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测试习题(附答案版)

合集下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及答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壳.(qiào)锲.而不舍(qì)炯.炯目光(jiǒnɡ)窥.园(kūi)B.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小楷.(kǎi)校.补(jiào)C.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ɡ)慷.慨淋漓(kānɡ)弥.高(mí)D.气冲斗.牛(dǒu)臧.克家(zānɡ)赫.然(hè)宝藏.(zànɡ)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字下画线)并改正疏赖夜霄卓跃的成绩十年坚辛独栽形式紧张警报叠起改正: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并联系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闻一多是湖北浠水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一项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的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热情澎湃()()仰之弥高()漂白四壁()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4.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3)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5)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5.下列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各属于什么?(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3)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6.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二部分( 自然段): 2、试分析课文7、8、9三个自然段的作用。 答;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 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
参考答案 2、第二7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8、9自然段开启下文。作者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其好 处在于: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 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⑴√ ⑵× ⑶× ⑷√ ⑸√ 4、⑴A a ⑵C c ⑶C b ⑷B c
____。
4.“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这句话用了 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
_
__的情感。
5.用“‖”给第(二)段文字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写一写读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400字左 右。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钻探
地壳

无暇
漂白
硕果
校补
赫然
迭起
慷慨
淋漓
臧克家
诗兴不作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部分的含义。
弥高:
衰微;
疏懒:
无暇:
赫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含23道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含23道题)

《说和做》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1—4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画线的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 )而出。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D.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十九大”以来,各地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二、综合性学习4.综合性学习。

(6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

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2分)上联:忆峥嵘岁月下联:(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
一、阅读1—7自然段。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答: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答: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表现人物什么品质?
A我是做了再说答:
B“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答:
品质:答:
4.“他贪的是精神食粮”指代什么?
答:
5.第七段中“这”指代什么?(用原文)答:
6、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答:
7.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答:
8.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答: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答: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
11.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
二、阅读8—20自然段。

1。

《说和做》练习题附答案闻一多初中语文

《说和做》练习题附答案闻一多初中语文

第九周周测(10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5分)A.锋芒毕露.(lù)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òu)点拨:A项“锲”应读qiè; B项“弥”应读mí,“校”应读jiào ;D项“赫”应读hè,“斗”应读dǒu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5分)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点拨:B项中“霄”应为“宵”;C项中“郝”应为“赫”;D项中“迴”应为迥,“即”应为既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5分)A.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点拨:“会”的意思为“集中”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5分)(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凝结蓦然迥乎不同B.衰弱凝固赫然截然不同C..衰微凝固蓦然截然不同D.衰弱凝结赫然迥乎不同5.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对的是(c)。

(5分)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比喻)B.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最新《说和做》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带答案)

最新《说和做》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带答案)

《说和做》一、整体把握(一)阅读全文回答,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自选取了哪些材(二)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三)文章两大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四)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五)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口的巨人”指他说得观点鲜明,高亢有力。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行的高标”指他做得勇往直前,临危不惧,成为人们的榜样。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说和做》l阅读理解“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 jí)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学者、诗人、__ __。

本文的作者是__ _,其代表作有诗集《__ __》等。

二、课内精彩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8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 ) 锲.()而不舍兀.兀()年沥.()尽心血2.解释下列词语。

(1)诗兴不作:(2)迥乎不同:(3)一反既往:(4)气冲斗牛: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仿写: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目(附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目(附答案)

课堂诊断2.《说和做》(45分钟 6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òu)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A.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凝结蓦然迥乎不同B.衰弱凝固赫然截然不同C..衰微凝固蓦然截然不同D.衰弱凝结赫然迥乎不同5.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4分)(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5~19题。

(15分)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⑦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⑪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5.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答:16.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3分)答:17.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答:18.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分)答:19.说说第⑪段的作用,并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4分)答:答案:(一)(15分)15.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跟踪测试及答案(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跟踪测试及答案(内含2课时)

【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典籍.(jí)硕.果(shuò)澎.湃(péng)锲.而不舍 (qÌ) B.弥.高(mí)校.补 (xiào) 迭.起(dié)迥.乎不同 (jiŏng) C.潜.心(qián) 伴侣. (lǚ) 卓.越(zhuó)沥.尽心血 (lì)D、小楷.(kǎi) 漂.白(piǎo)慷慨. (kǎi) 气冲斗.牛 (dòu)2.下列加点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报.歉秩.序目不窥.园兀兀..穷年B.梳.头深霄.心不在焉.群蚁排衙.C.独裁.赫.然一返.既往心会神凝.D.淋漓.大无畏.声震.天地炯炯..目光3.填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等。

闻一多,_______、学者、___________。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二、思考探究4.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三、拓展延伸闻一多、臧克家都是诗人,你能各写出他们的一首诗吗?把他们的诗歌抄写下来,并试着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C2.D3.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4.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

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及答案“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诩yì)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5、说说“他想吃尽..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消化尽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习题(含答案)

2、说和做习题(含答案)一、注音锲()而不舍群蚁排衙()迭()起赫()然迥()乎不同潜()心贯注气冲斗()牛慷()慨()淋漓秩()序卓越()二、补充词语字形并解释()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穷年: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文中指整齐的排列着。

()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目不()园: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三、填空1、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文作者是臧克家。

2、课文是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两个角度来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其特点分别: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和说了就做。

综合这两个点,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四、理解课文1、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治学严谨、爱国,言行一致,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等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说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到过渡作用。

过渡句:(1)“做了再,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第一句承上,第二句启下,“仅是”“还有”“另外”这些词语使上下文衔接更为紧密,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引用闻一多的原话,开门见山,领起全段,突出强调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引起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又点明主旨。

4、“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本来是叙述语言,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选用了“钻探”,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做》测试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加粗字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警报叠.起字音:dié字义:屡次
B.群蚁排衙.字音:yá字义:衙门
C.蓬.断草枯字音:péng字义:蓬松
D.兀.兀穷年字音:wù字义:突兀的样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衰微赫然迭然高标
B.凝神疏懒钻研墙壁
C.何仿呼喊漂白示威
D.跨越澎湃梳头贪心
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
..:这里指整齐地排列....:中医诊病术语群蚁排衙

B.锲.而不舍:刻兀兀
..穷年:劳苦的样子
C.兀兀穷年
..贯注:静下心来
..:终年潜心
D.沥.尽心血:滴弥.高:更加
4.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3)“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5)“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二、整体把握
(一)阅读全文回答,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自选取了哪些材料(具体表现)?每一方面的特征是什么?目
(二)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文章两大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四)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阅读与鉴赏
(一). 课内阅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
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闻一多哪些方面的“说”和“做”?
(2)解释下列词语。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3)“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
点?
(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
(5)“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二). 课外阅读
发现①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②,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注:①1925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回国。

②罡风:道家称天空极高处的风,现在有时用来指强烈的风。

(1)作者从国外回来,发现了什么呢?
(2)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复“我来了”“那不是你”呢?
(3)“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此句有什么特点?
(4)“噩梦”本来就够压心的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噩梦挂着悬崖”?
(5)“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怎样理解这一句?(6)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说和做》练习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C
3.C
4.C
5.(1)√(2)×(3)×(4)√(5)√
二、整体把握
(一)
(二)“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三)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四)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
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
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
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
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
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
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五)“口的巨人”指他说得观点鲜明,高亢有力。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行的高标”指他做得勇往直前,临危不惧,成为人们的榜样。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说和做》练习二参考答案
三、阅读与鉴赏
(一)(1)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2)形容相差很远。

改变过去一贯的做法。

(3)义正辞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

(4)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5)“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

(二).(1)发现了祖国不是他想象中的祖国。

(2)形成鲜明对照。

“我来了”显示出作者回国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那不是你”又显示出作者是多么失望。

急切与失望形成巨大反差,也就无怪乎作者血泪飞迸了。

(3)把大地拟人化了,“我”的拳头与大地的赤胸对接,形象鲜明,表露了“我”与大地的血肉关系。

(4)更显示出“噩梦”的沉重和惊人,更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

(5)表明作者为了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幸福苦苦追求,要实现心中的愿望。

(6)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