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精编解析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六 《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六《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学习本文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借鉴引用及其他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4、领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是杜牧的名句,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明皇为了讨美人欢心,派人千里迢迢马不停蹄运送荔枝,荔枝到了,美人笑了,可是谁又想到这一筐荔枝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为此杜牧写诗嘲讽了统治者的奢侈。
如今,吃荔枝已不是难事,荔枝的美味也不再只有皇亲贵族才能品尝,但荔枝好吃树难栽。
今天我们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
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题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四、文体知识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字词正音褐(hè)色红缯(zēng)绡(xiāo) 瓤(ráng)龟(jūn)裂醴酪(lǐlào)绛囊(jiàng náng)贮(zhù)藏宠(chǒng)幸妃(fēi)粤(yuè)襄(xiāng )阙(què)下啖(dàn)萌蘖(méng niè) 渣滓( zhāz )六、初读感悟1、阅读课文,概括段意粗读课文后,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2024最新-语文版《南州六月荔枝丹》重难点分析(3篇)
语文版《南州六月荔枝丹》重难点分析(3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语文版《南州六月荔枝丹》重难点分析(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篇一张正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 了解引用这一说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4. 品读鉴赏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重点:1. 引用等说明方法。
2. 本文的结构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2. 点拨法3. 竞赛激励法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2. 实物投影仪六、教学步骤:课前准备一张白纸一、导入[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
(请同学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贾祖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这个地方就是——海宁。
他1901年出生于我们海宁的黄湾(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黄湾的同学,你尤其应该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每个海宁人都应该为贾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
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
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六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能够分析并理解古诗词的诗意和意境;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讲解、讨论、个人思考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获取、交流和探究;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个性表达,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3. 引导学生珍惜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二、教学内容南州六月荔枝丹三、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2. 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与思考四、教学难点1. 融汇诗歌与文化内涵2. 自主思考与个性表达能力五、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2. 讲解3. 讨论4. 个人思考与表达六、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感想,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及其原因。
2. 学习(30分钟)1)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10分钟)2)讲解和解读古诗词的诗意和意境;(10分钟)3)让学生讨论南州六月荔枝丹令他们联想到什么,又有什么情感和思考;(10分钟)3. 练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自己对南州六月荔枝丹想到的内容、情感和思考;(15分钟)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10分钟)3)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思考。
4. 结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感悟,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注重语言和文化融合,让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探究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注重个性表达,鼓励学生理性思考、个性表达,培养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因此,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文化知识、表达能力和探究思维等方面的提升,达到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六《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含解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红缯(zēnɡ) 醴酪(lǐ) 渣滓(zi) 龟裂(jūn)B.粗糙(zào) 薄荷(bò) 逼真(bī) 绚丽(xuàn)C果壳(ké) 果梗(ɡěnɡ) 浸渍(zì) 口腹之好(hào)D.日啖(dàn) 贮藏(chǔ) 适宜(yí) 荔枝核(hé)【答案】C(A项中“滓”应读zǐ;B项中“糙”应读cāo;D项中“贮”应读z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罪孽殉私膜如紫绡不了了之B.外壳瓤肉莹白如冰雪广证博引C.浆液荷瓣卢橘杨梅幅员广阔D.禁御迁怒密移造化因地治宜【答案】C(A、徇私,B、广征博引,D、因地制宜)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答案】C (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
)4.下列有关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南州六月荔枝丹”出自明朝陈辉《荔枝》一诗。
B.本文与同平实说明文不同,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趣味,属于文学小品。
C.“通常”“大多数”“有的”“少数”等限制语的运用,增强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诗文、故事和史料方面。
【答案】B(文学小品有误,应属科学小品。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B.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C.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这就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答案】B(句末的句号在引号内。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解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解析》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看看《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荔枝成熟的时间和样子。
说六月的时候,荔枝就红啦,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树上,可好看啦!
课文里还讲了荔枝的外壳,上面有好多小疙瘩,摸起来糙糙的。
这让我想到了我摸树皮的感觉,也是有点糙糙的。
还有荔枝的果肉,白白嫩嫩的,像个胖娃娃。
一咬下去,甜甜的汁水就流出来了,可好吃啦!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想吃荔枝啦?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解析》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还讲了荔枝的果核。
有的果核小小的,就像一粒米;有的果核大大的,像个小鸡蛋。
作者还告诉我们怎么保存荔枝呢。
如果想让荔枝放得久一点,就得把它们放在冰水里,就像给荔枝洗了个凉水澡。
课文里还说了荔枝的产地,好多地方都有荔枝,但是不同地方的荔枝可能有点不一样哦。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呀?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解析》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
《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
它不光讲了荔枝的外表和里面,还讲了荔枝的历史呢。
原来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喜欢吃荔枝啦。
课文里描写荔枝的句子也特别美,比如说“瓤肉莹白如冰雪”,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冬天的雪,白白的,凉凉的。
而且作者还讲了吃荔枝不能吃太多,不然会生病的。
就像我们吃糖果,吃多了牙齿会疼一样。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是不是很棒呀?。
精选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3
常见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 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 顺序来说明。如:外——内 远——近 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科学小品是介绍科学知识
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 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 它篇幅短小、形式自由灵活、 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引 用:1、增强文学色彩;2、 充实文章内容。 打比方:形象生动。
举例子:增强厚重感和说服力。
下定义:简明扼要说明事物本质。
列数字:确数、约数——事实 确凿,更具说服力。
请将下列各项序号对应填空
A 荔枝通常直径三四厘米。 B 荔枝大的重60克。 C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 D 1 0 C 到 5 0C ,可贮藏30天左右。 E 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F 荔枝重达四五十克。 G 广东荔枝栽培史在二千年以上了。 H 日啖荔枝三百颗 确数: B、E 约数:A、C、D、F、G、H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word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三、解题(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第 1 页共9 页的文学情趣。
四、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五、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一)读准下列字词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粗糙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萌蘖méngniè(龟甲guījiá)啖(dàn)2.词语补释:醴酪:甜酒和奶酪。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6.《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老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它不仅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尤其是引用手法的突出运用,使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充盈着文学艺术之美,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感情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这一部分采用了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第一层(第1自然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时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这样开头既亲切活泼,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既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了初步印象,又为后文阐释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还为下文分项介绍荔枝提供了总纲。
第二层(第2-第5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第2自然段作者先承接上文,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然后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科学说明。
第3自然段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
为了使读者对荔枝的颜色有更深切的认识,作者引用了“绛囊”、“红星”、“珊期珠”这些比喻,引用了古人描写荔枝的诗句,不仅把荔枝的颜色写得鲜明、生动,而且初步揭示了对荔枝颜色的疑问。
第4自然段说明荔枝的果形,先总体介绍各种形状,然后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具体介绍,井然有序。
第5自然段介绍荔枝的大小,作者用了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真实可信。
第三层(第6-第10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
第6自然段作者先对白居易“膜如紫绡"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第7自然段又对白居易“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再次提出异议,认为“瓤肉”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层膜”,同时,还附带介绍了干荔枝的颜色,这样就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第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作了具体说明;第10自然段介绍荔枝的花,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在此一起介绍。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6.《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老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它不仅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尤其是引用手法的突出运用,使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充盈着文学艺术之美,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感情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这一部分采用了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第一层(第1自然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时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这样开头既亲切活泼,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既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了初步印象,又为后文阐释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还为下文分项介绍荔枝提供了总纲。
第二层(第2-第5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第2自然段作者先承接上文,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然后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科学说明。
第3自然段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
为了使读者对荔枝的颜色有更深切的认识,作者引用了“绛囊”、“红星”、“珊期珠”这些比喻,引用了古人描写荔枝的诗句,不仅把荔枝的颜色写得鲜明、生动,而且初步揭示了对荔枝颜色的疑问。
第4自然段说明荔枝的果形,先总体介绍各种形状,然后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具体介绍,井然有序。
第5自然段介绍荔枝的大小,作者用了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真实可信。
第三层(第6-第10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
第6自然段作者先对白居易“膜如紫绡"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第7自然段又对白居易“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再次提出异议,认为“瓤肉”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层膜”,同时,还附带介绍了干荔枝的颜色,这样就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第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作了具体说明;第10自然段介绍荔枝的花,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在此一起介绍。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件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历史短小说“见微”系列神作!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小吏李善德突 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 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保鲜期只有 三天,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 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家 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
古装版社畜求生记,帝国夹缝中的小 人物史诗。
用“现在知道的” 加以限定,使说 明更加客观、准 确。
成熟的荔枝, 大多数是深红 色或紫色。
用“大多数”限定范围, 不排除特殊情况,使说 明更客观、准确。
语言的准确性:1.语言的准确表现在限定性词语的运用上。 2.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词的运用上。
写作特色
4
作为科学小品,课文具有以下写作特色:
说明方法。 (1)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
更加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 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把一些稀奇的荔枝 品种的形状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 等等。
作为科学小品,课文具有以下写作特色:
(2)列数据。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能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 力。如介绍荔枝大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等,作者运用了 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说明方法
列数字
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能使得事实确凿,更 具说服力。
说明
举例子
举例说明的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 说服力。
方法
打比方
能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
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丰富了文章
引用
的内容。
文本研读
3
生字词
褐(hè)色 红缯(zēng) 醴(lǐ)酪(lào) 绛(jiàng) 贮(zhù)藏 宠(chǒng) 妃(fēi) 瓤(ráng) 粤(yuè) 囊(náng) 襄(xiāng) 阙(què) 啖(dàn) 蘖(niè) 龟(jūn)裂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三、解题(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四、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五、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一)读准下列字词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粗糙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萌蘖méngniè(龟甲guījiá)啖(dàn)2.词语补释:醴酪:甜酒和奶酪。
【高教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word教案
【高教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word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三、解题(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四、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说课课件15张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8
教学程序
2、提出问题,朗读课文(17分钟) 思考:①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有何创意?(完成课后习题
一) ②作者笔下的荔枝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荔枝异同点?(完成知识目
标A、B和德育目标)。 ③概括文章内容,完成课后习题三(突出教学重点①) (朗读课文品味科学小品语言为第二教时分析比较平实性说明文与科学 小品做铺垫。提出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12
说练习设计
• 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要求学 生抓住特征,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自己熟 悉的某种植物或动物说明文
• 练习设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 能力
13
Hale Waihona Puke 说板书设计• 一、设疑问,摄全文(1)
• 二、作说明,讲知识(2—13) 三、提建议,表意愿(14)
• 总之,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板书基本上按 行文思路来安排,这样安排便于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结构。
2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中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 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对所获取知识的概括能力,合作
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 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
说本节地位
1.《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说明文单元的重点讲授课,它除 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此 它是一篇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2.它对后面的说明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3.让学生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使学生体会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将事物说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
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三、解题(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
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四、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五、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一)读准下列字词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粗糙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萌蘖méngniè(龟甲guījiá)啖(dàn)2.词语补释:醴酪:甜酒和奶酪。
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龟裂:呈现许多裂纹。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
⑵福气、运气。
萌蘖:指植物长出新芽。
萌,生萌,发芽。
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次”、和“第”均作次序讲。
(二)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完毕后,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知识?每个方面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2.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第二课时一、把握结构和顺序(一)教师明确结构图:(二)明确说明顺序1、提问:文章开头为什么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并设置疑问,作用有三点: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出下文。
下文多次提到《荔枝图序》,有肯定它之处,也有指出它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壳如红缯——错(粗糙)膜如紫绡——错(误作)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甘酸浆液如醴酪——对,文字生动活泼。
2、提问:作者介绍荔枝的生态是按怎样的先后顺序进行的?为什么不按先花后果的生长、成熟顺序说明,而要先说果实后说花?明确:作者由外壳一直说到内核,亦即由表及里;这是符合人们认识荔枝果先外观后内部的先后顺序的。
另外,本文题目是《南州六月荔枝丹》,可见重点是介绍成熟时的荔枝的果实,为了突出介绍的重点,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所以先说果、后说花先主后次也是恰当的。
何况第1段摘引的《荔枝图序》中的片断也是关于果实部分的内容,因而先果后花也显得行文自然。
3、提问:第8段是否硬塞进本文的?明确这一层里,第8段还介绍了荔枝的贮运,很明显,贮运不属果实的范畴,但贮运主要是解决荔枝肉鲜美而易变质,与果实关系甚密,何况不耐贮运实际上也是荔枝肉的一个特性,所以放在“肉”后一并介绍。
4、提问:介绍荔枝生产方面的有关知识为什么按照由实而虚的顺序进行安排?明确:因为产地和荔枝谱是客观存在,而且与现实中的荔枝生产有直接关系,理应先说,而有关移植以及生产销售的前景,是发展方向,是对将来的展望,显然是虚的,理应后说。
5、提问:从荔枝的生态到生产,以荔枝的生态特点为主,其它生产方面相关知识为次,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因为荔枝的果实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最乐于了解的知识,因此作者写作时,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荔枝的生态特点已经基本稳定,人们认识已经很充分,而后者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安排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6、小结:从全文看,先介绍荔枝的生态结构,再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的,符合普通读者对荔枝的认识要求。
从介绍果实的层次看,先介绍壳,次介绍膜,再介绍肉,最后介绍核,这是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说明的。
从介绍外壳的层次看,先介绍壳面构造,次介绍颜色,再介绍外形,最后介绍大小、重量,这是按照观察顺序说明的。
从介绍有关荔枝生产的一些情况的层次看,先介绍产地历史,次介绍果谱,再介绍移植教训,最后提出发展生产的建议,这是按照了解历史经验到借鉴历史经验的由实而虚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二、说明方法总析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一)引用是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
本文引征的诗文资料极其丰富,而且贯串行文的始终。
标题暗引明人的诗句,开头段即引白居易《荔枝图序》收引人入胜之效,且为后文写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同时引出下面关于荔枝形态的说明;后面引用郭明章、邓肃、陈辉的诗句来描绘荔枝成熟时色彩的绚丽和景象的热烈;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的记载来说明荔枝的大小、重量;引徐勃的诗句状写壳内薄膜的色美、质薄;再引《荔枝图序》中的一句来说明荔枝肉的色泽莹白与滋味的鲜美;仍引该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并引杜牧一首绝句来佐证;在说到荔枝在我国栽培历史的悠久时,又援引了宋代蔡襄、清代陈鼎的有关专著;在说到荔枝的产地北限时,又引述了汉武帝迁怒养护人、宋徽宗移植福建荔枝于宣和殿、宋徽宗写诗吹嘘此事、明代文征明写诗赞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四条资料和几句诗来说明荔枝“性喜温暖”、“不宜”北移的特性;最后,在展望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前景时,又引用苏轼的名句作衬,且古今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小结:引用众多的资料,不仅为了充实内容、增添文采,也是为了纠正历来有关荔枝的记载中不实的或误传的成分,是出于科学性的考虑,是说明的需要,作者这么写正是体现了本文科学小品的体裁特点。
(二)除引用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什么方法起到什么作用呢?明确:打比方可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使人易于理解,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情趣。
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等。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20多克”;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C到5°C,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说明荔枝的颜色时,就举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为例;为了说明荔枝肉质易变、不耐贮运,用了唐明皇为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为证明我国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事例既有来自史籍的,还有来自现实、来自调查材料、来自科研成果的,都体现了作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1、科学性。
(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
2、文学性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除了注意介绍知识的科学性外,还使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了文章的文艺性和形象性。
尤其是有二十多处引用了古代诗文,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引用的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增强了阅读兴趣,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四、总结课文文章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描写了荔枝的生态特征,介绍了有关荔枝生产方面的知识,科学性、知识性极强。
同时,本文引用了大量诗句和掌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文学意味,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2.引用诗文,生动形象,富于文采;3.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科学性强。
五、扩展练习:一身是宝话荔枝①我国是世界荔枝的故乡。
荔枝,树形优美,树干挺拔,树叶浓密,树冠开展,树果累累,肉厚而多汁,味美有异香。
②荔枝含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精氨酸,色氨酸,叶酸,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C等成分,实为食补、食疗之佳品。
③荔枝木是上乘木材。
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海水浸泡,是制船板、船舵、船桨之佳料;又是作枕木、桥梁、车辆、家具的良材。
④荔枝树能抗污染。
深圳市委旁边有座荔枝公园,内有大量荔枝树,虽处闹市却保山野本色。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逐段概括②-④自然段意: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答案:1、荔枝一身都是宝2、②段:荔枝具有食补、食疗功能。
③段:荔枝树的特点与用途④段:荔枝树的抗污染作用3、逻辑顺序六、作业介绍一种你熟悉并喜爱的水果。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说明,并尝试适当增加其文学色彩。
)1、字词正音:缯zēnɡ:古代丝织品的通称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酪lào:醋瓤ránɡ:瓤子醴lǐ:甜酒囊nánɡ:口袋酪lào:用乳汁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蒂dì莆pú萌蘖niè啖dàn2、词语补释:龟裂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
(龟甲ɡuījiá)幅员:领土面积。
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