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1)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第一篇: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2020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把手放在肋骨上,做深呼吸,感受胸的变化,反复几次。

我发现:吸气时,腹部___________;呼气时,腹部___________。

2.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肺活量___________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3.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番茄炒蛋”要记录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食物。

4.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米饭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花生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

这些营养成分中,___________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今天是小颜的生日,妈妈为她煮了鸡蛋面,在吃面时,小颜一般不需要用到()。

A.犬齿B.门齿C.臼齿 2.小颜的妈妈最近刚刚生完弟弟,为了让妈妈更快地恢复,小颜为妈妈设计了几份早餐食谱,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A.包子、鸡蛋、白粥B.牛奶、白粥、西瓜C.汉堡、可乐、鸡翅 3.学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小新认为这份食谱中需增加蔬莱类食物后才均衡。

下列食物中,添加()后这份食谱变得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B.红焖羊肉C.水煮鸡蛋 4.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你建议患者多吃一些()。

A.蔬菜B.水果C.奶、蛋、鱼、肉 5.小乐不爱吃蔬菜,平时喜欢吃一些肉类食物,下列食物中,()会是他喜欢吃的。

A.胡萝卜B.苹果C.牛肉 6.在一次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老师提供小明小敏小君 1100毫升 1200毫升 1400毫升了三名学生的肺活量数据如表所示。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

用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

2、做撞击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要从斜坡的_______释放。

3、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_______,直至_______。

4、_______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5、蜜蜂等昆虫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可以帮花朵____________。

6、确定_______,按照设计方案和步骤,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简易交通信号灯的制作。

7、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_______或_______的力叫作_______。

8、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_______。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10、_______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_______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_______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B.黑色C.棕色2、夏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冬天相比()。

A.紧了B.松了C.没有变化3、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有种子中的( )提供的。

A.胚根B.子叶C.胚芽4、如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会()。

A.声音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B.声音会比原来更响C.声音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5、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最可行的是()。

A.迅速用手把触电者拉开B.迅速切断电源,用绝缘体挑开电线C.迅速用刀割断电线6、()不属于直线运动。

A.火车前进B.拉锯C.水车转动7、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南瓜花B.油菜花C.桃花D.凤仙花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________。

我们把这种力叫做________。

2、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_______。

3、家里和学校里插座里的电都是很危险的_______V的交流电。

4、可以用_________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5、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_______。

6、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来测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

7、____________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声音的器官。

8、植物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

9、牙齿按形状特征分为_______、_______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

10、蜜蜂等昆虫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可以帮花朵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A.上午10点B.中午12点C.下午2点2、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次。

A.10 B.20 C.503、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A.B.C.4、下列行为中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是()。

A.大量吸烟B.暴饮暴食C.经常熬夜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6、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水面产生水波C.无法判断7、胎生动物一般都用()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A.哺乳B.喂食C.放养8、下列动物是胎生的是()。

A.老鼠B.鸽子C.乌龟9、冰在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10、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无法确定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氮气。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与答案(共四套)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与答案(共四套)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一、知识广场(25分,每空1分)1.除了呼吸之外,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当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会 ,当这些物体停止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3.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白齿三类。

4.声音高低可以用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5.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的过程。

6.耳郭有的作用,耳道有 _的作用,鼓膜有的作用。

7.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_____,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8.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用力拨动时声音 _,轻轻拨动时声音。

(选填“强”或“弱”)9.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响、声音大,在科学上指声音的而平时所说的声音尖、声音刺耳,实际上就是指声音的 ,两者分别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有关。

10.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食道、、和大肠。

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和 ,在小肠里被吸收。

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高低、强弱等不同特点。

( )2.“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 )3.肺活量越大,人体每次吸人的氧气和排出的废气就越多。

( )4.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 )5.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的成分没有多大区别。

( )6.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幅度越大。

( )7.我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 )8.通过观察和品尝食物,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索和矿物质。

( )9.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10.声音的音高与振幅大小有关,音量与振动快慢有关。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1.胸腔的变化与呼气的关系是( )。

A.呼气时胸腔收缩B.呼气时胸腔扩张C.胸腔的变化与呼气没有关系2.当我们剧烈运动后,急需补充足够的能量,应多吃( )。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教科版)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教科版)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四年级上册科学(新教科版)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本试券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8分)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以的形式传播。

2.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4.外耳分为和两部分。

5.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听觉神经的作用是________,鼓膜有________的作用。

7.口腔的作用是________、搅拌食物,使食物更碎,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________帮助消化食物。

8.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2分)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2.虽然豆类和奶类制品营养丰富,但是我们吃的量还是要适当的。

( )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

( )4.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5.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动将食物磨碎、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帮助消化食物。

( )6.我们听到的别人的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 )7.同种材料制作的物体,粗细、松紧不一样时,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不同。

( )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1.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以上方法都可以2.你认为产生声音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物体碰撞B.物体受力C.物体振动D.物体摩擦3.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 )。

A.胃B.小肠C.口腔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大B.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大C.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大5.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均可6.肉、乳、蛋、鱼、豆制品这些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 ),它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1-3单元测试卷+课堂作业设计+全册分课知识点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1-3单元测试卷+课堂作业设计+全册分课知识点

教科版(2020年秋新教材)《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课堂作业设计+每课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3.耳郭可以放大声音。

()4.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有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二、选择题6.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 水面产生水波C 无法判断7.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嚣官是()。

A 眼B 鼻C 耳D 口8.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 固体B 气体C 真空9.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气流B 直线C 波10.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高B 低C 强11.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

A 强B 弱C 低12.在打“土电话”时,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声音,我们要()。

A、拉直“电话线”B、在电话线上放一个物体C、用手托住听筒13.敲击下面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A.B.C.14.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A.独自设计,独自致做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三、填空题15.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1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17.从外到内,耳的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18.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四、连线题19.请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起来五、实践与探究20.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 请按1一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

(2) 请按1一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

21.根据你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填写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和音高变化的记录表,并写出结论。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0-10-23目录第一单元声音 (2)第1课《听听声音》 (2)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9)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5)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18)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1)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3)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26)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26)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0)第3课测量肺活量 (35)第4课一天的食物 (39)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3)第6课营养要均衡 (48)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2)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56)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1)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1)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65)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69)第4课《弹测力计》 (73)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77)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1)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85)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0)2020年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93)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及测试卷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及测试卷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及测试卷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 一、整理和分析题: 1.根据下表中记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 一、整理和分析题: 1.根据下表中记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一、整理和分析题:1.根据下表中记录的气温数据回答问题。

据是什么?我推测上午10时的气温大约是:()我的推测依据是:()2.下图是小明所画的某个星期的日最高气温柱形统计图,请你做出分析:这一周的最高气温为(),发生在星期();一周平均气温为(),其中星期()的气温明显偏离平均气温。

这一周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二、实验及记录。

1.观察记录高锰酸钾溶解前后的变化和水的变化(也可以画图)23.怎样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请选择其中一种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进行研究。

(1)研究的主题:(2)我准备的材料:(3)研究的方法:4.把面粉、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1)我们有办法把面粉从混合液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2)我们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5.图中的桌子上有一大盆水,还有两个小铃铛。

请在这样的材料条件下,设计一个说明气体、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1)我的“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2)我的“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3)我的“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6.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我的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变化时,音高会发生变化吗?我的假设: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短,音高越()。

我的理由: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尺子的振动越(),音高就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短,尺子的振动越(),音高就越()。

实验材料:()厘米长的尺子、()等。

实验设想:(1)试一试尺子在哪个长度范围内能振动发声。

(2)要使尺子振动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我选择()种不同的长度,分别是()。

(3)我把音高分为()。

(4)同一种长度的实验,我打算做()次。

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举个例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1)我需要的材料:(2)我研究的方法:(3)我得出的结论:三、简答题1.说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什么?2.说沙子没在水里溶解,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什么?3.溶解在水里的食盐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如果不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食盐呢?4.说说使用酒精灯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教科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单元复习资料+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单元复习资料+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第一单元声音 (7)1 听听声音 (7)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6)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1)5 声音的强与弱 (25)6 声音的高与低 (29)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4)8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37)《制作我的小乐器》学习单 (40)第二单元呼吸消化 (4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42)2 呼吸和健康生活 (47)3 测量肺活量 (53)4 一天的食物 (58)5 食物中的营养 (63)6 营养要均衡 (68)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71)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76)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81)1 让小车运动起来 (81)2 用气球驱动小车 (86)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91)4 弹簧测力计 (97)5 运动与摩擦力 (103)6 运动的小车 (110)7 设计制作小车(一) (117)8 设计制作小车(二) (123)单元复习资料 (127)第一单元声音 (127)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131)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137)2020年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39)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单元概述: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D 、外焰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教科版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四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知识广场(23分,每空1分)1. 是人体吸人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 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不同物体中传播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3.物体的振动带动了 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 的振动。

4.吸气,是 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 的过程。

此时胸腔 ,腹部5.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人体的6.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二胡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

7.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 _。

像花生、肥肉中含 较多,鸡蛋.瘦肉中含, 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淀粉较多。

8.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 , , 来进行实验,拉力的大小用 的个数来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 ,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10.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 ,如果没有 ,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事化.也不会有生命了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1.从空气中吸人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 )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 )3.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4.将手紧贴在耳后,掌心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 )5.小明早上喝的豆浆属于动物类食物。

( )6.合理的膳食应荤素搭配,最好能养成多吃蔬菜水果的习惯。

( )7.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 ) 8.测试气球小车时,用更粗的喷管能够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9.力的单位是千克。

( )10.磁悬浮列车通过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车速。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 1.吃饭时,“细嚼慢咽”是为了( )。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1)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1)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7分)1.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

2.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橡皮筋____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橡皮筋_____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____。

3.当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会____________,当这些物体停止发声时,它们都会_____________。

4.弹奏琵琶时,粗弦比细弦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

5.运动量增加,呼吸的次数也随着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是人体吸人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量。

7.除了呼吸之外,____________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重要活动。

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____________,保持身体健康。

9.呼气时,胸腔_____________,腹部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X")(20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 )2.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3.当我们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 )4.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 )5.不靠任何物质,声音也能传播。

( )6.乐队鼓手击鼓力量的大小可以控制鼓声的大小。

( )7.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 )8.做尺子振动实验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尺子振动得比较快。

( )9.声音的强弱叫作“音调"。

( )10.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全册)

1.1 听听声音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的世界里,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

2.周围的声音根据()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二、判断题1.世界上的声音只有一种。

()2.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3.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处来经过你身边,又由近而远,声音大小没有变化。

()三、选择题1.下面描述声音的词语中,有误的一组是()。

A.高、低B.强、弱C.嘈杂、漂亮2.下面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A.1B.4C.53.()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四、简答题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2. 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蜂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的蟋蜂会叫,雌性的蟋蜂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蜂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

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漩涡状的翅膜,右边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

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

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蟋蜂称得上是昆虫界里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师。

你还听过哪些动物的叫声? 试写出五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声音 声音 信息2、产生途径 二、判断题 1、× 2、×3、× 三、选择题 1、C 2、C 3、B 四、简答题 1、2、①青蛙 ②狗 ③ 猫④ 猪 ⑤牛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 )产生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28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以()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4、外耳分为()和()两部分。

5、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听觉神经的作用是()鼓膜有()的作用。

7、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8、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

二、判断题。

【8分】1、用不同的力敲击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2、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种物体在振动。

()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向上传播。

()5、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6、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7、我们听到的别人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三、选择题。

【16分】1、击打音叉后,迅速将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见水面( )。

A.出现一圈圈的波纹B.动一下就不动了C.没有变化2、关于弯折钢尺和拨动钢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折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强B.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说明钢尺在振动C.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3、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B. 越来越低C. 一样高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大B. 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大C. 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大5、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最长的钢管B. 最短的钢管C. 长度居中的钢管6、如图,古代人经常用“伏婴而听”的方法侦听城外的敌人是否在擦地道。

这种方法利用的是()的原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测试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测试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

1、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小块肥皂,我会用到的方法有、等。

2、水中的动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

3、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4、我们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天气。

5、云的种类有:、、三类。

6、风向是指。

如北风是由向吹来的。

7、风的速度是以来计算的。

8、降水的形势很多,常见的有、、。

9、我们在天气日历中用、、等来描述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画√,错误的请画×)1、在同一时刻,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时相同的。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酒精灯的内焰温度最高。

()4、在一杯水中,白糖溶解的量是无限的。

()5、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6、风速可分为12个等级。

()7、旗子微动时的风称为微风。

()8、雨量器的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是降水量。

()9、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三、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字母)1、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是()A、面粉B、高锰酸钾C、醋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说明当时的风是()A、南风B、北风C、不确定3、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这时的风速等级是()A、0级B、 3级C、 8级4、哪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A、室内温度B、室外温度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是由东南向东北吹来的。

B、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6、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风。

A、5级B、6级C、7级7、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A、10—25毫米B、25—30毫米C、50—100毫米。

8、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层云通常是黑色的。

B、积云通常与雨天相联系。

C、卷云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9、天空中出现哪种云表示要下雨()。

A、积云B、积雨云C、卷云D、层云四、实验题(15分)1、回忆“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和材料。

(5分)2、拉开装雪碧的易拉罐的拉环,会发现冒出许多气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3、我的研究计划(10分)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的准备: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论:五、我的研究:(共23分)你知道哪些天气符号?请填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全册测试卷 (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全册测试卷 (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音量音高鼓膜振动波声音信号听小骨振动幅度振动快慢声带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例如,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它与物体的有关。

4.声音通过外耳道到达,引起它的振动,将振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觉神经把传递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它与物体的有关。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夜晚,睡梦中的状状被倾盆大雨声吵醒了,吵醒状状的声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 2.雷声通过雨水传递到我们的耳朵。

() 3.铁路巡逻工将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说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 ) 4.耳郭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 5.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 6.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 )7.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不会改变。

() 8.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音高也不同。

( ) 9.在进行探究音高变化的实验时,应先后用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

() 10.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面左右晃动B.水面有所下降C.水面产生波纹,并逐渐向四周扩散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停止,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C.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B.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不能在气体中传播C.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4.为了听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的作用。

新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新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新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两种物质都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盐、二氧化碳B. 高锰酸钾、食用油 C. 面粉、沙子2.我们说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

A.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面粉分离出来B. 面粉在水中搅拌后,过一段时间,面粉又会沉在杯子底部C. 面粉在水中搅拌后,看不到颗粒了3.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

A. 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B. 相同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C. 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4.下列有关气体在水中溶解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多少只跟温度有关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溶于水 C. 气体极易溶于水5.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水面最咸B. 中间最咸 C. 各个地方一样咸6.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加到第15份时杯底有少量食盐颗粒,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

A. 搅拌B. 往杯里加水 C. 使杯中的水蒸发7.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比较好。

A. B.C.8.把少量的()放进水里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颗粒。

A. 沙B. 食盐C. 高锰酸钾9.在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A. 水量 B. 水温 C. 搅拌情况10.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 B. 蒸发皿 C. 天平11.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 酱油 B. 味精 C. 食用油1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A.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B. 任何方法都不能分离出来 C.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1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相似的是()。

A. 胶水和洗发液B. 胶水和醋 C. 胶水和酒精14.下表是李萌同学制作的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记录表。

份(约36g小苏打和食盐相比较,()的溶解能力强。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教科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

1.溶解是指物质、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4.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入告液体,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如下图)。

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再慢慢往回推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以上现象说明了。

5.胶水、洗发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就说它被水了;油在水面上,我们就说油;油在洗涤剂中不见了,我们就说它被洗涤剂了。

6.可以用、、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其次,温度最低。

8.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9.高锰酸钾常常被用来和。

10.在一杯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看到的现象是,继续加入较多量的食盐后,发现有,说明食盐不能再了。

二、判断题。

1.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的液体中。

( )2.观察植物油在水中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 3.可以用搅拌的方法让更多的盐溶解在水中。

( )4.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

( )5.一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其他物质中同样不能溶解。

( )6.气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夏天贮存饮料应放在阴凉处。

( )7.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8.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9.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10.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三、选择题。

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 C.沙子沉在水底2.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 )的地方高锰酸钾的浓度最高。

A.无色透明 B.深紫色 C.淡紫色3.下列物体中,( )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就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学月检测
满分100分;共限时40分钟。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是记录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一般记录()
和时间、()和降水量、风速和()。

2. 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它是由微小
的()组成的。

3. 可以使用()的方法将沙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4. 风向是指()的方向,可以用()来测量。

由西
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当红旗飘飘向东南时,吹的是()。

5. 举例3个日常生活中能够溶解到水里的物质()、()、
()。

6.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温度最高的是()。

7.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

8. 我们打开可乐的时候会看到大量的泡泡,这些泡泡是()
形成的。

9. 降水量是用()来测量的()小时内的总雨量。

二、判断题。

请在括号里打√或×。

(每题2分,共20分)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里。

(每题2分,共30分)
( ) 1. 下列三种实验器材,在过滤实验中使用不到的器材是________。

A 漏斗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B 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 )
3. 在食盐的溶解实验中,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_克的食盐。

A 36
B 5
C 100
10. 为了加快食盐的溶解,我们可以采用( )、( )、
( )等方法。

11. 风的速度是以( )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 )个等级。

( )级风使小树轻摇。

1. 面粉可以均匀的溶解在水里。

( ) 2. 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 ) 3. 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食盐和水一起蒸发了。

( ) 4.
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 5. 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 6. 晴天的时候,天空是没有云的。

( ) 7.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 ) 8. 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有必要。

( ) 9.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10. 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阴天。

( )
() 4. 24小时降水量是30毫米,它应该是_________。

A 小雨
B 中雨
C 大雨
() 5. 可以用________方位来描述风向。

A 4个
B 8个
C 13个
() 6. 用旗帜可以判断风向,当旗帜飘向南方,这时吹的是_________。

A 东风
B 北风
C 南风
()7. 风向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

A 风向标
B 风速仪
C 风量仪
()8.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__________。

A 风向标
B 雨量器
C 指南针
()9. “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是风力________的主要特征。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10.
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___________
A 晴
B 阴
C 大雨
()11. 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_________。

A 风速
B 风向
C 风量
()12. 把沙子,砂糖和食盐放入水中,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_________。

A 沙子
B 砂糖
C 食盐
()13. 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应紧靠在烧杯的________上。

A 内壁
B 底
C 上部
()14. 下列哪一种天气适合户外运动?_________
A 雨天
B 晴天
C 小雪
()15.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A 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C 加热得更快
B 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根据表格里的天气符号,填写对应的天气现象。

(10分)
天气符号
天气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

(10分)
1.下表是小明同学所作的某月降水量记录。

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月降水量情况记录表
(1)请在左侧将实验器材名称
填在括号里。

(每空2分)
(2)在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加热,在实验结束
时应该用()熄灭
酒精灯,并需要再重复操作。

()
()
()
()
我的整理和分析:
(1)本月中,下雨天共有()天,其中小雨()天,中雨()天,大雨()天,暴雨()天。

(2)本月中,每周的降雨量统计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