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点考点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原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原则等。

2. 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教育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 教育政策与改革: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动向和教育改革趋势。

二、教学法与教学技能1. 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教学媒体运用: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管理:具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能力。

三、学科知识与教学1. 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准确传授学科概念和原理。

2. 教学内容更新:关注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 学科教学法:了解并运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4. 跨学科教学:能够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评价与辅导1. 学生评价:掌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

2. 辅导策略:能够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3. 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4. 学生激励:运用有效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1. 教育科研能力: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识和研究方法。

2. 教学反思: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3. 专业发展:注重个人专业成长,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

4. 教育创新:积极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六、沟通与合作1. 家校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2. 同事合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3. 社区协作:能够与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教学内容。

4. 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职业道德与素养1. 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

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

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一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筹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定了18个学科的课程尺度,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代替过往的教学筹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换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治理的创新,强调履行国度、处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提倡全人教育。

增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毕生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处置好知识、能力、以及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战胜课程过火重视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寻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敬学生的奇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期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毕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转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造计划明白了课程构造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二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剂:(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任务教育课程。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参考答案: 巴格莱2、简答题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点。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系统传承; (2) 从学生角度讲,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实现智力的充分发展; (3) 从教学角度讲,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容易组织,也容易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4) 从国家角度讲,在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3、单选题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_。

A :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 综合课程理论C :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倡发现学习法。

4、单选题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_____。

A :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 : 国家、省、县三级课程管理C : 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D : 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三级课程管理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本次课改按照课程的制定者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5、简答题试述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教师观(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1)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课程的表现形式是_____。

A :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B :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 : 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 : 知识——经验——活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课程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2、单选题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_____A :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 : 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 :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D :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的角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单选题课程的科目结构的呈现形式主要为_____A : 课程计划B : 课程标准C : 课程方案D : 课程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科目结构是指在某一具体科目中所形成的课程内容的结构,它包括各类课程内容之间以及同类课程内容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即课程内容各要素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如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关系等。

科目结构的呈现形式主要为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

4、多选题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_____。

A : 社会B : 知识C : 教材D : 儿童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D【解析】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5、填空题教材以及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师生经历、生活经验等资源统称为____。

参考答案: 课程资源6、填空题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的形式出现。

参考答案: 特色课7、填空题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____》。

参考答案: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8、简答题某学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归纳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归纳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归纳(一)教学观新课改的教学观是教师编制考试中的考点之一,主要涉及三类题型。

(一)以单选的形式进行考查。

(二)以辨析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卷中。

(三)以案例题的形式出现在综合素质和科目二的试卷中。

考查学生对其中的每一条具体理念的理解。

以下我们将围绕新课改教学观进行详细陈述,希望能够帮助到考编的同学。

一、新课改的教学观提倡教学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教育者中心”是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一种理念,突出表现为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主导一切,主控课堂,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理念和作风。

这种专制的教育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第八次新课改,国家对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要求教育应该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让学生回答问题、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对于有疑问的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一个民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比如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回答问题或者上语文课的时候表演课本剧。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在课堂中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避免一直向学生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做到问的问题带有一定的启发性。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及需求。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提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过去的考试中,有出现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启示是什么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考我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过去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把教师单纯当做知识的传授者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点。

面对现在急速更新的知识体系和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让学生提升能力和生存适应性,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独编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独编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独编一、单选题1.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探索,改变师生系统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由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环节的构成是()A.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C.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知识——布置作业D.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区普岗教师招考2014年考点)2.教育的根本功能是()A.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D.一切为了学生3.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A.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教科书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体现出评价体系的特点。

()A.科学性 B.灵活性C.有创意 D.超前性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为必考点。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区县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考试并不涉及专业知识,如昆明教师招考中,仅有个别区县开考专业知识的内容。

我们对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已经做了详细解析,并配套教材详解、同步练习题、真题(含学前教育),提供给广大考生作为复习资料下载。

5.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②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③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⑤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⑥6.《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这体现在了新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注重()A.以学生发展为本B.继承与创新C.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而且生动有趣D.弹性与开放性(××区普岗教师招考2014年考点)7.《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课程计划中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____。

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2、判断题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解析】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3、单选题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_。

A :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 综合课程理论C :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流派的了解。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进行编制,主张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4、填空题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整体设置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要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____。

参考答案: 发展性5、单选题“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体现的课程理念是_____。

A :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 :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 :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 :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

【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

6、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_____A : 人本主义理论B :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 : 探究教学理论D : 多元智能理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掌握。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7、单选题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一 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是_____。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答案】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 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1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D.调查法是指有冃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13.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D.评价数据应该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答案】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査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答案】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1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6.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17.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答案】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18.()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20.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2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答案】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C.®®®D.®®【答案】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2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答案】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2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3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填空题】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谗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2.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3.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4.建立校长、紡帀、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6.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冃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7.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8.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増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宏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谖程标進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3.幼兀园教直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扁能够达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坦邑空华评价制度.16.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17.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瞄—课程资源和幽二课程资源.18.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19.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0.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也原则.21.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22.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23.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政府行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24.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陞、民主、科学的工作思路.25..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6.新课程的三维@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7..综合实践活动在管2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30.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3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成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3.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习三级课程管理.【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3.实施课程的必要或直接条件:直接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志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善等要素,属于课程实施条件.4.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5.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6.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料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7.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査、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8.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9.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10.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11.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12.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13.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发展而开发的课程.14.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在其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堂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5.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16.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应新生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7.课程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高观察、实验、操作、调査、讲座的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18.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举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成长记录袋:也被学者翻译为档案袋,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点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0.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建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开发的的课程.【简答题】1.新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案】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设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尽人满意,师生之间冷漠, 缺乏沟通.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努力:10(1)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3)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案】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5.转变学习方式充竟意味着什么?【答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习不是一中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7.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答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三个维度。

A : 知识、技能和方法B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 : .知识、技能和情感D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2、单选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A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 :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3、简答题校园环境:隐性课程的释放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这就是“校园文化” 。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环境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

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着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

学校的教学建筑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它的外观装饰是以和谐的色彩、别致的护栏、拱形的楼顶、显眼的立柱等组成,它给人一种凝重而不失活泼、华美而不失庄重的富有时代感的“静态美”;内部空间布局紧凑而不失宽敞,相连而不失完整,给人一种“动态美” 。

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体现了我们民族外表文静、内心半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建设。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淡化或摆脱课业的种种压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某种程度的张扬,心理得到一定的舒缓。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审美情感文化,会渗透到活动的多个方面,把教育中的某种抽象的、理性的、伦理的观念,通过审美化的表现,融合于直观的物质栽体之中。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_____A : 实践型课程B : 研究型课程C : 拓展型课程D : 知识型课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略。

2、单选题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A : 布鲁纳B : 布拉梅尔德C : 巴格莱D : 多尔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3、单选题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_____A : 地方课程B : 校本课程C : 国家课程D : 学科课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它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4、判断题校本课程是符合校情而开设的活动课程。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正确【解析】校本课程活动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新路子,在课程内容设置、学习活动方式改变、评价标准多元上自主探究、不断创新。

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由校长室→教导处的管理网络,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为学校文化的塑造、特色的形成、品牌的打造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学生兴趣的培养、技能特长的锤炼不断努力,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而积极探索。

5、多选题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步骤包括_____。

A : 确定学生需要B : 确定教育目标C : 选择教育经验D : 组织教育内容E : 评价教育效果参考答案: BCDE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泰勒课程目标模式的掌握。

【参考答案】BCDE【名师点睛】泰勒提出了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 学校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2) 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 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1) 确定课程目标; (2) 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 根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 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旳发展”在教学中旳详细体现:(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旳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旳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旳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旳人;(2)学生是独特旳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旳人。

3.新课程中教师旳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看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协助、引导;(3)在看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看待与其他教育者旳关系,新课程强调合作。

4.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1)探究式学习;(2)合作式学习;(3)自主式学习。

5.现代学习方式旳基本特性是什么?(1)积极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6.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学生学习旳增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教育教学旳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课程旳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小区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小区型旳开放旳教师。

7.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它旳特点是什么?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旳过程。

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

8.综合性实践活动旳重要内容是什么?(1)研究性学习;(2)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

9.请你说出新课程改革六个方面旳详细目旳?(1)实现课程功能旳转变;(2)体现课程构造旳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亲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旳联络;(4)改善学生旳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旳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0.在教学中,除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可运用哪些课程资源?直观教具(含图片)和实物、录音、录象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多种形式旳网络资源、多媒体光盘资料、报刊杂志、幻灯、自制图片报纸等等。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新课改知识点总结一、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1.1 新课改的起源和背景新课改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001年12月2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新课程的改革是继90年代初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

1.2 新课改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个性、情感、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素质。

同时新课程改革是有利于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和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服务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2.1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追求真理、依靠事实。

实事求是原则是做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主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的思想方法及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具体体现在新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方面面。

2.2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通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态度,或者增加他们对学习更积极的回报,并为自己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2.3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是以学习者的年龄、兴趣、能力、价值取向、文化程度、习惯、风格、个性、思维方式和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因素为依据,对学习者进行个别差异化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合理的、适宜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2.4 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指,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方式。

2.5 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不仅仅是实施新课程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的地方。

学生是新课程实施改革目标的主体。

三、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和任务3.1 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是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等。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_____。

A : 学科课程B : 活动课程C : 结构课程D : 综合课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解析:综合课程概念2、单选题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_____A : 课程目标B : 学生发展特点C : 课程标准D : 课程改革纲要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填空题进行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安排、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的文件是____。

参考答案: 课程计划4、单选题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三个维度。

A : 知识、技能和方法B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 : .知识、技能和情感D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5、单选题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_____。

A : 课程内容B : 课程目标C : 课程结构D : 课程理念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6、单选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_____。

A : 接受学习B : 研究性学习C : 合作学习D : 网络化学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自己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发明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

招教考试新课程理念必背简答题

招教考试新课程理念必背简答题

招教考试新课程理念必背简答题招教考试新课程理念必背简答题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2.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4.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二、国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趋势1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2 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理论化和现代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实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三、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五、新的教学观1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资助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2探究学习,转变学生单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意义。

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促使学生不断反省、提高。

七、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2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3 独特性4 体验性5 问题性八、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九、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概括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概括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3 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二国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趋势1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2 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理论化和现代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实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三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过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修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五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六新的教学观1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学科教育学的基本概念3.教育学的独立性和全面性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5.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机制4.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5.心理健康与教育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4.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5.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素质教育与综合评价5.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五、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4.教育财务管理与预算5.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七、教育统计与测量1.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解释3.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教育测量的应用与分析5.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前沿领域与趋势八、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5.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九、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课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教材的基本要求和编写原则5.教材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十、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管理4.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关系5.特色学校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这800个考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评价、素质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材、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
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

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