文本上的确是“皆传先王之旧”,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儒家文化的开创者,成为推进中国文化完成由原初阶段向成熟形态转进的中心开启性人物之一。

正是以“述而不作”的形式,孔子挺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点醒了人们对作为自身内在本性的“仁”的自觉,为周初以来主要是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乐文化在人性本质的层面确立了内在根据,从而为中国文化发展成为以内在化的路向安顿人之生命意义为思想主题的成熟形态奠定了稳定的精神方向,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根本变革1]。

孔子所开创的这一传统对日后儒家经典诠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述而不作”成为了其后儒家经典诠释基本的形式特征。

换言之,孔子之后,通过“传先王(贤)之旧”而进行传述和创作成为儒家经典诠释的基本形态。

这一点在作为中国传统学术之正统的儒家经学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就文体而言,构成经学的著述可分为“经”和“传”两类。

就其本意而言,“经”指原创性的经典,而“传”则指诠释经文的著述。

但事实上,在经学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人们把某些儒家思想奠基时代的传注之作也称之为“经”。

如《春秋》是经,作为解释《春秋》的《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则是传。

但至唐代,“三传”已被视为经。

正是有见于此,清代章学诚指出:“今之所谓经,其强半皆古人之所谓传也。

”(《文史通义·经解》)这也就是说,即使是对经而言,也有不少实际上是传而非经。

不仅如此,在数量上经本身是少之又少的,即使到有宋一代,算上《孟子》,才合称“十三经”。

而历代的传,则是成千上万,堪称汗牛充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文化传统中所谓经学,就是由一代又一代学人对为数极少的有限几本“经”不断加以传注、诠释而形成的。

而传注、诠释的基本形态就是“述而不作”。

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学的存在是以对作为“经”的原初文本的不断诠释为前提的,离开了对原初文本的不断诠释,所谓经学就无从谈起。

第二,尽管不能说在经学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新的范畴与问题出现,但就其基本范畴如理、气、心、性、有、无、动、静、名、实、知、行等和讨论的基本问题如天人关系、心性之学、人性善恶、希圣希贤等而言,则堪称几千年来保持了显明的一致性,从轴心时代这些范畴和问题开始出现,到19世纪中叶西方近代文化传入中国之前,经学一直在围绕这些范畴和问题展开自己的学理系统①第三,“述”成为儒家经学的基本叙事方式。

不仅经籍成为经学阐释的先在文本、经学的基本范畴与问题一直与轴心时代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且“述”而非“作”构成了儒家经学一以贯之的基本叙事方式。

儒者在进行经典诠释时,往往是在经过“小学”功夫即对原典字词的训诂、考据之后,才进入义理的阐释。

而在义理的阐释中,又往往要先溯其原始、再明其流变,并搜集前此的各家注疏,最后才有所谓“断以己意”。

这就形成了儒者皓首穷经,为一字而释数十万言,但其中绝大部分篇幅都只是“述”,而“作”者即阐述释经者自己意见的内容却只有数千言、数百言乃至数十言的情状。

第四,正如孔子之自述所表明的,在传统经学中,即使对“作”而言,人们也要自觉不自觉地采取“述”的形式。

这至少有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无论是“述”还是“作”,立言的准则都是“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作为阳明后学中颇具批评反省精神的李贽对此有着颇为清楚地描述:“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这种状况的结果是“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佛、老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

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师父之教者熟也。

师父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儒之先教熟也。

儒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你师沿袭而育之,小子蒙聋而诵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续焚书·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的批评或有过激之处,但的确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经学立言“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情状。

其次,即使真有与先圣前贤不尽相同的“己意”,为了突显其存在的合法性,人们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之归结为与先圣前贤的明确论断或微言大义一致,从而事实上是给“作”披上了“述”的外衣。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重要发展阶段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王弼和周敦颐显然可以看作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作者”。

但其撰述却是以《周易注》、《老子注》和《太极图说》等传注的形式出现的。

从“理存于欲”出发将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道学指认为是“以理杀人”的清儒戴震在儒学发展史上无疑有其思想的独特性,但他确立自己有关观念之合法性的方式却是通过撰著《孟子字义疏证》而力图证明自己的有关思想是符合孟子的“微言大义”的。

也正因为此,在中国哲学史上,甚至出现了将自己撰著的书稿托名于古人的情况,由此而有如《列子》等被今人悬疑为“伪书”的一类典籍。

儒家经典诠释的这一特征和西方文化与哲学在发展演进中所体现出来的诠释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

概而言之,如果说儒家经典诠释更为注重“述”,那么西方诠释传统则更为注重“作”。

不仅如此,在“作”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在不同思想家的理论系统之间不是更为注重相互之间的承继关系,而是着力于突显自身不同于其他思想系统的理论特质,甚至不惜为此而对其他思想系统在整体上作出否定性的评价。

换言之,不同于在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后起的学者为了谋求自身思想观念的合法性而采取“以述为作”的方式以充分突显其思想系统与前此相关思想系统的继承性,在西方诠释传统中,后起的思想系统恰恰是要通过指证前此相关思想系统的局限性来反显自身的革命性,以为自己确立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后起思想系统与此前思想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一波一波紧紧相连的波浪,而西方诠释传统中后起思想系统与此前思想系统之间的关系则可以看作一座座突兀而起的山峰。

黑格尔对西方哲学史演进历程的描述,可以看作是十分典型地状述了西方诠释传统的这一理论特质。

黑格尔把哲学史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全部哲学史就这样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

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这样的情形当然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现了。

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

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它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

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哲学,----使徒彼德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

’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很久不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下去一样。

”2]如果承认在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存在着上述理论特质,可以进一步讨论的是:出现上述理论特质的原因何在?接下来本文就从一个侧面对此试作进一步探讨。

关于这个话题同样可以从孔子说起。

前已述及,孔子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点醒了人们对“仁”的自觉,挺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在顺承三代文化特别是周文化的基础上为其后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奠定了基本的精神方向,从而成就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

关于“仁”,孔子留下了不少论说,根据张岱年先生的观点,下面一段话可看作是孔子的“仁之界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张先生在陈述了之所以将这两句话看作是孔子所定仁之界说的三点理由后进一步解释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仁的本旨。

‘立’是有所成而足以无倚;‘达’是有所通而能显于众。

自己求立,并使人亦立;自己求达,并使人亦达:即自强不息,而善为人谋。

简言之,便是成己成人。

‘能近取譬’,则是为仁的方法,即由近推远,由己推人;己之所欲,亦为人谋之;己之所不欲,亦无加于人。

”3]张先生的上述论断的确从一个侧面抓住了“仁”的基本意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仁”理解为是一种从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的价值立场出发,在推己及人乃至及物的过程中所生发出来的对他人和他者生命的肯定和培护之情。

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基本内容的“忠恕之道”则是最为切近的“为仁之方”即行仁的方法。

由此出发,孔子所开创的儒家要求人们在践行自己的生命活动时,自觉地按照仁道原则行事,在处理人与他人、人与世界、人与超越的天地宇宙、人与历史传统之关系的过程中,均自觉地抱持一种通过推己及人以寻求一种生命心灵间之“同体感通”的“仁者情怀”。

由此,儒家把人与他人、人与世界、人与超越的天地宇宙、人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关系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都归结为是一种德性生命精神之间同感与贯通的关系。

这一点在荀子就已论及的儒家“三祭之礼”即祭祀天地、祖先和圣贤的礼仪制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在谈到“三祭之礼”的文化义涵时,台湾东海大学蔡仁厚教授有一段颇为精辟的论述:“‘天地’,是宇宙生命之本;‘祖先’,是个体生命之本;‘圣贤’,是文化生命之本。

通过祭天地,人的生命乃与宇宙生命相通,而可臻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通过祭祖先,人的生命乃与列祖列宗的生命相通,而可憬悟一己生命之源远流长及其绵延无穷之意义。

通过祭圣贤,人的生命乃与民族文化生命相通,而可真切地感受慧命相承、学脉绵流的意义。

总括起来,中国人对于生化万物、覆育万物的‘天地’,自己生命所从出的‘祖先’,以及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对此三者而同时加以祭祀,加以崇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