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性能及检测标准

合集下载

涂膜性能及测量

涂膜性能及测量

涂膜性能及测量1、涂膜的制备国家标准《GB1727—— 79(88)漆膜一般制备法》中分别列出刷涂法、喷涂法、浸涂法和刮涂法的涂膜制备方法。

但在制备时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涂膜的均匀性较难保证。

采用仪器制备涂膜在当前普遍推行,方法有旋转涂漆法和刮涂器法。

2、涂膜外观及光泽测定(1)涂膜外观通常在日光下肉眼观察涂膜的样板有无缺陷,如刷痕、颗粒、起泡、起皱、缩孔等,一般与标准样板对比。

(2)光泽的测定基本上采用两大仪器,即光电光泽计和投影光泽计,前者用得较多。

3、涂膜的鲜映性测定鲜映性是指涂膜表面反映影象(或投影)的清晰程度,以DOI值表示(distinctness of image)。

它能表征与涂膜装饰性相关的一些性能(如光泽、平滑度、丰满度等)的综合效应。

它可用来对飞机、汽车、精密仪器、家用电器,特别是高级轿车车身等的涂膜的装饰性进行等级评定。

鲜映性测定仪的关键装置是一系列标准的鲜映性数码板,以数码表示等级,分为0.1、0.2、0.3、0.4、0.5、0.6、0.7、0.8、0.9、1.0、1.2、1.5、2.0共13个等级,称为DOI值。

每个DOI值旁印有几个数字,随着DOI值升高,印的数字越来越小,用肉眼越不易辨认。

观察被测表面并读取可清晰地看到的DOI值旁的数字,即为相应的鲜映性。

4、涂膜雾影测定雾影系高光泽漆膜由于光线照射而产生的漫反射现象。

雾影光泽仪是一台双光束光泽仪,其中参与光束可以消除温度对光泽以及颜色对雾影值的影响。

仪器的主接收器接收漆膜的光泽,而副接收器则接收反射光泽周围的雾影。

雾影值最高可达1000,但评价涂料时,雾影值在250以下就足够,因此,仪器测试范围为0~250。

涂料产品雾影值通常应订在20以下,因为涂膜雾影太大,将严重影响高光泽漆膜的外观,尤其浅色漆影响更为显著。

5、涂膜颜色测定测定涂膜颜色一般方法是按《GB9761—88色漆和清漆的目视比色》的规定,将试样与标准同时制板,在相同的条件下施工、干燥后,在天然散射光线下目测检查,如试样与标准样颜色无显著区别,即认为符合技术容差范围。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讲解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讲解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不挥发物的测定法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泳漆原漆,电泳槽液及回收槽槽液的不挥发物的测定。

二、依据标准:国家标准GB6751-86《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DTM-03《固成份测定法及计算方式》。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精密天平(精确度0.001g)2.玻璃干燥器(硅胶干燥剂)3.铝箔纸4.玻璃吸管5. 100ml烧杯6.细玻璃棒7.鼓风恒温烘箱8. 50ml移液管四、测定方法及步骤1.抽取试样:准备好烧杯,移液管,把需要检测的漆液搅拌均匀,然后用移液管从被测液中抽取试样。

2.将铝箔纸截直径约6cm圆形纸,再将其折成直径4cm的圆盘,将截成的吕箔纸盘置于天平称重并记录为A。

3.玻璃棒搅拌被测液,使之均匀;用玻璃吸管吸取大约2g置于铝箔纸盘上精确称重为B。

4.依次置于烤箱内烘烤温度为105±2℃ 2小时,然后断开电源,等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5.待冷却至室温,后精确度称重为C。

6.试验平均测定至少两次。

五、结果表示:1.计算:注:NV以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一位小数)为报告结果。

2.重复性:由同一操作者,在短时间间隔内,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所测得两连续结果的差,应不超1%。

电泳漆检测技术指标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电泳漆原漆外观无结块,无沉淀目视不挥发份%☆105℃×2h乳液:35-37 色膏:44-46 武科液检01细度µm 色膏:≤15武科液检15灰份%☆色膏:21-23 武科液检06MEQ酸mmol/100g 乳液:30-36 武科液检05MEQ酸mmol/100g 乳液:55-65 0.1mol/LH2SO4溶剂含量%☆ 6.8-7.2 武科液检04PH值☆乳液:6.3-6.9色膏:6.0-7.0 武科液检03导电度µs/cm☆乳液:2400-2800色膏:1550-1850 武科液检02贮存乳液:6个月;色膏:6个月;贮存条件5-35℃;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电泳漆槽液导电度µs/cm 1000-1600 武科液检02PH值 6.0-6.6 武科液检03MEQ酸mmol/100g 26-34 武科液检05灰份%☆ 10-14 武科液检06槽液因体份%☆ 14-18 武科液检01泳透力≥98武科液检08工作温度℃28℃-32℃溶剂含量%☆ 2-3 武科液检04干燥性能175±5℃/20min完全干燥漆膜性能漆膜外观色泽均一,平整光滑无颗粒目视漆膜厚度µm 15-30 武科液检01漆膜硬度(铅笔)≥2H武科液检05漆膜附着力(划格1mm) 0级武科液检06漆膜柔韧性mm ≤1武科液检09耐盐雾性≥1000h,单向腐蚀≤2mm武科液检12漆膜冲击强度Kg•cm 50 武科液检04耐水性(40℃)≥500h,无明显变化武科液检08光泽性(60°) 50-80 武科液检10杯突mm ≥6武科液检11注:☆因产品规格不同,指标也略不同,说明书上标明各规格产品详细指标。

涂膜厚度怎么测?检测标准有哪些?

涂膜厚度怎么测?检测标准有哪些?

涂膜厚度怎么测?检测标准有哪些?展开全文涂漆产品根据其用途和使用环境状况,对涂膜厚度有直接的要求,另外,涂膜的各项性能也必须以厚度作为条件参数,即漆膜性能只有在同等厚度下才有可比性。

因此,漆膜厚度是涂料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

漆膜厚度分别有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

湿膜厚度用于施工现场对漆膜厚度的直接控制和调整,干膜厚度则用予质量监控与验收。

1.湿膜厚度测定湿膜厚度用带有深浅依次変化的餐齿金属板或回盘,垂直压在湿膜表面,直按法取首先沾有湿膜的锯齿刻度。

(嘉峪检测网推荐仪器:湿膜规)2.干膜厚度测定干膜厚度测定分磁性法和涡流法两大类.(1)磁性法本方法适用于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涂层的厚度测定,它是以探头对磁性基体磁通量或互感电流为基准,利用其表面非磁性涂层的厚度不同,通过磁通量或互感电流的线性变化值来测定涂层厚度。

(嘉峪检测网推荐仪器:磁性涂层测厚仪)根据其测量原理,测试仪器又分永磁测厚仪和电磁感成测厚仪两种,永磁测厚仪具有结约简单、实用、价廉的优点,非常通合于携带和现场测试,早先的永磁测厚仪测量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最新的永磁测厚仪采用稀土钻金属永久磁体,磁化钨探头.既耐磨损耐用,又能长期保持准确性,另外述有一种笔形测厚仪,测量不受表面形状限制,并能在高达230℃的表面进行测量,测量范围5~500µm。

电磁感应测厚仪则已经由原来的指针式发展为数显式,如国产QUC-200型数显式磁性测厚仅,操作过程如下:接通电源预热20min→“选择”开关置于“电压”,检测电池是否在16.5V以上→再将“选择”开关置于“厚度”→调零→用100.0µm标准片校准一测量。

用磁性法测量马口铁皮表面涂膜时,由子马口铁度太薄(0.5~0.8mm),测量误差较大,可在马口铁皮背面衬以厚铁板或仪器所带标准基板进行调零、标准和测试,测量取距高试板边缘1cm以外的上、中、下三个点的平均值。

对于国外一些更先进的测厚仪,具有自动调校、数据贮存、统计和打印输出功能,能满足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涂膜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的检测

涂膜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的检测

涂膜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的检测被涂物产品均在大气环境中使用,受到空气中水分及其他各种化学成分的侵蚀,而人们对产品进行涂装其目的就是希望在使用产品时能使它具有抗腐蚀的能力,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所以,对涂膜的耐化学腐蚀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质量指标,必须进行检测。

涂膜的耐化学及耐腐蚀性能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接触化学介质而引起的破坏的抵抗能力的检测,如耐水性、耐盐水性、耐石油制品性、耐化学品性等。

对大气环境中物质破坏的抵抗性能的测,如耐潮湿性、耐污染性、耐化工气体性、耐霉菌性等。

对防止介质引起底材发生腐蚀能力的检测,如耐腐蚀性、耐锈性的检测等,通常以湿热试验、盐雾试验和水气透过性试验来表示其能力。

1、涂膜的耐水性检测涂料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与潮湿的空气或水分直接接触,随着漆膜的膨胀与透水,就会发生起泡、变色、脱落、附着力下降等各种破坏现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以对涂膜的耐水性能必须检测。

影响涂膜耐水性的因素主要是:组成涂料的组分物质;被涂物的表面处理质量及涂装质量等;目前常用的耐水性测定方法有常温浸水法、浸沸水法、加速耐水法等。

(1)常温浸水法常温浸水法用得较广。

适用于醇酸、氨基漆等绝大多数品种。

国家标准GB1733-93(1988年确认)规定了具体检测涂膜耐水性的方法和要求。

(2)浸沸水检测法浸沸水检测法用于经常与盛有热水、热汤等器皿物件的涂膜。

测定时将涂漆样板在2/3面积浸挂在沸腾的蒸馏水中,达到产品规定的时间后取出样板观察涂膜的变化状况,以此评定涂膜的耐水性。

(3)加速耐水法为了缩短检测时间,按国家标准GB5209-85《色漆和清漆-耐水性测定-浸水法》的规定进行具体操作,可在当天就能看到结果。

2、如梦耐盐水性检测涂膜在盐水中不仅受到水的浸泡而发生溶胀,同时又受到溶液中氯离子的渗透而引起强烈的腐蚀破坏。

所以可用耐盐水性试验来检测涂膜的防腐蚀性能。

目前常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浸湿试板的2/3面积,按产品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并检查其涂膜变化状况。

涂膜性能及检测标准

涂膜性能及检测标准

一般介绍采用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材料制备而成,同时具备两者各自的独特性能,使得生产出的涂膜具有极度佳的流平性、装饰性、机械性能和较强的耐腐蚀性,广范应用于各种室内金属制品的涂装。

产品系列可提供标准型和低温固化型粉末涂料产品。

可提供高光(86%以上)、平光(50-85%)、半光(20-50%)和无光(20%以下)的产品。

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控制光泽。

产品应用该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金属家具、仪器仪表、室内健身运动器材、散热器等行业的表面涂装。

粉末物理性质比重:1.4-1.7(因颜色和光泽不同而异)粒度分布:100%小于100微米(可根据涂装的特殊要求进行调整)流动性:120-140固化条件标准型180℃(工件温度)15分钟低温固化型160℃(工件温度)15分钟涂膜性能检测项目检验标准或方法检验指标抗冲击性ISO6272 GB/T1732-1993 50cm/kg附着力(划格法)ISO2409 GB/T9286-1998 0级弯曲ISO1519 GB/T6742-1986 2mm铅笔硬度ASTMD3363 GB/T6739-1996 1H-2H盐雾试验ISO7253 GB/T1771-1991 >500小时湿热试验ISO6270 GB/T1740-1979 >1000小时耐热性110℃/24小时(白色)保光性优异,ΔE≤0.3-0.4注:1. 以上试验采用0.8mm厚的除锈,除油冷轧钢板,涂膜厚度为50-70微米2. 以上涂膜的性能指标可能会随着光泽的降低而稍有降低。

平均覆盖率9-12平方米/公斤,膜厚60微米(以100%的粉末涂料使用率计算)包装纸箱包装,内衬双层聚乙烯内袋,每箱净重20公斤。

贮存要求贮存在低于28℃、通风、干燥、清洁的室内,不得靠近火源、暖气,避免阳光直射,严禁露天堆放。

在此条件下粉末可稳定贮存12个月。

超过贮存期可重新进行检验,如结果符合要求,仍可使用。

#p#分页标题#e#卫生与安全本粉末涂料是一种无毒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吸入粉尘。

第3章 涂料和涂膜的基本性能

第3章 涂料和涂膜的基本性能

3.3 涂膜的性能-外观光泽性
• 目测法直接观察表面有无缺陷,如颗粒、气泡、针孔、麻 点、斑点、开裂、划伤等。
3.3 涂膜的性能-外观光泽性(光泽)
• 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度投射到涂膜表面,并以相应角度反 射出去的光量大小。
GB/T 1743-89 闪光效果测定原理与结果示意图 • 金属底色漆还要测定闪光效果和色差。 • 二视角、三视角测色计
涂装工艺学(3)
胡会利 电化学教研室
第3章 涂料与涂膜的基本性能及测试
3.1 涂料的基本性能(涂料的流动性和粘度、细度、固体份 含量、储存稳定性) 3.2 涂料的施工性能(干燥时间、遮盖力、厚度、流平性与 流挂性、打磨性、重涂性) 3.3 涂膜的基本性能(涂膜的厚度、涂膜的基本物理机械性 能、涂膜的外观光泽性) 3.4 涂膜防腐蚀保护性能及测试(耐水性、耐化学性、耐盐 雾性能、耐湿热性、抗霉菌性、耐候性能) 3.5 涂膜的电化学测试(直流电阻法、电势时间法、极化曲 线法、涂层/金属体系电容测试方法、电化学阻抗法、电 化学噪声法、扫描开尔文探针法)
3.2 涂料施工性能- 遮盖力
• 遮盖力是指色漆均匀地涂在物体表面上,遮盖住被涂基体 表面底色的能力。多用黑白格试验,以单位面积遮盖底色 的最小涂料用量表示(g/m2)。 • 涂料的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程度,也跟颜 料与基材之间的折射率有关。 • 对于白漆和浅漆,也可采用反射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厚度 的干膜在黑板和白板上的反射率之比,即对比率。当对比 率等于0.98时,认为该厚度涂膜全部被遮盖,根据厚度可 计算出遮盖力。
3.2 涂料施工性能- 重涂性
• 重涂性是指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第二道涂层对底层有无出 现咬底、渗色、不干和结合力差等问题。 • 咬底、渗色、不干通常是由于涂料使用不配套或涂装间隔 时间太短;涂装间隔时间太长或在旧涂膜上重涂则易产生 结合力差的问题。

表面喷涂要求和检验标准

表面喷涂要求和检验标准

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表面喷涂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文件编号:JS-0480106/A-2013)编制______校对______审核______批准______日期______表面喷涂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1目的提供了表面喷涂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规定了外观判定的基本方法和客观判定微小缺陷的标准。

以便于统一公司内外标准,减小判定误差。

2范围适用于在金属部件、塑料部件(包括玻璃钢材料)上喷涂处理后的品质要求,外观判定的标准(色调、色彩、性能等)。

3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0±5)℃。

45样品准备试板按GB/T9271-2008标准准备。

1. 底材:a) 底材与产品要求一致,喷涂工艺和技术要求参照产品要求。

b) 底材为马口铁,厚度0.3mm,喷涂工艺和技术要求参照产品要求。

2. 数量:底材为a)的准备:10块;底材为b)的准备:5块。

3. 大小:150mm×200mm。

6表面喷涂的技术要求6.1外观要求a) 外观级别分类:喷涂部件的分类标准如下表:b)、色调检查。

对照标准样板,测量色差,要求:△E≤1.0;对照前批次供货样板,测量色差,批次色差要求:△E≤0.6c)涂膜外观:涂层表面无漏涂、鼓泡、流挂、皱皮、针孔、渗色、划伤、印痕、褪色、颗粒、脱落、撞伤、色差等缺陷,涂层表面平顺、光滑。

6. 2性能要求:a)、附着力要求:在一定破坏力(两种方式)条件下表面不能被揭下来。

测试条件详见7.2.2。

b)、抗磨损要求:在经受一定力度和次数的摩擦后,表面喷涂颜色应无明显变化,表面上的图案不能消失。

测试条件详见7.2.3。

c)柔韧性要求: 正向冲击测试后,油漆表面无裂纹、皱纹、脱落现象。

测试条件详见7.2.4。

d)、抗溶剂要求:模拟产品在用化学溶剂擦拭后,表面应无褪色、腐蚀或变质等缺陷。

测试条件详见7.2.5。

e)、硬度要求:用规定硬度的铅笔在一定力度下划过表面,产品喷漆表面不应有剥落痕迹。

电泳涂料及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

电泳涂料及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范

电泳涂料与电泳涂膜检测指标及检测规不挥发物的测定法一、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电泳漆原漆,电泳槽液及回收槽槽液的不挥发物的测定。

二、依据标准:国家标准GB6751-86?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EDTM-03?固成份测定法及计算方式?。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精细天平〔准确度0.001g〕2.玻璃枯燥器〔硅胶枯燥剂〕3.铝箔纸4.玻璃吸管5.100ml烧杯6.细玻璃棒7.鼓风恒温烘箱8.50ml移液管四、测定方法及步骤1.抽取试样:准备好烧杯,移液管,把需要检测的漆液搅拌均匀,然后用移液管从被测液中抽取试样。

2.将铝箔纸截直径约6cm圆形纸,再将其折成直径4cm的圆盘,将截成的吕箔纸盘置于天平称重并记录为A。

3.玻璃棒搅拌被测液,使之均匀;用玻璃吸管吸取大约2g置于铝箔纸盘上准确称重为B。

4.依次置于烤箱烘烤温度为105±2℃ 2小时,然后断开电源,等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转移至枯燥器中冷却。

5.待冷却至室温,后准确度称重为C。

6.试验平均测定至少两次。

五、结果表示:1.计算:注:NV以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准确到一位小数〕为报告结果。

2.重复性:由同一操作者,在短时间间隔,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所测得两连续结果的差,应不超1%。

电泳漆检测技术指标检测样品检测工程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电泳漆原漆外观无结块,无沉淀目视不挥发份%☆105℃×2h乳液:35-37色膏:44-46 武科液检01细度µm 色膏:≤15武科液检15灰份%☆色膏:21-23 武科液检06MEQ酸mmol/100g 乳液:30-36 武科液检05MEQ酸mmol/100g 乳液:55-65 0.1mol/LH2SO4溶剂含量%☆ 6.8-7.2 武科液检04PH值☆乳液:6.3-6.9色膏:6.0-7.0 武科液检03导电度µs/cm☆乳液:2400-2800色膏:1550-1850 武科液检02贮存乳液:6个月;色膏:6个月;贮存条件5-35℃;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电泳漆槽液导电度µs/cm 1000-1600 武科液检02PH值 6.0-6.6 武科液检03MEQ酸mmol/100g 26-34 武科液检05灰份%☆10-14 武科液检06槽液因体份%☆14-18 武科液检01泳透力≥98武科液检08工作温度℃28℃-32℃溶剂含量%☆2-3 武科液检04枯燥性能175±5℃/20min完全枯燥漆膜性能漆膜外观色泽均一,平整光滑无颗粒目视漆膜厚度µm 15-30 武科液检01漆膜硬度〔铅笔〕≥2H武科液检05漆膜附着力〔划格1mm〕0级武科液检06漆膜柔韧性mm ≤1武科液检09耐盐雾性≥1000h,单向腐蚀≤2mm武科液检12漆膜冲击强度Kg•cm50 武科液检04耐水性〔40℃〕≥500h,无明显变化武科液检08光泽性〔60°〕50-80 武科液检10杯突mm ≥6武科液检11注:☆因产品规格不同,指标也略不同,说明书上标明各规格产品详细指标。

汽车工业常用涂料涂膜性能检测标准

汽车工业常用涂料涂膜性能检测标准

汽车工业常用涂料、涂膜性能的检测方法由于汽车的特殊性,汽车涂料已成为涂料的一个独立分支,各大汽车厂都有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涂料技术条件和某些特殊的检测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涂料生产厂引进了技术或合资生产,因而,也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检测方法,目前,要标准和统一汽车涂料和涂膜的检测方法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在非合资厂中,涂料及涂膜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还是采用国家标准,或是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所以,有必要对于在汽车普遍采用的国家标准做一总汇,以便于查找;对于国外一些常用的先进方法,也有必要做一些简要介绍。

汽车设计网汽车涂装中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没有专门为汽车涂料及涂层检测定单独标准,除了某些汽车有一些自定的企业标准之外,都是选用国家的有关标准。

这类标准已不少,为便于工作时查找,表8-8列出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的名称及标准号。

表8-8汽车涂装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1.涂料性能检测标准GB/T1723-93涂料粘度测定法GB1724-89涂料细度测定法GB6751-86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1726-89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6750-86涂料密度测定法GB-86涂料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2.涂料施工性能检测标准GB1728-89GB9278-88.GB1720-89GB9761-88GB1730-89GB/T1731-93GB/Tl732-93GB/T1734-93GB1764-89GB/Tl766-95GB1767-89GB1768-89GB5209-85GB6739-86GB9276-88GB9277·1-88*GB9277·2-88*GB9277·3-88*GB9277·4-88*GB9277·5-88*漆膜、腻子膜枯燥时间测定法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漆膜性能检测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限尼试验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漆膜耐冲击测定法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漆膜厚度测定法漆膜耐候性评级方法漆膜耐候性测定方法漆膜耐磨性测定方法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色漆和清漆涂层天然老化试验的指导性文件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一局部:通那么和评级方法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二局部:起泡等级的评定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三局部:生锈等级的评定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四局部:开裂等级的评定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五局部:剥落等级的评定GB9286-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9753-88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200、600和850镜面光泽的测 GB9754-88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颇料的色漆漆膜之 GB9761-88定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涂层光泽测定法.光泽测定在GB9754-88?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 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标准中己有了规定。

涂膜厚度检测 涂膜具体检测标准

涂膜厚度检测 涂膜具体检测标准

涂膜厚度检测涂膜具体检测标准青岛东标专业致力于精细化工领域的产品分析测试工作,可依据GB、ASTM、TP、ISO、UOP、JIS、EN等国内外广泛接受的检测标准进行产品分析检验,主要包括涂膜检测、涂膜成分检测、油漆检测、涂料检测等相关检测。

(003)一:涂膜相关检测项目1.涂膜颜色测定测定涂膜颜色一般方法是按《GB9761—88色漆和清漆的目视比色》的规定,将试样与标准同时制板,在相同的条件下施工、干燥后,在天然散射光线下目测检查2.涂膜白度测定3.涂膜硬度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GB1730—93漆膜硬度的测定摆杆阻尼试验》和《GB/T6739—2006/ISO 15184:1998色漆和清漆铅笔法则测定漆膜硬度》4.耐冲击性测定涂膜国家标准《GB1732—79(88)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规定重锤质量(1000±1)g,冲头进入凹槽的深度为(2±0.1)mm,滑筒刻度等于(50±0.1)cm。

5.膜柔韧性测定涂国家标准《GB1731—79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膜柔韧性测定6.漆膜附着力测定划格法按国家标准《GB9286—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法试验》7.涂膜耐水性的测定常温浸水法,按国家标准《GB1733—(79)88漆膜耐水性测定法》二:科标无机提供的主要检测项目检测项目:附着力、光泽度、VOC、甲醛、柔韧性、粘度、耐盐雾性等、外观颜色比重粘度细要细腻程度酸价固体分遮盖力使用量消耗量干燥时间漆膜打磨性流动特性附着力漆膜硬度柔韧性冲击强度耐磨性粘弹特性光泽度电气性能((1)击穿电压或击穿强度;(2)绝缘电阻;(3)介质常数;(4)介质损失)耐水性耐化学性耐油性耐溶剂型介质透过率漆膜的防锈性能漆膜的耐候能力和寿命功能涂料的特性。

三:实验室业务范围舶涂料分析检测、建筑涂料分析检测、颜料分析检测、汽车涂料分析检测、家电涂料分析检测、防水涂料分析检测、玩具涂料分析检测、粉末涂料分析检测、绝缘涂料分析检测、腻子分析检测、通用涂料分析检测、水器涂料分析检测、防腐涂料分析检测、氟碳涂料分析检测、电泳涂料分析检测、地坪涂料分析检测、机床涂料分析检测、自行车涂料分析检测、交通分析检测、桥架涂料分析检测、板材卷材涂料分析检测。

涂料性能检测方法汇总(附国标标准参考)

涂料性能检测方法汇总(附国标标准参考)

涂料性能检测方法汇总涂料原漆性能检测原漆性能检测是指涂料包装后,经运输、储存、直到使用时的质量状况。

主要性能如下。

容器中状态:通过目测观察涂料有无分层、发浑、变稠、胶化、结皮、沉淀等现象。

①分层、沉淀:涂料经存放可能出现分层现象,一般可用刮刀检查,若沉降层较软,用刮刀容易插入,沉淀层容易被搅起重新分散,涂料可继续使用。

②结皮:醇酸、酚醛、天然油脂等涂料经常会产生结皮,结皮层无法使用,将其除去后下层可继续使用,使用时应搅拌均匀。

③变稠、胶化:可搅拌或加适量稀释剂搅匀使用;若不能搅拌分散成正常状态,则涂料不能用。

密度:在规定的温度下,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

其测定按GB/T 6750—1986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进行细度:即涂料固体物质的细小程度。

细度对成膜质量、漆膜光泽、耐久性、涂料的存储稳定性均有很大的影响。

但也不是越细越好,过分细小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

按GB/T 1724—1979(89)T 1724-1979 涂料细度测定法。

黏度:表示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和变形特性的一个项目,是对流体具有的抗拒流动的内部阻力的量度,也称内摩擦系数。

检测方法有:①流出法:适用于透明清漆和低黏度漆的检测。

即通过在一定容积的容器内流出的时间来表示此涂料的黏度。

②落球法:利用固体物质在液体中流动速度来测定液体的黏度。

③气泡法:利用空气在液体中的流动速度来测定涂料的黏度,只适用于透明清漆。

不挥发物含量:不挥发物含量也称为固含量,是涂料组分中经过施工后留下来成为干涂膜的部分,它的含量高低对成膜质量和涂料的使用价值有很大关系。

为了减少有机挥发物对环境的污染,生产高固体分涂料是涂料生产厂商努力的方向之一。

测定的常用方法是:将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烘烤,干燥后剩余物质与试样质量比较,以百分数表示。

其标准是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冻融稳定性:主要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的水性漆。

若在经受冷冻、融化若干次后,仍能保持原有性能,则具有冻融稳定性。

轻工部标准家具涂膜质量标准

轻工部标准家具涂膜质量标准

轻工部标准家具涂膜质量标准轻工业部为促进全国木家具涂饰质量的提高和统一全国木家具徐沛质量标准,特制定木家具涂饰标准(SG279 —83 ),现将基本内容介绍如下。

(一)涂饰分级按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将涂饰分为普、中、高三级。

I普级涂膜表面为原光(即不磨水砂、不抛光)。

2.中级正视面涂膜表面须磨水砂、抛光或为亚光,制品侧面涂膜为原光。

3.高级徐膜表面为全抛光或填孔亚光。

(二)涂饰材料1.普级普级产品使用的涂料有酚醛、醉酸、酯胶等质地较差的树脂涂料。

2.中级中级产品正视面使用的涂料同高级产品,侧视面同普级产品。

3.高级高级产品使用涂料有聚氨酯、聚酯、丙烯酸、硝基、光敏、天然漆等性能较好的涂料。

(三)技术要求1.涂饰前产品表面处理步骤第一产品的涂饰部位应清除油脂(松脂、矿物油)、腊质、盐分、碱质及其它污染残迹。

第二涂饰前的产品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刨痕和砂痕、线条、棱角等部位应完整无缺。

第三高级产品涂饰前应去处木毛。

2.涂层外观要求不同产品涂层外观要求分别列于表51、表 5— 2 和表 5�3 。

古铜色除图案要求不同外,其余要求均同表 5 —3 规定;填纹孔型亚光涂层除光泽要求不同外,其余要求均同表5—2、表 5— 3 规定;不透明涂层除不显木纹外,其余要求均同表 5— 1、表 5— 2、表 5— 3 规定。

表 5— 1 普级产品涂层外观要求项目技术要求色泽涂层颜色基本均匀,允许木纹有轻微模糊;成批配套产品,颜色基本接近;着色部位,粗看时(距离 1 米)允许有不明显流挂、色花、过楞、白楞、白点等缺陷。

透明涂饰涂层表面手感光滑,有均匀光泽、涂层实干后允许有木孔沉陷;涂层表面允许有不明显粒子和微小不平度及不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但涂膜不得发粘、明显流挂、附有刷毛等缺陷不涂饰部位允许有不影响美观的漆迹、污迹。

表 5— 2 中级产品涂饰外观要求项目技术、要求色泽涂层颜色较鲜明,与样板相似,木纹清晰;整件产品或配套产品色泽相似;分色处色线整齐;凡着色部位,不得有流挂、色花、过楞、白楞、白点、积粉、杂渣等缺陷;内表着色与外表面颜色接近,或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涂装质量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涂装质量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涂装质量的检测内容及方法作者:杨杨一、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涂料的施工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涂膜的质量。

现代化流水线的涂装生产中,对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是涂装生产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如果涂料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其损失将是很大的。

所以,必须要在涂装前作好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

(一)涂料施工性能包含的内容涂料施工性能,包括从将涂料施工到被涂物上开始,至形成干燥的漆膜为止。

其中包括施工性(刷涂性、喷涂性或刮涂性)、双组分涂料的混合性能、活化时间和使用有效时间、使用量和标准涂装量、湿膜和干膜厚度、流平性、流挂性、最低成膜温度、干燥时间、遮盖性能等。

对电泳漆、粉末涂料则各有其特定的施工性能。

对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是对涂料能否符合被涂物需要的一个重要检验,也是防止涂装质量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涂料施工性能具体检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使用量涂装施工的使用量,是指涂料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在单位面积上制成一定厚度的涂膜所需用的漆量,以g/m2为单位表示。

使用量的测定,可作为设计和施工单位作估算涂料用材计划的参考。

测定的方法有刷涂法和喷涂法。

喷涂法所测得的数据,不包括喷涂时飞溅和损失的部分,因此,它比实际消耗量低。

测试的方法我国目前执行GB-79(89)涂料使用量测定法。

2、施工性施工性用来测定涂料产品施工的难易程度。

液体涂料施工性能好,涂料用刷、喷或刮涂等方法施工,都很容易把涂料涂装在被涂物表面上,而不易出现因涂装方法引起的涂装质量问题。

根据施工方法,对施工性分别称为刷涂性、喷涂性和刮涂性(对腻子的施工)等。

施工性的考查用实际施工结果给予定性的结论,在评定时存在着主观因素,所以最好用与标准样品比较得出结果。

测试的方法我国目前执行GB-753.6-86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

3、流平性流平性是涂料施工性能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流平性是指涂料在施工后,其涂膜由不规则、不平整的表面流展成平坦而光滑表面的能力。

涂料流平是重力、表面张力和剪切力的综合效果。

漆膜涂料性能测试项目和标准

漆膜涂料性能测试项目和标准

ASTM D2247-02 涂层在
漆膜耐化学试剂 性
耐清洁性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ASTM D543-95(2001) 塑料
耐化学腐蚀性试验方法
ASTM D1308-02E1 家用化学品对透明和着色有
机面漆影响的试验方法

ASTM D968-93(2001) 用落沙磨蚀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的试验方法
ASTM D4060-01 Taber磨蚀机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试验方法
ASTM D3884(Taber)
ASTM D6037-02 (光泽涂层)
漆膜耐磨性 DIN EN ISO12947(Martindale)
GB/T 1768-1979
备注
废止
定义
涂膜附着力
ASTM D3359-02 胶带试验测定粘合性的方法
GB/T 9286-1998 色漆
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720-1989 漆膜附着力 GB和ISO:0级最好/5
测定法
ISO 2409:1992 色漆和清漆 漆膜 级最差
的划格试验
GM 9071P:2002 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 ASTM:5级最好 0级
检测项目 颜色
色差或色度
光泽度试验
涂料黏度 涂料细度 涂料干燥时间 涂料流平性 涂料抗流挂性 涂膜硬度 涂膜柔韧性
漆膜涂料性能测试
检测标准
RAL 国际颜色标准色
ASTM D2244-02E1 用仪器测定颜色一致性的方法计算色差
ASTM D2616-96(2003) 用灰标评定颜色变化的试验方法 GB/T 11186.1-1989 漆膜

漆膜质量检测(涂层质量检验 涂膜质量鉴定)测试标准及方法

漆膜质量检测(涂层质量检验 涂膜质量鉴定)测试标准及方法

漆膜质量检测涂膜质量检测涂层质量检测涂装质量的好坏,最终必须体现在涂膜质量的优劣上,所以涂装后的质量检测主要是对涂膜性能的检测,包括涂膜的机械性能(如附着力、柔韧性、冲击强度、硬度、光泽等)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如耐候性、耐酸碱性、耐油性等)两个方面。

其中机械性能是涂装质量检测中必须检测的基本常规性能,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则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选择性的进行检测。

涂装后质量检测是评判涂装质量的最终依据和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

涉及涂装后质量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如下。

(1)GB1720-8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2)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3)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4)GB/T1730-93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5)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6)GB5210-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7)GB1743-89(79)漆膜光泽测定法;(8)GB1768-89(79)漆膜耐磨性测定法;(9)GB1769-89(79)漆膜磨光性测定法;(10)GB1770-89(79)底漆、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11)GB9286-88清漆和色漆漆膜的划格试验;(12)GB6742-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13)GB/T1733-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14)GB/T1734-93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15)GB1735-89(79)漆膜耐热性测定法;(16)GB1738-89(79)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17)GB1739-89(79)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18)GB1740-89(79)漆膜耐湿热测定法;科标涂料检测中心(SCT)是一家专业从事涂料检测的机构,中心主营涂料的成分分析、成品检测、老化测试以及防火阻燃测试,由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运营。

(19)GB1741-89(79)漆膜耐霉菌测定法;(20)GB1761-89(79)漆膜抗污气性测定法;(21)GB1763-89(79)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22)GB/T1766-1995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23)GB/T1771-9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24)GB1865-89(80)漆膜老化(人工加速)测定法;(25)GB5370-85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在上述这些检测项目中,使用者应按照上节所述的漆膜一般制备方法制备标准试验样板,检测最常规的涂膜机械物理性能,用以评判涂膜的基本性能的优劣。

表面喷涂品质检测标准及操作规程

表面喷涂品质检测标准及操作规程

表面喷涂品质检测标准及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表面喷涂品质检测标准及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

2. 检测标准2.1 表面平整度检测-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喷涂表面是否平整。

- 检测标准:表面应平整无凹凸有明显的挫伤或鼓泡。

2.2 颜色一致性检测- 采用色差仪或比较色板,检测喷涂表面颜色的一致性。

- 检测标准:颜色一致性应符合所定义的标准色差范围。

2.3 厚度测量- 采用涂膜测厚仪,测量喷涂层厚度。

- 检测标准:厚度应符合所定义的最小和最大厚度范围。

3. 检测流程3.1 准备工作- 确保检测设备正常运行。

- 校准色差仪和涂膜测厚仪。

3.2 表面平整度检测- 目测检查喷涂表面。

- 根据检测标准确定是否合格。

3.3 颜色一致性检测- 使用色差仪或比较色板检测颜色一致性。

- 比较所得数值与标准色差范围进行对比。

3.4 厚度测量- 使用涂膜测厚仪测量喷涂层厚度。

- 比较所得数值与最小和最大厚度范围进行对比。

4. 报告与记录4.1 检测报告- 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报告中。

- 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等信息。

4.2 记录保存- 保存检测报告和相关记录。

-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归档和整理。

5. 操作要点- 检测人员需要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检测操作和标准。

- 检测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定期评估和更新检测标准,以适应产品和市场的变化。

以上为表面喷涂品质检测标准及操作规程,希望能对实际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涂装车身漆膜质量检验标准

涂装车身漆膜质量检验标准

涂装作业标准 涂装车身漆膜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XDYC/J S—G Y ·T —09—1版本 第一版 生效日期2012-5-23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涂装后车身的验收条件、漆膜涂层A 、B 、C 、D 区域划分和验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X DY5050电动车。

2 验收条件2。

1 验收区域验收区域的照度为800~1500lx,均匀照射,采用带反射板自然纯正色日光灯照明。

2.2 验收人员验收人员辨色力正常,视力为1.0以上(含校正后),验收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涂装检验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涂装工艺规程及技术要求。

2.3 测试方法除仪器测定外,目测点到被验收面的距离为(0.4~1。

0)m,目测角度在被验收面的任一方向。

3 A 区划分及要求3.1 A 区域划分 3。

1。

1 侧表面车身左右外侧表面(含车门底边)(红色标注)以上至流水槽上边沿区和车身顶盖前挡风玻璃左右侧200mm 宽的区域表面以及左右前翼子板各外表面,见图1所示红色框部分。

图1 A区域A 区域共12页 第1页涂装车身漆膜检验标准版本 第一版 生效日期2012-5—233.1。

2车身前机盖及顶盖表面车身前机盖外表面区域和前挡风玻璃上沿至顶盖区域外表面200m m区域,见图2所示红色框区域内。

图23.1.3后盖外表面及顶盖后表面后盖外表面(含后盖底边)以上至流水槽上边沿区域见图3所示红色框范围内。

图3 A 区域3.2 A 区外观要求3。

2。

1 不允许有能识别的补漆痕.3.2.2 不允许有砂纸纹存在,不允许有针孔、流痕存在。

3.2。

3 不允许有露底、起泡、剥落、碰划伤、水印等缺陷.3。

2.4 在100mm ×100mm 的范围内允许有1颗直径d ≤0.5mm 的颗粒存在,但两颗粒之间距离须≧20㎝;小于0.1mm 的颗粒忽略不计。

3.2。

5 允许有不影响外观的、分布均匀、极轻微“桔皮”存在。

3.2.6 在1m ×1m 内允许有1处小于高度差≤0。

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最新版)

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最新版)(1)涂料性能的测试。

涂料性能是指涂料的黏度、密度、遮盖力、固体含量、流平性、干燥性。

现将检测方法分述如下。

①涂料黏度的测定液体涂料的黏度是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的能力,即表示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力。

涂料最常用的黏度是涂-4杆黏度计。

主要测试范围为15Os以下的涂料。

将涂料倒入杯中。

测定时,将手指堵住漏斗嘴,涂料倒满时,将手指从漏嘴处移开,并同时开动秒表,流出全部涂料所用的时间(s)即涂料的黏废。

测定温度为(25±1)℃。

作两次测验,其误差不大于2%~3%。

黏度换算表见表6-9。

表6-9黏度换算表绝对黏度(25℃)/P恩格勒黏度(20℃)/s 涂-4杯黏度(25℃)/s 绝对黏度(25℃)/P恩格勒黏度(20℃)/s 涂-4杯黏度(25℃)/s 0.508.1192.2536.3551.0016.2303.0044.1741.4022.5403.4051.1862.0033.4504.0059.599②涂料密度测定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756—79。

③涂料遮盖力测定方法涂料的遮盖力即涂料涂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薄层,使底色不再呈现,所用的最在涂料用量。

用g/m2表示。

测试用黑白格法,即把一块lOOmm×100mm的黑白板用涂料涂刷后,放在光线下照射,目测,黑白格界限消失,记下所用涂料量。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流平性流挂性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流平性流挂性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流平性流挂性随着现代化流水线施工的普及,涂料的施工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

从手工施工时代到机械化生产,涂料施工性能从简单的涂抹变动为涂膜的精美形成。

为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涂料施工性、流平性和流挂性的性能测试方法。

1.施工性涂料的施工性能紧要指涂料施工到被涂物件表面的难易程度。

性能良好的涂料应能轻松涂抹、喷涂或刮涂,同时得到的涂膜应快速流平,不显现流挂、缩边、起皱、渗色或咬底等不良现象。

对于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刷涂、喷涂和刮涂,都有其独特的施工性检测方法。

以国家标准GB6753.6为例,它特地针对涂料的刷涂性和流动性进行了认真规定,确保涂膜在各种表面如钢板、木板和水泥板上的精美呈现。

这种大面积的刷涂试验可以有效评估涂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施工性能。

2.流平性涂料的流平性是指涂料施工后能否快速从一个不规定、不平整的表面状态流展到一个平坦光滑的表面。

对于涂料来说,这是一个至关紧要的性能。

国家标准GB1750为我们供应了流平性的实在测定方法,其中包含刷涂法和喷涂法。

刷涂法要求察看涂膜在多少时间内能够从刷痕恢复到平滑状态。

而美国的ASTMD2801则使用特殊的刮刀,将涂料刮成不同厚度的条形涂层,察看其流平性,供应了一个0到10的评级方法。

3.流挂性流挂性描述的是涂料在垂直表面施工时,受重力影响,涂膜上部变薄、下部变厚的现象。

这不但影响了涂膜的外观,还可能影响其性能。

因此,合适的流挂性是涂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

我国国家标准GB9264供给了对流挂性的认真测定方法。

首先在试板上涂上确定厚度的涂膜,然后将其垂直放置,察看其流坠现象,以此评估涂料的流挂性能。

总结现代涂料施工要求不但仅是简单的涂抹,它涉及到涂料与被涂物件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为了确保涂料能够满足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是必不行少的。

通过对涂料施工性、流平性和流挂性的深入了解和测试,我们可以确保涂料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介绍
采用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材料制备而成,同时具备两者各自的独特性能,使得生产出的涂膜具有极度佳的流平性、装饰性、机械性能和较强的耐腐蚀性,广范应用于各种室内金属制品的涂装。

产品系列
可提供标准型和低温固化型粉末涂料产品。

可提供高光(86%以上)、平光(50-85%)、半光(20-50%)和无光(20%以下)的产品。

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控制光泽。

产品应用
该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金属家具、仪器仪表、室内健身运动器材、散热器等行业的表面涂装。

粉末物理性质
比重:1.4-1.7(因颜色和光泽不同而异)
粒度分布:100%小于100微米(可根据涂装的特殊要求进行调整)
流动性:120-140
固化条件
标准型180℃(工件温度)15分钟
低温固化型160℃(工件温度)15分钟
涂膜性能
检测项目检验标准或方法检验指标
抗冲击性ISO6272 GB/T1732-1993 50cm/kg
附着力(划格法)ISO2409 GB/T9286-1998 0级
弯曲ISO1519 GB/T6742-1986 2mm
铅笔硬度ASTMD3363 GB/T6739-1996 1H-2H
盐雾试验ISO7253 GB/T1771-1991 >500小时
湿热试验ISO6270 GB/T1740-1979 >1000小时
耐热性110℃/24小时(白色)保光性优异,ΔE≤0.3-0.4
注:1. 以上试验采用0.8mm厚的除锈,除油冷轧钢板,涂膜厚度为50-70微米
2. 以上涂膜的性能指标可能会随着光泽的降低而稍有降低。

平均覆盖率
9-12平方米/公斤,膜厚60微米(以100%的粉末涂料使用率计算)
包装
纸箱包装,内衬双层聚乙烯内袋,每箱净重20公斤。

贮存要求
贮存在低于28℃、通风、干燥、清洁的室内,不得靠近火源、暖气,避免阳光直射,严禁露天堆放。

在此条件下粉末可稳定贮存12个月。

超过贮存期可重新进行检验,如结果符合要求,仍可使用。

#p#分页标题#e#
卫生与安全
本粉末涂料是一种无毒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吸入粉尘。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合适的防尘口罩、眼镜。

如果可能,尽量避免皮肤与粉末涂料的长期接触。

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