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3、良医之门多病人。
——《荀子·法行》
4、长幼有序。
——《荀子·君子篇》
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
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
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10、学无止境。
1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1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13、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1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的思想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的思想荀子名言名句: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名言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荀子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
——《荀子·法行》14、长幼有序。
——《荀子·君子篇》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3、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篇》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经典名言汇总

荀子经典名言汇总1、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
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
此治心之道也。
《荀子解蔽篇》2、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书》曰:“维齐非齐。
”此之谓也。
《荀子王制篇》3、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篇》4、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
《荀子礼论篇》5、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7、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荀子解蔽篇》8、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9、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
《荀子解蔽篇》10、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11、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
乐行而民乡方矣。
《荀子乐论篇》12、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
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
《荀子礼论篇》13、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14、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
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
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荀子解蔽篇》1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6、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17、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
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
《荀子解蔽篇》18、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荀子说的名言名句

荀子说的名言名句
好嘞,以下是 7 个荀子说的名言名句:
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就像我之前学骑自行车,那真是摔了好多跤啊,但我就是不放弃,一直坚持,终于学会了,这可不就是锲而不舍嘛!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还记得我小时候走路都不稳呢,一点点迈步,慢慢积累,才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远,可不就是要从一小步一小步开始嘛。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我表弟呀,跟着我学画画,刚开始啥也不会,后来画得比我还好了,可不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4.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减肥那会,每天就跑一点点路,流一点点汗,积累下来,真的瘦了好多,这就是跬步和小流的力量啊。
5.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好像我家那把刀,没用磨刀石的时候切肉可费劲了,用磨刀石磨了之后,可锋利了,简直就是金就砺则利啊。
6.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有个朋友,以前老跟一些不好的人混在一起,就变得有点坏了,真的就像蓬生麻中一样,环境太重要了。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们村有个大哥,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他就靠着自己拼命干活,慢慢日子过好了,这就是自强不息啊。
荀子的名言名句三年级上册

荀子的名言名句及出处意思1.利少而义多,为之。
出自先秦《荀子·修身》。
意思是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
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出自先秦《荀子·非相》。
意思是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3.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出自先秦《荀子·子道》。
意思是服从真理而不服从君主,服从道义而不服从父命。
4.礼以顺人心为本。
出自先秦《荀子·大略》。
意思是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
5.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出自先秦《荀子·哀公》。
意思是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骗人。
6.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出自先秦《荀子·非相》。
意思是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7.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出自先秦《荀子·非十二子》。
意思是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出自先秦《荀子·劝学》。
意思是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9.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出自先秦《荀子·礼论》。
意思是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
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
10.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出自先秦《荀子·荣辱》。
意思是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
1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出自先秦《荀子·强国》。
意思是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1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出自先秦《荀子·非相》。
意思是君子自己贤能而对他人的疲弱无能也能容忍,自己机智而对他人的愚蠢也可容忍,自己知识广博而对他人的浅薄也能予以宽容,自己道德纯粹而对他人的道德不高也能宽容。
荀子名句 注音版

荀子名言,其中1----54条为荀子言论,每一条后面注上:荀子。
55条及其后都有作者。
jī tǔ chénɡ shān , fēnɡ yǔ xìnɡ yān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jī shuǐ chénɡ yuān , jiāo lónɡ shēnɡ yān ;2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jī shàn chénɡ dé,ér shén mínɡ zì dé, shènɡ xīn bèi yān 。
3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 rónɡ rǔ zhī lái , bì xiànɡ qí dé。
4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5 jiàn shàn , xiū rán bì yǐ zì cún yě;5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6 jiàn bú shàn , qiǎo rán bì yǐ zì xǐnɡ yě。
6 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7 jūn zǐ lónɡ shīér qīn yǒu , yǐ zhìè qí zéi 。
7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8 yǐ shàn xiān rén zhě wèi zhī jiāo , yǐ shàn hé rén zhě w èi zhī shùn ;8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9 shì shì fēi fēi wèi zhī zhī, fēi shì shì fēi wèi zhī yú。
《荀子》《说苑》名言名句

《荀子》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2.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7.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荀子·荣辱》
《说苑》
1. 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说苑·谈丛》
2. 圣人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
《说苑·谈丛》
3.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亦无由入矣。
《说苑·政理》
4.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说苑·贵德》
5. 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说苑·政理》。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荀子名言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非:批评。
当(dàng荡):恰当,正确。
是:肯定。
谄谀(chànyú产余):阿谀奉承。
赋:败坏.伤害。
这几句天意是:批评我批评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朋友;一味对我阿谀奉承者,正是要败坏我的人。
作为识人、择友、自我修养的格言,~等句仍有借鉴意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骐翼:骏马。
驽(nu奴)马:劣马。
十驾:十天的行程;一天所行为一驾。
这几句大意是: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之遥,而劣马走上十天,其行程也相当可观,这是因为它行走不止的缘故。
此条以骏马、驽马为喻阐述学习的道理。
天资聪颖的人如果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好比一匹健壮的骐骥不愿持续远行。
而生性驽钝的人如果刻苦努力,锲而不舍,也可做出“十驾”之功。
因此,不管天分如何,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
此条阐明的治学道理,教育了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学习,此名句因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语录,至今仍为人沿用。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经典语录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
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篇》。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荀子之说者”、“贤人先知”、“世道之端”的荀子,他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着后世。
以下是一些荀子的名言名句: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表达了荀子的宇宙观和道德观。
他认为,人们的性格和行为是天命所赋予的,顺应自己的性格去修炼自己,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最终达到道德的境界。
2.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这句话告诫人们珍惜和把握机会,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人生也是如此。
荀子提醒人们要时刻警觉,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抓住自己的黄金时期。
3.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荀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他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通过自己的榜样和言行影响其他人,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4.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荀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自我价值的思考。
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知道自己的困惑和追求,而不了解自己的人则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和行动。
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是荀子对生死观的阐述。
他认为人们对于生死的态度有所不同,有些人宁愿牺牲一切也要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有些人却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畏惧死亡。
荀子认为,面对生死,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句话反映了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在生命的开始时是脆弱而无助的,但在面对死亡时却能展现出坚强的品质。
这句话也表达了人性中的潜能和力量。
7. “君子曰:原慎独,善能有为也。
”荀子强调了独处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独处时,人们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错误。
只有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8. “人谓之心,性之常也;人谓之性,命之谓也。
”这句话揭示了荀子关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他认为人性是一种稳定的特质,而命运则是人性所赋予的使命。
荀况名言名句

荀况名言名句以下是一些荀况的名言名句:1. "君子者,非以言举人,亦非以人废言。
" -《荀子·盗跖》2.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莫之伦也,伦所淫则乱,伦所抑则废。
" -《荀子·庄子》3. "人者,贵色而贱质,贵言而贱行。
" -《荀子·正论》4.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荀子·览冲》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道乃一也。
" -《荀子·劝学》6. "明明德于天下,治其国如治其仕,而身自养也,修其行以教之,其道仁也。
" -《荀子·正确》7. "观其所由生,观其所以养,观其所由乐,观其所以安,观其所由成。
是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好者,天下将治。
" -《荀子·庄子》8. "吾欲其活,故欲其欲。
欲其欲,故必輶以量之。
量其所以乱,是故反諸於其欲。
以治之则鲜矣。
" -《荀子·公孙丑》9. "上仁不以言舞人,不以色相惑,不以曲翥人之心,而使愚者有所服也。
" -《荀子·劝学》10. "凡人之有道也,若川之有源。
源清而道清,无蛇龙者,清泉出纷然;川浊而谷鳞者,溺者蛇刺然。
有德之人,出言有章,行事有经,道无邪可犯也。
" -《荀子·盗跖》这些名言名句展示了荀况对于人性、道德、治国和修身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荀况的思想思维清晰,注重实践和行动,主张通过修养自身来影响和治理社会。
荀子名言名句任重而道远

荀子名言名句任重而道远荀子名言名句任重而道远1、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俾斯麦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3、了解面临逆境,远好比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
——马丁·赛力格曼4、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5、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朱清时6、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
——爱因斯坦7、“我的祖国”这几个字能激起人们无限崇高的理想。
——拉尔夫·英8、不需要检查的管理是理想的管理。
——石川磐9、灿烂的科学需要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理想需要行动来实现。
——谚语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11、你们认为我是命运之子,实际上我却在创造着自己的命运。
——爱迪生12、希望是很好的早饭,却是很糟的晚饭。
——培根13、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14、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卢梭15、理想如星辰,我们要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英国谚语16、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亚里士多德17、人类的愉悦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18、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蒲松龄19、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
咱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20、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21、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
——佚名22、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
——罗兰2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
——吴玉章24、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李可染25、热情常使最机灵的人变成疯子,同时也可使最愚蠢的人变得聪明起来。
——拉罗什夫科2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
——但丁27、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名句

《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名句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著作《荀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
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下面将列举一些重要的名言名句,并进行简要的解读。
1. 兴学者必多费心思,勤志者必多发愿。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者必须付出努力和坚定的志向。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需要付出许多心力。
同时,学习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够坚持下去。
2. 以天下为己任而复得其一人,可谓得养世矣。
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要为社会为天下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能够影响到一个人,将他改变为更好的人,才算是真正地为世界带来了改变。
3. 笃信好学,守真固专,用功不倦,便是圣人。
这句话强调了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荀子认为,学习者应该真诚地对待学习,坚持追求真理,专心致志地工作,在不断努力中不知疲倦。
只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
4.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荀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只有真正地热爱学习,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同时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5. 店无一时,藏无一遗。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毅力和专注。
荀子认为,学习就像经营一家店铺一样,不能有一刻的放松和松懈。
同时,学习也需要将所学知识储存起来,不能有任何遗漏。
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把学习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责任。
荀子认为,真正的学习者应该不断钻研,永不满足。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人,将自己所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7. 学之小在理,大在勤。
荀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他认为,学习者应该在理性上下功夫,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同时也需要通过勤奋努力来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志向之间的相互关系。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荀子经典名言名句

荀子经典名言名句荀子(约公元前313年-约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后世奉为经典。
以下是一些荀子的经典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体现了他对人性、社会道德和政治治理的深刻思考。
1.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这句话强调了信念的力量。
荀子认为,人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荀子认为人不是天生就具备知识,但人有思考的能力。
然而,由于人的感官和理性有限,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误导,从而产生疑惑。
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荀子认为,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只有通过自我反思,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断提升自己。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荀子主张君子应该具备宽容和包容的品质,能够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
而小人则只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结交,对不同意见持敌对态度。
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强调了对于礼仪的重视。
他认为,只有遵守礼仪,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6. '人主而安,人臣而服,天下治矣':荀子认为,只要君主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而臣子遵循君主的治理方针,那么国家就能够实现治理的目标。
7. '百学须先立志':荀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追求,而且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荀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他的经典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他的思想深度和智慧,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性、社会道德和政治治理的重要启示。
这些名言名句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荀子名言名句经典十句

荀子名言名句经典十句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
《荀子》一书,由荀子及其弟子整理著作,代表了荀子的主张和观点,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荣辱》点评:有自知之明的人,遇到问题了会反省自己,不会抱怨别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只会积极进取,不会抱怨苍天。
二、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知君子。
——《荀子.大略》点评:如果没有经历寒冷的冬天,就不知道松柏的坚韧挺拔;没有经历过危难的事情,就不知道君子志向的远大。
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点评:宇宙、天地,有它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持久不变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有像尧那样的仁德君主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像夏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
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就会获得吉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招来灾难。
四、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点评: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它也能挺立;把白沙放在黑土里,白沙也就变成黑的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点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超过老师,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正是老师所希望的。
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点评:无论做任何事情,总逃不过“持之以恒”四个字,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再聪明、再有天赋,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点评:不积累小的步伐,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积累小的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荀子·修身》点评:“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养成有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习惯。
荀子的诗句或词

荀子的诗句或词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有荀子的诗句或词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荀子的诗句1、君子不行不抱身心之忧,亦不行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10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10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10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10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10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10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10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10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10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21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1朝之患也.——孟子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1长可取.——宋·朱熹2. “荀子”名言名句有哪些1、君子养心,莫擅长诚。
(荀子)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困怠乎道。
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篇一: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3、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篇》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荀子劝学》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荀子荣辱》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劝学》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
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荀子议兵》38、恶之者众则危。
《荀子正论》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荀子大略》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修身》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荀子富国》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非十二子》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劝学》44、务本节用财无极。
《荀子成相篇》荀子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不苟》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修身》中的名言名句

《荀子修身》中的名言名句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被尊称为“荀子修身”。
他具有深刻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文风,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后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荀子修身》中的一些重要名言名句。
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人应该遵循一定的礼节和规范,对待他人应该始终保持礼貌的态度和举止。
这句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关心,而不是漠视和冷漠。
2. “知过必改,知足必安。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一个人只有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够不断进步。
同时,荀子也强调了知足常乐的意义,只有知足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3.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就很难取得成功。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一个人在贫困的时候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而当一个人达到成功时,应该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用于造福社会,为天下人谋福利。
5. “天下之事皆可做,合于己者即为好。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天下万事均可从自身做起,只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就应该去做并且做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句话出自《劝学》,荀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虚怀若谷,广纳众才。
只有接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才能够拥有广阔的智慧和胸怀,才能够成就大事业。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出自《论衡》,荀子表达了一个人应该积极面对生死的态度。
人生短暂脆弱,但只有坚持自我信念和追求,才能够留下自己的痕迹,给后世人以启示。
8. “臣受命于天,而行道于地,得罪于天之难免也。
”这句话出自《盗跖》,荀子认为臣子的行动应该遵循天命和道德准则,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犯一些错误,这是难以避免的。
【名人语录】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名人语录】荀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是本站收集的一些经典的名言,有时候一句名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希望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
名言名句
大辞典可以对你有所协助。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无法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此辈也。
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可以欺人。
公生明,偏生暗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不登高山,无人知晓天之高也;乎深渊,无人知晓地之厚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兵事以民为本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
流言止于智者。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法者,治身之端也。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严重不足于行者,说道过;严重不足于信者,。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流丸区道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锲而舍之,朽木不八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荀子〔约公元前313年一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XX 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开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拟,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奉献.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水那么载舟,水那么覆舟.〈〈荀子王制?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7、公生明,偏生暗.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13、良医之门多病人. 一一〈〈荀子法行?14、长幼有序.一一〈〈荀子君子篇?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一一〈〈荀子成相?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一一〈〈荀子天论?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20、学无止境.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一一〈〈荀子劝学?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一一〈〈荀子修身?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一一〈〈荀子劝学篇?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大概?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一〈〈荀子劝学?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一一〈〈荀子荣辱?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劝学?32、以治气养生,那么后彭祖;以修身白名,那么配尧舜.33、小人其未得也,那么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35、见其可欲也,那么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那么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那么必陷,为那么必辱,是偏伤之患也.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一一?荀子议兵?38、恶之者众那么危. 〈〈荀子正论?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一一〈〈荀子大略?40、劳苦之事那么争先,饶乐之事那么能让. ——〈〈荀子修身?41、田野荒而仓II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一一〈〈荀子非十二子?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一一〈〈荀子劝学?44、务本节用财无极.一一〈〈荀子成相篇?一一荀子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一一?荀子不苟?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一一〈〈荀子荣辱?47、下贫那么上贫,下富那么上富.〈〈荀子富国?48、乱那么国危,治那么国安. 一一〈〈荀子王霸?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一一〈〈荀子非十二子?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那么流清,源浊那么流浊.52、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一荀子名言5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缺乏,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5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55、酒乱其神也.摘白:名人名言网5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57、人无礼那么不生,事无礼那么不成,国无礼那么不宁.58、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59、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一一荀子名言6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6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6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6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一一荀子经典语录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65、公生明,偏生暗.6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白安者也.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智明而行无过矣.6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6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7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71、思索以通之.72、士有妒友,那么贤交不亲,君有妒臣,那么贤臣不至.73、人为知矣,不诚那么不能化万民.7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一一?荀子性恶?7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荀子名言76、凡斗者白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77、笃志而体,君子也.7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7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一一荀子80、缺乏于行者,说过;缺乏于信者,诚信.81、不知那么问,不能那么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8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8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名言8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8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8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8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假设货财粟米之于家也.8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一一荀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荀子名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名言荀子名言名句大全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劝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劝学》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不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公升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不苟》怏怏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譬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不苟》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苟》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不苟》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不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不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不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不苟》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以与及圣人之言.——《不苟》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部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非相》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非相》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yi).——《非相》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乏,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非十二子》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仲尼》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仲尼》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仲尼》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仲尼》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儒效》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儒效》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儒效》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诗经》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儒效》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效》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王制》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王制》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王制》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王制》王者者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王制》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王制》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富国》国者,天下之制利用夜;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王霸》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国无礼则不正.——《王霸》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王霸》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王霸》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王霸》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王霸》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君道》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业.——《君道》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君道》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君道》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君道》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污邪之贼也.——《君道》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君道》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暗主则必危其所爱.——《君道》卿相辅佐,人主之基仗也.——《君道》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臣道》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臣道》明君之所赏,an君之所罚也;an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臣道》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臣道》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臣道》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臣道》君子安于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臣道》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议兵》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寙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议兵》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凡百事之成夜必在敬之,其败也比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议兵》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议兵》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议兵》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买与礼义.——《天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正论》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正论》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正论》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称功,罚不称罪,不详莫大焉.——《正论》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正论》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an,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论》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乐论》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暗于大理.——《解蔽》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乐论》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性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夏末秋凉丶仵2014-09-27其他荀子名言及解释2014-10-21荀子礼仪名言警句2014-10-11《荀子》名言2014-12-05荀况的名言,有看得懂, 2014-10-25荀子的名言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