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
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4.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分层排布的,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5.了解化学式的涵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重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二、元素与元素符号(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 、书写方法:b 、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所有的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C,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c 、分类三、离子及离子的形成(学科内综合考点)(1)离子的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含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与元素【“原子”知识梳理】1、物质的构成:2、原子与分子的基本特点:3、化学变化中的原子和分子:4、化学变化的本质:5、原子的构成:6、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 + 中子数)【课堂例题】◆例1: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12ac/bdB、bc/12acC、12bd/acD、ab/12bc◆例2: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D )◆例3: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
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B、Ti4+核外有26个电子C、TiO2中含有氧分子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巩固习题】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
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2.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B ) A.12g B.12 C.1/12g D.1/123.原子的质量采用相对质量来衡量的原因是( C )A.不同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B.由于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C.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D.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D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5.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doc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考试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了、原了等微粒1、由分了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果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了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了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了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X X分子由X X原子和X X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X X分子由儿个X X原子和儿个X X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了由一个氧原了和二个氢原了构成3、含义:分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纨分了是保持翅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了4、从分了和原了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1)相对原子质最二 某原了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考点三、原了1、 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了、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 分了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韩睿-化学-第十二次课-讲义
一学教育滁州分校
5 下列物质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 ( ) A.黄金 B.铜绿 C.食盐 D.干冰 B.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18 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9.95 7.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 、 、 ,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
四、【轻松一刻】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 有个童鞋每当快下课就倒数 10.9.8。。 0 的时候准时下课。 。。 每次他手表都特准,有次上课他倒数 10.9.8。。 下课。。 。。0 。。LZ 桌子一拍,大喊下课 咯!!喊完才感觉不对劲,老师在讲台上一脸怨恨的看着我。那倒数的二货才悠悠地 ! 说还有五分钟。
课后任务 1、 认真复习课本; 2、 把上课时的讲义拿出来复习,
一学教育网站: 一学教育·教务管理部 TEL: 3044540
一学教育滁州分校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较好 ○ 一般 ○ 一般 教师签字: ○ 差 ○ 差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的。 其中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所带正电荷 (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负电荷。原子核又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 不带电,每个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4.国际上是以 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 所得到的 ,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 在 上。 5.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
每一讲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
第一讲: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二、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原子:例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bcd B.abc C.bcd D.ad2.分子:例2.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O4是一种化合物B、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C、O4是一种单质D、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3.离子例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①H2O2 ②Si ③SO42- ④⑤2 Mg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⑤三、元素1、元素例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2、化学式例5.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
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3、化合价例6、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A、+2、+3B、+2、+2C、+3、+3D、+3、+2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果糖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C.果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D.1个果糖分子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MgCl2——氯化镁B.Ca+2——钙离子C.2H——2个氢元素D.O2——2个氧原子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探究物质的组成》 讲义
《探究物质的组成》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物质无处不在。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脚下坚实的大地,从日常饮用的水,到璀璨夺目的宝石,无一不是由各种物质构成。
那么,这些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具有质量和占据一定的空间。
物质可以是有形的,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电场和磁场。
在古代,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非常有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由土、水、气、火这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而在中国古代,有五行之说,即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古老的观念逐渐被更精确的理论所取代。
到了近代,化学学科的兴起为探究物质的组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化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和组合。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水。
在化学研究中,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看到,但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不同的元素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 118 种元素,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
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
当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结合时,就形成了化合物。
以水(H₂O)为例,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分子结构。
在探究物质组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原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讲义3(物质构成的奥秘)
- 总结资料-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书写方法: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c、有关元素周期表*发*排列依据*d、分类e地壳:O、Si、Al、Fe 细胞:O、C、H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1、化合价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a.氧元素通常显—2价;b.氢元素通常显+1 价;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③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
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学霸版)
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学霸版)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学习方法属于KungFu学习法中的康奈尔5R笔记法,这一节课是认识微观世界的开篇!在初中各类模块中难度比较简单,中考时主要以一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考查,分值不大。
属于基础型概念知识,只要对定义掌握的足够牢,做题是没问题的。
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大模块:微观粒子和元素。
可以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不要马虎。
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微观世界吧。
PPT(第2页):先来了解一下物质构成的奥秘模块的知识特点。
1、“微粒观”;2、“知识点层层递进”;3、“微观与宏观”;4、“熟记概念”。
1、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实际存在,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在脑海里建立起微观物质世界,需要花费一点时间。
2、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层层推进,物质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又能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继续构成物质。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清晰,易懂。
3、宏观和微观这一相对概念,可以通过微观粒子性质和宏观物质的表现来记忆理解,化抽象为形象,明白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本节课的概念性内容比较多,比如原子、离子和元素的定义,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等,可以通过类型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于实际。
PPT(第3页):现在我们正式走进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世界。
先认识一下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本质。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大方面展开:1、分子、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粒子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元素的含义:认识元素周期表,学会辨析元素及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PPT(第4页):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物质构成的奥秘的题目到底都在考些什么,对症下药,我们才能知道要总结什么。
大体上看,无非就是在考两个部分。
1是分子的性质及应用,2是粒子微观结构示意图。
当目标清晰后,我们就知道该做什么了,整个思维导图也就呼之欲出了。
PPT(第5页):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构建出有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思维导图,并且利用5R法处理几道经典例题。
3 物质构成的奥秘--1
恒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 3 学员姓名:李玥瑶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邓洪飞授课主题C(物质构成的奥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知识梳理(一)分子和原子 & 原子的构成,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的__________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__。
(2)分子间有____,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_____,遇冷______,气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_____。
(3)分子在______,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______。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
,原子1.概念:原子是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微粒。
2.基本性质(1)原子的体积_______,质量______。
(2)原子在不断_______。
(3)原子之间有一定的______。
(4)同种原子的性质______,不同种原子的性质______。
3.结构原子⎩⎪⎨⎪⎧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 一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是以一个C 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符号为A r )。
A r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一个C-12原子的质量×1/12(2)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核内无_____。
(4)不同种类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概念 保持物质_______的最小粒子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物质:举例水(H 2O)、氢气(H 2)铁(Fe)、硅(Si)、汞(Hg)特性①很小但真实存在②不停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①很小但真实存在 ②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间有一定间隔主要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_____可以再分,而______不能再分相互联系______是由______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______分裂成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可构成______,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_____,通常在离核较_____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_____,通常在离核较_____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4.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分层排布的,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5.了解化学式的涵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重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二、元素与元素符号(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书写方法: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所有的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C,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c、分类三、离子及离子的形成(学科内综合考点)(1)离子的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带正电的叫阳离子(或正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或负离子)。
(2)原子与离子的转化:原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
如:Na+、Cl-、Mg2+、O2-。
(4)离子符号的意义:①数字的意义:3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表示3个镁离子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5)离子结构意图(如图4-10-4)(6)拓展考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①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如NaCl②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CO2四、元素周期表(拓展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的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失去电子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失去电子③每一纵行(族):周期表在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共有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以金属元素开头(除第一周期),慢慢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结尾;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按照最外层电子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具体体现。
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及分类的有关知识(学科内综合考点)(2)物质的简单分类:【解题指导】例1 饮用水用氯气(Cl 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
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ClO 2)消毒杀菌。
下列对ClO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O 2是一种氧化物B. ClO 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ClO 2中含有氧气D. 1个ClO 2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解析 本题从氧化物的概念、物质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关系入手。
ClO 2是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A 、B 说法正确;“构成”表示微观,讲个数时前后一致,且分子由原子构成,D 也正确;ClO 2是纯净物,所以不含有氧气,否则就成了混合物。
答案:C例2:已知六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别为:(1)A 、B 、C 、D 、E 、F 共表示 种元素;(2)表示原子的微粒是 (填序号);(3)表示离子的微粒是 (填序号)。
解析:元素是具有同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题所示的六种微粒中,(A )与(B )核电荷都是+8,(E )与(F )核电荷都是+12,所以这六种微粒结构代表核电荷为+8、+10、(1)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元素 物质 组成 构成 离子 原子 分子根据组 成物质 的种类 单质 根据性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根据组 成元素 的种类 纯净物+11、+12四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阳离子的核电荷数比核外电子总数大,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小,即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
答案:(1)四 (2)A 、C 、F (3)B 、D 、E例3:下列图示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表示同种元素的是 。
A .B .C .D .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为金属元素(H 、He 、B 除外),多于或等于4个为非金属元素,等于8个为稀有气体元素(He 为2个),上图中B 、D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应为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为原子,不相等的则为离子,故A 为离子;核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为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也相似。
答案: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B 、D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 、D ;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是B ;属于离子的是A ;表示同种元素的是A 、C 。
【课堂练习】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2.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3.《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是A. 质子数、中子数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4.“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 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 元素B. 原子C. 单质D. 分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不能再分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6.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B. 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D.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Al2O3 B. SiO2 C. Fe3O4 D . CO2二、填空题1.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属元素。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2.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3.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海水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填元素名称)。
4.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
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
比如H2、Na2O。
还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出三种物)、、。
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数;(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递增。
作业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u 夸克和d 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23 e ,d 夸克带电量为 - 13 e ,e 为基元电荷。
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C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2. 有两种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C .它们一定是同一种原子D .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面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后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2MnO 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B .2Ar :表示2个氩分子或2个氩原子C .Fe 2+:表示l 个亚铁离子D .H 2S 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4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5、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D .原子不显电性6、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 .属于金属元素7、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 .钠为非金属元素C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 gD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8、过氧化氢(H 2O 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 .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C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9、钠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A . 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10、已知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下列关于铱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核电荷数是77B 、中子数是77C 、电子数是77D 、是金属元素的原子1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中的(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核外电子数健康文档 放心下载 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