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关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
(完整版)高中生物实验涉及的显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涉及的显色反应高中生物实验中酒精和盐酸的用法其他试剂及用法(1)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2)20%的肝脏研磨液、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4)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5)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6)0.3 g/mL 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7)0.1 g/mL 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实验 试剂目的鉴定脂肪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洗去染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8%的盐酸1.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剂迅速进入细胞2.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叶绿体色素提取 无水乙醇溶解色素,提取色素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解离液(15%盐酸: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70%的酒精 消毒;浓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快速变性,在外表形成一层保护膜腐乳的制作 12%的酒精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腐乳独特的香味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体积分数70%酒精杀死保存小动物,防止腐烂,成为标本DNA 粗提取与鉴定体积分数为95%酒精(充分预冷)溶解杂质析出DNA(8)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
当氯化钠浓度为2 mol/L、 0.015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 mol/L时, DNA溶解度最低。
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9)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高中生物所有的颜色反应实验
高中生物所有的颜色反应实验
1. 氧化还原颜色变化实验:将铜粉放入硫酸中,铜粉会从黄色变成绿色。
2. 氯化钠溶液颜色变化实验:将碳酸钠放入氯化钠溶液中,会发生由白色到蓝色的变化。
3. 硝酸银溶液颜色变化实验: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由白色变成紫色的变化。
4. 硫酸铜溶液颜色变化实验: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由绿色变成蓝色的变化。
5. 硝酸铜溶液颜色变化实验:将硝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由蓝色变成粉红色的变化。
6. 铁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实验:将铁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由棕色变成紫色的变化。
生物颜色反应总结
生物颜色反应总结
1. 亲水实验
(1) 葡萄糖溶液:加入少量碘液后,会呈现深蓝紫色,表示葡萄糖是亲水性物质。
(2) 橄榄油:没什么颜色变化,表示橄榄油是疏水性物质。
2. 醋酸反应
(1) 葡萄糖溶液:加入醋酸后无色变化,表示葡萄糖不含醇基。
(2) 乙醇溶液:加入醋酸后会出现橘黄色,表示乙醇含醇基。
3. 碘钾碘化物试验
(1) 葡萄糖溶液:加入碘钾碘化物后呈蓝色,表示葡萄糖含醛糖素。
(2) 浓盐酸:加入碘钾碘化物后无色变化,表示浓盐酸不含醛糖素。
4. 铜硫酸盐反应
(1) 葡萄糖溶液:加入铜硫酸盐显现墨绿色,表示葡萄糖含醛糖素。
(2) 甲醇溶液:加入铜硫酸盐无色变化,表示甲醇不含醛糖素。
以上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生物颜色反应实验及结果,初步了解了生物分子的亲水性及基团的存在与否。
高中生物实验颜色反应与各种试剂作用总结
高中生物颜色反应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2.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4.淀粉+碘液→蓝色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R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RNA+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而且要现配现用。
7.健那绿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原理: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另:观察细胞中叶绿体不用染色)8.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9.CO2的检测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10.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成深色。
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2.脲酶的检测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3.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现黑色。
高中生物所有颜色反应
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03
应用:
0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吲哚酚试剂与维C溶液呈褪色反应
02
吲哚酚即2,6-二 氯酚靛酚钠,其水 溶液为蓝紫色,维 C具有还原性,能
将其褪色
04
可用于检测食品营 养成分中是否含有
维生素C。
01 原理:
03 应用:
13、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
原理:
4、碘液检测淀粉
原理:
注意:
应用: :淀粉+碘液→蓝色
○ 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 :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DNA的染色与鉴定
原理:
1
DNA+甲基绿→ 绿色 用于DNA粗提实 验的鉴定试剂。 可以显示DNA在 细胞中的分布
3
应用: 2
鉴定: DNA+二苯胺→ 蓝色。
02.
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03.
注意:
04.
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05.
应用:
06.
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01
原理:
02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03
注意:
04
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 加B液,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05
应用:
06
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 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10、CO2的检测
原理: 应用:
1 2
CO2可以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混浊, 也可使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由蓝 变绿在变黄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颜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颜色反应探究摘要通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常规颜色反应进行类比归纳,阐述各种颜色反应依据的原理、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设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进行演练,旨在帮助学生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颜色反应探究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有许多实验过程牵涉到特定的颜色反应,这些反应发生的颜色,可分发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在熟悉这些常见的实验颜色反应后,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和实验材料来确定实验类型,解答实验现象或进行实验设计。
一、颜色反应:(一)、红色:1.还原糖的鉴别:加热加热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即现用现配,而且要水浴50-60℃加热。
应用:鉴别某糖是否为还原糖(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生物的不同组织中含糖量的高低的测定;医学上进行糖尿病的诊断等。
2.脲酶的检验: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值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加入至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观察指示剂是否变红,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3.rna检测:ⅰ:原理:rna+吡罗红→红色ⅱ原理:甲基绿和派咯宁与核酸发生竞争性结合,甲基绿与dna双螺旋外测的磷酸基因结合力强,阻止派咯宁从碱基之间插入,甲基绿与dna结合产物为绿色。
派咯宁与rna结合力强,rna结构松散、较不稳定,派咯宁可以插入,从而使rna染成红色。
应用:辨别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检验dna、rna的存在。
4、a、还原糖葡萄糖还可以与班氏试剂反应,在沸水浴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b、脂肪可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c、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醋酸洋红染染色体(或染色质)时为红色。
d、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二)橙、黄色。
高中生物实验中几个常见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浅析
高中生物实验中几个常见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浅析【摘要】生物学中常通过某些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细胞中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高中生物课本中归纳整理的有关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关键词】高中生物颜色反应原理生物学中常通过某些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细胞中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
下面是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高中生物课本中归纳整理的有关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十菲林试剂一砖红色沉淀。
注意:菲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是需要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原理:苏丹Ⅲ+脂肪一橘黄色;苏丹Ⅳ+脂肪一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十双缩脲试剂一紫色。
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染色剂原理:淀粉十碘液一蓝色;碘液能使动植物细胞着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在观察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时用碘液做染色剂,使细胞核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一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鉴定原理:DNA+二苯胺一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实验的鉴定试剂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原理:RNA—-吡罗红一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菲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菲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是需要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染色剂原理:淀粉+碘液→蓝色;碘液能使动植物细胞着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在观察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时用碘液做染色剂,使细胞核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实验的鉴定试剂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原理:RNA+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7. 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高中生物颜色反应小结
高中生物颜色反应小结1染色1.1定义:利用物理或化学方式使被染物质与染色剂结合从而使被染物质显示染色剂颜色的过程。
1.2应用价值:根据细胞中某结构的成分特点,恰当选择与该成分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从而显示细胞不同结构的形态与位置。
1.3染色剂的分类作为染色剂必须具备两个性质:一要具有颜色;二要与被染组织之间有亲和力。
这两个性质分别是由染色剂中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被染组织之间有亲和力的助色基团来决定的,发色基团能产生颜色,但由于它对被染组织没有亲和力,只能使被染组织暂时染色,但经物理作用后又会被除去,所以发色基团必须与被染组织之间能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结合才能成为染料(染色剂)。
助色基团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产生染色效果,而助色基团的性质决定了染料是酸性或碱性染色剂。
一般根据染色剂的官能基团(助色基团),把染色剂分为酸性染色剂、碱性染色剂和中性染色剂。
酸性染色剂是指酸性助色基团,在水中电离后其本身(含发色基团)成为带负电荷阴离子的染色剂,这类染色剂一般用于染细胞质,如伊红、橘黄G、甲基蓝等。
碱性染色剂是指碱性助色基团,在水中电离后其本身(含发色基团)成为带正电荷阳离子的染色剂,这类染色剂一般用于染细胞核,如苏木精、龙胆紫、醋酸洋红、甲基绿和美蓝等。
中性染色剂是酸性染色剂和碱性染色剂的复合物,又可称为复合染料。
是由碱性染料(色碱的盐)和酸性染料(色酸的盐)配制而成。
其中染色剂的分子很大,所以往往水中溶解度较低,需用酒精做溶剂。
血液学中的血液涂片经常使用的瑞氏染色剂及姬姆萨染色剂就是这种混合染色剂。
其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可分剔使核、胞浆和颗粒着色。
活体染色是指利用某些无毒或毒性很小的染色剂来显示出细胞内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染色方法,因此活体染色技术通常可以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它包括体内活体染色和体外活体染色,体内活体染色和体外活体染色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活体染色是在有机体内部,因此不是在空气中而是在还原的环境中进行的,体外活体染色则是在空气中,在氧化的环境中进行的。
高中生物常见试剂及变色反应汇总
高中生物常见试剂及变色反应汇总1、斐林试剂: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Ⅲ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7、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苏丹Ⅲ在脂肪上的浮色。
8、70%的酒精溶液:用于医学临床上的消毒灭菌。
9、95%的酒精溶液: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使细胞分离开来。
“有丝分裂观察”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15%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洗去卡诺氏液8%盐酸:(1)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2)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11、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生物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大总结
生物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大总结!高中生物教材出现的颜色反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记忆和掌握,小编特意为大家总结的,记得分享哦!1、裴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存在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原理:淀粉+碘液→蓝色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原理:RNA+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高中生物16个有颜色的实验原理
高中生物:16个有颜色的实验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Ⅲ检测脂肪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Ⅲ脂肪→红色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原理:淀粉碘液→蓝色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 甲基绿→绿色鉴定原理:DNA 二苯胺→蓝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原理:RNA 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9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10CO2的检测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中全部颜色反应归纳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全部颜色反应引言:生物学是一门关乎生命的科学,其中的实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各个方面。
在生物实验中,颜色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物质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其组成和性质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全部颜色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其意义和应用。
一、食物染色实验1. 碘淀粉试验:当食物中含有淀粉时,加入碘液会产生蓝黑色溶液。
这是由于碘与淀粉形成碘淀粉络合物,颜色发生变化。
这一实验常用于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土豆、面粉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的成分,并判断其是否适合人类食用。
2. 苏丹III试验:苏丹III是一种红色染料,加入食物中会使食物变红。
这种实验常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防腐剂,如添加量过多的硼砂。
如果食物变红,说明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宜食用。
二、酶的颜色反应1. 过氧化氢酶的试验: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酶。
当过氧化氢与过氧化物反应时,会产生一种紫色物质。
观察这一颜色反应可以判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效果。
这种实验方法在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很广泛。
2. 双酚A酶的试验:双酚A是一种有毒物质,常用于制造塑料制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双酚A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观察双酚A酶对双酚A的降解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对其降解效果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我们研究如何降低双酚A的毒性,保护环境。
三、DNA的颜色反应1. 苯酚紫试验:DNA与苯酚紫反应后会呈现出一种紫色。
这主要是由于苯酚紫与DNA的碱基形成络合物,发生了颜色变化。
这种实验方法常用于检测DNA的存在和浓度。
通过测量溶液的光密度,可以对DNA的含量进行估算。
2. 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量DNA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特性,可以分析DNA的结构和浓度等信息。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对DNA分子的结构和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四、细胞和组织的颜色反应1. 细胞染色:通过不同的染色剂,如尼尔红和甲苯胺蓝,可以将细胞的不同结构和组分染色成不同的颜色。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的颜色反应
高中生物教材出现的颜色反应或相关试剂的作用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2.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4.淀粉+碘液→蓝色5.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R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RNA+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而且要现配现用。
7.健那绿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原理: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另:观察细胞中叶绿体不用染色)8.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的检测9.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原理:CO2变黄。
10.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成深色。
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2.脲酶的检测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 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3.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现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相关的颜色反应归纳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注意:①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当然化学上是直接将试管在火焰上加热,只不过考虑安全问题,水浴加热更安全,还能受热均匀。
②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浓度区别与使用区别。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注意:①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②注意检测试剂为“双缩脲试剂”③双缩脲试剂之所以能检测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有肽键(实际上是含有与双缩脲类似的结构),双缩脲试剂能检测含有两个肽键及以上的物质,不能检测二肽和尿素。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注意:①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质壁分离实验时用来鉴定细胞的死活)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
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酒精的检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及果酒发酵实验)
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10、CO2的检测
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1、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育种检测实验)
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染成深色。
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泡菜制作实验)
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注意:泡菜不能多吃
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3、脲酶的检测(尿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
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4、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
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现黑色。
应用:用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
15、刚果红检测纤维素分解菌
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应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