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诊疗方案
内分泌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
内分泌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
目录
1. 引言
2. 诊疗准备
3. 诊断标准
4. 治疗方案
5. 随访管理
6. 病例记录
7. 结束语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内分泌内科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规范,以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工作。
规范内容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在保证安全和有效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2. 诊疗准备
在进行内分泌内科诊疗之前,医生应充分准备相关检查设备和
试剂,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此外,医生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
和体格检查,以获取全面的病情信息。
3.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医生应确立准确的诊断。
本章节提供了各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4.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生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
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和用药注意
事项,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 随访管理
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本章节提供了随访
管理的具体内容和频率,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
情变化。
6. 病例记录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患者的病情信息和诊疗过程。
本
章节提供了病例记录的要点和格式,以保证病例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7. 结束语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内分泌内科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规范,以提
升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医生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
运用规范内容,并持续研究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
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内分泌科是专门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科室。
作为内分泌科的医生,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了解常用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
一、专业技术1.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首要的任务是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
内分泌系统疾病表现多样,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内分泌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室检查技术,如血糖、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
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功能是否正常,进一步辅助诊断。
3.影像学技术应用影像学技术在内分泌科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超声波技术可用于检测甲状腺结节、肾上腺肿瘤等病变;X线、CT和MRI可用于检查下丘脑和垂体疾病;骨密度测量可用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评估。
医生需要掌握这些影像学技术,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在内分泌科的工作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治疗方案;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禁忌症和副作用等,确保有效治疗并避免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肿瘤、垂体瘤等,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手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并与外科专家密切合作,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计划。
3.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内分泌科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和营养指导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科诊疗范围
内分泌科诊疗范围内分泌科是专门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室,其诊疗范围涉及多个器官和疾病。
下面将从内分泌科的常见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三个方面介绍内分泌科的诊疗范围。
一、常见疾病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等;2. 垂体疾病:如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症等;3. 胰岛素分泌异常:包括糖尿病、胰岛素瘤等;4. 甲状旁腺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5. 性腺疾病:如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6. 骨质疏松症: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通过患者的主诉、病史以及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如血糖、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等;3.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用于观察器官的结构和异常情况;4. 激素刺激试验:通过给予特定药物或物质来刺激患者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三、治疗手段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胰岛素注射治疗等;2. 激素治疗:对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等,可能需要使用激素进行治疗;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需要切除的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垂体瘤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 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或无法手术切除的疾病,如甲状腺癌、垂体腺瘤等,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治疗;5. 中医中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中医中药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总结来说,内分泌科的诊疗范围涵盖了多个器官和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甲状旁腺疾病、性腺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激素刺激试验等。
治疗手段则根据具体疾病选择药物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等。
内分泌科疾病诊疗规范
内分泌科疾病诊疗规范
简介
内分泌科疾病是指由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本
文档旨在规范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
生活质量。
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风险因素。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生理指标。
3. 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
中各种激素水平的测定。
4. 根据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治疗
1. 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包括补
充甲状腺激素。
2. 控制症状,减轻不适感。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控
制饮食、锻炼和合理用药来控制血糖水平。
3. 与患者进行营养指导,鼓励健康的饮食惯和生活方式。
4. 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1. 患者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4. 温馨提示患者遵循医生的嘱咐,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以上是内分泌科疾病诊疗规范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内分泌科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诊断临床表现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口渴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血管病等。
辅助检查糖耐量试验(GTT)、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治疗中医治疗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以养为主,辅以攻治”。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饮食调理根据病情轻重程度,调整饮食,合理安排三餐,保持适量运动。
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方式,尽可能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以补益为主,辅以清热利水、降低血糖等功效。
具体的药物应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体质等因素综合选择。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山药、苦瓜等。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消渴病(2型糖尿病)可以较好地调节体内的生理功能,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穴位有足三里、神阙、关元等。
其他治疗如滴注中药、膏方外敷、氧疗、光疗、芳香疗法等都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手段,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注意事项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患者血糖,促进身体康复。
2.必须遵医嘱服药。
如有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3.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理膳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膳食控制非常重要。
应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高热量的食物。
5.注意心理调节。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波动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加剧病情。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正确选取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以保障身体的健康。
中医诊疗方案内分泌科
中医诊疗方案内分泌科
一、引言
中医诊疗方案内分泌科旨在通过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对内分泌科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档将介绍中医诊疗方案的概述、疾病分类、中医治疗原则和常用的中药方剂,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在内分泌科的诊疗中。
二、疾病分类
内分泌科涵盖了许多疾病,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2. 垂体疾病:如垂体肿瘤、垂体功能亢进症等。
3. 肾上腺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等。
4. 糖尿病及代谢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
5. 性腺疾病:如男性不育症、女性不孕症等。
三、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在内分泌科的治疗中,遵循以下原则:
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综合因素,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调补阴阳: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
3. 疏通经络: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病情。
四、常用中药方剂
在内分泌科的中医诊疗中,常用的中药方剂有:
1. 肾气丸: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症状。
2. 甘露消渴丸: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3. 八珍益母丸:适用于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
五、结论
中医诊疗方案内分泌科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通过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为内分泌科疾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内分泌科室工作方案
内分泌科室工作方案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内分泌科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代谢和功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内分泌科的工作方案需要精心制定,以确保科室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一、科室规范化建设。
内分泌科室要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就诊、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各个环节。
在患者就诊环节,科室应当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在诊断和治疗环节,科室应当建立规范的诊疗方案,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
在随访环节,科室应当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科室人员培训。
内分泌科室的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内分泌学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
医生应当不断学习最新的内分泌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护士应当掌握内分泌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内分泌学术交流会议,让医护人员有机会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三、科室设备和药品管理。
内分泌科室要配备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设备,确保能够进行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要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科室要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对常用的内分泌药品进行分类管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科室质量管理。
内分泌科室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科室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科室要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及时了解患者对科室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科室要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科研和学术建设。
内分泌科室要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科室要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
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
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内分泌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致力于研究和治疗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在内分泌科工作中,医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
一、专业技术1. 疾病诊断:在内分泌科工作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程度。
2. 实验室技术:内分泌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室技术,如血液、尿液、唾液等标本的采集和检测,以及激素水平的测定等。
这些实验室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3. 影像学技术:除了实验室技术,医生还需要了解和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波、CT扫描、MRI等,来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内分泌腺体,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4. 微创技术:在一些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医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微创技术,包括经皮穿刺技术、内镜检查和经导管介入治疗等。
这些技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对于大部分内分泌疾病,医生通常会首先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并且监测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2. 替代治疗: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需要进行替代治疗。
医生会给患者补充相应的激素或药物,以维持或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代谢状态。
3. 外科手术:在一些内分泌疾病中,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或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此时医生可能会考虑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
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手术操作。
4. 介入治疗:在一些内分泌疾病中,医生还可以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如肿瘤介入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内分泌科3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简介
消渴病中医诊断方案1.归纳消渴病(糖尿病 BNV060 E14.901 )是胰岛素分泌弊端或 / 和胰岛素作用阻挡,以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色的代谢性疾病。
明显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少。
2.诊断标准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体型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照。
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此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试虑消渴病的可能。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①阴虚热盛证症状: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
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②湿热困脾证症状: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疲备,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③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疲备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④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症状:神疲备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多,男子阳痿,女子性欲冷漠,大便干稀不调。
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⑤血瘀脉络证症状: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难过夜甚;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
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
2.3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 年)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中, 2h 血浆葡萄糖≥以上三条,具备其中一条,并经另一天复查可确诊。
3.中医辨证治疗3.1 阴虚热盛证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内分泌科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内分泌科治疗方案都有哪些?1. 药物治疗内分泌科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药物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胰岛素等。
药物治疗在内分泌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患者,激素替代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通过口服或注射激素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 抗甲状腺药物: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患者,内分泌科医生常常会开具抗甲状腺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垂体瘤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用时,内分泌科医生会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通过手术切除患者体内异常组织或器官,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 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内分泌科医生会安排甲状腺手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康复情况良好。
- 垂体手术: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症状。
垂体手术通常通过鼻内窥镜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瘤,减轻患者的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科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垂体瘤、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通过放射线照射异常组织或肿瘤,达到杀灭异常细胞的目的。
- 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可以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存率。
4. 中医治疗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外,中医治疗在内分泌科也有一定的应用。
中医治疗以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为主,通过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中药治疗:中医内分泌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适合的中药方剂。
中药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气血循环,调节激素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 营养治疗内分泌科治疗方案中,营养治疗也占据重要地位。
内分泌科操作指南
内分泌科操作指南介绍内分泌科是一门专注于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学。
内分泌系统涉及到身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这些激素对身体的各种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操作指南旨在为内分泌科医生提供一些常见的操作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操作指南1. 激素水平检测激素水平检测是内分泌科医生常用的诊断工具。
通常通过血液或尿液样本来测量患者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的症状,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激素进行检测。
2.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在甲状腺疾病中很常见。
该治疗方法利用放射性碘摧毁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3.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管理中。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内分泌科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计划。
这需要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和调整胰岛素剂量。
4. 手术治疗某些内分泌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例如肾上腺肿瘤或甲状腺肿瘤。
内分泌科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并与外科医生协调进行手术操作。
5. 代谢疾病管理内分泌科医生还负责管理代谢疾病,如肥胖症或高血压。
医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控制代谢疾病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内分泌科操作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操作指导,帮助内分泌科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通过合理使用检测工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内分泌科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分泌系统急诊科诊疗救治规范
内分泌系统急诊科诊疗救治规范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
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1)补液。
(2)胰岛素治疗。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对症治疗:针对感染、心衰、心律失常等的治疗。
2.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开放静脉,急查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尿常规、尿酮、心电图以及胸片和脑 CT 等。
(2)补液。
(3)胰岛素治疗。
(4)补钾原则与酮症酸中毒素相同。
(5)一般不需补碱,血糖不宜下降过速。
其它治疗:①去除诱因: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②纠正休克:经补液后休克仍未纠正,可输血浆。
③应防治动静脉血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予以相应的抗凝治疗。
④防止治疗过程中并发脑水肿。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血糖检查。
(2)静脉补充葡萄糖。
4.甲亢危象。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一般治疗。
①全身支持疗法。
②积极治疗诱发因素。
③退热镇静。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⑤积极防止并发症及监护重要脏器功能。
(2)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素生物合成。
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
②抑制甲状腺中甲状腺激素向血中释放。
③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
(3)康复治疗。
5.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补充糖皮质激素。
(2)补充盐皮质激素。
(3)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预防和治疗低血糖。
(5)处理诱因。
6.垂体危象。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抢救低血糖。
(2)解除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危象。
(3)有循环衰竭者按休克原则治疗,有感染败血症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有水中毒者主要应加强利尿,可给予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
(4)纠正低温。
(5)禁用或慎用麻醉剂、镇静药、催眠药或降糖药等。
7.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1)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
①预防和治疗原发病。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病学分册)内分泌疾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病学分册)内分泌疾
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病学分册)内分泌疾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摘要
本文档为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病学分册)的内分泌疾病诊疗
指南电子文本,旨在提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引言
内分泌疾病是由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诊疗原则
- 积极开展与内分泌疾病相关的初级医疗卫生技术培训。
- 推广先进的内分泌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案。
- 提高内分泌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确诊水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
筛查。
- 落实内分泌疾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确保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 编制内分泌疾病的系统诊疗指南,促进诊疗标准化。
- 加强内分泌疾病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主要内容
本文档包含以下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指南:
1. 糖尿病
2. 甲状腺疾病
3. 垂体疾病
4. 垂体瘤
5. 肾上腺疾病
6. 骨质疏松症
7. 生长激素缺乏症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内分泌疾病诊疗的指南电子文本,有助于医务人
员正确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
建议医务人员遵循指南的建议,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
的诊疗方案。
内分泌科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级别0 1 2 3 4 5 6眼部表现无病症和体征无病症,体征有上睑挛缩、Stellwag 征、von Graefe 征等有病症和体征,软组织受累突眼〔>18mm〕眼外肌受累角膜受累视力丧失〔视神经受累〕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ZYYXH/T42-2023〕。
(1)瘿病诊断确立;(2)突眼,突眼度>18mm;(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斜视,视力下降;(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球炎甚至失明。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23 年〕,《甲状腺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 年〕。
(1)Graves 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确立;(2)突眼,眼部表现分级达ATA 分级标准 3 级〔含 3 级〕以上〔见下表〕(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
斜视,视力下降等病症;(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炎甚至失明等体征。
(5)必要时作眼CT 检查。
眼部表现分级标准〔美国甲状腺学会,ATA,2023 年〕〔二〕证候诊断1.肝气郁结证:双眼突出,胸闷,颈前肿大,质软不痛,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
2.肝火旺盛证:双眼突出,烦热汗出,消谷善饥,面部烘热,颈前包块,手指震颤,眼球突出。
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失眠。
舌红苔黄,脉弦数。
3.风阳内动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颈前包块。
头晕头胀,头部、肢体抖动。
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或数。
4.气阴两虚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颈前包块。
头晕心慌,失眠多梦,体倦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耳鸣健忘。
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内分泌内科诊疗规范
内分泌内科诊疗规范一、糖尿病糖尿病系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中医称之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现代医学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诊断要点】1、具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200mg/dl(11.1mmol/L)(糖尿病典型症状有多尿、烦渴及无法用其他理由解释的体重减轻,随机意味着在一日的任何时候,不考虑距上一餐的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2、空腹血糖(FPG)大于或等于126mg/dl(7.0mmol/L)(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3、OGTT中餐后2h(2hPG)大于或等于200mg/dl(11.1mmol/L)(OGTT必须是WHO规定的标准75g葡萄糖负荷法。
)4、糖尿病分型(1)1型糖尿病:有家族史,多数起病急,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倾向,血液中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或C肽分泌绝对缺乏:依赖胰岛素治疗,除外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可诊断。
(2)2型糖尿病: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多数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轻或无,起病时多明显超重或肥胖,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口服降糖药有效,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或C肽分泌相对缺乏:排除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可诊断。
(3)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切除等)、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糖尿病(如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妊娠后发现有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者。
【治疗】1、控制饮食,忌甜食,并根据病情进行运动治疗,并系统监测血糖等变化。
2、2型糖尿病:如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中医辨证治疗,血糖仍控制不理想者,予以口服降糖药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根据病情不同选用。
(完整word版)内分泌科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目录一、针刺疗法二、灸法三、耳穴压豆四、中药熏洗五、中药灌肠六、中药坐浴七、中药敷贴八、推拿疗法一、针刺疗法:概述:针刺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
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整,一方面可提高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针刺实现对其他器官功能调节的途径之一。
针刺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系统完成的,同时也可通过各内分泌腺之间的反馈作用来实现。
操作方法:包括基本手法、辅助手法、补泻手法。
选穴方法:直接观察法、压痛点探查法,压籽法。
常用处方:①体针选穴:主穴:脾俞、膈俞、足三里。
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
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
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 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
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
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20~30 分钟,隔日 1 次,10 次为一疗程。
尿糖阳性者,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合并高血压脑病者,取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并发坏疽者,取曲池、足三里、八风、三阴交;有视网膜病者,取承泣、四白、巨髎、三阴交、足三里、内庭;局部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用灸法。
②耳针选穴常用处方: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
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
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5~6 个。
针法:捻转法运针1 分钟,留针1~2 小时,留针期间每30 分钟行针 1 次。
隔日1 次,两耳交替,10 次为 1 疗程。
耳针常用穴为内分泌。
多饮加肺、渴点;多食加胃;多尿加肾、膀胱。
中等刺激,留针15分,也可埋针。
隔两天换1次。
③穴位注射疗法取双血海、曲池,用盐酸苯海拉明50mg/mL、维生素B1 50mg/2mL、注射用水5mL,每穴注药2mL。
中医内分泌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分泌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调整免疫功能等来控制糖尿病。
-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 中草药调理可以帮助调节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调整体内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等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平衡甲状腺激素水平。
- 中草药调理可以调整体内湿热、痰火等病理因素,改善甲状腺功能。
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调整体内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卵巢功能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卵巢功能调节,增加排卵频率。
- 中草药调理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排除湿热,改善卵巢功能。
4. 垂体功能减退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调整体内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平衡阴阳等来治疗垂体功能减退症。
-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垂体激素的分泌,增加患者的能量和代谢水平。
- 中草药调理可以调节脾肾功能,补益气血,促进垂体功能恢复。
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体内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等来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免疫功能,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中草药调理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补益肾气,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以上是中医内分泌科在某些疾病中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但请注意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有差异,因此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内分泌科2015-201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录内分泌科诊疗方案2015年 (3)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4)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 (12)聚证(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5)内分泌科诊疗方案2016年 (18)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19)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诊疗方案 (29)聚证(代谢综合征)诊疗方案 (33)诊疗方案优化表 (36)内分泌科诊疗方案2015年●消渴病(糖尿病)●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门诊)●聚证(代谢综合征)(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2015年)消渴病对应得2型糖尿病,其ICD-10编码为E11、902,中医病名“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就是诊断消渴病得主要依据。
有得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得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二)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肾阴亏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兼证①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中风偏瘫,语言謇涩,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而涩。
②痰证: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口黏痰多,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③湿证: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或黏滞不爽,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④浊证:腹部肥胖,实验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
代谢2号方+大柴胡汤加减: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柴胡、黄芩、清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等。
②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
代谢2号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元明粉等。
③脾虚胃热证:辛开苦降。
代谢2号方+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炙草等。
④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
代谢2号方+乌梅丸加减: 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乌梅、黄连、黄柏、干姜、蜀椒、附子、当归、肉桂、党参等。
⑤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代谢2号方+知柏地黄丸、白虎汤加减: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山药、石膏、粳米、甘草、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等。
⑥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代谢2号方+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等。
⑦肾阴亏虚证:阴阳双补。
代谢2号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偏阴虚,左归饮加减;偏阳虚,右归饮加减。
黄芪、灵芝、乌梅、女贞子、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枸杞子、甘草、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
(2)兼证①瘀证:活血化瘀。
桃红四物汤加减: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等。
②痰证:行气化痰。
二陈汤加减;偏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大枣等。
③湿证:健脾燥湿。
三仁汤加减;杏仁、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等。
④浊证:消膏降浊。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元明粉、红曲、生山楂、五谷虫、西红花、威灵仙等。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
可选用大柴胡颗粒。
②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
可选用牛黄清胃丸、一清胶囊、新清宁片、复方芦荟胶囊。
③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
可选用乌梅丸。
④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可选用知柏地黄丸、糖脉康颗粒。
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胶囊、参芪降糖胶囊(颗粒)。
⑥肾阴亏虚证:阴阳双补。
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胶囊、左归丸。
(2)兼证①瘀证:活血化瘀。
可选用血府逐瘀胶囊(片)。
②湿证:健脾燥湿。
可选用二陈丸。
③痰证:湿证:健脾燥湿。
可选用参苓白术颗粒。
④浊证:消膏降浊。
可选用加味保与丸。
(三)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如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四)基础治疗1、降糖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
配合使用“双C方案”即动态血糖监测加胰岛素泵治疗。
有适应症者,进行胰岛移植与/或干细胞治疗,以及臭氧治疗。
2、并发症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
配合非药物疗法,如安诺治疗仪、气压循环驱动治疗等。
(五)中药外用1、中药泡洗:下肢麻与/或凉与/或痛与/或水肿者,可采用汤剂泡洗,可选用腿浴治疗器与足疗仪。
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
3、中药离子导入: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中药离子导入。
可配合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
(六)非药物疗法1、膳食与药膳调配:做到个体化,达到膳食平衡。
尽可能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得原则就是适量、经常性与个体化。
坚持有氧运动。
保持健康为目得得体力活动包括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得活动,运动时注意安全性。
其她尚有散步、广播操、太极拳、游泳、打球、滑冰、划船、骑自行车等。
3、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磁疗等。
阴虚热盛证:鱼际(LU10)、太渊(LU9)、心俞(BL15)、肺俞(BD13)、脾俞(BL20)、玉液(Ex-HV12)、金津(Ex-HV13)、承浆(RN24)。
气阴两虚证:内庭(ST44)、三阴交(SP6)、脾俞(BL20)、胃俞(BL21)、中脘(RN12)、足三里(ST36)。
肾阴亏虚证:太溪(KI3)、太冲(LR3)、肝俞(BL18)、脾俞(BL20)、肾俞(BL23)、足三里(ST36)、关元(RN4)。
根据病情需要与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
5、其她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治疗糖尿病合并得骨质疏松症,三部推拿技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得难治性失眠,结肠透析机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可配合使用糖尿病治疗仪。
(七)护理1、糖尿病教育: 教育内容非常广泛,贯穿于糖尿病整个防治过程。
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不达标得危害性,掌握饮食与运动得方法与实施,了解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合理使用及调节,急性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处理,慢性并发症得危险因素及防治。
血糖得监测、自我保健得重要性与必要性等。
2、饮食护理: 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应做到合理搭配,食养以尽,勿使太过。
谨与五味,膳食有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以入五脏。
五味调与,水谷精微充足,气血旺盛,脏腑调与。
食应有节:一日三餐应做到定时定量,合理安排。
主食量分配:早餐占全日量得25%、午餐为40%、晚餐为35%、或全日主食分为5等份,早餐为1/5,中餐与晚餐各2/5。
并提倡适量膳食纤维、优质蛋白、植物脂肪。
戒烟限酒:烟可促进患者大血管病变得发生与加重。
酒精可诱发使用磺酰脲类药或胰岛素患者低血糖。
可限量1-2份标准量/日(每份标准量啤酒285ml、白酒30ml等约含10g酒精)。
限盐:每天限制食用盐摄入在6g内,高血压患者应更严格。
3、运动护理:运动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日常选择散步、中速或快速步行、慢跑、广播操、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游泳、打球、滑冰、划船、骑自行车等。
提倡比较温与得有氧运动,避免过度激烈。
运动量可按心率衡量。
有效心率计算:男性最高心率=205-年龄/2;女性最高心率=220-年龄/2。
最适合运动心率范围,心率应控制在最高心率得60%~85%。
运动必须个体化,尤其老年或有较严重并发症者,量力而行。
4、心理护理: 人得心理状态、精神情绪对保持健康、疾病发生,病情转归等发挥重要作用。
情志过激,超越生理调节限度,使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司,可诱发疾病、或使疾病加重或恶化。
“喜则气与志达,营卫通利”精神愉悦,正气旺盛以利战胜疾病。
5、药物护理:了解药物得功效主治与服用时间,注意药物之间得交互作用,预防药害。
三、难点分析临床上,消渴得并发症主要涉及临床其她系统,容易被其她专业分流,故消渴在中医药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
临床治疗中发现糖尿病患者除临床主症多尿、乏力外,常伴口干、多饮、多食、盗汗、自汗、视物模糊、肢麻、肢痛等,且消渴患者因病程缠绵,气血亏虚,阴损及阳,其证多为在虚实夹杂,而非单纯实证与虚证,故在治疗中需对自拟方进行随症加减,如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制剂,不可固执一方,当因人而异。
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糖尿病疗效判定包括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指标疗效(即降糖疗效)评价与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得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2%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得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