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作业危险因素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性的工作,其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源。
为了确保勘探开发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需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常见危险源及其辨识方法。
1. 钻井作业中的危险源钻井作业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危险最集中的环节之一。
在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源:(1) 高压高温: 钻井液中存在高压高温的情况,对人员身体造成严重威胁。
(2) 爆炸和火灾: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钻井液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泄漏或失控,就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物体打击: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大型设备和工具可能发生脱落、滑动等意外情况,导致物体打击伤害。
(4) 电气危险: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可能引发电火灾或触电事故。
辨识方法:对于钻井作业中的危险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辨识:(1)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程度评估。
(2) 工作场所巡视: 定期巡视钻井作业现场,查看设备、工具和环境的状态,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3) 经验总结: 参考历史事故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发现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 员工培训: 对钻井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2. 井口作业中的危险源井口作业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也存在一些特定的危险源。
(1) 毒性气体泄漏: 井口作业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 物体打击: 井口附近可能存在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一旦意外发生,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害。
(3) 打孔操作:井口作业中常涉及到电磁、震动、高温等可燃性或易爆性工具,操作不当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辨识方法:针对井口作业中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辨识:(1) 现场考察:对井口作业现场进行考察,查看有毒气体泄漏、高速旋转设备等潜在危险源的存在情况。
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工序危害(部位)(潜在)(1)人员高处坠落(2)人员跌倒(3)塌方(4)火灾、爆炸(5)爆炸物品丢失(6)交通事故(7)暴雨洪灾(8)山体滑坡(9)自然界的伤害及其它(1)交通事故(2)损坏道路、民房、电力、通信设施(3)暴雨洪灾(4)山体滑坡(1)高空坠落(2)起重伤害(3)物体打击(4)触电(5)机械伤人(6)人员跌倒(7)工具伤害(8)顶天车(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危害和风险类型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井位勘定及钻前工程钻机设备搬迁钻井设备安装与调试钻进作业4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序号123(13)井漏、井塌(14)卡钻(15)井下落物(16)钻具事故(17)钻头事故(18)丛式井井眼相碰(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害(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卡钻(14)井下落物(15)钻具事故(16)火灾、爆炸(17)顿钻(18)顶天车(19)雷电、静电危害(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钻进作业起下钻45(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套管及固井事故(14)实心套管(15)顿钻(16)顶天车(17)雷电、静电危害(18) 井漏(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4)机械伤人(5)起重伤害(6)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 (4 ) 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高压伤害(7)工具伤害(8)化学物品腐蚀(9)噪声危害(10)H 2S中毒(11)火灾、爆炸(1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固井换装井口作业安装防(放)喷管线泥浆净化与处理9678(7)H 2S中毒(8)火灾(9)放射线危害(10)测井仪掉井(11)断电缆(12)爆炸(13)电缆被卡(14)其它测井事故(1)高空处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井喷(11)化学物品腐蚀(12)录井资料漏取(13)监测失败(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火灾、爆炸(8)雷电、静电危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化学物品腐蚀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测井综合录井设备修理辅助作业10111213(11)暴雨洪灾(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井漏(14)井塌(15)卡钻(16)井下落物(17)钻具事故(18)钻头事故(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眼相碰(2)井喷失控(3)H 2S中毒(1)传染病(2)山体滑坡(3)营区火灾(4)营区人员触电(5)环境污染(6)其它伤害(7)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完井测试丛式井其它141516因素辨识影响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
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

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1. 移动设备和机械:钻井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移动设备可能存在危险。
这包括钻井机、钻杆、旋转工具、钻头、泥浆泵等。
这些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机械故障、漏油、碰撞等危险情况。
2. 高压气体和液体:钻井工程需要使用高压气体和液体,如压裂液、压力调节阀、工作液等。
高压气体和液体泄漏可能导致爆炸、火灾、化学品中毒等危险。
3. 岩层崩塌和井喷:在钻井过程中,岩层崩塌和井喷是较常见的危险源。
岩层崩塌可能导致设备受损、人员伤亡等风险,而井喷会使高压油气喷出井口,导致火灾、爆炸和中毒的风险。
4. 环境污染: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液和废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对土壤、水源和周边生态系统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5. 特殊雷电、坠物和化学品:钻井工程通常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存在雷雨、坠物等天气因素。
此外,钻井液中也常含有化学品,如酸洗液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和损坏。
6. 电气危险:钻井工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如电力驱动的泵、电钻等。
电气设备可能存在漏电、电击、火灾等危险,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维护。
7. 人为疏忽:人为疏忽是造成钻井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人员忽略安全操作规程、操纵不当、疲劳等都有可能引发危险事件。
8. 爆炸和火灾:钻井工程中使用的压裂液、钻井液等化学品和燃料都具有爆炸和易燃性。
不当的储存和操作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风险。
9. 交通事故:在移动设备和机械的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这可能导致设备破坏、人员受伤等危险。
10. 疾病传播:钻井工程通常需要人员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接受不良天气条件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这可能增加病毒和细菌传播的风险。
以上是钻井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辨识清单。
钻井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危险进行认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继续写相关内容:钻井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因为涉及到复杂的机械设备、高压气体和液体、岩层稳定等因素。
钻探、危险源辨识

风机停风,不撤离现场,继续施工
环
钻场内无新鲜风流,瓦斯超限,可能引起人员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事故
重大
瓦斯
停风时,施工人员必须切断钻场内所有电源,并撤离至安全地带。
17
施工前未对钻机稳固支撑情况进行检查
人机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塌孔因钻机起拔力不够,不能及时起拔钻具,很可能发生抱钻事故。
机电事故
加强监管,班前会严格要求当班负责人必须将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施工钻孔回风侧正上方。
15
施工前未对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进行检查
人机
施工钻孔内瓦斯浓度较高时,如果负压调整不及时可能导致钻场瓦斯超限,一旦电气失爆很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机电事故及瓦斯事故
中等
现场施工人员
每班接班时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跟班干部加强巡检、周检、月检
2
入井前未接受规程、措施贯彻教育
人
对规程、措施理解不深,不按规程和措施施工,作业中出现违规、违章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其他事故
一般
人员
班前会及时向员工贯彻学习各项规程、措施,并定期进行复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
3
当班人员
酒后上岗
人
意识模糊、行为异常,操作设备时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其他事故
中等
人员
30
孔口集气装置抽放负压未调整到适当位置
人环
负压小可导致孔口瓦斯泄漏出现瓦斯超限,负压大可能将水和空气吸入抽放主管路,影响矿井整个负压和瓦斯浓度。瓦斯浓度一旦低于30%,会带来安全隐患
瓦斯事故
中等
现场施工人员
班前会严格要求当班施工人员合理调整负压,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超限和矿方反映影响抽放系统,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对井下作业施工中常见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2、废水、酸液、压裂液 (1)废水、酸液、压裂液产生的原因 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酸液、压裂液主要包括
以下几类: 压井作业时排出无固相压井液; 在井下作业各种工艺中使用的循环水,使用后
变为含油污水而被排放的部分废水; 酸化后排出的废酸液; 压裂施工后剩余的液体和压裂设备、设施的清
井下作业风险识别
钻井作业HSE风险识别
二、井下作业危害因素的识别 井下作业施工是确保油田原油生产任务顺利完
成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也是油田原油生产过程 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其作业场所在野外,因此, 井下作业施工具有点多面广、施工场地流动性 和差异性大、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 危险系数高等特点。所以对井下作业施工中存 在的各类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识别和评价,并有 针对性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削减措施,对 保障作业施工现场人员人身安全、全面保障油 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液压钳的背钳尾绳伤人。产生的原因有: ①背钳尾绳过长吃劲时弹直击伤井口人员。② 背钳尾绳有破丝断股现象或绳卡子数量不够, 使用时尾绳断开或抽出而击伤井口人员。
三是修井机操作手操车过快致使油管或抽油杆 下放速度过快从而弹起对拉油、抽人员或站井 口人员造成伤害。
四是装卸油、抽人员违章操作对井场其它人员 的伤害。
(3)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将直接影响 现场施工安全。
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分散于作业现场的不同部 位,面对具体的施工问题,一般靠自己的主观 意识做出判断,易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 工作环境改变等不安全因素,如施工准备及收 尾转运期间由于井场每一个工作人员需要做的 工作不同,而且又是同步,如果不能有效配合 易造成现场混乱极易引发事故。
1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的特点
钻井作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钻井作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钻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钻井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存在多种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确保作业安全,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
本文将从机械伤害、跌倒伤害、电击伤害、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地质灾害、设备故障和职业病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机械伤害钻井作业中机械伤害主要包括钻机设备、柴油机、绞车、泵等设备的运转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这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如不正确操作或维护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跌倒伤害跌倒伤害是钻井作业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主要原因包括地面湿滑、楼梯踏空、操作不慎等。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为了降低跌倒伤害的风险,应采取防滑措施,如及时清理积水、加强扶手等;同时,操作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和平衡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跌倒。
3.电击伤害电击伤害在钻井作业中也比较常见,主要来自电器设备漏电或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人员触电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电击伤害,应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同时,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4.噪音污染钻井作业过程中,许多设备和施工活动会产生噪音,如柴油机、钻机、泵等设备的运转和岩石破碎、焊接等施工活动。
这些噪音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降低噪音污染,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如安装消声器、隔音罩等;同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音较大的作业活动。
5.环境污染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应采取环保措施,如使用环保钻井液、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等;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钻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

钻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第一章引言钻机工是一项高风险职业,钻机工作环境复杂且危险因素众多。
为确保钻机工的安全,需要对钻机工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本文将从钻机工作环境、设备、作业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第二章钻机工作环境的危险源辨识2.1 自然环境因素2.1.1 气候因素对钻机工来说,气候条件是一种重要的危险源。
例如,在极端高温或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工人可能会出现中暑或冻伤的风险。
2.1.2 水文地质因素钻机工常常需要在水下或含水地层进行作业,这可能导致作业现场的水位过高,存在淹水的风险。
2.1.3 地质条件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钻探作业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
2.2 作业环境因素2.2.1 空气质量钻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雾等对工人的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2.2 噪音钻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超过国家标准,并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损害。
2.2.3 振动钻机工作时通过钻杆传递的振动可能会对工人的手臂和上身产生不适或损伤。
2.2.4 光照条件钻机工作环境中的照明设备和反光材料可能会导致眩光,影响工人的视线,增加作业风险。
2.3 特殊条件因素2.3.1 火灾爆炸在某些情况下,钻探作业可能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存在火灾爆炸的风险。
2.3.2 放射性物质某些地质条件下的钻探可能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对工人的健康构成辐射风险。
2.3.3 高压设备钻机工作过程中使用的高压设备可能存在设备故障、高压喷射液体或气体泄漏等风险。
2.3.4 坍塌风险在地下或近地表钻探作业中,土层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钻机工设备的危险源辨识3.1 钻机本体3.1.1 旋转设备钻机旋转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失控的风险,对工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3.1.2 高压液压系统钻机的液压系统可能存在高压喷射液体的风险,对工人的皮肤和眼睛构成严重损伤。
3.1.3 输送系统钻机的输送系统可能存在物料卡塞、堵塞或移位的风险,对工人的身体和健康构成威胁。
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措施

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措施钻井作业是石油钻探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钻井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一、常见的钻井作业现场安全隐患1. 高温、高压环境:钻井作业现场会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如井口喷泉、井口喷气等情况。
这种环境下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
2. 井口危险:钻井作业现场的井口边缘容易存在危险,如坍塌、倾斜等情况,工作人员在井口附近易受伤。
3. 井架结构稳定性:钻井作业现场的井架结构稳定性需要得到保障,否则会导致井架倾倒等危险事件。
4. 机械设备故障: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如抓钩脱落、电路故障等,容易引发事故。
5. 人为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钻井作业现场不遵守操作规程、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好安全带等,容易导致意外事故。
6. 综合因素:如天气因素、地质条件、水位情况等综合因素也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
1. 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对钻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强调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对钻井作业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3. 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钻井作业现场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现场秩序井然,消除安全隐患。
4. 强化安全防护措施:钻井作业现场应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如设置安全带、安全网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 制定应急预案:钻井作业现场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其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和监管各类单位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确保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隐患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钻井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钻井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引言在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会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钻井施工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危险因素出发,介绍钻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高温高压环境的危险因素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钻井井口周围常常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
这种环境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暑、中暴、中毒等严重后果。
1.1 危险因素•高温:钻井作业中,地层温度常常很高,尤其是在深井和高温地区。
•高压:地层中的油气压力较高,排出油气时会形成高压环境。
1.2 防范措施•佩戴适当的防高温装备:施工人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透气性好的防热工作服、隔热手套、防热帽等,以降低身体温度。
•加强高温环境中的体内水分补充: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中暑。
•排出油气时,采取安全排气措施:使用合适的阀门、管道等设备,确保油气排放的安全和有效。
2. 钻井液对人体的危害钻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1 危险因素•有害气体:钻井液中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
•有毒物质:钻井液中常常包含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二甲苯、苯并芘等。
2.2 防范措施•加强通风措施:在钻井现场要充分保证通风情况,快速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合的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护服等。
•严格控制钻井液的质量:采用优质、无毒的钻井液,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3. 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高处作业的情况,如上井口、搭建钻井平台等。
高处作业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导致坠落事故。
3.1 危险因素•不稳定的高处平台:钻井平台搭建不牢固,存在倾斜、摇晃等情况。
•操作不当:人员在高处操作不谨慎,没有正确使用安全绳、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一、引言钻井施工是一项高危行业,钻井作业场地复杂,作业任务繁琐,一旦发生危险事件,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施工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危险有害因素在钻井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设施或环境,包括钻井机、输送带、高处坠落、机械施工等。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物质或化学物品,包括各种危险物品、有毒气体等。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生物或生物因素,包括各类病毒、细菌等。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不合规施工、化工装备设施不良、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违规操作等。
三、风险评估钻井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各项危险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下面是对钻井施工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方法:1.危险程度描述通常用四种颜色标识法来表示各项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红色:表示高危险•橙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一般危险•绿色:表示低危险2.危险等级确定对各危险因素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减少危险风险的对策,最终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3.风险因素控制在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后,必须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增加工作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四、应对措施在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后,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来减少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常见的应对措施:1.巡视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设立警示标志牌在重要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培训教育开展定期职业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4.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根据工作环境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钻井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众多危险有害因素。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本文将分别探讨钻井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评估。
一、人员因素钻井施工中的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操作员、监督员和工程师等。
这些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但是,如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或责任心不强,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和危害:1.操作失误:操作员如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2.安全意识不足:部分人员对安全规定不够重视,易引发安全事故。
3.监管不力:监督员和工程师如对施工过程监管不力,可能会遗漏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设备因素钻井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包括钻机、泥浆泵、发电机等。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和危害:1.设备损坏:设备故障可能导致钻井施工中断,从而延误工期。
2.人员伤亡:某些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
3.环境破坏: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废气等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三、材料因素钻井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泥浆、水、化学药剂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对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材料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和危害:1.施工质量下降:使用劣质材料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井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环境污染:某些化学药剂具有毒性,不当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人员伤害:一些材料在接触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时可能发生爆炸、燃烧等危险事故,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
四、工艺因素钻井施工中的工艺选择包括钻头选择、钻进深度、温度控制等。
这些工艺因素对于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工艺选择不当,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和危害:1.施工质量问题:不合适的工艺选择可能影响井筒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缩短井筒的使用寿命。
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

钻井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1、机械伤害—广泛发生在检查、检修、保养过程中。
如:转盘误操作;液压大钳违章操作;气动绞车违章操作;泥浆泵拉杆违章操作;更换离合器违章操作;检查链条、皮带违章操作;违章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等。
2、触电—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3、弧光伤害—电气焊、电路检修。
4、烫灼伤-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5、火灾爆炸-电气焊、电路检修、变矩器检修、明火、电缆及压力容器爆炸,井喷失控爆炸着火。
6、高空坠落—钻台、二层台、水箱、油罐、循环系统等处2m以上检查检修作业。
7、滑跌伤害—工作面有空洞、凹凸、油水污、冰面、障碍阻塞。
8、物体打击—井口作业,吊装作业,金属敲击及检修时的人体伤害(砸伤手足、击伤眼睛等),高处落物伤害等。
9、高压伤人—空气包、空气管道、液控管线、液压管线、高压管汇、井口试压、固井等。
10、环境污染--固废垃圾,二保作业中的废油水排放,废泥浆排放、污水池外溢等。
11、噪声伤害—机房、发电房。
12、化学腐蚀—配制药品、电解液。
13、上顶下砸-起下钻、接单根误操作,刹车失灵,气路冻结堵塞。
14、卡钻-操作失误。
15、高温中署—夏季高温(40度以上)连续作业超过2小时。
16、低温冻伤—青海、哈国等地区作业。
17、中毒窒息—配制化学药品、有限空间作业、地层硫化氢、食物中毒等。
18、粉尘伤害—电焊尘、水泥尘、泥浆材料粉尘等。
19、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
20、自然灾害—风灾、水灾等。
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

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石油钻井工程是石油行业中一个极具挑战性和风险的领域。
在整个钻井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克服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对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浅谈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一、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识别1. 挖掘地质条件风险:石油钻井工程的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可能存在地层崩塌、地震、溶洞等地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井口垮塌、安全事故等严重问题。
2. 钻井设备故障风险:钻井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作业停滞、人员伤亡等问题。
3. 自然环境风险:气候变化、沙暴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可能对钻井工程造成影响,比如暴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洪水等问题。
4. 安全作业风险:石油钻井工程作业中,可能伴随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作业风险。
5. 人为操作失误风险: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非常重要。
二、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评价方法1. 风险识别:首先需要对钻井工程的所有可能风险进行识别,包括地质风险、设备故障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安全作业风险和人为操作失误风险等。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估: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紧急程度和处理优先级,以确定处理措施的重点和紧急性。
4.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手段控制、管理手段控制、应急预案等。
5. 风险监控:对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石油钻井工程的风险管理1.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石油钻井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应急预案等。
2. 人员培训和管理:对参与钻井工程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备维护和监控:及时对钻井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1危险有害因素基本知识1.1定义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可拆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1.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1、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1)有害物质:如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和窒息性气体等。
(2)能量:做功的能力。
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势能、热能、电能、动能、声能等。
2、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触发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及管理不善都是有害物质和能量释放造成伤害的触发条件。
1.3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3种方法)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4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类,并确定了代码。
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20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浅析钻井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管控措施

浅析钻井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管控措施摘要:本文从石油钻井井控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以及应当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
关键词:钻井井控安全分析管控一、钻井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汇总井喷、井喷失控、中毒、火灾爆炸是钻井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井喷、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固有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为钻遇有毒有害气体,火灾爆炸主要存在于可燃气体喷出后形成爆炸环境或井队生产用的柴油等燃料遇火源发生。
(一)井喷事故主要因素1、预测的地层岩性、流体性质、压力等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可能造成使用的钻井液性能、密度不当引发井控事件。
2、实钻地层压力预测不准确或钻遇异常高压地层,实际使用的钻井液密度不能有效平衡地层压力,是引发井喷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3、钻井设备故障,长时间修理设备,导致气侵逐渐加重引发溢流、井喷等。
4、钻遇溶洞、裂缝性地层,钻井液快速漏失或置换出大量的天然气,导致液柱压力快速降低,引发井喷事故。
5、使用的泥浆密度过大,压漏薄弱地层,造成井漏而引发井喷。
6、溢流检测设备故障或坐岗人员不按规范测量记录液面,造成溢流发现不及时,溢流量过大而引发井喷。
7、泥浆长期遭受气侵,除气设备未正常使用或使用不符合规范,不能及时处理受气侵的泥浆,导致液柱压力持续降低造成溢流或井喷。
(二)井喷失控主要因素1、防喷器组质量缺陷或安装、日常维护保养不符合规范,发生井喷时不能有效关闭,造成井喷失控。
2、地层压力过高,关井压力超过了井口装置或套管的承压能力,造成井控装置失效或上层套管破裂发生井喷失控。
3、重浆、加重材料配置不足,发生严重井漏导致液柱压力严重不平衡,又不能进行有效的压井,造成井喷失控。
4、井队工程技术人员井控技术欠缺,小班人员井控操作不熟练,发生井喷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井口,延误处置时机造成井喷失控。
(三)中毒主要因素1、地层流体中含有硫化氢气体,气侵的硫化氢气体导致硫化氢气体溢出造成人员中毒。
2、硫化氢检测报警装置失效,发生严重溢流或井涌时,硫化氢气体溢出未能及时报警,导致人员吸入中毒。
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

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风险识别-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钻井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风险:1、机械伤害—广泛发生在检查、检修、保养过程中。
如:转盘误操作;液压大钳违章操作;气动绞车违章操作;泥浆泵拉杆违章操作;更换离合器违章操作;检查链条、皮带违章操作;违章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等。
2、触电—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3、弧光伤害—电气焊、电路检修。
4、烫灼伤-电路维修、电焊作业、使用移动照明灯、电动工具等。
5、火灾爆炸-电气焊、电路检修、变矩器检修、明火、电缆及压力容器爆炸,井喷失控爆炸着火。
6、高空坠落—钻台、二层台、水箱、油罐、循环系统等处2m以上检查检修作业。
7、滑跌伤害—工作面有空洞、凹凸、油水污、冰面、障碍阻塞。
8、物体打击—井口作业,吊装作业,金属敲击及检修时的人体伤害(砸伤手足、击伤眼睛等),高处落物伤害等。
9、高压伤人—空气包、空气管道、液控管线、液压管线、高压管汇、井口试压、固井等。
10、环境污染--固废垃圾,二保作业中的废油水排放,废泥浆排放、污水池外溢等。
11、噪声伤害—机房、发电房。
12、化学腐蚀—配制药品、电解液。
13、上顶下砸-起下钻、接单根误操作,刹车失灵,气路冻结堵塞。
14、卡钻-操作失误。
15、高温中署—夏季高温(40度以上)连续作业超过2小时。
16、低温冻伤—青海、哈国等地区作业。
17、中毒窒息—配制化学药品、有限空间作业、地层硫化氢、食物中毒等。
18、粉尘伤害—电焊尘、水泥尘、泥浆材料粉尘等。
19、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
20、自然灾害—风灾、水灾等。
2。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1)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防控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钻井设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 识,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
05 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CHAPTER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职责,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
运用专业知识,对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进行识
别,如噪声、振动、粉尘等。
辨识结果记录
03
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风险评估
提供依据。
常见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伤害
钻井设备在运转过程 中可能造成的挤压、 碰撞、剪切等伤害。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故障、操作 不当等原因引发的触 电、电弧烧伤等伤害 。
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对钻井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各项安
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02 03
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配备必要 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 处置。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加强与当地政府、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联 动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外部支援和帮助。
实施技能考核和持证上岗
对钻井施工人员实施技能考核,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操作 技能和安全知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 的安全风险。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强化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
01
钻井作业危险因素辨识

钻井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钻井作业过程包括钻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过程、钻进施工过程和完井作业施工过程。
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井喷失控、火灾、爆炸(包括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坍塌、淹溺、灼烫和其它伤害,存在的有害因素有:噪声、振动、粉尘等。
(1)井喷失控如果井口防喷装置密封不严或故障,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井场发生井喷失控,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
现场和危险区域的人员如果撤离不及时,可能发生人员中毒和死亡的事故,危害范围大,影响恶劣。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井口未安防喷器或防喷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2)压井液密度过低。
3)防喷设施损坏。
4)起下管柱时,可能发生抽汲现象造成井喷。
5)起下钻作业过程中无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或发现溢流或溢流增大等井喷预兆时没有立即抢装内防喷装置或关闭油管(或钻杆)旋塞,关闭防喷器。
6)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没有控制起下钻速度,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导致井喷。
7)起下作业没有严格执行防喷器的使用规程操作。
8)在未打开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9)在未打开旋塞的情况下上、卸旋塞。
10)换套时,没有打水泥塞或桥塞封住油、气、水生产层;或洗井液不合格;或洗井液没有灌满井筒就进行作业;或无法封堵生产层时,没有先安装防喷器,再进行换套施工;或没有按标准扭矩进行套管上扣;或套管对扣回接后,没有依据地质方案要求进行试压均可能造成井喷失控事故等。
(2)火灾发生井喷事故,一旦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不能控制井喷,产生的原油、天然气等可燃液体、气体遇点火源将会产生火灾事故。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设计或施工失误:不能正确预测气层位置,钻井中遇到漏层或气层夹带漏层,钻井液漏失造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2)钻井液密度过低,液柱的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或钻井液粘度过高,滞留于钻井液中的气体不能很快排出,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3)钻井过程中技术套管破裂,气体从套管裂口喷出地面。
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

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汇总人:审核人:审批人:2018 年3 月目录一、安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 3二、钻井重点工序危害识别和风险防范10 (一)搬迁安装 1 01 、设备搬迁准备 1 12 、吊装设备 1 33 、卸设备 1 44 、“三超”设备搬运 1 55 、大重设备搬运 1 56 、上绞车、转盘 1 67 、安装井架 1 78 、穿大绳 2 09 、起型井架 2 1 1 0 、安装防喷器 2 4 (二)钻进1、下钻前检查252 、接钻头 2 63 、下钻铤 2 74 、下钻杆 2 85 、接单根 2 96 、钻进 3 07 、起钻杆、钻铤 3 18 、卸钻头 3 49 、加粉末处理剂 3 6 1 0 、钻井液性能处理与维护 3 6 1 1 、处理卡钻事故 3 8 1 2 、处理井漏 3 9 (三)完井1 、下套管 4 02 、固井 4 2 (四)拆设备1 、甩钻具 4 32 、放井架 4 53 、拆井架4 7一、安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用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对作业过程进行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风险度R=L×S,式中:R—风险度L—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危害事件后果的严重性L 与S的取值根据实际评价确定。
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低风险(R≤3)、中等风险(3﹤R≤12)、高风险(R﹥12)。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 每天发生,经常从来没有检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训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4 每月发生偶尔检查或大检查有,但只是偶尔执行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不够胜任3 每季度发生月检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2 每年发生周检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出差错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偶尔或一年以1 日检上发生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安全是石油钻井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加强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管理,才能确保石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对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主要采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以及两类危险源理论相结合,主要包括对重大危险源、最长危险线、最危险作业环境、最危险作业岗位等,通过对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能有效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为石油钻井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和HSE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标签: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因素;辨识分析安全是石油钻井工程的首要任务,石油钻井工程具有难度高、风险大、投入高的特点,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多项特种技术合成作业的有机集成,是促进石油企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安全生产的生命线[1]。
1 石油钻井工程危险辨识方法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管理包括:事故系统要素:人员、机械、环境及管理;安全系统要素:物质、能量及信息。
从预防和安全风险控制角度出发,通过运用能量释放理论、危险源管理理论对事故系统要素进行辨析和识别,对于建立石油钻井工程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系统、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与两大危险源理论是石油钻井工程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的重要理论(模型见图1)。
2 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因素辨识单元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危险危险因素辨识单元,根据系统界定极其不同的单元构成、原理和功能,通常被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安全单元和安全系统单元,但是其分类是相对的[2]。
如图2所示。
3 石油钻井工程安全系统的生命特征3.1 系统的构成系统构成包括物质的流动、能量之间的转换以及信息的相互传递等,是维持系统生命的关键,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安全系統与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转换、和流动。
安全系统是指钻井作业系统、作业场所及作业人。
环境系统包括钻井工程作业系统所涉及的居民住宅区、工厂区、生活区以及大气层、地表环境和地下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钻井作业过程包括钻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过程、钻进施工过程和完井作业施工过程。
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井喷失控、火灾、爆炸(包括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坍塌、淹溺、灼烫和其它伤害,存在的有害因素有:噪声、振动、粉尘等。
(1)井喷失控如果井口防喷装置密封不严或故障,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井场发生井喷失控,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
现场和危险区域的人员如果撤离不及时,可能发生人员中毒和死亡的事故,危害范围大,影响恶劣。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井口未安防喷器或防喷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2)压井液密度过低。
3)防喷设施损坏。
4)起下管柱时,可能发生抽汲现象造成井喷。
5)起下钻作业过程中无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或发现溢流或溢流增大等井喷预兆时没有立即抢装内防喷装置或关闭油管(或钻杆)旋塞,关闭防喷器。
6)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没有控制起下钻速度,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导致井喷。
7)起下作业没有严格执行防喷器的使用规程操作。
8)在未打开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9)在未打开旋塞的情况下上、卸旋塞。
10)换套时,没有打水泥塞或桥塞封住油、气、水生产层;或洗井液不合格;或洗井液没有灌满井筒就进行作业;或无法封堵生产层时,没有先安装防喷器,再进行换套施工;或没有按标准扭矩进行套管上扣;或套管对扣回接后,没有依据地质方案要求进行试压均可能造成井喷失控事故等。
(2)火灾发生井喷事故,一旦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不能控制井喷,产生的原油、天然气等可燃液体、气体遇点火源将会产生火灾事故。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设计或施工失误:不能正确预测气层位置,钻井中遇到漏层或气层夹带漏层,钻井液漏失造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2)钻井液密度过低,液柱的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或钻井液粘度过高,滞留于钻井液中的气体不能很快排出,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3)钻井过程中技术套管破裂,气体从套管裂口喷出地面。
4)起钻抽汲、下钻产生激动压力,卡钻、或地面设备故障造成停工过长井筒内气侵严重造成井喷。
5)没有可靠的防喷设施、防喷设施不合格或安装不合格。
6)操作井控设备失误。
另外,防喷设施的损坏或井场的管线损坏,造成原油、天然气泄漏,遇明火源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引起火灾的点火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明火火源:焊接作业时引起火花或焊渣飞溅;危险区域内动火作业;违章使用明火,如使用火柴、打火机、抽烟等。
2)静电火花:物质间的摩擦、工作人员未按要求着装等都易产生静电;设备设施没有按规定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或者接地装置失效,导致静电聚集放电,产生火花。
3)雷击:若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未做防雷接地或者防雷接地装置失效,在遭遇雷击时,容易引起火花。
4)电气火花:用电设备未使用漏电保护器、短路、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电气火花。
5)机械火花:使用非防爆工具或器具等敲击、碰撞、摩擦等引起火花;钉子鞋与金属摩擦等可产生火花。
6)井场外有油污、杂草,因为烧荒或井场外着火引起井场着火。
7)其它火源、强光、热辐射等。
作业场所的电气设备选型不符合防爆要求。
作业过程中,采用的设施以电为能源的各种动力、照明、控制设备及电线、电缆等,会因腐蚀、潮湿、超负荷、失修、老化、误操作、雷击或接地不良等原因,引起火灾。
动力用的燃料为轻柴油,属易燃液体,柴油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作业中还需要使用润滑油,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起吊的管道内、作业现场可能存在原油等。
遇火花、明火等均可能引起火灾。
(3)爆炸若发生井喷事故,泄漏的油气、天然气和空气混合,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达到爆炸极限时,若遇高温、明火等均可能发生爆炸。
检修、维修设施中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如果使用、操作、维护不当,也可能发生爆炸。
由于选择、试压、检查、安装、固定等问题会造成管线刺漏,闸阀渗漏、管柱弯曲,甚至爆裂等事故。
另外,井下情况不明,管线被堵塞,可导致压力骤升,造成憋泵,管线严重刺漏,甚至管线爆裂事故。
容器爆炸物理炸爆性包括容器爆炸等。
钻井施工作业中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高压管道、压力可达数兆帕甚至数十兆帕。
压力容器、高压管道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容器(管道)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是容器(管道)主要的危险因素。
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承压元件的失效,使压力容器、管道内的工作介质失去控制,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发生物理爆炸危险。
此外,井场所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等压力容器,由于管道、阀门堵塞、仪表失灵、阳光暴晒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物理爆炸。
(4)中毒窒息1)硫化氢中毒因作业是流动的,若遇到含硫化氢的油气井作业时,一旦发生油气井井喷外溢事故,井喷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可能导致作业区或其附近人员的中毒事故发生。
硫化氢气体会给钻井安全施工作业和取心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钻进至含硫化氢天然气地层后,井喷气体中含有硫化氢,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从井底循环出的钻井液会携带有毒气体硫化氢,可能导致井场作业人员或井场附近人员中毒;发生井喷若人员防护措施不当,将造成井场作业人员或井场附近人员中毒;取心工具携带出的硫化氢气体可导致人员中毒。
若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在钻井测试放喷、井喷放喷燃烧时,硫化氢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也是造成人员中毒的毒物之一。
作业区块有含硫油气层,硫化氢侵入替喷液体,返回到地面;若使用红丹丝扣油,则此种丝扣油在高温中与游离硫反应生成硫化氢。
2)油气中毒天然气和油气泄漏,造成作业区内油气浓度超标,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中毒和窒息。
3)野外作业,因饮食不当引起食物中毒。
(5)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从离地面2m以上作业点坠落所致伤害,主要事故原因有:1)蹬踏物突然断裂或滑脱;2)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踏空或失衡;3)站位不当,被移动物体碰撞而坠落;4)安全设施不健全,如缺乏护栏;5)作业人员缺乏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在作业过程中和井架设施装卸过程中需要登高检查、保养设备,若人员防护不当或无防护措施,存在高处意外坠落的危险。
在夜间装卸塔架,由于光线不足,引起高处作业的人员失足坠落。
二层台光滑、无护栏或护栏高度不合格,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失足坠落。
二层台无安全带、防坠落装置或放坠落装置不良,也造成高处坠落伤害。
5级以上大风、雷雨、雾、雪等天气进行安装、拆卸塔架作业,因固定不牢或脚踏物件光滑,造成作业人员坠落。
(6)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强大机械动能所致人体伤害,常因被搅、碾、挤、压,或被弹出物体重击,致受害者重伤甚至死亡,主要事故原因有:1)检修、检查机械时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如设备检修作业,未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开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2)缺乏安全装置,如机械传送带、齿轮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未加防护装置;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遇紧急情况不便立即停车;4)违反操作规程等。
5)设备的制动离合系统由于油、水及杂物侵入,导致离合失控,引起机械伤害。
6)机械运转时,从事零部件的拆装工作,或触摸和擦洗运转着的部件。
作业过程中,各种高速旋转的电机、移动机构以及往复运动部件的外露部分,若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不良或无防护,致使人体遭受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7)触电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在人体内形成电流所致损伤,严重电击伤致死主要原因为心室颤动或窒息,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等。
常见触电事故原因有:1)电气线路、设备检修安装不符合要求或检修制度不严密;2)非电工擅自处理电气事故;3)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及高压线;4)高位作业时,误碰带电物体;5)操作漏电工具、设备;6)违反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如未穿绝缘鞋等)。
以电为能源的动力、照明、控制设备、电缆、开关等,因潮湿、超负荷、线路老化、故障、误操作或电气设备绝缘不良、防护不够、错误接线以及短路、雷击等原因均可引发人身触电伤害或造成设备损坏、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失灵、系统破坏等危险。
在井场布置时,电线架设过低,电缆、电线绝缘不好,私拉乱接,用电设备没有安装保护性接地或接零、电线与铁器发生摩擦磨破电线、酒后带电作业,不停电移动带电设备等,都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起、放井架,井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造成井架和架空线接触带电,引起触电事故。
在搬运设备和起放井架过程中,岗位工人未发现周围有高压输电线路,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井场搬运照明电气,未停电作业,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井架遭受雷击,若接地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会发生触电事故。
(8)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指用机动车辆,包括不同类型的机动车辆,在行驶时所致伤害。
上述车辆伤害的常见原因有:1)行驶中引起的辗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2)行驶中上下车、扒车、非作业者搭车、放飞车等所致人身伤害;3)装卸、就位、铲叉等过程引发人身伤害;4)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散落等所致人体伤害。
作业时流动性作业,一口井施工完毕,就要移动到下一个井场施工,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搬迁、安装,该过程中如果违章驾驶车辆,停靠不稳、刹车失灵等,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9)物体打击钻井施工过程中大钩、游动滑车、天车、井架及井架附件、二层台附件若发生坠落可使人员遭受物体打击。
意外脱落的套管、意外甩动的大钳、高压管件等可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发生。
钻井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开钻前的高压试运转过程中,井口、泵房、高压管汇、安全阀及其他进行高压作业的设备、车辆附近的高压区,具有高压流体刺漏伤人的危险。
发生井喷事故时,可能导致各设施的破坏,飞出的物体可能导致意外物体打击事故。
在安装、拆卸设备时,可能因上下作业不协调,导致上部物件坠落,造成下部人员的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由于刹车失控造成顿钻事故,或因超速起下造成顿钻甚至落物伤人事故。
在重负荷作用下,提升系统可能发生大绳断落伤人事故。
井口操作不熟练造成单吊环伤人。
无证操作,不熟练绞车操作规程而发生顶天车、顿钻,甚至管柱落井等恶性事故。
当遇阻、遇卡,上提载荷接近井架安全载荷时,硬提导致钢丝绳断裂、或井架断裂,造成落物打击。
甩单根作业时,因作业人员违章作业,造成单根失控,打击作业人员,发生伤害事故。
顶天车是指作业工具在起升时,游动系统未在有效范围停下,而继续上升至天车底,将天车撞下来。
一旦天车被撞下来,整个起升系统都将砸在井台上,工具容易被折断落下,造成人员伤害。
因吊环、钢丝绳等断裂造成物件坠落,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在井架搬迁过程中,由于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等引起井架构件或工具坠落,造成物体打击。
在使用液压钳、管钳等工具时,因人员操作不当或工具断裂等,可能引起工具失控或飞出造成打击作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