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土工程浅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
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岩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岩土体的力学性质以及与工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地质灾害中,岩土力学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岩土力学在不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详细探讨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
每种地质灾害都有其特定的地质特征和力学机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和处理。
二、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1. 滑坡防治中的应用滑坡是由地表土质失稳引起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岩土力学通过分析滑坡体的力学性质,可以确定滑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工程中可以采用加固技术,在滑坡体上安装钢筋网片或喷射混凝土来增加其稳定性。
2. 崩塌处理中的应用崩塌是由于较大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岩土体体积破坏现象。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模拟崩塌发生的过程,分析引起崩塌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加固边坡、修建挡土墙等。
3. 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泥石流是由于降雨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由流体和固体颗粒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流。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分析泥石流运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预测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泥石流路径上设置拦挡坝、搭建引流渠道等措施来减轻泥石流的危害。
4. 地震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波的振动传播。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岩土体中的传播规律,预测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工程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等来提高工程的抗震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汶川地震为例,该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岩土力学在地震前的预测和地震后的灾害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震前汶川地区的地质和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析,岩土力学专家预测到该地区存在较大的地震风险。
西南山区农村建房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梁炜
西南山区农村建房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梁炜发布时间:2021-10-12T09:02:28.295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梁炜唐敏[导读] 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降雨集中,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重灾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降雨集中,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重灾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建房的密度不断增加,但我们对农村建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以及农户本身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针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情况、发展趋势等积极讨论,在建设美好乡村的同时,有效的防范地质灾害。
同时要从制度建设、行业监管、技术指导、专家支持、群众参与等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破解。
山区农村私人建房一般由当地政府部门审批,审批前基本不会考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并且由于住户分散、经费紧张、重视程度等原因很多政策无法真正落实。
另外,农宅管理主要部门基层国土资源所基本为乡镇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管理人员调动相对频繁,而地质灾害防治与选址专业性太强,仅靠非专业工作人员难以完全正确帮助村民合理选址。
关键词:农村;地质灾害;防范措施1 农村建房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1.1 农房选址不当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有限,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将新房选在地质灾害区内,新房建成后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出现房屋开裂甚至垮塌。
1.2 边坡开挖处置不当引发的地质灾害我市山区农村建房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往往难以选择到平缓地带,大多选择在山区、丘陵的坡脚,多数建房需要开挖坡脚才能够保证足够的建筑面积。
开挖山坡使山体原来的平衡稳定状态遭到破坏,形成不稳定人工边坡,在重力作用以及降雨、水流冲刷等不利条件下,日久天长,形成滑坡、崩塌的趋势是必然的。
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
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在岩土工程领域,地质灾害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对工程建设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
因此,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包括下列步骤:1. 收集地质灾害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数据和实地考察,收集与研究区域地质灾害相关的资料。
2.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和工程特征,确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如地震强度、坡度、土壤类型等。
3. 构建评估模型:基于收集的资料和确定的指标,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来评估灾害风险。
4. 评估灾害风险: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估,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强化结构设计:在工程建设中,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提高工程的抗震和抗滑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2. 改善排水系统:对于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应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和降雨引起的过剩水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3.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以便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合理规划用地: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潜在风险,避免在高风险区域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或人口聚集。
5. 宣传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演练和相关培训,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结:地质灾害对岩土工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和人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城市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
城市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岩土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土壤和岩石进行工程开挖、填筑和处理的一门学科。
它与地质灾害防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在城市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城市岩土工程的角度探讨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防治方法和相关技术。
首先,城市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城市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地质灾害隐患。
例如,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极大,泥石流能够迅速冲毁建筑物和道路,滑坡会导致大片土壤滑坡等。
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处理,才能够实现对这些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与岩土工程密切相关。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监测等环节。
首先,地质勘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它可以提供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特征和发生规律等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后,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以提高建筑物和工程的抗灾能力。
工程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地质灾害的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灾害的损失。
此外,城市岩土工程还需要依靠相关的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治。
例如,地面振动监测技术可以用于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警,避免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岩土力学和地质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然而,要实现地质灾害的全面防治,仅仅依靠城市岩土工程是远远不够的。
人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
滑坡 、 危岩、 崩塌、 泥石流
加筋土挡墙
塌岸
2 岩 土工 程 中的地质 灾 害防治 工作 措施
2 . 1 严格遵循各项 防治指标
目前 , 岩土工 程中的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 , 以诱发在灾 害的具体 活动 类 型作为基础, 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指标 , 比如 , 交通工程 建设方面造成的 塌陷、 滑坡、 沉降等问题 , 应 当以公路隧道施工等相关技 术规 范为基准进 行防治 , 水利 水电工程建 设造成的灾害 , 则要以预应力锚 索等施工标 准 为依据 开展 治理 , 其 他的工 民建、 市政工程 的建筑建设造成 的灾 害, 需要 按 照地基基础 的施 工质 量规范等标准进行防治 。而从总体上来讲 , 具体
灾害的防治, 还 要以针 对性 的规范作为根据来实施 , 比如 , 滑坡 等地 质灾 【 5 】 彭少辉, 侯新春 . 浅谈岩土工程 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技 术[ J 1 . 中国高新技 害, 应当遵 照滑 坡防治工程 的设计建造工程进行治理。 术企业, 2 0 1 2( 2 3 ) .
2 . 2 认真 落实各项设计工作
2 . 4 做好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地质灾害多发区域管理部 门, 必须努 力做好对 于灾害防治的管理 工 作, 保证灾害防治各方面工作的高效率 、 全面落实 。具体来讲 , 在管理 工 作 中, 应当努力遵循 以预防为主 的原则 , 对避让 、 生物 与工程 治理措施 实 施全面 规划与整合利用 , 并根据不 同灾 害类 型突出重点措施 , 还要认真 地做好对于地震等某些偶发高危害灾害的紧 急处理措施 。而且 , 管理部 门要重点采用 先进技术, 为本区域构建全面 、 高效 、 智 能化 的灾害预警系 统, 以借助于技术手段, 推动各项灾害 的预防性治理 , 减轻各项灾害可 能 造成的不 良影响。同时,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 治的过程中, 管理部门还应 当 遵循统一 调配 管理、 谁诱发谁 负责的工作理念来 实施, 以便于 各部 门在 进行灾害防治时 , 听从指挥监督与管理 , 并在此基础上 , 又相关 负责部 门 具体做好对于其应当负责的灾 害区域 的治理工作。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修复等。
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指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和治理。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
地基处理是指对于土壤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针灸加固、土体改良等。
边坡工程是指对于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的边坡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桩、挡土墙等。
隧道工程是指对于地下隧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排水处理,以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的破坏。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地质雷达、水土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判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修建的方式修复地质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滑坡等现象,对于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加固土壤等手段,恢复受灾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种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刷和抗滑性能,减轻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生态修复是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害。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分析摘要:地质灾害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防治工程中的方法、技术、材料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危害,然后探讨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岩土工程是致力于工程安全运行、地基改良而发展起来的,缺乏环境保护以及关注地质灾害的观念或者说仅从工程观点出发,从而导致了非但没有实现对成层地基的加固,反而进一步诱发了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例如某些水电站、矿山以及抽水蓄能电站都体现出了这一教训。
为了尽快地弥补这一空白,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即地质工程学。
地质工程学是一门研究、解决工程从规划到竣工,甚至后期运行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学科。
这一学科将地质环境、地质体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含地质灾害防治与岩土工程两大方面。
其中地质灾害防治是对认为或者自然作用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治与防范;岩土工程是一个涵盖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思想的综合体。
这里所说的地质灾害指由于认为或者自然因素所引发的人民生命财产或者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了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
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提到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地裂、地面塌陷等。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危害我国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国家,西面是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南面是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及特提斯构造带的交汇处,具有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
加之我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承载能力弱的国情,从而形成了灾害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影响面宽以及损失严重的现状。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极大地破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同时还致使公路、航运、铁路、堤坝以及通信设施毁坏,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水电工程Һ㊀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雷海鑫摘㊀要:岩土工程是与地质灾害防治一起构成的地质工程学,岩土工程所描述的地质特点更加准确㊁直观,其本质就是对各种岩土进行加固或者是开挖,地质灾害的防治则主要是针对可能会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和防治,以降低对环境及生态产生的破坏㊂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一㊁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程的发展,地质灾害已对我国的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在不断增加㊂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将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管理措施,确保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㊂文章论述了岩土地质灾害的特点㊁风险及防治措施㊂二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就是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因为人为的影响从而使得地质出现一系列的破坏性事故㊂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㊁火山等㊂由于我国地质环境较为特殊和复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据的比重较大㊂所以我国丞需使用合理的防治技术和防控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㊂地质灾害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影响到生态㊂地质灾害发生时,就会浪费较多的自然资源,还会严重影响到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㊂所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预控非常重要㊂三㊁常见的地质灾害(一)地面沉降由于地下资源的不断开发,特别是各种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大量地下洞室㊂此外,地下城市和地铁的建设也导致脆弱土层变得更加脆弱,最终导致地面塌陷㊂因此,地下水的补给率滞后于利用率,导致地下水出现许多空洞㊂如果不及时发现,将导致地面沉降㊂在地面沉降防治中,必须重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下支护㊂只有支护工作到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防止地面沉降的发生㊂对于原地下洞室的填筑工作,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㊂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空洞,可在靠近地面的位置进行充填㊂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保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㊂(二)山体滑坡这种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山体斜坡上的岩石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土质松软,难以承受住山体的压力,导致岩石和土体持续从山坡上滑下㊂当出现山体滑坡时,会有大量的岩石和土体滑下,导致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㊂而且当出现山体滑坡时,发生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很突然㊂造成山体滑坡的因素可能是地震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㊁大面积持续降雨等㊂为了降低山体滑坡的影响,需要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㊂四㊁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一)借助工程措施予以防治工程措施是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最佳的措施之一,其可以将多种地质灾害扼杀于要摇篮之中㊂当然该措施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形环境予以分析,了解其适应性强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防治措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㊂比如说,在对滑坡进行防治时,可以通过对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建立专门的阻挡工程,这样水土能够有效分离,水土的冲击力将会减小,滑坡发生概率也将会大幅度降低㊂再比如说针对泥石流的防治,也可以尝试借助工程拦截处理措施,工程措施简单直接,相较于其他防治方法来说,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效果,因此实用性比较强㊂(二)规避措施所谓避让措施,就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制订合理的民防预案,解决与地质灾害的冲突,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避雨措施是工作重点㊂在避让过程中,要注意雨天造成的灾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岩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㊂在采取预防措施的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安全转移,使雨天灾害的防治工作更快㊁更有效㊂②应采取搬迁措施,避免发生一些较大的地质灾害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提供资金用于当地居民灾害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㊂避让措施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投入,需要拆除原有房屋㊂(三)加固技术有些工程建设在河边,地质较为松软,会出现明显的渗水现象㊂因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㊁触变性和高压缩都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沉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排水上㊂然后有些工程的做法是使用柔性桩复核地基,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作为加固方式㊂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使用地基加固技术属于常见方式,增加地质工程的稳定性,使用加固技术能够达到很好的加固效果,能够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㊂比如地基出存在问题,可以使用预压法㊁夯实法等加固技术,从而提高地基层的稳定性,使之承受能力变强,于是有利于增强建筑的稳固性㊂加固技术中预压法有两种方式,即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㊂两种方式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其中第二种方式主要在土层厚度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使用,则第一种方式正好与之相反,比较适用于土层厚度较小的地方㊂需要注意的是,对地基使用加固技术需要使用到网格法,进一步加固黏性较大的土层,并且将岩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加岩石的密实度,提高其受压强度㊂在土层的加固方式中,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灌浆法和电化学法等㊂参考文献:[1]胡庆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城市地理,2017(20):154.[2]修志超,XIU,ZC,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范建军.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4]任维民.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172+174.作者简介:雷海鑫,男,汉族,甘肃定西人,研究方向:地质工程㊂361。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勘察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可能会对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进行勘察前,需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安全进行。
对策:在进行勘察前,对勘察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并对勘察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灾害防范意识,保障勘察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不足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勘察人员的技术不足,可能无法准确获取和分析勘察数据,从而影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对策:对勘察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岩土工程勘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勘察技术进行工作。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获取最新的勘察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勘察水平。
三、采样不足或采样质量不合格对策:加强对采样工作的管理,确保采样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对采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采样技术和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以确保采样工作的合格进行。
四、勘察报告存在问题对策: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中的数据准确可靠,并对其中的结论进行合理评估。
加强对勘察报告编制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报告编制水平,确保勘察报告的质量。
五、勘察数据分析不到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地质灾害风险、技术不足、采样不足或采样质量不合格、勘察报告存在问题和勘察数据分析不到位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勘察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边坡,听着就让人有点心慌是不是?一面是高高的山,另一面是陡峭的悬崖,稍微不小心,整片土石可能就掉下来,搞得一地鸡毛。
你想想,那些大雨一来,或者山上突然来了个小地震,整片山坡上都可能掀起一阵“土石翻腾”,说不定你正好在下面,结果差点被埋了。
讲到这儿,大家是不是有点感同身受?所以这就不是个小事儿,咱们得好好聊聊边坡的“治理”问题了。
说到边坡的治理,得从地质灾害说起。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地质灾害?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给我们开的小玩笑,像滑坡、崩塌、泥石流这些。
每次一想到这些,自然界的威力就让人心生敬畏。
特别是那些靠近山区或者河谷的地方,遇到大雨或者突如其来的地震,边坡的稳定性一下子就变得极为重要。
大家能想象一下,山上的土壤如果没得到很好的保护,突然就发生了塌方,掉下来的石块就像巨大的炸弹,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过去几年,咱们国家在这一块的技术发展可谓是飞速进步。
记得以前,治理边坡常常就靠传统的一些手段,比如种点草、砌个石墙这些。
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好像也只是在治标不治本。
没错,草能稳住点土,石墙能挡一挡滑坡,可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白了,咱们就是拿“纸糊的房子”来抵挡“狂风暴雨”,效果有限啊。
不过,别急,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现在可不止有纸糊的房子那么简单。
如今的技术已经进步到,能通过现代的“智能化”手段来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嗯,就是通过大数据、传感器这些高科技,提前发现边坡是否有不稳定的迹象。
比如通过在坡面上埋设一些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的湿度、温度和压力变化。
如果这些数据出现异常,系统就能及时发出警报,给大家提前打个招呼。
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避免因突发情况带来的灾难。
除了这些高科技的“黑科技”,还有一些传统的边坡治理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
例如,之前为了防止滑坡发生,大家常常会在山坡上种上植物,甚至有的地方还会用“人工草皮”来进行覆盖。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然后研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特征;灾害;防治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
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1.2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方法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破坏的各类自然灾害。
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内部土层发生运动而导致地表土壤滑动的现象。
滑坡往往具有突然性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它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的防治方法包括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设护坡、设立挡土墙等。
护坡是指在坡体表面设置较为牢固的护坡结构,以防止坡体发生滑动。
挡土墙是通过设置混凝土墙体等坚固结构,来抵抗土体的滑移和下滑的力量。
这些措施通过增加坡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风险。
生态措施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和生物工程等。
植被恢复指在滑坡区域进行绿化,通过种植草木等植被来增加土壤的抗冲击和保持力,减缓水土流失。
生物工程是指利用生物力量来改善滑坡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质地,如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加固土壤,减少滑坡的风险。
二、崩塌崩塌是指山体或边坡由于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而发生的整体性破坏和滑动。
崩塌往往带有破坏性和危险性,对周边的房屋、道路等造成威胁。
崩塌的防治方法包括工程控制和地质改造。
工程控制主要包括拦挡结构和排水系统等。
拦挡结构是通过设置混凝土墙体、挡土墙等刚性结构,来阻止崩塌物的滑动和展开。
排水系统是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和集水井等设施,将崩塌体内的积水排除,减少水分对崩塌体的影响。
地质改造主要包括改变地形、裁剪崩塌体和固结崩塌体等措施。
改变地形是通过挖掘或填土等方式,改变崩塌体的形状和坡度,以提高其稳定性。
裁剪崩塌体是将崩塌体按照一定的标高进行切割,使其稳定性得到提高。
固结崩塌体是通过加固土体的方法,如注浆、灌浆等,增加崩塌体的抗滑能力。
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下溶洞或抽水引起地表以上岩土层土壤塌陷形成的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的重点,其中保护地质资源、减轻地质灾害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防治措施前言岩土工程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开挖与加固的工程项目,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随着岩土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的增大,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社会及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影响,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并施行一系列保护措施,如此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1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滑坡是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主要指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如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等,然后在自身重力的条件下,出现大面积的整体下滑现象。
岩土工程中的滑坡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地质构造条件。
在岩土工程中,遇到有滑坡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时,由于岩、土体被各种构造面切割成不连续状态,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滑坡现象;其二,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的岩土体,如松散覆盖层、黄土、页岩、泥岩等,均易出现滑坡现象;其三,人为因素。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人工爆破、将水排进裂缝或者在坡顶人为堆积废渣土,都有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1.2地表变形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地表变形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也经常发生,其通常表现为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面塌陷。
从广义来说,该地质灾害指的是受内外动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面形态产生变形破坏,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现象,通常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多元性。
在岩土工程中,引发该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内动力地面变形。
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措施探讨
稳 定性 被 打 破 , 从 而 变得 异 常脆 弱 。
( 3 ) 特殊地质如 火山岩 , 熔岩等地带 , 情 况 比一 般 的地 质 结 构要 复杂 很 多。 一般 靠近 火 山 的地 带可 能 会 受 到 火山 喷发
的地 质 灾 害有 以 下 几种 :
( 1 ) 由 于地 质 本 身的 缺 陷 , 比如 龙 门断 裂 带 或接 近震 源 的
这 个地 方 比较 脆 弱 . 在 遇到 同的 灾 害类 型 , 从 而做 出有 效 的 治理 与 防 治 。 岩 土 工程 的主 要 地 带都 是 岩 土 层 比较 脆 弱的 地 段 。 这 些地 带 的就 会 很 容 易发 生地 质 灾害 。 断 裂 带 和 建 设基 础 是 岩 质 体 和 土 质 体 岩 体 的发 展 和 演 变甚 至 是 化 学 地 壳 变动 时 ,
地质探究
L o W C A R B o N W0 R L D 2 0 1 3 , 5
【 文章编 号】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0 — 0 1 2 6 — 0 2
岩 土工 程 灾 害 与 防 治措施探 讨
杨 文( 地矿新余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西 新余)
具体 的地 质环 境和 地 质构 造作 出具 体 的工 程规 划和 防 治策 略 。
1 岩土工程灾害的 内容与类型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摘要:岩土工程施工是我国社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
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地质因素对其的影响,施工场地如果存在地质灾害,就会使得施工工作更加困难,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我国岩土工程施工工作中一直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创新,这对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征岩土工程包含了地质土层的开挖和加固,而地质灾害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岩土施工区域所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两者项目关联,相互影响。
从实践过程来看,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
隐蔽性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特征。
工程建设中,岩土项目施工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在土层开挖和加固过程中,原有的地质基础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这就使得土层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密性受到影响,容易造成工程潜在危害。
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建设人员若不能及时的发现这种变化,就容易造成后期地质灾害,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
(2)突发性。
与其它工程危险因素相比,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具体而言,若地质条件存在一定潜在威胁,其会随着人为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扩大,并且当基础地质无法承受这种影响时,就会直接迸发,从而给岩土工程的建设造成较大影响,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社会性。
社会性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附带属性。
社会实践中,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社会各界会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救灾工作开展,从而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
从实践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具有社会公众参与的特征,由此可导致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2常见的地质工程灾害类型及其成因2.1滑坡滑坡,即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某边斜坡上的岩石及土体因遭受较大冲击与压力导致的山体斜坡的土质产生松动进而产生持续的下滑的地质灾害现象。
论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论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概述岩土工程技术是根据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地基的改良建立起来,虽然它保证了建筑的整体性、安全性、舒适性,但是却破坏了环境,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观念来说,岩土工程缺乏地质灾害的概念、环境保护的概念以及地质的概念,从工程学来说,岩土工程高频率出现了工程边坡和工程地基的巩固问题,使得更严重的地质灾害被诱发出来。
地质工程学是一门关于工程问题的学科,它主要对地质问题、工程运行、施工规划、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进行问题的解决和研究,其主要研究范围是地质环境、地质体,主要研究对象是工程体统的整体以及组成部分。
地质工程学也是一门大系统思想的工程学,它主要涉及地质灾害的防止工程和岩土工程,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地质工程学涉及岩土的加固以及岩土的开挖,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来说,地质工程学是可以把人类或者自然破坏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与防范,它涉及管理者的思想、生态环境、地质环境以及合理开发。
二、我国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2、泥石流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
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3、地面塌陷由于受到地震活动、降雨、地下采矿及大量抽排地下水等因素,土体和表岩在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向下方塌陷,并会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地质现象被称为地面塌陷。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区域的岩层和土层在工程建设中的行为及工程测量、地质勘查、土力学与岩土力学等相关问题。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下工程施工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地质问题1. 岩土层分布情况岩土层分布情况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明确不同层位的厚度、坚硬程度、孔隙度和水分含量等情况,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地质问题,特别是在深基坑、隧道和地下室施工中,地下水的渗流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需要对地下水的涌水压力、水位变化情况等进行勘察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水设计措施。
3. 岩土地质结构岩土地质结构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内容,不同地质结构对于工程建设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岩石中存在节理、裂隙、变形等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4. 地质灾害情况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过程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生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分析来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勘察分析方法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勘察的基本方法,通过野外勘察和实验分析来获取地下岩土地质情况。
地质调查需要包括野外地质勘察、野外观测试验、室内试验分析等内容,通过综合分析获得地质信息。
2.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是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和岩土物理方法来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手段。
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法勘探等;岩土物理方法包括岩土力学试验、水文地质勘测等。
3. 桩基承载力试验桩基承载力试验是用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建立试验场地或在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获得桩基在地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等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 岩土荷载试验岩土荷载试验是用来测定土体和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和承载力的方法。
浅谈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方面是人为造成 。以下根据我 国地质灾害种的常见类型及其导致其发 ( 1 ) 崩塌。地质灾害中的崩塌通常表现为岩土体 中间出现直立样 的
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一一分析: 分割裂缝 ,其土体底部 比较空虚 ,部分岩土体不能保持稳定 ,发生脱离 滑移,突然向下方崩塌倾倒 ,在地面凹陷处或者坑沟的地方堆积。发生
中 图 分 类号 :F 4 0 7 .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8 — 2 3 0 — 0 1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人类活动中对资源的开发力度 I E I 益增加 , 再加上各种工程建设 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岩土地理环境受 了极大的影响
生 ,多因为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 的。在我国,
队井、排水 隧洞等,主要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塌岸 、 滑坡 、 地面变形 。 ( 2 ) 支挡工程。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主要有抗滑桩 、 挡土墙 、 拦石 坝, 网 / 栏、 支撑柱等 。主要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泥石流 、 崩塌 、
胁。
石笼等 , 还有锚杆和上墙钉护坡 。主要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有 :危岩 、
塌岸 、水土流失。 ( 4)加固工程。加 固方式主要有 :锚杆加 固、格钩加固、浆注加固 等。主要 防治的地质灾害类型有 :滑坡、危岩。
3 . 2生 物 防治 技 术措 施
2 、我 国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财产造成 了巨大的危 害。人们在受到地质灾 害带来的伤 害的同时 , 也意
识到在岩土工程中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的必要性。为了减少地质灾
害带来的严重损失 ,不仅要对人类赖 以生存的 自 然生态环境进行应有的
岩土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
岩土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岩土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是一门专注于地质工程问题的学科,旨在研究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的力学性质,分析地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对岩土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岩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岩土力学是研究岩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应力、应变、强度和变形等。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应变则是物体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时的相对变化情况。
在岩土力学中,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另外,强度和变形也是岩土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强度是指岩土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水平,变形则是描述岩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的变化情况。
岩土力学通过研究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岩土材料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行为规律,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危害的各种事件。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荡,滑坡则是由于土壤的流动和变形引起的。
泥石流是由于大雨等自然因素导致土壤和岩石溃决而形成,地面沉降则是由于地下水的提取和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
三、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岩土力学是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岩土力学正是通过研究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等力学性质,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方面,岩土力学可以通过对地质灾害类型和成因的研究,分析地下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同时,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参数的监测,岩土力学还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地质灾害防治和治理方面,岩土力学能够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岩土工程浅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力度增大,给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特征、危害以及防治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措施浅析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灾害工程学。
地质灾害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
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
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
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
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a水平钻孔疏干;b垂直孔排水;c竖井抽水;d隧洞疏干;e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a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b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崩塌防护措施主要有:(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落石。
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2)拦截:对于仅在雨季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钎及钢丝等编制钢轨或钢钎栅栏来挡截落石。
这些措施也常用于铁路工程中。
(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档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
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5)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来放缓边坡。
(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
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泥石流防治措施: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
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
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
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防护措施:(1)避让防灾;(2)工程设防;(3)拆除。
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
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
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一是诱发速度快。
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
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
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
例如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
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转贴(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