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第四章山水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山水文化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地貌、水文水体、气象气候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天然形成的环境资源。它们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业能否发展的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资源基础,因此,我们往往以“得天独厚”来形容某些自然资源特别优美的风景名胜区。各种自然要素完美而和谐的天然配置可以形成各种奇美的景观。名山大川、奇洞怪石、江湖瀑布、奇花异兽等可供游览、观赏;温泉矿泉、海滨沙滩、湖边草地、山间森林可供度假、疗养、激流险滩、悬崖雪原、沙漠戈壁、“野人王国”等可供人们探险、健身。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繁多,形成了美丽如画、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区。安徽黄山烟云变幻,山东泰山雄伟壮观,西岳华山巍峨险峻,杭州西湖妩媚多姿,桂林山水优雅秀丽,长江三峡如天造地设的山水画廊,内蒙古大草原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①毛泽东:《沁园春·雪》。

第一节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失意官宦,无不游历名山大川,寄情抒怀,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

一、山水景观的形式美

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比,自然山水的形式美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换言之,山水美主要以形式美取胜。形式美主要包括构成山水景观的物质材料(质地、线条、形态、色彩、声音等)和形式结构(对称、均衡、和谐等)两部分,它们的完美结合作用于人们一定的心理结构,最终呈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各种形式美,从而使观赏者产生崇敬、愉悦、振奋、温柔、心旷神怡等美的功效与魅力。

山水景观虽然以形式美取胜,但对形式美的理喻仍然离不开人们健全而正常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说,“山水景观的形式美是通过人们的心理对应机制而获得审美价值的。”很明显,直线是趋向一致的点的轨迹,呈现出物质运动的方向性和确定性,它常常对应于生活中坚硬的东西,显得挺拔刚直、英俊潇洒,例如壁立万仞的悬崖峭壁、顶天立地的长白松等。曲线(包括圆形)是由运动方向多变的点组成的,它对应于生活中流动的、活泼的、轻盈的东西,给人以柔和、妩媚、秀丽的感觉,例如叮咚的泉水、飞湍的瀑布、雨后的彩虹、涟漪荡漾的湖水、江南随风轻荡的柳枝等。红色与生活中的热烈与激动相对应,因而当“霜叶红于二月花”时,人们更加热爱生命。人们为什么喜欢绿草如茵的内蒙古大草原?因为绿色相征着和平与安宁。因此,人们只有以健全的心理机制,将审美情趣调适到最佳状态,才能真正领略到山水美的意韵。否则,再美的名山奇峰在你的眼前也只是一片山连山、山挤山、大山压小山、前山遮后山的混沌无序的石头和泥土的堆积物。

二、山水景观的天然美

天然美是山水景观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又一重要特征。古人刘勰曾云:“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岂夫外饰,盖自然耳。”①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他进一步分析说,假如无视美的自然性、天然性,人为地追求“错采镂金”,其结果就会象无盐(古县名,今山东东平)丑女钟离

春那样,纵然披锦衣绣,涂脂傅,粉,依然是丑陋的。谢道韫赞泰山之美为“非工亦非匠,云构发自然。”②《全晋文·登山》

正是由于自然山水景观仍然保持着“天然去雕饰’’的原生质朴状态,因而它常常以神奇、神秘的色彩诱发旅游者观赏探索的强烈欲望。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他不仅追求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渴望心理上的满足,尤其是人类的好奇心常常驱使他避俗趋奇,追新逐异。这就是为什么张家界、九寨沟、神农架、西双版纳等旅游热点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当旅游者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以后,他已经把整个身心都融汇于自然美的境界之中了。因为在这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只有无拘无束的玩味,只有轻松自在地欣赏,所获得的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由。年轻时代的恩格斯曾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盛赞自然美的审美价值:你抓住船头桅杆的缆索,望一望那被龙骨(轮船)冲开的波浪,它们溅起的白色的浪沫,远远地飞过你的头上。你再望一望远方的碧绿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的眼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及其阴谋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在这里,碧绿的大海,蔚蓝的天空,金色的太阳,白色的浪花,构成了绘声绘色的美丽图画,置身其间,你就会忘却人世间的一切忧患与不幸,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我国古代对山水景观天然美的审美价值同样有着深刻的体验。尽管那时的人们只是把隐逸山林当作一种逃离社会现实的深渊,寻求精神慰籍的一种手段,然而当他们一旦返归自然,足蹑群山之巅,身在无垠之野,舟凌万顷碧波,情系万花丛中之时,马上就会感到自己已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已飘然欲仙,超越尘世。请看《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中的一段描写:

夕阳已坠,皓魄继辉,万籁尽收,一碧如洗,真是濯骨玉壶,觉我两人形影俱异。回念下界碌碌,谁复知此清光?即有登楼舒啸,酾酒临江,其视余辈独蹑万山之巅,径穷路绝,迥然尘界之表,不啻宵壤矣。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惧,而况寂然不动,与太虚同游也耶!

霞客此时此际感到如同“濯骨玉壶”一般,经过脱胎换骨,心灵净化,早已超脱下界,“与太虚同游”了。

现代作家冰莹在其《华山游记》中同样流露出了一个旅游者超凡脱俗的美感情趣:这晚我们就住在大上方,听松涛鸟语,看流泉瀑布……顿觉心胸开朗,六神清净,我们已脱离尘世,成了方外人了!

第二节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一、先秦——汉魏六朝:从“比德论”到“世外桃源”

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几乎没有战胜自然的能力,因而初民们既感激青山绿水的养育之恩,又畏惧险山恶水的巨大威胁,只好在敬畏心理的驱使下对高山大川虔诚祈祷、顶礼膜拜。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畏惧心理,转向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起来,进入所谓“以山比德,又水比智”阶段。孔子曾云:“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以一种道德眼光去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