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806万元;农业的总产值为:2 339 238万元;种植业的总产值为:2 339 238万元;林业的总产值为19 241万元:牧业的总产值为:1 264 028万元;渔业的总产值为:1 051 452万元;青岛市在第二产业的构成方面,主要包括了: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工业等。在2010年创造的生产总值为:2 758. 62亿元;占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48.7﹪,其中重工业占到:61.3﹪,轻工业的比重为:38.7﹪,这说明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整个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的构成方面,2010年第二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758.62亿元,为2009年的112.6﹪,;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 454. 19亿元,为2009年的112.3﹪;建筑业增加值为:304.43亿元,为2009年的115.3﹪;在第三产业方面,青岛市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的非一二产业。在2010年创造了2630.58亿元的总产值,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3.3﹪,生产总值增速从2006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为15.6﹪,是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青岛市应该,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大力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坚持强化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示范带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全国蓝色经

济发展先行区; 发挥海洋产业基础优势与海洋科技聚集优势,引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 依靠高技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提升蓝色经济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促进海洋环境生态平衡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纵览青岛市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 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但由于第三产业起步较晚, 资源配置集中在工业化方面, 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模式。(1)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 2006 年青岛人均GDP 约5349 美元, 产业发展属于准工业化地区的传统工业化末期, 结构水平与发达地区1960 年和中等收入地区1980 年的水平较接近。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与61% 的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2004~2006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1. 2% 、30. 16% 和44. 24%, 虽然整体呈现上升, 但波动较大。

(2)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低,青岛产业结构合理性较低,朝阳产业比重小; 产业整体竞争力较经济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 产业体系中存在一定比例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 产业地位

不断上升; 青岛的产业整体增长优势较弱。

(3)从三次产业构看, 青岛第一产业结构较完善, 但竞争力差; 第二、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上海和深圳等经济较早发展的城市,但是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竞争力方面, 尤其是建筑业方面青岛竞争力较高; 综合各产业的整体增长优势, 青岛第一产业优势

明显, 建筑业优势较大, 但其他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优势。

( 4)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差, 青岛资源和能源集约化水平不高, 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是世界先进水平的4 倍, 万元GDP 综合能耗为0. 94 吨标准煤, 亿元工业产值耗原煤是上海的4 倍, 耗油是上海的119% , 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