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技术》辅导资料

合集下载

气体放电基础知识

气体放电基础知识

气体放电基础知识气体击穿理论气体介质是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绝缘介质。

如:空气、 CO2、 N2、SF6、混合气体等。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气体会失去绝缘能力,从而造成事故。

为了能正确构成气体绝缘,就需要了解气体中的放电过程。

本章着重介绍气体击穿的一些理论分析,如:带电质点的产生、运动和消失的规律;气体击穿过程的发展等。

第一节气体放电主要形式什么是气体放电:气体中出现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为气体放电。

处于正常状态并隔绝各种外电离因素作用的气体是完全不导电的。

气体中存在少量带电质点(紫外线、宇宙射线作用,500-1000对/立方厘米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沿电场方向运动,形成电流,所以气体通常并不是理想绝缘介质。

由于带电质点极少,气体的电导也极小,仍为优良的绝缘体。

击穿:当提高气体间隙上的外施电压而达一定数值后,电流突然剧增,从而气体失去绝缘性能。

气体这种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导电态的过程,称为击穿。

沿面闪络:当击穿过程发生在气体与液体或气体与固体的交界面上时,称为沿面闪络。

击穿电压:气体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击穿场强:气体发生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称为击穿场强。

气体放电形式根据气体压力、电源功率、电极形状等因素的不同,击穿后气体放电可具有多种不同形式:1、辉光放电2、电弧放电3、火花放电4、电晕放电1、辉光放电当气体压力不大、电源功率很小(放电回路中串入很大阻抗)时,外施电压增到一定值后,回路中电流突增至明显数值,管内阴极和阳极间整个空间出现发光现象。

这种放电形式称为辉光放电。

辉光放电的特点:电流密度较小,放电区域通常占据整个空间;管端电压较高,不具有短路的特性。

注意:辉光放电仅发生在气压较低的情况下2、电弧放电随着外回路中的阻抗减小,电流增大。

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后,放电通道收细,且越来越明亮,管端电压则更加降低,说明通道的电导越来越大,这时的放电形式称为电弧放电。

电弧放电的特点:电流密度很大,管端电压很低,具有短路的特性。

气体放电认知

气体放电认知
I0 Ua Ub Uc U
I
均匀电场中气体的伏安特性
均匀电场下气体间隙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分析
③ bc段
电流又再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发生电子碰撞电离。
电压升高 气体间的带电粒 子运动速度加快 当能量大于极板间空 气中原子的电离能
I
I0 Ua Ub Uc U
带电粒子能量 (动能)增加
电子碰撞电离,产 生大量带电粒子
三、气体放电的过程

气体放电实验的伏安特性曲线
非自持 放电与 自持放 电的分 界点
均匀电场下气体间隙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分析
① oa段
随着电压升高,电流增大,到 达极板的带电粒子数量和速度 也随之增大。
加电场前,外电离因素(光照射) 在极板间产生带电粒子,但带电粒 子制作杂乱无章的热运动,不产生 电流; 加电场后,带电粒子沿电场方向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随着电压升高 ,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加快,使到达 极板的带电粒子数量和速度不断增 大,电流也随之增大。
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游离称为热游离。 只有在 5000 ~ 10000K 的高温下才 能产生热游离。
表面游离


金属表面的电子受外界能量的作用后逸出 金属表面而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称为表面 游离。 表面游离的条件:外界能量大于金属的逸 出功。
2.2 带电质点的消失
① 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 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 ② 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
电流随外施电压的提 高而增大,因为带电 质点向电极运动的速 度加快复合率减小 电流饱和,带电质 点全部进入电极, 电流仅取决于外电 离因素的强弱(良 好的绝缘状态) 电流开始增 大,由于电 子碰撞电离 引起的 电流急剧上升 放电过程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 段(击穿)

大学《气体放电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气体放电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24) 要想避免切空线过电压,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___改进断路器的 灭弧性能___。 25) 目前切空变过电压的主要限制措施是采用阀型避雷器__。
13) 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称为接地装置,其作用是_降低接地电阻
14)中等雷电活动地区是指该地区一年中听到雷闪放电的天数 Td 范 围为__15~40 。 15)对于 500kV 的高压输电线路,避雷线的保护角 一般不大于 ___15° 16)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工程上主要用____耐雷水平和雷击跳 闸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17) GIS 的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__雷电冲击水平__ 18)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__反击____的有效措 施 19) 避雷针加设在配电装置构架上时,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 接点到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_15_____m 20)我国 35~220kV 电网的电气设备绝缘水平是以避雷器__5____kA 下的残压作为绝缘配合的设计依据。 21)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主要的操作过电压是__弧光接地过 电压 22)对于 220kV 及以下系统,通常设备的绝缘结构设计允许承受可能 出现的__3~4_____倍的操作过电压。 23) 三相断路器合闸时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期,而这将加大过电 压幅值,因而在超高压系统中多采用__单相重合闸____。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 A )。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 B )。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 B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 A)。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时不考虑( C )。 A、直击雷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感应雷过电 压 11、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 压 12、以下四种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B )。 A、波阻抗是导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B、波阻抗是储能元件, 电阻是耗能元件,因此对电源来说,两者不等效 C、波阻抗的数值 与导线的电感、电容有关,因此波阻抗与线路长度有关 D、波阻抗 的数值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13、波阻抗为 Z 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 R,且 R=Z。入射电压 U0 到 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 A )。 A、折射系数 α=1,反射系数 β=0 B、折射系数 α=-1,反射 系数 β=1 C、折射系数 α=0,反射系数 β=1 D、折射系数 α=1,反射系数 β=-1 14、氧化锌避雷器具有的明显特点是( C )。 A、能大量吸收工频续流能量 B、能在较高的冲击电压下泄放电流 C、陡波响应能得到大大改善 D、在相同电压作用下可减少阀片数 15、如下电压等级线路中,要求限制的内过电压倍数最低的是 (D )。 A、60kV 及以下 B、110kV C、220kV D、500kV 16、开关触头间电弧重燃,可抑制下列过电压中的(B )。 A、电弧接地过电压 B、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C、空载线路合闸过 电压 D、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 17、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 C )。

第1章 气体放电

第1章 气体放电

第一章 气体放电
2、负棒一正板
第一章 气体放电
a.由于捧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削弱了电离, 使电晕放电难以形成,造成电晕起始电压提高。
b.由于捧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在间隙深处产生电 场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发展,故降低了击 穿电压。
第一章 气体放电
结论: 在间隙距离d相同时 虽然UC(+)>UC(-) 但 Ub(+)<Ub(-) 式中 UC——电晕起始电压 Ub——击穿电压 此称为极性效应。
第一章 气体放电
2、当P一定时 ↑→ 要维持足够的电场强度 →必须升高 d d↑→ ↑→要维持足够的电场强度 要维持足够的电场强度→ 电压 反之 ↓→ 当与平均 λ可比拟时 →电子走完全 d d↓→ ↓→当与平均 当与平均λ 可比拟时→ 程中的碰撞次数 ↓→ Ub↑ 程中的碰撞次数↓→ ↓→U
第一章 气体放电
第一节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 一、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游离)
1、碰撞游离 自由行程:质点两次碰撞之间的距离。 平均自由行程越大,越容易发生碰撞游离。 平均自由行程与气体间的压力成反比,与绝对温 度成正比。
第一章 气体放电
2、光游离 各种短波长的高能辐射线,如宇宙射线,紫 外线、γ线、X线等才有使气体产生光游离的能力。 由光游离产生的自由电子称为光电子。 3、热游离 在热状态下产生碰撞游离和光游离的综合。 4 、表面游离 包括热电子发射、正离子撞击阴极、短波光 照射效应及强电场发射等,都可以使阴极发射电 子。
第一章 气体放电
二、绝缘的一般分类
1、按存在形式 � 气体介质 � 液体介质 � 固体介质 2、按是否可自行恢复绝缘 � 可恢复绝缘 � 不可恢复绝缘
第一章 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课件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课件
总结词
气体放电在高压电器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
详细描述
在高压电器中,如断路器、变压器等,气体放电主要利用电弧放电的方式进行灭弧。电弧是一种高温、高导电率 的等离子体,能够快速切断电流,防止设备过热和损坏。此外,在高压电器中,气体放电还可用于火花放电,作 为一种绝缘介质,防止电流击穿空气而产生电弧。
03
汤生放电的特性
CATALOGUE
气体放电的数学模型
电流-电压特性
01
02
连续放电阶段
过渡放电阶段
03 火花放电阶段
伏安特性与击穿电压
伏安特性 击穿电压
放电时间与稳定性
放电时间
稳定性
CATALOGUE
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放电装置与测量仪器
放电装置
测量仪器
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计、光谱 仪、光度计等,用于测量放电的各项 参数。
在没有外部电场的情况下,由于 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和电子在电 场作用下会形成电流,从而维持
放电过程。
火花放电
当外加电场超过气体的绝缘能力 时,会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形
成火花放电。
电晕放电
在低气压或高电压情况下,气体 分子间距较大,不容易发生碰撞 电离,但会在电极边缘产生高电 场,引发气体局部电离,形成电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 课件
目 录
• 气体放电基础概述 • 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 气体放电的数学模型 • 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 气体放电的应用案例 • 气体放电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ATALOGUE
气体放电基础概述
气体放电的基本概念
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的原理
气体放电的触发机制
气体放电的种类

气体放电学原理

气体放电学原理

气体放电学原理1.碰撞,激发与电离1). 碰撞碰撞分为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只改变电子及分子的运动方向, 非弹性碰撞则引起原子的激发与电离.2). 潘宁效应: Penning Effect若A, B分别为不同种类的原子, 而且, 原子A的激发电位大于原子B的电离电位, 当受激原子A与基态原子B碰撞后,使基态原子B电离,受激原子A的能级降低或变为基态原子A,这种过程称为潘宁碰撞或潘宁效应. 例如: Ne的亚稳态激发电位是16.53V, 大于Ar的电离电位15.69V.3). 电离前的管内电流电压变化原理 (瞬间变化)当电压逐渐增加时,电流逐渐增加; 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开始有原子被激发, 电子能量被转移, 此时电流反而减小; 当电压继续增加时, 电子能量继续增加, 电流再次增大.4). 激发与电离规则有效碰撞面积越大, 激发与电离的几率越大电子的运动速度越大, 激发与电离的几率越大; 但电子速度到一定程度时, 来不及与原子发生能量转移, 激发与电离的几率反而减小. 当电子速度非常大时, 激发与电离的几率再次增加.5). 特殊形式的激发与电离∙光致激发与光致电离∙热激发与热电离: 在辉光放电中, 原子热运动很小, 热电离和热激发作用极其微弱,可以忽略; 但在高压气体和超高压气体中的弧光放电, 热电离和热激发过程就必须考虑. 温度越高, 激发和电离越多.∙放射性射线引起的激发和电离α射线引起的电离: 相当于高速正离子和气体的第一类非弹性碰撞,电离能力很大.β射线引起的电离: 相当于高速电子和气体的第一类非弹性碰撞,电离能力较弱.γ射线引起的电离: 相当于能量很大的光引起的光致电离, 穿透力极强,对气体电离作用十分显著.6) 带电粒子的消失带电粒子的消失有两种: a. 带电粒子的复合 b. 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跑上电极而消失.带电粒子的复合有空间复合与管壁复合.空间复合: 正负粒子在放电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中性粒子,包括电子复合及离子复合.管壁复合: 放电熄灭后,管内电极电位与管壁相同,电子与正离子会从放电空间跑上管壁及电极表面, 并且复合, 这一过程称为管壁复合.7) 汤生电子繁流(电子雪崩)理论电子从阴极跑向阳极的路程中,不断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电离,新产生的电子也向阳极运动产生更多的电子,电子越来越多, 电子流迅速增长的过程叫做电子繁流或电子雪崩.α: 汤生第一电离系数, 代表电子对气体的空间电离.β: 正离子的空间电离系数, 代表离子对空间气体的电离.γ: 正离子的表面电离系数, 汤生第二电离系数. 代表正离子轰击阴极表面,使阴极逸出二次电子.8) 巴邢(Paschen)定律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击穿电压(着火电压)Ub不是单独地与压强P或极间距d有关,而是与Pd的乘积有关. 随着Pd由小到大, Ub先下降而后上升, 存在一个最小值Umin.A, B是取决于气体种类的常数, C可以看作常数.除了Pd以外, 影响击穿电压(着火电压)的其它因数有:a.气体的种类和成分当基本气体加入少量的杂质气体,即使含量很少,也将明显的改变击穿电压(着火电压).当杂质气体电离电位小于基本气体的亚稳态激发电位,由于潘宁效应,将使击穿电压降低.例如氢氮混合气体, 当基本气体氮掺入不同含量的杂质气体氢时, 可使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气体比例不同击穿电压也不同.在惰性气体中混入双原子分子杂质气体, 往往会使击穿电压升高. 因为双原子分子吸收碰撞能量转换为能级能量或分解,而没有发生电离.b.电极材料和表面状况电极材料主要通过γ系数影响击穿电压.若阴极逸出功低, 则γ较大, 相应的击穿电压也较低. 阴极表面状况对击穿电压也有影响.气体放电管的老化过程就是为了清洁电极表面和纯化工作气体,使击穿电压由极不稳定变为比较稳定.c.电极分布的影响电极的形状应该有利于强电场的形成,以便快速形成击穿电流运动轨迹,制造雪崩放电.d.外界电离源9) 罗果夫斯基理论在电子繁流(电子雪崩)过程中, 电子向阳极运动, 越靠近阳极新产生的电子和正离子越多. 电子速度快,很快跑上阳极消失,而正离子移向阴极的速度很慢, 这样在阳极前面就形成正空间电荷,改变电极间的电位分布,相当于阳极往阴极方向移动.从而电场增强,电离系数α, β和γ也增加了.10) 气体放电种类稳态放电: 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电晕放电非稳态放电: 低频交流放电, 火花放电, 高频放电和脉冲放电2.气体放电过程1). 气体放电的过程OAB: 无声非自持放电, 没有电子碰撞电离发生BC: 非自持暗放电, 部分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引起电子碰撞电离, 放电电流明显增大, 发光很微弱.CD: 由非自持放电过渡到自持放电, C点称为击穿电压(着火电压).EF: 辉光放电, 是一种稳定的小电流自持放电(10-4 ~ 10-1A).FG: 反常辉光放电, 管压很高, 阴极发生强烈的溅射.HI~ In: 弧光放电, 放电电流猛增, 是一种稳定的大电流自持放电, 电流在10-1A以上, 发出比辉光放电强烈得多的光辉.2). 气体放电的维持条件管内条件: 气体成分, 气体压力(密度), 电极形状和位置, 电极材料与表面状况,电流密度等.管外条件: 电源极限功率, 限流电阻R, 外致电离源等.如图中所示, R1>R2, 根据负载线可以看出, R1只有一个交点产生不稳定的暗放电, R2则能有机会产生稳定的弧光放电.3.辉光放电1)正常辉光放电辉光放电是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的自持放电,阳极发射电子主要靠正离子轰击阴极表面的 过程.放电时管内出现明暗相间的辉光.辉光放电时的管压降比击穿电压(着火电压)低得多.正柱区: 电子和离子浓度很大,而且相等, 称为等离子区.由于带电粒子浓度很大,导电能力很强,因此就像导体一样在气体放电中起着传导电流的作用.负辉区最亮.对于维持放电来说,最重要的是阴极区.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仅在阴极区引起电子繁流(电子雪崩), 电子增长在阴极暗区最强.2)反常辉光放电当阴极发射电子面积占满了整个阴极后,若再要增加电流,就必须增加电流密度, 而要增加电流密度又必须增加阴极位降.我们把阴极位降随电流密度而增加得辉光放电叫反常辉光放电.在反常辉光放电中,电流密度越大, 阴极位降越高,阴极位降区的功率损耗越大,在阴极表面产生严重的溅射现象.阴极溅射的一些规律:∙轰击的正离子质量越大,溅射越厉害∙被溅射的颗粒沿直线向各处飞散∙电流密度越大,溅射越厉害∙阴极位降越大,溅射越厉害∙气压越高,阴极溅射越小∙阴极材料不同,溅射不一样4.弧光放电1)弧光放电弧光放电包括热阴极放电和冷阴极放电.∙热阴极: 单独被加热的阴极或被反常辉光放电加热到高温的由难熔材料做成的自持热阴极,阴极上产生强烈的热电子发射,由辉光放电到弧光放电可能是逐渐的过渡曲线.∙冷阴极: 对于铜,铁等自持冷阴极,易蒸发,导热性能好,阴极温度不可能很高,其电子发射一般是场致发射.弧光放电空间可以分为: 阴极区, 阳极区和作为电流导通的等离子区.2)弧光放电的阴极现象在反常辉光放电中,高速正离子轰击阴极,阴极温度陡然升高产生强烈电子发射.这时的阴极发射逐渐地集中到阴极的小部分区域,该处逸出功最小,温度最高, 叫做阴极斑点. 对于阴极来说,阴极斑点一般是不变的.3)弧光放电的正柱区现象正柱区是等离子区域,在该区域内电子数和正离子数是相等的.对于HID来说,由于电子与高密度气体的频繁碰撞,使气体温度升得很高,并且分布不均匀.管轴气体5000~10000K, 管壁气体一般小于1000K, 径向温度梯度达到几千度/毫米. 管轴带电粒子向管壁扩散,由于管壁冷区气体密度大,迁移率小,向管壁扩散的带电粒子对电流的贡献可以忽略.从而有大量的带电粒子在管壁附近复合,因此, 在正光柱周围高密度气体代替管壁起到限制正柱区的作用.正光柱有一个最佳半径: 如果正光柱很粗,电流密度小,气体温度低,电离度小,导电率小,要维持电流就需要加大电场;如果正光柱很细,气体温度高,电离度大,导电率大,但截面积小而不能维持足够的电流,也必须加大电场.4)弧光放电的阳极现象(略)5.技术名词1)光通量: 流明lm单位时间dt内通过单位面积ds的光能量Φ.Φ = Q / dsdt.2)光强度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Ω中发射的光通量.I = Φ / Ω.3)光出度光源单位面积上向半个空间内发出的光通量.M = Φ / S.4)光照度投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E = Φ / S.5)光亮度光源在某一给定方向上的单位投影面上、在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L( ϕ, θ ) = Φ (ϕ, θ ) / S ⋅ cosθ⋅Ω.6)光效: 流明/瓦lm/w.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Φ和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P之比.η= Φ / P.7)显色指数: 百分比%.光源照射在物体上时,使被照物体的颜色再显现出来的能力8)色温: 度K黑体发光是连续光谱, 光谱分布仅仅由温度决定, 就是说知道黑体的温度就等于知道了它的辐射光谱分布. 这种与光谱分布或颜色相关的黑体温度称为色温.9)相关色温: 度 K气体放电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不是连续光谱, 因此不能称色温.光源所发出的光谱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发射的光谱最接近, 我们称黑体的这一温度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 详细解释见下表.10)金卤灯的最小电压随着灯的点燃启动,灯电压从电源电压(220V)很快下跌到12-20V左右,这是冷态灯的启动特性。

技能培训专题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一)及气体间隙的放电(一)

技能培训专题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一)及气体间隙的放电(一)

技能培训专题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一)及气体间隙的放电(一)第5篇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第35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35.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35.1.1气体的电离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使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称为原子的电离,它是气体放电的首要前提。

其所需要的能量成为电离能。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励能,原子处于激励态电离电位为,;激励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时,辐射出相应能量的光子,光子的频率普朗克常数电离过程的表示:(热电离)(光辐射电离)(碰撞电离)常温下的放电过程,碰撞电离是最重要的电离方式35.1.2气体的分级电离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在激励态(激励能为)再获得能量而发生电离称为分级电离,这种情况下电离所需的能量仅为亚稳原子有很长的平均寿命(10-3秒或更长)。

在混合气体中,当一种气体的亚稳原子同另一种气体的原子或分子碰撞时,即使它们的动能较低,只要前者的激发能大于后者的电离能,后者将被电离,前者则返回基态。

多余的能量就转变为电子的动能,或使离子激发。

这种过程,称彭宁电离,或称彭宁效应。

由于惰性气体的亚稳原子有较大的激发能,在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放电中,彭宁电离比较有效。

彭宁效应还可以使放电管的点火电压降低。

从绝缘角度看,彭宁效应不利35.1.3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逸出功:金属的微观结构、金属表面状态(小于电离能):①热电子发射②二次发射③强场发射④光电子发射35.1.4带电质点的扩散和复合带电粒子的扩散带电粒子从浓度较大的区域运动到浓度较小的区域。

电子的扩散速度比离子快得多。

气压越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带电粒子的复合正离子和负离子或电子相遇,发生电荷的传递而互相中和、还原为分子的过程在带电质点的复合过程中会发生光辐射,这种光辐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成为导致电离的因素正、负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要比离子和电子间的复合概率大得多。

1-1 气体放电基础知识

1-1 气体放电基础知识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预防试验及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参考教材: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技术气体放电基础知识关于气体击穿常用气体绝缘介质:空气、SF6、CO2、N2、混合气体(SF6+ CO2、SF6+N2)等。

气体击穿:正常情况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介质,但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气体会失去绝缘能力(气体击穿)。

气体击穿是气体绝缘失败的最后表现形式,深入了解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对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意义。

平均电场强度与最大电场强度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与其表面电荷密度成正比。

在电极尖端或边缘的曲率半径小,表面电荷密度大,电力线密集,电场强度高,容易发生局部放电。

这种现象称为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

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是极不均匀电场的重要标志。

工程上常需改善电极形状,避免电极表面曲率过大或出现尖锐边缘。

分析绝缘结构的击穿电压时,不仅要考虑绝缘距离,而且还要考虑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影响。

对于同样距离的间隙,电场愈不均匀,通常击穿电压愈低。

茹柯夫斯基电极任一等位面上电场强度最大值:12211222C UU C C =+静电感应现象电容分压导体受邻近带电体的影响,在其表面不同部位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称为静电感应。

气体放电的几个概念:气体放电:气体中出现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为气体放电。

气体击穿:由于外施电压升高,电流突然剧增,气体失去绝缘性能。

气体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导电态的过程,称为击穿。

沿面闪络:当击穿过程发生在气体与液体或气体与固体的交界面上时,称为沿面闪络。

气体放电的基本形式包括:1、电晕放电(局部放电);2、辉光放电;3、电弧放电;4、火花放电。

气体击穿后的放电形式受气体压力、电源功率、电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1、电晕放电:随着电压升高,在电极附近电场最强处出现发光层。

发生电晕放电时,气体间隙的大部分尚未丧失绝缘性能,放电电流很小,间隙仍能耐受电压的作用。

2、辉光放电:当气体压力不大、电源功率很小(放电回路中串入很大阻抗),外施电压增到一定值后,回路中电流突增至明显数值,管内阴极和阳极间整个空间出现发光现象。

气体放电理论及紫外检测技术应用

气体放电理论及紫外检测技术应用
压:长时间作用在间隙上能 使间隙击穿的最低(U0)。 欲使间隙击穿,外加电压必 须不小于这静态击穿电压。
33
1.5 气隙分击穿特性
二、气隙的伏秒特性 不论是在直流电压、
交流电压、雷电冲击或 操作冲击电压的作用下, 气隙的击穿电压都有一 定的分散性。
气隙击穿的几率分 布接近正态分布。例如 ψ=0.7的曲线表示有70 %的击穿次数。
23
1.4不均匀电场的气体击穿
一、电晕放电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电极曲率半径较小处附近空间的局
部场强已很大,并产生强烈的游离,但由于离电极稍远处 场强已大为减小,此游离区只能局限在此电极附近的强场 范围内。
伴随着游离而存在的复合和反激励,发出大量的光辐 射,使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在该电极附近空间发出蓝色的 晕光,这就是电晕。
外电压较低时,流注通道 深入间隙一段距离后,就 停止不前了,形成电晕放 电或刷状放电。
外电压足够高时,流注通 道将一直达到另一电极, 从而导致间隙完全击穿。
30
1.4不均匀电场的气体击穿
三、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长间隙) 较长间隙放电过程:电晕放电、先导放电、主放电。
(a) 先导和其头部的流注km;(b) 流注头部电子崩的形成;(c) km由
闪络电压低于纯气隙击穿电压的原因: ü固体介质表面不光滑,导致介质场强不均匀,其中凸起处 场强高,易发生放电。 ü介质吸收水分形成水膜,导致沿面电压不均匀,因而使闪 络电压低于纯气隙击穿电压。 ü介质与介质间易有小气隙,气隙中的场强高,气隙放电致 界面电场畸变。
36
1.6 固体介质沿面放电
37
1.6 固体介质沿面放电
负棒-正板
阴极电子进入强场区, 形成电子崩,部分消失 于阳极,部分形成负离 子。

第3讲 气体放电理论(2)

第3讲 气体放电理论(2)
非自持放电阶段 ( 设外界 因素产生了一个电子崩) 当棒具有正极性时 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 空间电荷,减少了紧贴 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 微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 场,棒极附近难以造成 流注,使得自持放电、 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Eex—外电场 Esp—空间电荷的电场
39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
电子崩中电子离开强电场区 后,不再引起电离,正离子 逐渐向棒极运动,在棒极附 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 电荷,使电场畸变 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 因而自待放电条件就易于 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注 而形成电晕放电
11
1—主电子崩 2—二次电子崩 正流注的形成 (外加电压等于击穿电压时!) 3—流注
二次电子崩中的电子进入主 电子崩头部的正空间电荷 区(电场强度较小),大 多形成负离子。大量的正、 负带电质点构成了混合通 道(有人称等离子体), 这就是正流注
流注通道导电性良好,其头 部又是二次电子崩形成的 正电荷,因此流注头部前 方出现了很强的电场
12
正流注向阴极推进
流注头部的电离放射出大量光子, 继续引起空间光电离。流注前 方出现新的二次电子崩,它们 被吸引向流注头部,延长了流 注通道 流注不断向阴极挺进,且随着流 注接近阴极,其头部电场越来 越强,因而其发展也越来越快 流注发展到阴极,间隙被导电良 好的火花通道(热电离 ! )所 贯通,间隙的击穿完成,这个 电压就是击穿电压
4. 继续升高,出现不规则的电流脉冲,幅值大得多---流注型
(a) 时间刻度T=125s (b) 0.7A电晕电流平均值
(c) 2A电晕电流平均值
30
尖极为正的电晕
1. 电压达到一定值,电晕电流为无
规律的重复电流脉冲
2. 电压升高,脉冲特性愈来愈不显

气体放电——精选推荐

气体放电——精选推荐

第八章、其他形式的气体放电前面两章介绍的都是直流放电,包括:直流辉光放电和直流弧光放电。

如果在两放电电极上加一交流电压,放电会是什么形式呢?低频交流放电与直流放电一样,只是“+、-”极性周期性的变化,放电特性与直流放电一样,而高频放电则完全不同于直流放电。

§8.1 高频气体放电高频放电是指放电电源的交变频率在MHz 以上的气体放电。

其放电性质完全不同于直流放电或低频放电。

低频放电与直流放电在外观上一致,只是放电电流方向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放电空间的发光分布也与直流放电一致,具有明显的阴极位降区、正柱区和阳极位降区,只是两个半周期发光相互重叠,似乎出现了阴极和阳极有对称的发光分布。

低频放电正、负半周期发光分布图如图8.1所示。

对于高频放电,电场改变方向时,放电空间形成的电荷尚未消电离,也未来得急重新分布(高频),①发光分布不同;不像低频放电那样,有阴极位降区和阳极位降区,而两极都呈现阴极位降区形式。

如图8.2。

②同一放电管,交流击穿电压U~与电源频率有关,交流击穿电压U~与直流击穿电压U0之比与电源频率成对数关系。

如图8.3。

可见电源频率对击穿电压影响很大。

一般说来,高频放电比低频放电的击穿电压低。

③高频放电维持放电的机理也不同于直流放电。

在直流放电中,正离子轰击阴极引起次电子发射,是维持自持放电的重要作用;而在高频放电中,空间电荷尚未消失,所以,正离子在阴极上引起的次电子发射已不再起重要作用。

高频放电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内电极高频放电:与直流放电一样,阴极和阳极都被封在放电管内;②外电极高频放电:两放电电极均安装在放电管外;③ 无电极高频放电:将一螺旋线圈套在放电管上,用高频磁场驱动气体放电。

后两种放电电极形式如图8.4。

无论是直流放电还是高频交流放电,都是电子被加速、碰撞激发、碰撞电离等过程。

所以,应首先研究电子在高频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一、电子在高频场中的运动在直流放电中,碰撞激发和碰撞电离,主要来自于高能电子的碰撞;在高频放电中,仍然是电子碰撞,只是电子的运动行为有所不同。

气体放电原理复习

气体放电原理复习

气体放电原理复习第一次作业总结紧凑型荧光灯的以下特点:增加单位弧长辐射功率的原理,常用的管径,分类,采用的玻璃管材料、荧光粉类型和其他涂敷技术,控制灯中汞蒸气压的具体方法,基本的应用场合。

答:(1)通过减小管道直径和增加灯的E值,可以增加单位弧长的辐射功率。

(2)传统的紧凑型荧光灯,小功率管径为12mm,中大功率为17mm,现在(为适应对灯体积进一步小型化的要求)常用管径减小到9mm和7mm。

(3)分为灯管和镇流器分开的非一体化紧凑型荧光灯,以及灯管和镇流器装在一起的一体化紧凑型荧光灯。

(4)通常使用低钠无铅玻璃,管壁负荷高的灯具需要涂保护膜。

使用稀土三带荧光粉,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双涂层技术,为改善光维持性能可采用荧光粉包膜技术等。

(5)控制汞蒸汽压的方法分为两种:控制冷端温度和使用汞齐。

在紧凑型荧光灯中,通过桥的高度控制汞蒸汽压是最常用的技术。

带有封闭灯罩的集成紧凑型荧光灯使用汞合金。

(6)主要用作照明,可用作壁灯、吸顶灯,作装饰照明之用,或替代白炽灯用在台灯等灯具中。

第二次手术1.对40w的t12白色荧光灯,计算其表面负载。

解决方案:根据表5.4.1,PL=40W的T12白色荧光灯的参数为:D=38mm,IL=0.40a,e=0.81vcm,αL=0.90,惰性气体为400Pa氩气。

管道压降为plv==111.11v.lα-lil由图5.4.6可知充入400pa氩气时的阴极位降为vak≈17.5v,则正柱区长度为vl?vakl==115.57厘米,ce暗区长度ld通常为20~40mm,如取30mm,则弧长为larc=lc+ld=118.57因此,灯管的表面载荷为plw=≈0.028wcm2。

sπdlarc2.对于400W高压汞灯,计算其电弧管的表面负荷。

解:由表6.2.1可知,pl=400w的高压汞灯的弧长larc=6.5cm,管径d的范围为1.70~1.75cm,如取d=1.70cm,则其电弧管的表面负载为ws=pl≈11.5wcm2.πdlarc3.对于75W球形超高压汞灯,计算其泡壳的表面载荷。

复习

复习

流注理论核心:二次电子的来源是空间光电离。
对比。汤逊理论认为: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其逸出电子
流注理论的自持放电的条件:即出现流注的条件 对于均匀场,有 ed 常数 或 ed 1 d ln(1 ) (实验得出)一般认为 d 20 或 ed 108 ,流注得以形成
施加交流电压: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同时存在。
电介质损耗的测量
测量电路和交流电流的相量图 介质损耗公式:
P UI cos UI R UIC tg U 2CP tg
: 功率因素角; :介质损耗角; :频率
介质损耗P不适合作为评价介质品 质好坏的标准。
P和电压U、频率,以及试品电容量( 除试品品质,还取决于结构)有关 而介质损耗角的正切 tg ,适合 仅取决于材料的损耗特性,与电压U、 频率,以及试品电容量等外因无关
注意:击穿电压与击穿场强分别随气隙长度变化的变化特点
工频作用下,棒-板在棒极正极性半周峰值附近率先击穿,击 穿电压峰值与直流击穿电压相近。棒-棒击穿电压则要高。 根据图1-17
气隙距离<1m,棒-棒和棒-板击穿电压差距不大。 气隙距离>2m,击穿电压呈现饱和趋势。特别是棒-板气隙,饱和趋 势更明显。
液体介质电导率 与温度T的关系为:
Ae
A

/ kT
为与介质有关的常数; 为导电率的活性化能量
对矿物油、硅油等φ≈0.41eV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温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推论:测量电介质电导或绝缘电阻时,必须记录 环境温度,以便分析、比较
固体介质的电导
固体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和液体相同 固体电导电流密度J与电场强度E的关系
随pd变化,击穿电压有极小值 可用汤逊理论进行解释 自持放电需要的电离数,取决 于碰撞次数和电离概率的乘积 d固定,p增大。碰撞次数增加, 但电子自由行程降低,电离概 率将减少。综合来看将出现极 大值,对应Ub极小 p固定,d增大。碰撞次数增加。 但电场强度减少,电子获得能 量减少,电离概率也将减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放电技术辅导资料一主题:气体放电理论概述学习时间:2011年4月15日-4月17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气体放电理论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气体放电技术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气体放电理论;2.掌握气体放电的概念;二、主要内容(一)气体放电概念干燥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但当气体中存在自由带电粒子时,它就变为带电,这时如在气体中安置两个电极并加上电压,就有电流通过气体,这个现象称为气体放电。

依气体压力、施加电压、电极形状、电源频率的不同,气体放电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主要的形式有暗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电晕放电、火花放电、高频放电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激光导引放电、电子束维持放电等新的放电形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气体放电总的过程由一些基本过程构成,这些基本过程是:激发、电离、消电离、迁移、扩散等。

基本过程的相互制约决定放电的具体形式和性状(二)气体放电理论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的统称。

包括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火花放电等。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一方面沿电力线方向运动,不断获得能量;一方面与气体分子碰撞,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不断损失能量。

经若干次加速碰撞后,它们便达到等速运动状态,这时其平均速度u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u=KE,系数K称为电子(离子)迁移率。

对于离子,K是一个常数;对于电子,它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与电场强度E有关。

体放电。

荷能电子碰撞气体分子时,有时能导致原子外壳层电子由原来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

这个现象,称为激发;被激发的原子,称为受激原子。

要激发一个原子,使其从能级为E1的状态跃迁到能级为Em的状态,就必须给予(Em-E1)的能量;这个能量所相应的电位差设为eVe,则有eVe=Em-E1,电位Ve称为激发电位。

实际上,即使电子能量等于或高于激发能量,碰撞未必都能引起激发,而是仅有一部分能引起激发。

引起激发的碰撞数与碰撞总数之比,称为碰撞几率。

受激发后的原子停留在激发状态的时间很短暂(约为10-6秒),便从能量为Em的状态回复到能量为E1的正常状态,并辐射出能量为hv(h为普朗克常数;v 为辐射频率)的光量子。

气体放电时伴随有发光现象,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受激原子不能以辐射光量子的形式自发回到正常状态,这时便称为处于亚稳状态,处于亚稳状态的原子称为亚稳原子。

亚稳原子可以借助两种过程回复到正常状态:一是由电子再次碰撞或吸收相应的光量子,升到更高的能级,然后从这个能级辐射出光量子而回到常态。

另一是通过与电子碰撞将能量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它本身回到常态。

亚稳原子的寿命约为10-4~10-2秒;由于它寿命较长,在放电中常常起重要的作用。

当受激原子尚未回到基态时,如受到电子的再次碰撞就可能转入更高的激发态。

这种由多次碰撞往高能级激发的现象称为累积(逐次)激发。

电离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若电子能量足够高,还会导致原子外壳层电子的脱落,使原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

与激发的情况类似,电子的动能必须达到或大于某一数值eVi,碰撞才能导致电离。

Vi称为电离电位,其大小视气体种类而定。

同样,即使能量高于电离能,碰撞也仅有一部分能引起电离。

引起电离的碰撞次数与总碰撞次数之比,称为电离几率。

如果受激原子由于电子再次碰撞而电离、则称为累积(逐次)电离。

在气体放电中还有一类重要的电离过程,即亚稳原子碰撞中性分子使后者电离的过程。

这种过程只有在亚稳原子的亚稳电位高于中性分子的电离电位(如氖的亚稳原子碰撞氩原子)时才可能出现。

这个过程称为潘宁效应。

如果将一切电离因素都去掉,则已电离的气体,会逐渐恢复为中性气体,这称为消电离。

消电离的方式有两种:①电子先与中性原子结合成为负离子,然后负离子与正离子碰撞,复合成为两个中性原子。

②电子和正离子分别向器壁扩散并附于其上,复合后变为中性原子离去。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一方面沿电力线方向运动,不断获得能量;一方面与气体分子碰撞,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不断损失能量。

经若干次加速碰撞后,它们便达到等速运动状态,这时其平均速度u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u=KE。

系数K称为电子(离子)迁移率。

对于离子,K是一个常数;对于电子,它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与电场强度E有关。

三、重要考点(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电场中的孤立导体,一端出现负电荷,另一端出现正电荷B.处于电场中的孤立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达到静电平衡C. 电介质处于电场中时,电介质表面出现正负电荷D. 电介质处于电场中时,介质表面不会出现电荷正确答案:D(二) 判断题电极间原电场E0与介质内部的电场Ed相反,与束缚电荷在气隙中形成的电场Eg相同,放电停止。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三)多选题1.电离气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A. 零电离气体B. 弱电离气体C. 部分电离气体D. 完全电离气体正确答案:ABCD2.按照外界电离源有无,气体放电可以分为()。

A.自持放电B.稳定放电C.非自持放电正确答案:AC气体放电技术辅导资料二主题:气体放电理论概述学习时间:2011年4月18日-4月24日内容:我们这周继续学习气体放电理论概述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气体放电技术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作用;2.掌握等离子体的概念;3. 了解等离子的应用;二、主要内容(一)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作用当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分布不均匀时,就出现沿浓度递减方向的运动,这称为扩散。

带电粒子的扩散类似于气体的扩散,也有自扩散和互扩散两种。

扩散现象用扩散系数来描述,它是带电粒子扩散能力的一种量度。

多种带电粒子同时存在于气体时,扩散现象变得复杂。

情况是电子、正离子浓度相等(即等离子体)的情况时,这时出现所谓双极性扩散。

这是两种异号带电粒子相互牵制的扩散,其基本特征是:电子由于质量小、扩散得较快;离子由于质量大,扩散得较慢。

结果电子走在前方,于是两种电荷间出现一个电场(约束电场),这电场牵引正离子使它跟上去。

两种带电粒子的扩散速率始终一致,但电子总是在前方,离子则在其后。

在管壁附近,双极性扩散受到管壁的影响。

此时,电子运动速度快先附于管壁,使管壁带负电位负电位阻止后来电子的抵达,但吸引正离子,在其附近形成正电荷鞘层。

在鞘层中,电子的浓度随着接近管壁而递减,最终自动调整到每秒飞上管壁的电子数恰好等于飞上的正离子数。

气体放电的重要形式最早研究的气体放电形式是低气压(1~100帕)直流放电,即在气体中置入两个电极,通以直流电压而得到的放电。

为使电流不致过大,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即限流电阻)。

若将电源电压逐渐提高,通过气体的电流就随之增大,当极间电压提高到u s时,电流突然急剧增加,放电变为明亮的形式,这称为着火,也称为击穿。

着火之后,放电转入自持放电,在开始一段为呈现恒电压特性。

(二)等离子体的概念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看似“神秘”的等离子体,其实是宇宙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在太阳、恒星、闪电中都存在等离子体,它占了整个宇宙的99%。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利用电场和磁场产生来控制等离子体。

例如焊工们用高温等离子体焊接金属。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了的“气体”,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具有不同符号和电荷)、电子、原子和分子。

其实,人们对等离子体现象并不生疏。

在自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

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

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

分子或原子的内部结构主要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在通常情况下,即上述物质前三种形态,电子与核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即电子以不同的能级存在于核场的周围,其势能或动能不大。

普通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粒子的热运动加剧,使粒子之间发生强烈碰撞,大量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撞掉,当温度高达百万开到1亿开,所有气体原子全部电离.电离出的自由电子总的负电量与正离子总的正电量相等.这种高度电离的、宏观上呈中性的气体叫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和普通气体性质不同,普通气体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是短程力,仅当分子碰撞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才有明显效果,理论上用分子运动论描述.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的库仑力是长程力,库仑力的作用效果远远超过带电粒子可能发生的局部短程碰撞效果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时,能引起正电荷或负电荷局部集中产生电场电荷定向运动引起电流,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要影响其他带电粒子的运动,并伴随着极强的热辐射和热传导;等离子体能被磁场约束作回旋运动等.等离子体的这些特性使它区别于普通气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在宇宙中,等离子体是物质最主要的正常状态.宇宙研究、宇宙开发、以及卫星、宇航、能源等新技术将随着等离子体的研究而进入新时代.等离子体主要用于以下3方面。

①等离子体冶炼:用于冶炼用普通方法难于冶炼的材料,例如高熔点的锆(Zr)、钛(Ti)、钽(Ta)、铌(Nb)、钒(V)、钨(W)等金属;还用于简化工艺过程,例如直接从ZrCl、MoS、TaO和TiCl中分别获得Zr、Mo、Ta和Ti;用等离子体熔化快速固化法可开发硬的高熔点粉末,如碳化钨-钴、Mo-Co、Mo-Ti-Zr-C等粉末等离子体冶炼的优点是产品成分及微结构的一致性好,可免除容器材料的污染。

②等离子体喷涂:许多设备的部件应能耐磨耐腐蚀、抗高温,为此需要在其表面喷涂一层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用等离子体沉积快速固化法可将特种材料粉末喷入热等离子体中熔化,并喷涂到基体(部件)上,使之迅速冷却、固化,形成接近网状结构的表层,这可大大提高喷涂质量。

③等离子体焊接:可用以焊接钢、合金钢;铝、铜、钛等及其合金。

特点是焊缝平整,可以再加工,没有氧化物杂质,焊接速度快。

用于切割钢铝及其合金,切割厚度大。

三、重要考点(一)判断题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二) 单选题输运现象是指当系统的热力学平衡被破坏之后,发生一些物理量的移动现象,直至新平衡形成。

那么,气体放电过程中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A.漂移B. 扩散C.热扩散正确答案:A(三)多选题1.等离子体判据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