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音乐 - 解读电影音乐 选修课论文
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cc6ad6c1c708a1284a44ae.png)
电影音乐赏析关键词:电影音乐美学功能作用摘要: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具体情境使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电影的视觉形象相融合,以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
如,《角斗士》,该片气势恢宏,场面浩瀚,更由世界著名的配乐大师汉斯·吉摩以精彩的交响乐和古典音乐将整部影片衬托的威武、雄壮,却又有一丝忧郁和哀伤。
影片开头沉静深幽的音乐响起,一大片麦田映入观众眼帘,顿时给人一种空旷、雄壮的感觉,而一段女声吟唱却又充满了忧郁。
战斗过程中所配的交响乐,又把战场的浩大和战争的激烈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结尾的那首女声吟唱,古典、空灵、细腻、悠远、哀伤,将思乡情、亲情、复仇情肆意挥洒。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多种多样,其美学功能是:一、通过音乐主题的贯穿和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与批判,帮着明确电影的意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星球大战》,音乐采用与画面同步的手法,主题不断更迭,陈述和渲染了一个古老的题材——善与恶之间永恒的斗争。
片头雄壮豪迈的音乐就是杰迪主题,它代表了反抗暴政的起义力量的音乐。
而其对立面,代表宇宙中邪恶与黑暗力量,一身黑衣的达茨·威德的主题音乐《帝国进行曲》,节奏沉重呆板、旋律压抑不和谐,勾勒出一副阴郁、嚣张、咄咄逼人的形象,与杰迪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尤达主题、埃洛克主题等等使得影片配乐更加丰满。
总之,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用更迭的主题以浪漫的交响乐手法与画面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将影片整体气氛烘托的大气、壮阔。
二、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如《海上钢琴师》。
为《海上钢琴师》配乐的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以钢琴为主配以适当的管弦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的看似随性的音乐,把各式各样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2c7f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d.png)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引言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加深了观众对电影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探讨其作用和影响。
电影音乐的类型电影音乐可以分为原创配乐和现成音乐两种类型。
原创配乐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根据电影的情节和情感需要进行编曲和制作。
现成音乐则是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中被使用来强调情节或者表达角色的情感。
原创配乐原创配乐是电影音乐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由电影配乐师或作曲家独立创作,根据电影的需要进行编排。
原创配乐的目的是与电影情节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和谐与张力,增强影片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原创配乐的风格和风格多种多样,根据电影的类型和主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比如,在悬疑片中,音乐通常会采用紧张和神秘的旋律,营造出紧张和充满悬念的氛围。
而在浪漫爱情片中,音乐则会采用柔和和浪漫的旋律,表达出爱情的温馨和甜蜜。
原创配乐的创作过程通常经历了多个阶段:首先是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进行初步创作,然后根据电影的剪辑进行修改和调整。
最后,配乐师会与导演进行共同审查和调整,以确保配乐能够完美地与电影融合在一起。
现成音乐现成音乐是电影音乐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它指的是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通过版权授权,被用于电影中的特定场景或情节。
现成音乐通常是出色的音乐作品,它们的旋律和歌词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
现成音乐在电影中的使用要慎重考虑。
它必须与电影的情节和情感保持一致,并且要融入电影中而不突兀。
一首合适的现成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节,并与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
电影音乐的作用和影响电影音乐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可以加强电影的情节表达,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首先,电影音乐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
通过适当的音乐选择,可以增强电影中的悬疑、恐怖或喜剧等情感效果。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在不言而喻的情况下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情感。
其次,电影音乐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节。
读解电影与电影音乐论文
![读解电影与电影音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fcd372a417866fb84a8edc.png)
电影“熊”和“上帝发疯了Ⅱ”中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关键词:电影音乐熊上帝发疯了Ⅱ一.简介电影“熊”(即子熊的故事)围绕一只小熊而展开,讲述了这只小熊的丛林生活,包括失去母亲、找到另一头公熊相依为伴、被猎人捕捉、被一个豹子欺负等情节。
电影“上帝发疯了Ⅱ”讲述了在非洲大地的一个原始地方——卡拉哈里,一个土著人父亲为了找回错上了偷猎人的车的两个孩子而不辞辛苦地奔波追赶并遇上了来自现代化社会的人的故事。
二.音乐的相同处(1)加深观众的情感在影片“子熊的故事”中,小熊看到受伤的公熊挣扎在泥塘里,路过的小熊蹑手蹑脚的走近并出人意外地温柔地舔着公熊的伤口。
电影画面放到这里的时候,节奏缓慢、曲调悠长的音乐响起来了,与电影画面同步进行,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小熊与大熊之间的友谊真情。
而在影片“上帝发疯了Ⅱ”中,当8岁的姐姐丝莎因找不到5岁的弟弟沙理而趴在地上轻轻地抽泣着的时候,音乐是一种轻轻的缓缓的节奏,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了姐弟俩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姐姐找不到弟弟的焦急与难受之情。
(2)烘托气氛在电影“子熊的故事”中,一个猎人正在一个有水的悬崖边上喝水、洗头,却不知到那头大熊已经在悄悄地靠近他。
随着熊不断接近猎人,音乐以一种低沉的音调烘托出一种让人十分紧张的气氛。
当猎人回身想要拿水壶时,他看到了一个影子,而这影子就是大熊的,此时,电影音乐以一种强有力的力度突然出现,把观众本来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提高到一个至高点,让本来紧张的气氛最大化。
而在电影“上帝发疯了Ⅱ”中,为了偷鸵鸟蛋,女博士扮演成一只鸵鸟以分散守护鸟蛋的鸵鸟的注意力,以便男植物学家能够顺利偷到鸟蛋。
电影在讲述到这一情节时,使用了一种欢快、诙谐、节奏轻快的音乐,让观众置身于一种幽默的、忍俊不禁的氛围中。
(3)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电影“子熊的故事”的片尾,导演给我们展示了大雪覆盖的山峦,画面辽阔、深远,而此时的悠长的音乐暗示着山峦的连绵不绝,而且让人的视觉得到延伸,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明显。
解读电影音乐——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
![解读电影音乐——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27f68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7.png)
解读电影音乐——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爱乐之城》是一部充满梦想与激情的电影,其音乐同样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电影音乐在整部电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性,还让观众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
下面我们来一起鉴赏一下这部电影的音乐。
一、电影音乐概述电影音乐是专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它是一种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在《爱乐之城》中,音乐既充当了主角,又巧妙地为故事增色。
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电影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梦想与挫折、勇敢与失落的世界。
二、电影音乐类型1.原创音乐《爱乐之城》中的音乐全部为原创作品,这些音乐既符合电影的氛围,又突显了电影的主题。
例如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音乐以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节奏,将电影推向了高潮。
这些原创音乐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性,还为电影注入了更丰富的情感表达。
2.爵士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爱乐之城》中的音乐融合了爵士乐与流行音乐的元素,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为电影增色不少。
例如在电影的慢节奏场景中,爵士乐的加入使画面更加唯美、浪漫。
而在快节奏的场景中,流行音乐的融入使电影更具现代感和活力。
这种音乐风格的融合为电影带来了更丰富的听觉体验。
三、电影音乐鉴赏1.主题曲《City of Stars》主题曲《City of Stars》是整部电影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
这首歌以轻快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表达了主人公对洛杉矶的向往与憧憬。
同时,这首歌的演唱者瑞恩·雷诺兹的声音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ity of Stars》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它不仅成为了电影的标志性歌曲,还被许多观众视为经典。
2.《Another Day of Sun》《Another Day of Sun》是电影中一个非常出彩的音乐片段。
这段音乐以欢快的女声合唱和阳光向上的旋律,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洛杉矶的美好画卷。
同时,这段音乐还通过歌词“Another day of sun”传递了积极向上的能量,使观众感受到了电影中的阳光与活力。
解读电影音乐——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
![解读电影音乐——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e7974bf184868762cbaed56d.png)
《爱乐之城》电影音乐鉴赏“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一曲低沉动人的旋律仍余音绕梁,撩人心弦,每每听到这首主题曲,我总能想起男主角深情的凝视与女主角含泪的双眼。
这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歌舞剧一时轰动全城,不仅仅因为剧情跌宕起伏,而且还因为里面的音乐能够紧紧环扣剧情,推动剧情的发展。
电影以一曲欢快高昂的合唱乐《Another day of sun》开场,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表现出男女主的初次相遇的滑稽与冲突,把观众渐渐带入他们的故事当中去,让人产生故事结尾会是happy ending的错觉。
其实看到后来他们第二次相遇时男主角在咖啡厅所弹奏的那首略带悲沉绝望而又激愤的钢琴曲《Mia&Sebastian's Theme》就预示着两人最终不会在一起。
一开始的悲伤安静,到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后的开朗,再到后来错过之后的悲亢痛心通通都在这首钢琴曲中体现出来,完美的贴合了剧情的发展。
看到这里让人心恫,越美好的事物失去后就越痛心惋惜。
合唱乐《Someone in the crowd》又将剧情带入另一个高潮,剧情伴随着音乐的进行而发展,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社交世界,充分地体现了如电影名称《La La land》所说那样是“荒诞之城”,是脱离现实的精神乌托邦世界。
男主角对于歌唱着这首歌的女主来说,就是“someone in the crowd”,那个能够点亮她的世界,带她梦想高飞的人。
《City of Stars》由两人合唱,男主低沉的嗓音与女主清脆的高音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关于梦想,关于爱情,也像这首歌的旋律一样,有起有落,终究有一方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两人的梦想就像歌词“You never shined so brigtly”所唱的一样光芒四射,可惜的是爱情却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这种伟大的爱情大概就是“我为你实现了梦想,待你光芒四射时在你身边的却已是别人”。
电影与音乐欣赏论文
![电影与音乐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d967c48bd63186bcebbc18.png)
电影音乐欣赏伴着轻音乐那段优美的旋律去体会着课程给我的感受,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难以言述的美妙和魅力。
以往看电影都只是看情节,但是上了这个课以后,我开始感受到音乐在这个环境里渲染的气氛,就像我之前上过的一个课程,音乐给绘画带来的美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之后用快速的手绘能力描绘成音乐带来的感受,上完这个电影与音乐的课程后,让我的对音乐的有了一种审美的愉悦。
使我对音乐欣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分几方面谈谈我对电影与音乐的认识及感受,以及音乐对我的影响。
在那么多的电影中,我对《海角七号》和《钢琴家》,还有《黑色星期天》这三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特别是《海角七号》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很多遍,每次看完都让我回味无穷。
《海角七号》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里面的音乐,可以说,音乐在整部电影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构成整部影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甚至音乐的渲染氛围比情节更耐人寻味。
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有音乐的铺底,虽然使用音乐的频率和种类都很多,但是却一点也不烦乱杂绕,反而每次使用音乐都能触动人内心的那根弦。
片中运用大量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并且通过音乐蒙太奇等方式推动整个影片的发展。
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旁白在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的音乐,感情基调是感伤的。
如果没有那段音乐而是简单的读信,就会缺少那种牵动人心的效果。
音乐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段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同时,这些内容的插入也起到了整部电影的首尾呼应,有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以《野玫瑰》作为主题曲贯穿于整部片之中,音乐在电影旁白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感情基调是感伤的,旋律的凄凉似乎暗示着这封信中的悲剧。
听着那个音乐,观众仿佛也回到那个时代,可以体验到当时人物心中无限的凄凉与无奈,把观众也融入电影中,极具感染力。
电影音乐创造了使人信服的时间和地点气氛。
其次喜欢的是《钢琴家》,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国军占领波兰首都华沙,对犹太人进行疯狂屠杀。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23f7d26137ee06eff91845.png)
《影视音乐赏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4农林经济管理学号:姓名:一、音乐简介《my heart will go on》中文名《我心永恒》,著名爱情电影Titanic《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由好莱坞主流电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一手制作。
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发行于1998年。
收录于《Let's Talk About Love》和Titanic(《泰坦尼克号》原声带)两专辑中。
Celine Dion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歌曲之一。
具有浓烈民族韵味的爱尔兰锡哨,登上多国单曲榜第一位,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大奖,第41届格莱美奖,最佳影视媒体作品歌曲,席琳·迪翁获得最佳流行女歌手。
中文名译为《我心永恒》、《我心依旧》、《爱无止境》、《心与你相依》,意大利语名:il mio cuore va。
作为电影Titanic(中文名《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和片尾曲,Celine Dion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歌曲之一。
它在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丹麦、瑞士等多个国家/地区单曲榜,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具有浓烈民族韵味的爱尔兰锡哨,精巧编排,尽显悠扬婉转而又凄美动人。
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短短四分钟的歌曲实际上是整部影片的浓缩版本。
歌曲由韦尔·杰宁斯(Will Jennings )作词,中文歌词由中国当代童话作家王雨然译作,粤语版《系我心弦》由香港女歌手叶倩文演唱。
二、作曲家简介詹姆斯·罗伊·霍纳(James Roy Horner,1953年8月14日-2015年6月22日),美国著名音乐人、作曲家,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配乐大师,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他两次获得奥斯卡音乐奖(1997年因《泰坦尼克号》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并且11次获得提名。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8858c184254b35eefd3493.png)
爱情类影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赏析姓名:***学号:*********序号:106课程时间:周五下午第一节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到丰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地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在很多人看来,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需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角色、精湛的拍摄技巧……这些的确是成就一部好电影不可或缺的因素,但音乐在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为独特和明显。
电影音乐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部电影中充当诠释纽带,因此音乐可以看做电影的另一种“语言”,它不仅可以“说出”人物角色的内心独白,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升华一部影片的主旨,渲染特定场景的氛围。
音乐对电影的这种作用在爱情类影片中更为无可替代。
无言的爱:《雏菊》---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雏菊》是2005年韩国出品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片中的女主人公惠英是一个画家,她柔和淡雅、明媚自然,每次想起她时总会让人联想到影片开始时那片漫山遍野的淡黄色的雏菊,而她正如这雏菊一样美好。
整部影片发生的背景便是惠英从小就生活的阿姆斯特丹---印象派画家梵高生活了大半生的城市,这样的背景也使影片充满了十九世纪印象派的色调和风格。
片中的配乐将西方古典音乐运用的恰到好处,让整个片子回荡在一派古典和悠扬当中,演绎的从容而自然,满是清新的自然气息。
在这个影片当中,主旋律就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上,选择了不同的管弦乐器的配置,让音乐的色彩与主人公的情感经历相配合,从而体现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将这个爱情故事衬托的更加醇美。
例如,当惠英沉浸在回忆中时,随着清新淡雅的钢琴声,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铺陈开来。
画面中依然是那片漫山遍野的雏菊,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着,雏菊淡淡的黄色与山野的绿色轻柔的融合到一起,观众很容易便被悠悠的琴声带入到了眼前的回忆中去,一个只属于惠英的世界。
作为画家的女主角惠瑛每天都要经过河流上面的独木桥,到对岸去画雏菊。
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论文范文
![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6c9a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b.png)
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论文范文影视音乐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使用的音乐,赏析影视音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电视节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篇一:《试谈对影视音乐中民族音乐弘扬的赏析》[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影影视产业也取得飞速的发展,电影影视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影视音乐和民族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有效地展示出电影的地域时代特色文化特征,因此成为影视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开发影视音乐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做好弘扬民族音乐的工作,做到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 民族音乐;影视音乐;弘扬;赏析影视音乐是对电影艺术效果进行有益补充的一种特殊的音乐表达形式,影视音乐在表演上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和自身内在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伴随着科学技术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我国在经历了““””以后,迎来了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新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影视音乐事业也是几经坎坷与磨难,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复苏,我国的影视音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人们对于影视音乐的认识也由过去的简单语言空白填补到今天的有一定的主题和规模的音乐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中国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音乐之中,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物质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民族音乐记载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寄托,包含着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展望,对于过去生活的反思。
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蕴涵着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这不仅是我国弘扬的精神文化物质财富遗产,也是世界音乐艺术精神财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鉴赏论文——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
![音乐鉴赏论文——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263a111c5da50e2524d7f40.png)
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摘要] 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更可以完美的塑造银幕艺术形象,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泰坦尼克号》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赏析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助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事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氛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来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泰坦尼克号》影片内容简介《泰坦尼克号》英文名称为:《TITANIC》1997年,导演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
影片再现了1912 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次出航的壮观场景,讲述了贵族小姐露丝与穷画师杰克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在沉船那一刻表现出人性的光芒。
该片获得第7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 项大奖,成为当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凭借此片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故事讲述的是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
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然后罗丝就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论文《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论文《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65e107ba1aa8114431d9b9.png)
一、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1.渲染环境气氛音乐可以为整部影片渲染一种总的环境气氛。
例如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的故事片《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作曲吕其明)。
它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人和事来表现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林海音从这些往事的回忆中所引起的那种“离我而去”的惆怅之情和对故土的思念。
为此,影片导演吴贻弓规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作曲家吕其明根据这个总的基调,选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学堂歌曲《送别》为这部影片音乐的主旋律,并采用非常规的配器,只用了弦乐队和抱笙等几件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以非常简洁凝练的音乐语言,为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种惆怅惜别之情。
这种情绪的音乐在片头音乐中有较完整的展示,在影片的中间也有所流露。
而在影片的结尾则表现得更为强烈;英子的父亲已去世,她和妈妈、弟弟去为父亲扫墓,从小把她带大的纯朴的农村妇女宋妈也要离开她们回农村去了,英子和妈妈、弟弟在满地黄树叶的秋天坐着车子和宋妈告别……这段画面的背景音乐就是在弦乐队的轻弱陪伴之下,抱笙吹奏《送别》的曲凋,这平缓、疏淡的音乐,恰如其分、含而不露地渲染了那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之情。
音乐也可以为影片的局部渲染制造气氛。
在一部影片中,有时某个场面表现的是人物的一种情绪;或是欢乐、喜悦,或是悲苦、伤心,或是紧张、惊恐,或是轻松、愉快等等;有时影片的某个场面营造的是一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或是喧闹或是静寂,或是繁华或是萧条,或是庄严肃穆或是活泼热烈,等等,而此时往往很少对话或没有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当然这种音乐要用得准确适度。
2.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每个时代的乐曲或歌曲,从内容、音调、演奏演唱方式以及流行的乐器都有所不同。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328e8c71fe910ef12df86c.png)
我的读解电影音乐课——感受声与像、视与听的完美结合电影,一门发展了一百余年的艺术,百余年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果把电影比作我们人,那他现在正值青壮年时期。
电影从最初的黑白到如今的彩色,从最初的2D到现在的3D,从最初的单一拍摄到如今特技的大量使用,从最初的无声到现在的有声;这些都是这门艺术的不断发展。
我觉得电影的区别于相片的最大突破就是声音,而声音的加入也使得电影的叙事性和艺术性大大加强,通过这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我对电影艺术,特别是电影音乐有了一个很大的认识和感受,下面就简单的谈谈我的认识和感受。
谈到音乐,我们在平时多多少少都会听点音乐,之前看过一个调查,每一个正常人,每天都会不经意的哼起歌,可见音乐对我们的重要性,电影作为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综合了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表演等的艺术门类,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
电影音乐是一部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部完整的电影音乐包括主题音乐、插曲、背景音乐等各种场景音乐。
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可以在无言中打动观众,加深观众的情感。
并且音乐具有渲染气氛、刻画形象、深化主题等作用。
可以说,电影因为音乐的引入而更加的和谐,更具表现力。
记得老师上课经常会给我们看同一段影片两次,一次有背景音乐,一次没有背景音乐。
并让我们分享两次观影的感受。
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两次的观影虽然图像是一样的,但是这有音乐的那次会让整个电影更加的活灵活现,会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幕布上的图像,而是有一种置身图像里面的感受,好像自己就在画面中一样。
在看《与狼共舞》这部电影时,有一段主人公发现牛群的情节,这时候响起了一段雄伟的音乐,而此时我也随着音乐进入到电影当中,仿佛牛群就在眼前,那一头头野牛就在面前飞奔而过。
而在没有音乐的电影中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这就是音乐给电影带来的表现力。
在早期的无声电影中,没有对白的情况下,音乐的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得在老师给我们看的卓别林的无声电影《小孩》中,音乐的应用就非常好。
以影片《音乐之声》为例谈电影音乐的作用
![以影片《音乐之声》为例谈电影音乐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c0e76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e.png)
以影⽚《⾳乐之声》为例谈电影⾳乐的作⽤2019-10-27[摘要] 作为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电影⾳乐通常包括主题⾳乐、插曲以及变奏曲等多种形式,在展现影⽚⼈物内⼼复杂的感情和推动影⽚情节⾼潮上有着⾮常重要的作⽤。
《⾳乐之声》这部经典的电影是由⾳乐剧改编⽽成的⾳乐电影,整部影⽚凭借着经典的乐曲、浓郁的情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民的喜爱。
同时,《⾳乐之声》将⾳乐在影⽚中的重要作⽤展现得淋漓尽致。
使得影⽚更具艺术魅⼒和欣赏⼒。
[关键词] 《⾳乐之声》;电影⾳乐;作⽤⾳乐剧在早期⼜被称为是“⾳乐喜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是⼀种歌唱和对⽩交融表演的戏剧形式。
在1701年⾄1800年的这⼀段时期,歌剧艺术在欧洲发展中遇到了⼤变化,正歌剧逐渐衰落,轻歌剧发展起来,轻歌剧因为剧材短⼩利于抒情叙事,从⽽也带动了歌剧艺术的⼤创新。
在18世纪以前,趣歌剧意⼤利的传统歌剧艺术也进⼊到了欧洲⼀些国家,也对轻歌剧带来了⼀定的影响。
18世纪,民谣歌剧受到了英国百姓的喜欢,之后由于意⼤利歌剧与法国歌剧逐渐衰亡,民谣歌剧也衰落了。
⽽意⼤利的趣歌剧、法国的轻歌剧对英国歌剧的产⽣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乐剧便由轻歌剧和趣歌剧演变⽽来。
⾳乐剧将戏剧、歌舞以及⾳乐等融为⼀体,通俗易懂的⾳乐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
《⾳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创作思路是根据玛莉亚·冯·崔普的真⼈真事改编⽽来的:主⼈公玛莉亚·冯·崔普⼥⼠出⽣于阿尔卑斯⼭⼀带,之前在本笃会的农伯格修道院做着实习修⼥,因1926年⽣病,到附近盖尔·冯·崔普爵⼠家修养,正好做了爵⼠长⼥的看护。
之后玛莉亚与爵⼠就相恋结婚了,婚后因为受经济萧条影响,爵⼠和玛莉亚带领七个孩⼦组成乐团进⾏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乐节上赢得⾸奖。
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
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车穿越阿尔卑斯⼭来到意⼤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
从电影音乐之声中看电影中的音乐论文
![从电影音乐之声中看电影中的音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8f0b17fad6195f312ba680.png)
从电影《音乐之声》中听音乐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年级2011级姓名戴群摘要电影《音乐之声》中,很多音乐都能触发人的思想,加上感人的剧情和电影中人物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思想最能激励人心!《哆唻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等歌曲至今让我们耳熟能详。
而更让我动容的,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那博大而深沉的爱。
这部影片是那样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了爱,对子女的爱,对恋人的爱,对祖国的爱…都在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当遇到困难时,听着这样的音乐很受鼓舞!很多时候困难、挫折考验着我们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过于脆弱,树立一定自信心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前提,看过很多关于增强自信心的文章却收效不佳。
但是在《音乐之声》的这个场景中,听着从玛利亚嘴里泊泊流动的歌词,看着她大阔步往前走的姿态,不免欣慰,心里也不免阔朗起来,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就那么跨步之间被制服了。
关键词:《音乐之声》动听感人鼓舞人心风格音乐特点主要内容一.电影中的音乐欣赏《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
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
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电影《音乐之声》最令人兴奋和过后难忘的,正是其中几首韵调轻扬、词句烂漫的歌曲。
《音乐之声》的题材来自生活,却又将之升华从而使之高于生活,它以音乐抒发人类最淳朴的感情,以感情动人,整部音乐剧充满了诗性的美和浪漫,像一朵清新而独特的百合,散发出满室的清香。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the sound of music”、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欢快活跃的“Do-Re-Mi”,特拉普上校演唱的一派深情的“Edelweiss”,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可爱俏皮的“Good night,Good bye”等等,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今为大家所传唱。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ca5d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2.png)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篇1《爱有来生》电影音乐赏析[摘要]电影前三十分钟,场与场的剪切,镜头的旋转与晃动,光影带给人的年代感与神秘感和出彩的音乐,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见识到了一个女导演的细腻。
作为俞飞鸿的第一部作品,《爱有来生》如同她惊鸿一瞥的眼神一般灿烂夺目,这是一个女人私藏十年的心事,今日拆开了线头缓缓示人,似乎有点古板陈旧了。
电影画面唯美梦幻,清扬委婉的电影音乐让这本就凄美的故事更增加了一丝肝肠寸断的韵味。
[关键词]光影;女导演;俞飞鸿;电影画面;电影音乐一、酝酿十年的诚意之作影片主角莫小玉租下了一座荒废的院落,却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僧人的孤魂,这个僧人给她讲了一个50年前的故事。
电影开头用摇曳的镜头模拟鬼魂的视角,在这个荒山野岭的院落中穿梭来去,短暂的惊悚之后,情节就进入了爱情的主线。
50年前这份先强婚后相恋的爱情在逻辑上是通顺的,这条线中的前一段段奕宏用尽手段试图博得美人一笑,却只能听到一句“茶凉了,我给你续上”;中间一段则反了过来,俞飞鸿不离不弃地守候出家的段奕宏,两人的冷战以“打碎茶杯”为象征宣告终结,于是就形成了僧人与美人相伴的奇异景象;最后用仇恨“暂时”终结了这段爱情悲剧。
《爱有来生》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故事,手法并不新鲜,但好在节奏控制得不错,每次转场都照应故事的转折,因而显得顺畅流利。
原著小说《银杏,银杏》让俞飞鸿牵挂了整整十年,所以称这部作品为“十年磨一剑”确实不为过。
如果一个导演用了十年的时间来不断地体味一个故事,那她基本可以不用剧本就能拍了,因为在酝酿的过程中画面已经成竹于胸,在当下浮躁的创作风气中这种推敲拿捏的创作倾向显得弥足珍贵。
《电影音乐鉴赏》论文
![《电影音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146c18c281e53a5802ff4e.png)
《电影音乐赏析》课程论文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姓名:***学号:*********学院:国际商学院班级:工商管理(全球管理实验班)1班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摘要:音乐已成为电影叙事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电影放映中发挥着奠定感情基调、烘托电影氛围、反映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影音乐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电影,理解电影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电影音乐;赏析;内涵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自电影出现以后,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造型因素已经越来越受到电影创作者的重视,它已经成为电影中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
根据影片整体的基调以及情节的需要所设计或创作的音乐,电影音乐对画面不仅仅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渲染影片情绪,补充画面内涵,传达画面思想,推进情节发展,感染观者情绪的作用,从而实现影片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具体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
电影《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将故事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影片。
贯穿影片的音乐,有原创音乐也有欧洲古典音乐。
片头,描述刘小春在江南小城的生活场景时的背景音乐,采用的是笛子、琵琶、鼓等中国民族乐器。
其中,笛声、琵琶声旋律缓慢、悠长,衬托出了江南小镇的细腻、绵长,而赋有节奏感的鼓声,则有利于电影情节的推进,伴随着刘成父子坐着小船离开家乡。
之后,刘小春在少年宫比赛时拉奏小提琴古典曲目。
配合着钢琴声,开始旋律缓慢、琴声悠扬,之后节奏加快,小提琴声仿佛绕迷宫般迂回曲折,直至最后峰回路转、找到出口,琴声也随之结束。
在刘小春演奏的同时,一旁倾听的江老师许以赞许的微笑,预示着之后两人的生命出现交集。
之后,江老师跟刘小春交流往事的时候,背景音乐先是小提琴曲,之后是女声,在此期间小春加强了对江老师的理解。
当镜头在刘成骑自行车在外奔波与刘小春按江老师的要求“不要动琴,用你的心去感受”读谱间切换,背景音乐也在不同的小提琴曲协奏曲之间切换,衔接紧密,旋律急促,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一方面暗示着刘成在大城市工作的奔波劳累,一方面也暗示着小春的琴艺在不断提高。
电影音乐《半生缘》鉴赏论文
![电影音乐《半生缘》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756a2b2af90242a895e587.png)
电影音乐鉴赏论文电影《半生缘》音乐鉴赏学号:姓名:班级:学院:电影《半生缘》音乐鉴赏上周和老师一起看完了《半生缘》这部电影,同时也结束了电影音乐鉴赏这门课,很高兴和老师一起观看电影,分析电影的每个晚上,同时也让我懂得看电影看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画面,更重要的是欣赏电影中的音乐,电影中没有音乐,电影就是哑剧,只有通过电影中的音乐,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每个人物及每个人物要表达的感情中的跌宕起伏,音乐就好像是电影中每个人物感情的引线,随着音乐的出现,感情才能得到升华,人物的角色才能表达的淋漓尽致,故事才能更加的完整。
电影音乐,顾名思义,是进入电影中的音乐,这就决定了它带有先天性与必然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审美属性。
不管电影音乐如何发展,这一属性必然贯穿始终。
当代电影音乐当然无法脱离这一特殊的审美属性,所以,它一方面具有抒情性、形象性、表现性、表演性、节奏性、韵律性等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互动性、综合性、蒙太奇性、画面性、银幕性、造型性等电影艺术的审美属性。
看完电影版的《半生缘》,就觉得讲的就是一个爱情悲剧史。
电影中,整个故事是以曼桢和世钧的爱情为主线而展开的。
然而却散落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凉感。
曼桢和世钧的这段爱情,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悲剧,相遇是悲剧的导火索,恋爱是悲剧的孕育,而结局不过是悲剧的真正上演罢了。
电影中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人物内心独白的频繁运用。
电影的开头,先后用曼桢和世钧的独白道出对彼此的印象。
记得曼桢是这样说的:“他来城里已经好几个月了,我一共见过他四次,每次他都像看不见我,可能是他太专心吧,根本没留意旁边的事情……”在这里,以回忆的方式带走进了曼桢的内心,让你感受到她的那份忧伤和凉意。
似乎在这里就已经为最后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在他们出去拍照时,当最后他俩合影时却没有了底片,而这时天空飘起了雪白的雪花。
在这里,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
当漫璐无意间看到曼桢和叔惠、世钧三人照片时说“站在你右边的那一个会比较好”,看是简单,其实却包含着深意。
电影音乐的鉴赏论文
![电影音乐的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2748c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4.png)
电影音乐的鉴赏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论文电影音乐指的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它以电影为载体,通过录音技术将电影对白、音乐演奏、音响效果合成在一起,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在深化影片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抒发感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上钢琴师》(又名《1900传奇》)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脚本根据名著《二十世纪》改编,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奥莫利康内作曲,该影片获得过第57届金球奖中的最佳音乐奖。
由于阵容强大、制作精细、故事感人、给人启迪,是一部深受观众欢迎、广受赞誉的优秀作品,电影中的经典音乐为该片的极大成功增色不少。
一、电影音乐能够深化电影主题为了使影片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导演会使出各种手段。
比如在演员的语言上下工夫,说话有固定的口头禅;在行为上有固定的模式,有特别的小动作;在形象上有特别的喜好、着装风格等,电影音乐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对于特别的人物,需要特殊的手法。
大海是沉默的、钢琴是无言的,1900是孤独的。
对《海上钢琴师》(《1900传奇》)中的主人公1900来说,他不擅长语言,不常与人交流,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电影惯用的手法:语言、对话无法使用,于是音乐就成了1900的“语言”,钢琴就是他的心声,而这才是更准确刻画他内心世界应采用的方式。
电影音乐取代了语言这种电影常用的形式,在影片中发挥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片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1900常常望着窗外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大海一边神游着、幻想着,一边弹着钢琴,这时音乐代表着他的思想,就是主人公内心的语言;1900看到身边举止打扮各异的人们,一边猜测着、一边用手中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来描绘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深夜,1900一遍遍在钢琴上回忆着录音那天遇到心爱的姑娘时,灵感迸发后弹奏的那段优美深情的旋律,不停地寻找着、弹奏着,抒发着心中对姑娘刻骨、连绵的思念。
电影音乐欣赏选修课论文
![电影音乐欣赏选修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5ac7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6.png)
论文题目电影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课程名称 电 影 音 乐 欣 赏学 号 08姓 名院 系专 业电影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作者内容提要:在电影中,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银幕艺术形象。
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三部电影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电影音乐;《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佐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司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势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为例,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首先来讲电影《泰坦尼克号》。
这部筹备历时五年、经过无数次延期放映、经过痛苦的财政危机冲击的影片,在1997年12月拍摄完成,是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在前期投入(2亿美金)和全球票房收入(18.3亿美元)上都堪称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这部荣获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11项大奖的影片,其音乐方面则是以一首主题曲带多段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其他乐曲组成。
该片的主题曲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My Heart Will Go On》。
该曲在影片中共出现11次。
(实际上这11次包含了《Hymn to the sea》(《大海的咏叹》),这是《My HeartWill Go On》用苏格兰风笛吹奏的版本,无歌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开场时由女声演唱,用“啊”声代替原曲中的歌词,飘渺之中蕴含着安静,目的就是将观众引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序列号170
论文题目:电影音乐解读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2年11月1日
电影自诞生以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乐趣,优质的视听体验与引人入胜的剧情一直是其吸引我们去观看的关键要素。
而吴凡老师的解读电影音乐这门课,则让我由浅入深地学习到有关电影音乐与电影各方各面的知识,使我今后在看电影的时候,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去审视它。
众所周知,电影的繁荣主要还得归功于好莱坞,而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电影音乐更是发展到了巅峰,就让我们从这黄金时代的优秀作品中挑选五部来仔细品味个中的奥秘吧!
电影《阿甘正传》,我们主要挑选阿甘在越南即60年代中后期这部分来讲,坐在飞往越南的直升飞机上,耳旁的音乐,旋律是轻松,诙谐的,而歌词内容和歌名“FORTUNAT SON”(幸运儿),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反讽。
对于阿甘,对与BOB,对于每一个战场前线的人,他们听到的话,都是“你们是幸运儿,你们是钢铁青年,你们就是未来”。
然而战争带来的实际上只有无尽的伤痛。
无论对哪一方。
第一次与丹中尉见面,乃至以后无数次执行任务,在阿甘看来,都是乐趣无穷,而越南,的确是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宝地。
阿甘只知道服从任务,在他眼中,这是一场游戏。
所以,在越南的音乐,一直都是欢快,愉悦的,旋律,或明或暗的讽刺性歌词,这些高调的声音一直在耳边荤绕着。
接下来就是举世皆知的《泰坦尼克号》了,在一段优美的爱尔兰风笛中,导演缓缓的揭开了《泰坦尼克号》电影的序幕,这段名为《永不磨灭》的乐曲轻柔而舒缓,悠远的笛声伴随着飘渺的人声淡淡地回响在耳边。
紧接着音乐忽然变得轻快,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首次起航,船下聚集着热闹的人群,乐曲《远航》激昂的旋律人们兴奋与骄傲的心情。
在油轮下沉时响起的音乐完全的描写出船上惊慌失措的忙乱景象。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人性的善恶暴露无遗,绝望挣扎的气氛在音乐的陪衬下蔓延开来。
在危难之际,男女主人公双手紧握,《我心永恒》的主旋律在英格兰风笛声中隐约响起,浪漫而充满柔情,催人泪下。
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主题曲《我心永恒》,这首由詹姆斯谱曲、威尔·杰宁斯作词、歌手席琳·迪翁演唱的抒情歌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Rose对Jack的怀念。
缠绵悱恻的旋律,感人心弦的歌词,与两人的爱情完美结合,是本片中最大的亮点。
我们无法否认电影配乐在这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电影《矩阵革命》是《黑客帝国》系列的大结局,拉开影片序幕的“The Matrix Revolutions Main Title”紧张有力、来势汹汹预示了影片中灾难性的战争场面。
进行曲式的“Man In Metal”以雄浑的铜管吹奏为主线行军战鼓亦步亦趋地擂响表现了锡安战士操纵金属机械巨人誓与入侵的机器乌贼奋战到底的雄心壮志。
随后的“Moribund Mifune”中弦乐不停地往上攀登音阶将情绪顶向高潮稍事休整
后在壮阔的铜管引领下跟着凝重的机械步伐周而复始地继续爬升终于在到达顶点时低缓幽怨的管乐结束了乐曲。
影片结尾处的乐曲《Spirit Of The Universe》则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中的一小段童声领唱纯洁无邪象征着世界的新生。
曲中长笛的吹奏宛如晨曦般宁静祥和让经历了一场壮烈战争的人们得以休憩。
还有电影《公民凯恩》,标题为“早餐蒙太奇”的主题变奏段落,是与导演心有灵犀的赫尔曼特意安排的一组“音乐蒙太奇”,他的乐思以极少的笔墨、简约的手法配合了镜头。
事业正处于颠峰状态的凯恩和总统的侄女结了婚,舒缓轻柔的三拍圆舞曲衬托下,我们看见新婚的凯恩夫妇在柔情对话。
随着二人谈话的内容、表情、服饰和发型的变化,音乐的情绪、节奏和旋律也在变化,亦步亦趋地衬托着经过抽象隐喻或象征性蒙太奇压缩、原本会花费较多篇幅的情节发展。
音乐在这组留给人深刻印象的镜头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一部就是上课放过的《修女也疯狂》,有时候人会被自己的职业所感染至深,一个修女就算不穿修道服,不在修道院,她还是一个修女;一个歌手就算不拿着麦克,不在舞台上,她还是一个歌手。
整部影片有多个音乐片段,以合唱为多数,修道院的唱诗班在弥撒时本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事情,但是当黑人修女降临修道院时,这一切都得到了改变,修道院不再是安安静静了,每天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单一,流行歌曲的加入,给唱诗班带来无限活力。
本以为修女是很文静,很端庄的,没想到在唱流行时,她们也会疯狂一把,而且疯狂的很好,感染了现场的教徒们,受到一致好评和赞扬。
早期有声电影采用原著性配乐,音乐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墙到墙"(Wall-to-Wall),意思就是从片名开始每一分钟都有配乐,这种方法是早期无声电影配乐留下的"传统",在无声电影时代制片人们早已习惯让他们的影片始终有音乐相伴,到了新的时代老传统被继承了下来. 第二种手法是使用同一来源、同一主题的音乐,这种手法已经非常接近后来的电影配乐,往往是由作曲家谱写一个性格主题,然后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场景出现.第一种手法不久便被淘汰,作曲家们开始认识到电影配乐和戏剧配乐有所不同,他们认真探索起了后一种方法.
交响化配乐,具有完整的结构。
序曲—幕间曲—终曲;借鉴交响乐的“主导动机”创作手法:重要的人物、事件等都有对应的主题音乐。
继承了瓦格纳“乐剧”的创作模式。
第一部代表作:《金刚》。
这样一种电影音乐形式完善、具体化了交响音乐所具有的戏剧性、史诗性的特征,使音乐更为具体,有指代性;音乐加强了电影表达的情绪、意蕴。
1977年《星球大战》成为新时期交响化配乐的经典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