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炎症学说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张黎明(综述);高凌(审校)【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4页(P1113-1116)【关键词】糖尿病 ,2型;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作者】张黎明(综述);高凌(审校)【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410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4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2DM的发病存在关联[1]。
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外,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在T2DM特别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对相关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T2DM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进行性β细胞凋亡,二者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2],慢性炎症可能与T2DM的IR及β细胞损伤有关。
有观点认为[3],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和炎症性疾病。
炎症因子包括: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如白细胞,与急性炎症有关;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RP;炎症因子,如TNF、IL、脂联素及抵抗素等;以及凝血因子、血脂成分及其他如唾液酸、淀粉样物质等。
炎症细胞因子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的研究显示[8],肥胖患者及T2DM患者的脂肪组织内TNF-α蛋白高表达,TNF-α水平及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常人。
此外,TNF-α还可抑制磷酯酰肌醇-3激酶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性[9]。
TNF-α同时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IR,在饮食诱导加遗传性肥胖的患者中,其机体存在有TNF-α信号遗传缺陷,能显著改善IR信号转导能力,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
( 收稿 日期 :0 0 0 —O 2 1 — 73 )
E i 吴 建 民. 肿 瘤标 志物 的再 认 识 [ ] 中华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l 对 J.
・ ] ] ] ] ] ]
临床研 究 ・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及 白细 胞 水 平 变 化 的 意 义
综 上 所 述 , T2 在 DM 的 发 生 过 程 中 , 周 血 h — 外 sCRP、 WBC
糖 尿病 被认 为 可 能 是 一 种 免 疫 性 疾 病 , 由 细 胞 因 子 介 导 即
的炎 性 反 应 。 炎症 因 子 引 起 糖 尿 病 的机 制 可 能 涉 及 两 个 方
及 中性 粒 细 胞 水 平 增 高 , 们 的联 合 测 定 有 助 于 临 床对 T2 M 它 D
钟 巧 玲 ( 庆 市 巴 南 区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 溪 医院 检 验 科 重 花
【 要】 目的 摘
4 05 ) 0 0 4
探 讨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 ( sCRP) 白细 胞 ( C) 平 的 变 化在 2型 糖 尿 病 患者 中的 临床 意 义 h— 与 WB 水
方 法 采 用 韩 国 i h o 免 疫 荧光 分析 技 术 和 希 森 美康 8 0 全 自动 五 分 类血 细胞 计 数 仪 分 别 检 测 5 - r ma c 0i 5例 对 照 组 和 7 O例 2型糖 尿 病 组 的 血 清 h — R 、 C 水 平 , 时还 检 测 了血 糖 水 平 。结 果 2型糖 尿 病 组 与 对 照 组 空腹 血 糖 、 s P WB C 同
受 关 注 , 认 为 T2 并 DM 是 一 种 自然 免 疫 和低 度 炎症 性 疾 病 。 C
炎症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关系
・
8 0・ 0
内科杂志 2 0 0 7年 1 2月第 2 4卷第 1 2期
JCi It M d D cm e 0 7 Vo . 4. 1 l e n n m e , ee br 0 2 1 2 No. 2
.
・
综述与讲座 ・
炎症 与 冠 心与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 形成 及 其 并 发症 的 全 过 程 。 首先 是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内皮 细胞功 能 障碍 , 志是 血管 内皮通 透性 增加 , 标 单
核细胞 黏附在 血管壁 上 并穿过 内皮细胞层 向血 管壁 方
血管活性物质 的反应性 , 减少 内皮型一 氧化氮合酶 ( e O 的表达和一氧化氮( O 的产生 , 导血浆纤溶 N S) N ) 诱 酶原激活 物抑制剂一 ( A 一) 生 和 P I m N 1P I 产 1 A 一 R A表 达 , 1 促使 L L胆固醇氧化和巨噬细胞摄取 oL L R D一 xD 。C P不 仅 是炎症 因子 , 是炎 症反 应 标 志物 , 以预测 冠状 动 还 可 脉 病变程 度 J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形 成 的 过 程 中 均 可 见 C P水平升高, R 血浆 C P水平升高提示有心血管事件 R 发生的可能。有研究结果显示l 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 6
冠心病 与糖 尿病关 系密切 。 表现为糖 尿病患者 出现 冠状 动脉粥样 硬 化 的时 间早 、 度 重 和预 后差 , 出现 程 而 冠 心病 的患者 有相 当部分 出现不 同程度 的糖 调节 受损 。 近年 的研究提示 , 2型糖 尿 病 和冠状 动脉粥样 硬 化可 能 是 同一个病理基础 上平行发展 的两种 疾病 , 调节受损 糖 的出现意味着 导致冠 状 动脉 粥样 硬 化 的危 险 因素作 用
多因素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包 完 成 , 量 资 料 采 用 ±S 示 , R 计 表 C P不 符 合 正 态
选 择 我 院住 院 的 T2 M 患 者 3 D 1 分 布 , 行 自然 对 数 转 换 使 之成 为 正 态 分 布 或 接 近 进
1 1 临床 资料 .
检 以 . 5为 例, 2 男 0例 、 1 女 1例 , 龄 ( 2 0 年 6 . 6±1 . 6 岁 , 2 9 ) 病程 正态 分布 。干预 前后 比较采 用 t 验 , 尸≤0 0 有 统计 学差 异 。 . ( 0 3 ±7 8 ) , 除 各 种 感 染 、 症 酸 中毒 、 酸 1.7 . 3a 排 酮 乳
者 对 降糖 药 的反应 , 择使 用磺 脲 类 药及 双 胍类 药 、 选
阿卡波 糖及 胰 岛素 。②控 制血 压用药 : 依次选 用血 管
紧张素转换 酶抑 制剂 ( E ) 血管 紧 张素 Ⅱ受体拮 AC I或
抗剂 ( B 、 AR )钙拮抗剂 、 利尿剂 、 受 体阻滞剂 。 B ③调脂 3 讨 论 用药 : 根据 血脂 异常的特点首选 他汀类或 贝特类 。 T2 DM 及 其 血 管 并 发 症 的发病 机 制 复 杂 , 要 主 1 2 3 方法 住 院 当 日询 问 一般 资料 及 病 史 , 院 涉 及组 织 和 血 浆 蛋 白质 的非 酶糖 化 、 脂 及 凝 血 纤 .. 住 血 当 日及 治疗 2周后 , 息 3 n后测 卧 位血压 ; 院 溶 系统 紊乱 、 管 内皮损 伤等 。近 年来 炎症学 说 备受 休 0mi 住 血
酸 中毒 及 非酮 症 高 渗 昏迷 等 急性 并 发症 , 除 急性 排 心肌 梗 死 、 性 脑 梗死 、 出 血 、 化 性 溃 疡 等伴 发 急 脑 消 症 以及 肿 瘤 和近 期 外 科 手 术 患 者 , 激 素 及 免疫 抑 无 制 剂服 药史 , 肝功及 血常 规正 常 。 1 2 研 究方 法 .
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N F-KB 及 其 上 游 的 激 活 剂 IKK(3 , 打断了上述的恶性
循环, 改 善 了 胰 岛 素 的 信 号 传 导 。 其 后 .H u n d a l 等 在 2 型 DM 患者中短期( 2 周) 应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也 显 著 改 善 了 糖 脂 代 谢 及 IR « 西 苏 格 兰 冠 心 病 预 防 研 究 (W O S C O P S ) 中 , 对 5 974名 年 龄 在 45 到 6 4 岁 的非DM男性, 随机分为使用普伐他汀和不使用该药 组 ,在研究的5 年期间, 共 发 生 2 型 DM 1 3 9 例 n°3 。 结 果显示, 普伐他 汀 组较 对照 组D M 发病的风险降低了
在“ 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 IR A 道 , P A I-1 水 平 的 升 高 独 立 于 其 它 已 知 的 D M 危 险 因 子 而 预 测 2 型 D M 的 发 生 。一 些 横 断 面 研
究 发 现 因 子 、 vW F和 纤 维 蛋 白 原 也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L in d s a y 提 出 脂 联 素 水 平 的 降 低 也 可 预 测 D M 的 发
生, 并 提 出 脂 联 素 可 能 与 炎 症 及 继 后 发 生 的 2 型 DM 有 关 。还 有 部 分 学 者 报 道 , 血清唾液酸( SSA ) 和血清 类粘蛋白与新发DM显著相关。 此外, 一些基础研究和大型DM 预防试验的结果 也进一步支持了 D M 的 炎 症 病 因 学 理 论 。Y uan等〔 《 用大剂量的水杨酸类制剂逆转了肥胖啮齿动物的高血 糖、 高 胰 岛 素 血 症 和 血 脂 异 常 。可 致 I R 的 前 炎 症 因 子 T N F -a . 是 核 因 子 kIK N F -k B ) 抑 制 因 子 激 酶 ( IK K ) 的 激 活 剂 .I K K 通 过 使 k B 抑 制 因 子 ( UB)磷酸化激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测定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测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均明显异常,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有异常表达[1]。
为观察IL-6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我们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血清IL-6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健康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50.5±7.5)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或健康献血者,均无心、脑、肝肾及内分泌代谢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为我院2004~2006年门诊患者,诊断按1997年WHO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我们把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血糖控制组:(即经降糖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达2月以上)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4±8.4)岁;血糖未控制组:(即经降糖治疗后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4±6.4)岁。
1.2 方法1.2.1 标本收集空腹静脉采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25℃冷冻保存。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采血1次。
1.2.2 IL-6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L-6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x±s)表示,用SPSS1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组血清IL-6的水平在有效降糖治疗后有明显的降低(P<0.01),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未控制组血清IL-6水平在降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生脉散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生脉散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目的:探讨生脉散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60名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组加用生脉散,3月为1疗程。
检测治疗前后FPG、2hPG、HbAlc、FINS、TNF-a、IL-6、IL-10,计算HOMA-IR。
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lc、HOMA-IR、TNF-a及IL-6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生脉散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炎机制实现的。
标签:生脉散;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发病机理为燥热伤阴,阴损气耗,气阴两虚。
西医学中的炎症学说认为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疾病,许多促炎症因子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凋亡。
该课题根据糖尿病的中医基本病机,用益气养阴代表方剂生脉散治疗T2DM,观察生脉散对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2 年6月该院T2DM患者60例,中医证型均为气阴两虚。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5岁,平均(57±8)岁;糖尿病病程(6.25±3.67)年。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4 岁,平均(56±9)岁;糖尿病病程(6.42±3.78)年。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 年WHO T2DM诊断标准[1],HOMA-IR >2.69诊断为胰岛素抵抗[2]。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概况
【关键词】炎症;胰岛素抵抗;综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组织及靶器官或靶组织,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
ir 是 2 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发病中的主要环节,但形成 ir 的机制复杂,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炎症学说备受关注,认为 t2dm 是一种自身免疫与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其中,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是关键因素。
1 炎症来源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这种炎症由先天免疫所介导,由炎症因子、免疫系统及脂肪组织所共同参与。
目前,胰岛素抵抗所涉及的炎症因子主要包括:①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还有近年来随着脂肪因子的不断被发现,认识到脂肪组织不仅是供能量贮存的器官,而且由于同巨噬细胞具有共同来源,也是一种炎症细胞。
②细胞因子:tnf -α、il-1、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细胞间黏附因子等。
③急性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产生,如 crp、纤维蛋白原、血清淀粉样 a 蛋白、α- 酸性糖蛋白等。
④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抵抗素及瘦素等。
2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tnf -α可由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肥大细胞等产生、分泌,近来研究表明非免疫细胞如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也具有合成与分泌 gttnf -α的功能。
tnf -α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实现的,通常认为是由 tnf-r1 介导的。
tnf -α在胰岛素抵抗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肥胖与 ir 的啮齿动物模型中,脂肪组织中的 tnf -α水平是升高的。
在饮食诱导加遗传性肥胖的小鼠模型中,其小鼠存在有 tnf -α信号遗传缺陷,但能显著改善胰岛素受体(ir)信号转导能力,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
炎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或加速 I S 和 IS R 1 R 2的降解起作用 ( 中 IS 其 R 2可保护胰岛
B细胞 ,减少其凋亡 ) 。
2 3 胰 岛 B细 胞 结构 与功 能 障 碍 .
炎症可能通过多种途径 导致胰 岛 B细 胞结构 与功能障 碍 :①作用 的关键 部位 是 IS ,其 丝 氨酸/ R2 苏氨 酸磷 酸化 之后将加快 IS R 2的降解 ,促进胰 岛 B细胞 的凋亡 。②炎症
岛 B细胞 凋亡 ;胰 岛素分 泌不 足 ,白介 素一1通 过高 迁移 1 3 率 族蛋 白 1的释 放 既可 导致炎 症 ,又可 引起抗 原 的释 放 ,
标志物选择素一 E分别 与 C P和 I R R的程 度呈 正相关 ,提示
炎症引起 内皮细胞结构 和功能异 常 ,可能 会导致 胰 岛素在
对胰 岛 B细 胞 功能 的 影 响部 分 与脂 肪 细胞 的 异常 代谢 有 关 ,当脂肪细胞游离脂肪 酸产生 过多 时,流人胰 岛 B细胞 的游离脂肪 酸增 多 , 岛 B细胞 内过多 的游离 脂肪酸 可能 胰
损伤线粒体 、葡 萄糖 激酶 以及 葡萄糖 转运 蛋 白 2功能 ,甚
至 引起胰 岛 B细胞 凋亡 。③ 炎症 因子 白介素_ 血 糖调 6受
种炎症 因子 浓度 的升高 ,炎性 标志物 能够 预测 2型糖 尿病 的发生 。L ionn等 通 过 试验 证 明 2型 糖尿 病 患者 的 e ne n CP R 、白介素_ 6等炎 症 因子 水平 较 正常 对 照组 明显 升 高。 20 0 2年 ,Fema 等提 出 ,在 中年 男性 中 C P是 独立 于糖 r n e R 尿病其 它危险因素的预 测糖尿病 发生 的物质 。此后 ,大量 临床流行病 学调 查进 一步证 实 了多种 十 因子可 以预 测 2 炎症 型糖尿病 的发生 J 。亦有试验证 明抗炎 治疗可 明显改善 2 型糖尿病 患者糖代谢 的异常。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变化及意义
山东 医药 2 0 0 7年第 4 卷 第 1 7 O期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清 MC 一 变 化 及 意 义 P1
周兴 建 杨 国铭 蒋 绿芝 。刘 , , , 勇1王 金枝 , ( 1襄 樊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 北襄樊 4 1 0 ; 湖 4 0 0 2昆 明 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
大血管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 ( P<0 0 ) . 1 。MC 一 水平与 白细胞 、 巴细胞 、 P1 淋 单核细胞计数无 显著相关性 。提示
MC 一 与 T2 M 及 其 大 血 管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 P 1参 D
[ 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 白质 ; 尿病 , ; 关 糖 2型 大血管并发症
E 图 分 类 号 ] R5 7 1 O 8 .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6 X(0 7 1—0 90 文 0 22 6 2 0 )00 3 —2
近年 来 , 炎症 学说 在 2 糖 尿病 ( D ) 其大 2 结 果 型 T2 M 及 血管 并发 症发 生 、 发展 中 的作 用倍 受关 注 。2 0 0 5年 7 21 三组各检测指标比较 . 月 ~2 0 0 6年 3月 , 们 观察 了 T2 我 DM 及其 大 血 管并 发症 患 者 的 血清 单 核细 胞趋 化 蛋 白一 ( P 1 水 平 1 MC 一 )
者均符合 19 年 W H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 99 O 具有 下列 至
少一项者确定为TD Z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 ①冠心
病: 有冠 心病或 心肌梗死病史 , 心电图或动态 心 电图 经
等确诊 的冠心病 ; ②脑血 管病 : 经头颅 C T检查 确诊 的 脑梗 死 、 出血 ; 脑 ③周 围血 管疾 病 : 经超 声检 查 确诊 的 下肢 动脉广泛性 不规则狭 窄或节段性闭塞 。健康对 照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探讨
性并 发症 和 ( ) 发 症 及 肿 瘤 、 烟 。近 期 外 伤 、 或 伴 吸 手术 史等 。正 常 对 照 组 4 6例 , 源 于本 院 工 作 和 来 离退 休 人 员 体 检 健 康 者 , 1 男 6例 , 3 女 O例 , 龄 年 2 4~7 岁 , 均 (43 13岁 , 5 平 5 .±1 .) 经体 检 排 除心 脑血 管病 。 12 方 法 . 收 集 包 括 性 别 、 龄 、 程 ( )收 缩 年 病 月 、 压 (B )舒 张 压 ( B )身 高 和 体重 并 计 算 体 质 量 SP 、 DP、 指数 (MI, 在 禁 食 1 时 后 , B )均 2小 于晨 起 采 集 静 脉 血 , 血 常 规 , 腹 血 糖 ( P 、 化 血 红 蛋 白 测 空 FG) 糖
组 ( T m )4 , 2 例 , 6 例 。 I ≥l m 8 例 男 3 女 1 M 颈动脉 内 中膜 厚 度 测 量 方 法 t :M 2 I T定 义 为 血 j
管 管 腔 内膜 交 界面 至外 膜 上 层 之 间 的垂 直距 离 , 分
别 以颈动脉 球 部及 其 近端 和 远 端 各 1m处 为 测 量 e
冀黎 明 张春 槐 柴 军土
( 溪 市红 十字 医 院 , 江 慈溪 35 ̄ ) 慈 浙 13
【 摘
要 】 目的 评 价 2 型糖尿病 (2 M)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 ) 外周血 白细胞 计数 ( C 、 敏 C反应 蛋 白 1D 患者 I 与 m WB )高
(s R ) h —c P 的相关性 。方法 测定 18 1 D 3 例 2 M患者和 4 6例健康对照组 的 WB 、s R , C h —c P 分析两指标与 IT的相关性 。结果 M 与健康对照组 比较 ,2 M组 WB 、s R 1D C h —c P明显升高 ( 0 0 )I T异 常组 明显 高于 IT正常组 ( P< .5 : M M P<00 ) se m 相关 .5 ;p踟
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联合治疗后IL-6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 理 : 用 S S 1. . 使 P S 30软 件进 行 分 析 。计 量 指 标
以 ± S 示 , 疗 组 和对 照 组 差 异 分 析 采 用 成 组 t 验 , 表 治 检 治 疗 前 后 指标 比较 采 用 配 对 t 检验 。
2 结 果
2 1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疗 组 I 一 对 照 组 高 , . 治 L 6较
的健 康 对 照 组 3 0例 ( 照 组 ) 两 组 在 年 龄 , 质 指 数 上 相 匹 对 , 体 配 。所 有 研 究 对 象 均 排 除 急 慢 性 感 染 性 疾 病 、 疫 疾 病 及 肿 免 瘤 等 。糖 尿 病 组 排 除 正 在 使 用 他 汀 类 、 素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肾 酶 抑 制 剂 、 唑 烷 二 酮 类 降糖 药 、 氧 化 剂 及 阿 司 匹林 患 者 。 噻 抗 12 研 究 方 法 : 疗 组 及 对 照 组 均 隔夜 空 腹 8h以 上 , . 治 由专 人 对 研 究 对 象 检 测 血 压 、 高 、 重 和 腰 围 ( i , 计 算 身 体 wa t) 并 s 2 2 治 疗 组 治疗 前 后 各 项 指 标 比较 : 者 B Iwa tF G、 . 患 M 、 i 、B s T TG、 D — 、L 6 Hb C 较 治 疗 前 降 低 ( < 0 0 ) C、 L L C I- 、 AI P .1 。
沈 寒蕾 谭 晓丹 赖 战峰。 张 峥嵘 肖常青 △
南宁 500) 30 7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代 谢 糖 尿病 中 心 广
摘 要 目的 : 讨 在 使 用 二 甲双 胍 和 格 列 吡嗪 联 合 治疗 1 后 的 2型糖 尿病 患 者 中 的 炎 症 因 子 白细 胞 介 素 一 (L6 变 化 。方 探 2周 6 I一) 法 : 用放射免疫 法定量检测 3 健康体检 者和 5 采 O例 8例 2 糖 尿 病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I一 型 L 6的水 平 , 治 疗 前 与 对 照 组 相 比及 比较 将
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及其机制
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及其机制曾建;陈晓军;李艳敏;胡丹丹【摘要】目的:探讨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改善机制。
方法112例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CSII)组和口服药物治疗( OHA)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免疫原性胰岛素)、血清炎性反应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空腹胰岛素原(PI)、空腹免疫原性胰岛素(IR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OMA B、HOMA-IR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CSII组PI/IRI (7.5±1.4 vs 3.8±1.6)、炎性因子[ΔhsCRP:(0.9±0.4)vs (0.3±0.1) mg/L、ΔTNF-α:(1.1±0.4) vs (0.4±0.3) ng/L]有更显著的下降(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I/IRI下降与hsCRP、TNF -α、IL-6下降呈正相关(P<0.05)。
结论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改善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且可能与改善炎性反应有关。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effect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βcell functions with newly diagnosed elderly overweight type 2 diabetesmellitus.Methods 11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0 patients received therapy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infusion( CSII) .52 patients accepted therapy of oral hypoglycaemic agents( OHA)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plasmaproinsulin(PI),immunoreactive insulin(IRI),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terleukin-6 (IL-6)before therapy and after therapy;homo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basalβ-cell function (HOMA B) and insulin resistance ( HOMA-IR) were calculated.Results After therapy, HOMA B and HOMA-IR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beforetherapy(P<0.05).PI/IRI(ΔPI/IRI:7.5 ±1.4 vs 3.8 ±1.6) and inflammatory fator[ΔhsCRP:0.9 ±0.4 vs 0.3 ±0.1(mg/L)、ΔTNF-α:1.1 ±0.4 vs 0.4±0.3(ng/L)、ΔIL-6:0.7 ±0.3 vs 0.4 ±0.2(ng/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SII group after therapy(P<0.05).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crease in PI/IR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hsCRP,TNF-αand IL-6(P<0.05).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βcell function with newly diagnosed elderly overweight type 2 diabetesmellitus is related to inflammation.【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482-484)【关键词】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2型;β细胞功能;炎性反应;老年超重【作者】曾建;陈晓军;李艳敏;胡丹丹【作者单位】350003 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内一科;350003 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内一科;350003 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内三科;350003 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内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研究
【 e od】 Tp d a s ei s Whe l dclcut K yw rs ye i t lu ; i o e n 2 b em l t tb o lo
T ( = .9 , 00 1 、 T ( = . 6 P 0 近年来提 出的 2型糖 尿病 ( 2 M) T D 的炎症 学说 认为炎 症 因 酯 ( G) r 0 12 P < . 0 ) 总胆固醇 ( C) r 0 4 , < .
王 静 ( 阳市一 院 内分泌 科 沈
【 摘要 】 目的
辽宁
沈阳
10 4 ) 102
标 准方 法测定 外周
探讨 白细胞 ( C 计数与 2型糖尿病 (2 M) WB ) T D 及其 代谢 紊乱之 间的 关 系。方法
WB C可能参与 T D 的发 生, 2M 可能成为 T D 的危 险性预 测指标。 2M
血 WB C计数 。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D 者较 正常对照组 WB 2M C明显增 多( < .5 , C水平与胰 岛素抵 抗指数 ( O P 0 0 ) WB H MA—I 、 R)
代谢综合征指标相 关。结论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白细胞计数
Wht lo el o n ainswi y e ibts W N n .D p r etfE dcio g , hnagNo1Mu ip l o a S ey i bo dclcu tn pt t t tp 2da ee. A Gr g eat n n or l y S eyn . n i  ̄h , hn - e i e h i m o no c aH
1、 L L—C ( = .3 P <0 0 ) 高密 )r 05, .1 、 子在其发病 的发 生发 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表 明 : 循环 0 )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 D
IGF-1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质 等物质代 谢密切 相关 _ 最 近 的研究显 示 2型糖 尿 22 统 计 学方 法 采用 S S 1 . 计 软件 . 1 J . PS1 5统 结果 以 病 患 者 I F 1水 平 和 C反 应 蛋 白 、 N — I 一 G 一 T F 、 6等 ( ) L 表示 。 合正态 分布 资料采 用 t 符 检验 , 如果 不符 炎症 因子 水平 之 间存 在 明显 的负 相关 .说 明 I F 1 合 正态 分布 . 用非参 数 检验 : G 一 采 计数 资料 采用 卡方 检 与炎症 因子存 在相 互影 响 验; 相关 性检 验采用 多元 回归 、 步 回归分析 。 逐 1 资料 3 结 果 31 2型糖尿 病 中医辨证 分型 情 况 本研 究 共收 集 . 份 至 20 0 9年 l 2月 份 江苏 省 中 医 院 内分 泌 科 的 住 r D 初发 患 者 6 r M 2 5例 . 常 对 照组 1 正 0例 . 中 阴虚 其
中 寻求 其 分 布 规 律 . 西 医研 究 2型 糖 尿 病 机 制 及 中 医证 型 的客 观 化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方 法 : 收 集 2型 糖 尿 病 初 发 患者 为 共 6 5例 , 阴虚 燥 热组 、 阴 两虚 组 、 湿 内 阻组 、 瘀 脉 络 组 ; 设 气 痰 血 选择 1 0名 健康 体 检 志 愿 者设 为正 常对 照 组 测 定 IF 1h— G 一 、s C P及 I一 R L 6水 平 。 结 果 : 2型糖 尿 病 与正 常人 相 比 , 清 I F l水 平 降 低 ,s C P I一 血 G— h— R 、 6水平 升 高 , I F l水 平 与 h— L 且 G— s
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3 05
吡格列 酮对 合 并 代 谢 综 合 征 的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清 炎症 因子及 胰 岛 素抵 抗 的影 响
周斌 蒋 晓真 顾 哲
摘 要 目的 : 察吡格列酮 对合 并 谢综合征 ( ) 2型糖尿病 ( 2 M) 观 Ms 的 T D 患者炎症反 应及 胰 岛素抵 抗 (R 的 I)
近几 年 来 炎 症 学 说 在 胰 岛素 抵 抗 (R) 2型糖 I 及 尿病 (2 M) 病机 制 中的作 用 备 受关 注 。噻 唑烷 二 TD 发 酮类 药 物是 目前 临 床上 治疗 糖 尿 病 的 主要 药 物 …, 其
1 m nV服盐酸吡格列酮 ( 5 i I 商品名 : 艾汀 , 片剂 ,5 g 1m ×7片 . 京 太 洋 药业 生 产 )5m / 北 1 g d×1 2周 ; 照 组 对 岛素 的敏感 性 , 低 血糖 , 降 改善 糖 脂 代谢 。 目前 , 用 患 者 继续 原 有磺 脲 类 和双 胍 类 降糖 药物 治疗 。 利 吡格列酮治疗合并代谢综合征 ( S 的 T D M ) 2 M患者方 13 观 察 指 标 测 定 治 疗 前 后 患 者 腰 围 、身 高 、 . 体 面 的研究 较 少 。本 研究 选 择具 有 代表 性 的炎 症 因子 C 重 、 腹 血 糖 ( P 、 后 2h血 糖 ( G) 空 腹 胰 空 F G) 餐 2hP 、 反 应 蛋 白 ( R ) 纤 溶 酶原 激 活 物 抑 制 物 一 ( A . ) 岛 素 (is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b c C P P 11 脂 联 CP、 1 P I1 、 Fn) H Hl) R 、A .、 脂联 素及 胰 岛 素抵 抗指 数 ( MA I 作 为实 验指 标 , HO . R) 素 、 尿 常规 、 肾功 能 、 O A— 血 肝 HM I R等 ; 比较 两组 患 者 观 察 吡 格 列 酮 对 合 并 MS的 T D 患 者 炎 症 反 应 及 治疗 前 后 各 观察 指 标 的变 化 , 2M 分析 吡格列 酮 治 疗对 患 I 的影 响 ,探 讨 其 可 能存 在 的控 制 炎症 反应 的作 用 者 C P、 A . 、 联 素 、 O I 的 影 响 , 及 两 组 R R P 11 脂 H MA. R 以 机理 。 间 的差 别 :评 估 吡格 列 酮 的 治 疗 效 果 。 H MA I : O . R 1 资料 与 方法 F G ×Fn/ 25 体 重 指 数 ( MI=体 重 (g/ 高 P is2 ., B ) k )身 11 研 究 对象 我 院 内分 泌科 门诊 及 住 院患 者 共 8 (q 。 . 0 I ) 1 例 , 19 按 99年 WHO标 准 确 诊 为 T D 者 . 2M 同时 符 合 14 试 剂与 仪 器 实 验 所 用试 剂 盒 由芬兰 O i 司 . r n公 国际 糖 尿病 联 盟 (D )0 5年 代谢 综 合 征诊 断标 准 : I F 20 与上 海 复星 长 征 医学 科 学有 限公 司提供 , 所有 测 试 严 排 除正 在 使用 胰 岛 素治 疗 者 , 并严 重 糖 尿 病慢 性 并 格 按 照 产 品 说 明书 及 日本 H T C I 1 0 合 I A H 7 S全 自动 生 7 发 症 、 明显 消化 吸收 障 碍 的 慢 性肠 功 能 紊 乱 、 重 化 分 析仪 操 作步 骤 进行 测 定 。 有 严 感 染 以及 肿 瘤 、 伤 、 术 、 伤 等 应 激 情 况 者 . 有 1 统 计 学 处理 采 用 S S 1 . 件 包进 行 统计 学 外 手 烧 伴 . 5 P S 50软 其他 内分泌 疾病 、 自身 免疫 性 疾 病或 结 缔 组织 病 者 , 分 析 , 量 资料 用 ± 表 示 , 间 比较采 用 t 验 ; 计 s 组 检 计 有严 重 心 、 、 肝 肾疾 病 者 ; 选 患者 实 验前 均在 合 理 的 数 资料 比较采 用 x 检验 ;相关 分 析 采用 Ser n分 人 : pama 饮食控制 、 当运动情况下 , 适 接受磺脲类 和双胍类 降 析 。P<00 . 5为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2型糖尿病及并发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文献标识码 : A
・ 临床 科 研 分 析 ・
2 型糖 尿病及并发冠心病患者高敏 C 反 应蛋 白水 平 的 变 化
钟传军 陈细香
阳新 4 5 0 ) 3 2 0
( 阳新 县人 民医 院心血管 内科
摘
要 : 目的 : 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 2型糖尿病 ( DM)患者糖代 谢异常的炎症 机制及其 合并冠 心病时高敏 C反应 蛋 白 T2
联免疫吸附 ( Ⅱ ) 法测定血清 hC P值 ( C :8S sR A S10E全 自动
清 hC s RP水平升高的可能机制为以下 两点 : 胰 岛素抵抗 : ① 胰 岛素对肝脏急性 期蛋 白的合成 具有不 同作用 , 可促 进 白蛋
白的合成而抑制纤维蛋 白原和 hC P的合成 , sR 胰岛素抵抗 的
3 讨 论
口服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药控制血糖 。肥胖组 中有 2 7例 既往有 明确 的心肌 梗塞 、 临床典型心绞痛或经冠脉造影证 实的冠心病 , 但入选 时
所 有 患 者 无 近 期 ( 月 内 ) 作 的心 绞 痛 。 1 发 12 C 反 应 蛋 白测 定 .
糖尿病 的发 病机 制主要 是 胰 岛素抵 抗 和胰 岛素 分泌 不 足, 炎症学说在胰 岛素抵 抗及 2型糖 尿病 的发病机制 中的作
J u n l fM ah ma ia e iie o r a t e tc l dcn o M
Vo . 2 12
No 2 .
2 0 09
文 章 编 号 :0 44 3 (0 9 0 —160 1 0—3 7 2 0 ) 20 6—2
中 图分 类 号 : 8 . ; 5 1 4 R57 1R 4.
压、 高胰 岛素血症 、 高尿 酸血症 等代谢 紊乱 , 这些综 合代 谢紊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
2 1 SiTc. nn 0 0 c eh E gg . r
医药卫生
2型糖尿 病胰 岛 素抵 抗 研 究进 展
谢利芳 许 志华 郭 凯 霞
( 南省 开 封 市 第 15医 院 内分 泌科 , 封 4 50 ) 河 5 开 70 3
摘
要
胰 岛素抵抗和 B细胞 功能障碍是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的两个 主要环 节, 而胰 岛素抵 抗是 2型糖尿 病发生 的始 动因
文献标志码
A
2型 糖尿 病 ( y e2daee e i s T D T p i t m lt , 2 M) b s lu 是一种 遗传 和 环 境 因素共 同作 用 而形 成 的 多基 因 遗传性 复杂疾病 , 病 因及 发病 机 制 一般 认 为 与胰 其 岛素抵抗 (nui rs t c ,R 和 B细胞功 能缺 陷 isl ei a e I ) n sn
谢利芳 , : 等 2型糖尿病胰 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短期 能调 节 基 础 胰 岛 素 分 泌 和 G I, 期 高 F A SS 长 Fs
3 受体后缺 陷
指胰 岛素 与 受 体 结 合 后 信 号 向 细 胞 内传 所 引
起 的一 系 列 代 谢 过 程 , 胰 岛 素 受 体 的 “ 游 事 即 下 件 ” 全过程 十分 复 杂 , 中许 多 环 节 尚不 清 楚 。 目 , 其 前发 现胰 岛 素 受 体 底 物 家 族 及 葡 萄糖 转 运 蛋 白异
两者 之 间存 在着 代 谢 竞 争 。② F A 能 加 速 肝脏 糖 F 异 生 , 加 肝 脏 葡 萄 糖 的释 出 , 致 肝 脏 I 22 增 导 R_. 6 。 ③ F A受体 的作用 : 、 F 中 长链 游离 脂 肪酸 ( C A) L F 的
中医释义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低度炎症的发生条件
中医释义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低度炎症的发生条件王丽英;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5(16)7
【摘要】用中医理论对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发病学说中低度炎症的发生条件进行了探讨。
认为低度炎症的发生是以气虚、气滞、痰饮、瘀血为先决条件的。
首先,气虚是低度炎症发生的重要条件。
气虚导致了炎症的发生,也导致了这种炎症状态是低度的、慢性的。
其次,气滞也是发生低度炎症的重要条件。
最后,痰饮和瘀血不但是低度炎症的主要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低度炎症持续存在,长期不愈的发病条件。
【总页数】2页(P662-663)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气虚;气滞;痰饮;瘀血
【作者】王丽英;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低度炎症机制中医研究进展 [J], 朱玲;李祖长
2.糖尿病低度炎症机制的中医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J], 朱玲
3.艾塞那肽周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异及慢性低度炎症的影响[J], 李阳;李静;贺琼;韩敏敏;苏敬;刘子昂;章毅;刘云峰
4.山药对2型糖尿病慢性低度炎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J], 何晶晶;庞书勤;蔡秀群;郭淑芬;陈淑丽;潘瑞清
5.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学说中低度炎症的中医病理探讨 [J], 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lammatory theory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ackground
最近流行的糖尿病炎症学说为个体从肥胖到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进程提出了
新的研究方向,而其中的主要观点认为:
1、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耐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由相应组织中慢性炎症引起的, 炎症反应在从肥胖转变为2型糖尿病进程起关键作用; 2、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炎症反应是一种促炎反应,主要由巨噬细胞M1诱导极化引起, 包括促炎因子如IL-1β,TNF-α,以及趋化因子的释放;
Tissue inflammation
巨噬细胞渗入,产生促炎因子,包括TNFα,IL-6,IL-1β,通过自分泌 和旁分泌,促进胰岛素耐受,并激活JNK,NF-κB通路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
Adipose tissue
Adipose tissue
Adipose tissue
特点
巨噬细胞和促炎T淋巴细胞大量增加,从一种抗炎状态转变为一种促炎状态。 巨噬细胞从M2型转变为M1。 主要分泌TNFα,IL-6,IL-1β。 这种免疫细胞的失衡,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外周胰岛素耐受。
眼、肾脏、神经、心 血管的长期损伤、功 能缺陷和衰竭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Background
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糖尿病)
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1型糖尿病
特发性糖尿病(原因不明)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
在炎症反应后期发挥抗炎作用, 促进创伤修复和纤维变性
主要发挥针对微生物的炎症反 应,发挥宿主免疫功能,同时 可造成免疫损伤 干扰胰岛素信号,促使耐受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Visceral adipose tissues
反应腹部内脏器官脂肪积聚
腹部肥胖
更加危险
更高的T2DM相关性
更加强烈的促炎反应
Liver
Adipose tissue
M2极化
分泌抗炎因子为主
M1极化
分泌促炎因子为主
受IFN-β,IL-4,IL-13刺激产生
受IFN-γ,LPS,TNF-α刺激产生
分泌TGF-β,VEGF,EGF, IL-10等
肥胖
分泌ROS,RNS,TNF-α,IL-6, IL-12,IL-23,IL-1β等
多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脏细胞合成。
hs-CRP是在提高分析灵敏度情况下,所测得的CRP。
CRP和hs-CRP
炎 症 水 平 指 标
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首选指标
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
T2DM发展的预测指标(IL-6)
NLRP3炎症小体激活诱导的IL-1β产生现象首先在胰腺β细胞和渗透入胰岛的 巨噬细胞中发现。
与持续暴露于高水平脂肪酸和葡萄糖诱导胰岛炎症,从而导致β细胞加速凋亡 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有关。
另外,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促进IL-1β 的产生。
90%以上 更强的遗传 易感性
2型糖尿病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基因异常
其他特殊 类型糖尿病
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 胰腺外分泌疾病所致继发性糖尿病 药物和化学制剂诱导的糖尿病 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Background
酮症酸中毒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高渗
乳酸酸中毒
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肥胖,T2DM
白细胞计数; 血浆凝集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 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 趋化因子;
肥胖,T2DM体重减轻
CRP和hs-CRP
CRP是一种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结合,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 共价键聚集形成的环状五聚体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经常伴随腹部肥胖,并在T2DM个体中流行性增加。
良性脂肪变性
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炎症 TNF-α,IL-6,IL-1β 过表达
Liver
大量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超过总肝细胞10%
Kupffer细胞诱导M2激活型,能够改善胰岛素耐受并延缓 NAFLD进程
肥胖个体中,Kupffer细胞数目没有增加,但激活状态改变, 其机制目前还没有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那么清楚。
Muscle
肌肉是另一个在肥胖和T2DM个体中胰岛素耐受的主要位点。
巨噬细胞渗透人骨骼肌中,特别是肌间的脂肪细胞库中。
和脂肪组织一样,M1型促进炎症介质表达,导致胰岛素耐受。但其效果 与脂肪、肝脏相比要小得多。
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Pancreas
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发展成为T2DM,与持续性慢性高血糖相关, 而这又是机体为补偿胰岛β细胞受损所致。
பைடு நூலகம்
T2DM个体中,观察到胰腺炎症反应,包括淀粉样沉淀,纤维变性, β细胞加速死亡,巨噬细胞渗透,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加。 特别地,IL-1β高表达和释放。
Sensors and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NLRP3 inflammasome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性心脏病变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Background
肥胖
代谢 紊乱 T2DM
腹部肥胖部位观察到一个低水平的慢性炎症和激活的免疫 系统
炎症学说
T2DM可能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炎症在其发病 机制中起媒介作用。
Inflammatory markers(百替生物)
3、肥胖个体中脂肪等组织炎症反应从抗炎到促炎的转变,主要受NLRP3炎症小体调控;
4、脂肪细胞在肥大过程中,因合成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同样也能激活炎症 通路。()
Background
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缺陷 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