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1)抽象系统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1)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1)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P91)1、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

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

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答:数据链路层主要包含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寻址(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是每段链路上的数据传输都是可靠的,结合网络层的资源预留策略,容易提供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即传输问题完全由网络解决。

一方面,资源主机就可以完全从通信问题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应用服务,减轻了资源主机的负担;另一方面,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通信子网完全解决通信问题,符合传统的网络服务模式,如电话网。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缺点是(1)数据链路层会很复杂,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需要增加相应的处理功能,如序号、计时器功能等,也就增加了帧在每个结点上耽搁的时间;(2)数据链路层还会很低效,由于帧在传输中可能出错、丢失等,数据链路层在发出一帧后需要等待接收方的确认,在出错或丢失的情形下,还要重传。

等待确认以及重传进一步增加了帧在每个结点上的等待时间。

综合(1)(2)两点,数据链路层实现为可靠传输的通信网络必然效率低。

3、答: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将一台主机方便地接入网络,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4、答:这三个问题必须在数据链路层解决的理由如下:差错检测:由于出错数据的继续传输是对通信资源的浪费,因此差错应尽早发现,在每跨过一段链路时就进行检查,而一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问题属于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南邮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南邮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南邮第一章习题解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1.2试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工作,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集成应用环境。

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软件系统。

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网络的拓扑(T opology )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方式。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络形,如图1.1所示。

图1.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

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

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

网络型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

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

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

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4章课后答案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数据通信:在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中间传递表示字符、数字、语音、图像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基带: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

信道带宽:某个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

误码率:指二进制码元在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二、填空题1.数据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等。

2.通信可以分为(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

3.通信系统共有(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机)(信道)和(接收机)五个基本组件。

4.在计算机网络中,频带传输是指计算机信息的(模拟传输);基带传输是指计算机信息的(数字传输)。

5.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主要由(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和(传输迟延)等指标来衡量;可靠性一般用数据传输的(误码率)指标来衡量。

6.信道带宽很最大传输速率是影响信道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影响信道质量的因素还有误码率、利用率、迟延和抖动。

三、问答题1、请叙述数据、信息与信号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具体内容和解释,在数据通信中把信息转换为是很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编码即为信号。

2、什么是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答:利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利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什么是并行传输?什么是串行传输?答: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通过8条并行的通信信道发送出去,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并行传输;将带传送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有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串行传输。

4、什么是异步传输?什么是同步传输?答:将每一个字节作为一个单元独立传输,字节之间的传输间隔任意的传输方式叫做异步传输;对一组字符组成的数据块进行同步传输的传输方式叫做同步传输。

5、什么是数据编码技术?模拟数据编码方法有哪几种?数字数据编码方法有哪几种?答: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编码的技术;调幅、调频、调相;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计网第四版第三章 习题

计网第四版第三章 习题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一、书后练习:3.2,3.3,3.5,3.7,3.10,3.14,3.17,3.21,3.22,3.23,3.29,二、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2、对于选择性重传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B. 2nC. 2n-1D. 2n-13、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基本单位是()。

A. 比特B. 数据帧C. 分组D. 报文4、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虚电路与电路交换中的电路没有实质不同B. 在通信的两站点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C. 虚电路也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三阶段D. 虚电路的各个结点需要为每个分组单独进行路径选择判定5、HDLC是()。

A.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B.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C.同步协议D.面向字符计数的同步协议6、若循环冗余码字中信息位为L位,编码时外加冗余位r位,则编码效率为( )A. r/(r+L)B. (r+L)/LC. L/(r+L)D. (r+L)/r7、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7,在发送4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A)4帧(B)5帧,(C)6帧,(D)3帧8、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 )协议。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二)填空题:1、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纠错码,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错码为___ _____。

3、采用海明码校验方法,若信息位为15位,则冗余位至少为___ _____位。

4、若HDLC帧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1111101111110”,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_________ __ _。

5、HDLC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为信息帧、____ ___和____ 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7版 )第3章完整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7版 )第3章完整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电子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电子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Chapter3 THE DATA LINK LAYER2.The following data fragment occurs in the middle of a data stream for which thebyte-stuffing algorithm described in the text is used: 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 What is the output after stuffing?Answer: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 ==> A B ESC ESC C ESC ESC ESC FLAG ESC FLAG D3.What is the maximum overhead in byte-stuffing algorithm?Answer :This a frame delimited by flag bytes. (Ignore the header and trailer)Suppose that there is x bytes in payload field, and the worst case is that all of them are flag bytes or ESC, there should be 2x bytes in total. So the max overhead in byte-stuffing should be: 2+x x+1+111111lim=lim =lim +=+lim =2+2x 2x+122x+122x+12x x x x →∞→∞→∞→∞()()()() Or: (from 袁子超)if it has n bytes to send, and has m ESC. So the overhead is :.If the n bytes are all ESC, the overhead is maximum as :FLAG FLAG Payload field4.When bit stuffing is used, is it possible for the loss, insertion, or modification of a single bit to cause an error not detected by the checksum? If not, why not? If so, how? Does the checksum length play a role here?Answer:It is possible. Suppose that the original text contains the bit sequence 01111110 as data. After bit stuffing, this sequence will be rendered as 011111010. If the second 0 is lost due to a transmission error, what is received is 01111110, which the receiver sees as end of frame. It then looks just before the end of the frame for the checksum and verifies it. If the checksum is 16 bits, there is 1 chance in 216 that it will accidentally be correct, leading to an incorrect frame being accepted. The longer the checksum, the lower the probability of an error getting through undetected, but the probability is never zero.6.To provide more reliability than a single parity bit can give, an error-detecting coding scheme uses one parity bit for checking all the odd-numbered bits and a second parity bit for all the even-numbered bits. What is the Hamming distance of this code?Answer:Any single-bit error in the odd-numbered bits could change parity bit. It’s the same as the even-numbered bits. And both two errors occur in the odd-numbered bits or in the even-numbered bits will not change the parity bit. That is to say , this code could only detect single-bit errors, which means the Hamming distance is 2.7.An 8-bit byte with binary value 10101111 is to be encoded using an even-parity Hamming code. What is the binary value after encoding?According to rr m 2)1(≤++,m=8 r=4P1=B1⊕B3⊕B5⊕B7⊕B9⊕B11 =∑(0,1,0,0,1,1)=1P2=B2⊕B3⊕B6⊕B7⊕B10⊕B11=∑(0,1,1,0,1,1)=0P3=B4⊕B5⊕B6⊕B7 ⊕B12 =∑(0,0,1,0,1)=0P4=B8⊕B9⊕B10⊕B11⊕B12 =∑(0,1,1,1,1)=0So, Hamming code is: 10100100111113.Suppose that a message 1001 1100 1010 0011 is transmitted using Internet Checksum (4-bit word). What is the value of the checksum?Solution:100111001010+ 0011---------------------------------0010 (have 2 added bit),so:+1+1----------------------------------0100So, the Internet checksum is the ones complemnet of 0100, or 1011.14.What is the remainder obtained by dividing 751x x ++by the generator polynomial 31x +?42375745452424211111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The remainder is 21x x ++.15.A bit stream 10011101 is transmitted using the standard CRC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ext. Thegenerator polynomial is ,. Show the actual bit string transmitted. Suppose that the third bit from the left is inverted during transmission. Show that this error is detected at the receiv er’s end. Give an example of bit errors in the bit string transmitted that will not be detected by the receiver.Solution:(1)→100110011101000 mod 1001 = 100The actual bit string transmitted: 10011101000+100=10011101100(2) The bit string receiver receives :10011101100→10111101100 10111101100 mod 1001 = 100 ≠ 0 →error!(3)example: 10011101100→1001111010110011110101 mod 1001 = 0So the receiver may think that the received bit string is right while it ’s wrong in fact.Data link protocols almost always put the CRC in a trailer than in a header. Why? Answer:CRC is calculated during sending. It could be appended to the data bit string as soon as the last data bit is send to the path. If it is put in the header, it must scan the whole frame in order to calculate CRC. It means that we should dispose the code 2 times. And CRC in the trailer could help to drop the half time.Or: (from 袁子超)CRC calculate during transmission. Once the last data sent out line, immediately put CRC code attached to the output stream from the back. If put CRC on the head of the frame, then we should check the frame to calculate CRC before sending. So that each byte has to deal with two times, the first is to calculate the check code, second times to send. Put CRC in the tail of the processing time can be halved.20.A 3000-km-long T1 trunk is used to transmit 64-byte frames using protocol 5. If the propagat ion speed is 6 μsec/km, how many bits should the sequence numbers be? Solution:delay= 3000-km* 6 μsec/km=18msBecause the bandwidth of T1 trunk = 1.544Mbps ,so:send time=64*8bits/1.544Mbps=0.33msthe time of send a frame and receive the acknowledge frame=18ms+0.33ms+18ms=36.33msthe number of frames: 36.33ms/0.33ms=11064=≤110≤=128sequence number should be 7 bitsFrames of 1000 bits are sent over a 1-Mbps channel using a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whose propagation time from the earth is 270 msec. Acknowledgements are always piggybacked onto data frames. The headers are very short. Three-bit sequence numbers are used. What is the maximum achievable channel utilization for(a) Stop-and-wait?(b) Protocol 5?(c) Protocol 6?Solution:Time for send a frame is: 1000bits/(1Mbps)=1msRound trip time: R=270ms*2=540msIt takes R+2=542ms to send a frame (be acknowledged).Therefore,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542ms. If the 542ms can send w frame, as a result of each frame transmission time is 1ms, the channel utilization rate is w/542.Three-bit sequence numbers are used, so the max window for (a),(b),(c) are :(a):W=1(b)1<W≤-1=7 →W=7(c)W≤=4→W=4So line utilization rate is: (a) 1*1ms/542ms * 100%=0.184%(b)7*1ms/542ms * 100%=1.292%(c)4*1ms/542ms*100%=0.738%30.Consider an error-free 64-kbps satellite channel used to send 512-byte data frames in one direction, with very short acknowledgements coming back the other way. What is the maximum throughput for window sizes of 1, 7, 15, and 127? The earth-satellite propagation time is 270 msec.Solution:Time for send a frame: 512*8bits/64kbps=64msSo, a transmission cycle: T=270ms*2+64ms=604ms and transmission window is:604ms/64ms=9.4,that’s mean: if w>9 the channel is full, the throughput cannot rise,(1)W=1: throughout=512*8b/604ms=6781bps=6.78kbps(2)W=7: throughout=7*512*8b/604ms=47.47kbps(3)(4) 15>9&&127>9, so throughout= 64kbps32.Give at least one reason why PPP uses byte stuffing instead of bit stuffing to prevent accidental flag bytes within the payload from causing confusion.Answer:(1) PPP was clearly designed to be implemented in software, not in hardware as HDLC nearly always is. With a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working entirely with bytes is muc h simpler than working with individual bits.(2) PPP was designed to be used with modems, and modems accept and transmit data in units of 1 byte, not 1 bit.33. What is the minimum overhead to send an IP packet using PPP? Count only the overhead introduced by PPP itself, not the IP header overhead. What is the maximum overhead?Solution:the PPP full frame format for unnumbered mode is:And Address and control could be ignored if sender and receiver have approve it.The minimum overhead=1+1+2+1=5bytesThe maximum overhead=1+1+1+2+4+1=10bytes。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构成透明的、相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帧传送的服务。

其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电路,数据链路,主站,从站,复合站。

答:数据电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DCE构成的物理电路段,中间没有交换节点。

数据电路又称为物理链路,或简称为链路。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传输控制的功能构成的。

一般来说,通信的收发双方只有建立了一条数据链路,通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在链路中,所连接的节点称为“站”。

发送命令或信息的站称为“主站”,在通信过程中一般起控制作用;接收数据或命令并做出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受控地位。

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功能的,能够发出命令和响应信息的站称为复合站。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流量控制简称“流控”,是协调链路两端的发送站、接收站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达到平衡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接收方往往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需要较多的时间,通常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要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

当接收方的接收处理能力小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时,必须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流量控制就是一种反馈机制,接收方随时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接收情况,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保证接收方能够正常、有序地接收数据。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确认帧是否需要序号为什么答: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由于每次只确认一个已经发送的帧,确认帧可以不需要序号。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如果发送方在超时重发一个帧后又收到了迟到的确认,就不能确定该应答是对哪一个帧的确认,并可能导致随后的传送过程重新差错。

解释为什么要从停止-等待协议发展到连续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

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习题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的习题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1. 什么是IP地址?它有哪几类?各类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答: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中用于标识主机或网络接口的数字标识符。

它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分为A、B、C、D和E五类,各类地址的范围如下:-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0.0.0,用于大型网络。

-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0.0,用于中型网络。

-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0,用于小型网络。

- D类地址范围:224.0.0.0 ~ 239.255.255.255,用于多播。

- E类地址范围:240.0.0.0 ~ 255.255.255.255,保留地址。

2.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得到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确定IP地址中哪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哪些位表示主机地址。

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方便进行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

3. 什么是CIDR?它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有何不同?答: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种灵活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不同。

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基于A、B、C等类别,每个类别有固定的网络号和主机号位数。

而CIDR采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划分IP地址。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1.物理接口标准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协议(标准):规定了物理接口的各种特性:机械特性:物理连接器的尺寸、形状、规格;电气特性:信号的表示方式,脉冲宽度和频率,数据传送速率,最大传输距离等;功能特性:接口引(线)脚的功能和作用;过程特性:信号时序,应答关系,操作过程。

4.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的特点。

答:(1)报文交换:特点:[1]不建立专用链路。

[2]线路利用率较高。

电子邮件系统(例如E-Mail)适合采用报文交换方式。

(2)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1] 数据报:类似于报文交换。

引入分组拆装设备PAD(Packe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device)。

[2] 虚电路。

类似于电路交换。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区别:①虚电路意味着可靠的通信,它涉及更多的技术,需要更在的开销。

②没有数据报方式灵活,效率不如数据报方式高。

③虚电路适合于交互式通信,数据报方式更适合于单向地传送短信息。

(简虚电路可以是暂时的,即会话开始建立,会话结束拆除,这叫虚呼叫;也可以是永久的,即通信双方一开机就自动建立,直到一方(或同时)关机才拆除。

这叫永久虚电路。

分组交换的特点:数据包有固定的长度。

采用固定的、短的分组相对于报文交换是一个重要的优点。

除了交换结点的存储缓冲区可以不些外,也带来了传播时延的减少,分组交换也意味着按分组纠错:发现错误只需重发出错的分组,使通信效率提高。

(3)电路交换:优点:①数据传输可靠、迅速。

②可保持原来的序列。

缺点:①线路接通时间较长,特别是在通信线路繁忙的情况下。

②线路接通后,独占信道,不利于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10.在最初的IEEE 802.3标准中,一个比特如果以m来衡量长度,长为多少m?假设IEEE 802.3网络的数据传输率为10Mb/s,电磁波在同轴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 000m/s。

解:200000 000/100000 00m=20m。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1. 选择题1) 在OSI模型中,负责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通信连接的层是: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d) 传输层2) 在TCP/IP协议中,负责将数据划分成适当的大小并添加首部信息的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ARP协议答案:b) TCP协议3) 在网络中,LAN是指:a) 局域网b) 城域网c) 广域网d) 互联网答案:a) 局域网2. 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_______连接起来,使之可以互相传输数据。

答案:网络2) 在OSI模型中,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_________。

答案:应用服务3) HTTP是一种基于_______的应用层协议。

答案:TCP3. 简答题1) 什么是TCP/IP协议?请简要描述TCP/IP协议的组成部分。

答:TCP/IP协议是因特网基础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族。

它是由两个协议组成的,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2) 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分别是什么?答: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数据按序到达、无差错以及拥塞控制等特点。

它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实时性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传输、实时游戏等。

4. 计算题1) 假设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报大小为1500字节,其中IP首部长度为20字节,TCP首部长度为32字节。

该数据报的总长度是多少字节?答:Total length = 数据报大小 + IP首部长度 + TCP首部长度= 1500字节 + 20字节 + 32字节= 1552字节2) 已知一台主机的源IP地址为192.168.1.100,目的IP地址为192.168.1.200,请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计算出该主机所在的子网号和广播地址。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3章 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3章 习题答案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请说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个理由。

答:将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分层思想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有着极大的优势,如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等。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答:实体是指层中的活动元素,它既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

不同主机中位于同一层次的实体称作对等实体。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包括哪些因素?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为网络执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是网络协议。

典型的网络协议包含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方面。

4.OSI网络参考模型定义了哪些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OSI参考模型定义了服务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单元和接口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4,3.5所示。

5.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区别在于两个实体通信前是否建立连接。

6.有两个网络都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其中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这两者是否相同?请给出一个例子予以说明。

答:字节流没有报文的边界7.试说明服务与协议的关系?答:服务涉及相邻层间的接口,协议涉及不同计算机上对等实体之间发送的分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6所示。

8.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利用服务原语可以通知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或报告对等实体正在执行的活动。

有确认服务需要使用请求、指示、响应和确认原语。

9.说明在实际网络中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传输的。

答:若从客户端A发送信息到客户端B,从客户端A是从应用端依次往下传输,在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各自加上本层的协议头,在物理层时,以比特流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到达客户端B的物理层,通过客户端B的物理层依次向上传输,经过数据链路层时,去除在客户端A中在数据链路层加上的报头,其他的内容当做数据包向上提交。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1、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D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2、将传输比特流划分成帧,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4、表示层的主要功能中没有(A )A)文件传输B)数据压缩C)数据加密与解密D)翻译5、在下列( B )、(D )中,存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

A)IP协议B)TCP协议C)ICMP协议D)UDP协议6、在下列名称中,( A )、(B )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A)报文B)报文分组C)包D)帧7、在OSI模型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层(第N+1层)的关系是(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第N+1层对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8、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与数据加密相关?( D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9、以太网网络上的路由器用于OSI/RM七层模型中的哪个层次?( 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0、在数据链路层中( C )用于描述数据单位。

A)数据报B)报文C)帧D)分组11、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C )A)数据链路层处理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B)网络层处理高层进程间的通信C)传输层处理端节点间的通信D)数据的传输都是从高层到低层12、( A )、( D )是会话管理的功能。

A)连接建立B)检验与差错检测C)数据传输D)连接释放13、以( C )为代表,标志着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Internet B)NetWare网C)ARPA网D)IBM网14、Internet的电子邮件采用( C )协议标准,保证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电子邮件。

A)SNMP B)FTP C)SMTP D)ICMP15、在Internet中的大多数服务(如WWW,FTP 等)都采用( B )模型。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总6页) --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习题3)3.16 解:3.17 解:3.18 解:done:3.19 解:bufX signXnext: done:3.20 解:mov ah,1 ;只允许输入小写字母 int 21h sub al,20h ;转换为大写字母mov dl,al mov ah,2 int 21h;显示mov bx,offset LEDtable mov al,lednum xlat mov ax, bufX cmp ax, bufY jae done mov ax, bufY mov bufZ, ax.model small.stack.data dw-7 db ?.code.startup cmp bufX,0;test bufX,80h jl next;jnz next mov signX,0 jmp done mov signX,-1.exit 0 end mov dl,’2’ mov ax,bufX cmp ax,bufYnext1:next2:3.21 解:restart:again:next:fun0:fun1:fun2:fun3:fun4:fun5:fun6:fun7:disp:je next1 dec dl cmp ax,bufZ je next2 dec dl mov ah,2 int 21h;代码段 mov al,number mov bx,0 cmp al,0 jz done shr al,1 jc next inc bx;BX←记录为1的位数;AL=0结束;最低位右移进入CF;为1,转移;不为1,继续jmp again push ax push bx shl bx,1;位数乘以2(偏移地址要用2个字节单元)jmp addrs[bx];间接转移:IP←[table+BX];以下是各个处理程序段 mov dl,'0' jmp disp mov dl,'1' jmp disp mov dl,'2' jmp disp mov dl,'3' jmp disp mov dl,'4' jmp disp mov dl,'5' jmp disp mov dl,'6' jmp disp mov dl,'7' jmp disp;mov ah,2 int 21h pop bx pop ax;显示一个字符done: jmp restart …3.22 编制程序完成12H、45H、0F3H、6AH、20H、0FEH、90H、0C8H、57H和34H等10个字节数据之和,并将结果存入字节变量SUM中(不考虑溢出和进位)。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级计科181 作业日期2020,4,12 姓名李XX 学号2018154作业名称第三章成绩第三章作业3.1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适配器的标识用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写出你的电脑和手机的适配器的标识。

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电脑:Intel(R)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8;Netease UU TAP-Win32 Adapter V9. 21;3.2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PPP协议的主要特点:简单,提供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因为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当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因为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3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广域网采用什么通信方式?答: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2)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因为在局域网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体,采用广播通信方式是天然合适的,广域网通常采站点间直接构成格状网。

广域网采用分组通信方式。

3.4 什么是CSMA/CD协议?说明该协议的工作原理。

(1)多点接入。

网络中的主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总线上。

(2)载波监听。

CSMA/CD协议要求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对总线进行监听,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则等待一段时间,在总线空闲时才开始发送数据。

(3)“碰撞”监听。

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保持对总线上信号的监听,根据信号电平的变化幅度即可判断是否发生了碰撞。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题.doc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题.doc

⏹填空题(15空,15分)⏹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简答题(6题,30分)⏹综合应用题(4题,35分)⏹注:试卷中包含一张附录,包括以太网MAC帧结构、IPV4数据报格式、UDP以及TCP报文段格式,但要求大家掌握其各个字段的含义。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和逻辑上的组成2.理解网络的各种类型(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划分)1、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因特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个人区域网。

2、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将地理上分散的自治计算机有机地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且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叫做( A )。

A. 计算机网络B. 终端分时系统C.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D. 多机系统第二章网络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掌握协议的概念以及协议三要素。

2.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3.掌握OSI七层模型名称(按照顺序)。

4.掌握下三层传输的基本单位。

如:物理层(比特)、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分组)5.掌握TCP/IP体系结构中的分层。

能够区分每个协议位于的层次。

1、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规则的集合是( C TCP-IP )。

A. 服务访问点B. 原语C. 协议D. 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_语义____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3、下列TCP/IP协议中位于互连网络层的是(A )A. ICMPB. TCPC.SNMPD. FTP第三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掌握传信速率(比特率)、传码速率(波特率)、发送时延、传播时延的计算。

2.掌握两种信道容量的计算。

(香农公式和奈氏准则)3.掌握常用的传输介质名称。

4.掌握四种多路复用技术的名称。

5.掌握三种基本的交换技术及其特点。

6.关于CRC:掌握生成多项式的表示、循环冗余码的CRC计算方法,接收方差错检测的过程。

1、若码元周期T=2×10-4秒,且传送8电平信号,则传码速率为Bd、传信速率为b/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Biblioteka 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解:下面详细图解如下
t=0时,A,B开始传输数据; t=22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碰撞; t=22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 开始各自进行退避算法:
A:因为rA=0,则A在干扰信号传输完之后立即开始侦听
t=273+225(传播时延)=498比特时间,A检测到信道开始 空闲
题3-25: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
据帧。当t=22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 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 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假 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试问A和B各 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 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
传数据
若侦听费空闲,则继续退避算法 ,又因为t=819比特时间的时候,A才 重传数据完毕,所以B在785比特时间侦听的时候,肯定会侦听信道非
空闲,即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之前侦听到信道忙,所以,第四问的
答案: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是停止发送数据的。即第三问A重传的 数据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
t=498+96(帧间最小间隔)=594比特时间,A开始重传数据
-----第一问A的重传时间 t=594+225 (传播时延)=819比特时间,A重传完毕 ---第二问A重传的数据帧到达B的时间
B:因为rB=1,则B在干扰信号传输完之后1倍的争用期,即512比特时 间才开始侦听 t=273+512=785比特时间,B开始侦听。 若侦听空闲,则 t=785+96(帧间最小间隔)=881比特时间,B开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