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一壶月光下酒》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20211110034956)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各题。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品令·茶词黄庭坚① 。
金渠② 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回来对影。
口不可以言,心下快活自省。
【说明】① 孤令:孤零。
② 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仿佛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词人将茶饼用干净的金渠仔细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明晶莹。
C.词人在松林饮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觉十分舒适。
D.这首词上阕主要写饮茶过程,下阕侧重写饮茶的感觉,语言清丽,感情诚挚。
(2)请联合全词简要剖析词人是如何表现对茶的喜欢之情的。
【答案】( 1) C( 2)① 对分茶、碾茶、煮茶过程及心境的描绘,表现了饮茶过程中词人的享受。
② 以酒意衬托茶的味浓香永,渐成佳境。
③ 以灯之时有故人从万里以外赶来相遇的感觉抒写饮茶后的舒适。
从以上三个方面表达了词人对茶的喜欢、赞叹之情。
【分析】【剖析】( 1) C 项,“在松林饮茶”,听“掠过松林的风声”理解错误,由于“汤响松风”是比喻写法。
汤响,是煮茶的沸腾声。
“汤响松风”,煮茶的沸腾声如掠过松林的风声。
应选 C。
(2)本题回答“请联合全词简要剖析词人是如何表现对茶的喜欢之情的”,要第一找到抒发感情的词句,如“早减了、二分酒病”是享受煮茶过程的表现,“口不可以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言如同独对孤灯时故人来相会的快活舒适,进而借理解内容领会技巧。
剖析可知,写分茶、碾茶、煮茶过程及心境,用的是描绘;写“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意在用酒衬托茶的味浓香永;写“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回来对影”是打比方,来说茶的妙处不行言传,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茶的喜欢。
联合全词分条整理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C;⑵ ① 对分茶、碾茶、煮茶过程及心境的描绘,表现了饮茶过程中词人的享受。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 (2)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纱(宋)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1)这首词上片中“逐”字的意思是________;一个字________,暗写出秋千上少女的娇美身影,给幽美的景色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2)试分析本词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景,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B. 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
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
C. 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 写山中湿气浓重,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
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
(2)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轼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簿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诗歌开头两句描写暮春景物,富有动感和意趣。
夜晚寂寞多情的诗人邀请明月共聚,月亮为诗人的盛情所感。
B.“褰衣”二句是说诗人揽衣举足,移步户外,踱走在花影之中,静赏眼前月光清澈如流水的夜晚景致。
C.“花间”两句与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勃勃。
D.全诗紧扣题目,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人景情相互依存,于完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妙趣横生。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
请结合全诗,在“杏花”与“月”中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意思:锺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3、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
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
牛相斗,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情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当去问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小学提高语文成绩方法一、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在平凡之中坚持就不平凡)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成绩提升保证,试卷上常有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音,补充四字词,给加点字选意思、默写古诗,名句、谚语、课文片段,句子变化等。
平时教学抓好这些知识点,语文成绩提升定会有保证。
1、读音、生词关:常发现学生答卷后在看拼音写汉字、给字选音上有失分,如:削(xiaoxue)殷(yinying)哈(haha)。
要想使看拼音写汉字10分全得,我觉得每课生字教学时,对拼音重点知识要穿插进行,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知于心。
对带ie、ei、ui、iu复韵母的音节,带鼻韵母的音节,尤其前后鼻音不分,多音字,整体认读音节等难音节重点引导掌握,效果比较好,这样看拼音写汉字就不会拼错,另外要不断听写词语,课前预习听写,课后滚动听写。
月下独酌李白阅读答案(最新版)
月下独酌李白阅读答案月下独酌李白阅读答案月下独酌李白阅读答案篇一《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
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
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7课《把酒问月》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把酒问月》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把酒问月》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把酒问月》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7课《把酒问月》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创作的一首诗。
答案:李白|咏月抒怀解析:第一空好填,第一空一定要填写“咏月”“抒怀”两个词,“咏月"是指诗所具体描写的景物,“抒怀”指诗的表达的情感.点评:古诗一般有“景”与“情"两个内容,概括时要抓住要点。
2、《把酒问月》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开始,以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答案:饮酒问月|邀月临酒解析:根据“向月亮发问”的提示梳理诗歌内容,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开始”指先写的内容,“结束"指后写的内容,从诗中所写诗人的行为活动方面用短语概括填空。
点评:解答此题概括填空,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要点,按要求梳理内容概括。
3、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写到。
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与,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的诗人自我形象。
答案:空间感受|时间感受|景物描绘|神话传说|孤高出尘解析:注意“从月归到酒”的提示,梳理诗歌内容,仿照其表达形式,填写一二两空。
根据“穿插”以及“塑造月的形象"提示,人诗人使用的材料和写作方法来概括填写三四空,根据诗人对景物描写所突出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自我形象填写第五空。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
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
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
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①中,移居主人楼上。
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②恐不能遍览。
喁喁③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
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④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二)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⑤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⑥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注释】①浸:水。
②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
③喁喁(yú yú):小声读书的样子。
④腹笥(fùsì):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
⑤三牲:牛、羊、猪。
⑥卜: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常云于湖州置贷( 办货)B.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供养)C. 就乡人席坦受书(到)D. 带经而农(农活)(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B.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C.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D.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含解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玉楼春①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②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 ①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②尊:通“樽”。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解析:选B B项,“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人放眼欣赏。
★(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
(6分)答:解析: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另外,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本题应该答写景技巧和抒情技巧。
参考答案:①三、四两句运用对举(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
(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生机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
(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白话诗歌]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33505)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南唐词,达成下边小题。
鹊踏枝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遇,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片写情侣的相遇和追想,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织在一同。
B.上片抒写的感情挨次是再次相遇的惊喜——追想往昔的欢喜——又将离其他难过。
C.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分别之痛。
D.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表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点。
(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案】( 1) B(2)①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经过“蜡烛泪流”“羌笛怨”“肠千断”,抒写主人公离其他伤痛;② 经过细节描绘,“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形象表达出主人公慌张、矛盾的心理;③ 借用典故,“阳关三叠”巧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抒分别之苦。
【分析】【剖析】( 1) B 项,“上片抒写的感情挨次是再次相遇的惊喜——追想往昔的欢喜——又将离其他难过”错误,此词上片的意思为:以前几度在凤楼上,共同欢歌饮宴。
今夕相遇,却赛过初识乍见。
低声密语以前的欢娱,她屡次转面,双眉紧锁凝集着的离恨,好似春季模糊的远山。
此中,“几度凤楼同饮宴”,是追想往昔的欢喜;“此夕相遇”突然拉回到今夜;“却胜当时见”,又立刻将今日比回到过去;“低语前欢”,又拉回此刻的情形。
故选 B。
(2)通读下片,“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目睹蜡烛哭泣,耳听羌笛发出哀怨。
她偷偷地整理罗衣,欲唱却又心灰意冷。
此时只图一醉了事,不辞狂饮杯杯酒满,听唱那送其他《阳关曲》调,令人千秋肠断!”而后逐句剖析其表现手法,如“蜡烛泪流”“羌笛怨”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主人公离其他伤痛之情;“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运用了细节描绘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主人公心烦意乱,不忍离其他奇妙矛盾的心境;“阳关”化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运用典故再次表达离其他伤痛;“肠千断”使用夸张的修辞,使主人公的分别之痛达到极点。
2021届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古诗鉴赏题30道含答案
2021届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一一古诗鉴赏题30道(2021八省新高考模拟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故人寄茶李德裕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注】作者一说曹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 “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
B.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
C.绿色茶汤悦人眼目,香气四溢,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
D.作者不愿耗用余茶,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
(2)“微月” “泉声”“竹”三个意象对写饮茶一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C (曲解诗意。
“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不当。
“香泛乳花轻”是说茶汤表面泛起如花般的茶沫,茶沫轻盈,茶香四溢。
)(2)“微月”点明开茶的时间,渲染了清幽的气氛;“泉声”以动衬静,突出了碾茶时环境的清静;“竹”写出了饮茶之处的雅致。
三个意象展现了烹茶饮茶的美好环境,从侧面烘托出饮茶的清雅脱俗之趣。
(2021云南省昆明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赵善庆稻粱肥,蒹葭莠。
黄添篱落,绿淡汀洲。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危楼,高耸的阁楼。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两句写江边庄稼肥硕茂密,江渚上兼葭萧疏秀美,显现出秋景的生机与诗意。
B.三、四句中的“添”“淡”两字,生动展现出由夏入秋时大自然色彩的渐变过程。
第1页共24页C. “山容”之所以“瘦”,是因为深秋时节木落千山,山峰才显露出突兀嶙峋的轮廓。
D.整首曲写了作者江头秋行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句式整齐活泼。
(2)《江头秋行》是写景名作,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32849)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下边小题。
寻春①苏轼正月二十天,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昨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 ,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诗仅有诗前小序。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 )诗人被贬黄州期间。
②酽, yàn,(汁液)浓;味厚。
③招魂,即《楚辞·招魂》。
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过,实时召回屈原。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开头两句假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期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作起谈论来,表达感触,诗意警策。
可联合作者同期间写的《前赤壁赋》来理解。
C.“江城”诗中指黄州。
滋味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平和的野老,既表示此次春游的欢聚痛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D.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示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人不用为自己返京之事多费心。
(2)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剖析。
【答案】( 1) D(2)表现了诗人虽身处窘境,却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江城欢聚之乐、人情朴野之纯,都能够让人抛弃烦忧的旧事。
虽遭贬谪,诗人却欢聚此间,乐在此间,不认为意。
【分析】【剖析】( 1) D 项,“邀请京城的朋友”错误,“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意思是“我们已经商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用由于此事担忧牵挂了”,后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而前一句中的“商定”的不是京城老朋友,联合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可知,这里是与“野老”相约。
应选D。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汲江煎茶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
诗人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2)“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南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②,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③。
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④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⑤!【注释】①寿阳:今安徽寿县,曾为楚国都城。
八公山:公元383年,东晋谢安以八万精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②芝兰秀发: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③奔鲸:前秦溃兵,④东山: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⑤桓筝:东晋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武帝猜忌谢安。
(1)上阕画线句写东晋谢安的风采与战功,与苏东坡笔下周瑜“________、________”的风采与战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赏析本词下阕的抒情艺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也可以下酒。
⑨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
,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⑩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
⑥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⑦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④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⑤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
11、(2分)B
12、(6分)本文的题目新颖别致,颇有诗意。(1分)“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情景,但“温一壶月光下酒”就显得非同寻常了。(1分)作品强调的是一种“上乘”的喝法,借此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活法”与追求――脱俗、“性灵”、“境界”。(1分)文中引经据典、诗词歌赋,自然洒脱;(1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1分)读罢如饮甘醴,满口生香,回味无穷。(1分)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后习题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释居月《琴曲谱录》有《悲风》《寒松》《白雪》《绿水》,并琴曲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一幅月夜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
B.颔联诗人以琴曲比琴曲,“悲”“寒”两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C.诗中将悲风、寒松、白雪、绿水名曲巧妙入诗,意在展示诗人的音乐修养。
D.尾联引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忧伤之情。
E.这首诗并没有着重写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弹奏技巧上来表现音乐的高妙。
2.请简要赏析“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cú)晖:落日余晖。
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本诗直率激越,和李白其他作品中清新飘逸的诗风迥异,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紧密相关。
4.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4课《后赤壁赋》习题及答案
14后赤壁赋苏轼诗歌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乘年华尚在啊。
赏析: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下片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这首词情由景而发,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文言积累宗悫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
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
”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
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温州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温州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解析】【分析】(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
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
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
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
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
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浣溪沙》《后赤壁赋》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浣溪沙》《后赤壁赋》含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乙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①.而上,履巉岩②.,登虬龙③.,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④.其所止而休焉。
(有删减)【注】①摄衣:提起衣襟。
摄,牵曳。
②巉岩:险峻的山石。
③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
④听:任凭。
124.下列对以上古诗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浣溪沙》中词人在明媚春光里,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
B.《浣溪沙》中词人将生活的哲理情思融入到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
C.《后赤壁赋》首段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及同行者,也写出了春夜赏月之乐。
D.《后赤壁赋》情景兼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1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B.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C.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D.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12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步自.雪堂自:(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从:(3)曾日月之几何..几何:(4)反.而登舟反:127.把文中画横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2)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128.面对眼前景色,《浣溪沙》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均有变化,简要分析两者在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124.C 125.C 126.自:从从:跟从,跟随几何:多少反:通“返”,返回127.(1)四下里看看,心里十分快乐,(我们)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专项300练】温州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①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③。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应相衬,眼前景、耳边乐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D.“昭华三弄临风咽”中“弄”有两层意思,一指玩耍,把玩;又一指一曲为一弄。
“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
(2)“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被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答案】(1)D(2)【示例1】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凉。
作者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现出声音的轻微、清冷,衬托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适意。
【示例2】这一句写笙声之妙。
写笙声犹如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时的簌簌声,描摹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一来表现乐音音色纯净、意韵清冷。
同时,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
【解析】【分析】(1)D项,“一指玩耍,把玩”错,应该是“奏乐”。
故选D。
(2)“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
“如雪”,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写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适意。
故答案为:⑴D;⑴【示例1】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凉。
作者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现出声音的轻微、清冷,衬托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适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年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做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在菩萨为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黐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3.(1)①借不同季节的鲜花下酒;②借诗词下酒;③温一壶月光下酒。(2)温一壶月光下酒最具风趣和性灵。
4.(1)李清照:自然淡雅。苏东坡:热烈奔放。陶渊明:恬淡中有浓烈。李白:豪放中显恬淡。(2)这篇文章借喝酒的不同境界折射人生品位的高下,在阐发人生境界中又汇入了佛理,表现出作者重风趣、尚性灵、倡导人生要有高雅境界的审美理想。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三种想象中的意趣盎然的做法开头,以排比段的形式罗列,奠定了全文清新高雅的基调,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作者写自己与朋友在狮头山喝酒,目的是引出“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的感悟,并为下文具体写喝酒的境界(或“喝酒是有哲学的”)张本。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已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2.作者写自己与朋友在狮头山喝酒,有什么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六至十一段看,作者认为“上乘的喝法”有哪三类?其中最后一类尤其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说“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据此,请你概括地谈谈四位诗人的诗词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审美理想?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我觉得,渴酒到极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设计/唐惠忠)
1.简要说明前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