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分类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原油的分类
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2021/5/10
6
K
3
TR
/
d15.6 15.6
1.2163
TK
/ d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 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组分 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 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参
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这一
➢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年轻的原油
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ON=37左 右),但汽油的感铅性好,应通过催化重整来提 高汽油的辛烷值或生产芳烃,但芳潜量低。也可 以将直馏汽油用来生产溶剂油,或作为制取乙烯 的原料。
2021/5/10
17
煤柴油馏分(200~300℃),收率为20%(w)左右
航空煤油密度小,结晶点高,通过精制只能符合2# 喷气燃料的规格要求;另外,直馏180~300℃馏分芳烃 少,无烟火焰高度大,含硫少,精制后可以生产高质量 灯用煤油;
2021/5/10
5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 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中内部分子间摩擦的量度。 它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指标。 表示方法--运动粘度 我国产原油:10-57 CST(50℃) 中东原油:7-18 CST(37.8℃) 拉美地区原油:7 CST(37.8℃) 欧洲地区原油:3-7 CST(37.8℃)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 地蜡的百分比。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2015.12
目录
一:原油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二: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因原油种类的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各种原 油的性质多种多样,其对卸货温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运输途中控制好货油温度,保证货油的品质不 受影响,才能确保卸货顺畅,同时做到节能降耗。
1、分类:
按组成分类: 按硫含量分类:
2、倾点15-40度,凝固点10-35度, 流动性较差,较易凝 固;装油温度35-55度,最佳卸油温度35-57度;需适当进 行保温或加温。 如:渤中281平台原油,温度高于50度时,汽化厉害,降 到48度左右时;菊花(BUNGA KEKWA-30度),卸货温度40 度,超过45度汽化。收舱的效果就非常好。 温度控制要求:仔细研究货油特性,保持最佳卸油温度, 获得最可靠的靠泊时间和卸货时间,定时监测货油温度, 结合本船加温系统的加温能力,按计划适时开始加温,确 保抵港卸货前货油温度满足卸货要求。
4、应熟悉本船设备的操作,尽量减少加温设备和系统管 线的漏损。 5、“暖管”,开始加温前注意适当放残。一方面查找加 温盘管是否有渗漏及管内是否有货油,另一方面回水是 热的蒸馏水,回到热水井,锅炉时,可以减少锅炉热能 耗,节省燃油。
货油特性对温度控制的影响:
1、低倾点(15度以下),低凝固点(10度以下),流 动性好, 挥发性强的原油, 如:南帕斯(South Pars--50度),芒都(MONDO--17度), 荣卡多(Roncador--21度),马瑞(Merry-6度),卢拉 (Lula-9度)等,卸油温度高时易汽化; 控制要求:装油卸油温度均为20度左右,通常此油种不 需加温,卸货比较理想。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6、青海冷湖原油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 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 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青海冷潮原油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轻质原油。只需要经过 简单加工,就可以得到收率很高的直馏油品。其汽油、煤油 和柴油的安定性很好,质量高,不必要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 使用。由于含蜡量不多,柴油的凝点较低。
第22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5、中原原油
中原原由密度中等、凝点较高。含硫量达0.62%(质量分数),胶质、沥青质含 量不高,属含硫石蜡基原油。含轻馏分较多,小于300℃的馏分含量达31.1%(质量分 数),是国内少有的。汽油馏分辛烷值较高。初馏点~180℃馏分中芳香烃含量、烷烃含 量较低,环烷烃含量较高,是理想的催化重整原料。
第7页/共27页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2.3 原油性状指数分类法(补充) 此方法的特点是将原油蒸馏获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瓦斯
油、润滑油馏分的主要特性(如:汽油的辛烷值、煤油的烟 点、柴油的十六烷值、瓦斯油的特性因素、润滑油的粘度指 数及各馏分的API度)及各馏分的收率数据,经过规定的数 学处理后,得到一个综合指数QI,并以QI值表示原油综合性 质的好坏。 该分类方法将原油的品质好坏,按QI值的高低顺序划分为十 个等级,如阿拉伯原油QI值为13,属E级;科威特原油QI值 为3,属F级;科威特原油较差者QI值为-1,属G级。
第11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大庆原油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原油。 大庆原油的性质主要特点是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汽
油馏分较少。接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低硫石蜡 基原油。
原油分类方法
第二节 炼油装置工艺流程 一个炼油厂和一个炼油装置的构成和生产程序可以用工艺流程图来
描述。炼油生产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连续生产过程,正确设计的工艺 流程不仅可以保证正常生产,而且对提高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使用目的和描述范围的不同,炼油厂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 以下三类:
① 全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② 生产装置工艺原理流程图。 ③ 炼油装置工艺管线-自动控制流程图。
12
一、大庆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加工方案 大庆原油主要直馏产品性质如下:
① 初馏点-200 ℃直馏汽油辛烷值低,仅有37左右,应通过催化重整 提高辛烷值,也是制取乙高只能符合2号喷气燃料的规格 指标。
③ 直馏柴油的十六烷值高,有良好的燃烧性能,但是收率受凝点的限 制。
④ 煤油、柴油馏分含烷烃多,是制取乙烯的良好原料。 ⑤ 350-500 ℃减压馏分的润滑油潜含量(烷烃+环烷烃+轻纺挺)约 占原料的15%,而粘度指数可达90-120,是生产润滑油的练好原料。
13
⑥ 减压渣油硫含量低、沥青质和重金属含量低、饱和分含量高、 可掺入减压馏分油或直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可经过丙烷脱沥青 及脱沥青油精制生产残渣润滑油。
关键馏分的取得也可以取实沸点蒸馏装置蒸出的250 ~275 ℃ 和395 ~425 ℃馏分分别作为第一关键馏分和第二关键馏分。
3
关键馏分
表 5-6 关键馏分的分类指标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关键馏分
d420 <0.8210 比重 指数>40(K >11.9)
d420 =0.8210~0.8562 比重指数=33~40 (K=11.5~11.9)
9
近年来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室将超临界溶剂萃取技术应用到渣 油评价,开展了分离渣油的超临界翠区分离技术(SFEF).利用该技 术可以将渣油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在较低的温度( < 250℃)分 离成多个窄馏分,所抽出的的馏分油的累计收率可达减压渣油的 80%-90%。其中最重的窄馏分的平均沸点(相当于常压下)850 ℃。 可以讲窄馏分进行组成分析,从而得到详细的渣油组成数据。 一、渣油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
原油馏分国标
原油馏分国标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多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原油被分离成不同的馏分,每个馏分都有其特定的特性和用途。
国际上通常使用国标分类来描述不同的原油馏分。
下面将介绍国标原油馏分的各个类别及其特点。
一、石脑油石脑油是原油的最轻馏分,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挥发性。
它主要由碳数较少的烃类组成,如烷烃和烯烃。
石脑油通常用作溶剂、清洁剂和汽油添加剂等。
二、汽油汽油是原油的主要馏分之一,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适中的挥发性。
它主要由碳数较多的烃类组成,如烷烃、烯烃和芳烃。
汽油是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汽车和其他内燃机。
三、柴油柴油是原油的另一个重要馏分,通常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挥发性。
它主要由碳数更多的烃类组成,如长链烷烃和芳烃。
柴油是用于柴油机的燃料,如卡车、船舶和发电机。
四、航空煤油航空煤油是一种特殊的柴油馏分,用于喷气式飞机的燃料。
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挥发性,以适应高空和低温环境下的燃烧需求。
五、重柴油重柴油是原油中较重的馏分,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挥发性。
它主要由长链烷烃、芳烃和一些杂原子化合物组成。
重柴油通常用作工业燃料,如发电厂和工业锅炉。
六、石油焦石油焦是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由碳组成。
它通常用作电极材料、炼钢和铝生产等工业领域。
七、润滑油润滑油是原油的另一个重要副产品,用于润滑机械部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根据粘度和性能特点分为不同等级,如汽车发动机油、工业润滑油和船舶润滑油等。
八、沥青沥青是原油中最重的馏分,具有较高的沸点和黏度。
它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和屋顶防水等领域。
以上是按国标对原油馏分进行分类的概述。
不同的馏分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了解原油馏分的分类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油加工和利用过程,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国标原油馏分分类包括石脑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重柴油、石油焦、润滑油和沥青等。
每个馏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对于石油加工和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油分类中间基
原油分类中间基
原油分类一直是石油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原油特征、品质及加工成品的性能。
目前,通过对油和油脂中油酸、芳香族物质、含碘量及抗渗性等属性进行测定,可以很好地对原油进行分类和排序。
首先,根据油的抗渗性将原油分为两大类:抗渗性好的原油和抗渗性差的原油。
其中,前者指的是抗渗性强、稠度高、油质少、多晶性非常好的原油,适用于加工成高价值产品;而后者由于抗渗性差、油质多等特点,容易积碳污染设备,排放量大,且难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成品,故应予削减。
此外,根据成分可以把原油分为烃油、气体油和微量组份三大类;烃油主要由
杂烃、烷烃及炔烃等三大结构类型组成,在各种原油中以含量最大,可以作为生产加工成品的主要原料;气体油和微量组份分别包括气体油和几百种以下的组分,可以起到改善成品品质的作用。
总之,原油分类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原油、改善加工成品的品质,
还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污染,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世界上各地所产原油,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生油年代的差异,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有的有很大的不同,而有的又很相似。
对组成和性质相似的原油,其开采、输送和加工方案也可类似,这样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根据原油的组成和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对于原油的储存、输送、加工和销售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何对原油分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标准分类方法。
本书介绍较广泛采用的化学分类法和商品分类法。
化学分类法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通常采用原油某几个与化学组成有直接关系的物理性质作为分类依据。
最常用的有特性因数分类法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1.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人们欲寻找一个简单的物性指标来表示原油或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
特性因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个特性参数。
在各族烃类性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各族烃类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同化学组成有一定关系。
由沸点T(取绝对温标)和相对密度。
计算得到的表示化学组成的参数,称为特性因数K,按下式求得。
3TK1.21615.6d15.6特性因数K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
当沸点相近时,烷烃的K值最大,环烷烃的次之,芳香烃的最小。
因此,可大体按照其特性因数K值将原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具体来说:K>12.1石蜡基原油K=11.5~12.1中间基原油K=10.5~11.5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对于了解石油的分类、化学性质,确定加工方案以及与其他一些物性一起确定油品的另一些物性是十分有用的。
但这种分类方法不如下面介绍的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得细,并且其中的平均沸点对于原油很难准确求得,目前很少用于原油的的分类。
商品分类法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其是按原油的某一种性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分类的补充,在国际石油市场广泛采用。
1.按相对密度分类原油的相对密度对其开采、储运和加工成本的影响很大。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原油按质论价,相对密度是反映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原油评价
如我国大庆、南阳、任丘原油含蜡多。 如我国大庆、南阳、任丘原油含蜡多。
9
1 原油分类
10
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原油评价:根据加工需要,对原油进行全面地分析。 原油评价:根据加工需要,对原油进行全面地分析。 原油评价的目:确定加工方案、提供基本数据, 原油评价的目:确定加工方案、提供基本数据,提供 改进生产的方向。 改进生产的方向。 一、原油评价分类 一般对原油的分析评价有下列四类: 一般对原油的分析评价有下列四类: ①原油性质分析 ②简单评价 ③常规评价 ④综合评价
d420<0.8723 d420=0.8723~0.9305 d420>0.9305 ~ 第二关键馏分 (重油部分 重油部分) 重油部分 API度>30 度 (K>12.2) > API度=20~30 度 ~ (K=11.5~12.2) = ~ API度<20 度 (K<11.5) <
6
1 原油分类Biblioteka 14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①原油性质除“一”项分析外,还包括蜡含量、胶质、 原油性质除“ 项分析外,还包括蜡含量、胶质、 沥青质含量及原油基属的确定。 沥青质含量及原油基属的确定。 ②原油实沸点蒸馏 按温度切取每20~ ℃间隔的馏分、> ℃的渣油。 、>500℃的渣油。 按温度切取每 ~30℃间隔的馏分、> ③馏分性质分析与计算 密度、运动粘度、凝点、苯胺点、酸度或酸值、硫含 密度、运动粘度、凝点、苯胺点、酸度或酸值、 量、折光指数,特性因数、相关指数等。 折光指数,特性因数、相关指数等。 ④由实沸点蒸馏曲线查出每10℃馏分的收率列表。 由实沸点蒸馏曲线查出每 ℃馏分的收率列表。 ⑤宽、窄馏分的性质分析。 窄馏分的性质分析。
12
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2、简单评价 、 (1)目的 目的 初步确定原油类别和特征,为不同类型原油分开输送、 初步确定原油类别和特征,为不同类型原油分开输送、 分开炼制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分开炼制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内容 内容 ①原油性质分析见“一”;②原油简易蒸馏 原油性质分析见“ 的样品, 以300 mL的样品,一般切取相隔 ℃或50℃的馏分。 的样品 一般切取相隔25℃ ℃的馏分。 计算收率,测定密度、粘度、凝点、苯胺点, 计算收率,测定密度、粘度、凝点、苯胺点,计算特 性因数、相关指数。 性因数、相关指数。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
结了数十种原油的馏分油的各种性质,发现可以用特性因数
K对原油进行分类。根据特性因数大小,可以把原油分为石
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具体分类标准是:
➢特性因数K>121
石蜡基原油
➢特性因数K=11.5~12.1 中间基原油
➢特性因数K=10.5—11.5 环烷基原油
2020/2/10
油料学
7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
原油的分类方法 石油产品分类 国产原油的性质
2020/2/10
油料学
1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分类的必要性:根据原油的特性进行分类,对于原油输送、 储存、加工和销售都是十分必要的。储运工作者应根据油田所 生产原油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储运方案,尽量作到分输分炼, 以提高原油和原油加工的经济效益。
2020/2/10
油料学
11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1、大庆原油
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艰难起步和积极探索,石油地质科 学研究与油气勘探的技术力量有了一定加强。1959年9月23日, 在新中国建国10周年前夕,东北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出现工 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以此为标志,我国石油工业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石油科学也跨进了一个自主创新、快速 发展的新阶段。
胜利原油的特点是密度较大,含硫量较高,含胶质、沥 青质较多,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
2020/2/10
油料学
9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2020/2/10
油料学
10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我国幅员广大,海疆辽阔,油田分布面广,蕴藏有大量 不同性质的原油。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华北(任 丘)、中原、大港、辽河、南阳、江汉、玉门、川渝、克拉 玛依、塔里木、吐哈、塔河、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 东海等,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大庆油田,其次为胜利油田。不 同原油,有的性质差别很大,而有些不同产地的原油,其性 质又很相似。
3第三章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一、化学分类:
最常用的有特性因数分类和关键馏分特性 1、特性因数(K值)分类 按照特性因数(K值)的大小可以把原油分为如下三类: (1)特性因数K>12.1为石蜡基原油;
(2)特性因数K=11.5~12.1为中间基原油;
(3)特性因数K=10.5~11.5为环烷基原油。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原油被加热至部分汽化,在一个容器的空间内,于一定的温度
和压力下,汽、液两相迅速分离,得到相应的汽相和液相产物,此 过程称为闪蒸。如果汽液两相有足够的时间密切接触,达到了平衡
状态,则这种汽化方式称为平衡汽化。
以馏出的体积分数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可以绘制平衡 汽化曲线。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三节 原油及其馏分的蒸馏曲线 一、三种蒸馏曲线
价四种类型。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一、原油性质分析
原油脱水后,进行一般性质分析,包括密度、粘度、凝点、含蜡量、 沥青质、硅胶胶质、残炭、水分、含盐量、灰分、机械杂质、元素分析、 微量金属及馏程,并根据需要和条件,测定闪点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二节 原油评价
所谓原油评价就是在实验室采用蒸馏和分析的方法,对原油进
行全面的分析。 原油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原油性质确定某一原油应如何炼制,从
而制订合理的加工方案,为新炼厂设计确定生产流程提供基本数据,
并为现有炼厂指出改进方向。 原油评价分类:原油性质分析、简单评价、常规评价和综合评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原油评价及分类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 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 K
>12.1
11.5~12.1 10.5~11.5
原油类别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能知道这 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第一节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不同性质的原油,应采用不同加工方法, 以生产适当产品,使原油得到合理利用。对 于新开采的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 列的分析、试验,习惯上称之为“原油评
价”。
原油评价按目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 层次:
①原油的一般性质 ②常规评价。除了原油基本性质以外,还 包括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及窄馏分性质 。 ③综合评价。除上述两项外,包括直馏产 品的产率和性质。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某 些馏分的化学组成、某些重质馏分或渣油 的二次加工性能。
提出了减压渣油的加工根据KH大小分为三类: 第一类:KH>7.5 ,二次加工性能好; 第二类:6.5 < KH < 7.5,二次加工性能中等; 第三类: KH < 6.5 ,二次加工性能差。
谢谢
➢ 实沸点蒸馏曲线就是以 馏出温度为纵坐标,以 馏出百分数为横坐标作 图所得的曲线
所谓实沸点(或真沸点)蒸馏是表示分馏精确度较高,其馏出温度接 近馏出物沸点的意思,在工艺上一般把这个馏出温度看成是近似馏出 物的“真沸点”,但并不是说真的能分离出一个一个的纯烃。
以馏出温度为纵坐标,以馏出百分数(国内常用重量、欧美多用体积) 为横坐标,得到实沸点蒸馏曲线。从实沸点蒸馏曲线可以得到沸点与 收率的关系。
按原油评价内容的要求,分别测定实沸点蒸馏所得各窄馏分的性质, 如密度、粘度、凝点等。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标绘,可以得到各窄馏分 的性质曲线。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api值 原油划分
api值原油划分
原油的API值是指原油的密度,通常用来衡量原油的轻重程度。
API值是根据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制
定的标准来计算的,它是通过比较原油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来确定的。
API值越高,代表原油越轻,密度越小;API值越低,代表原油越重,密度越大。
根据API值的不同,原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般来说,API值大于10的原油被认为是轻质原油,API值在10到20之间的
原油被认为是中质原油,而API值小于10的原油则被认为是重质原油。
不同类型的原油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对于炼油和
加工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
从市场角度来看,轻质原油更容易提炼出高值的产品,比如汽
油和航空燃料,因此通常更受市场欢迎。
而重质原油则更适合用于
生产某些燃料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因此,API值对于原油的分类和
市场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API值,原油还可以根据硫含量、粘度、含硫化合物等多
个指标来进行分类。
总的来说,API值作为原油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原油市场和炼油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2/6 18
减压蜡油馏分(350~500℃),收率为26%(w)左右
Ⅰ. 其润滑油潜含量(烷烃 +环烷烃+轻芳烃)约占原油的 15%,而黏度指数可达 90~120,是生产润滑油的好原 料;
Ⅱ.
VGO饱和分含量高、残碳值低、金属含量低,是催化裂 化的好原料,生产轻质油。
(K<11.5)
9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1 第一关键馏分 石蜡基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原油类别 石蜡基
2
3 4 5 6
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石蜡-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环烷基 环烷-中间基
7
2015/12/6
环烷基
环烷基
环烷基
10
主 要 特 点 : 胶 质 含 量 高 ( 约 为 23%) , 密 度 较 大 ( 大 约 在
0.900g/cm3) ,另外,含蜡量较高,含硫(大部分在 1%左右) 原油,因此是属于较为典型的含硫中间基原油。胜利原油中的 轻馏分含量比大庆原油少。200℃以前的收率约 7%(w),350℃ 前约24~25%,500℃以前的总拔出率约占原油的50%(w)。
方法并不完全符合原油组成的实际情况。
2015/12/6 7
2.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是将原油用 Hempel 简易精馏装
置切取250~275℃和395~425℃(即在残压40mmHg下取
得的 275 ~ 300℃ 的馏分)两个轻重关键馏分,分别测定 其相对密度,对照分类标准表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 然后根据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确定原油的类别。
2015/12/6
17
煤柴油馏分(200~300℃),收率为20%(w)左右
航空煤油密度小,结晶点高,通过精制只能符合 2# 喷气燃料的规格要求;另外,直馏 180 ~ 300℃ 馏分芳烃 少,无烟火焰高度大,含硫少,精制后可以生产高质量 灯用煤油;
柴油馏分的柴油指数一般〉70 ,具有良好的燃烧性 能。但其收率受凝点限制;
环烷基
d420>0.8562 APIº <33
(K>11.9)
d420<0.8723 APIº >30
(K=11.5~11.9)
d420=0.8723~0.9035 APIº =20~30
(K<11.5)
d420>0.9305 APIº <20
第二 关键馏分
2015/12/6
(K>12.2)
(K=11.5~12.2)
2015/12/6
1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年代的不同,世界各地区所 产原油的性质和组成有的差别很大,有的却十分相似;同一 地区的原油,由于采油层位不同,性质都可能出现差别。性 质和组成相似的原油,其加工、储运等方案也相近。因此根 据原油特性进行分类,对制定原油加工方案和储运、销售都 是十分必要的。 原油的组成十分复杂,对其确切分类很困难。原油的分 类方法有许多种,通常从商品、地质、化学或物理等不同角 度进行分类。本节只讨论广为应用的原油商品分类法、化学 分类法和我国采用的分类方法。
2015/12/6 2
一、工业(商品)分类法
原油的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是化学分类方法的 补充。商品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原油的密度、硫含量、 氮含量、含蜡量和胶质含量分类等等。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计价的标准是按比重指数 APIº 分类和 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 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2015/12/6
14
我国原油的50℃运动粘度一般在20~100mm2/s之间。由
于组成不同,特别是胶质沥青质含量和轻组分含量的影
响,粘度的差别也十分悬殊。例如含轻组分多、胶质沥
青质少的南海惠州原油,其50℃运动粘度为6.44mm2/s, 而重质的乌尔禾稠油其粘度竟高达20391mm2/s。
不同原油之间的凝点差别,主要与原油的含蜡量有关。
2015/12/6 6
K T R / d
3
15.6 15.6
1.216 T K / d
3
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 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组分
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 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参
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 K 容易造成误差,因此这一
2015/12/6
19
500℃ 的 减 压 渣 油 ( VR ) , 收 率 为 43%(w) 左 右 ,
Ni:10ppm、V:0.5ppm左右,残碳为8.8%。 Ⅰ. 含S低、沥青质、重金属含量低、残碳值较低,而饱和 分含量较高,因此大部分可以掺入VGO 作为催化裂化 原料; Ⅱ. 可以经过丙烷脱沥青和精制后生产高黏度(残渣)润滑 油; Ⅲ. 由于渣油含沥青质和胶质较少而蜡含量较高,难以生产 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12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 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我国对原油的分类现采用关键馏分 特性分类法和硫含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 方法,把硫含量分类作为关键馏分特性分
类法的补充。
2015/12/6
11
原油 名称 大庆 混合 克拉 玛依 胜利 混合 大港 混合 孤岛
2015/12/6
含硫量 第一关键 m% 馏分d420
第二关键 馏分d420 0.850 (K=12.5) 0.895 (K=11.5) 0.881 (K=12.0) 0.887 (K=12.0) 0.936 (K=11.4)
常认为,按这两种方法分类,对原油特性可得到一个概括
认识,不同原油间可作粗略对比。
2015/12/6
5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 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原油类别
>12.1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 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右,但也有个别原油如青海冷湖原油小到只有0.8042g/ cm3。原油 的密度大小反映了原油化学组成上的差别,一般密度小的轻质原 油,其含硫、含氨量少,胶质、沥青质含量也少,原油中轻组分 含量多;密度大的原油正好相反。乌尔禾稠油的轻组分极少,初 馏点高达212℃,300℃以前的轻组分只有3.24%。
年轻的原油
2015/12/6 13
第二节 国产主要原油的性质
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华北(任丘)、中原、大港、辽河、
南阳、江汉、玉门、克拉玛依等,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大庆油田, 其次为胜利油田。几种主要原油的一般性质列于表 3-6 中。
从原油密度来看,国产原油的标准密度大多数在0.86~0.98g/cm3左
2015/12/6 24
3.VGO(约占25%左右) 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低,而且含 S 及酸值较高,不宜生产 润滑油,可以用作 FCC工艺或加氢裂化的原料,由于含 S较 高,催化裂化生产的汽油、柴油 S含量很难合格,需要脱硫。 4.VR(约占50%) (ⅰ) 粘温性质不好,含S,同样不宜生产高粘度润滑油; (ⅱ) 胶质(47.9%)、沥青质(戊烷沥青质为 13.7%)含量 较高,可以生产沥青产品; (ⅲ) 由于残炭值(13.9%)和重金属含量(Ni:46ppm、V: 2.2ppm 左右)都较高,只能少量掺入 VGO 中作为催化 裂化原料(掺渣量<15%),最好是先经加氢处理后再 送去催化裂化(VRDS-FCC)或加氢裂化; (ⅳ) 由于加氢处理的投资很高,一般多用作延迟焦化的原料 ,但由于含S,石油焦的质量等级不高。
特性因数K=12.5~12.6,属于典型的低硫石蜡基原
油。
2015/12/6
16
其主要的直馏馏分性质特点如下:
200℃以前的馏分占原油的10.0~11.3%(w)
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 ON=37 左
右),但汽油的感铅性好,应通过催化重整来提
高汽油的辛烷值或生产芳烃,但芳潜量低。也可 以将直馏汽油用来生产溶剂油,或作为制蒸馏250~275℃的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相当于原油常压蒸馏395~425℃的馏分, 即 在残压40mmHg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2015/12/6
8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属
石蜡基
关键馏分 第一 关键馏分 d420<0.8210 APIº >40
中间基
d420=0.8210~0.8562 APIº =33~40
含蜡多的原油凝点高,例如,南阳原油含蜡量为 30.3%, 其凝点也突出地高达 45℃;而含蜡量仅为1.5%的新疆低 凝原油,其凝点低至 -58℃ ,两种原油凝点相差 103℃ 。 这个差别从中东原油性质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2015/12/6 15
一、 大庆原油
主要特点(根据原油评价结果): 含蜡量高(26%~30%),凝点高(约30℃), 硫含量低( 0.10% ),金属含量低( Ni: 2ppm 、 V<0.1ppm),正庚烷沥青质含量低(接近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