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气体管理制度2003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特殊气体是指具有特殊性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如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压缩气体等。
特殊气体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安全,保护人员和环境,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特殊气体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完善特殊气体作业的管理机构:明确特殊气体作业的管理责任部门,并建立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
2. 开展特殊气体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特殊气体的性质和危险性,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3. 制定特殊气体作业操作规程:根据特殊气体的性质和危险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特殊气体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 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特殊气体作业所需的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特殊气体的储存管理1. 特殊气体的分类储存:根据特殊气体的性质和危险性,将特殊气体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气体相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和混合反应。
2. 特殊气体的储存容器的规范使用:对特殊气体的储存容器进行使用规范,遵守使用压力范围,不超载使用,确保容器的完好无损。
3. 特殊气体的储存场所的管理:特殊气体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场所,场所应具备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等条件,并定期对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特殊气体的运输管理1. 特殊气体的运输工具的选择:根据特殊气体的性质和危险等级,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事故。
2. 特殊气体的运输包装的规范:特殊气体应采用符合标准的包装容器进行运输,并进行密封包装,避免气体泄漏。
3. 特殊气体的运输监控和跟踪:对特殊气体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跟踪,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四、特殊气体的使用管理1. 特殊气体的使用场所的安全措施:特殊气体的使用场所应具备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并采取适当的防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特种气体管理制度
特种气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特种气体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特种气体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企业应设立特种气体管理部门,负责特种气体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工作。
2. 特种气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特种气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 所有使用特种气体的人员应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使用。
四、特种气体的分类特种气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氧气类:主要用于氧疗、焊接等场合。
2. 惰性气体:如氩气、氩气等,主要用于保护气体,防止材料氧化。
3. 空气类:主要包括氮气、氩气等,用于清洁、干燥等作用。
4. 气体混合物:包括混合气、气液混合气等,用途广泛。
五、特种气体的采购1. 特种气体的采购应与供应商签订正规的合同,明确气体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
2. 采购人员应对特种气体的品质、标志等进行检查,确保购买的气体符合要求。
3.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六、特种气体的储存1. 特种气体应存放在专用气体库房内,禁止将气体放置于易燃易爆物品附近。
2. 储存气体库房应配备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气体泄漏造成危险。
3. 存放气瓶应垂直放置,避免受到外力挤压。
4. 气瓶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漏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遵守废气排放规定。
七、特种气体的使用1. 使用特种气体前应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无损,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2. 使用特种气体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气体的使用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禁止在密闭空间使用。
4. 使用完毕后应将气瓶放置在指定的区域,严禁乱丢乱放。
八、特种气体的管理1. 特种气体管理部门应建立特种气体档案,记录特种气体的种类、数量、采购时间等信息。
2. 气体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气体使用的情况,包括使用时间、用途、使用人员等。
3. 定期开展特种气体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
特气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气气体的安全管理,防止特气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特气气体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特气气体安全。
二、特气气体分类及管理第四条特气气体分为以下几类:1.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炔等;2. 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氮气、氨气等;3. 腐蚀性气体:如盐酸、硫酸、硝酸等;4. 其他特殊气体:如氩气、氦气、氪气等。
第五条特气气体储存、使用、运输、处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储存:特气气体应储存在专用气瓶库内,气瓶应按照国家规定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2. 使用:使用特气气体时,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严禁超压、超温使用;3. 运输:运输特气气体应使用专用车辆,车辆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严禁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装;4. 处置:废弃特气气体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得随意排放或丢弃。
三、安全防护措施第六条特气气体使用场所应设置防护装置,如通风设备、防泄漏装置、报警装置等,确保气体泄漏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
第七条员工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防静电服等,防止吸入或接触有害气体。
第八条定期对特气气体储存、使用、运输、处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应急处理第九条发生特气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切断气源,隔离事故现场;2. 启动报警装置,通知相关人员;3. 指挥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4. 采取灭火、堵漏等措施,控制事故蔓延;5.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奖惩第十条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特气气体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气体管理制度
气体管理制度一、引言气体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然而,如果气体管理不当,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气体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与范围本气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和监管,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气体的部门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实验室、医疗等领域。
三、管理要求1. 气体采购与存储1.1 定期评估使用的气体种类和数量,并确保采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2 维护良好的气体储存设施,确保储存安全可靠,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气体使用与操作2.1 严格按照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使用气体,不得超过规定的安全使用压力和流量限制。
2.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3 避免将气体接触明火或其他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的物质。
2.4 禁止从容器中排放气体,必要时使用气缸冷凝器或回收装置。
3. 检测与监测3.1 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
3.2 使用专业气体检测仪器,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3 建立气体泄漏报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泄漏,并做好记录。
4. 废气处理与排放控制4.1 减少废气排放,提倡使用环保型气体替代传统污染物。
4.2 配置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3 定期监测废气排放指标,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
5. 事故应急响应与管理5.1 建立完善的气体事故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度。
5.2 培训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技能与方法,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应对事故。
5.3 及时上报气体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6. 培训与教育6.1 定期开展气体安全使用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2 将气体管理制度的要求纳入新员工培训计划,并进行必要的知识考核。
7. 合规与审核7.1 定期对气体管理制度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符合要求。
特气管理制度
特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气行业市场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保护社会及公共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及特气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活动。
第三条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加强自律,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特气的法律法规,执行本管理制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做好特气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特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七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特气行业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八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特气行业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定期对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评估。
第九条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有关特气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十条特气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保护客户的利益,不得违法违规。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特气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将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章特气生产管理第十二条特气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关的生产许可证,依法生产特气产品,维护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特气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执行生产标准。
第十四条特气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第十五条特气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特气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特气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特气事故的能力。
第十七条特气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对废气、废水的管理和排放。
第十八条对于存在生产质量问题的特气生产企业,将依法做出停产整顿、罚款、吊销生产许可证等处理。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1. 引言特殊气体指的是高压气体、易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惰性气体等。
这类气体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必须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本文档阐述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方案,介绍应急情况处理方法以及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安全管理办法2.1 气体压力的监控在特殊气体作业中,对气体压力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一旦气体压力过高,容易产生泄漏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我们建议实行以下措施:•安装压力表,实时监测气体压力;•设定气体压力安全限制,超过上限即停止作业。
2.2 气体泄漏的检测气体泄漏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发现气体泄漏,并进行有效处理,我们建议实行以下措施:•安装气体泄漏监测仪,实时监测气体泄漏情况;•制定气体泄漏应急响应方案。
2.3 保护装置的设置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防范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为特殊气体作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我们建议实行以下措施:•设置防爆装置,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安装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器;•配备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置。
2.4 安全人员的培训安全人员的培训是保障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的前提。
安全人员需要对特殊气体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非常熟悉,才能有效地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
我们建议安全人员进行以下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应急响应培训;•安全事故处理培训。
3. 应急情况处理方法即使采取了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无法完全排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应急情况处理方法,及时处理和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建议制定以下应急情况处理方法:•设立应急响应小组,并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处理气体泄漏等应急情况时,需要迅速切断气源,并进行防护措施;•事故处理后,要及时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以便下一步的安全防范措施。
4. 安全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特殊气体作业过程中,要始终关注气体压力和泄气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要超负荷操作;•避免使用老化、损坏或不合格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避免使用未知的化学物品,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别气体作业安全管理方法特别气体指的是具有特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在生产、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实行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本文将围绕特别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认真阐述。
一、特别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随着现代工业的进展,特别气体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必不可少的紧要原材料或助剂。
例如在医疗领域中,氧气被广泛使用用于呼吸治疗;在化工行业中,氮气和氢气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纯化学品或合成新材料。
虽然特别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别性质,假如不加以安全管理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人身损害或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
因此,特别气体的作业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不能忽视和掉以轻心。
二、特别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员负责任的态度是特别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全部特别气体作业人员必需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了解特别气体的不安全性,把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学问和技能,充分认得到本身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作业人员还应具备自我保护本领,学会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和技巧,并积极拥抱安全文化,始终把安全作为第一位考虑因素。
2. 全面防备,标志明显对特别气体作业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订立认真的安全方案和预案。
依据特别气体的不安全特性,使用统一的警示标识和颜色,区分不同种类的特别气体,随时提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3. 操作规范,程序统一为特别气体作业订立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规定特别气体的存储、运输、使用以及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在作业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和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保障特别气体作业现场的安全。
4. 责任明确,层层把控对特别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明确的人员分工和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
对特别气体作业环节进行层层把控,实行专人专管原则,规定必要的监管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特别气体作业的安全。
特种气体站管理制度
特种气体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气体站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特种气体站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特种气体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特种气体站包括气瓶充装站、液气站等。
第三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安全生产、环保治理、质量监督,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特种气体站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特种气体站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包括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资格并接受过专业培训。
第六条特种气体站应当设立环保管理机构,负责特种气体站的环保管理工作。
第七条环保管理机构应当包括环保专业人员,具备环保相关资质和经验。
第八条特种气体站应当设立质量管理机构,负责特种气体站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九条质量管理机构应当包括质量专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第十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环保、质量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协同工作,共同保障特种气体站的安全、环保和质量。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一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
第十二条特种气体站应当配备安全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齐全、完好,设施稳固,设备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十四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第十五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事故信息、应急演练等内容,确保安全生产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六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七条特种气体站应当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十八条特种气体站应当建立环保监测制度,监测大气、水质、噪声等环境参数,确保环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特殊气体管理制度
特殊气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特殊气体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安全生产,防范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单位和个人使用、储存和运输特殊气体的活动。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特殊气体的安全管理。
2. 预防为主原则。
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加强特殊气体的预防性管理,做好事故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工作。
3. 依法合规原则。
特殊气体的管理必须依法合规,全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好各项手续和许可。
4. 综合治理原则。
特殊气体的管理要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到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5. 责任到人原则。
各级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特殊气体管理的责任,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和管理工作。
四、管理机构1. 设立特殊气体管理部门,负责特殊气体的储存、使用和管理工作。
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特殊气体进行监测、检测和分析,定期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3. 建立完善的特殊气体台账和档案,对特殊气体的来源、用途、数量、存放地点等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
五、储存管理1. 选址和规划。
特殊气体的储存场所要选择安全的地点,远离火源、高温和易燃物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2. 设施和设备。
特殊气体的储存场所要配备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防爆、防火、防毒等,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3. 标识和警示。
特殊气体的储存场所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告知储存气体的种类、数量、危险性等信息,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 检测和监测。
对特殊气体的储存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气体的浓度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5. 防火防爆。
特殊气体的储存场所要做好防火防爆措施,禁止吸烟和明火,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六、使用管理1. 使用申请。
使用特殊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前向管理部门申请使用,并提交详细的使用计划和安全措施。
2. 监控和记录。
对特殊气体的使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气体作业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特殊气体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特殊气体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适用于所有从事特殊气体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殊气体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立健全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特殊气体作业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条特殊气体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技术、管理和人员培训相结合的措施,保障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
第二章特殊气体作业人员第五条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应具备特殊气体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特殊气体作业。
第六条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应依法办理相应的证件,且证件应按期更新,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份真实合法。
第七条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合理使用与特殊气体作业相关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安全。
第八条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参与应急演练和事故救援。
第三章特殊气体作业设施和设备第九条特殊气体作业设施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其安全可靠、符合要求。
第十条特殊气体作业设施和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特殊气体作业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第十二条特殊气体作业设施和设备的维修和更新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记录维修和更新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防护第十三条进入特殊气体作业场所的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十四条特殊气体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危险,禁止非特殊气体作业人员进入。
第十五条特殊气体作业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有效。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特殊气体是指具有特定性质和用途的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易燃气体、腐蚀性气体等。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特殊气体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危险品的有效管理,制定并执行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1.目的和适用范围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确保特殊气体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特殊气体作业的人员和场所。
2.责任分工(1)企业负责人要对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并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2)特殊气体作业的负责人要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负责。
(3)特殊气体作业人员要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按规定使用和保管特殊气体。
3.作业前准备(1)在进行特殊气体作业前,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作业方案的确定,确保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特殊气体作业人员要了解特殊气体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掌握相关急救措施。
(3)作业现场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特殊气体的储存和保管(1)特殊气体要分门别类、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气体互不干扰。
(2)特殊气体要存放在专门的气瓶柜或储存仓库中,保持通风良好且防火防爆。
(3)特殊气体的采购、领用和报废要有相关凭证和登记记录,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5.特殊气体的使用和操作(1)特殊气体的使用要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引进行,禁止超负荷使用和违规操作。
(2)特殊气体的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证书,确保具备操作的安全性和技能。
(3)特殊气体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气瓶的瓶身、阀门等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事故应急处理(1)特殊气体作业人员要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能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2)在发生特殊气体事故时,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停止作业,同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3)特殊气体事故的调查分析要全面深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1. 前言特殊气体是指具有特定性质和特定用途的气体,例如危险气体、高压气体、腐蚀性气体等。
特殊气体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威胁,因此特殊气体作业必须遵循相关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档旨在介绍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办法,以保障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2. 安全管理流程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流程如下:2.1 作业前准备在进行特殊气体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气体储罐、管道、阀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作业场所是否通风良好、特殊气体是否与其他物质接触引起危险等。
同时,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包括特殊气体的性质、危害和安全作业规范等。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操作流程,并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等,并检查装备是否完好。
2.2 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特殊气体的使用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
在特殊气体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操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如通风不畅,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空气质量;•严禁在特殊气体作业场所内吸烟、使用明火等火源;•作业人员要随时保持警觉,在操作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反应;•特殊气体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气体泄漏,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2.3 作业后安全管理特殊气体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场所,确保特殊气体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必须对特殊气体残余的处理进行妥善规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 相关法律法规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同时,还必须遵守行业内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例如 GB 50457-2008《特种气体设备规定》、GB 50325-2010《紧急处理限制危险化学品泄漏措施》等。
4. 结论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是特殊气体作业的重要保障措施,合理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标准的安全操作规范有助于提高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特种气体规章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气体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科研和医疗等领域的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特种气体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检验、维修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特种气体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确保特种气体安全使用。
二、职责分工第四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特种气体安全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生产部门负责特种气体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气体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
第七条检验部门负责特种气体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运输部门负责特种气体的运输工作,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第九条使用部门负责特种气体的使用,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三、特种气体管理要求第十条特种气体分类本单位的特种气体分为以下类别:1.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烷等;2. 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等;3. 氧化剂:如氧气、氟气等;4. 其他特种气体:如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等。
第十一条特种气体储存1. 特种气体应储存在专用储存设施内,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修;2. 储存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3. 特种气体储存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储存量。
第十二条特种气体使用1. 使用特种气体前,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2.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3.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气源,清理现场,防止气体泄漏。
第十三条特种气体运输1. 运输特种气体时,应使用专用车辆,并遵守国家有关运输规定;2.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气体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特种气体检验1. 特种气体在生产、储存、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2. 检验部门应定期对特种气体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企业特殊气体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特殊气体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特殊气体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和环境安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对特殊气体的使用、储存和管理。
第三章安全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层应当制定特殊气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各级管理人员对特殊气体生产管理负总责,保证责任的到位。
第四章特殊气体的储存和标识1.特殊气体的储存应当符合相关的企业标准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特殊气体的储存区域应有醒目明确的标识,禁止外人非法进入。
第五章特殊气体的使用1.特殊气体的使用应当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关的操作资格证。
2.特殊气体的使用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
第六章特殊气体的泄露处理1.一旦发生特殊气体泄露,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
2.特殊气体泄漏后,应当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特殊气体的废弃处理1.对于废弃的特殊气体,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将其妥善处理,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2.废弃的特殊气体应得到严格控制,禁止私自排放或者外泄。
第八章事故应急预案1.企业应制定特殊气体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有效应对。
2.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培训员工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九章安全监督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对特殊气体的使用、储存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安全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的安全。
第十章处罚规定1.对于违反特殊气体管理制度的行为,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处理,根据违规行为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2.对于造成事故的人员,应当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
第十一章安全教育1.企业应定期组织特殊气体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特殊气体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特种气体厂管理制度
特种气体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气体厂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环保,并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特种气体厂的全体员工,并且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特种气体厂的管理以安全第一原则为核心,注重合规、高效、环保等要求,以确保厂内生产运行的安全、稳定和有序,保证生产设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章厂区管理第四条厂区管理要求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能分工进行管理,确保厂区内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厂区内严禁抽烟、乱扔垃圾等违规行为,禁止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严肃处理。
第六条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七条厂区内的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废水等均要按照国家环保法规进行分类处理,对废弃物要有专门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厂区内的生产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九条生产管理要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条生产过程中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程序的行为,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生产事故。
第十一条禁止在生产现场吃东西、喧哗等行为,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和安静,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十三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事故。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等要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
第十六条对生产设备、场所、人员等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和使用,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及操作程序。
特种气体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特种气体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特种气体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特种气体的使用,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特种气体的各个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 特种气体使用应遵守以下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责任明确。
第四条: 本制度以规范特种气体使用行为、加强特种气体管理为目标,确保特种气体使用的安全、科学和合理。
第二章使用管理第五条: 特种气体使用前,必须经过申请审批程序。
第六条: 使用特种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证书。
第七条: 各部门使用特种气体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并在使用前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八条: 特种气体使用的总体安全控制指标应根据特种气体的性质和使用环境的特点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九条: 特种气体使用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条: 使用特种气体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由专职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 特种气体使用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 特种气体的贮存、搬运和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特种气体的采购和入库管理第十三条: 特种气体的采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
第十四条: 采购特种气体应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
第十五条: 特种气体采购人员应严格核对供应商所提供的特种气体的合格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第十六条: 特种气体入库时,应有专人进行验收和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第十七条: 特种气体的储存场所应符合防火、通风和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消防演练。
第十八条: 特种气体的入库记录和使用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并保存3年以上。
第四章特种气体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九条: 特种气体的容器和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第二十条: 容器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企业特殊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特殊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企业特殊气体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特殊气体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特殊气体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气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特殊气体的使用、储存、运输以及排放等活动。
第三条安全目标:保障特殊气体使用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特殊气体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特殊气体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以及应急预案,并落实到各个环节,确保特殊气体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地有效。
第五条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应遵守国家特殊气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禁违规操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六条人员培训:企业应定期对使用特殊气体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特殊气体的储存与运输第七条特殊气体的储存要求:企业应建立特殊气体储存区域,并设置专门的储罐和储存设施,确保特殊气体的安全储存。
第八条特殊气体的运输要求:企业应按照特殊气体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特殊气体的安全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特殊气体的包装、装卸和运输温度等因素,防止特殊气体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特殊气体的收发记录:企业应建立特殊气体收发记录,对特殊气体的流向和数量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核对。
第十条特殊气体的储存区域安全保护:企业应对特殊气体储存区域进行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设置围墙、报警系统,并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进行巡逻和监控,确保特殊气体储存区域的安全。
第三章特殊气体的使用第十一条特殊气体的使用控制:企业应建立特殊气体的使用计划和使用制度,并严格控制特殊气体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
第十二条特殊气体的使用设施:企业应建立特殊气体使用设施和安全设备,确保特殊气体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操作。
第十三条特殊气体的使用培训:企业应对特殊气体的使用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特殊气体(包括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压缩气体等)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因此,对特殊气体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与要点,并提出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
一、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特殊气体作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原则。
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特殊气体泄漏、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 全员参与: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需要全员积极参与,包括相关部门、作业人员等。
4. 科学管理:特殊气体作业要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二、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要点1. 风险评估:特殊气体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人员培训:特殊气体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了解特殊气体的性质、应急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3. 安全防护设施:特殊气体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爆设备、气体泄漏监测装置、紧急按钮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4. 作业环境控制:特殊气体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控制气体浓度,避免气体积聚导致的危险。
5. 紧急预案:特殊气体作业必须编制完善的紧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应急救援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6. 定期检查:特殊气体作业区域需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管道、阀门等的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7. 检修维护:特殊气体作业设备需定期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8. 严格管理:对特殊气体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加强作业纪律的执行,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三、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1. 制定明确的特殊气体作业操作规程,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安全操作的方法和流程。
2. 确保作业现场的标识清晰明确,包括特殊气体的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等。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1目的检修工程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在作业过程中会涉及到特殊气体设施的检修作业。
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避免因泄漏、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等危害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检修工程公司范围内,涉及煤气、氧气、氮气、氢气、蒸汽等特殊气体的施工作业和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和定义引用文件《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深度冷却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办法》《动力管线管理办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定义本制度中特殊气体是指:煤气、氧气、氮气、氢气、蒸汽等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气体。
可靠隔断装置:指安装了此类装置隔断气体后,形成有效切断的安全装置。
这类装置有眼镜阀(与密封蝶阀或闸阀并用)、盲板、叶形插板阀、一道开闭器加一道水封等。
特殊气体危险区域:特殊气体大量聚集,以致在人员出入、施工作业和使用电气设备、电焊时有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如:空分塔、储槽、球罐、管道、压缩设备等或周边区域。
特殊气体受限空间:生产、净化、输配和使用特殊气体的管道、阀门井、阀门间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4职责安全生产科负责监督检查特殊气体设施检修人员安全手续、安全措施的制定、执行;视情况组织专业委员会审核相关手续,听取专业委员会意见,对违反相关制度的施工人员、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或考核。
专业委员会负责根据安全生产科安排,对施工部门提出的申请组织对涉及特殊气体检修作业的作业流程、安全手续、安全措施进行审核确认,并对相关管道(设备)特殊气体含量进行最终把关检验检测,有权对作业流程不规范、安全手续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项目进行制止或及时上报安全生产科。
检修作业部门要严格遵守特殊气体施工作业要求、生产厂相关规定、检修公司安全制度,全面接受和配合专业委员会的督察与指导。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气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特殊气体作业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或接触到具有特殊性质或特殊危害性的气体的作业。
这类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易燃气体、爆炸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等。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特殊气体作业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从特殊气体作业的定义、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重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一、特殊气体作业的定义和特点特殊气体作业是指在生产、工程施工、仓储等过程中使用或接触到具有特殊性质或特殊危害性的气体的作业。
这些气体的特殊性质包括有毒、易燃、爆炸、腐蚀等,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特殊气体作业具有以下特点:1. 高风险性:特殊气体作业涉及到使用或接触到危险性较高的气体,一旦操作不当或发生泄漏等情况,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特殊性质:特殊气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如有毒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易燃气体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腐蚀性气体可能损坏设备或造成环境污染等。
3. 作业环境复杂:特殊气体作业通常在工程现场或作业场所进行,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例如高温、高压、狭小空间等。
二、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重点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关乎员工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重点:1. 管理责任:明确特殊气体作业的管理责任,明确管理层、作业人员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确保特殊气体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2.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特殊气体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危险源和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控制、管理控制等,降低特殊气体作业的风险程度。
3. 作业许可和计划:特殊气体作业必须取得许可后方可进行,许可的范围、条件和限制应当明确,许可的过程应当符合规定,并通过记录等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人员等,确保作业按计划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气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含合资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其它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第四条: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工作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公安保卫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和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质检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运输部门负责化学品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驾驶人员、危险化学品装卸人员的资质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第六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 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二) 工厂、罐区、油站、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三) 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四)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五)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保护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第九条: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十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设施、设备,并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一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备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第十三条: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
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场所和从业人员,必须配有专用防护用品。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储存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第十六条: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第十七条: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运输过程中,应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或拖拉。
第十九条:运输爆炸品、剧毒品和放射性物品,应由保卫部门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运输上述物品的车辆不准在繁华的街道上行驶,严禁超速、超车和强行会车等。
第二十条:不许用电瓶车、翻斗车和脚踏车运输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等危险物品。
第四章处罚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性质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没有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发单位月工资总额--%,性质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一) 未按规定对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定期安全评价;(二) 未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持正常适用状态的;(三) 危险化学品未储存在专用仓库或者未设专人管理的;(四)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未进行核查登记或者入库后未定期检查的;(五)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未设置明显标志,或者未对专用仓库的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六)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不如实记录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或者未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或者发生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后不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七) 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的;(八)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
第二十四条: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未按照有关规定立即组织救援,或者不立即报告的,扣发责任单位月工资总额的---%。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规定相抵触之处,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1储存1.1 遇水、热、潮易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存放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易积水的地方。
1.2 受日光照射或受热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禁止靠近热源,存放处的温度不得高于物品的自燃点和熔点。
闪点在450C以下的桶装易燃液体不得露天存放。
1.3 化学性质与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放射性物品不得与其它危险化学品同存一库;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库;能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不得与易燃易爆品同存一库。
1.3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和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
2 领取2.1 领用危险化学品必须持使用单位证明到供应处领取,实行两人制。
3 运输3.1 危险化学品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未经资质认定,不得从事运输危险化学品。
3.2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市级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驾驶员、装卸人员、押运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3.3 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3.4 危险化学品的托运,只能委托有运输资质的单位;托运时,托运人应向承运人说明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应告知承运人。
3.5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封口严密,能够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保证危险化学品在运输中不因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漏。
3.6 装卸运输危险物品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库内搬运一律采用防爆型电瓶车、叉车,进入仓库内的机动车辆其排气管必须装防火罩。
装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3.7 互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它危险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化学性质、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不得混合装运。
3.8 遇热、遇潮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化学品装运时应采取隔热、降温、防潮措施。
3.9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行驶或停放。
卸完物品后应彻底清扫。
3.10 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标志,必须符合国家GB13392—92的规定。
3.11 运输压缩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的槽车、罐车的颜色,必须符合国家色标要求,并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
4 事故应急救援4.1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各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应报分公司安环处备案。
4.2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报告分公司有关处室。
4.3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有义务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5 检查与考核5.1 本标准由分公司安全、消防、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进行监督检查;安全环保处对各单位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行跟踪考核。
5.2 对违反本标准规定的有关人员,由安全、消防、公安等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特殊气体储存管理第一条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
第二条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
第三条化学危险物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腐、报警、灭火、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安全措施。
第四条化学危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有安全距离,不准超量储存。
各级仓库的贮存量规定如下:1、厂一级库存量为全厂各单位化学危险品一个月用量总和;2、各车间(所)二级库的储存量为15天使用量;如遇特殊情况,需增加储存量时,必须经安全部门批准。
第五条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场地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