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文学常识-1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1

古体诗(古风)
绝句
五言
诗 歌
旧诗 近体诗 七言 (古典 排律 (格律诗) 诗歌)
五言
七言
词曲
新诗(现代诗歌)
律诗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 摩诘 ,盛唐时代著 名的诗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 右丞,世称王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 受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 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40岁后却常隐居蓝 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诗与 孟浩然 王孟 齐名,称为“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 ,他不仅写下 诸多绝妙的诗句,还善于属文、作画,同时对 音乐也十分精通。苏轼曾赞:“味摩诘之 诗中有画 诗, ,品摩诘之画, 。” 《王右丞集》 著 有画中有诗 。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 子美 ,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少陵野老 ,世 称 杜少陵 。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 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 称 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代表作:“ 三吏 ”、“三别”。其诗显 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诗圣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以古体、律诗见 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 。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 北宋词人。 字 少游 ,又字太虚,号 淮海居士 , 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 (1085年)进士及第。其文辞为苏轼所 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 学士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属 婉约派,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 身世之作。有 《淮海集》 。
《诗经》的表现手法
•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 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 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 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 现手法为“ 赋、比、兴 ”。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秦风 .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 我戈矛,与子同仇。(统一思想)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 我矛戟,与子偕作!(统一行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 我甲兵,与子偕行!(一起参战)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 “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 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 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 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 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 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 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 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 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 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
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使用了“兴”的手法 。
第四章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徂尔:往你家,嫁与你。徂,
往]
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渐:浸湿]
第三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声] 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迷。] 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 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的编辑与流传过程
诗经的编辑与成书
• 西周时期,诗歌开始被收集和整理 • 春秋时期,孔子对诗经进行了编辑和整理,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诗集 • 孔子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体,并赋予了每首诗一定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诗经的流传过程
• 诗经成书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 孔子将诗经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汉朝时期,诗经被纳入了五经,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 • 随后的各个朝代,诗经都被视为文学和道德的典范,得到了广泛的传颂和研究
诗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影响
西周时期,诗经是宫廷和民 间的主要文学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 诗经成为了辩 论和游说的重
要工具
• 诗歌成为了宣扬德政 和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 • 诗经的内容反映了西 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
• 各国争霸,诗歌被用 来表达政治观点和游说策 略 •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和完善
诗经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
• 诗经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 诗经的研究和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
诗经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创新
• 当代诗人对诗经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拓展 • 当代文化生活中,诗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音乐、舞蹈、影视等,形成了多种新型的文 化产品 • 当代文化生活中,诗经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渠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
政治主题
• 诗经中部分诗篇涉及政治主题,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政治的关注和思 考 • 诗经中的政治诗歌具有较强的现 实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经中的政治主题对后世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 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1. 《诗经》那可是老厉害了呀!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呢,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就好比咱现在的歌曲集一样,里面啥样的诗都有。
比如《关雎》,那浪漫的爱情描写,哎呀,真让人陶醉啊!2. 《诗经》的内容可丰富啦!有描写爱情的,哇,那情感细腻得哟!像《蒹葭》,不就把那种对心爱之人的追寻写得超好嘛!这就跟咱现在追求梦想一样,执着又动人。
3. 你知道吗,《诗经》里的诗歌形式多样得很呢!有四言的、五言的,变换着来。
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各种节目轮流登场,有趣极了!比如《氓》,长短句结合,多有意思。
4. 《诗经》的创作手法也很独特哦!什么赋比兴,真的很妙呀!就像给诗加上了魔法翅膀。
像《桃夭》,用桃花来比喻新娘的美丽,多形象啊!5. 咱可别小瞧《诗经》的影响力呀!它对后来的文学影响那叫一个深远。
可以说后面的好多作品都有它的影子,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想想那些经典作品,不都或多或少有着《诗经》的基因嘛。
6. 《诗经》的语言优美得嘞!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出深深的情感。
好比《击鼓》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哇,多经典!这语言魅力,杠杠的。
7. 《诗经》的作者那可都是民间的大才子呀!虽然咱都不知道他们具体是谁,但他们的才华那是没得说了。
这就跟现在的网络高手似的,不露声色却才华横溢。
你说《硕鼠》写得多生动!8. 《诗经》里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呢!多接地气啊。
就像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能在里面找到影子。
《七月》不就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嘛。
9. 《诗经》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去欣赏它、理解它呀,可不能让这么好的东西被埋没呀!。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文学常识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诗经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诗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社会现实,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一、诗经的背景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成书于周代初期。
在古代,诗经被视为国家的官方文集,其中的诗歌往往以歌颂、悼念、哀怨等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二、诗经的特点1.简洁明快:诗经的语言简洁明快,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体裁多样:诗经包含了风、雅、颂三种不同的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3.情感真挚:诗经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国家、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感慨和思考。
三、诗经的主题1.自然赞美:诗经中大量的内容描写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2.爱情抒怀: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歌谣和赞美,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向往和珍视。
3.社会风尚:诗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四、诗经的影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借鉴的重要素材,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
通过对诗经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文化和精神世界,感受并传承着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探索。
愿诗经的光芒永远照耀在中华文化的天空之上。
以上是关于诗经的一些文学常识,希望可以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启发和思考。
专升本《诗经》文学常识

专升本《诗经》文学常识先秦分为夏、商、周。
周分为西周(烽火戏诸侯)和东周东周有春秋、战国。
《诗经》收录春秋中叶,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包括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合称“诗经六义”“风”(160首)民歌,(15个)国家民歌。
“雅”(105首)朝廷乐歌,大雅(赞);小雅(怨)“颂”(40首)宗庙祭歌。
(周颂、商颂、鲁颂)“赋”即记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推动事物发展的动植物。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比”即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类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兴”即所谓含蓄温婉的引出想要表达的。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内容.批判统治者的腐朽黑暗。
.控诉兵役徭役的沉重。
.歌颂美好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
.赞美劳动者的辛勤与善良。
.揭示古代妇女的不幸。
开创了“弃妇诗”之先河。
《诗经》的特征.多用四言,间以杂言。
.重章叠字,一唱三叹。
.双声叠字,朗朗上口。
.押韵和谐,质朴优美。
《诗经》是了解周朝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是真情流露。
”读解:《诗》就是《诗经》,孔子之前还没有“经”之名,汉人才定的六经。
《诗经》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时期的311篇诗歌,作者属于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不同人群,作品涉及到劳动与爱情、家庭与工作、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祀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所以又被称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思无邪”的字面意思是想法没有绕弯,可以理解为《诗经》流露出的是没有经过他人转述的作者最本真的情感。
比如当孔子告诉我们《关雎》表达的是什么情感时,我们接受的已经不再是《关雎》的真情流露,而是孔子对《关雎》的真情流露了。
诗经的文学常识简介

诗经的文学常识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是记录了中国古代民族时
代和社会之间文明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变迁的精华著作,它对中国文学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诗经共有305篇,收录在《尚书》和《礼记》中,分为节、诗、不定、陈考五部。
诗经的作者并不止一个,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作者包括周公、孔子、荆轲、李斯等。
诗经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爱与情感,而且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
思想情绪,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诗经在最初几百年里未经修改,表达要点方面不够明确。
但到春秋时代,诗经就得到
了精心的改编,加强了内容的概括性,把原有明确的诗作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加精确,使之成为国内外流传甚广、具有崇高哲学意义的文学经典之作。
诗经的书写风格也极为独特,文字表达押韵,表达语言的提示特别多,作者通过神话、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以抽象精致、艺术气息弥漫的语言表达出来,极具韵味和魅力,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从抒情论证方面,受到现代学者极大的重视和追捧,其中穿插好多深刻的哲理思
想和文化观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禀承先祖优良血脉真诚情感和宏大愿景,令人深
深感叹和着迷,可以说它仍是现代文学杰作的最佳参照。
《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的文学常识1填空部分《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文学常识之诗经的创作背景和价值

文学常识之诗经的创作背景和价值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作者记载的诗歌集,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创作背景和价值深远而广泛,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经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大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当时,周天子和诸侯们为了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征伐,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周天子下令编纂一部诗歌集,既可以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功绩,也可以反映百姓的疾苦和愿望,以达到安抚民心的目的。
诗经的创作背景决定了它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农耕、狩猎、宴饮、战争等。
这些篇章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为后世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例如《蒹葭》这篇诗歌描绘了农民繁忙的田间劳作,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耕生活。
而《白日依山尽》则通过描绘狩猎场景,展示了古代人民勇敢、坚毅的精神风貌。
除了反映现实生活,诗经还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友谊、忧愁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例如《关雎》这篇诗歌以对爱情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爱情的美好与痛苦,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而《桃夭》则以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桃树的凋谢,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诗经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方面,还在于它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创作形式和艺术风格为后世文人所借鉴和模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诗经中的思想和哲理也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例如,诗经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名言,强调了民众的智慧和能力,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创作背景和深远的价值。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1. 《诗经》那可是超级古老的诗歌总集啊!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
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多经典呀!它里面的诗歌丰富多彩,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2. 《诗经》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呀,风、雅、颂,这不就跟咱们现在的歌曲有不同风格一样吗?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多美的句子呀!
3. 你知道吗,《诗经》对后来的文学影响那可太大了!就如同星星照亮了夜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样的诗句是不是特别迷人?
4. 《诗经》里的情感表达那叫一个真挚呀,喜怒哀乐全都有!好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满满都是离别的愁绪呢!
5. 《诗经》的语言多生动形象呀,简单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不是让你仿佛看到了一群小鹿呀?
6. 难道你不想好好去探索一下《诗经》的奇妙世界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神秘的美感真的让人陶醉呀!
我觉得《诗经》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去品读和欣赏呀!。
高考诗经文学常识

必修一:文学常识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先生〞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
《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三一文库()〔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一、诗经内容简介《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二、诗经创作背景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9]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
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风”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诗经》名篇有:《七月》、《硕鼠》、《关雎》、《氓》等,《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骚体诗”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
《离骚》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其中名句。
《楚辞》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是左丘明为《春秋》而作的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以时间为中心,《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4·《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史记》含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5·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操代表作:《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
6·唐诗的代表:“诗佛”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诗仙”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诗圣”杜甫《登高》《咏怀古迹》,“香山居士”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代表作分别是《马嵬》和《阿房宫赋》。
宋词的代表:柳永《雨霖铃》《望海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李清照《声声慢》《醉花阴》,辛弃疾《水龙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放派:北宋苏轼和南宋辛弃疾,婉约派:北宋柳永南宋李清照。
7·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诗经》知识点总结(3篇)

《诗经》知识点总结(3篇)《诗经》知识点总结(精选3篇)《诗经》知识点总结篇1一、词语氓蚩蚩愆期将子无怒垝垣尔卜尔筮咎言载笑载言于嗟鸠兮桑葚犹可说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罔极靡有朝矣咥笑夙兴夜寐隰则有泮玁狁不遑靡盬孔疚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信誓旦旦二、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诗经》知识点总结篇2《诗经二首》课文原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主题思想】《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一)

文学常识知识点(一)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答:《诗经》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答:《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答:《离骚》作者屈原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答:《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答:楚辞6.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答: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答:《左传》8.《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答:《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答:国别体1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答:《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答: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答:共叔段13.“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答: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答:《史记》,作者司马迁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答:《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答:《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答: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8.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答: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答: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答:王维21.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答:七言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答:“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诗经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经知识点归纳总结诗经的成书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500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的诗经还被称为《诗三百》。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诗三百》是由周武王时期的周室官员所编纂的,共计305篇。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篇章被遗失,其他篇章则进行了整理、修订或增补,最终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诗经》。
在古代,《诗经》曾有着不同的版本,其中以毛诗和毛诗外传最为有名。
毛诗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总计包括了300余首诗歌,在历代诗学家的传承下,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诗经》版本。
《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主要是以民间的歌谣和吟诵为主,以爱情、生活、家族等为题材;“雅”则是以宫廷的音乐为主,以祭祀、宴会等为题材;而“颂”则主要是以歌颂君主、祖先等为主题,是一种具有祭祀性质的诗歌。
《诗经》的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既有五言古诗,也有古曲词和长篇歌颂。
关于《诗经》,人们通常会提到它的“诗言志”、“风雅颂”、“民族风情”、“祭祀文化”等诸多方面。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经》被誉为“诗之大鼎”,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
它对后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诗经》已经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魅力依然不减。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
特别是在当代,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和研究《诗经》,因为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根。
通过研究《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之,《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通过研究《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与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成书过程《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氓》、《采薇》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氓》、《采薇》《诗经》两首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二、重要内容背诵《氓》全文,背诵《采薇》最后8句三、重要字词1、一词多义谋:(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动词,商量。
(2)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名词,计谋,计策。
贿:(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名词,财物。
(2)厚贿之。
动词,赠送财物。
(3)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动词:用财物收买。
陨:(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动词,枯萎,衰败。
(2)陨身灭国。
动词,灭亡。
罔:(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动词,没有。
(2)罔疏则兽失。
名词,渔猎用的网。
(3)罔罪而众。
副词,不。
靡:(1)靡有朝矣。
动词,没有。
(2)望其旗靡。
动词,倒下。
(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
动词,浪费。
宴:(1)总角之宴。
形容词,快乐。
(2)宴安鸩毒。
形容词,安逸,安闲。
(3)添酒回灯重开宴。
名词,用酒饭招待客人。
载:(1)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连词,又。
(2)载以牛车。
动词,装载。
(3)怨声载道。
动词,充满。
(4)春日载阳。
副词,开始。
岁:(1)岁赋其二。
名词,年。
(2)岁月如流。
名词,泛指时间,光阴。
(3)成有子九岁。
名词,年龄。
(4)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名词,年成,收成。
2、古今异义(1)氓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
如:氓之蚩蚩今义:流氓,音má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的文学常识
导读:一、诗经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二、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9]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
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
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
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
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
三、诗经历史评价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
董仲舒:“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
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朱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淫诗说。
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九都是淫诗。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鲁迅:“(《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
比奥(M·EdouardBiot):“(《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
费德林:“《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1.《诗经》的文学常识
2.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3.关于冬至的文学常识
4.关于笔的的文学常识
5.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6.文学常识
7.常识性文学常识
8.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上文是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