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药方
一、内服方1.双石方云母石120g ,三棱、莪术、土鳖虫各90g,阳起石、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大黄各60克,枳壳30克上药共研细末、饭糊为丸,每日3次,每次18克,吞服。
具有温肾祛寒,破血逐淤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2.蛇莲地鳖汤百花蛇舌草、半支莲各60克,苡仁3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龙各15克,党参、莪术各12克,土鳖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红花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作用3、益气养阴煎黄芪、天花粉各15克,党参12克、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丹皮、鹿角霜、生地各9克,木香、佛手各6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养阴作用。
可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4、健脾汤党参、黄芪各30克,仙鹤草20克,枸杞、女贞子、谷芽、麦芽各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厚朴9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健胃和脾,补养气血,滋补肝肾作用。
6、郭氏抗-方生黄芪、山药、土茯苓、益母草、水红花子、女贞子各30克,党参、黄精、当归、白术、枸杞子、茜草、急性子各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补血,补益脾胃作用。
7、肠覃汤香附15克、茯苓12克、乌药、小茴香、川楝子、橘核、荔枝核、莪术各9克,艾叶、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温经散寒、祛湿散结作用。
8、消症散(1)号方:乌梅、红花、龟板、川芎、鳖甲、地龙各60克,海藻、玳瑁各40克,露蜂房、鸦胆子、乌贼骨各30克。
分三次按药顺序置陈古瓦上,再覆盖一瓦,以武火煅焦,共研细末,分120包,1日2次,每次1包。
(2)号方:蟾蜍1克,分剪成120小块(约如1/3芝麻大),每日2次,每次一小块,与(1)号方同服。
(3)号方:蜂皇浆120克或蜂蜜360克,每次以浆1克或者蜜3克加半杯水送服(1)(2)号方药。
具有扶正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9、玉米须饮牛角胶、玉米须各30克,蜀羊泉、炒白芍、两头尖、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醋莪术、生熟大黄、鹿角胶各10克,水蛭、虻虫、鼠妇各6克。
常用抗肿瘤中药 研究概况
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A.扶正B.养阴C.驱邪D. 活血正确答案:A肿瘤患者本身存在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
早期以()为主,中晚期患者还存在着明显的虚象。
A.正虚B.邪虚C.邪实D.正实正确答案:C“癌”字首先出现在以下哪本著作中()。
A.《中臧经》B.《难经·五十五难》C.《卫济宝书·痈疽五发》D.《丹溪心法》E.《梦溪笔谈》正确答案:C三棱来源于()。
A.泽泻科B.莎草科C.毛茛科D.黑三棱科正确答案:D黄精属于以下哪种治法的中药()。
A.清热解毒B.以毒攻毒C.活血祛瘀D.扶正固本正确答案:D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
A.花蕾B.花C.花萼D.苞片正确答案:B天南散结消肿宜()。
A.牛胆汁制B.猪胆汁制C.制D.生用正确答案:D紫河车属于以下哪种治法的中药()。
A.清热解毒B.以毒攻毒C.活血祛瘀D.扶正固本正确答案:D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首载肿瘤专方50余首,方中突出虫类药、剧毒药及攻痰化瘀药的使用,并应用()法治疗癥瘕积聚。
A.针B.针法和灸C.灸D.拔罐正确答案:C()是一种倍半萜类衍生物,是斑蝥抗癌的有效成分。
A.斑蝥素B.树脂C.脂肪D.皂苷正确答案:A。
中药对抗肿瘤细胞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抗肿瘤细胞的治疗作用研究近年来,肿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健康难题。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和手术存在许多副作用,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因此,人们对于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肿瘤,且副作用较小的替代疗法越来越关注。
在这方面,中药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疗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对抗肿瘤细胞方面的治疗作用,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几种代表性中药及其作用机制。
一、中药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方面的研究1.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和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具有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分裂的效果。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研究发现,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其凋亡。
此外,当归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3. 苦参:苦参是一种中药果实,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苦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二、中药在增强免疫活性方面的研究1. 蒲公英:蒲公英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研究发现,蒲公英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提高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2. 鸡内金:鸡内金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鸡内金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
三、中药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方面的研究1. 当归:当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保护骨髓细胞,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同时,当归还可以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理体力和增强免疫力。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肿瘤中药有哪些?
抗肿瘤中药有哪些?
不管是哪一种肿瘤,对人们的生命威胁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治疗方式,有一些中药对抗肿瘤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牛黄、射干或者是山豆根,都是抗肿瘤的中药。
1、牛黄
入心肝二经,苦甘寒清热解毒、镇惊、祛痰开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抗癌解毒利胆作用,适应症常见各种癌瘤,脑瘤、肝癌、肺癌、白血病,用量 0.3~0.6g 。
2、射干
苦寒入肺肝二经,清热解毒、利咽消痰,对S180有抑制作用。
适应症喉癌,扁桃体癌,食管癌,咽喉癌、肺癌等。
用量 9~15g 。
3、山豆根
苦寒,入心肺大肠三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
山豆根生物碱有实验抗癌作用,广山豆根S180,S37,S14和大鼠的实体型,腹水型,吉田肉瘤以及腹水型肝癌均有抑瘤作用。
适应症喉癌,食管癌、扁桃体癌,胃癌及肝癌等、主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甙、黄酮类衍生物及酚类化合物。
北豆根主要含蝙蝠葛硷、粉防己碱、山豆根碱等。
4、马勃
辛平入肺经。
轻宣肺气,清热解毒、利咽止血,对皮肤真
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舌癌、咽喉癌、肺癌食管癌及扁桃体癌等用量3~9g(包煎)。
10大抗肿瘤中草药
10大抗肿瘤中草药
癌症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不同类型的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传统中草药作为一种自然疗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过程中。
以下是10大被认为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1.黄芪: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益肺、扶正固元的功效,可促进免疫系统
的功能,帮助身体抵御癌细胞。
2.三七: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降压等功效,在辅助肿瘤治疗中具
有一定的效果。
3.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调经、滋补养血的作用,可帮助改善癌症患者的
贫血情况。
4.青蒿素:青蒿素是来自青蒿草的一种有效成分,被证明在治疗疟疾的
同时也对某些癌细胞有毒性作用。
5.琼花:琼花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能够帮助减缓癌细胞生长。
6.人参:人参被广泛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癌症患者增强
抵抗力。
7.苦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某些类型的癌症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
8.黄连: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被认为在肿瘤治疗中有
一定的帮助。
9.甘草:甘草有平喘、解毒等功效,可以辅助化疗过程中的身体调理。
10.香薷:香薷具有消肿、理气等作用,对一些癌症症状如气滞血瘀等有
一定缓解作用。
这些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一些科学研究中也获得了一定的证据支持其有抗肿瘤作用的观点。
然而,使用这些中草药时应该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抗癌中草药制剂pdf
抗癌中草药制剂pdf
抗癌中草药制剂是指利用天然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来对抗癌症的药物制剂。
中草药在抗癌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一些中草药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癌中草药制剂:
1.青蒿素:青蒿素是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治疗疟疾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青蒿素还被广泛研究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子宫颈癌、结直肠癌等。
2.三七:三七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具有抗肿瘤、抗血栓、抗氧化等作用。
三七制剂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相关症状,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3.灵芝:灵芝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研究表明,灵芝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当归:当归是一种具有补血、调理月经的常用中草药。
在中医治疗癌症中,当归常被用于调理气血、增加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抗癌中草药制剂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不能替代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抗癌中草药制剂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使用,并建议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于使用中草药制剂的患者,也应该密切关注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中药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包括它们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青蒿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青蒿素一般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半夏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和癌前病变。
半夏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半夏一般以煎剂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每次用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
当归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
当归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当归一般以煎剂或口服液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四、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等疾病。
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黄芪一般以口服的形式使用,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天然黄金”。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和提高机体抵抗力。
冬虫夏草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一般以煮汤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和疗程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肿瘤中药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2.注意个体差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3.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药物;4.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5.定期复查,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
有抗肿瘤功效的中草药
有抗肿瘤功效的中草药有红豆杉,人参,冬虫夏草,这些中草药中含有的成分都有一定的抵抗肿瘤的功效。
有抗肿瘤功效的中草药:
1、红豆杉:红豆杉中含有着紫衫醇,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肿瘤以及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迁移的功效,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的物质。
2、人参:人参是中药抗放化疗毒副作用中较为成熟的一种。
从药理学上来讲,人参在增强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疗效的同时,还有一定程度减轻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的功效,并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3、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常见的药用于抗肿瘤提高免疫,提高细胞能力,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呼吸系统,改善肾脏功能,提高造血功能,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等。
抗癌中药抗癌效果极好的十大常见中药
抗癌中药抗癌效果极好的十大常见中药癌症一直是直接危害我们性命的疾病,很多人听到就害怕,其实很多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发现的早,还是可以治愈的。
而且很多中药也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类型癌症常见中草药分类吧。
目录1、常见抗癌中药2、解毒抗癌的中药3、软坚散结抗癌的中药4、活血化瘀抗癌的中药5、化痰抗癌的中药6、利水渗湿抗癌的中药7、扶正抗癌的中药8、止痛抗癌的中药9、止血抗癌的中药10、抗癌中药配方十大常见抗癌中药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影响下,使得癌症成了当今社会导致死亡抗癌等方面一直被业内认为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攻克癌症的方面被寄予很大希望。
一、灵芝灵芝,甘、平。
益精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滋养强壮,补虚抗癌。
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
[别名]瑞草、菌灵芝。
子实体含灵芝三的首位病因,严重的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不过,中药在妨碍萜、灵芝多糖、蛋白质、有机锗、微量元素硒、灵芝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治白血病的作用。
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能保护癌症患者体内正常细胞的DNA 不再氧化、被癌化,防止癌细胞的再生。
灵芝能增强癌症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包括胸腺、脾腺、骨髓造血机能、红血球、白血球等整个免疫系统的功增加免疫细胞,尤其是专门对付癌细胞的 Tc 杀手细胞、自然杀手细胞 (N.K 细胞 )和巨噬细胞的质与量。
能激发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细胞激素的自体生成而达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灵芝能够使得癌症病人的身体得到放松,更加有利于睡眠休息和饮食。
灵芝还能够增加癌症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具有非常好的镇痛、镇痛、镇静的作用。
二、红豆衫红豆衫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枝、叶、皮、根可提取昂贵抗癌药物紫杉醇。
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
抗癌中草药39种
抗癌中草药39种抗癌是当今世界上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传统医学中,草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中也包括肿瘤。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许多人仍然倾向于寻求自然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抗癌中草药的使用,介绍39种草药及其药理作用。
一、中草药及其医学作用1. 黄连(Coptis chinensis):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癌细胞的死亡。
3.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4.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可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5.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具有抗炎、抗凝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6. 甲鱼板(Trionyx sinensis):被认为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7. 茵陈(Artemisia annua):含有特殊的化合物青蒿素,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一些癌症类型。
8. 秦艽(China root):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制剂中,据称具有抗肿瘤和抗癌作用。
9.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10.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11. 猫爪草(Uncaria rhynchophylla):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治疗癌症有益。
12. 秋水仙素(Colchicine):一种从秋水仙提取的草药,已被证实对某些癌症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3. 牡蛎(Ostrea gigas):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14. 五加皮(Acanthopanax senticosus):被广泛用于传统中药中,据称具有抗肿瘤和抗癌作用。
常用抗肿瘤中药简介
➢ 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机 制与抑制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相关。
元胡
元胡
➢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 ➢ 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止痛。 ➢ 抗肿瘤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镇痛、
噬细胞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
麦冬
麦冬
➢ 药材基源: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 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 抗肿瘤作用机制:1、麦冬皂苷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及侵袭,抗转 移
茯苓
茯苓
➢ 药材基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安徽、云南 、湖北。
➢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 功效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抗肿瘤作用机制:通过激活巨噬细胞 和T、B 淋巴细胞,激活网 状内皮系统和补体,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夏枯草
夏枯草
➢ 药材基源: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 南 、湖北。
防风
防风
➢ 药材基源: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 、四川、内蒙古等地。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 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惟以 实而酯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
➢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 功效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调节纤溶作用,从而降低肿瘤组织的侵袭转移能力;调节免疫功 能。
红景天
红景天
➢ 药材基源:是红景天的根。主产于西藏、四川、吉林等地。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中草药
常用抗肿瘤药中草药一、按肿瘤的分类划分:1、食道癌:白术、莪术、威灵仙、瓜蒌、丝瓜络、生半夏、红枣。
2、胃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旱莲草、鸡内金、猴菇菌。
3、肝癌:半枝莲、龙胆草、郁金、川楝子、茵陈、穿山甲、鳖甲、人参。
二、按药性划分:1、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公英、地丁、野菊花、大青叶、蚤休、鱼腥草、黄连、黄芩、黄柏等。
2、活血化瘀:川芎、丹参、姜黄、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三七、泽兰等。
3、花坛软坚散结:半夏、桔梗、旋复花、川贝、浙贝竹茹、海藻、昆布等。
4、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茯苓、山药西洋参等。
5、补血药:当归、熟地、何首乌、白芍、龙眼肉。
6、养阴药: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百合、枸杞子、女贞子等。
7、补阳药:巴戟天、肉苁蓉、锁阳、续断、益智仁、杜仲、补骨脂等。
8、解表药:桂枝、荆芥、白芷、柴胡、升麻、薄荷。
9、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火麻仁。
10、芳香化湿:苍术、砂仁、白蔻。
11、利水渗湿:茯苓、车前子、猪苓、茵陈、防己、泽泻、木通等。
三、按作用机制1、细胞毒:青黛、斑蝥、冬凌草、莪术、山慈菇。
2、诱导分化:砒霜、葛根、乳香、人参、桂皮。
3、诱导调亡:丹参、斑蝥、大蒜。
4、扶正抑瘤:补益类抗癌药。
四、治疗癌前病变:大蒜、北沙参、冬凌草、苦参、广豆根、刺五加,具有抗突变、抗促癌,为食道癌二级预防药物。
四、一辈子孤单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自由,那我们就是幸福的。
许多长久的关系都以为忘记了当初所坚持与拥有的,最后又开始羡慕起孤单的人。
二十四、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
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二十五、有时,爱也是种伤害。
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二十六、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二十七、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
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抗肿瘤中药药方
1 / 9一、内服方1.双石方云母石120g,三棱、莪术、土鳖虫各90g,阳起石、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大黄各60克,枳壳30克上药共研细末、饭糊为丸,每日3次,每次18克,吞服。
具有温肾祛寒,破血逐淤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2.蛇莲地鳖汤百花蛇舌草、半支莲各60克,苡仁3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龙各15克,党参、莪术各12克,土鳖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红花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作用3、益气养阴煎黄芪、天花粉各15克,党参12克、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丹皮、鹿角霜、生地各9克,木香、佛手各6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养阴作用。
可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4、健脾汤党参、黄芪各30克,仙鹤草20克,枸杞、女贞子、谷芽、麦芽各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厚朴9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健胃和脾,补养气血,滋补肝肾作用。
6、xx抗-方生黄芪、山药、土茯苓、益母草、水红花子、女贞子各30克,党参、黄精、当归、白术、枸杞子、茜草、急性子各15克。
2 / 9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补血,补益脾胃作用。
7、肠xx香附15克、茯苓12克、乌药、小茴香、川楝子、橘核、荔枝核、莪术各9克,艾叶、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温经散寒、祛湿散结作用。
8、消症散(1)号方:乌梅、红花、龟板、川芎、鳖甲、地龙各60克,海藻、玳瑁各40克,露蜂房、鸦胆子、乌贼骨各30克。
分三次按药顺序置陈古瓦上,再覆盖一瓦,以武火煅焦,共研细末,分120包,1日2次,每次1包。
(2)号方:蟾蜍1克,分剪成120小块(约如芝麻大),每日2次,每次一小块,与(1)号方同服。
(3)号方:蜂皇浆120克或蜂蜜360克,每次以浆1克或者蜜3克加半杯水送服(1)(2)号方药。
具有扶正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9、xx饮牛角胶、玉米须各30克,蜀羊泉、炒白芍、两头尖、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醋莪术、生熟大黄、鹿角胶各10克,水蛭、虻虫、鼠妇各6克。
抗肿瘤中药药方
本膳具有健脾益肺,开胃壮神作用,适用于术后。
xx中的多糖对—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xx煲鸡蛋
桑寄生30克,鸡蛋2个,清水适量。桑寄生洗净后切片,与鸡蛋同煮熟,取蛋后再煮3-5分钟。
补益肝肾,养血安神作用,适用于小腹部肿块固定不移者。桑寄生对于肿瘤病人的浮躁不安,心情不佳等精神亢奋者=症状疗效尤冷水适量。
猪肉切成细丝,鱼肚浸泡1天后,也切成细丝。两者同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冷水煮成粥,用盐调味,即可食用。
本膳补中益气,养血滋阴,适用于卵巢肿瘤消瘦虚弱、不思饮食者。鱼肚性味甘平,补益肾精,滋养筋脉,散瘀消肿,止血解毒作用。
4、参芪健脾汤
猪排骨300克或整鸡1只,党参、山药各18克,枸杞15克,桂圆肉14克,高丽参、黄芪、当归各10克,陈皮5克,清水适量。高丽参、黄芪等中药洗净后放入布袋中扎口,和排骨或鸡一起加水炖煮,先大火后小火,煮2—3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即可。
2、大黄外敷剂
大黄、侧柏叶各6克,黄柏、泽兰各6克,薄荷1.5克。共研细末,加酒少许,调至糊状。
外敷腹部,每晚睡前敷至第二日,每日一次。
本方有清热消肿,活血抗瘤作用。用于卵巢瘤热瘀内结型患者。大黄清热凉血,活血抗肿瘤,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三、其他治疗方
莪术油注射液
莪术制剂。每支10毫升,内含莪术总挥发油0.1克。
解毒化浊,行淤散结水煎服,每日1剂
15、地鼠蝗牛汤
白毛藤、两头尖、当归、生地、熟地各25克,莪术、生大黄、熟大黄、炒白芍、鹿角胶各15克,水蝗虫、鼠妇虫各10克,玉米须、牛角鳃各50克
补肾解毒,活血祛瘀,破结水煎服,连服10剂,停服3天再服。
16、化症丸
二十种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机制分析
二十种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机制分析肿瘤是一种主要由恶性细胞组成的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发展了许多类型的抗癌治疗药物,其中有不少利用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治疗。
本文将探讨二十种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机制分析。
一、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中药材,一直被用来治疗不育症、高血压和肥胖症等。
而且它还有着很强的抗癌作用。
薏苡仁中所含的β-谷甾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而且对人体非常安全。
二、黄芪黄芪是一种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中药。
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黄芪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中的多糖和皂苷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同时,黄芪还可以降低化疗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增强化疗的疗效。
三、荆芥荆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的药材。
研究证明,荆芥中的化合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荆芥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
四、桑白皮桑白皮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其中的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降低癌病患者的死亡率。
此外,桑白皮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缓解疼痛和其他癌症相关症状。
黄精中所含的次黄嘌呤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这些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黄精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癌药物。
六、天花粉天花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天花粉还富含黄酮苷和类黄酮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此外,天花粉的多糖成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七、半枝莲半枝莲中所含的沙扁豆甾醇等活性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半枝莲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癌痛和其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石斛石斛可促进人体内生物合成,增强免疫功能,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中的人参皂苷Rg3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
抗肿瘤的中草药
抗肿瘤的中草药关于《抗肿瘤的中草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些中草药材在抗肿瘤层面的实际效果是比较好的,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这种药品在防止肿瘤,医治肿瘤层面的实际效果都很好,具备清热去火,泻下逐水这些的功效,这些方面的中草药材比较多,较为普遍的有猫人参,此外山慈菇、石上柏这些全是较为普遍的有抗肿瘤功效的一些中草药材。
抗肿瘤的中草药材1、猫人参: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苦;涩;凉。
具备清热去火;消肿之功,是江浙一带中医常见的抗肿瘤中药材。
可用以治疗肝癌、胃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多样肿瘤。
2、山慈菇: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有清热去火、消肿消结防癌的功效,其成分秋水仙碱片以及化合物能抑止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关键用以乳腺癌、何杰金氏淋巴瘤、,对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肺癌、鼻咽癌等也是有一定的功效。
3、石上柏: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具备清热去火、活血祛瘀、消肿防癌的功效,为临床医学常见的抗癌中草药,试验说明石上柏黄酮能抑止小白鼠肉瘤—180 肿瘤体细胞。
临床医学上关键用以肺癌、肝癌、鼻咽癌、喉癌、消化系统癌、宫颈癌、乳腺癌等肿瘤。
4、龙葵: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具备清热去火、活血化瘀消肿、有利排尿、防癌的功效。
试验科学研究证实,其成分有抗宫颈癌14、肉瘤180、艾氏肝腹水癌的功效。
关键用以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恶变肿瘤,尤适合于癌性胸腹水的医治。
5、白花蛇舌草: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具备清热去火、清热利湿消肿、活血止痛、防癌的功效,可普遍用以各种各样恶变肿瘤,临床医学多用以热毒、湿痰、淤阻互结的肿瘤病人。
其防癌的药用价值具体表现在能使肿瘤细胞核分裂,明显抑止有丝分裂,使瘤体转性、坏死。
6、半枝莲:归属于清热去火类抗癌新药,作用为清热去火、散瘀活血、利湿、消肿、防癌。
可用以各种各样癌症,关键用以多种多样消化系统肿瘤,以印证寒湿蕴结症型者更为常见。
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哪些一.冬虫夏草(《本草从新》)[来源] 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 Sacc.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Hepialus varians Staudinger幼虫的尸体。
[性味功效] 甘,温。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含蛋白质、20种氨基酸、17种无机元素、脂肪、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菌素、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维生素B12、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硬脂酸等。
[主要药理] 冬虫夏草所含的虫草素能抑制小鼠白血病L5187的细胞系的核酸合成;从而攻击肿瘤细胞,发挥抗癌活性。
冬虫夏草提取物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而不增加其毒性。
此外,本品尚有雄激素样、镇静、催眠、降低血清胆固醇、降压、平喘、止咳、祛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 《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本草纲目拾遗》:“潘友新云治膈症,周兼士云治蛊胀。
”临床常用治肺癌、喉癌等癌瘤中属肺气不足、肺肾两虚、正气衰弱者。
1.治肺癌①冬虫夏草10g,麦冬15g,石斛15g,生地15g。
泡水当茶饮。
(《中药新用》) ②冬虫夏草、旱莲草、麦冬、党参各15g,百合、玉竹、瓜蒌、夏枯草各20g,北沙参、元参、半枝莲、薏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藕节、猫爪草、黄芪、茅根、鳖甲、生牡蛎各30g,川贝10g。
水煎服。
(《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③人参100g,冬虫夏草60g。
研末分次吞服,每次10g。
〔《江西中医药》1998;(4)〕2.治喉癌:太子参、生地、女贞子各15g,沙参、丹皮、旱莲草、白芍各10g,甘草、冬虫夏草、川贝母各5g,木蝴蝶3g,青果适量(单独噙咽)。
日夜各服1剂,每剂每隔2小时少量呷服1次,直至药尽。
(《抗癌良方》) 此外,本品内服还用治肾阳不足所致的阳萎、遗精、腰膝痠痛,肺肾两虚所致的久咳虚喘,肺阴不足所致的劳嗽痰血以及自汗畏寒等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 ,有人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肿瘤发病率比1977年增加15%以上。
由于肿瘤患者人数呈总体上增加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抗肿瘤药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12% ,大大高于全球其它大类药物的年平均8%的增长。
40余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逐步形成,中药在控制肿瘤、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在肿瘤的癌前病变、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我国是天然药物大国,应用中草药治病历史悠久,抗肿瘤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使这类药物备受患者青睐。
本文重点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劳欲内伤等。
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正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血)虚、气阴(血)两虚,邪实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等。
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抗癌)。
由于恶性肿瘤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所以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二、中医指导下的中药应用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用药方式:①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②专病专方,多为院内制剂;③单方、土方、验方。
以前两种为主,剂型主要是汤剂。
中药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工作:①筛选抗癌复方、单方;②抗癌中药的药效、毒理研究;③探讨作用机理;④对比中西药疗效;⑤抗癌中成药的制剂研究。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①抗突变作用;②直接的细胞毒作用;③免疫增强作用;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三、开发治疗恶性肿瘤中药的优势笔者查阅了1999~20006年的中文期刊,有关该方面的报道有上千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如下作用:①增效减毒。
即提高放、化疗的疗效,改善生命质量,减轻痛苦,延缓生命,增强免疫力,稳定病灶,抑制病灶的发展和转移。
②增效增敏。
不仅可使疗效进一步提高,而且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产生同样的效果,以及使原来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在应用中药后有效。
中药新药开发将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加入WTO后,我国化学药品研究开发要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加强对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是提高我国新药研究开发水平的突破口,国家已经出台了优先发展中药的相关政策。
二是由于化学药品对诸多疑难病、现代文明病等的力不从心及其耐药性、毒副作用和高额研发费用等的困扰,天然药物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新品已经形成国际趋势。
近年来从天然药物中开发出的新药比重越来越大,抗癌药物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额以每年7%~10%的增长率增长,但是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在市场上的份额从1991年的80%下降到1998年的26%左右。
中药源于自然,药源广,品种多,对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且目前国际上对中药的限制逐渐放松。
如FDA已经对有关中药的法规进行修改,不再要求中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
四、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已有多种中药材提取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如苦参碱、马蔺子甲素、斑蝥酸、鸭胆子油、华蟾素、康莱特等投入市场,并占据相当的市份额。
爱迪(爱迪含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多种成分)得力生、复方苦参注射液等功能是清热解毒,适应于原发性肝癌、肺癌、肠癌、鼻咽癌、泌尿系统肿瘤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及术后的巩固,能提高免疫功能。
平消胶囊和平消片能缓解肿瘤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日均费用也较低。
安康是高效广谱复方抗癌新药,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可治疗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等十几种肿瘤。
安卡含马蔺子甲素,为国家创新药物,是卫生部批准的唯一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能显著提高肿瘤的全消率,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不增加急性放射反应,不良反应少,高效低毒。
我院就诊的癌症患者中约有50%使用中药,约有40%使用抗肿瘤中成药,这除了与肿瘤发病率上升有关外,还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案的多元化和日趋成熟有关。
2004年版《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中抗肿瘤和肿瘤辅助中成药为33种,而2005版则增加到43种。
可见抗肿瘤中成药发展非常迅速,也成为抗肿瘤药物市场的主角。
五、存在问题西医放、化疗、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但毒副作用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等。
中药虽毒副作用小,但疗效力度不够。
药物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而合理用药的涵义是从大卫生观角度出发,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从而达到以最小的卫生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但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西医医生应用过于西药化,缺少辨证论治,难免影响疗效,造成药物资源浪费,甚至出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补益类中成药可以加重癌症出血、腹胀、纳差、便秘;有些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类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事件等。
我们要强调的是,出现这些负面现象,并不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而是不能合理诊治和应用中药所致。
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反而,否定中医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特色和作用。
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策略结合肿瘤转移的现代研究,探讨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治疗思路与方法:认为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治疗应着眼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微循环障碍,拴制血栓形成,减轻组织水肿,增强药物直接抑杀癌细胞的作用,同时将肿瘤转移的病机归结为虚、瘀、毒、痰、湿等方面,提出了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扶正培本法、活血化疥法、清热解毒法、化湿利水法、软坚散结法、以毒攻毒法等,并对当前抗肿瘤转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1]。
近年来,国外在肿瘤转移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阐明了转移的某些具体环节和机理,研制出预防转移的药物,如丙亚胺、碳酰胺一氨基一咪唑等,但至今尚无一种广泛用于临床预防转移的药物。
因此,积极探讨中医药预防肿瘤转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努力开发防止转移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现代医学对肿瘤转移研究的进展及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某些成果,仅就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治疗思路、治疗方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浅谈个人的认识和设想。
1.现代医学对肿瘤转移的过程、相关因素的阐明及治疗策略的提出,为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提供了研究思路现代医学认为,肿瘤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侵袭邻近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穿透基底膜,浸润周边组织,在继发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瘤。
其中,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基质降解酶、转移的信息传导、癌基因缺陷、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等)都涉及转移过程,而针对转移不同环节制定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迁移机制、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抗粘附、阻断信息传递、抑制血管生成等已取得成效。
肿瘤转移机制固然复杂,但可以认为转移克隆形成是肿瘤与宿主间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既包括了肿瘤因素,如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也包括了宿主因素,如器官组织的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器官组织所产生的调节作用。
肿瘤发生至转移形成并非轻而易举,有实验表明,每克瘤组织24H可向血中释放(3.2X1.4)×lo6)的瘤细胞,但最终能存活并形成·转移瘤的不足1%[2]。
瘤细胞一旦进入脉管,必须逃逸宿主免疫细胞的攻击和血压、血液旋流的物理性冲击等,绝大部分癌细胞会死亡。
分析血液和淋巴循环中不利于肿瘤细胞生存的条件(微循五结构、功能、凝血、抗凝因素等),寻找宿主血液循环中可靠借助的抗转移因素,如免疫活性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杀伤性T细胞等),开拓和应用患者自身存在的免疫系统,在当今抗肿瘤转移治疗策略中具有良好、广泛的应用前景,也为中医药的抗肿瘤转移治疗提供了思路与线索。
2 祖国医学对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灵枢·百病始生》篇云:“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留者,瘤也。
此(可能)为祖国医学对肿瘤转移的最早记载。
历代医家对转移的病机认识,主要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和正气内虚等方面。
现代中医学者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对肿瘤转移复发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
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科徐振哗等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中药扶正则可提高癌症免疫功能和减少肿瘤细胞表面活性物质[3]。
邱佳信等认为消化道肿瘤处于脾虚状态特别多,健脾益气则可控制肿瘤的转移复发[4]。
北京中医院郁仁存认为,肿瘤转移复发与人体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亏虚以及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等内环境失去平衡有关,并认为瘀血内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液高凝状态)是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活血化瘀药物对防止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5]。
刘字龙等认为复发与转移因素中,正气亏虚、正不抑邪是决定因素,加之痰、瘀、毒相互胶结,肝郁脾虚促进了转移的发生。
故将扶正培本、祛邪攻毒、化痰散瘀、疏肝解郁诸法有机结合,将更为有效地控制癌的复发和转移[6]。
3 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方法3.1 扶正培本法: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使免疫活性细胞难以识别、杀灭存在于血液微循环中具有转移能力的癌细胞,导致转移的形成。
扶正培本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各种抗癌细胞、因子活性,主要包括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淋巴细胞活性,提高NK细胞、LAK细胞活性等,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及因子对血液中癌细胞的攻击能力,尽可能地多杀灭癌细胞。
另外,组织局部免疫功能的增强,可减少从原发灶脱离并进入循环中的癌细胞数量,从而控制或减缓转移灶的形成和发展。
扶正培本药物还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内分液体液的调节功能、调节细胞内cAMP含量及cAMP/cGMP的比值等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扶正培本法是中医药抗转移治疗最为重要的方法。
此法可贯穿于肿瘤防治的全过程。
具体方法包括益气补血、养阴生津、滋阴填精、温阳补肾、健脾养胃、柔肝养肝等,重点在于健脾益肾。
3.2 活血化瘀法:有关肿瘤血痴证的研究已证实,肿瘤患者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性改变。
血液高凝状态的存在,使微血管内容易形成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微血栓,从而使癌细胞被化学药物、免疫活性细胞杀灭。
在转移过程中瘤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的粘连、转移灶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也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占重要地位它的聚集对癌转移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活化化瘀药物具有直接抑杀肿瘤细胞、改变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抗凝、抑制血.小板活性、促纤溶、抗血栓、消除微循环障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